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近教育之趋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297
颗粒名称: 美国最近教育之趋势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15
页码: 495-509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美国最近教育之趋势,原载1922年1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1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教育趋势

内容

美国教育界最近的趋势,详细说来门类颇多:如智力测验、设计教学、天才教育、职业教育、新补习教育、学科担任法、村落学校统合运动、中间学校等皆是。但在这些方法和组织当中,有许多已经有人介绍过,讲演过,或且已在实行中,所以我不再去多说,我所要说的,便是上面所列举的最后的三项,因为这三项,还少有人叙述,现在特为说明,以供我国教育界参考。
  一 学科担任法
  我国小学校行学级担任制,即以一个教师担任一学级的教科;中等学校以上行学科担任制,即由专门的教师分担一学级的教科。这两种担任法,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但在美国,就是小学校亦有采用学科担任制的倾向。以我看来,这个方法于提高教育效能确是很适当的。
  学科担任制,看来好像和专科教员制相仿,但根本上有很不同的地方,专科教员在教育上的地位是补助的,对于学级的责任,对于学校全体统一的作用是不充分的。并且许多专科教员于全部教育上的理解和同情往往缺少,识见亦不免狭隘一点。至于学科担任制是以本科正教员能担任一切学科者所组织的,看各教师的素养、嗜好怎样,来分担学科;故学科教授上的效率,可与专科教员相等,即可无须再请专科教员。而且对于教育全体有充分的理解和见识,又能像学级担任者尽训育上或一般的教育上的责任,这样跟着专科教员所发生的弊害,就可以免去了。
  学科担任制有种种方法,第一就是定科任单位(departmen-talunit),意思就是行学科担任的学级之一团。在小的学校,全校只有一团。在大的学校,以上级为一团,亦有包含几个学级,如把三学级至七学级的四五个学级连为一团,由几个教师去分担这几级的学科。以这样的一团为单位,在大的学校里,就包含着数个单位。平常教师的人数和一个单位中的学级数相同。但有时因为行学科担任的学级数多了,教师的人数亦须增多,这样由各别的教师去分担学科,恐怕要减少教育上统一的作用,故就有定科任单位的必要。
  第二就是定共通学科(commonsubjects)。无论那个教师,都有共通担任的学科;所谓学科担任,不是分担一切的学科,在某种学科还是须由各教师来共担的。第一种共通学科为国语,在美国就是英语。例如在四个学级的科任单位里,甲教师分担国语与数学,乙教师分担国语与历史,丙教师分担国语与地理、理科,丁教师分担国语与手工。所以要把国语定为一切教师的共通担任的学科的,便因为国语的性质是基础学科,极其重要;做数学教师、地理教师的,对于国语正确教授的责任,仍然不能免除;所以各个教师既为专门学科的担任者,又为国语的担任者。同时更为某一学级主任,负责训练管理的责任。因为国语的时间比别种学科的要多,如甲教师除担任四个学级的数学以外,又担任其中某一学级的国语,他在这一学级的时间,便比别个教师要多,这样他就有施行学级训练的机会,可以去尽学级主任的责任了。此外如体操及修身等学科,亦带有共通学科的性质的。
