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入学的旨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359
颗粒名称: 中学生入学的旨趣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816-817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中学生入学的旨趣,原载1923年2月5日《学生杂志》第10卷第2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中学生 入学旨趣

内容

从去年十一月一日《学校系统改革案》公布以后(全文见去年本志十二号时事栏),全国各地依旧制设立的中学校,都须著手改办。①这是一般中学生切身的事,谅必你们都知道了。
  现在我要说的,在想说明“中学生的性质是怎样”和“中学生的自期当怎样”这两个问题。
  中学校究竟是为升学的呢?还是为职业?这便是第一个问题。要答复这个问题,一看学制就可明白。依学制:“中学校修业年限六年,分为初、高两级。初级三年,高级三年。”“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设各种职业科。”“高级中学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从这些条文看来,我们可以晓得中学校的性质有二种:一方面是普通教育,预备学生升学。又一方面是职业教育,养成学生有相当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这种办法,能够适应学生个性,能够顾及国民经济能力,是新制比旧制优良的地方。做中学生的,就得认识清楚:中学教育不单是入大学校的预备,也还是独立生活的预备。中学教育的自身,实具有完成的性质、独立的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审察自己的个性,注意学校关于选科的指导,以规定将来应走的途径。
  至于中学生应当怎样自期的一个问题,可以分端答复如下:
  第一,中学生应该承认自己是受普通教育的,不是受专门教育的。所以应当努力求得丰富的常识,养成多方面的趣味。这不但是普通科的学生当这样,就是职业科的学生也当这样。因为我们要营圆满的共同生活,要分享并赞助人类遗传的精神文明,自不能不有这一种“对于每一件事情晓得一些”(toknowsome-thingofeverything)的要求。自然,这并不是“全知全能”的话。各人的个性既有差异,各人的择业也必分歧。我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不要为某种学问或某种职业所拘囿、所硬化罢了。
  第二,中学生应该有世界青年的气概,努力做一个好的团体员的觉悟。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小了,以为我只是自己的我,或者只是家庭的我、乡里的我。如果这样,便是上了“富贵利达”四个字的圈套,活活的把自己拘禁起来了。我们要放大自己,要扩充自己,要尽力所能达的做去。所以在学校时代,不应该一味读书,还得要组织种种团体,把能力发展,把才干磨练,预备将来到了社会可以大试健男健女的身手。
  第三,中学生应该养成自力修养的习惯。我们须知,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好人”,学校是不敢“保险”的。单单为了学校的逼迫而勉强承受或勉强屈从的知识、道德是无用的,是只能在某一时期、某一地方发生效力的。所以我们在学校时代,先要自己想想为什么要用功读书,为什么要服从规律。我们对于自己的言行,总不要完全站在被动的地位,须要自己思虑、自己计划、自己负责。
  总之,中学校是以适应个性为目的,不是专为升学的学生而设。中学生要丰富自己的常识和趣味,要参与团体的生活,要培养自律的习惯。
  原载1923年2月5日《学生杂志》第10卷第2号

附注

①《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该制规定:将《壬子·癸丑学制》中单级设置的四年制中学,延长为六年制,并分为初、高两级设置(各3年)。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