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增进学业成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07
颗粒名称: 怎样可以增进学业成绩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4
页码: 641-644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怎样可以增进学业成绩文章。内容讲述了学生的责任,无论在读书上、在游戏上、在工作上、在实际活动上,都离不了“学习”的意味。
关键词: 增进 学业 成绩

内容

据《新教育评论》第①二卷第十二期陈翰笙先生的《呜呼!中学的历史程度》一文中所载,本年投考北大应历史试验的几百位中学毕业生,有好成绩的不十分多;在一百十本考本科的试卷中,可说及格的不过二十五,占总数百分之二十三犹弱,八十分以上的仅有两本,在四百十本考预科的试卷中,能称及格的只是五十五,占总数百分之十三稍强,八十分以上的止于三本。
  陈先生举出本科入学试卷中答案的几个例子是:“十七与十八世纪时欧洲各国工商业日渐发达,徐徐向外发展,如法国占据安南、②缅甸,英国占据台湾、香港及美洲各地,以图商业上之发展”;“工业革命首起于法,兴于英,旁及欧美各国”;“中国之有纸币始于明代。墨西哥鹰洋流入中国,当清之末季,与欧人渐之通商之时也”。
  他又举出预科入学试卷中答案的例子很多。今略述如下:有说埃及是“介于底、比二河流域之间”,“由莱茵河之泥层堆积而成”的;有说玛志尼是“发明地圆说”、“曾周游全球”、“十字军东征之首领”、“到过中国传教”的;更有把他当作“英国的大将”、“法国的财政家”、“德国的统一者”、“奥国的政治家”、“美国的革命功臣”、“希腊三杰之一”、“波兰之志士”的。对于伊藤博文,当作提出二十一条的外交家的,不下十余本试卷;还有说他是“一大文豪,鼓吹社会革命”的;更奇特的说,“伊藤博文,朝鲜人,曾运动朝鲜独立”。对于胶州问题,有以为“德占胶州湾影响于鸦片之役”的,有以为“欧战告终即转租日本”的,有因德占胶州便推论到“法租澳门”的,而绝顶聪明的答案是:“中国拳匪杀德国教士,于是天津、上海划分为各国之租界,而领事裁判权皆入外人之手。”
  但陈先生所指出的,还只是中学毕业生的历史成绩。其实何止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是“一种错误的装饰品”?在民国十二年度投考北大的学生二千四百八十八名中,仅录取一百六十三人,殆不及总数百分之三;视考核试卷的成绩,则国文得零分者有十名,英文得零分者有六十七名,数学得零分者竟有三百一十名;其中如12/12=0的数学成绩、“我”字写作“俄”字的国文成绩、英文中写“lis”的英文成绩,足见这批中学毕业生的程度实在低得太不像样了。
  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何以低到如此地步?今后将如何增进中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些原是教育者在行政上、教学上的一个大问题。如就投考而言,大学入学试题的程度究应高到什么程度(如十二年度东南大学的国学常识试题实嫌过高),其内容又应如何规定,这些都与中学教育的程度及材料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些教育上的大问题,一下子不容解决。故我们现在讲增进学业成绩的方法,单就学生方面力所能及的来说。
  第一,我们该要求各科教员须有专门的学识并且懂得教学的方法。没有专门的学识,固然不足以令我们受益;但徒有专门的学识而不明教学的原理,则也难使我们学习有效。譬如一位历史教员,他能照书本详细讲解,或更在黑板上写出许多补充资料,当然够得上称为热心的教员;但他不能教我们以某种史迹的重要点,不能教我们以参考的书报,不能教我们以利用及制作图表的方法,又不能教我们以当前发生的重大事变,则他便够不上称为好教员,因为他没有尽其教员的责任。
  第二,我们该要求学校当局及各科教员须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及世界的眼光。凡是学校的行政及教学的资料与方法,终不要因袭旧习;尤其是考试学业成绩,不要等到一学期之终,故意的定期举行,尽可在平日上课时及逢教材上告一相当段落时,按照最新科学的试验法,举行测验。对于成绩低下的同学,应希望教者详为考察;原因在教法的,在教法上谋补救;原因在学者的个性及学习法的,在个性及学习法上谋补救;凡过去教者不负教法之责与对学生不切实考查以谋补救的弊端,应求戒除。还有,世事日在变迁,故我们应学的知能与学习的方法,当有以适合实际的需要。如在今日还叫我们读经,还叫我们埋首死读,硬把书本与实际分得漠不相关,便不是教人“生活”的教育了。
  第三,我们该组织读书会、讨论会或研究会,用自力来促进好学的兴趣,习得修学有效的方法。但在组织这些会社时,也可请教员加入做指导者,所讨论、所研究的范围不以学校规定的学科为限,更不以所读教科书为限;我们要著眼于现代最需要的学识和最切己的问题。或用共同切磋与辩论的手续,以力谋自己教育的实现与进步。
  学生的责任,无论在读书上、在游戏上、在工作上、在实际活动上,都离不了“学习”的意味。故我们在学生时代,应当力谋学习的便利与进益。而对于各学科的学业成绩,自更不容随便忽略,致贻日后的悔恨。希望同学们注意到这点本身利益,切实努力。
  原载1926年10月5日《学生杂志》第13卷第10号

附注

①新教育评论 周刊。中华教育改进社社刊之一,由陶行知主持创办。其编辑方针为:“批评本国现时教育上之政策、主张与实施”、“介绍和批评外国最近的教育制度和学说”。 ②安南 国名。今越南的旧称。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