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诞生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307
颗粒名称: 第二诞生期
并列题名: 人生第二危险期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13
页码: 540-552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第二诞生期,原载1922年3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3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诞生期

内容

第二诞生期究竟是个什么时期?在没有研究过心理学的人看来,或者不免要有些新奇的感觉么?诸君倘竟以为这是个闷葫芦而急于要求解开,则我亦可以答应。现在我就先来说破罢。所谓第二诞生期者,不指别个时期,就指相当于诸君年龄的时期。再换个名词来说,这所谓第二诞生期,就是一般所称为“青年期”底别名罢了。
  青年期为什么可以称为第二诞生期呢?第一期又是什么时期呢?危险期的用意又何在呢?这种种且容我慢慢说来。
  我们人类从发生到成长,就是从胎儿到大人,终要占据二十五年底一个长时期。在这一个长时期——可说是成熟期或生长期——中,又可分为几个短时期。不过这个分法,却由于各个学者底主张而不能一致。好在此刻我们不是谈学理,就不妨采用普通的分法。照普通的分法,是有下列的五个时期:
  第一期为胎儿期,包含从受胎到出生的二百八十余日,便是第一诞生期(平常以出母胎时为人生之初,实则应以受胎时为人生之初。出胎后不过变换生活底场所罢了)。
  第二期为乳儿期,从生后一岁半到三岁,这时期便称为人生第一危险期。因为心身底发达最急、死亡率最高底缘故。
  第三期为幼儿期,从三岁到八岁,心身底发达比前期稍迟,便为此减少些不平衡的状态。
  第四期为少年期,从八岁到十五岁。但女儿因近于发情期,发育急速比男儿成熟约早二年,所以止于十三岁。在这时期里,身体各部已能安定平均,可说发育上告一段落。
  从十五岁以后——女儿则从十三岁以后,便是第五期。英语称为adolescence,我国译为青年期或青春期。在这时期里,身心再呈急剧的变化,重来一个不安定的状态,死亡率亦从而增多,所以可称为人生第二危险期。最著名的美国青年心理研究者郝尔①博士(Dr.StanleyHall)就叫这adolescence为第二诞生期(secondbirth)。
  所谓第二诞生期和人生第二危险期底意义就是这样。意义既明白了,他的重要亦可推想而知。因为青年期是个人生改造期,把少年期底小规模的完成打破了,再进而谋大规模的向上和发展,使身体和精神底内容更为丰富。并且在这种破坏动摇底时代,就可规定其人将来的生活:或是向上,或是堕落。所以青年期底教育,竟是万分的重要了。
  以下进言这时期的特征,我们且分节来说明。
  先讲这时期底身体。
  据斯脱拉兹底调查,男儿到二十岁,女儿到十九岁,身长的发育已经完成。当未完成以前,身长与体重的发育,是交互的,律动的。
  这样,所谓身长与体重为交互的发育者,可以明白理会。而当发情期时,身体底发育实为最急。虽则体重底最大量,须在壮年期里看出——即男在三十八九岁,女在三十岁至四十岁。但青春期里实已近于最大量,这是不待多言的了。
  骨骼底发达在发情时开始。女子十二岁以后,男子十五岁以后,躯干的骨骼,比两腿的骨骼发达得快一点。所以坐的时候,可和成人相仿,立直时却依然是矮的身材。
  头部及胸部的发育,亦在发情期里为显著。据柏泰的研究:从颚的尖端到毛发附著点的额之高度,六岁时男胜于女,六至十三岁差度减少,十三岁男女相等,十四岁以上男再增加,十六岁时女的发达中止,而男的仍发达甚急。至额之横幅,十三岁以前男胜于女,十三至十六岁差度减少,十六岁时大略相等,而从十四到十五岁,男女的发达都极显著。据威斯脱说,女儿到十八岁就达于额幅最大的极限了。至于胸围的发达,据马罗的调查:十岁至十二岁以前,不见有怎样的发达。一到发情期,则发达速度达于顶点,直继续至十九岁而止。而从十二岁到十九岁,增加的数目,为零点六二乃至零点七六米突。
