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民大学的感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302
颗粒名称: 对于平民大学的感想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527-528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对于平民大学的感想,原载1922年2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2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平民大学 感想

内容

据去年十二月上海报载:“北京将有平民大学出现,一切组织,全本德谟克拉西之精神,努力向上,期臻完备。”我听了这个消息,心中非常快活。
  快活的理由有三种:(一)北京地方虽有国立的八个高等教育机关,然正因为国立,反致经费无着。无论对于建筑、设备、图书、实验等等不能添设、改良,就想维持现状,不令学生失学,亦竟不能做到。所以我们对于国立学校是不能抱多大的希望了。(二)国立的学校既不可靠,于是只有望诸私立的。然北京私立的专校及大学虽亦不少,但经费不见比国立的充裕些,内容不见比国立的完备些,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理想上的教育事业,便竟成为不可能。(三)假使国立的、私立的学校都能如人意,然于教育机会普及人人的一句话,未必兼能做到。这样的学校,名义上虽不成为贵族的,而实际上能受教育权利者到底限于少数人,便不是平民的了。我们对于现状既抱了这种缺憾,所以一闻“平民大学”四个字,就不禁高兴起来。我想,读者诸君或亦同具此感罢。
  平民大学的内容,我还不得而知,无从下任何种的批评。我只希望,办平民大学的人总要顾名思义,力求完备。广州曾办过一个“市民大学”,把学校公开,人人可以自由入学。美国纽约州专门学校,开设夜课,程度和日校一样,最便于日间服务而有志研究高深学理或专门职业的青年(可参考本志下月号“世界教育新潮”)。我愿北京的平民大学参考他们的办法,为我国教育界放一曙光。
  原载1922年2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2号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