学校园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10
颗粒名称: 学校园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659-660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学校园文章。内容讲述了学校园是教育上一种工具,它能供给学生们以接触自然的机会。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学校,因为儿童难得看见花草树木,所以须有这种设备,以供自然研究之用。
关键词: 学校园 教育 工具

内容

学校园(schoolgarden)是教育上一种工具,它能供给学生们以接触自然的机会。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学校,因为儿童难得看见花草树木,所以须有这种设备,以供自然研究之用。
  我国小学校设有自然园艺一科,因此设置学校园的尚不少。但在中学校里,学习的功课多偏于书本,实验的设备又多限于理化,于是中学生和自然便多隔离了。据美国纽约“学校园协会”的主任VanEvrieKilpatrick②说:“纽约有五十万儿童不能辨别榆树(elm)与枫树(maple)。倘使考察教员的园艺知识来,也恐无知的多。”然若把我国城市的儿童以及一般中学生来考验一下,这种无知的人一定更要普遍。故为增进教员和学生对于自然的知识起见,实有创设学校园的必要。
  这种学校园,应该当作一个自然的实验室看,正如研究化学的学生在化学实验室里研究原素一样。
  学校园里可以种植花木,也可以种植蔬果。从种植的结果自能换取许多的钱。但若因此而把学校园看做谋生的方法,那就错了。Kilpatrick说:“这可比诸女子之研究家事学。从家事实验室里所出制品的贩卖,虽可得到许多钱,但赚钱只是副目的,而主目的则在养成好的烹调术。其它如缝纫也是一样。学校园也应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为先。”
  原载1926年11月5日《学生杂志》第3卷第11号

附注

①本篇无署名。但在《学生杂志》本期目录上署有“华因”。 ②英文人名,通译V.E.凯尔·柏特克。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