  心脏底生长是与全体重量有一定的比例的,大约占全体重量千分之四十八。不过青年心脏底搏动的次数,似乎减少一点,而力量却要大一点。这因青年期中,动脉底生长比心为缓,以致血压增大底缘故。
  肺部底发展,男女不同:在女子自十三岁至十五岁,男子自十四岁至十六岁,肺之增长最快,大约男女至十六岁,呼吸速率已与成人相等。
  青春期身体发育方面最显著的现象当中,筋肉发达的急剧也是一种。青春期往往因骨骼的发育胜于筋肉底长,感著发育之痛。反之,为筋肉底发育,那关节底屈曲运动就达于最大量。又因筋肉发育的不平均,就有体躯、四肢位置及容貌底变化。而因补助筋底发育,筋肉作用底发达却很精细。
  神经系统方面,脑髓底基础形态,在胎生八个月时已经略定。生后渐渐发达到十二岁及十四岁,他的重量就达于顶点。
  其他呼吸器、循环器,都随了筋肉及胸部底发达而营活泼的、生理的机能。消化器及其他内脏并皮肤粘膜和腺,也各自发育起来。而男女底差别、性欲底发动与生殖器底发育,更为青春期里所发生的一个特征。
  至于官觉方面,在这时期内,发达亦最速。(一)触觉有五种特点:(A)发达最快也最灵。(B)容易发痒,所以常要爬耳洞,拔眉毛,擦趾缝,摘脸上颗粒。(C)怕冷怕热,胜于幼儿和老年,女子更甚。(D)青年男女往往在一次握手中,定二人终身的佳缘。(E)有一种羞觉,如青年男子第一次见女子要脸红就是。(二)味觉有三种特点:(A)吃量大。(B)喜吃硬质食物。(C)喜吃刺激性强的食物。(三)嗅觉有四种特点:(A)喜嗅花香树香。(B)喜用香水。(C)有腋臭,但这在青年似乎是忌讳的东西。(D)喜吸烟喝酒。(四)听觉有三种特点:(A)发达最快。(B)对于自然的声音,如水声、鸟声有特别感情。(C)音乐性非常发达。(五)口音有二种特点:(A)声音浊而低。(B)喜欢学做他人的声音。(六)视觉有二种特点:(A)视野发达。(B)爱鲜丽的颜色。
  次讲这时期底精神。
  青春期中身体有激变,精神亦有激变。精神底激变,第一为属于感情生活的,第二为属于思想生活的。而第一种的变化,与新发动的,有强力的性的本能有密接的关系。
  第一种感情生活上放特异的色彩者,为想象作用。人间想象发达最盛的时期有二:第一期在五六岁即幼稚园底时代。然这时期底想象,从游戏及谈话中引起,是受动的。第二期就是在青年时代,当这时期,由于自己的意思描出种种的空想,以满足如火般的欲望,这种想象才是发动的。青年大概是抱著纯洁而高尚的理想,他们被活泼的想象力所驱,遂多自信这种理想的可以实现。这种理想在富于实际经验的成人看来,很多可笑的。然在青年自身,却认为是最严肃、最真实的。这种理想当中,也有含独创的分子,足为人间进步向上的基础者,所以不全是可以排斥,宁当有适宜的指导。而且古来道德上有价值的大事业,青年的贡献正是不少。如十字军、法国革命、日本维新、俄国改造,以及我中国革命和各种新运动,多成于青年底手或成于青年时代所计划的结果,便可知青年的理想的值得注意了。
  其次在青春期为感情生活底中心的,是情绪及情操。少年期底感情是偏于感觉的,强度虽激,而易于消灭。至青春期底感情,则强度相同,而不易变化。以前感情底对象,限于眼前的范围和琐细的事情,如衣服、食物、戏谑等。到了这时,因为所接触的世界底扩大和知识底开展,就不仅对于一身的利害关系,而对于政治、道德、宗教及其他社会万般事情都要唤起感情。然最与少年期底感情生活差异的,就为关于男女爱情底勃发。因为到了这时,两性底区别显著,能营生殖作用,见对方的心身上都有自己所缺少的特征,就起一种欲求之心。从生物学的看法,这种爱情底根本,原在于生殖的本能。但文明人类的恋爱,却不以色欲底满足为直接的目的,而与美的、道德的、宗教的复杂要素有关系。所以在男女间所发生的一种微妙的牵引力乃至强烈的恋爱,是很复杂的。有些学者竟说人间有许多动作,都与这爱情有些纠葛。如创精神分析法的学者福洛德①便说,动物底鸣声筑巢,为配偶者而争斗。人间底自夸、装饰,都是与异性之爱有关系的。福洛德还以为,性欲是从幼儿时代便存在的,不过个别学者对于他这说,很有许多批难的话。