  第三就是设分科教室。如前述在四个学级的科任单位里,甲教师的教室为数学教室,乙教师的教室为历史教室,丙教师的教室为地理、理科教室,丁教师的教室为手工教室,这样各个教室都成为某学科的特别教室。像现在所谓特别教室,便非必要。因每个学级教室,皆是特别教室,皆有适当的教具及标本。这样于教育的效率确能提高。一方面省掉从前把标本、地图从标本室、教具室搬运到教室所费的时间及精力,他方面儿童到历史、地理教室里,见了所挂的地图、肖像等,便充满着研究历史、地理的空气;到了理科教室里,见了模型、标本、机械等,便在不知不识中增进理科的知识。又,教师常留在各自的教室里,儿童按照课程,每时移动,亦是一种自然运动,可以快活他们的心身。但手工教室同时为丁教师所主任的那一学级的国语教室,而手工用的桌子对于国语教授,不大适用,所以最好能在教室的一部备小形的桌椅,以便教授国语。又为便利儿童的教室移动起见,走廊应该广阔;在校舍中央,又应设一大自修室,使各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座位以便藏置书籍、文具等。
  学科担任法开始的时候,以终了读、写、算的基础教授,即在第四学年以上为适当。但芝加哥有一个学校,从第一学年就行学科担任法;不过儿童不换教室,由教师巡回教授。
  但美国的小学校虽渐渐有行学科担任法的倾向,而行学级担任法的,还是甚多。不过舆论上,终以为小学校的高年级应当行学科担任法,以便增进教育的效率。下面所述的中间学校,就是把小学校的第七、八学年分离出来,实施学科担任法的。
  二 中间学校
  美国的教育制度虽然各州不同;但大概说来,以小学教育八年、中等教育四年的为通例。近来在小学、中学之间,另有一种特别学校,渐次在各地设立。这种学校的名称各不同,而以初级中学校(JuniorHighSchool)出名的居多。年限亦不一定,大概为由小学校(ElementarySchool)之第七、第八学年与中学校(HighSchool)之第一学年组织而成。因此小学校减为六年,中学校减为三年,而把这种中学校特别叫做高级中学校(SeniorHighSchool)。所谓“六三三”式(6—3—3Plan)或“六六”式(6—6Plan),就指这种组织而言。把小学校、中学校之十二年分为六年、三年、三年或分为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在美国西部,特在加里福尼亚州,这类学校最多,就叫做中间学校(IntermediateSchool)。
  中间学校发生的原因很多,现在特举主要的三种。第一原因为出于提早开始中等教育的要求;如代数、几何、理科、外国语等,即在第七学年来教授。大概美国的制度和外国的比起来,青年受职业教育或从事于自律的研究,要迟两年。而从心理学的见地讲,到十四五岁才学外国语或商业等专攻科目,未免过迟;并且青年最大的陶治性到二十岁为止,故必要的教育须在二十岁以前终了。若到二十二岁始为学徒或就专门职务,就觉得太迟了。
  第二原因为,一般舆论认六年的基础教育已足够。像从前八年的小学教育,失之过长;现在在撒司市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七年,芝加哥大学附属小学校亦为七年,别处地方的小学亦多把八学年之课程在七年内教了。又如勃铁娄校长(PresidentButler)、哈纳斯教授(Prof.Hanus)、里脱尔氏(Lyttle)等亦皆主张六年制的小学教育。
  第三原因为由于青年期(adolescence)的教育当为中等教育的说法,即以儿童期的教育为初等教育,到了青年期就当施行中等教育。而从前以十四岁为春情发动期,现在则定为十二岁,故实施中等教育的时期应提早二年。据近来所认为发动期的说法,男子自十二岁至十七岁,女子自十一岁至十六岁,从此入于青年期。至男子二十五岁女子二十一岁则为成年期。
