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造成学生群众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444
颗粒名称: 怎样造成学生群众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256-257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怎样造成学生群众文章。内容讲述了文章中提到,学生运动在民八“五·四”运动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但是后来这种群众势力散失了。
关键词: 学生 运动 群众

内容

我国学生向来是散漫的。唯当民八“五·四”运动那时候,骤见有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出现。参加这运动的学生,有各地的大学生与中学生,并且组织了学生会。那时虽然组织并不完密,却可说已有了群众。群众势力的表现,如打帝国主义的走狗,引起上海商界的罢市,阻止出席巴黎和会代表的签字,乃至主张学生自治、创办义务学校、举行露天讲演等等,都是做得有声有色的。可是这样的一种群众,到了后来竟是散失了。请看现状,只有个个的学生,至多也只有一校的学生,却没有一地的学生群众,没有一省的学生群众,自然更没有全国的学生群众了。虽然每年一度的全国学生联合会大会曾经议决了许多切实的彻底的关于学生运动的种种议案,但终于因为没有学生群众的基础,就丝毫不得实现。学生而不成为群众,真是中国学生的耻辱、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上的大缺点。
  但中国学生的现状虽是这样,而我们仍不能无望于学生。因为青年学生到底是富有革新精神的,何况中国的国民运动,又必须靠他们来参加,并且去指导一般民众来参加。所以他们毕竟是站在先驱的地位,没有他们的活动,怕国民运动终难完成。
  要学生能实践先驱的任务,必须先把他们自己组织在一个团结力的下面,由这个团结机关去指挥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成为壮健的一种力量。这个机关必须是学生会,因为学生会是他们最切身的一个组织。
  学生会是各地已有了模型的,现在就要把他复兴。复兴的方法当然不是挂块招牌,乃须充实活动。我以为,今后学生会的事业应置重于谋学生本身的利益,使大多数学生视学生会为切己的团体而生出要求及干与的态度来。那么怎样做呢?我想该是这样:一方面注重学生生活的改进与丰富,如对于宿舍、饮食、游艺、体育、讲演、出版及学校行政,课业学习,以致青年问题,如求学、择业、婚姻等等方面,要尽力谋改良,谋解决;换言之,要谋增进并普遍青年学生应享的权利及幸福。以上事项,关于一校的,由该校学生会负责;关于各校的,由该地或该省学生联合会负责。只要事业切己,终能得大多数学生的热诚参与。另一方面就是实地做国民运动。中国的国民运动,如不得一般民众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但现在多数民众并未觉醒,故非得青年学生去指导不可。学生会就要为工人、农民、学徒及妇女办理补习学校、讲演会、游艺会,并调查他们生活状况,实行个人谈话,总求渐渐的多方面的接近他们,使他们有了觉悟,就能发生力量了。
  学生会的事业这样做去,方不蹈从前单谋罢课、单发传单那样不切实的毛病:学生对于学生会有了兴趣、有了关系,就容易集中而结为群众;而于领导国民运动也就有力。
  原载1925年3月5日《学生杂志》第12卷第3号

附注

①本篇原发表在《学生杂志·社评栏》,无署名。编者考定,系杨贤江所撰。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