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法概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373
颗粒名称: 学习法概论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8
页码: 862-869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学习法概论,原载1923年6月5日《学生杂志》第10卷第6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学习法

内容


  学习法这个名词,在我国青年看来,恐怕还是初见罢。虽然在《论语》上曾有一句“学而时习之”的话,但学习法固未成为一名词。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商务印书馆编辑的《辞源》,也没有这个名词。然这种情形,不但我们中国新教育发达较迟的是这样,就是比我们先进的日本及西洋也是近年才变易的。以日本论,明治四十一年(一九〇八年)同文馆编辑的《教育大辞书》中,虽有学习院、学习馆等字样,却不见有学习法或学习作用。四十五年该馆编辑的《哲学大辞书》中,也不曾讲到这个问题。以西洋论,《世纪(Century)辞典》和《标准(Standard)辞典》中,虽有learn②和learning③的文字,但只有他们的语源及文学的、通俗的解释,而没有当作教育学的及心理学的术语的解释。一九〇—年发行的Baldwin④的《哲学及心理学辞典》中,曾有acquiredknowledge①这个词,但于Learning和Learningprocess②没有说明。到一九一二年出版的Monroe③的《教育辞典》中才有关于Learning的一个标题和说明。然在这样一部大辞典中,他仅占有半面的地位和几本参考书罢了。
  但别方面,因比较心理学、发生心理学、儿童研究等从生物学的见地做发生的研究,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等由实验的方法为测量的研究,这种种研究的结果常有论文或书籍发表。最近十几年来用下列诸名——LearningProcess(学习过程)、Psy-chologyofLearning(学习心理学)、Howtostudy(怎样研究)、Howtolearn(怎样学习)——为标题的单行本也出了不少,教育心理学书中,也有关于学习作用的题目。即在日本,除《教育大辞书》添列学习经济等名词外,还出有《学习法概论》,《学习经济论》等几部专书,而杂志上更不绝地有关于学习的论文发表。在我们中国,十年前曾见有McMurry所著Howtostudy的译本,④但流行不广,近且似已绝版。到去年九月,始有Colvin所著TheLearningProcess的汉译出现。⑤或者从今以后,可以逐渐有人研究,有书出版吗?
  二
  从前的教育学者对于这个重要的问题,似乎不大讲究。虽然如休姆和穆勒的联想说,①海尔巴脱的类化说及兴味论,②温德的统觉说,③以及一般教育者常留意考究的注意、记忆、模仿、推理等作用,皆为学习法上重要的问题。但他们的立足点是在教师一方面的。直接的从学生方面研究学习法,可说没有。如最有名的海尔巴脱的五段教授法,就是一个例。旧教育之所以为人诟病,原因未始不在这里(旧教授法下面所行的强记、默诵、模仿等工夫,或者也可称为一种学习法)。
  现在自学、自动、自力研究等好听的名词,不是时常闪耀在我们的眼前吗?试问这种重视学生为本位的学说是怎样发生的?我们考究起来,可以说有三个原因。第一是由于教育事实的解释的开展。向来认定教育只是教者方面的事,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受动的。故以如何注入、如何启发为当前的主题。然到晚近,知道儿童自身具有生长发达的可能性,教师只能立于指导、补助的地位,并不是可以威压强迫的。因此,自动主义的教育发生;而学者应如何学习以成长发达,也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了。第二是由于实验心理学的发达。从费希纳及韦勃创精神物理学以来,④对于简单的运动及作业的练习、疲劳、记忆、忘却和思考作用等学习上的问题,都加以实验的研究。实验教育学从此产生,学习的经济问题也就成为重要的问题了。第三是由于动的思潮的鼓动。这种思潮里面带著尊重个性、尊重独创的呼声以俱来,使向来尊重传统、尊重权威的旧说根本动摇。因此,教育上的儿童本位主义确立,自学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试看日本二年来所主唱的八大教育主张,如樋口长市的自学教育、河野清丸的自动教育、手塚岸卫的自由教育、千叶命吉的一切冲动皆满足教育、稻毛金七的创造教育、及川平治的动的教育,乃至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片上伸的文艺教育,①有哪一种不是主张动的、自学的呢?
