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希望于今年的学生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289
颗粒名称: 我所希望于今年的学生的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477-478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我所希望于今年的学生的,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学生

内容

常和任教职于中等学校的朋友们谈话,讲到现在我国一般中学生生活上的共通缺点,大概都觉得有四种,就是:欠缺团体的训练;少有科学的兴趣;不注意身体;不发达美感。
  欠缺团体的训练,可于集会、旅行等时候看出。和自己有关系的集会,照例应当出席,并且应当发言。但有许多学生并不这样,开会时间到了,而会员还未足数;讨论事件了,而不发表意见。等后来有什么议诀案要实行,反要加以批评,认为不能满意。试问这种行为,是不是应该纠正?至于出外旅行,对于公定的办法,当然大家要遵守。但有时往往任情而行,不去顾虑团体的意志,使任职的人亦要灰心。从这种地方,就可看出团体的意识没有发达。团体的制裁力没有养成。而国事的腐败混乱,恐怕也是由这个放弃责任的心理所酿成的。
  少有科学的兴趣,更是一个普通的现象。文化运动发生以后,②讲德莫克拉西③的,讲哲学的,讲文艺的,很有许多人;但是讲科学的,真同凤毛麟角了。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自然不在我们学生身上。因为我国的科学教育本来没有发达;学校里关于实验的仪器设备,又是极不完全;而环境对于科学的要求亦不十分显著;既然没有鼓动的逼迫的要素,自然引不起科学研究的兴趣来了。但我们要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如解释宇宙现象、促进人类事业,固然非常重大,应该加以研究;而科学所独具的怀疑的精神、分析的实验的方法,对于我国人武断、笼统、空想、不精确的头脑,又是最好的救法,更应该努力研究。本期中有孟禄①博士的演说词一篇,读者看了他所讲的科学价值的话,当益能了然于科学的重要了。
  不注意身体、不发达美感的证据更是显而易见,用不著我多说。身体不强健,或是多病,不特不能做伟大的事业,反要增添社会上的负担。所以无论为自身计,为群体计,应该个个人注意于身体,使他强健。美感不发达,于自己生活的趣味及高尚欲望的发展都不利益。使社会交际不感著真挚的快乐、温润的气分〔氛〕,尤为同情心、亲和力不发达的根源。所以美感的涵养,亦为我们学生所当留意的。
  学生求学,一半靠教师的指导,一半靠自动的研究。上面所述四项缺点,我们既已发见了,便当不待教师的督促,即用自力去改良。我愿见我们活泼泼的青年,个个都能随著新年去做新的生活。
  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号
  思想的革命①
  思想好比是流动的水,也同水般要激成潮流的。社会上种种制度的形成和改变,都是以思想为先导的。
  一切的社会改造运动,如政治的,经济的,都不及教育的有根柢,能永久。因为教育的改造,是改造人的思想的。人的思想是足以支配政治及经济的。
  民国有了十年,只是个有名无实的,便因为国人的思想没有经过改造。思想未变,因而制度也不变。就使有变,只是“老店新开”,翻来倒去,终于跳不去旧的圈套。
  学生界的种种运动,如自治,如废考,如服务,倘使思想界还未有个清澈的改造,也都是废话。就使外面做了出来,只是动于感情,到底不能持久。
  凡物不觉得是需要的,只可供一时的玩弄,不能实现实在的好处。所以要做改造运动,先须有个“不得不”的需求,还须有个“所以然”的了解。这就是所谓思想的革命。
  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号
  学生的救校运动①
  诚心想求进步的学生,对于学校所做种种事情,一定是视为与自身有莫大的关系,因而要竭力谋改善、谋完备。
  现在在校是学生,将来出校就是公民。学生对于学校要求改良,正和公民对于社会要求改良是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必需。
  目前学生对于学校改进上所应该努力的,我看是有两方面。一方是排斥恶的势力。譬如教职员有徇私舞弊、倚赖外力——或武力,或金力——以及不良嗜好等恶习的;学生有受人贿卖〔买〕,不惜为政客或职员所利用的。我们有觉悟的学生应该提出警告,请其悔悟;不听,则当向社会声〔申〕诉他们的恶德,以求大众的公评。只要我们的要求是为教育的改善,是为人格的拥护,我们是应当用力来做的。
  还有一方是促进学校教育的效率。我国学校所最感苦痛的,便是经费竭蹶,应该有的设备如运动场、健身房、实验室、图书馆、游艺室等等,都因无钱不能完全。因此学生所能得的实益、所应享的权利,都被剥夺。但是官立学校,要想请政府多出些钱,事实上办不到。所以我想还是由学校及学生自己来设法。美国学生常有这种运动,譬如要建筑一个运动场,就由学生方面,先行捐助若干,再组织募款团,向外面募集。像本期学生界消息栏所载美国加州大学的募款运动场,便是个例。我国学校中,近年来常有演剧、开学艺会以筹款的。若广东岭南大学学生组织“银乐队”到别处演奏,即以售券所得充作旅费,也是一个办法。像这种种活动,一方固然以募款为目的,他方就是教育推广的手段,真是“一举两得”,值得用一番精力去实行的。
  我这两个提议,我想,真正要求进步的学生们,终不会忽略过罢。
  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号
  《青年的忏悔》附白①
  年青的朋友啊!我读了唐君这篇鼓励的文字,我的心便怦怦的动,感著一种深切的压迫,像是悲哀又像是喜悦的,仿佛觉得人生原当这样,才有意味。爱麦生②真说得好:“人在苦痛底感觉之下,意识自己底存在更为切实。”悲剧底意味深长,动人亲切,原来也是为此。诸君倘有读了此文而兴感的,我极希望你们捉住这个机会,不要让他空过,赶快上实行底路,以求有个新的生命照耀世界。
  贤江附白
  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号
  《奋斗是怎样的事?》和《非常时期中的修养》附白①
  我读了效春君这两篇文字,只觉得句句是良言。因为我相信,效春君是个青年教育者,是个极肯用心尽力地谋学生底福利者。从他亲目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的感触,发为沉痛激励的文字,可决不是无病而呻或故意挑拨的那一类的话。惟其爱之深,故言之不觉其切。我认他的言论是为现代青年学生“处世行事”的指针,所以诚恳地请求我亲爱的读者,要加以善意的解释和痛切的反省;并希望诸位底解释和反省,有理性底光明和责任底感觉来引导着、支配着。
  贤江附白
  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号
  警告受人利用的学生①
  我今不客气,要用这个题目了。最近半年来,学生闹风潮的消息,时常在报纸上披露出来。学生因校长、教员的人品不好,学识不充,能力不足,为人格拥护、学业进步计,起而谋改革。这种正大光明的行为,我是乐于赞成,而且敢于提倡的。但据我个人的见闻所及、我朋友的报告所说,则知这种风潮的发生,由于“政客”、“学客”的利诱、威逼的很多。我听了不知怎样的伤心,不由得不说几句逆耳的话了。
  诸君须知,诸君自身关系的重大、势力的深厚,正不应轻试其锋,更不应滥用其名。诸君须知,“学生”两字取得社会的信用的,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正当维护,正当培养,何得自相招摇、“自堕身价”?诸君须知,我国政治的腐败、社会事业的不振,都是由于万恶的武人、鬼祟的政客、阘茸的官僚以及一般没辨别力、没是非心的庸众所制造成功的。二年来的学生运动所做一部分的功夫,就在给这些人一种警告,一种抵抗。这班人既是我们的仇人、我们的反对者,我们为何要受他们的笼络与诱惑?
  诸君乎!请你们仔细想一想:金钱为重乎?人格为重乎?权势为重乎?品性为重乎?一己与群众孰为重乎?独立的人生与倚附的人生孰为重乎?再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历史上的贪官污吏、土豪地棍的落局怎样?所贻害于人群进化者怎样?现代思潮叫我们走的是什么路?叫我们抱的是什么态度?再请你们把自己参与过的学校风潮下一番批评:是否我们的行动是本于正义,立在进化的立脚点的?是否我们的行动可以问心而无愧,可以为大众谋幸福的?是否我们的行动绝对没有受著怀恶意者、兴风作浪者、乘机利用者的播弄煽惑,是否我们的行动完全出于自愿而不是被迫,完全出于不得已而不是动于势利和感情?诸君乎!我愿诸君自重,我愿诸君不自欺。
  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号
  《国立武昌高师校款运动始末记》附白①
  这次武高学生的校款运动,确是学生运动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情,所以我特请我友洪、何二君把这次运动的始末情形记载出来,刊登本志,使读者诸君晓得我国学生求学的困难,并促起对于政治现状该有的一种觉悟。虽然,我还愿看武高此后的改进,愿武高学生诸君努力!努力!
  贤江附白
  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号
  山谷期①
  ——失意底心理
  诸位!你们在学习历程上曾经有过停顿底现象么?在朋友交际上曾经有过反目底时候么?如其有的,那时觉得怎样?你们难道不觉得气沮,不觉得心灰,不觉得失望而悲愤么?诸位!现在我要提醒你们,告诉你们这种状态所以发生的理由,以及对付这种状态底方法。这就是失意底心理研究了。至于“山谷期”名词底用意,且留在后面再说。
  阿美斯教授(ProfessorAmes)说得好:“逐渐的生长,不能当作绝对有规则的进行来解释。因为这个概念是和自然底历程没有一种相适合的。各种生物底生长,乃是有节奏,有定时,有水平期。有时还要发生冲突和危机。至于最高等的人类发达底形式也是一样。智力的陶冶,美感的涵养,专门技术的造就,无论是精神上的或是物质上的,都要转移些兴趣,摇动些注意,改变些情绪。”读了他的话,或者可以理会一点生活进步形式底不一致了。
  现在我们用旅行来譬喻罢。旅行时遇著高山峻岭,我们须得经过两山间的低地——就是山谷,然后才能爬上山顶。当彳亍盘旋于山谷时,自然不免发生胆怯的感觉,懊丧的神情,以为不容易前进;但若能不畏难,不馁气,“茹辛含苦”、“锲而不舍”,终于会有登极峰纵览天下底时候。这时好比到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底境地,一定要经验著上上等的快活了。我们人生的进路,原来和旅行很相类似;在进行底历程上,自然也免不了要发生失望的感觉;但是我们只要肯力作,肯忍耐,终于会亲切地享受著一种进步底愉快。所谓“山谷期”这个名词,也就从旅行历程中的现象借用的。因为人生底进行上,有时得满足的心境,有时呈失意的状态,“抑扬进退”,有如山脉底高低升降。一遇停顿或阻碍,就像落在山谷中了。
  这种有节奏的生长(rhythmicgrowth)底现象,在养成运动系习惯(motorhabit)时,最容易看出。譬如学打字的人,起初很有进步,以后不进步了,过了些时,再进步起来。倘使我们用图来表示学习者底进步,便可像后面所画的一个。
  (从Swift:MemoryofSkillfulMovements,PsychologicalBulletin,Vol,III,P186.)
  这是打字练习所成的曲线。底部水平线上所分段落,表示练习日数。左面垂直线上所分段落,表示一点钟内所打字数。曲线〈1〉表示最初练习的进步。曲线〈2〉表示过了两年三十五日以后在九天内练习的结果。
  从这个图里,可以看出有几处水平的地方,夹在两个突起时期底中间。这几处地方,在心理学上有个专名,就是高原(plateaus)。而这条曲线,就叫做练习曲线(curveofpractice)
  不但养成筋肉运动习惯底进路是不规则的;就在智力发达历程上也是一样。有时得了些进步以后,忽然停滞;教者学者因为不明白学习历程底性质,便要失望。但不久忽又向前进行。这一种突然的振发,跟了失意的时期而发生,是每个人所经验过的。我们且引用斯戴勃克教授(ProfessorStarbuck)所举的例,以见一般。他说:
  “一个四岁的男孩,不能说话;对于各种物件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不料忽然之间他能讲话了,而且每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不久他所听见的东西都能讲了。”“我所熟识的一个女孩子并不能唱歌。忽然有一天,她进来唱著SweetMarie①,声调极清楚动听”。“我几次学习上下脚踏车底方法,但不成功,以为是无用再试了。忽然有一晚我竟会上下脚踏车,没有困难了。”“我不懂代数里的减法,也不能做出例题,每天终是失败的。忽然有一天一个人做的时候,我明白了,从此便没有困难了。现在以为这是代数里最容易的事情了。”从上面所引证的例看来,可以晓得学习底进步不是“按步就班”的,乃是“兔起鹘落”的。经许多学者研究底结果,大概练习发达底历程,初期进步最速,以后渐次徐缓,有停滞底一个时期,这就叫做高原时期。高原终了,更有突飞的进步,遂达于发达底顶点。但为什么有高原呢?这个虽由个人及作业底性质而不一致,但可举最重要的四种原因:(一)作业而出于好奇心的,因好奇心底消灭,遂生停滞底现象。(二)惯做容易的作业,不能习得复杂的作用时也要发生停滞。(三)要发达复杂的作用,须得有一定的准备;在这个准备期间,也要发生停滞。(四)长期的有意的注意,不容易保持,遂有高原底发生。但为什么高原之后却有急速的进步呢?这个也可以举出四种主要的原因:(一)由于内外的刺激发生非常的努力,遂促进练习底机能。(二)由于试行错误法(trialanderrormethod),发见技术底秘诀,遂有急速的进步。(三)为恶习惯而受妨害的,因恶习惯底消失,遂见急速的发达。(四)因心身一般的机能变为优良,也能见卓著的发达。所以这些停顿底现象,在心理上实在有多大的作用,能使学习的人利用这个机会来做休息、组织、应用等工夫。又能使学习的人得到一种亲切的新的洞察。故高原时期正是个过渡时期(transitionperiods),不但要欢迎他,还须能利用他。当遇著这种似乎停顿底时候,一定不可气沮,终要竭力坚持,并相信切实的忠诚的努力,足以发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讲智力技能的发展——就是学习底过程,有停滞不进的一个时期。我们倘就自己学习语言,学习写字,或是学习弹琴等经验中回想回想,或者都可做个证人罢。现在再看看我们的感情生活上是否也有这种定期性。
  实在我们的感情是最难始终如一的。在平淡的生活上固然不会有什么动摇,但在紧张的生活上,一定是要从甲极端变到乙极端的。譬如你见了有色彩的东西以后,虽然那件具体的东西已经不在,但是要有大小相同而颜色正相反的影像在你的视域里朦胧出现。等到眼睛回复到通常的平衡地位,方才消灭眼睛里被色彩所引起的化学过程。这种现象实在普通得很。不管他的原因是由于神经中枢及筋肉底疲劳,或是由于别种事情,总之精神上紧张的态度,一定要有个时候让步给那反对的状态的。所以在高度的兴奋之后,要跟著一种程度相等的丧气,高山底生活,也要变为幽谷底生活。无论何人当意气洋洋的时候,自以为此后可以永远快活了,但是不久就要落胆的;而无论何人在失意的时候,自以为此后要潦倒终生了,但是可以得著望外的欢喜的。故情绪底生活,要想保持一种水平的状态,实在是不可能的。
  至若恋爱,因为用情底强度更高,所以他的“抑扬顿挫”,更其显然,而结果多是不幸。西洋有句流行的话:“真正恋爱底进程是决不平稳的。”这是不错啊!因为用情深切的人是在狂热和销〔消〕沉之间、极端信任和极端妒嫉之间颠簸不定的。而且更其稀奇的,当他在一个极端底时候,他自信以为可以永远这样了,所以虽非心愿的事情,也肯去做。但是结果,反来一个不快活的反动,于是便引起了许多误会和谴责。其实呢,这种样的变动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预期的,倘能不为这些所困扰,倒也可以安然过去。我且引用杰罗姆(Jerome)①底话,来做个例子。
  我恐怕,亲爱的爱德温和安其俪娜,你们所期望于恋爱的是太多了。你们以为你们的小小的心,足以饲养这热烈的专切的爱情到永远。但是,年青人啊!你们却不要过于信任那摇动的闪闪之光。光阴一月一月的滚过去,他是要熄灭的,而且并不再供给燃料。你们将悻悻然看他渐渐地归于乌有。在各人自己看来,以为这是别人的错,是别人先冷淡了。所以爱德温要悲惨的觉得安其俪娜现在是不复笑容满面双颊腓红的来会他了;当他患咳嗽时,她也不再嘤嘤啜泣,用臂围他的颈,说没有他不能生活了。至于那可怜的小安其俪娜呢,也是一样,她暗地里流泪伤心,因为爱德温已经不把她的一块旧手帕放在他坎肩底袋里了。这样两个人都只是惊奇对手方的离弃,而并不想到他们自己态度底改变。倘使他们能想到自己,他们可以不致这样受苦。因为他们将要寻求人性中正当的原由,重新携手,消除共通的缺点,而在更确定、更耐久的基础上建筑新屋了。
  这种恋爱的高原期——或者山谷期,在恋爱曲线上,和习惯养成及智力发达底历程相像,都是叫人在生理的和心理的危机中,升到一个新的地位,得到一个新的感动的。这种现象在男女交际上实在很多。因为经过了一次波折之后,给他们一个反省,所以能促进他们永久的爱情和他们互相了解的程度。
  反之,若是过于重视了这个暂时失望的态度,便会发生可怜的惨剧。因为当时感情受伤,敢于破坏宝贵的友谊而无所顾忌。有许多男子遇著这种神气沮丧的时际,更要狂饮乱动。我们看报时倘使留意一点,终可常常见著像下面所举的一类事实:
  马佩尔约菩斯女士三十四岁了,因为她的母亲不能带她同去避暑,不胜悲戚,遂于今晨在自家门廊上吞服毒药。一小时以后就死在病院中。
  弥勒君昨晚在街上谋自杀,用枪射击头部。今在梅利病院,非常危险。据警察说,他有一个情人在西方。一直每日通信,但这几日来忽然没有音信。他因不胜绝望,所以谋自杀了。
  大概像疾病,破产,损失名誉和别种失意事情,都是常引人到自杀一路的。因为人相信目前这种黑暗的世界将永远存在著所以处处抱著悲观。但这种事情实在不能证明是真的。在心理上讲,要说这是真的,实不可能。因为有得意的时候,也就有失意的时候。我们都晓得第一次用针刺肤,觉得甚痛;但刺的度数增进,痛的感觉便会减退。所以遇著失意时,倘能不一味悲伤,善自排解,自可不被暂时的绝望所困扰了。
  再讲到德行(moralconduct)方面,也照样有“抑扬”的倾向。有时我们人性中各种势力趋于作恶,而有时善的势力却居优胜。这种现象在青年时期——中学生——尤为显著,那时正在造成品性,所以这两种势力互相战争以求优越。斯戴勃克教授说:“青年时期是个发达底时期,四周被各种异常的病理的危险情形所包围。这时不特天才开始发展,即罪恶也开始活动;不特有精神修养至高尚的人,也就有放纵肉欲到极端的人。”那么,当这两种天性互竞底时候,我们该怎样处置呢?这有两个方法:一是积极的;一是消极的。
  怎样是积极的?就是利用好的动机。当向上的感情涌上意识底时候,我们就捉住他。不管随伴而起的感情是怎样,我们终得先来利用这个感情,实行活动。如我们听见友人得著成功,就用这一种欢欣的心理来鞭策自己游移的意志,扫除从前委靡不振的习气。又若今天读了这段鼓励性的文字,心里觉得有一种工作神圣、工作高贵底情绪,那我们就要立个决心,赶快实行。或者倘若我们觉著智力和体力都有勇气足以成就些事业,那我们也就要立刻去做。总之,我们如要造成健全的习惯、享受成功的快乐和自主的高贵,我们是必须利用这些顺利的时机的。
  又怎样是消极的?这就是除去坏的动机。凡是与我们好的天性违背的,我们都要提防著不可乱做。若是发生了这种动机,与其做了要有后悔,不如暂且迟延,等到明天头脑清楚时,再来判定是否可做。这种心意底波动,如其真正明白了,我们便有个做事底标准,就是好的动机逼迫我们要做的,我们就今日做去。而那些不与我们平常理想相融和的动机,我们且暂时不做,等明日再来考虑。
  而且当遇著这种德行上的高原底时候,我们还当利用他来成就健全的品格。因为健全品格底造成,不是由于一时的志愿与理想,也不是由于避去不合于理想的行为,乃是由于一个一个的小而正当的动作。这些动作或许是讨厌乏味,但只要是正当的,就要去做。当感情抑郁、理想昏昧底时候,尤其要有坚决的意力来保持自己的地位。倘使这样成为习惯,终有一天可以成个强健的自我,而那些看似寻常的活动,也就可以做个达到成功底势力了。
  总之,在我们各种生活底历程上,都有停顿的时期和活跃的时期。当停顿时虽像没有进步,但决不要绝望;因为这是个给你练习、给你反省、给你准备的时期,过了这一个时期,就可有新生命来了。所以我劝诸位倘遇著了上面所述的种种失意,不要便尔绝望,一定要忍受暂时的没趣,并且要鼓励前进的希望,以求得永久的胜利。
  本篇参考书:
  Peters:HunmanConduct,Chap,XXVI.