  青年期因性欲的发生,又有两个特别现象可以看出:(一)两性间虽然彼此有吸引的倾向,但事实上却有退避的风尚。因为这时羞耻心最为发达,而内心里宗教的、道德的战争又正达于高度,很不愿意多用心思在异性方面。结果就是男和男结群,女和女结群,虽互相欣慕,却互相隔离。稍后(或说十五岁时)两性渐由相距而为相吸,男孩子就要在女孩子面前特别卖力的出风头本〔逞〕能。女孩子虽也好出风头,却又发生了一种收敛的倾向,所以统觉得腼腆人前,欲发又止。(二)青年期以前,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对于身外事不起注意。但一到青年期,跟了恋爱底发生,就有忘我之念和牺牲之心,所谓真的道德也就从此开端了。所以我们对于这使人类向上进步的性欲,不能不给以极大的注意。
  第二种思想、生活上最显著的变化,为理性作用的发达。以前的精神作用,是于记忆或想象之中构成具体的心象,再以这种心象为基础而活动。然到了青年期,能考察物与物的关系,抽出原理,作成概念,以营较为抽象的精神作用。现代人分精神作用发达底状态为第三期:幼时属于眼前的感觉和知觉;少年期属于记忆和想象;青年期则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故精神发达底法则,是由具体向抽象,由粗向精,由非分化的向分化的,由卑近的向高远的。
  其他,青年心理上还有几种现象不能不说的,就是:(一)自知心;(二)自立心;(三)合群性。青年在十五岁至二十岁间,常欲自知他们天然的倾向,以为择业之预备。像美国各种职业学校的发达,我国中学校分科或选科的主张,都也为应这个需要而起的。自立心是要脱离家庭的束缚或是脱离学校的专制的倾向。我国青年在两三年来多有和家庭脱离关系,或在学校主张自治,甚而至于不愿在校受学,到社会上过浮浪生活的。虽有多种原因逼迫使然,但也因有这种心理的缘故。合群性的表示,就为各种社会的组织。美国中学生有秘密兄弟会(男生为Fraternity,女生为Sorority)、①文学会、辩论会、体育会等团体,办理非常完备。我国学生近来亦多有这种相类似的会社,不过受著几千年来旧日教育的流弊,没有像美国学生的真挚和发达罢了。同时友谊和英雄崇拜,也跟了发生。
  然而青年时代实在是个矛盾冲突的时代。因为种种本能:如恐怖(包括羞耻)、愤怒(包括嫉妒)、社交、模仿、色欲及恋爱、宗教心等,都用强烈的势力表现出来,而且多互相竞争,形成一种宏涛阔浪,激起心身两方面的动摇变化。又以自我之感忽然增高,渴望刺激和动作,故心情大大的转变。我们现在且看精神方面种种矛盾,究属怎样?(一)本来非常热心的,忽然变为冷淡而无气力。(二)今日愉快乐观的,明日忽变为沉郁悲观。(三)认自己为伟大的,忽然认为无用。(四)想以高洁的利他心而牺牲自己的,忽然发现儿童时代底露骨的利己心。(五)一方社交性极其得势,他方因羞耻心而不敢向大众周旋,反欲沉思默考而安于孤独寂寞。(六)极热烈地想求知识,忽然冷淡了不去顾问。(七)一时颇急进的欲反抗一切传统,打破一切旧日习,以求实现自己的理想,移时反变为极保守的,将骂世俗底轻薄、叹人心底衰落,而主张国粹底保存。(八)极富于感情的、享乐的,但求目前的愉快的,一瞬间变为认真的、严肃的,自觉罪恶而烦闷不已。这样,青年时代简直是矛盾底结晶,冲突底集团了。我们再把这种种冲突归纳起来,便可得到主要的三点:第一是欲望与意思底冲突。我们晓得青年是缺乏经验的,对于社会万般事情,并没有十分准备的材料。而一方面因为感情底热烈,不肯听老人长辈底忠言,反认为没勇气的废话。故当解决底时候,必落在一个极端:非零分即满点,非成功即失败。在真有有为的资质的人,固不怕失败而尽能勇往进取。然大多数却恐因此怀疑,竟至气沮胆落了。