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卷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470
颗粒名称: 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卷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398-399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卷文章。内容讲述了对于目前内忧外患交迫的中国究抱何种主义、对于本会会务之改进究抱何种态度、入会以后之经历请简明告知。
关键词: 民族 交迫 革命

内容

(一)对于目前内忧外患交迫的中国究抱何种主义?
  中国已陷于殖民地的地位,须亟谋独立与自由,方法在唤醒全国民众的觉悟与努力,特别在组织工人、农民等为本身利益而奋斗的势力,并联络世界被压迫的民族与无产阶级,在打倒帝国主义及其工具们的口号之下,共同奋斗。
  (二)对于本会会务之改进究抱何种态度?
  仍望大家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谋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
  (三)入会以后之经历请简明告知。
  (甲)学业:
  研究教育及青年问题。
  (乙)事业:
  在上海商务书馆编译所任职,并为民族革命运动做宣传。
  十四年十月廿二日
  1925年10月22日填写
  据1992年6月徐昉提供手迹(复印件)

附注

①题目为编者所拟。原题为《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1924年7月,杨贤江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在南京举行的年会。会上,左舜生、余家菊等针对恽代英、杨贤江提倡“唯物史观”、主张“民族革命”进行非难。杨贤江就道德与经济的改造作了针锋相对的发言,指出:“眼前我国人道德的堕落,是由于经济的压迫,决非由于人心的变坏。因此,要谋补救,就不是高喊‘良心”、‘人格’所能收效,一定要从生活的安定与愉快这个基础上下功夫。”由此产生深刻分歧和派别。会后,左舜生等另创《醒狮》周刊和中国青年党。少年中国学会试图通过改组来维持其存在,因而印发了这份“调查表”。事实上,少年中国学会从1925年起便停止了常规活动,杨贤江与该会的关系亦由此中止。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