  “六·六”式的组织,在一八九五年已有人主张,惟当时反对论得势,终于失败。一八九六年印第安那州立区蒙地方(Rich-mond,Ind.)把小学的第七、第八学年的儿童集于一校,施行科任教授;这虽是一种变通的办法,而事实上已经是中间学校。至于有现在意义的中间学校之先驱,实从一九〇九年阿海乌①的哥伦比司(Columbus.Ohio),一九一〇年加里福尼亚的白克来(BerkeleyCal.)及纽汉普西耶②的康考特(Concord,N.H),一九一一年加里,福尼亚的洛斯安基尔司(LosAngeles,Cal.)③等地方开始。在这些学校当中,固然也有因校舍的关系,偶然设立的;但不久因有成效,再从学理方面认为适当,所以推广很快。据一九一六年出版的杜哥拉斯的报告(A.A.Douglass:TheJu-niorHighSchool),载有四十一州、二百六十八市的中间学校的统计。到了现在因增加的倾向,恐已达一千校以上。
  但中间学校究为怎样的一种学校,因有各种说法,很难做简括的叙述,现在且就几个要点论列如下。
  第一,中间学校是第七、第八学年的改造。把从来对于这两学年所行的教科和看待儿童的方法,都从社会的心理的教育的见地谋一番改革。大概以小学校的第七、第八学年与中学校的第一学年合组的为最多;此外亦有仅为七八学年,或八九学年,以及单为第八学年的。总之,改造小学校的高年级使成为中等学校,实为中间学校的一个特征。
  第二,中间学校是施行适于个性差异的教育的。虽不是教授各种职业教育的专门学校,但以施行工业或商业等职业教育的预备教育(prevocationaleducation)为目的。例如手工、烹调、缝纫等,在小学校作为普通教育,以锻炼手指、养成勤劳习惯等为目的;而在中间学校则为对于将来从事于各种工业或处理家政者所施的一种基础教育。然不就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教育。美国的中等学校,是把我国中学校的普通教育和实业学校的各种职业教育并在一处的,所以至少要分为四五科,多则分为十科乃至二十科。而中间学校的分科没有这样的多,只不过分为四科罢了。但亦不像小学校那样有划一的课程,乃是应于个性的差异,可以选择科目的。一九〇八年黑脱尔氏以为,小学第七、第八学年的课程,当以百分之七十为必修,以百分之三十为选修。现在的中间学校就是这样办法的。
  第三,中间学校是行学科担任制的。照前节所述,美国小学校固有把学级担任制改为学科担任制的倾向;但多数的小学,在第七、第八年还是行学级担任制。现在中间学校的又一特征,就在变更学科的内容,采用学科担任法,和中学校一样。
  第四,中间学校是兼备小学校中学校的性质的。向来小学校专施基础的普通教育,中学校虽仍是普通教育,但已施分科的职业教育;所以两者中间不相联络。现在的中间学校,好比是一条桥,把两者联络起来。但中间学校不仅是具备中、小学校之两种性质,又自有其特具的性质和目的。以下就讲中间学校的长处。
  中间学校的第一个长处,在适应儿童之心理的特质。杜哥拉司说:“十二岁至十五岁之儿童,正在从儿童期到青年期的过渡时期;判断、怀疑、推理等精神作用,正有特殊的变化,宜与以适当的材料,然从来只照习惯行八年的小学教育,其实是应行职业教育或职业预备教育的。”劳巴脱(JohnS.Roberts)亦说:“在完毕中等教育的十二年中,前六年和后六年的儿童的兴味和能力是有各别的单位,趣味上,理想上,人生观上,交友的态度上,以及体格和人格上,都有大的变动。又后六年应分为二个三年。”现在的中间学校就是这样办的。
  第二个长处是经济的。这里所谓经济的意思,不是金钱上的经济,乃是教育上的经济。杰特教授(Prof.C.H.Ind)及杜威教授(profJohnDewey)都说:“从来小学校上级的儿童,只不过做些反复已经理会的事情。”差不多在第七八年里有百分之四十的教科不一定有价值,而有百分之十二是费于文法的一科,所以向来小学校的办法实在是浪费的。
