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得于时局的教训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432
颗粒名称: 我们所得于时局的教训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3
页码: 200-202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我们所得于时局的教训文章。内容描述了中国内战时期,学生失学的原因和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杨贤江 战争 教训

内容

这一次江浙间及奉直间所谓国内战争——实则宁可说是国际战争,②延长了两个月的时间,损失了几万万元的金钱。别的影响且不说,单就我们学生所受的牺牲而言,也就不算少了。
  当战争开始的时候,江、浙两省的省立学校以及在战区内及战区附近的各种学校通通停了课,曾有某报说,这是东南教育界的大地震,实在比喻得不错。
  我们既身受著巨大的影响,那么对于启战的原因和弭战的方法,自然不可不致细研究一番。我且一层一层地说来。
  何以一起战争我们就不能安心求学,而要受失学的苦痛呢?因为学校所在地方起了战争,有的即在战线以内,自然不能开校;有的因所有“省款”全部移作军用,学校领不到经费,也就无法开校。这种原因的结果,不是学生失学而何?
  为什么国内要起战争呢?
  因为他们拥有许多的兵,有武力足以压近平民的缘故。
  何以他们能拥有许多的兵?
  因为国内有一班野心的武人,互争权利、互夺地盘,因而彼此交征的缘故。
  何以我们百姓竟让他们这样横行而不去制服呢?
  因为他们拥有许多的兵,有武力足以压迫平民的缘故。
  何以他们能拥有许多的兵?
  因为国内有许多失业的人,为了“混口饭吃”,所以有的流为乞丐,有的流为盗匪,有的则拼著头颅换生活而流为“丘八”了。何以国内会有许多失业的人呢?
  连年战乱,实业不兴,似是人民失业的原因;但其主因,却在外力的侵略。我国自和各国通商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推销商品、吸收原料及贱买劳动力计,都向我国占据市场、扩充势力,于是最重要的关税权也被外人夺去。其他如银行、矿产、铁路、航业、盐务等等,大都为外人所霸占。结果是:洋货充斥、土货低落,又加以敲诈赔款,使人民担负增重,生活程度提高。农民多不能维持生计,大率离了乡村来投奔都市,但都市的工商业也是外人的势力范围。本国实业因受外力压迫,无从发达,因是失业的人只会增多,不会减少。既然人人有求生的欲望,自然只好铤而走险,而具有野心的武人便可乘机利用,收买这批失业者为自己利用的工具了。
  武人有了兵,何以便能横行?
  因为他们有了兵,一方面可藉以剥削人民,他方面更可使外国乘机借款给他们、卖械给他们。所以他们的能够横行,表面上似乎光是借力于兵,实骨子可说是受外国帝国主义之赐。
  外国帝国主义要这样做可有什么目的?
  外国帝国主义的目的,乃利用军人互相争乱,使中国实业不能发达,他们商品得以畅销;更因借款售械,取得操纵中国政局的权柄,使中国永远为他们的殖民地。
  所以国内战争的起因,实由于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利用。因帝国主义者经济的侵略,使中国手工业者失业,变为几个野心的武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又因帝国主义者利用这些武人发展他们的经济侵略,而造成军阀间的混战;更因这种混战造成许多失业者供给军阀的军队。
  故我们要解决失学问题,自当从消除军阀始。但要消除军阀的根本,先要打倒军阀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
  打倒帝国主义的方法,一方在取消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及特权,如关税权、租界及领事裁判权等;一方在变更外债的性质,使列强不能利用此种外债,以致中国永远沦于半殖民地的地位。
  有感于失学苦痛的青年,应当要快快醒悟了。
  原载1924年12月5日《学生杂志》第11卷第12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曲它。 ②“江浙战争”,亦称“齐卢之战”,为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爆发的战争,开战于1924年9月3日,10月12日卢永祥兵败下野。“奉直战争”,亦称“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15日,奉系军阀张作霖率兵入关,征讨直系军阀曹锟。10月23日,直系战败,内阁改组。因直系受英、美支持,皖系为日本扶持,奉系亦受列强势力影响,故此类战争“可说是国内战争”。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