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问题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482
颗粒名称: 从军问题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4
页码: 459-462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从军问题文章。内容讲述了杨贤江的意思,是不忍使清白有志的青年学生,堕入到腐败不堪的军队中去,染著一身毒气,将来洗涤不清。
关键词: 同学 从军 军官

内容

近来常常有许多同学写信来问:“军官学校的情形怎样”?“军队的情形怎样”?还有拿“入军队可不可”的问题要我解答。唉!我是一个“军旅之事未尝学问”的人,我那里能够解答呢!但是我想:“军队可不可入”这个问题,确是与学生界很有关系的一个问题,置诸不答,固然不对,随便答答,也是不可。我于是一面很郑重地发了一个通启,征求来问诸位从军的宗旨——为什么要从军——以备答复;一面很诚恳地探访老于军队的人,询问军队的实际情形,以供参考。
  一果然,通启发出之后,不到旬日,就接著应征的函件二十余通。据他们的自述看来,确乎各有各的宗旨;但归纳起来,大约可分四派。现在摘其大意写在后面:
  第一派说:中国的地位,已经危险到极点,外则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怎样厉害,内则军阀们的横暴怎样可恶,如果要安内御外,恐怕舍掉武力再也没有别法了。但武力必须学习而得,欲学武力,就非到军官学校或军队里去不可。——这是为学武力故要去从军的。
  第二派说:军队本来是为国防用的,而现在军阀却能利用来替他争地盘,这是全由兵士没有知识之故。如果要使兵士都有知识,不肯为军阀所利用,就非由我们亲入军队,去做一番感化功夫不可。所谓“我若入地狱,地狱自消灭”。——这是为感化兵士故要去从军的。
  第三派说:在今日百业俱废之中国,欲谋职业,真是难若登天;试看回国的留学生、大学校的毕业生,还谋不到一啖饭地,坐在家里、闲逛的很多很多。我们赶快回头罢!到军队里,自有饭吃,何必再徒自苦呢!——这是为谋生故要去从军的。
  第四派说:民国以来,社会上最有势力的要算军人了。你看督军、督理、师长等等,豪霸一方,为所欲为,钱财也发足,艳福也享足,多少便宜,多少快活,我们何乐而不去从军呢!倘使碰著了好机会,⋯⋯——这是羡慕军阀故要去从军的。
  拿这四派宗旨批判起来,其第四派所希冀的,我想谁也不能赞成。我们天天所以吐骂军阀的,就是因为他们的横霸无忌、为所欲为的原故,难道自命有志的青年学生,反欲去羡慕他们、效法他们么?若第三派的说法,也未免太不自好了。在今日之下,欲谋职业,固然是很难的。然而军队是何等事业呀!社会上的职业,毕竟也不少呢;难道除了从军这一条路,竟没有第二条好走么?好男儿!事在人为,业由人建,我们既然入了中学,所学何事,正应该努力想法去建设事业出来,为社会谋幸福,乃不此之图,反想到万恶军阀底下去讨生活,这是何等可耻的事啊!
  至于第一、第二两派的宗旨,我们自不能不称他做有志之士,自然也认他有相当的理由。虽然宗旨固然可取,而按诸事实,也是大大的不然。我于是再把探访所得的军队情形述一述。
  中国的军队,大半是招的绿林中人或土匪而成。他们本来是目不识丁的,那里有所谓知识。他们的日常生活,除受军法约束以外,几于无所不为:赌牌是他们的唯一游玩法,烟酒是他们的唯一消遣品,高兴起来,徽调①唱唱;不高兴起来,拔出拳头就打,暗中还要做些劫掠、奸淫的勾当。他们最喜欢的是结党营私,你若不同他们和调,他们就要倾轧你。所以一个青年学生,到了他们那里,立刻就会恶化。你想可怕不可怕!这样情形,你还要拿你的逆耳之言去感化他们,真是做梦。
  你或者会说,入了军官学校,应该可以好些;那么,我再来讲军官学校罢!你要知道:现在普通的军官学校,是什么人办的,不是大军阀么?这种学校的规矩,倒是严肃得像煞有介事,校长、教师的对于学生,完全以服从为主,他要你怎样做,你就不得不怎样做;他教你学什么,你就不得不学什么;至于你所谓安内御外的本领,恐怕一辈子也学不到。原来他们办这种学校的目的,你知道么?就是要利用有知识的青年学生的一股血气,来替他们争地盘时充头阵用的。所以他们要争地盘了,你只好贴贴伏伏地去供他们做牺牲品。你若要说半个“不”字,立刻就加了你违犯军令的罪名,叫你身首异处。这种情形,你想想看,到底值得不值得。我讲到这里,不禁眼泪沥沥、鼻涕长一尺,要忠告一声道:“行不得也,哥哥。”
  虽然,这样讲法,不几要教人灰志么?不,决不。我的意思,是不忍使清白有志的青年学生,堕入到腐败不堪的军队中去,染著一身毒气,将来洗涤不清。我的主张:以为诸君现在还是在学学生,学生中间抱有此种志气的,决定也不在少数,最好大家能联合起来,要求学校当局或教育当局,设法增加军事教育,并且延聘富有军事学识经验、曾在西洋或日本的陆军大学毕业的人来做教练,一律仿军队办理。这样做去,我想几年以后,定可学得真正救国的军事知识,到了有事的时候,就可集合起来,编成真真的国民军,去从事真真的国民革命。
  原载1926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13卷第1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天一。 ①徽调戏曲剧种。“徽剧”的旧称。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