  三
  但是什么叫做学习?有的说:“学习在顺应过程的形成。”有的说:“学习是对于刺戟的反应。”又有的说:“学习是经验的构成。”在这三种定义中,前一种是生物学者及生物学的心理学者的说法,后两种是心理学者及实验教育学者的说法。
  学习的这种解释,原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仅止于生物学的心理学的解释,从价值观上看来,或许包含著不好的方面。因此,我们不能不另有所谓教育学的学习观。
  儿童中心的思潮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学组织的出发点。今欲下学习的教育学的定义,更须顾虑到这个著眼点。
  今仅简单地说:“学习是自力的价值化。”这里有二个要点:一是自力;一是价值化。
  自力是区别学习和教授的唯一的观念。所谓教授,是从教者方面规定陶冶现象,必须有教育力。然从学者方面看,这个陶冶现象可由自己的力成为可能。如5十5=10的认识,从教育者方面看,须把他的论理具体的抽象的来说明才能理会。但从学习者方面看,即可由自身的理性,因自身综合的活动力而认识它。
  人类的发展原靠自身的力。这可称为人类的种族的学习。种族的学习既已存在,难道个人便不能学习吗?惟所谓学习能力,不限于先验的理性。这不过是学习上论理的基础,而学习的根本机能,还在于心理的和生理的机能。换言之,实在于我们全我——心身——的总体。
  所谓价值化,是明白学习真意的重要属性。极平易的说,就是“要比现在好”,在英文里就是better①这个字。或者可说是理想化。
  我们人类的学习显然是趋于价值化——理想化的,在主观方面是个性的人格化,在客观方面是社会的文化化。
  故在“学习是自力的价值化”这个命题中,含有个人的与社会的两方面。更从主观方面看,有精神的价值化与身体的价值化。从认识形成方面看,有理想的认识的形成与实践的认识的形成这两种意味。
  精神方面的价值化,是使心意的活动——如知、情、意——由心理的状态进于论理的——真、善、美——状态。身体方面的价值化,是使身体达于健全的状态。
  理论的认识是关于理解的。实践的认识是关于表现的。知的学科是理论的认识学习的教材,技能的学科是实践的认识学习的教材。
  现在再换一个方面来说明学习的要件,使我们对于学习作用的概念能格外明了。
  (一)学习作用是由内心发动的作用,不是由外界受动的作用。换句话,就是为自力的,不是传授的。
  (二)学习作用是选择作用,对于新境遇要选择有效的反应。可见学习不是盲目的尝试,也不止于机械的练习。
  (三)学习作用是保持作用。凡是新习得的反应,须由某种形式,永远保留,为将来反应的根据。
  (四)学习作用是改造作用。新经验不仅保留算了,还要把他的结果影响到心身的一部或全部而加以某种的改造。将来再逢相类的境遇时,便可做更有效的反应。
  (五)学习作用以人的本性或本能的倾向为根基。学习作用的自身原为个人经验习得的作用,而由个人的经验以进步发达的。但他的根本,实在于为种族根性的内部的本能的倾向,由这些倾向规定学习作用的根本形式及发达顺序。
  四
  学习法的提倡,无非要把学习作用的经过变为容易些、改良些、确实些罢了。现在要问:学习方法该是怎样?这就要讲到学习经济论了。
  所谓学习经济的意义,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限的精力以得学习上最大的效果。这也称为学习的技术,可分为外的条件与内的条件两种。学习的外的条件,有如空气、光线、地点、时间、布置,以及文字的大小难易、学习材料的支配等。学习的内的条件,有如注意、兴味、态度、疲劳、记忆、思考等。因为这几项在下面几篇文章中多有论述,所以不详讲了。
  我现在所欲补说的是,关于怎样养成学习态度的话。在教育者方面当然有种种方法,如唤起学习兴味,利用名誉心、功利心、恐怖心等等为养成学习态度的手段。但这在学习态度的原则上看,未免有点相反。因为学习作用的自身已经认定是自力的,故正当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应当是发动的创造的。这样讲来,学习者的自觉,实为学习法的生命。而这种自觉,却非自家体验不为功。故须有待于learningbydoing(由行而学)的手段了。
  五
  我们鉴于我国的学校教育太不讲究学习法,认为是个缺点。近来小学教育上虽有人提倡设计教学法,而中学教育却仍因袭著注入式、讲演式的旧习——孟禄博士调查的结果如此。这更是一个缺点。为改进中学教育,增进中学生学力起见,这种学习法的提倡,或者不无些微裨益。所以我们决意要来发刊这本“学习法专号”。我们深信,自己活动当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也当是教育的到达点,我们并愿意得读者的考虑和指正!