  上野阳一:《晚近心理学大集成》第九一八页
  原载1922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期
  美国最近教育之趋势
  美国教育界最近的趋势,详细说来门类颇多:如智力测验、设计教学、天才教育、职业教育、新补习教育、学科担任法、村落学校统合运动、中间学校等皆是。但在这些方法和组织当中,有许多已经有人介绍过,讲演过,或且已在实行中,所以我不再去多说,我所要说的,便是上面所列举的最后的三项,因为这三项,还少有人叙述,现在特为说明,以供我国教育界参考。
  一 学科担任法
  我国小学校行学级担任制,即以一个教师担任一学级的教科;中等学校以上行学科担任制,即由专门的教师分担一学级的教科。这两种担任法,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但在美国,就是小学校亦有采用学科担任制的倾向。以我看来,这个方法于提高教育效能确是很适当的。
  学科担任制,看来好像和专科教员制相仿,但根本上有很不同的地方,专科教员在教育上的地位是补助的,对于学级的责任,对于学校全体统一的作用是不充分的。并且许多专科教员于全部教育上的理解和同情往往缺少,识见亦不免狭隘一点。至于学科担任制是以本科正教员能担任一切学科者所组织的,看各教师的素养、嗜好怎样,来分担学科;故学科教授上的效率,可与专科教员相等,即可无须再请专科教员。而且对于教育全体有充分的理解和见识,又能像学级担任者尽训育上或一般的教育上的责任,这样跟着专科教员所发生的弊害,就可以免去了。
  学科担任制有种种方法,第一就是定科任单位(departmen-talunit),意思就是行学科担任的学级之一团。在小的学校,全校只有一团。在大的学校,以上级为一团,亦有包含几个学级,如把三学级至七学级的四五个学级连为一团,由几个教师去分担这几级的学科。以这样的一团为单位,在大的学校里,就包含着数个单位。平常教师的人数和一个单位中的学级数相同。但有时因为行学科担任的学级数多了,教师的人数亦须增多,这样由各别的教师去分担学科,恐怕要减少教育上统一的作用,故就有定科任单位的必要。
  第二就是定共通学科(commonsubjects)。无论那个教师,都有共通担任的学科;所谓学科担任,不是分担一切的学科,在某种学科还是须由各教师来共担的。第一种共通学科为国语,在美国就是英语。例如在四个学级的科任单位里,甲教师分担国语与数学,乙教师分担国语与历史,丙教师分担国语与地理、理科,丁教师分担国语与手工。所以要把国语定为一切教师的共通担任的学科的,便因为国语的性质是基础学科,极其重要;做数学教师、地理教师的,对于国语正确教授的责任,仍然不能免除;所以各个教师既为专门学科的担任者,又为国语的担任者。同时更为某一学级主任,负责训练管理的责任。因为国语的时间比别种学科的要多,如甲教师除担任四个学级的数学以外,又担任其中某一学级的国语,他在这一学级的时间,便比别个教师要多,这样他就有施行学级训练的机会,可以去尽学级主任的责任了。此外如体操及修身等学科,亦带有共通学科的性质的。
  第三就是设分科教室。如前述在四个学级的科任单位里,甲教师的教室为数学教室,乙教师的教室为历史教室,丙教师的教室为地理、理科教室,丁教师的教室为手工教室,这样各个教室都成为某学科的特别教室。像现在所谓特别教室,便非必要。因每个学级教室,皆是特别教室,皆有适当的教具及标本。这样于教育的效率确能提高。一方面省掉从前把标本、地图从标本室、教具室搬运到教室所费的时间及精力,他方面儿童到历史、地理教室里,见了所挂的地图、肖像等,便充满着研究历史、地理的空气;到了理科教室里,见了模型、标本、机械等,便在不知不识中增进理科的知识。又,教师常留在各自的教室里,儿童按照课程,每时移动,亦是一种自然运动,可以快活他们的心身。但手工教室同时为丁教师所主任的那一学级的国语教室,而手工用的桌子对于国语教授,不大适用,所以最好能在教室的一部备小形的桌椅,以便教授国语。又为便利儿童的教室移动起见,走廊应该广阔;在校舍中央,又应设一大自修室,使各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座位以便藏置书籍、文具等。
  学科担任法开始的时候,以终了读、写、算的基础教授,即在第四学年以上为适当。但芝加哥有一个学校,从第一学年就行学科担任法;不过儿童不换教室,由教师巡回教授。
  但美国的小学校虽渐渐有行学科担任法的倾向,而行学级担任法的,还是甚多。不过舆论上,终以为小学校的高年级应当行学科担任法,以便增进教育的效率。下面所述的中间学校,就是把小学校的第七、八学年分离出来,实施学科担任法的。
  二 中间学校
  美国的教育制度虽然各州不同;但大概说来,以小学教育八年、中等教育四年的为通例。近来在小学、中学之间,另有一种特别学校,渐次在各地设立。这种学校的名称各不同,而以初级中学校(JuniorHighSchool)出名的居多。年限亦不一定,大概为由小学校(ElementarySchool)之第七、第八学年与中学校(HighSchool)之第一学年组织而成。因此小学校减为六年,中学校减为三年,而把这种中学校特别叫做高级中学校(SeniorHighSchool)。所谓“六三三”式(6—3—3Plan)或“六六”式(6—6Plan),就指这种组织而言。把小学校、中学校之十二年分为六年、三年、三年或分为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在美国西部,特在加里福尼亚州,这类学校最多,就叫做中间学校(IntermediateSchool)。
  中间学校发生的原因很多,现在特举主要的三种。第一原因为出于提早开始中等教育的要求;如代数、几何、理科、外国语等,即在第七学年来教授。大概美国的制度和外国的比起来,青年受职业教育或从事于自律的研究,要迟两年。而从心理学的见地讲,到十四五岁才学外国语或商业等专攻科目,未免过迟;并且青年最大的陶治性到二十岁为止,故必要的教育须在二十岁以前终了。若到二十二岁始为学徒或就专门职务,就觉得太迟了。
  第二原因为,一般舆论认六年的基础教育已足够。像从前八年的小学教育,失之过长;现在在撒司市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七年,芝加哥大学附属小学校亦为七年,别处地方的小学亦多把八学年之课程在七年内教了。又如勃铁娄校长(PresidentButler)、哈纳斯教授(Prof.Hanus)、里脱尔氏(Lyttle)等亦皆主张六年制的小学教育。
  第三原因为由于青年期(adolescence)的教育当为中等教育的说法,即以儿童期的教育为初等教育,到了青年期就当施行中等教育。而从前以十四岁为春情发动期,现在则定为十二岁,故实施中等教育的时期应提早二年。据近来所认为发动期的说法,男子自十二岁至十七岁,女子自十一岁至十六岁,从此入于青年期。至男子二十五岁女子二十一岁则为成年期。
  “六·六”式的组织,在一八九五年已有人主张,惟当时反对论得势,终于失败。一八九六年印第安那州立区蒙地方(Rich-mond,Ind.)把小学的第七、第八学年的儿童集于一校,施行科任教授;这虽是一种变通的办法,而事实上已经是中间学校。至于有现在意义的中间学校之先驱,实从一九〇九年阿海乌①的哥伦比司(Columbus.Ohio),一九一〇年加里福尼亚的白克来(BerkeleyCal.)及纽汉普西耶②的康考特(Concord,N.H),一九一一年加里,福尼亚的洛斯安基尔司(LosAngeles,Cal.)③等地方开始。在这些学校当中,固然也有因校舍的关系,偶然设立的;但不久因有成效,再从学理方面认为适当,所以推广很快。据一九一六年出版的杜哥拉斯的报告(A.A.Douglass:TheJu-niorHighSchool),载有四十一州、二百六十八市的中间学校的统计。到了现在因增加的倾向,恐已达一千校以上。
  但中间学校究为怎样的一种学校,因有各种说法,很难做简括的叙述,现在且就几个要点论列如下。
  第一,中间学校是第七、第八学年的改造。把从来对于这两学年所行的教科和看待儿童的方法,都从社会的心理的教育的见地谋一番改革。大概以小学校的第七、第八学年与中学校的第一学年合组的为最多;此外亦有仅为七八学年,或八九学年,以及单为第八学年的。总之,改造小学校的高年级使成为中等学校,实为中间学校的一个特征。
  第二,中间学校是施行适于个性差异的教育的。虽不是教授各种职业教育的专门学校,但以施行工业或商业等职业教育的预备教育(prevocationaleducation)为目的。例如手工、烹调、缝纫等,在小学校作为普通教育,以锻炼手指、养成勤劳习惯等为目的;而在中间学校则为对于将来从事于各种工业或处理家政者所施的一种基础教育。然不就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教育。美国的中等学校,是把我国中学校的普通教育和实业学校的各种职业教育并在一处的,所以至少要分为四五科,多则分为十科乃至二十科。而中间学校的分科没有这样的多,只不过分为四科罢了。但亦不像小学校那样有划一的课程,乃是应于个性的差异,可以选择科目的。一九〇八年黑脱尔氏以为,小学第七、第八学年的课程,当以百分之七十为必修,以百分之三十为选修。现在的中间学校就是这样办法的。
  第三,中间学校是行学科担任制的。照前节所述,美国小学校固有把学级担任制改为学科担任制的倾向;但多数的小学,在第七、第八年还是行学级担任制。现在中间学校的又一特征,就在变更学科的内容,采用学科担任法,和中学校一样。
  第四,中间学校是兼备小学校中学校的性质的。向来小学校专施基础的普通教育,中学校虽仍是普通教育,但已施分科的职业教育;所以两者中间不相联络。现在的中间学校,好比是一条桥,把两者联络起来。但中间学校不仅是具备中、小学校之两种性质,又自有其特具的性质和目的。以下就讲中间学校的长处。
  中间学校的第一个长处,在适应儿童之心理的特质。杜哥拉司说:“十二岁至十五岁之儿童,正在从儿童期到青年期的过渡时期;判断、怀疑、推理等精神作用,正有特殊的变化,宜与以适当的材料,然从来只照习惯行八年的小学教育,其实是应行职业教育或职业预备教育的。”劳巴脱(JohnS.Roberts)亦说:“在完毕中等教育的十二年中,前六年和后六年的儿童的兴味和能力是有各别的单位,趣味上,理想上,人生观上,交友的态度上,以及体格和人格上,都有大的变动。又后六年应分为二个三年。”现在的中间学校就是这样办的。
  第二个长处是经济的。这里所谓经济的意思,不是金钱上的经济,乃是教育上的经济。杰特教授(Prof.C.H.Ind)及杜威教授(profJohnDewey)都说:“从来小学校上级的儿童,只不过做些反复已经理会的事情。”差不多在第七八年里有百分之四十的教科不一定有价值,而有百分之十二是费于文法的一科,所以向来小学校的办法实在是浪费的。
  第三个长处是教育的。如前述的行学科担任法为教育的一面,避去浪费又是教育的一面。再把心身发达程度相等的儿童收在一处,更是含著教育的价值。因为像向来那样使已成熟和未成熟者在同一个学校受教,实在是不合于教育的性质的。
  第四个长处是平民的(democratic)。从前的学校专为升学者著想,而小学施划一的教育,中学有专门的分科,又使两者隔不相通。现在的中间学校把中等教育提早两年,使儿童能早知中等学校的组织、习惯、方法等。又,施行职业预备教育及学科担任法,既便于升学的学生,亦有益于不升学的学生,能给他们一种均等的机会,所以说是平民的。
  其他中间学校的长处,如延长儿童的受教育年限,亦是一点。因为旧制小学八年毕业,中学四年毕业,无钱的人不能有再受中学教育的能力,只好中止;至于现制小学六年,中间学校三年,毕业小学者只要再延长一年,就有受中等教育及职业预备教育的利益;所以在国民教育上讲来,确是有好处的。他如施行适于儿童个性的教育,以及在训练管理上、教科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有种种的改革和进步,亦是中间学校的长处。
  但中间学校亦有几个短处。所以实际上发生了种种的非难。不过这种非难,却有理由可以辨护的。如说中间学校的建设、经营及维持,都要费许多的钱,所以是不经济的。答辩者便可以说:学校设备的完全,虽是多费些钱,但教育上的效果可以增进,这个教育上的所得,足以偿费用上的所失。又如批评特设中间学校的心理的理由,是不确实的;中间学校是使青年过早的特殊化的;又以为现在无适当的教科书,并且学科担任制又有教师过多、儿童过劳的缺点;在小都市及村落里,不便设置;法令上并未规定;这些都是对于中间学校所发的批驳。但大都可以答辩,只看一般人以好意对待中间学校得有急激的发达,便可证明他有存在的价值了。
  然有与中间学校的思潮正相反对的倾向的,便是“加里学校”(GarySchool)①。照前所述,所以要特设中间学校的,为了儿童心理的发达及倾向有不同,所以分别设校,以便施行适应个性的教育。但加里学校,则以并设小学及中学为原则,特叫做完备的学校(CompleteSchool)。加里制的用意,在使学校为社会的模型,务必接近于社会;且使年幼儿童多有见年长者日常行事的机会,而早能了解他们的行事。这样在一个国家里,一方有如中间学校的分立的倾向,他方有如加里学校的合并的倾向,亦可见美国教育是自由而不是划一的特征了。
  总之中间学校设立的旨趣,可概括为四点:一是机会均等,阶级打破。使毕业小学的人,犹能进而受中等的教育,这正如杰特教授著书的标题(Prof.C.H.Indd:ADemocraticSchoolSys-tem),是以共和的精神改造含有德国式阶级意味的小学制的(但德国的阶级的教育,现在也已改了)。二是个性尊重,趋于分化。中间学校的施职业预备教育,努力于职业指导,便为这个。三是教育的普及和改善。如对于受毕初等教育者,更有进受中等教育的机会,施行适切的有效的教育以增进教育的能率就是。四是成业教育及联络自由。一方有职业功课使学生选习,是成业的。他方又与中等学校联络,对于志愿升入大学的学生很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所以又是有利益的。
  三 村落学校统合运动
  统合学校的原名是ConsolidatedSchool①。因为村落间的小学散在各地,建筑不良,设备不完全,优良教员也请不到,和都会的小学比起来,要差异得多。现在为使乡村教育的能率增高,使乡村儿童也能享受和都会儿童同等的教育起见,所以要有村落学校统合的运动发生。一九二〇年七月,美国教育会在盐湖开会,有人演说,谓统合学校数目最多的州要推印第安那,共有一千。阿海乌州第二,有九百十校。依乌华②为最近实行统合运动的一州,然亦有四百十五校,占第三位。其次,米里苏泰③有三百十校。北达哥泰①虽有五百四十三校,但有不完全的统合学校,成绩不好。考罗拉特②多山的地方,亦有百十五校。马塞赤色州③二千九百七十二校中有二千一百六十校是二个教室的,公立学校学生百分之九十六是通学于二个教室以上的学校的。这样看来,许多地方的学校统合运动,可说是有急速的进步了。恐怕在最近十年间,全国单级学校的四分之三,可以废止。就中尤以中美地方的统合运动为最发达。又据美国教育局的报告,美国有三十三州的统合学校数,达于八千四百零四校。若就全国做一次精密的调查,当可达一万二干校了。
