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常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299
颗粒名称: 学生与常识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4
页码: 512-515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学生与常识,原载1922年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2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学生常识

内容

据美国《评论之评论》杂志社的调查,美国中等以上学生,对于时事的注意,极不充分;因此,舆论主张学校宜增设时事科使学生明白时事,不致呆读书本。我国学生地于时事是否熟悉,因为没有这种调查,我们不好作怎样的断语(见上期时事栏《学生界消息》)。但据去年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招生的结果,常识测验一门,得分最多的,不过四十三分;最低的,竟至倒负十分。由此可见我国求学青年的一般知力程度实在甚低。至于普通青年离校较久的,或未曾受过中等教育的,他们的知力程度,当益加低下,自可推想而知了。
  我不知我国办理中等教育的人,对于这种不健全的教育效果,能有何种补救良法,是否仿照美国主张,添设时事科以增进学生智识。我今所欲言的,是我们学生自身,应当谋一个改进的方法。我们的用意,当然不是为要通过入学试验,才来当心;我们是为扩充知力、理解人生、增进同情、熟悉世事,所以必得时常观察,时常注意。学校采用这种试验方法,是教育上的进步。这个方法,固然也有缺点,但这是题外的话,这里不说了。学生根据了这种方法为平时学习时的参考,是学修法上的进步。所以我愿介绍“东大”和“南高”去年入学试验所用的常识测验题给诸位。一以使诸位晓得常识测验是什么一件事情(常识测验是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社会常识的);二以使诸位把这些题目自己来考验一下,看能得到几分,因以发见自己的常识到了什么程度。——计算方法:答错一条,须扣除答对的一条。如有人在原问八十条中,回答了六十条,其中三十条是不错,三十条是错的,则两相抵销,适为零分。
  常识测验
  试验说明:内列各项,或是事实,或非事实,答案只须定其是非,其是者,于()内画一(+)号;其非者,画一(一)号;疑者缺焉。例:1.(+)孔子周时人;2.(一)中国有二十八省;3.(一)人有三鼻。
  试验题目:1.()鼻孔之毛应时常除去。2.()匈奴、鲜卑、氐、狄、羌是谓五胡。3.()广西省城是南宁。4.()铅重于铁。5.()寒带多樟树。6.()NO一名笑气。7.()中国与远东政府所订商约业已宣布。8.()碘能杀虫。9.()欧洲各国解放佃农以俄为最晚。10.()多饮酒可使身体康健。11.()庙街在蒙古。12.()库平一两约值银元一元四角。13.()电压表之电阻力小于电流表之电阻力。14.()物理无百分之效率。15.()中华民国总统四年一任。16.()肾之体用专司目力之强弱。17.()里海是世界最大湖。18.()鱼不能嗅。19.()阿西台林含炭甚多燃之有焰。20.()1830年维也纳会议开会。21.()粤军已入桂林。22.()无蒸腾作用则植物死。23.()钾、硫、氮为肥料中最重要成份。24.()脉每分钟搏动之次数与心每分钟跳动之次数相等。25.()徐光启是明末治西学之大家。26.()北极阁之水可用管导至紫金山顶。27.()燃烛一枝所发之光谓之一枝烛光(CandlePower)。28.()五个手指共十四节。29.()锌铜各一片置之酸中即生电流。30.()中国国立高等师范共有七处。31.()莱茵河流入波罗的海。32.()患近视者因其眼珠太扁。33.()梁启超著欧洲文艺复兴史。34.()柏林至白格坛(Berlin—Bagdad)铁路计划是欧战之唯一原因。35.()高等植物为隐花类。36.()盐酸强于硫酸。37.()二物相接其摩擦力与面积为正比例。38.()胆与消化作用极有关系。39.()今年黄河下游水灾山东最重。40.()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汉代古物。41.()华氏三十二度之水较暖于水。42.()泰山为中国本部最高山。43.()酸碱相合斯生大热。44.()天马会研究佛学。45.()心有五房。46.()Sio2不能溶于王水内。47.()海绵乃植物之一种。48.()夏日饮热茶以减体温。49.()汉以还中国始有反切。50.()蝇传霍乱。51.()中东铁路现归日本管理。52.()水之溶解热大于每克水凝冻时所发之热。53.()巴西在南美洲。54.()SO2于空中得无水硫酸。55.()野猪反刍。56.()中国面积比欧洲大。57.()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国语书报不用京音。58.()三五日大便一次是身体康健之征。59.()和曼(Homer)是雅典诗家。60.()藉蚁媒而生者谓之蚁植物。61.()在地球上循一定之方向而行能不回头而仍归原处。62.()美国驻华公使是克兰。63.()安全火柴头上不用红磷。64.()人无大脑不能知觉。65.()英国大宪章之签押出于王室自动。66.()太平洋会议定于十一月十日举行。67.()挥发油为煤气事业之副产品。68.()饮热水不如饮生水。69.()烧瓷术起于晋代。70.()各省义务教育之普及以江苏为最。71.()哥仑布首先环绕地球一周。72.()冬季之衣宜黑色夏季之衣宜用白色。73.()进化论谓人类之始盖出于昆虫。74.()动脉管内处处有瓣膜。75.()赤道上每日昼夜各十二时。76.()桃花有七萼。77.()中国食盐其价比其他文明各国为廉。78.()呼吸时宜开口。79.()斑蝥有益于农业。80.()中国之有市政府自广州始。
  原载1922年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2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YK。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