  第三个长处是教育的。如前述的行学科担任法为教育的一面,避去浪费又是教育的一面。再把心身发达程度相等的儿童收在一处,更是含著教育的价值。因为像向来那样使已成熟和未成熟者在同一个学校受教,实在是不合于教育的性质的。
  第四个长处是平民的(democratic)。从前的学校专为升学者著想,而小学施划一的教育,中学有专门的分科,又使两者隔不相通。现在的中间学校把中等教育提早两年,使儿童能早知中等学校的组织、习惯、方法等。又,施行职业预备教育及学科担任法,既便于升学的学生,亦有益于不升学的学生,能给他们一种均等的机会,所以说是平民的。
  其他中间学校的长处,如延长儿童的受教育年限,亦是一点。因为旧制小学八年毕业,中学四年毕业,无钱的人不能有再受中学教育的能力,只好中止;至于现制小学六年,中间学校三年,毕业小学者只要再延长一年,就有受中等教育及职业预备教育的利益;所以在国民教育上讲来,确是有好处的。他如施行适于儿童个性的教育,以及在训练管理上、教科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有种种的改革和进步,亦是中间学校的长处。
  但中间学校亦有几个短处。所以实际上发生了种种的非难。不过这种非难,却有理由可以辨护的。如说中间学校的建设、经营及维持,都要费许多的钱,所以是不经济的。答辩者便可以说:学校设备的完全,虽是多费些钱,但教育上的效果可以增进,这个教育上的所得,足以偿费用上的所失。又如批评特设中间学校的心理的理由,是不确实的;中间学校是使青年过早的特殊化的;又以为现在无适当的教科书,并且学科担任制又有教师过多、儿童过劳的缺点;在小都市及村落里,不便设置;法令上并未规定;这些都是对于中间学校所发的批驳。但大都可以答辩,只看一般人以好意对待中间学校得有急激的发达,便可证明他有存在的价值了。
  然有与中间学校的思潮正相反对的倾向的,便是“加里学校”(GarySchool)①。照前所述,所以要特设中间学校的,为了儿童心理的发达及倾向有不同,所以分别设校,以便施行适应个性的教育。但加里学校,则以并设小学及中学为原则,特叫做完备的学校(CompleteSchool)。加里制的用意,在使学校为社会的模型,务必接近于社会;且使年幼儿童多有见年长者日常行事的机会,而早能了解他们的行事。这样在一个国家里,一方有如中间学校的分立的倾向,他方有如加里学校的合并的倾向,亦可见美国教育是自由而不是划一的特征了。
  总之中间学校设立的旨趣,可概括为四点:一是机会均等,阶级打破。使毕业小学的人,犹能进而受中等的教育,这正如杰特教授著书的标题(Prof.C.H.Indd:ADemocraticSchoolSys-tem),是以共和的精神改造含有德国式阶级意味的小学制的(但德国的阶级的教育,现在也已改了)。二是个性尊重,趋于分化。中间学校的施职业预备教育,努力于职业指导,便为这个。三是教育的普及和改善。如对于受毕初等教育者,更有进受中等教育的机会,施行适切的有效的教育以增进教育的能率就是。四是成业教育及联络自由。一方有职业功课使学生选习,是成业的。他方又与中等学校联络,对于志愿升入大学的学生很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所以又是有利益的。
  三 村落学校统合运动
  统合学校的原名是ConsolidatedSchool①。因为村落间的小学散在各地,建筑不良,设备不完全,优良教员也请不到,和都会的小学比起来,要差异得多。现在为使乡村教育的能率增高,使乡村儿童也能享受和都会儿童同等的教育起见,所以要有村落学校统合的运动发生。一九二〇年七月,美国教育会在盐湖开会,有人演说,谓统合学校数目最多的州要推印第安那,共有一千。阿海乌州第二,有九百十校。依乌华②为最近实行统合运动的一州,然亦有四百十五校,占第三位。其次,米里苏泰③有三百十校。北达哥泰①虽有五百四十三校,但有不完全的统合学校,成绩不好。考罗拉特②多山的地方,亦有百十五校。马塞赤色州③二千九百七十二校中有二千一百六十校是二个教室的,公立学校学生百分之九十六是通学于二个教室以上的学校的。这样看来,许多地方的学校统合运动,可说是有急速的进步了。恐怕在最近十年间,全国单级学校的四分之三,可以废止。就中尤以中美地方的统合运动为最发达。又据美国教育局的报告,美国有三十三州的统合学校数,达于八千四百零四校。若就全国做一次精密的调查,当可达一万二干校了。