第二是现实与理想底冲突。青年底理想,如前所述,以极其纯洁而近于高远的多。然一方面因为缺少对于社会的经验,见了世间有种种腐败不堪的现象,而不胜其惊奇,遂觉得这是烦闷苦楚,而厌世隐遁,讽世佯狂的举动也就有个发现的机会了。第三是潜在意识与显在意识底冲突。平常在精神意识活动时所不感触到的东西,却能在做梦时映演出来。普通这两种意识固不见有何等的冲突,然当人底思想变化进步底时候,这种潜在意识却能以强力影响于显在意识,而使人陷于不可耐的烦闷与怀疑。青年期性格底突变(如向来非常粗放的忽变为十二分精细的),以及宗教上的烦闷,多半是由于这两种意识底冲突。
  但这种种矛盾冲突,在青年方面讲,到底是有利益的呢?还是有害处的?一般人看这些是青年底缺点,希望及早遏制或则见了青年底烦闷,取一种冷笑叱责底态度。其实照他们这种做法,不过剥夺了青年心身上必要的活气,只会害青年,不能益青年的。元来心身底发达,或者可用建筑来比。当未建筑时候,一定要搜集许多木材、石材、粘土等种种材料。当这些材料放在地上的时候,难免杂乱而不调和,但后来把他们组织一下,便可成为一座高楼大厦。青年时代,就可说是搜集造成圆满伟大的人格底材料底时代。青年时代诸种勃发的本能,也是不调和、不统一的,而且相互之间要起矛盾和冲突的。但要晓得,这不过是一时的现象,我们为要造成大人格,不但不当望其不矛盾、不冲突,实在正,当望其有极强烈的矛盾和极强烈的冲突。如果青年时代而没有大的矛盾和冲突,将来就只有小规模的建筑,没有什么大用处了。
  故这个矛盾冲突而烦闷怀疑的青年时代,我们青年自身,正不必焦急忧虑。而且一般优秀的青年男女,大半是要经验著的,惟平凡的人,或许不会遇著。再,怀疑心底发现,为青年期一个大特征。像培根所说:“惊异为哲学之始。”怀疑心实可为产生宗教、哲学之母。
  青年期底特征。
  除了上述身体和精神的两种以外,还有一种,就是:青年期是个种种病底势力辐辏的时期。凡少年期所发现的诸种疾病尚在存续,壮年期待发现的诸种疾病已在开始,于是使青年期有一种在既不生病又不健康的中间状态底倾向。这时期底疾病,有关于血液的萎黄病、贫血症及关于神经性的歇斯的利、癫痛、舞蹈病,此外尚有消化器病及赤痢、窒扶斯①等。以下且把青年期所特有的疾病叙述一下。
  消化器病。这时期骨骼底生长甚速,需要多量之石灰分;血液需要铁分;身体一般的变化发达,要求发热用的酸素与脂肪;脑要求磷;筋肉要求蛋白质;筋肉的运动要求lnogen(铁维)及myogen(筋肉内自然凝固的蛋白质)的分解。为了这种种需要,新陈代谢的机能益盛,而所需于消化器的益大,故消化器就容易受营养不良底诸种疾病。
  心脏病。在青年期为特著。十五岁至十八岁多动气之病,间有因自测脉搏而陷于恐怖病的。
  脊椎弯曲。这也是青年普通的疾病。据亚林比尔西底调查:三百个病人中,大多数是从六岁至十四岁得这病的。又据克洛格底调查:一百八十一个病人中,有百分之三十五是从十三岁至十三岁九个月间受这病的。
  肺结核。这病倒少见。因多数患这病的,是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据克洛司登底调查,患肺结核者中,年龄与发病率有如下列的关系:
  十五岁之肺结核发病率 14%
  二十岁 34%
  二十五岁 38%
  三十岁 40%
  吃音及呐音。这由于言语筋之痉挛性病,妨碍言语筋调整力底缘故。据哈脱威尔底调查:患这病最多的,女儿在七、十二、十六岁,男儿在八、十三、十六岁。
  眼疾。这多由于性底变化。如近视眼多半发生在性的成熟尚未确定的发情期里。据杰葛尔调查德国学校底结果,当十四、十五、十六岁时大有增加。
  窒扶斯。据谦姆琴底调查:这种病人中,十六岁至二十岁的占19%,二十岁至三十岁的占58%,三十一岁至四十岁的占16%。
  睡眠不安定多变化。如睡游病往往在青年期发生,那种介乎睡眠与觉醒中间的冥想沉思的失神状态,在青年期为特多。有时夜间做剧烈的梦,晨间就觉疲劳。而这些梦多有性的关系;且有觉醒后对于梦中所见的那个异性者,表示新的强烈的感情的。