  但校数虽多,若内容不加改进,还不是统合运动的真相。然如上述的米里苏泰、依乌华、阿海乌、印第安那及考罗拉特等诸州的统合学校,大概建筑坚牢,设备充实,教员优良,更有许多授中学程度的教育的,至于距校较远的儿童,更用汽车接送,这可谓能充分的达到统合运动的目的了。
  以上诸州的统合运动的实现,大抵用法律来规定。如印第安那州的法律:凡在儿童十二人以下的学校必须废止。便是这州统合运动大成功的一种理由。阿海乌州④的法律,规定凡前学年某学区某学校的“每日出席学生数平均”在十人以下的,须废止这个学校,把学生送到别个学校求学。米里苏泰州则以补助金奖励统合,每年补助的数目,每校为三千元乃至四千元。
  但统合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呢?这个先要晓得美国从前自治村的单级学校的状态。在人口多的自治村里,设七八个学区,隔二哩设一个小学。但这种学校的建筑甚坏,采光、通光都不讲究。女教师忙于授课,而学生还不能按时出席,所以教育的效能是很低的。然而在乡村的儿童要占全美国儿童的半数以上,视教育为“万人平等的权利”的美国人,当然不忍漠视。于是废止这种不完全的学校、另建新式的学校的运动,就要开始了。他们的办法,就在自治村的中央,建筑近代式的校舍,添备新的教具,聘请优良的教员,使儿童将来可以有做个善良国民的生活。所谓统合学校,就从这样一个旨趣发生的。
  至于统合学校的种类,大概可分为四,说明如下。
  (一)部分的统合学校。这种学校之办法,不是将自治村内全部的学校一切废止,而集中于某一处的中心点;乃是在村内的重要点统合二三个以上不完全的学校而建设新式学校。究竟是部分的结合,不是完全的结合;原因由于自治村较大,而形势又不便于集中全村儿童于一个中心地点,故只好如此办法。若阿哈乌州来克县的马狄逊村,便是个例。马狄逊村北境以衣里湖为界,西境有七哩,东境九哩,南境五哩。从村隅到中央有七哩,不便儿童求学,故分三四个统合学校。
  (二)完全统合学校。这是将自治村内一切小学校完全统合,在自治村地理上的中心点,建筑一大的学校,附设中学部,教授农村少年所必要的学科。这类学校近年增加甚速,印第安那州推裴卡拿县的乌依村,可以做个代表。乌依村全是田园,学童不多,七年前此村有七个学区,然甚小。合五个学区的儿童才得六十。距今约二十年前,村的中央有一所两个教室的学校,其中的一室为中学程度,然不分班次。办法甚不完全,有时竟休课一学年。一九〇三年由村长将第五区及第九区的两个小学废止,分配学生于上述的一校。一九〇四年更增筑二室,废止七个小学,而令全部学生并入这个增建的学校,并将教师增至四人。当初对于统合运动虽有反对的论调,但现在则父兄中十之八九,都表赞成。现有马车六辆,甚便于接送学生。校内植树甚多,且有广庭。舍中有暖炉,又有图书室,藏书约五百册以上。组织完备,并不劣于城市学校。
  (三)邻接自治村合立统合学校。此为田园学校废止的结果。农村子弟无从受著必要的教育,故特与邻接村落合设学校,专为农村子弟施适当的教育,教以农业及其他农民必须的学科,甘撒斯州①马利亚县的巴其学校,即为此种学校中最有成功者之一。是校系一九〇四年所统合,现有的统合学区,包括元〔原〕来的六个小学区,地积亘四十三平方哩,占有行政区域上的自治村二个。在统合以前,这个巴其学区只请二个教师,不设中学部。统合之第二年,即一九〇五年,增加教师至五人,今则又增为六人,校舍建筑皆是新式的,有六个教室,附设四年毕业的中学部,毕业生可入学于甘撒斯州立大学。中学部教师初为一人,一九〇七年增为二人,中学生的大半为乡村少年,他们以前虽曾入学于乡村的小学,但现在皆欢喜这个统合学校,因为统合学校里有优良的教师、教育有趣的学科、同学增多、万事适宜之故。而且从前须徒步往乡村学校入学,今则路远的有马车相接送,在马车中又可与学友作一点多钟有益的谈话。要之,现在是都承认统合学校比以前散在各地的小而不完全的学校为好了。
  (四)纯粹的乡村学校。此为纯粹乡村式的统合学校,是最可为模范的亦是理想的农村学校。在远离市尘的田园中建筑校舍,使儿童亲近自然;以最适于农村子弟发展的教育教授儿童;校舍甚广,凡作业所必要的机械皆设备齐全;又有庭园、花园及试验地,实为农村学校中之最完全的,伊里诺伊州①派脱拿县琼斯怀耐统合学校,便是个例,此学位于森林之北,此森林为增进儿童幸福起见,亦为学校所有。校中教师为受过训练、富于经验的师范毕业生,校长亦为师范毕业,更在伊里诺伊州农科大学实地练习。是校中学部为施农村教育,故特重农业、手工及家事经济。今列中学部的科目如下:
  第一学年
  (前期) (后期)
  英语 英语
  代数 代数
  生理学 地文学
  (农事经济或拉丁语) (园艺或拉丁语)
  (家事经济或手工) (家事经济或手工)
  第二学年
  (前期) (后期)
  英语 英语
  代数(十周) 几何
  几何(十周) 植物学
  动物学 古代史(十周)
  古代史 (家畜农业或家事经济)
  图画 音乐
  第三学年
  (前期) (后期)
  英语英语
  化学 化学
  (农业经济或拉丁语 (家畜农业或拉丁语
  或家事经济) 或家事经济)
  英国史 英国史
  第四学年
  (前期) (后期)
  英语 英语
  物理学 物理学
  (家事经济或农业经济) 簿记(十周)
  美国史 数学(二十周)
  —— 法制
  家事经济、手工及农业皆详细教授。农业更分为农业之理论、土壤构成论、土壤成分、家畜农学及园艺等。
  统合学校能使农村子弟受著与都会子弟一样完全的教育,因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实为救济乡村教育的良法。或有以自治村的经济能力薄弱不能支持统合学校所需绝大的费用为反对统合学校的理由的,这是由于未经详细考虑的缘故。须知统合学校比之旧式学校,儿童之出席率要多(即受教育者比从前多),儿童所受教育的效率,亦非从前不完全的学校可比;不惟各个人所受于统合学校的利益,足以偿其所负担的经费而有余;并且大家因此能安受优良的教育,无须送子弟到都会求学,既费钱而又有染著都会恶习气的弊害。所以统合学校对于农村子弟,还是有利的方面多。而在美国这种运动的发达促进,实在又是一般有识者所赞同的。
  (本篇参考日本松涛泰麟著《现今欧美教育之进化》及山田敏一著《最近欧美教育改造思潮及实际》两书而成。论统合学校运动一节,曾在十年十月三日的《时事新报·学灯》栏发表过。)
  原载1922年1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1号
  学生们底一个重大的觉悟
  ——读书与生命的紧要关头
  学生诸君!你们也感觉到你们前途底危险么?留法的勤工俭学生一批、二批、三批地被迫回国来了。①他们为什么竟被迫回国?再进一步讲,他们当初为什么定要辛辛苦苦地跑到辽远的法国去工作而读书?你们也知道这个原委么?知道了这个原委,你们当能谅解他们的苦衷了。不是么?唉!说来可痛又可怪!年轻的有志的兄弟们竟不能在国内安心读书了。你们看!北京的学校怎样了?小学是老早就关门了。许许多多“嗷嗷待哺”的小弟弟、小妹妹们,竟无辜被宣告“失学”了。高等以上的学校呢,一直到去年年底,还未把从前的欠薪及经常费发出来。“校长及各教职员月薪在六十元以上的,一概只拿六十元。然而说来可怜,就连这区区六十元,还没有来源呢!教员钱太少,不能维持生活,谁能禁止他不卷行李跑路?”这是缪金源君致我信里的话。
  诸君想,这是谁底罪过?然岂但不能读书而已,青年朋友们底生命也就有些不安稳啊!好好儿到法国去读书的学生,忽然会被军警捉了去,关到监牢里(见本期学生界消息《北大学生受摧残》)。诸君想,这又是谁底罪过?诸君当明白:读书是人底权力,谁也不得来侵犯。生命更是最可宝贵的东西,谁也不得来损伤。可是眼前的事实并不这样。教育经费可以不发,学生读书可以禁止,人底生命可以无故蹂躏。诸君看:人权何在?法律何在?侵犯人权的不当抵抗吗?违背法律的不当推翻吗?呜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种被人盲目地承认的既成事实,我们有意识、有魄力的青年,该当看破。我们要读书,要保全生命,我们便该放大眼光,认清应走的路。你们看,复辟首领、安福大将、①卖国党魁,什么被国家唾骂的中华民国底罪人,都一齐出来活动了。你们看了这种局面,你们心里安么?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仅仅做到读书运动所能完事,我们是该当进行提倡“生命运动”、实行“生命运动”了。你们赞成我这句话么?
  原载1922年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2号
  学生与常识①
  据美国《评论之评论》杂志社的调查,美国中等以上学生,对于时事的注意,极不充分;因此,舆论主张学校宜增设时事科使学生明白时事,不致呆读书本。我国学生地于时事是否熟悉,因为没有这种调查,我们不好作怎样的断语(见上期时事栏《学生界消息》)。但据去年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招生的结果,常识测验一门,得分最多的,不过四十三分;最低的,竟至倒负十分。由此可见我国求学青年的一般知力程度实在甚低。至于普通青年离校较久的,或未曾受过中等教育的,他们的知力程度,当益加低下,自可推想而知了。
  我不知我国办理中等教育的人,对于这种不健全的教育效果,能有何种补救良法,是否仿照美国主张,添设时事科以增进学生智识。我今所欲言的,是我们学生自身,应当谋一个改进的方法。我们的用意,当然不是为要通过入学试验,才来当心;我们是为扩充知力、理解人生、增进同情、熟悉世事,所以必得时常观察,时常注意。学校采用这种试验方法,是教育上的进步。这个方法,固然也有缺点,但这是题外的话,这里不说了。学生根据了这种方法为平时学习时的参考,是学修法上的进步。所以我愿介绍“东大”和“南高”去年入学试验所用的常识测验题给诸位。一以使诸位晓得常识测验是什么一件事情(常识测验是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社会常识的);二以使诸位把这些题目自己来考验一下,看能得到几分,因以发见自己的常识到了什么程度。——计算方法:答错一条,须扣除答对的一条。如有人在原问八十条中,回答了六十条,其中三十条是不错,三十条是错的,则两相抵销,适为零分。
  常识测验
  试验说明:内列各项,或是事实,或非事实,答案只须定其是非,其是者,于()内画一(+)号;其非者,画一(一)号;疑者缺焉。例:1.(+)孔子周时人;2.(一)中国有二十八省;3.(一)人有三鼻。
  试验题目:1.()鼻孔之毛应时常除去。2.()匈奴、鲜卑、氐、狄、羌是谓五胡。3.()广西省城是南宁。4.()铅重于铁。5.()寒带多樟树。6.()NO一名笑气。7.()中国与远东政府所订商约业已宣布。8.()碘能杀虫。9.()欧洲各国解放佃农以俄为最晚。10.()多饮酒可使身体康健。11.()庙街在蒙古。12.()库平一两约值银元一元四角。13.()电压表之电阻力小于电流表之电阻力。14.()物理无百分之效率。15.()中华民国总统四年一任。16.()肾之体用专司目力之强弱。17.()里海是世界最大湖。18.()鱼不能嗅。19.()阿西台林含炭甚多燃之有焰。20.()1830年维也纳会议开会。21.()粤军已入桂林。22.()无蒸腾作用则植物死。23.()钾、硫、氮为肥料中最重要成份。24.()脉每分钟搏动之次数与心每分钟跳动之次数相等。25.()徐光启是明末治西学之大家。26.()北极阁之水可用管导至紫金山顶。27.()燃烛一枝所发之光谓之一枝烛光(CandlePower)。28.()五个手指共十四节。29.()锌铜各一片置之酸中即生电流。30.()中国国立高等师范共有七处。31.()莱茵河流入波罗的海。32.()患近视者因其眼珠太扁。33.()梁启超著欧洲文艺复兴史。34.()柏林至白格坛(Berlin—Bagdad)铁路计划是欧战之唯一原因。35.()高等植物为隐花类。36.()盐酸强于硫酸。37.()二物相接其摩擦力与面积为正比例。38.()胆与消化作用极有关系。39.()今年黄河下游水灾山东最重。40.()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汉代古物。41.()华氏三十二度之水较暖于水。42.()泰山为中国本部最高山。43.()酸碱相合斯生大热。44.()天马会研究佛学。45.()心有五房。46.()Sio2不能溶于王水内。47.()海绵乃植物之一种。48.()夏日饮热茶以减体温。49.()汉以还中国始有反切。50.()蝇传霍乱。51.()中东铁路现归日本管理。52.()水之溶解热大于每克水凝冻时所发之热。53.()巴西在南美洲。54.()SO2于空中得无水硫酸。55.()野猪反刍。56.()中国面积比欧洲大。57.()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国语书报不用京音。58.()三五日大便一次是身体康健之征。59.()和曼(Homer)是雅典诗家。60.()藉蚁媒而生者谓之蚁植物。61.()在地球上循一定之方向而行能不回头而仍归原处。62.()美国驻华公使是克兰。63.()安全火柴头上不用红磷。64.()人无大脑不能知觉。65.()英国大宪章之签押出于王室自动。66.()太平洋会议定于十一月十日举行。67.()挥发油为煤气事业之副产品。68.()饮热水不如饮生水。69.()烧瓷术起于晋代。70.()各省义务教育之普及以江苏为最。71.()哥仑布首先环绕地球一周。72.()冬季之衣宜黑色夏季之衣宜用白色。73.()进化论谓人类之始盖出于昆虫。74.()动脉管内处处有瓣膜。75.()赤道上每日昼夜各十二时。76.()桃花有七萼。77.()中国食盐其价比其他文明各国为廉。78.()呼吸时宜开口。79.()斑蝥有益于农业。80.()中国之有市政府自广州始。
  原载1922年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2号
  耻与勇①
  《论语》里“知耻近乎勇”这句话,真不错啊!