  但校数虽多,若内容不加改进,还不是统合运动的真相。然如上述的米里苏泰、依乌华、阿海乌、印第安那及考罗拉特等诸州的统合学校,大概建筑坚牢,设备充实,教员优良,更有许多授中学程度的教育的,至于距校较远的儿童,更用汽车接送,这可谓能充分的达到统合运动的目的了。
  以上诸州的统合运动的实现,大抵用法律来规定。如印第安那州的法律:凡在儿童十二人以下的学校必须废止。便是这州统合运动大成功的一种理由。阿海乌州④的法律,规定凡前学年某学区某学校的“每日出席学生数平均”在十人以下的,须废止这个学校,把学生送到别个学校求学。米里苏泰州则以补助金奖励统合,每年补助的数目,每校为三千元乃至四千元。
  但统合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呢?这个先要晓得美国从前自治村的单级学校的状态。在人口多的自治村里,设七八个学区,隔二哩设一个小学。但这种学校的建筑甚坏,采光、通光都不讲究。女教师忙于授课,而学生还不能按时出席,所以教育的效能是很低的。然而在乡村的儿童要占全美国儿童的半数以上,视教育为“万人平等的权利”的美国人,当然不忍漠视。于是废止这种不完全的学校、另建新式的学校的运动,就要开始了。他们的办法,就在自治村的中央,建筑近代式的校舍,添备新的教具,聘请优良的教员,使儿童将来可以有做个善良国民的生活。所谓统合学校,就从这样一个旨趣发生的。
  至于统合学校的种类,大概可分为四,说明如下。
  (一)部分的统合学校。这种学校之办法,不是将自治村内全部的学校一切废止,而集中于某一处的中心点;乃是在村内的重要点统合二三个以上不完全的学校而建设新式学校。究竟是部分的结合,不是完全的结合;原因由于自治村较大,而形势又不便于集中全村儿童于一个中心地点,故只好如此办法。若阿哈乌州来克县的马狄逊村,便是个例。马狄逊村北境以衣里湖为界,西境有七哩,东境九哩,南境五哩。从村隅到中央有七哩,不便儿童求学,故分三四个统合学校。
  (二)完全统合学校。这是将自治村内一切小学校完全统合,在自治村地理上的中心点,建筑一大的学校,附设中学部,教授农村少年所必要的学科。这类学校近年增加甚速,印第安那州推裴卡拿县的乌依村,可以做个代表。乌依村全是田园,学童不多,七年前此村有七个学区,然甚小。合五个学区的儿童才得六十。距今约二十年前,村的中央有一所两个教室的学校,其中的一室为中学程度,然不分班次。办法甚不完全,有时竟休课一学年。一九〇三年由村长将第五区及第九区的两个小学废止,分配学生于上述的一校。一九〇四年更增筑二室,废止七个小学,而令全部学生并入这个增建的学校,并将教师增至四人。当初对于统合运动虽有反对的论调,但现在则父兄中十之八九,都表赞成。现有马车六辆,甚便于接送学生。校内植树甚多,且有广庭。舍中有暖炉,又有图书室,藏书约五百册以上。组织完备,并不劣于城市学校。
  (三)邻接自治村合立统合学校。此为田园学校废止的结果。农村子弟无从受著必要的教育,故特与邻接村落合设学校,专为农村子弟施适当的教育,教以农业及其他农民必须的学科,甘撒斯州①马利亚县的巴其学校,即为此种学校中最有成功者之一。是校系一九〇四年所统合,现有的统合学区,包括元〔原〕来的六个小学区,地积亘四十三平方哩,占有行政区域上的自治村二个。在统合以前,这个巴其学区只请二个教师,不设中学部。统合之第二年,即一九〇五年,增加教师至五人,今则又增为六人,校舍建筑皆是新式的,有六个教室,附设四年毕业的中学部,毕业生可入学于甘撒斯州立大学。中学部教师初为一人,一九〇七年增为二人,中学生的大半为乡村少年,他们以前虽曾入学于乡村的小学,但现在皆欢喜这个统合学校,因为统合学校里有优良的教师、教育有趣的学科、同学增多、万事适宜之故。而且从前须徒步往乡村学校入学,今则路远的有马车相接送,在马车中又可与学友作一点多钟有益的谈话。要之,现在是都承认统合学校比以前散在各地的小而不完全的学校为好了。