  原载1923年6月5日《学生杂志》第10卷第6号

附注

①本篇原发表时标有副题:“本刊发刊旨趣”。从略。该期《学生杂志》为“学习法专号”,本籍置于卷首。 ②learn英文,作为动词的“学习”。 ③learning英文,作为名词的“学习”。 ④Baldwin即鲍德温(JamesMarkBaldwin,1861—1934),国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著有《心理学手册》、《儿童和种族的心理发展》等,编有《哲学和心理学词典》。 ①acquiredknowLgedge英文,意为“获得知识”。 ②learningprocess英文,意为“学习法”。 ③Monroe通译孟禄。详见第478页注①。1921年来华进行教育调查提倡科学教育。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主编《教育百科全书》(《教育辞典》)。 ④即麦克·马瑞所著《怎样学习》。 ⑤即卡尔文所著《学习过程》。 ①休姆(D.Hume1711—1776)、穆勒(JamesMill1793—1836)等人排除客观现实对联想的作用,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主观观念的联合。 ②海尔巴脱通译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德国教育学家,认为观念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基本因素,各种观念是相互联系的,学生接受新的观念,要类化于已有观念之中,逐渐形成观念体系。 ③温德通译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认为简单的心理元素结合成复合物后,成为一种具有新质的心理形式,具有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统觉组合的动能,大脑额叶皮质是管辖统觉机能的中心。 ④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德国物理学家。韦勃(E.H.Weber1795—1875)德国生理学家。他们确定的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基本定律称之为“韦勃—费希纳定律”。精神物理学即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身关系的边缘学科。 ①1921(大正十年)年8月1日至8日,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大讲堂召开大会,由八名教育家作了“八大教育主张”的讲演。八名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张为: (一)樋口长市(1871—1945)“自学教育论”的倡导者。认为自学教育的特点在于:(1)反对从来的知识万,能主义;(2)反对教授法万能主义;(3)反对心理学的主智说而倡导主意说。 (二)河野清丸(1873—1942)“自动教育论”的倡导者。主张学习过程应以儿童为本位,把教授程序改为(,1)学习的出发点;(2)学习的进行;(3)学习的推进;(4)学习的到达点。 (三)手塚岸卫(1880—1936),“自由教育论”的倡导者。反对传统学校教学进度的整齐划一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制度。 (四)千叶命吉(1887—1959)“一切冲动皆满足论”的倡导者。反对压制欲望冲动的道德和宗教,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师满足儿童“学习的冲动”从而达到儿童“自我教育冲动”的满足。 (五)稻毛金七(1887—1946)“创造教育论”的倡导者。认为,“创”是破坏,“造”是建设,创造教育就是要破坏,某些东西同时又建设某些东西。 (六)及川平治(1875—1939)“动的教育论”的倡导者。他主张让儿童在动的过程中学习,直接动手反复尝,试,发生错误再自己纠正错误。 (七)小原国芳(1887—1977),“全人教育”的倡导者。主张使受教育者在真、善、美、圣、健、富六个方面达到和谐的发展。 (八)片上伸(1884—1928)“文艺教育论”的倡导者。主张一方面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演剧等进行文,艺教育,另一方面又主张以文艺精神进行教育。 ①better英文,意为更好。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