  我们做人,该要坦白,要合理。我们学生在学校里求学,该要谋校风的美善,谋教育的胜利。倘有嗜好甚恶、学力平凡的人,来做我们的师长,我们为拥护人格、促进学业计,我们该要起来反抗他,虽至于不可不取牺牲光阴和精神的手段,我们也所不惜。反是,我们知道了他的不好,而我们为了怕惧,为了利用,竟甘心屈服忍受,这乃是最可耻的行为,也就是最怯弱的行为。我们要是甘心这样,自然也无多话可讲。倘若我们明白做人该怎样,做学生该怎样的,那我们便决不当有这种最卑鄙、最羞辱的举动。我们不但对待师长要这样,就是对待同学,也要这样。万一同学中有被人(无论是职教员,是政客,是官僚)贿买利用,我们为排除恶习、实行规劝计,就当提出警告,请其改悔。最好我们还当不取对敌的态度,而取忠告的态度。因为年青人的过恶,是偶犯的多,是诱惑的多,我们为希望他们醒悟,自当给他们一种自新的余地。
  我们做人最要紧的,是有刚健的德性。在社会上有什么不好,我们该想法改良;有什么要做,我们该想法实行;这都为了公众的福利,可不是为了私人的好恶。学生在校也当这样。我们不但要循规安分,我们更其要去恶除病。不要单凭感情来行动,还要依据责任来干事。是的,该还他一个是;非的,该还他一个非。这样是非明白,做起事来,可不致暖昧混乱了。
  我承认,安分读书的学生是好学生;但不承认,他是最好的学生。因他“见义不为”,是“无勇也”。至于被人利用、受人煽惑的学生,自然是“无耻之尤”,更不能称好学生了。我劝学生的话是:无论对人对己,要敢于为善,敢于去恶;要有认错的知力,要有改过的能力;要有勇,当先知耻。
  原载1922年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2号
  罗斯福的青年时代①
  世界伟人、美国总统、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著作家、读书家、运动家,以奋斗活跃过一生的希奥图·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1858~1919)②这个名字,大概诸位都已听见过的了。他去世才有三年,所以可说是我们同时代的人。他到晚年还往非洲内地去打猎,不怕炎热,不怕饥渴,不怕毒蛇猛兽,真所谓老当益壮了。
  现在,我要介绍这样一位浑身充满著热血和勇气的人的青年时代的生活给诸君看,或者也是诸君所赞成的罢。
  我们且先来讲他的身世。他在一八五八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纽约,先代都是有名望的;他的父亲,更是个热诚、果断、力行为善的人,又有强健的身体和爱好运动的习惯。据罗斯福的《自传》(Autobiography)说:
  我的父亲,希奥图·罗斯福,是我所认为最好的人。他有气力胆量,又是仁慈温和。他不许我们小孩子自私、残忍、懒惰、怯弱或虚伪。当我们长大了的时候,他使我们明白男孩子应当和女孩子有同等程度的清洁生活;又使我们明白在女孩子所认为错的,在男孩子也不能认为正确。他一面虽主张谨严,一面又怀抱着爱情、容忍、最灵敏的同情及体恤。他除了有一次打我以外,从没有体罚过我,但他实在是我所惟一畏惧的人。
  从这可见,罗斯福的能成为不世出的伟人,有好多素质是从他的
  父亲直接遗传下来的。罗斯福的幼年时代,在最圆满的家庭生活里经过。除他的一个兄弟和两个姊妹以外,还有他的姑丈住在隔壁,就有许多堂表兄弟姊妹在一块儿玩耍。他在很早的时候,就识字读书了。他挟了一本很厚很重的里文斯登①的《游记》(Livingstone's“Trav-els”)走来走去的读,并请人替他解释“foragingants”是什么东西。后来他的大姊翻开那本书来看,才知他误把“foregoing”读作“foraging”了。②他的滑稽的感觉(senseofhumor)使他一生发趣的,也是在这幼年时代开始的。他的母亲是美国南部人,那时正闹南北联合,罗斯福的父亲却从事于联合的努力。罗斯福往常在母亲的膝旁做祷告,一天晚上,他的母亲走开了,他就祷告上帝祝福于联合事业,晓得他母亲是倾向南部的,就以这种滑稽的复仇法对待她。但他的母亲并不发怒,只警戒他下次不要再这样无礼罢了。他和别个儿童,又爱玩猫雀等小物。那时,他的姑母,正养著几只孔雀、野鸡及一只猢狲在庭园里,他就使弄种种怪异的恶作剧,引起他们的笑乐。但他一面这样嬉戏过日,一面却受著他父母的无形的感化。他的父母只会〔任〕家庭的爱儿自由地发展天赋的性情,并不加一点儿拘束;但他后来的大成,却就在这样一个用意周到的家庭的摇篮里筑成根基的。
  罗斯福差不多从小就患著气喘病。所以起初他的身体甚是纤弱,但他的精神并不萎顿。他爱讲故事,滔滔不绝,能使他的兄弟姊妹都听得快活。因为身体不好,所以他就在家里请人来教,但他自己所读的书,远比他的先生所教的要多。当他十岁的时候,他就爱读各式各样的书。那时候有一种杂志叫“OurYoungFolks”①更令他欢喜。他又爱读游记、冒险小说、柯柏(Cooper)的故事,而关于博物的书,尤为爱读。
  到了夏天,那些孩儿都往乡间去游玩。罗斯福就搜集了许多石子和别种标本,但有时他常遇到意外的苦恼。譬如有一次他得著一窝新产的小鼠,放在冰箱中;不料被他的母亲丢去了,他就大怒,同她抗议起来,说这是“科学家的损失”!有时他为了遵守礼节,也就引起苦恼。有一次,他和几个表兄弟已经装着满袋的标本,忽然又看见了两只虾蟆,形状别致。但是再没有别的地方可放,就一人一只放在头顶,用帽子掩覆著。这样很好的走过去,不料对面来了一位哈密尔顿·费许夫人,他们是一定要脱帽致敬的。岂知帽一除下,两只虾蟆都跳下逃走了。于是这位科学家又失掉一件陈列品了。
  一八六九年,他的父亲带了全家要到欧洲去。孩儿们并不高兴去,当起程这一天,罗斯福还是患著思家病呢。这样一个十岁年纪的喜欢石子、蚌壳的孩子,见了什么美术院、名胜地、纪念碑等等,自然觉得没有意味。他的日记里,有几处是这样说:“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恶鬼背了我去,生起病来,但妈妈用她的纤手抚拍我。”“我终日住在屋里,刷头发,洗手,想想事情,过了很闷的一天。”
  一八七〇年五月,罗斯福全家回到纽约。罗斯福的智力,虽然进步得甚快,但他的气喘,还是使他苦恼。后来,他的父亲,在自家宅里,造了一间健身房;对他说:“你有聪明的头脑,但有一个衰弱的身体,要使你的头脑能有实用,必须强健你的身体;这就靠你自己了。”于是他勉力体操。一方面因为读了许多英雄武士的故事,羡慕著那些人,又知道坚实的体魄,为成就伟人所不可缺的要素;所以他虽受苦病,还是忍耐著,一心要除去这可恶的病。有时在晚上用力呼吸;有时在夏季他被紧缚著,由他的父亲驱车到远地去寻新鲜的空气。他因为身体弱,不好入学校求学,又晓得自己的身体,敌不过别个同学。所以他只顺了自己的嗜好,用全副精力去做。他读了很多的书,有几本,似乎不是孩儿们所能懂的,但他却能得到些知识。而他的家人所最为惊奇的,还在他的专心致志的工夫。当他专心读书的时候,不管外面有什么东西,都不能分散他的注意。同时,他又喜欢研究博物。十岁时,他就在自己家里拣了一间房子,作为罗斯福博物院(TheRooseveltMuseumofNaturalHistory.)。后来,他更专心于鸟类,又从专门家那里学得剥皮及楦塞的方法。
  一八七三年,大总统格兰脱①派他的父亲为赴维也纳赛会的委员,于是罗斯福全家又做一次国外旅行了。他的父母要疗治他的气喘,就到阿耳淇埃尔(Algiers)去,上尼罗河。(Nile)他在那里所最注意的,就是一群一群的水鸟,和在卡罗(Cairo)地方得著的一本英国牧师所著的讲尼罗河鸟学的书;至于埃及很有名的半埋的寺院及金字塔等建筑,倒不在他心上。那一本讲鸟学的书,对他实在有很大的好处;因为鸟类的名字是拉丁文,所以他就开始学拉丁文了。
  当罗斯福的父亲到维也纳去任职的时候,就把孩儿们寄在一个德国官吏的家里。他就学习了好多的德文,而他那时在撒克逊人中间所过的快活的生活,是永远不忘记的。
  当十五岁时,已回到家乡了,他就准备入哈佛专门学校,但他以前的教育是没有规则的,有几种功课他可以超过别人,但有几种功课他是落后了。幸而请到了一位在纽约城哥尔泰预备学校做过多年的校长的哥尔泰先生(Mr.ArthurCulter)做他的教师,因为这位教师的教学得法,居然在一八七六年入了哈佛学校。他的身体,当在准备入学的几年中,已经练得很好。他有著枪,欢喜野猎;但他不单是打打猎而已,还欢喜搜集飞禽走兽以作标本。一八七四年,他的父亲在威斯透海湾租著一所房子,他就到海上去划船,以为这要比驾船来得起劲些,有趣些。若遇著逆风、大浪,更能引起他的快乐。所以到了现在,他对于各种运动都能参加,不像以前那样的胆怯。不过,有人说他于棒球一门,始终没有做过。
  当他入哈佛做一年级生的时候——一八七六年,正在学校从高等专门改为大学的过渡中。那时,共有八百个学生,算是全国最多的了。校长爱里奥脱(CharlesW.Eliot)①热心谋学校的改造,他不断要训练民众,并要训练许多的大学教授。外间虽有剧烈的反对,他却切切实实地进行。那时大学一二年生,仍须受制定的课程,高年级里,已采用选科制(ElectiveSystem)了。
  那时罗斯福住在文索路布街十六号,正是介在哈佛学校及查尔士河中间的一条小巷。他不住地去采集标本,有些是活的,——像一只大的海龟,两三条无毒的蛇;有些是死的,或是楦皮的。他的身体愈加强健了。常常练习拳术。又常跑到远处,研究冈勃里巨四围的动植物。当他的第一次圣诞假期里,他到梅恩丛林去住宿。这种样的旅行,对于他的身体,更有许多好处。以后虽有时仍要受著气喘的攻击,但病的势力已经衰弱得多了。
  当他入哈佛的时候,身体已经很好,可以加入同学间的运动及集会。而他的才艺,他的性癖,他的奇特的态度,他的和颜悦色和推诚布公,都足以吸引友人的注意。所以他不久就有名望;虽然身躯短小,高不过五尺六寸,重不过一百三十磅,但大家都认识他。他做过博物学会会长,做过《哈佛声》.(HarvardAdovate)的编辑,又是一个团体名叫“AlphaDeltaPhiFraternity”②的会员。
  罗斯福后来虽以演说出名,但在学生时代,并不是善于说话的。当一八七九年,他代表《哈佛声》出席于一个团体叫做“Har-yardCrimson”③的年宴,人家请他演说,他羞怯得很,不能把个个字清楚地说出来,有时候就把几句话混说过去,好比走路的人三步并作两步一般。这就是一位大雄辩家的处女演说(MaidenSpeech)!