  (四)纯粹的乡村学校。此为纯粹乡村式的统合学校,是最可为模范的亦是理想的农村学校。在远离市尘的田园中建筑校舍,使儿童亲近自然;以最适于农村子弟发展的教育教授儿童;校舍甚广,凡作业所必要的机械皆设备齐全;又有庭园、花园及试验地,实为农村学校中之最完全的,伊里诺伊州①派脱拿县琼斯怀耐统合学校,便是个例,此学位于森林之北,此森林为增进儿童幸福起见,亦为学校所有。校中教师为受过训练、富于经验的师范毕业生,校长亦为师范毕业,更在伊里诺伊州农科大学实地练习。是校中学部为施农村教育,故特重农业、手工及家事经济。今列中学部的科目如下:
  第一学年
  (前期) (后期)
  英语 英语
  代数 代数
  生理学 地文学
  (农事经济或拉丁语) (园艺或拉丁语)
  (家事经济或手工) (家事经济或手工)
  第二学年
  (前期) (后期)
  英语 英语
  代数(十周) 几何
  几何(十周) 植物学
  动物学 古代史(十周)
  古代史 (家畜农业或家事经济)
  图画 音乐
  第三学年
  (前期) (后期)
  英语英语
  化学 化学
  (农业经济或拉丁语 (家畜农业或拉丁语
  或家事经济) 或家事经济)
  英国史 英国史
  第四学年
  (前期) (后期)
  英语 英语
  物理学 物理学
  (家事经济或农业经济) 簿记(十周)
  美国史 数学(二十周)
  —— 法制
  家事经济、手工及农业皆详细教授。农业更分为农业之理论、土壤构成论、土壤成分、家畜农学及园艺等。
  统合学校能使农村子弟受著与都会子弟一样完全的教育,因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实为救济乡村教育的良法。或有以自治村的经济能力薄弱不能支持统合学校所需绝大的费用为反对统合学校的理由的,这是由于未经详细考虑的缘故。须知统合学校比之旧式学校,儿童之出席率要多(即受教育者比从前多),儿童所受教育的效率,亦非从前不完全的学校可比;不惟各个人所受于统合学校的利益,足以偿其所负担的经费而有余;并且大家因此能安受优良的教育,无须送子弟到都会求学,既费钱而又有染著都会恶习气的弊害。所以统合学校对于农村子弟,还是有利的方面多。而在美国这种运动的发达促进,实在又是一般有识者所赞同的。
  (本篇参考日本松涛泰麟著《现今欧美教育之进化》及山田敏一著《最近欧美教育改造思潮及实际》两书而成。论统合学校运动一节,曾在十年十月三日的《时事新报·学灯》栏发表过。)
  原载1922年1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1号

附注

①阿海乌通译俄亥俄,美国州名。 ②纽汉普西耶通译新罕布什尔,美国州名。 ③洛基安基尔司通译洛杉矶,美国城市名。 ①加里学校依据“双校制”所设立的学校,或称“工 作·学习·游戏学校”。 ①1ConsolidatedSchool意为“联合学校”,即将规 模太小的学校合并设立而成的教学机构。 ②依乌华通译爱阿华,美国州名。 ③米里苏秦通译明尼苏达,美国州名。 ①北达哥泰通译北达科塔,美国州名。 ②考罗拉特译科罗拉多,美国州名 ③马塞赤色州通译麻萨诸塞,美国州名。 ④阿海乌州通译俄亥俄州。 ①甘撮斯州通译堪萨斯州(Kansas),美国中部的一 州。 ①伊里诺伊州通译伊利诺斯州(Illinois),位于美 国中北部。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