  神经病及精神病。据克洛司登底调查:精神病发生的年龄与病人数底百分比,十五岁为一。四,二十岁为三.四,二十五岁为三.八,三十岁为四.〇。患歇斯底的利底人数,近于青年期时,女子比男子多,大概起于十岁至十五岁。癫痛症亦以这时期为多。又,青春期底诸种精神病,多与性欲有些关系。据达尔文及福洛德底说法,发情期里往往出现不自然的内省及良心过敏的病状,且一切病的忧虑与性欲有密接的关系。此外尚有忧郁病、神经衰弱及疑惑狂。后两种虽多现于青春的后期,但也有起于发情期的。总之,发情期以后,精神病的程度要增高了。
  青春期里还有许多心理的病症,我们可以再举几种如下:沉思冥想、空想、伴于自我意识发达而生的自己批评及病的意识过敏、自己过信和极度卑下、忌社交的独居癖,对于美术、文学、科学及其他种种职业的新兴味的勃发,不平、破坏、疑惑、浮浪、彷徨等。
  以上讲青年期底特征完了。以下接讲——青年在这时期的觉悟。
  青年期在人生发育底历程上,占个重要的位置。因人生到了这个时期,发生一大波澜,随后风暴平息,遂入于壮年期了。第一诞生期为养护不周,小儿要受夭折底灾厄;第二诞生期为教育不良,青年就要受人生堕落者底恶名。然而小儿底死,不过一身的不幸,只有少数人感到悲伤;若堕落者底流毒,却能令一般公众受著危险。故在教育上讲,青年期底指导万一贻误,这不但青年个人底不幸,实是社会全体要受影响的。
  青年期里所当注意的事情固然甚多,我们现在单举几种主要的而言,则可有下列五种:
  第一,注意体育。体育底重要,原不在青年期为然,乃是亘于人生全期的。但青年期因为身体底变化较多,对于疾病底抵抗力没有安定,便当有十分的锻炼。就在这时期里节制性欲和保护神经系这方面讲,也有注意体育底必要。至于运动底种类,无论竟技、游戏、泅水、散步或冷水浴、深呼吸等,只要适合自己底体质,都是可以的。
  第二,注意性欲。这件事多半要靠教育上的方法,像向来习俗所用的秘密主义或是消极抑止,全是不适当的。在青年自身,应当涵养纯洁的情操,锻炼强固的意志,注意游戏、运动、户外工作、自然研究、艺术动作、团体集会等,使有多方面的活动、多方面的兴趣,以使性欲冲动减少为是。
  第三,培养自发的向上心。青年多有高尚的理想和纯洁的心志,故在个人当努力奋发,不使堕落;在友朋当互相勉励,以求进益。若为习俗所拘,为情欲所缚,为势利所动,因以鄙弃壮志,抛去宏图,实足为青年的致命伤。我们有为的青年,决不当如此。
  第四,培养理性底势力。青年底感情热烈,血气旺盛,故敢于破坏,敢于“发难”,中等学校特多风潮底原因,或亦在此。但这种行动,有时仅为感情上的好恶而起,并未经过理性的考虑,所以往往走错了路,还不自知。为要免除这样无益的风波起见,我们平常终当养成用理性指导行事底习惯,使得我们所做的事,都有正当的理由,受得起人家底质问。并且如果理性得著势力,我们便有了相当的见地,可不致被人利用,受人煽惑,我们尽能独立主张、自由活动了。
  第五,准备独立的生活。这件事也多靠学校教育底方法(如添设选修科)。我们自己所当留意的,在选择适于个性的职业,养成独立生活的精神。
  参考书:
  关宽之:《晚近之儿童研究》
  野上俊夫:《青年心理讲话》
  凌冰:《青年心理学》(南高暑期学校讲演本)
  PaulMonroe:ACyclopediaofEducation,Vol.1.PP.39—45.
  原载1922年3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3号

附注

①新尔通译霍尔(CTravillestanleyHall,1844—1924),美国心理学家。1904年出版两大卷关于青春期心理学的书。 ①福洛德通译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创始人。 ①Fraternity为兄弟会,Sorority为姊妹会。 ①〓扶斯即伤寒病,又称肠热症。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