  但他要毕业的一年,有一位同学和他讲毕业后的志向,他就说:“我将要去做改良纽约城政治的事业;但我不切实晓得怎样去做。”
  他做学生时,自己有一辆犬〔马〕车,自己驾驭。又曾做过基督教会星期学校的教师。有一个学生,因为别个男孩子欺侮他的姊妹,他去保护,被那个孩子打伤眼睛,罗斯福就赏他一圆银币,称赞他的行为是十分正当的。
  在罗斯福学生生活的故事当中,有一次拳斗的故事,是最为人所传诵的。一八七九年三月二十二日,他和人比拳,已把第一个敌人打败了。当公正人喊“停”时,罗斯福立刻住手,不料那个敌人,突然在他面部上打了很凶的一拳,那时候旁观者都喊,“FowlFoul”①,并且发出叱责的声音;但罗斯福却回转头来向他们说:“不要响!他没有听见。”因为有这样豪侠的行为,所以他立刻受大家的欢迎。第二次,他和汉克司比赛。他们的体重都是一百三十五磅,但汉克司身长要高二三寸,所以他攫不著汉克司的两肘;虽用尽全副力量,他终于失败了。等到比赛终了,他满面是血,但他的精神仍然勇旺,倘使再有比赛,他仍会去加入的。
  毕业时,在一百七十人当中,他名列第二十二,以这个资格,得入PhiBetakappa(一个深有学问者所组织的会)为会员,有个人考查他学艺上的纪录,晓得他在有几种功课,成绩很好;而在博物一科,更为出色,再没有别个人可以及他。他具备著圆满发达的性质,这个比了专擅一种特殊问题而精深探讨的倾向,为更有希望。但他不仅有这种广博的知识,还有精力集中和思想澈底的本领。他真是一个把爱好和认真(amateurishandintense)联络得很妙的人。而他的一种全神贯注(absorption)的习惯,尤其可惊。譬如他到同学房里去,若见了一本悦意的书,他就不和别人谈话,独自一个人在那里捧书读著;任有何种事情,他都不管,直到上课的号声作了,才跳起来,忽忽忙忙地突门而出。
  但罗斯福的许多好的习惯,实在是他的父母所薰染而成的。他父母所施的那种循循善诱的教训,他自然而然的遵守著,终于成为一种道德的习惯。所以他在学校里有和别个同学不同的地方:别个同学当无人管束的时候,就要紊乱秩序,吵闹不休;或者当听教师讲些希奇的哲理、新颖的主义的时候,就要心思迷惑、精神错乱。但罗斯福却不这样。他仍能保持正直的姿势,相当的态度;也不会受人愚弄,把空想当作真理,把放纵当作豪侠。
  快要二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在哈佛毕了业。当他在学校时,很有几种变迁在他身上。第一,他的体魄是很坚实了。虽然有时仍然受著气喘的苦,却不算厉害;在做事和求乐的时候,可以不必再去顾虑。第二,他的前途是有一定的决志了。他早年很想做个博物教授,但后来因为身体日强,精力日增,所以把这个想头抛去,另要去干事业上的活动。第三,当他做二年级生时,他的父亲去世,遗下一大注家产,很可使他过安乐的生活,不必再去做谋生的勾当。第四,他父亲的模范以及健全有力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感觉到服务社会的责任。他有了很多的钱,固然肯做救济的事业,但以他那样的年青气盛,不满足于这种慈善家的生活,所以他要从根本上讲究改造社会的政策,而这个理想,他相信尽可由政治的势力来达到,所以他又决志投身入政界了。
  上述的便是他的学生时代的生活。毕业后出入政界,做过州议员、州长,以至副总统、大总统,中间曾到西部经营田园生活,又曾组织骠骑队,加入美西战争①。综观他的一生,实在是处处奋斗、处处努力的。像他那种坚决的意志,雄伟的气魄,真不愧为一世的大人物。但他一方面是政治家,他方面又是读书家。一有暇时,就去读书。在美国大总统当中,他当是个最忙的人。某日午后,他从朋友那里借来一册新书,那天他请几个知友晚餐,餐毕,在署内开音乐会。翌日正午,那个朋友问他:“有工夫看那册书否?”他说:“那书已读完了。”像他这种电火石光般的写真的读书法,真是再没有别个人可以匹敌。这种速读的能力,实在出于天才,不是可以模仿。但他又是个勤读书者。无论家居或旅行,终是手不释卷。而且他的多读速读,亦是他的猛烈的热心、博大的同情、健全的好奇心的赐物。同时,他又是个可惊的著述家。出版的书,有《一八一二年之海战》、《骠骑队》、《野人围猎》、《奥利维·克林威尔》、《汤麦司佩顿传》、《奋斗的生活》、《知事莫里司》、《田园生活与狩猎》、《西部之胜利》、《纽约市》、《荒野之猎者》、《亚美利加之大猎》、《美国历史中之英雄》、《美国人之理想》、《篝火》等。像这种读书功夫和著作本领,虽说由于天资的高,但仍有赖于用力的勤,所以我们不要惊奇他的博闻强记,却须学习他的专心致力。我以为我们学生第一样要学他的,便是练习强健的体魄和认真做事的工夫。
  原载1922年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2号
  对于平民大学的感想
  据去年十二月上海报载:“北京将有平民大学出现,一切组织,全本德谟克拉西之精神,努力向上,期臻完备。”我听了这个消息,心中非常快活。
  快活的理由有三种:(一)北京地方虽有国立的八个高等教育机关,然正因为国立,反致经费无着。无论对于建筑、设备、图书、实验等等不能添设、改良,就想维持现状,不令学生失学,亦竟不能做到。所以我们对于国立学校是不能抱多大的希望了。(二)国立的学校既不可靠,于是只有望诸私立的。然北京私立的专校及大学虽亦不少,但经费不见比国立的充裕些,内容不见比国立的完备些,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理想上的教育事业,便竟成为不可能。(三)假使国立的、私立的学校都能如人意,然于教育机会普及人人的一句话,未必兼能做到。这样的学校,名义上虽不成为贵族的,而实际上能受教育权利者到底限于少数人,便不是平民的了。我们对于现状既抱了这种缺憾,所以一闻“平民大学”四个字,就不禁高兴起来。我想,读者诸君或亦同具此感罢。
  平民大学的内容,我还不得而知,无从下任何种的批评。我只希望,办平民大学的人总要顾名思义,力求完备。广州曾办过一个“市民大学”,把学校公开,人人可以自由入学。美国纽约州专门学校,开设夜课,程度和日校一样,最便于日间服务而有志研究高深学理或专门职业的青年(可参考本志下月号“世界教育新潮”)。我愿北京的平民大学参考他们的办法,为我国教育界放一曙光。
  原载1922年2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2号
  威权打破了以后①
  ——学生现形记
  因著青年们喜新好动的心理,凑合了旧社会缺点的暴露、新人生观主张的宣传,于是什么威权、什么压力,都加以轻视、加以反抗,在学校里就激成了好几次的汹涌澎湃的学潮,使我国几千年来认为学子轨范的安分守己、尊师敬长等观念,一概和十几年前否认寺院庵庙里的泥塑木雕的偶像一样,当作傀儡般被打破了。
  从这一种变迁,把向来一味盲目地在校长教员指挥底下、校规底下过学校生活,谋得甲等成绩以自满足的人,开一开眼睛、醒一醒头脑,使他们恍然觉悟了从前那种“依人为计”的生活的不当,而思以理性底明灯来指导自己底生活,以情感底奋发来圆满自己底发展,因以自律的研究学问,自律的从事运动,以求做个有独立意志、自由思想、能说得话、干得事、竖得起肩膀、立得住脚跟的“顶天立地”的人。这一种怀抱,这一种觉悟,无论是谁,都不能不赞许,不能不欢喜的。于是这就可算为威权打破了以后的好现象了。
  但是这一种变迁,有好的结果,也有恶的结果,而且这恶的结果,更要比好的结果流行得快而广。这恶的结果是怎样呢?我不敢凭空瞎讲,且引几段学生们、教员们说的话来证实:
  从前好名心重,畏罚心大,种种卑下的本能多不敢发泄;今则顾忌全无,可以肆行所欲;以是许多行为多受第一冲动的支配,少有思想的作用。粗野、使性、无秩序、无公共利益观念、无服从理性的能力、轻视合理的校规,诸如此类假个性的表现,随时随地都可指出来。校规:不准吸烟,饭时不得叫菜,上课不得迟到。可是我们偏要背道而驰。这都是我们的自由,谁还能干涉呢!图书馆的参考书,本来只能够在图书馆看,并且只能够看一定的时候。可是我们偏要带回房里去,过时不还。别人没有看这本书的机会,与我们何涉!胡琴在晚上读书时拉,喇叭在规定时候外吹;楼上上课,楼下乱叫;这都是我们一时的高兴,谁管妨碍他人!村夫不忍出口的鄙语,我们拿来当作口头禅;粗野的最后解决的手段,我们亦不时采取。学校教育能给我们充分的智识,而不能使我们在这些地方反省,实在是一个顶大的缺点。(《清华周刊》第227期禹君说的)
  喝酒,吸烟,打牌,殴人……种种恶习惯,在现在已成为学生社会间流行而又被视为善良的行为了。自修室里尽可任意喝酒;要吸烟不必再到厕所里去;要打牌不必要等到土曜日,殴几个人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此外像“外宿”、“逃课”、“考试时作弊”……以及其他等等说了令人伤心的恶行为,在今日学生社会里,竟是大流行而特流行。(这是范尧深君说的,见本志第八卷九号八二页。可惜范君此刻已作古了)
  我在宣城某菜楼上看见许多学生装的青年大侮辱其姊妹们。雪茄未离嘴,蟹粉又到口了。还说什么“sixdollars”。唉!老百姓出了辛苦钱办学校,父母出了辛苦钱送子弟进学校,竟来千这种事!……同学要赌,要嫖,要偷人东西,要千大家理性上一般认为不该做的坏事,为学校之尊荣、事业之进行、大大多数同学之幸福计,照大家理性所指示,是应该休学或开除的,但他的朋友往往因自己私情要为他说项。甚至那朋友明明知道他是罪过太多,理应开除时,亦每会三翻四覆,做些无理的伤感情及幸福的事。(这是去年十一月杨效春君致我信里的话)
  本月二十日,我们同学正齐集膳厅吃晚饭,忽有某席同学阮君因饭菜未齐,一时生怒,把汤碗掷地。膳厅秩序因之大乱,经久未平。当时俞成效君大呼:“纠察部死了吗?”这时有同学陶元培君以纠察部干事资格,起而与俞君争论,对俞君说:“你神志清不清!”两方因语气急迫,争论几句,继则互相殴击。同学一时不能接近劝解,遂闹成流血的惨状。……二十三日下午七点多钟的时候,有同学蒋月泉君,在宿舍内踢毽子,致扰乱同室同学韩江君的用功;因之口角,后来蒋君竟用手工刀戳伤韩君右腕。(这是浙江一师张春浩君说的。见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民国日报·觉悟》)
  该校(按:是厦门集美师范部)自治会权力极大。一面可以议决各种关于学生自治事情,一面可以议决关于学校行政事情。我以为这样办法,学生自治不是学生治自己,是治校长和教员了!学生自治最要的是要因此养成他们自己有一种做事的能力;但是他们实行的结果,往往有许多事情比没有自治会的学校做的更坏事。如学生任意要求学校无故放假,或更换教员等。现在该校最不好的现象就是学校和教员不能用严厉的法子去干涉学生不好的举动。(这是蒋锡昌君说的。见《少年中国》三卷五期六六页)
  诸位请看!像上面所引证的种种事实,你们学校里也曾发现过么?所谓“学生自治”、“学生自动”,应该是这样的么?我劝诸君要仔细的想一想:究竟这种举动是不是正当的?为什么现在这种举动竟流行得甚速?你自已虽不做,而你的学校里、你的宿舍里,乃至你的座位旁竟有这种举动做出来,试问你心里觉得怎样?熟视无睹么?袖手旁观么?朋友,我劝你不要这样做!“独善其身”的观念和事实,不是可能的,也不是健全的。我劝你当联合你的同志结成个“你们”的团体,要拿出诚心来向那做著不正当的行为的“他们”劝告,请“他们”改悔。你想你是该这样做么?你敢这样做么?谢谢你!我请你就这样做。
  原载1922年3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3号
  不正确的学生型①
  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型,学校里也便有各式各样的学生型。我这篇文字,单把那学生型当中认为不正确的举几种出来,希望读者“有则改之”。
  一、书痴。从清早到深夜,坐在案头,弯了腰,曲了背,视线注射到不及一尺路远的书本上,不晓得运动,不晓得服务,甚而至于不晓得浴身整衣。这便是bookworm②。
  二、短饤家。③或者做些旧时诗文,或者用些新名词,新旧虽不同,而其沾沾自喜则无异。这种只知堆砌而不求实学的,便是饾饤家。
  三、顽固派。什么叫时代,什么叫思潮,一无所懂,只是盲目地迷恋著古人的话、古人的行,从没有把自己的眼睛张开来看个明白,这便是顽固派,便是“时代落伍者”。
  四、名士派。不与闻社会事情,不参加学生活动,甚至把上课也当作不得已;只要写意舒服、因循混世,便算做人。这可说是名士派或者消闲派。
  五、纨绔派。只知讲究服式如何漂亮,举动如何浮滑,一到假日,便往外“出风头”,“争研斗丽”。这便是纨绔派。
  六、滑头派。习于巧诈,存心阴险,能巴结校长、教员以得其欢心。这便是滑头派。
  七、糊涂派。虽然上课、读书,但并不有明显的意识,只是虚行故事,过一种刻板式的生活。这种只好叫做糊涂派了。
  八、捣乱派。不安于规律生活,而欢喜无谓的活动,遇有机会可乘,便煽惑同学闹饭堂、罢课、宣布某某人罪状。这便是捣乱分子。
  九、堕落派。好嫖,好赌,好饮酒,好吸烟,甚至好偷窃。这种几乎无恶不作的人,便是堕落派。
  十、文凭主义者。从应入学试验时候起,便抱着一个惟一的目的,就是赚到一张文凭,可以做将来“饭票”或骗人的“护符”用。——这种“主义者”恐不在少数么?
  十一、新头巾气①者。染著学校里不良的习气,拿来骄人傲物,摆出“像煞有介事”的架子。这种人无以名之,名之曰“新头巾气者”。
  十二、不守规则的运动家。在锦标主义的招牌底下,容易制造这些不守规则的运动家。这所谓不守规则,不特在运动场上为然,便在别种行为上,亦往往有妨害公安、破坏秩序的地方。我们诚不愿意因提倡体育而弄出这种“变本加厉”的毛病来。
  十三、不讲品行的社会奔走家。这是二三年来新发生的学生型,他们运动选举,他们讲究应酬,他们借代表名义招摇撞骗,他们借学生运动的称号来干“小伟人”、“丑政客”的勾当。呜呼!这种怪现象,我们诚不希望再有。
  以上所举种种不正当的学生型,都是从事实上分别出来的。读者不要以我为刻毒,我但愿学生们能设法矫正。
  原载1922年3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3号
  一个学生界的新组织①
  ——星期讲演会
  我们本了研究学术、联络感情、丰富生活的见地,希望全国各地学生界有一种新的组织出现。这新的组织在上海已经发动了。这就是星期讲演会。
  上海方面发起这星期讲演会的用意,是有三层:
  (一)因为上海学生没有一个公开的联合的研究学术的机关,这于青年人精神的发展很有妨碍,所以拟创这个讲演会,希望加上一点补救。(二)因上海学生很少机会交换意见,不能像七十年代俄国青年那样去做社会的事业,②所以拟创这个讲演会,希望加上一点助力。(三)因上海物质生活的环境压迫人,使人发生疲倦,而并无一个可以苏生精神的地方,所以拟创这个讲演会,希望能破除生活的干枯。
  至于办法一面,大概是这样:(一)讲演题目,不偏于一方面;随时酌定,请人担任。(二)讲演之外,拟间若干时举行辩论会一次,以符交换意见的宗旨。(三)本会应以学生自动的团体(如各校学生会等)为主体,而加入另外的学术团体。(四)会中各事务,组织干事会来管理。
  但上述办法,不过是预拟的;当作本文时,还没有经过正式的公决。我所希望的,是各地学生界也能感觉到前面所述的三种或再多些的缺憾,而思量一个补救的方法。我想,这个拟创的星期讲演会,很可供给各地学生们的参考。至于名称、办法等等,尽可随各地情形的不同而加以变通。只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发达本地方青年学生研究学术的空气,促进本地方青年学生联络感情的机会,供给本地方青年学生丰富生活的环境。
  读本志的青年学生诸君!我愿你们肯对于我这个提议有一种相当的反应。并望你们有了反应以后,把那结果告诉本志,发表出来。
  原载1922年3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3号
  个人心与社会心①
  个人不是纯粹独立的,是有社会的性质的。对于所属团体,对于国家,对于家庭,乃至对于自己一身,都有种种关系。从历史上看来,决计找不出一个不含社会性质的个人。举最近的例,个人的精神和身体,皆是从社会形成的。就是那些所谓避人避世的隐士,说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可以脱离了社会的关系,也非事实。因为他们倘若还要看报,还要读书,那便与杜会继续著交际了。至于常人,一切生活所需,声气所通,情感所发,思路所达,更不能隔绝社会的因缘。所以说“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这句话是不错的。
  因此,所谓“自我的内容”是很复杂的。对于社会的关系,对于国家的关系,对于世界的关系,对于朋友的关系,对于家人的关系,甚至对于财产、名誉、学问、事业等等的关系,皆为构成这“自我的内容”的要素。个人的不轻死、不愿死,便为了个人的身心是有社会的性质,因之具有价值的缘故。
  个人与社会可说是同一物的两面:从这一面看为个人,从那一面看为社会。除了个人,别无所谓社会。平常因为这两个名词的不同,便生出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普泛主义(universal-ism)或个人与社会并重等偏见。而实在讲来,各个之心即社会心,各个之我即社会我。心之内容,是人人共通的,是交互授受的,正如一个人所用的言语,决不是他独有的言语,乃是社会的言语。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也是这样。至于各自的心的内容所以成为共通的,乃因人类在长久的时期里,为社会的交际,我的影响及于人,人的影响及于我,由授受的积传而成为今日这一个心;所以我的心和你的心、他的心,是很难以截然分别的。大家的心都以社会我的形式而存在,只是发展的程度有些差异罢了。张先生所讲的话,不能说是张先生所独创;李先生所著的书,不能说是李先生所发明。因为这些话和书,所传达的思想与情感,乃是经过了许多的好久的社会的交涉而始成就的。所以仔细一想,所谓某某人讲、某某人著这一类“专利”的字样,实在是不通的。近来有人主张“文章不署名”,也便为了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是社会的思想,不是个人的思想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注意:个人不是纯粹孤立的,不是全无关系的,我能有今日这样的思想、情感、生活形式,全是积受了、感染了以前的、现在的许许多多人的影响而成的。我要自己好,便要人人都好;我要自己有益,便要人人都有益。我望社会进步、学校优良,便须我及人人都进步、都优良。这里有我的责任,也有你的和他的责任。所以我不能自暴自弃,不能自矜自伐;推而至于你和他,也都不能自暴自弃,不能自矜自伐。
