勖自学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371
颗粒名称: 勖自学者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859-860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勖自学者,原载1923年5月5日《学生杂志》第10卷第5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勖自学者

内容

近来青年界中做自学工夫的颇多。作者的朋友里边就有很多个是自学的。
  我那几个朋友的自学的动机:有的是因学校的办法不好,因学校功课呆板,不适用,耗费精力;有的是因家庭阻止入学校求学,只得一面办事,一面自修。
  这种的自学,是说不在学校里从教师求学,而在自己家里或别的地方靠自力从事学问的。
  更有一种自学,是说在经济上没有受人帮助,或更须自谋生活,而用自己的劳力换得学膳费或书报费,因以在学校求学或在办事余暇用心自修的。
  前一种就可叫做自学者。后一种则可叫做苦学者。
  现在我所欲讲的,在阐明自学工夫在研究学问上所占的位置,提出自学者应该注意的条件以及苦学者应抱的态度。
  研究学问的路径有三条:一是读书;一是观察;一是实验。
  我们研究学问的时候,虽不能不赖教师的指示,然要研究得透澈,便非单靠教师的指示所能为功,一定要凭自己的聪明才力去体会、揣摩、设想、解决,方有希望。须知教师的功用只在指示一个门径、一点方法,而探索内容、应用方法,完全要靠自己。
  所以在平时,学生必于受教以外再须自学,才算善学。毕业以后也必本已学的再加自学,才不致落伍。
  所以自学在研究学问上所占的位置是极重要的。自学对于学问,是一种彻始彻终的工夫。离开了自学,直无学问可说。
  所以,我对于做自学工夫的青年要表示庆贺的意思,因为他们已走上求学的正路了。
  但要自学,也有几个条件。
  第一,须有相当的根柢,譬如修毕小学课程的可以自修中学课程;修毕中学课程的可以自修大学课程。
  第二,须有不怠的努力,不可“一暴十寒”,不可期速成。
  第三,须有强固的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怕劳苦。
  第四,须有确定的方向,选定书籍,制定课程,照著顺序做去,不贪多,不贪高。
  对于学生我要说的,只有一句话,就是:“自己尊重”。因为在只有“富家子弟”可以入学、“少爷脾气”未尽脱去的学校里当苦学生,难免有被同学贱视的时候、受同学侮辱的时候。在这种时候,苦学生只要抱定宗旨,放开眼界,承认自己是个“无产者”,且是“自食其力者”,就觉得前途自有光明,用不著烦恼,犯不著自卑。
  原载1923年5月5日《学生杂志》第10卷第5号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