  原载1922年3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3号
  第二诞生期
  ——人生第二危险期
  第二诞生期究竟是个什么时期?在没有研究过心理学的人看来,或者不免要有些新奇的感觉么?诸君倘竟以为这是个闷葫芦而急于要求解开,则我亦可以答应。现在我就先来说破罢。所谓第二诞生期者,不指别个时期,就指相当于诸君年龄的时期。再换个名词来说,这所谓第二诞生期,就是一般所称为“青年期”底别名罢了。
  青年期为什么可以称为第二诞生期呢?第一期又是什么时期呢?危险期的用意又何在呢?这种种且容我慢慢说来。
  我们人类从发生到成长,就是从胎儿到大人,终要占据二十五年底一个长时期。在这一个长时期——可说是成熟期或生长期——中,又可分为几个短时期。不过这个分法,却由于各个学者底主张而不能一致。好在此刻我们不是谈学理,就不妨采用普通的分法。照普通的分法,是有下列的五个时期:
  第一期为胎儿期,包含从受胎到出生的二百八十余日,便是第一诞生期(平常以出母胎时为人生之初,实则应以受胎时为人生之初。出胎后不过变换生活底场所罢了)。
  第二期为乳儿期,从生后一岁半到三岁,这时期便称为人生第一危险期。因为心身底发达最急、死亡率最高底缘故。
  第三期为幼儿期,从三岁到八岁,心身底发达比前期稍迟,便为此减少些不平衡的状态。
  第四期为少年期,从八岁到十五岁。但女儿因近于发情期,发育急速比男儿成熟约早二年,所以止于十三岁。在这时期里,身体各部已能安定平均,可说发育上告一段落。
  从十五岁以后——女儿则从十三岁以后,便是第五期。英语称为adolescence,我国译为青年期或青春期。在这时期里,身心再呈急剧的变化,重来一个不安定的状态,死亡率亦从而增多,所以可称为人生第二危险期。最著名的美国青年心理研究者郝尔①博士(Dr.StanleyHall)就叫这adolescence为第二诞生期(secondbirth)。
  所谓第二诞生期和人生第二危险期底意义就是这样。意义既明白了,他的重要亦可推想而知。因为青年期是个人生改造期,把少年期底小规模的完成打破了,再进而谋大规模的向上和发展,使身体和精神底内容更为丰富。并且在这种破坏动摇底时代,就可规定其人将来的生活:或是向上,或是堕落。所以青年期底教育,竟是万分的重要了。
  以下进言这时期的特征,我们且分节来说明。
  先讲这时期底身体。
  据斯脱拉兹底调查,男儿到二十岁,女儿到十九岁,身长的发育已经完成。当未完成以前,身长与体重的发育,是交互的,律动的。
  这样,所谓身长与体重为交互的发育者,可以明白理会。而当发情期时,身体底发育实为最急。虽则体重底最大量,须在壮年期里看出——即男在三十八九岁,女在三十岁至四十岁。但青春期里实已近于最大量,这是不待多言的了。
  骨骼底发达在发情时开始。女子十二岁以后,男子十五岁以后,躯干的骨骼,比两腿的骨骼发达得快一点。所以坐的时候,可和成人相仿,立直时却依然是矮的身材。
  头部及胸部的发育,亦在发情期里为显著。据柏泰的研究:从颚的尖端到毛发附著点的额之高度,六岁时男胜于女,六至十三岁差度减少,十三岁男女相等,十四岁以上男再增加,十六岁时女的发达中止,而男的仍发达甚急。至额之横幅,十三岁以前男胜于女,十三至十六岁差度减少,十六岁时大略相等,而从十四到十五岁,男女的发达都极显著。据威斯脱说,女儿到十八岁就达于额幅最大的极限了。至于胸围的发达,据马罗的调查:十岁至十二岁以前,不见有怎样的发达。一到发情期,则发达速度达于顶点,直继续至十九岁而止。而从十二岁到十九岁,增加的数目,为零点六二乃至零点七六米突。
  心脏底生长是与全体重量有一定的比例的,大约占全体重量千分之四十八。不过青年心脏底搏动的次数,似乎减少一点,而力量却要大一点。这因青年期中,动脉底生长比心为缓,以致血压增大底缘故。
  肺部底发展,男女不同:在女子自十三岁至十五岁,男子自十四岁至十六岁,肺之增长最快,大约男女至十六岁,呼吸速率已与成人相等。
  青春期身体发育方面最显著的现象当中,筋肉发达的急剧也是一种。青春期往往因骨骼的发育胜于筋肉底长,感著发育之痛。反之,为筋肉底发育,那关节底屈曲运动就达于最大量。又因筋肉发育的不平均,就有体躯、四肢位置及容貌底变化。而因补助筋底发育,筋肉作用底发达却很精细。
  神经系统方面,脑髓底基础形态,在胎生八个月时已经略定。生后渐渐发达到十二岁及十四岁,他的重量就达于顶点。
  其他呼吸器、循环器,都随了筋肉及胸部底发达而营活泼的、生理的机能。消化器及其他内脏并皮肤粘膜和腺,也各自发育起来。而男女底差别、性欲底发动与生殖器底发育,更为青春期里所发生的一个特征。
  至于官觉方面,在这时期内,发达亦最速。(一)触觉有五种特点:(A)发达最快也最灵。(B)容易发痒,所以常要爬耳洞,拔眉毛,擦趾缝,摘脸上颗粒。(C)怕冷怕热,胜于幼儿和老年,女子更甚。(D)青年男女往往在一次握手中,定二人终身的佳缘。(E)有一种羞觉,如青年男子第一次见女子要脸红就是。(二)味觉有三种特点:(A)吃量大。(B)喜吃硬质食物。(C)喜吃刺激性强的食物。(三)嗅觉有四种特点:(A)喜嗅花香树香。(B)喜用香水。(C)有腋臭,但这在青年似乎是忌讳的东西。(D)喜吸烟喝酒。(四)听觉有三种特点:(A)发达最快。(B)对于自然的声音,如水声、鸟声有特别感情。(C)音乐性非常发达。(五)口音有二种特点:(A)声音浊而低。(B)喜欢学做他人的声音。(六)视觉有二种特点:(A)视野发达。(B)爱鲜丽的颜色。
  次讲这时期底精神。
  青春期中身体有激变,精神亦有激变。精神底激变,第一为属于感情生活的,第二为属于思想生活的。而第一种的变化,与新发动的,有强力的性的本能有密接的关系。
  第一种感情生活上放特异的色彩者,为想象作用。人间想象发达最盛的时期有二:第一期在五六岁即幼稚园底时代。然这时期底想象,从游戏及谈话中引起,是受动的。第二期就是在青年时代,当这时期,由于自己的意思描出种种的空想,以满足如火般的欲望,这种想象才是发动的。青年大概是抱著纯洁而高尚的理想,他们被活泼的想象力所驱,遂多自信这种理想的可以实现。这种理想在富于实际经验的成人看来,很多可笑的。然在青年自身,却认为是最严肃、最真实的。这种理想当中,也有含独创的分子,足为人间进步向上的基础者,所以不全是可以排斥,宁当有适宜的指导。而且古来道德上有价值的大事业,青年的贡献正是不少。如十字军、法国革命、日本维新、俄国改造,以及我中国革命和各种新运动,多成于青年底手或成于青年时代所计划的结果,便可知青年的理想的值得注意了。
  其次在青春期为感情生活底中心的,是情绪及情操。少年期底感情是偏于感觉的,强度虽激,而易于消灭。至青春期底感情,则强度相同,而不易变化。以前感情底对象,限于眼前的范围和琐细的事情,如衣服、食物、戏谑等。到了这时,因为所接触的世界底扩大和知识底开展,就不仅对于一身的利害关系,而对于政治、道德、宗教及其他社会万般事情都要唤起感情。然最与少年期底感情生活差异的,就为关于男女爱情底勃发。因为到了这时,两性底区别显著,能营生殖作用,见对方的心身上都有自己所缺少的特征,就起一种欲求之心。从生物学的看法,这种爱情底根本,原在于生殖的本能。但文明人类的恋爱,却不以色欲底满足为直接的目的,而与美的、道德的、宗教的复杂要素有关系。所以在男女间所发生的一种微妙的牵引力乃至强烈的恋爱,是很复杂的。有些学者竟说人间有许多动作,都与这爱情有些纠葛。如创精神分析法的学者福洛德①便说,动物底鸣声筑巢,为配偶者而争斗。人间底自夸、装饰,都是与异性之爱有关系的。福洛德还以为,性欲是从幼儿时代便存在的,不过个别学者对于他这说,很有许多批难的话。
  青年期因性欲的发生,又有两个特别现象可以看出:(一)两性间虽然彼此有吸引的倾向,但事实上却有退避的风尚。因为这时羞耻心最为发达,而内心里宗教的、道德的战争又正达于高度,很不愿意多用心思在异性方面。结果就是男和男结群,女和女结群,虽互相欣慕,却互相隔离。稍后(或说十五岁时)两性渐由相距而为相吸,男孩子就要在女孩子面前特别卖力的出风头本〔逞〕能。女孩子虽也好出风头,却又发生了一种收敛的倾向,所以统觉得腼腆人前,欲发又止。(二)青年期以前,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对于身外事不起注意。但一到青年期,跟了恋爱底发生,就有忘我之念和牺牲之心,所谓真的道德也就从此开端了。所以我们对于这使人类向上进步的性欲,不能不给以极大的注意。
  第二种思想、生活上最显著的变化,为理性作用的发达。以前的精神作用,是于记忆或想象之中构成具体的心象,再以这种心象为基础而活动。然到了青年期,能考察物与物的关系,抽出原理,作成概念,以营较为抽象的精神作用。现代人分精神作用发达底状态为第三期:幼时属于眼前的感觉和知觉;少年期属于记忆和想象;青年期则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故精神发达底法则,是由具体向抽象,由粗向精,由非分化的向分化的,由卑近的向高远的。
  其他,青年心理上还有几种现象不能不说的,就是:(一)自知心;(二)自立心;(三)合群性。青年在十五岁至二十岁间,常欲自知他们天然的倾向,以为择业之预备。像美国各种职业学校的发达,我国中学校分科或选科的主张,都也为应这个需要而起的。自立心是要脱离家庭的束缚或是脱离学校的专制的倾向。我国青年在两三年来多有和家庭脱离关系,或在学校主张自治,甚而至于不愿在校受学,到社会上过浮浪生活的。虽有多种原因逼迫使然,但也因有这种心理的缘故。合群性的表示,就为各种社会的组织。美国中学生有秘密兄弟会(男生为Fraternity,女生为Sorority)、①文学会、辩论会、体育会等团体,办理非常完备。我国学生近来亦多有这种相类似的会社,不过受著几千年来旧日教育的流弊,没有像美国学生的真挚和发达罢了。同时友谊和英雄崇拜,也跟了发生。
  然而青年时代实在是个矛盾冲突的时代。因为种种本能:如恐怖(包括羞耻)、愤怒(包括嫉妒)、社交、模仿、色欲及恋爱、宗教心等,都用强烈的势力表现出来,而且多互相竞争,形成一种宏涛阔浪,激起心身两方面的动摇变化。又以自我之感忽然增高,渴望刺激和动作,故心情大大的转变。我们现在且看精神方面种种矛盾,究属怎样?(一)本来非常热心的,忽然变为冷淡而无气力。(二)今日愉快乐观的,明日忽变为沉郁悲观。(三)认自己为伟大的,忽然认为无用。(四)想以高洁的利他心而牺牲自己的,忽然发现儿童时代底露骨的利己心。(五)一方社交性极其得势,他方因羞耻心而不敢向大众周旋,反欲沉思默考而安于孤独寂寞。(六)极热烈地想求知识,忽然冷淡了不去顾问。(七)一时颇急进的欲反抗一切传统,打破一切旧日习,以求实现自己的理想,移时反变为极保守的,将骂世俗底轻薄、叹人心底衰落,而主张国粹底保存。(八)极富于感情的、享乐的,但求目前的愉快的,一瞬间变为认真的、严肃的,自觉罪恶而烦闷不已。这样,青年时代简直是矛盾底结晶,冲突底集团了。我们再把这种种冲突归纳起来,便可得到主要的三点:第一是欲望与意思底冲突。我们晓得青年是缺乏经验的,对于社会万般事情,并没有十分准备的材料。而一方面因为感情底热烈,不肯听老人长辈底忠言,反认为没勇气的废话。故当解决底时候,必落在一个极端:非零分即满点,非成功即失败。在真有有为的资质的人,固不怕失败而尽能勇往进取。然大多数却恐因此怀疑,竟至气沮胆落了。第二是现实与理想底冲突。青年底理想,如前所述,以极其纯洁而近于高远的多。然一方面因为缺少对于社会的经验,见了世间有种种腐败不堪的现象,而不胜其惊奇,遂觉得这是烦闷苦楚,而厌世隐遁,讽世佯狂的举动也就有个发现的机会了。第三是潜在意识与显在意识底冲突。平常在精神意识活动时所不感触到的东西,却能在做梦时映演出来。普通这两种意识固不见有何等的冲突,然当人底思想变化进步底时候,这种潜在意识却能以强力影响于显在意识,而使人陷于不可耐的烦闷与怀疑。青年期性格底突变(如向来非常粗放的忽变为十二分精细的),以及宗教上的烦闷,多半是由于这两种意识底冲突。
  但这种种矛盾冲突,在青年方面讲,到底是有利益的呢?还是有害处的?一般人看这些是青年底缺点,希望及早遏制或则见了青年底烦闷,取一种冷笑叱责底态度。其实照他们这种做法,不过剥夺了青年心身上必要的活气,只会害青年,不能益青年的。元来心身底发达,或者可用建筑来比。当未建筑时候,一定要搜集许多木材、石材、粘土等种种材料。当这些材料放在地上的时候,难免杂乱而不调和,但后来把他们组织一下,便可成为一座高楼大厦。青年时代,就可说是搜集造成圆满伟大的人格底材料底时代。青年时代诸种勃发的本能,也是不调和、不统一的,而且相互之间要起矛盾和冲突的。但要晓得,这不过是一时的现象,我们为要造成大人格,不但不当望其不矛盾、不冲突,实在正,当望其有极强烈的矛盾和极强烈的冲突。如果青年时代而没有大的矛盾和冲突,将来就只有小规模的建筑,没有什么大用处了。
  故这个矛盾冲突而烦闷怀疑的青年时代,我们青年自身,正不必焦急忧虑。而且一般优秀的青年男女,大半是要经验著的,惟平凡的人,或许不会遇著。再,怀疑心底发现,为青年期一个大特征。像培根所说:“惊异为哲学之始。”怀疑心实可为产生宗教、哲学之母。
  青年期底特征。
  除了上述身体和精神的两种以外,还有一种,就是:青年期是个种种病底势力辐辏的时期。凡少年期所发现的诸种疾病尚在存续,壮年期待发现的诸种疾病已在开始,于是使青年期有一种在既不生病又不健康的中间状态底倾向。这时期底疾病,有关于血液的萎黄病、贫血症及关于神经性的歇斯的利、癫痛、舞蹈病,此外尚有消化器病及赤痢、窒扶斯①等。以下且把青年期所特有的疾病叙述一下。
  消化器病。这时期骨骼底生长甚速,需要多量之石灰分;血液需要铁分;身体一般的变化发达,要求发热用的酸素与脂肪;脑要求磷;筋肉要求蛋白质;筋肉的运动要求lnogen(铁维)及myogen(筋肉内自然凝固的蛋白质)的分解。为了这种种需要,新陈代谢的机能益盛,而所需于消化器的益大,故消化器就容易受营养不良底诸种疾病。
  心脏病。在青年期为特著。十五岁至十八岁多动气之病,间有因自测脉搏而陷于恐怖病的。
  脊椎弯曲。这也是青年普通的疾病。据亚林比尔西底调查:三百个病人中,大多数是从六岁至十四岁得这病的。又据克洛格底调查:一百八十一个病人中,有百分之三十五是从十三岁至十三岁九个月间受这病的。
  肺结核。这病倒少见。因多数患这病的,是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据克洛司登底调查,患肺结核者中,年龄与发病率有如下列的关系:
  十五岁之肺结核发病率 14%
  二十岁 34%
  二十五岁 38%
  三十岁 40%
  吃音及呐音。这由于言语筋之痉挛性病,妨碍言语筋调整力底缘故。据哈脱威尔底调查:患这病最多的,女儿在七、十二、十六岁,男儿在八、十三、十六岁。
  眼疾。这多由于性底变化。如近视眼多半发生在性的成熟尚未确定的发情期里。据杰葛尔调查德国学校底结果,当十四、十五、十六岁时大有增加。
  窒扶斯。据谦姆琴底调查:这种病人中,十六岁至二十岁的占19%,二十岁至三十岁的占58%,三十一岁至四十岁的占16%。
  睡眠不安定多变化。如睡游病往往在青年期发生,那种介乎睡眠与觉醒中间的冥想沉思的失神状态,在青年期为特多。有时夜间做剧烈的梦,晨间就觉疲劳。而这些梦多有性的关系;且有觉醒后对于梦中所见的那个异性者,表示新的强烈的感情的。
  神经病及精神病。据克洛司登底调查:精神病发生的年龄与病人数底百分比,十五岁为一。四,二十岁为三.四,二十五岁为三.八,三十岁为四.〇。患歇斯底的利底人数,近于青年期时,女子比男子多,大概起于十岁至十五岁。癫痛症亦以这时期为多。又,青春期底诸种精神病,多与性欲有些关系。据达尔文及福洛德底说法,发情期里往往出现不自然的内省及良心过敏的病状,且一切病的忧虑与性欲有密接的关系。此外尚有忧郁病、神经衰弱及疑惑狂。后两种虽多现于青春的后期,但也有起于发情期的。总之,发情期以后,精神病的程度要增高了。
  青春期里还有许多心理的病症,我们可以再举几种如下:沉思冥想、空想、伴于自我意识发达而生的自己批评及病的意识过敏、自己过信和极度卑下、忌社交的独居癖,对于美术、文学、科学及其他种种职业的新兴味的勃发,不平、破坏、疑惑、浮浪、彷徨等。
  以上讲青年期底特征完了。以下接讲——青年在这时期的觉悟。
  青年期在人生发育底历程上,占个重要的位置。因人生到了这个时期,发生一大波澜,随后风暴平息,遂入于壮年期了。第一诞生期为养护不周,小儿要受夭折底灾厄;第二诞生期为教育不良,青年就要受人生堕落者底恶名。然而小儿底死,不过一身的不幸,只有少数人感到悲伤;若堕落者底流毒,却能令一般公众受著危险。故在教育上讲,青年期底指导万一贻误,这不但青年个人底不幸,实是社会全体要受影响的。
  青年期里所当注意的事情固然甚多,我们现在单举几种主要的而言,则可有下列五种:
  第一,注意体育。体育底重要,原不在青年期为然,乃是亘于人生全期的。但青年期因为身体底变化较多,对于疾病底抵抗力没有安定,便当有十分的锻炼。就在这时期里节制性欲和保护神经系这方面讲,也有注意体育底必要。至于运动底种类,无论竟技、游戏、泅水、散步或冷水浴、深呼吸等,只要适合自己底体质,都是可以的。
  第二,注意性欲。这件事多半要靠教育上的方法,像向来习俗所用的秘密主义或是消极抑止,全是不适当的。在青年自身,应当涵养纯洁的情操,锻炼强固的意志,注意游戏、运动、户外工作、自然研究、艺术动作、团体集会等,使有多方面的活动、多方面的兴趣,以使性欲冲动减少为是。
  第三,培养自发的向上心。青年多有高尚的理想和纯洁的心志,故在个人当努力奋发,不使堕落;在友朋当互相勉励,以求进益。若为习俗所拘,为情欲所缚,为势利所动,因以鄙弃壮志,抛去宏图,实足为青年的致命伤。我们有为的青年,决不当如此。
  第四,培养理性底势力。青年底感情热烈,血气旺盛,故敢于破坏,敢于“发难”,中等学校特多风潮底原因,或亦在此。但这种行动,有时仅为感情上的好恶而起,并未经过理性的考虑,所以往往走错了路,还不自知。为要免除这样无益的风波起见,我们平常终当养成用理性指导行事底习惯,使得我们所做的事,都有正当的理由,受得起人家底质问。并且如果理性得著势力,我们便有了相当的见地,可不致被人利用,受人煽惑,我们尽能独立主张、自由活动了。
  第五,准备独立的生活。这件事也多靠学校教育底方法(如添设选修科)。我们自己所当留意的,在选择适于个性的职业,养成独立生活的精神。
  参考书:
  关宽之:《晚近之儿童研究》
  野上俊夫:《青年心理讲话》
  凌冰:《青年心理学》(南高暑期学校讲演本)
  PaulMonroe:ACyclopediaofEducation,Vol.1.PP.39—45.
  原载1922年3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3号
  美国教育的组织
  美国教育局长铁格(JohnJ.Tigert)曾于去年把教育局的组织公布,现在据以记述如下:
  目前教育局内办事人员共有八十七人。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是专门家,从事于教育考查及促进的各种事业。其余四分之三为普通职员,分任统计、图书馆、速记、誊写等事务。
  组织的体制是根据于上述事业的分类的。既在有两大派别:第一,是含有例行公事的性质者,称之为“固定”或“经常”事业;第二,是受过高等训练的专家所做的各种教育事业,这些人就被派为专门职员。
  这种组织,无异一个研究高深学术的机关。推究他的原因,实由现任教育局长向来在专门学校及大学校里任事,所以便有采取这种制度的倾向。但实际上为实施各种职务起见,亦只有这样办法。
  所谓经常事业者,现分为七股办理,统由总书记凯尔勃许(LewisA.Kalbach)指导,因为他在局中服务已有三十四年之久,具特别才能,且办事非常尽心。隶属于他的事业,有如下列的七股:(1)出版股(publicationdivision),主任为波依根(JamesC.Boykin);(2)图书馆股(librarydivision),主任为华而考脱博士(Dr.JohnD.Wolcott);(3)统计股(divisionofstatistics),主任为朋乃(H.R.Bonner);(4)阿拉斯加股(Alaska是一个州名,这州的教育事业特别处置的),主任为哈弥尔顿博士(Dr.WilliamHamilton),他又是任华盛顿局务的;(5)速记股(steno-graphicdivision),主任为华而考脱夫人(Mrs.M.W.Wolcott);(6)文件股(mailsandfiles),主任为哥的司女士(MissEuniceW.Curtis);(7)传递股(messengerservice),主任为摩理逊(B.FrankMorrison)。
  专门部(technicalstaff)分为四股,由教育局长助手鲍亭博士(WilliamT.Bawden)指导。他在哥仑比亚大学得到这个学位,最配于组织这方面的事业。这四股便是:(1)高等教育股,主任为佐克博士(GeorgeF.Zook);(2)乡村学校股,主任为柯克夫人(MrskatherineM.Cook);(3)服务股(servicedivision),包含几个较小的分股,主任暂由鲍事博士兼任。
  原载1922年3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3号
  犹太大学的组织
  被损害民族之一的犹太,现在将复兴了。研究高深学术的教育机关,已有发生的希望。这就是本短篇所欲说明的耶路撒冷大学(UniversityofJerusalem)
  去年有一位发明相对律的恩斯坦①教授(ProfEinstein)到美国去,就是为要请求在美国的犹太人捐助所拟发起的耶路撒冷大学。据《自然》(Nature)杂志所载,该大学的立础礼已在一九一八年举行过。现正预备兴造校舍,务期该大学成为一个近代最高的学府。开办时预定先办下列各科:理化科、医科、文科、法律商业科及犹太语科。创办人建立该大学的目的,在供给非利士人(Palestinian)②求学的便利。大学一切的设备将力求新颖完美;所请教授有恩斯坦、怀叟曼(Wassermann)、柏格逊、亚力山大、罗次基耳爵士(LordRothschild)等有名学者。但该大学并不含排外的性质。譬如教授用语,将采用非利士的犹太人所说的希伯来语,便是一证。大学成立后,将为近东文化上的中枢,为东方和西方的连锁,因以促进古代及近代文化代表者的感情和协力。至于大学教授及研究的方法,自将完全依照欧美所行的标准。恩斯坦这四派〔赴〕美的结果,医科经费已经有著;不久便将选一处最需防止疾病的乡间设置医科。其他各科,等有了款项后当一一续办。
  原载1922年3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3号
  病后①
  一 开场白
  素来不大会生病的我——只有十二岁时,记得曾生一场大病,几乎变成秃头老少年——现在居然病了,而且足足病了两个星期——从二月二十四日至三月九日。
  到了现在,虽然还没有回复我底健康,但终算已离了病室底生活。回忆病时,曾感触到许多心事。我本是个多情善感的人,远从十年前,近从两年来,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一般人所称为失意的苦痛。平时制裁力强时,还能把这些杂念压伏在下意识里,虽然有时也要奔突出来,但终于被遏住了。间或用文字发泄些郁闷,也就可以得少许的自慰。记得前年秋季赴粤以后,作过一篇一万多字的《赴粤杂感》,②把我个人的性格,人生观的转变,很详细地说了出来。不过此稿一直放在友人那里,始终没有发表。这次病倒,又不免往事重上心头,觉得说明白了似乎可以快意一点,所以就提起笔来写这篇文字。只是随想随写,加以病后精神欠缺,构思力薄弱,恐怕于文字及意义两方面都有杂乱的毛病,希望读者会原谅我。
  二 病状
  我底病,说起来,只是很小很小,几乎是不值得说的。表面的原因不过是伤风和咳嗽。医生屡向我“头痛”?“腰酸”?我都回说“不”,“不”。惟脉搏比平常快二三十次,体热比平常高半度多些。胃口当然是不大好,大便亦不通了几天。一位中医请我吃了二钱生大黄,还不见什么大效。他说我底体气实在太好了,所以毛病难以好得快。我听了他的话,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起初中药、西药并服,后来单服中药,最后单服西药。到现在还是在服疗咳嗽的西药。实在医我的病,药力本不是惟一的方法呵!
  记得病后的第四夜,我真恐怖极了。入睡后,忽然神思糊涂,陷于恍忽迷离的状态,没节制的联想东奔西突,闹个不住。我想:我是变成疯狂了,快要搬到疯人院里去了,这将怎么好呢?于是我竟想不睡,怕睡熟了永不醒来。但后来不知怎的,一切全忘了。
  这次初病时,我仍然想:平常忙忙碌碌不肯休息的,现在可要强迫你休息了。因为前几年虽然没有大病,有时却也要觉得不舒服;当那个时候,我就认为休息的一个机会,果然睡不了两三天,就恢复原状了。——这也许是我底呆想罢了。
  又,从前觉得不适意时,我终能用心理作用自制,简直不认自己是有病。可是这次就大大的不然。虽则起初还把彼当作休息的机会,但不知怎样,暗地里就觉得这次的病是真的病了,又
  认淹留病榻是当然的事了。于是一病竟病了这么久。GF信里也说:“心理作用与身体至有关系,望你不要存个‘病体如旧’的心。”可是我虽能理解这句话的不错,但终究没有勇气来自制,这真是平常的我所不能自信的呵!
  三 孤独的悲哀
  好苦呵!在这两星期中,孤零零地关在一间病室中,——这病室是一间统楼,本是我底卧室,也就是我底书斋、食堂、会客室——生生地把我活动的权利都剥夺了去。一个人到了病的时候,总希望有家人或至亲来慰问慰问,料理料理。但我从十二岁离开乡里以后,①就和亲旧隔绝了缘分,最初在杭州是这样,后来在南京、在广州都是这样,现在在上海,仍然是这样,所靠的只有几个朋友;但朋友各有职务,是不能常来作伴的。于是一有了病,就只好自己忍受,捱延,真到苦不堪言的时候,也只有流几滴泪,或呻吟几声罢了。
  我虽活了二十多年,然小孩子底脾气仍然保藏着〔没〕有失去,所以遇着难过的时候,一想到家中的父母弟妹和在远处的知己好友,都不晓得我是在受痛苦,就不免淌下眼泪来了。事后回想,也觉得好笑,但在当时确不能自制。
  最感不便的,便是虽在病中,还须自己倒茶,自己冲牛奶,自己烘面包。临时要什么东西,竟没有一个人来相帮。我于是感到无产阶级者乃是与病势不两立的了。——此段说来话长,且让下面另节再谈。
  四 病中惟一的安慰者
  上节说过孤独的悲哀,原是我这两星期的病榻生活所饱尝的,然幸而犹有一线生机,得不致于十分受不住寂寞之苦,而且心灵上还不绝地充满着希望之乐,这便是我病时所最感激,且将永远不会忘记的GF其人了。我病的第二天,伊就来看我。虽然我们没有什么谈话,但是伊底真挚的神情,已令我深深地受着无穷的感激。以后伊又每天寄我一封信,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精神才得不致枯竭,实在不能不说是由于伊底这些信所滋养的。我就在此要正式对伊表示我底谢意。
  还有,在刚病倒的时候,在H地的YI,赠我白梅两朵。在刚离病榻生活的时候,在N地的TM,也赠我红梅两朵。TM信中说:“人每赠花以慰病者,我不能执花以趋兄前,惟寄兄红梅数朵以伴兄病耳。”伊们底这种盛情,都是我所感激不忘的,我也要在此对伊们表示我底谢意。
  五 我也是现代青年烦闷者
  我晓得,我这次的病,实由于感情生活上受着过多的失意所致。平时因为制裁力强,无法发泄;今乘肉体有病,使尔突围而出,几乎至于无可收拾。所以我自认这次是精神病。因为是精神病,故幻想特多,凡过去的种种失意事,都要一样一样涌上心头来。现在既动了笔,也就不免要说说明白,虽然没有什么功效,至少也可算透一口气。
  现代的青年,差不多都觉得有些烦闷。烦闷几乎可以说是现代青年的专有症了。烦闷症的原因,我曾稍稍研究过,但还不能发表。GF说:“不快之感是人人有的,而尤其是我们青年;青年人的感情大概要丰富些,失意事也不免要多些。”我想这是的确的,现代的青年如果不感得有什么烦闷,什么失意,我敢说他们必然是变态的青年了。
  我底病当然是现代青年底特有症里的一种。我不欲讳言,我是个多情的人,也就是个受着多情为累的人。以我底善感,我怎能不追思往事呢?朋友们虽然屡次劝我病中要安静,要休息,不要忧愁烦闷,不要追思往事,以引起不快之感,但我一经病倒,勇气全无,实在无法禁止我底游移不定、驰驱不已的病想。良友之言,只好暂时违背了。
  六 我底苦痛一
  现代很多的青年是受着家族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害处。从家族主义受着的以婚姻不自由为最显。从资本主义受着的以求学不自由为最显。
  不幸我都受着了,我已经是牺牲了不少的人生趣味,减去了不少的活动权利了。
  我从毕业师范以后,为了家庭负担,为了进高等学校费用浩大不能胜任,就只好止住我底读书志愿而谋职业以糊口。差幸办事机关原是个高等学校,倒也并不缺少自修的机会。这样竟也能增长些断片的知识。不过我底读书的野心实在过于猛烈,像这样零碎和偶然的研究,万不足以满足我底欲望。好比一个强有力的人,只得些稀饭来喝喝,并且连这些也不能有确定的担保,怎能不心里焦灼呢?求学贵自修,古今来有学问者很多成于自修。这些道理,当然大家都能明白。不过据我这四五年来的经验,如果一面办事,一面求学,双方并进,一定很少成效。除非他的职业和他所欲求的学问性质是一样的,尚有进步可说。然这还须有个能自力研究的基础做前提才行。不然,纵使他用功异常,也只能得些普通的常识。若想从办事余暇里研究专门学问而能有心得,恐怕难成事实。这固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也因工读并行、心思不专之故。
  我年来受着经济压迫,竟不得满足我底知识上的愿望,实在是我所认为苦痛的一种。
  七 我底苦痛二
  这一段要讲到我底婚姻的苦痛了。虽然这已是件过去的事,为我底朋友所已经晓得了的事,而且现在受着这苦痛的当事人已成了互相谅解的好友,似乎不必过于郑重地来说。但我底许多朋友也许有愿意得闻其详的,就是为个人计、为社会计,也许有声明的必要,所以就连带着在此地发表了。
  当我只有十六岁而且还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可怜我已变做一个“有妇之夫”了。行过了“结婚式”,同居了七日,我仍回到学校里去念书。什么是“结婚”?什么是“结婚之乐”?我都莫明其妙。我和我底“妻”,在结婚前既不相闻问,在结婚后仍不识而目。现在回想这种“把戏”,真是可笑而又可悲!后来我到杭州读书,不但没有恋爱之想,连放假时也难得回家。那时对于这种“把戏”,已经有点发生疑问了。等毕业以后,到南高服务,①就开始了有意的不满意。我想:“漠不相关的两个人可以做终身的伴侣么?”“情感不投、兴趣不属的两个人可以永久同居么?”但我虽是这样想,到底不敢宣言离;而且还要用“人道”两字来慰藉自己。所以在这时期,也曾得过且过地混了几年;只是心底的悲哀,因受着过度的压抑,反而变成深厚。
  到了民国八年,我底勉强被压抑的情绪,终于关不住了。因为我想:“伊虽不是有什么过失的女子,但和我没有深切的爱情,而又不能实行共同生活,何必定要结成‘夫妇关系’呢?”
  不过虽然这样想,还不敢直接宣告和伊脱离关系,因为我又想:“伊到底也是个恶制度底下的产物,正和我一样;如果和伊完全断绝关系,在事实上伊将无以为生,而情谊上也觉难以为怀。”于是又把这个问题暂时“搁浅”。
  但是不满意的终无法变成满意。我这个埋没的感情,到底又复活了起来。我以为这样隐忍能挨得几久呢?这种牺牲又岂可以永远呢?
  如其“维持现状”,不特把“夫妻关系”成为虚名,亦且类于不明不白,徒使此心不安。而于个人生活的自由、精神的活泼皆有召〔招〕致错乱和阻迟的危险。几经思虑,几经踌躇,最后我为了尊重个人生活权利,为了破除社会结婚恶习,同时又受了不能公布的家庭黑幕的刺激,决意向伊提出离婚的要求了。这是民国九年八月间的事。
  实在呢,我觉得所以必须离婚的原因,是不能一一列举的。因为这差不多是“直觉的”,正同两人想恋一想〔样〕,是说不出“究竟”或“所以然”。不过在我们中间,实在只有友谊而无恋爱。计自结婚到现在,名目上虽有十年多了,而实际同居的日数还不到一年。所以我对于伊,除了“陈陈相因”的敷衍以外,并没有发生过“心心相印”的爱情。在伊一方面呢,也只有对我的习俗上的相好和顺从,始终没有“非做好夫妻不可”的感觉。还有一层,伊到公婆家里以后,不大有过舒服的日子,身体是常常生病的。到了现在,简直病根深固,虽然请医服药,终无健康希望。这是伊从我国家族制度里所受的苦痛,我个人对伊还是要表示同情的。
  我所提出的离婚要求,当然不是要伊和我完全断绝关系。我虽万不得已而竟出于离婚,但决不忍使伊受不能胜任的悲苦。我是这样对伊说:“我们虽是名义上做了多年的夫妻,但实际上我们已没有成为夫妻的必要。我们为求各个自由安全计,不如把这个虚名丢了,另外结成一种关系。我愿意担任你底教育费及生活费,即日离开这素所讨厌的家庭,而到女校里去读书,也得藉此体养你底身体。总之,我们的离婚,只是把夫妻关系变成友谊关系罢了。”起初,伊听了这突如其来的要求,当然觉得非常难过。而“离婚”两字,尤其使伊不能忍受。自然,一个内地女子的见解,做人妻的被丈夫丢了,怎能不怕人家讥讽呢?后来经我几次解释,从实际方面证明我们虽然离太〔婚〕,但别方面还是有着关系。伊就也没有反对,答应我了。
  原来伊自己也觉得不能做人的妻,即使不离婚,还是不能有夫妻关系的实效。而伊对于我的所谓苦痛也能理解得到,所以伊对于我底要求,除“离婚”两字怕失面子以外,并不觉得有怎样难受的地方。读书一层,因我曾经教过伊,本是伊所希望的。而家庭这个牢笼,又是伊愿意离开的。故我所说的条件,竟可以说是伊所欢迎的。就从那年秋季,伊跟了一位女先生,到邻县女子小学里去过学生生活了。
  我底过去的婚姻史,就是这样完结。我愿意再在此地声明的,就是对于伊能谅解我底苦衷的一种好意和勇气,真是我所感激的。而离婚以后,因为各得心之所安,反使我们变成要好的朋友。这是我始料所不及的呵!
  我底朋友,对于我底离婚事实,大概都早已晓得,不过经过详细,容或未知;而外间传述,又多谬误,所以我乘这个机会,特地写了出来,作为声明。(《妇女杂志》出“离婚问题号”,我本已答应做这篇文字。不料病魔来袭,竟使我错过机会,不及排入)
  八习俗与烦闷
  我两年来的失意,全是起于异性间的交际,而为恶习俗底横暴势力所激成的。自然,我是不甘受旧礼教的束缚,也不怕“多嘴”的人无理的说话的。只是对〔某些〕方面或者有所畏惧而不敢实行自己心之所安,或者实行了自己心之所安而竟〔招〕来外界的诽谤甚而至于中伤。这样,在我也不免要受着不快之感。而这种不快之感,在这短短的两年中真是实受得不少,于是便引起我仇视习俗和愤愤不平的心理。不幸结果乃是自己受亏!
  无理的习俗,固然足以阻止人性的正当发展。而一般不彻底觉悟的男性所加于女性的引诱、恐吓,更足以使社交前途有无限的危险。我有一个朋友,因为被习惯的势力所束缚,乃至不敢聚谈,不敢同游。这是由于伊胆量太小,太无抵抗的勇气。然另有一个朋友,能不受恶势力的牵制,能实行交际的自由。这样算是很好了,但不料仍有一种不良的势力,横加侮蔑,而且这还是已经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所做的卑鄙手段。因此竟使伊见了社交公开而触目惊心。(去年十一月二日《妇女评论》上CF有一篇《社交公开的障碍》,也为此事而发)
  诸位看,这是何等伤心的事!在我个人呢,我底行为只要出于正当的动机,我原不怕习俗底恐吓和人家底非难。但这是只能适用于自身,不可强迫我底友人来服从的呵!
  由遵守习俗而引起烦闷,我在这次病中更饱尝其苦。我因为病了好久,不耐寂寞之苦,所以特写信请H地的朋友来看看我。我原晓得伊的胆子小,或者竟不敢来。但我既病得这么苦,又何妨一试?岂知果然不出我所料,等了几天,接到回信,伊说:“此地情形,你是晓得的。我并非胆小,但也不愿人家恣意讥评。”伊竟把这个算为不来的“最大理由”。那时我读完信,难过极了,就把信纸撕碎,原来我们底人情乃竟这样没有力量!我因可怜我那朋友底没有勇气,但我又当怎样可恶那万恶的习俗?我是要学做人的,我要和习俗反抗!我愿我底朋友都要有决心有毅力去和习俗反抗!
  九 可怜哉无产阶级
  我想:无产者与病,是势不两立的。而且无产者也没有生病的资格。只有资本家配生病,无产者怎好终日安坐着而不活动呵!
  我病了十四日,而每日费用平均乃需五元。这样就一共用去了七十多元。当病得难过的时候,也想移到医院里去住。但后来一经探听,知道邻近的一个医院每日住院用费,三等是两角,二等是两元,头等是四元。我就不敢去了。
  因为三等的房间和待遇,不见得比我现在的情形为好。头等当然是无望了,二等呢,实在也嫌太贵。原来住头、二等的用费,只包括房屋和普通医药及食费,如需要特别的医药及饮食物时,仍须另外出钱。我若移住医院,则每日所需,势必超出五元以上,这样,我的力量,实在不能胜任,所以只好作罢论了。
  然而我还算有做医生的朋友可以请来诊视,有要好的朋友可以走来慰问,又有些朋友可以设法些钱,有些同居可以料理饮食。但是我想到那些工厂里作工的劳动者,拉车子的,做小贩的,他们全靠做一天活一天,万一身体失了健康,不得出去工作,将怎样过日呢?他们有请不动医生诊治的,有不得人料理的,也没有人去安慰,更没有人能借钱。他们底苦才真苦呵!比了他们,我还算是幸气〔运〕的呢。然而他们底苦怎样才得解救?我们对于不合理的、非人道的现代社会制度,就不能不有所感触了。
  我曾听见一位医生说:“住在三等病院里的病人,我们原晓得应该怎样疗治的,然因为他们拿不出钱来买药,我们也只好坐视了。”这是何等悲痛的话!为什么人类世界竟有这等现象!
  当我病了十四日之后,虽能勉强走动,但病体实在未愈,就到现在,伤风咳嗽依然存在,每天只能吃两碗饭,而精神界更属颓丧不堪,本来想暂离上海到别处去养病,否则也要多休息几天,可使健康恢复得快些;然这些在我们无产者在势是难做到的。因为每天的生活问题,是要每天解决的。所以在病的第十五天,我就出去做工了。我为了自己底面包,为了“家人”底面包,我是被迫着只好出去做工了。
  从这次病,我对于资本主义的仇恨和对于社会主义的归向,都要比未病前更急迫些,更亲切些。而我底意思,至少至少将来的医院和医生都要改为公有。因为现代的医院和医生,无异是资本阶级底专有品。
  十 赘言
  连续几夜,勉强执笔来写这篇文字;到此地,所必要说的话,仿佛可以完了。虽然心里仍然还有着零零碎碎的念头,但因为太杂乱了,又没有心力去整理,就算了罢,不再写了。
  我把这篇“乱谈”,从头到尾地重读一遍,我自己发见我底弱点来了——或者读者,特别的是我底朋友,已经比我先发见了——就是我这个人太没有勇气,太偏于感情了。这些弱点,我都承认。偏于感情,不特病时为然,是我底生性这样。惟缺少勇气,似当别论。因为在未病以前,我确实不相信病,不相信药,并且不相信即使病了也不当像这次的颓丧、郁闷。但是说来奇怪,这次一经病倒,就觉万事皆休,中西医药乱吃了,过去的失意事都一件一件涌上心头来了。真如GF所说:“自己苦苦地想去,终觉越想越不高兴,越无生趣。”不瞒知我的朋友说,直到现在,我还是精神不畅,说话无味。要我说出理由来,我只有谨〔敬〕谢不敏。总之,过去的苦痛,现状的不满意,逼迫我太甚,使我失却抵抗能力,暂时屈服罢了。但我决不敢自暴自弃,我终要尽力忘却种种的失意,留此有用之身,干人类应做的事。知我的朋友!请你们监视我,勖勉我,督促我。
  一九二二,三,十五夜起稿,廿一夜脱稿
  1922年3月15~21日撰
  原载1922年3月30日《民国日报·觉悟》
  逆流的人生①
  一般的人,都是向著抵抗最少的地方走的。一般的人,又是跟著流行的风气跑的。这所谓顺水行舟,本来是人之性。你看!逆溯而上,不是比了顺流而下要困难得多么?那个人不愿意做不费力的事?于是投机事业便风发云涌般盛行起来了,甚至于读书的,也有什么速成科,希望一蹴而几〔就〕,著手就会。但是,我终觉得这样取巧,实在是太滑稽了。
  “享现成福”是我国一般人所称羡的名词。祖先遗下来一大注财产,妻子又带来一大批妆奁,不到中年,子女满堂,个个吃得饱、著得好,真值得羡慕啊!
  但是这样的人生,究竟算得什么?依我看,这简直是穆勒(JS.Mill)②所说的豚罢了。那里是人?——穆勒说:“快乐不宜以分量计算,须以性质区分。与其为多量快乐之豚,究不如为少量快乐之人。与其得多量快乐而成不道德的行为,究不若得少量快乐而符伦理的本旨。”
  实在这些“豚”到处皆是。照现实而过活的人,都可归到这一类里去。他们就是惯会“驶顺风船”的人,他们怕遇风浪,他们不敢与风浪战,他们相信运命,他们不能自己做主。可怜呀,人而如兽!
  然在真的人,便不是这样。他们不肯顺遇而安,他们不屑得过且过,他们不满意于现状而思反抗现状,他们力求进境而敢与恶社会战、与恶环境战。总而言之,他们是有理想的。
  读者,我问你!你愿意做那一种人,现实的还是理想的?现实的么?我没别的话,我只有虔诚默祷,请你快到“天堂”里去。理想的么?那么好,我恭恭敬敬地敢请你预备——预备充足的利器,去和恶社会奋斗。
  原1922年4月5日《学生杂志》第g卷第4号
  好学生当怎样?①
  我在上期本志做了一篇《不正确的学生型》,已把现代我国学生的坏的方面说过了。此刻,我想把我认为正确的学生型写了出来,愿求正于读者诸君。
  从前乃至现在所认为好学生的标准,据我的观察,可列举如下:(1)循规蹈矩,听从师命;(2)考试及格,永不旷课;(3)专心读书,不与外事;(4)举止文雅,言词和平。总括言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在造成一个安分守己、牢记书本、因袭过活的人罢了。这种教育的结果,便是产生了许多只会享福、不会工作,只顾私利、不顾公益,只知顺受、不知改革的“高等游民”。这种人配在专制政体下骗些皇恩以夸耀乡里。但在现在要觉醒“人”是什么的时代,却是不适用了。
  诸君!我说了“人”的觉醒,你亦懂得我的意思么?我们要觉醒,是为了先前有迷误。我们虽做了人,我们虽有了一百几十万年的人类的生存,但按实说来,我们到底还没发现人是什么。有理性,能步行,会制造种种,虽是人的特色,不过历来人间所过的生活,可说都不是真的人的生活,乃是非人的生活。这话怎么讲呢?我可以极简略说几句。除掉初民时代没有文化、帝皇时代奴视人民无庸多说外,请看现在号称文明,又当民治(democracy)潮流澎〔膨〕涨的时代,我们人类的生活究竟怎样?拿现代社会的实状来说,男子不是为了生存而卖“力”、女子不是为了生存而卖“性”么?除了混饭吃与赚饭吃以外,还有生活么?资本主义的势力既然到处蔓延,人们便都跟著成为“商品化”,那里还有人的生活存在的余地?所以我们要对于这种压迫人性正当发展、剥夺人权正当运用的社会制度,发生不满意的态度而谋所以改造的方法。所谓觉悟不觉悟,就在这个方面能不能体认清楚,能不能宣告奋勇的意思。
  好学生当怎样?我第一句答话,便是:要觉醒人是什么。这是一切生活的前提,一切生活的纲领。有了这个觉悟,一切生活便有个标准可寻,有个尺度可凭。不然任你怎样讲究礼貌,怎样用心读书,都是瞎做,都是枉然。等觉醒了人是什么以后,方才有怎样生活的话可讲。我们现在可以讲好学生当怎样了。
  好学生的标准,第一要有为全体人类谋普遍幸福的决心而从事于求学。像从前那样为狭隘的国家主义,为富贵、名誉、虚荣、分数等等不正确的欲望而求学的念头,不可不打破消灭。好学生的标准,第二要有爱护学校的真诚而协谋使本校教育日趋于理想的方法。凡以私利的好恶而迎拒教职员、闹风潮,对于合理的学校布告、团体主张而任意违反等行动,皆当绝对排斥。好学生的标准,第三要有识见,有魄力。像单为通过考试而勤读,为获得锦标而运动,或因畏难而不敢发表确当的意见、见学校腐败情形而不想改良等等恶习,皆当矫正。
  好学生的标准,第四要有体力,有美感,有研究心,有怀疑心,有协作好尚,有正直、切实、刚健的品格。于是所谓斯文、独善、怯懦、顽固、顺从等等习气,亦当一扫而空了。
  我所认为好学生的标准,便是这样。不知你们亦以为然否?
  原载1922年4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4期
  爱护学校与批评学校①
  ——养成守法的精神
  爱护与批评,不是相反的,乃是并行的。因为爱护者与被爱护者,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中间,有很密切的关系存著。爱护者底目的,在增进被爱护者底幸福;批评者底目的,亦在增进被爱护者底幸福。父母爱护子女,亦批评子女;师长爱护学生,亦批评学生。这些都是实例。不但如此,爱护之心愈周,则批评之心亦愈诚。这是古语所谓“爱之切不觉望之深”。故两者底关系又是成正比例的。
  学生之与学校,当然是休戚相关、利害与共的了。所以无论那个学生,终是喜欢进有声名的学校的。进了学校以后,一定是望自己的学校有进步、得胜利的(这种心理从开校际运动会、展览会时,学生们为了本校表示兴奋的态度,可以看出)。在这种心理之下,学生们为了学校底发达、自己学业底进益,当万不得已时,有对于教职员表示不满意底举动发生,是必须认为正当的。甚而至于采取罢课底牺牲的行为,也是无法免除的。因为这种精神,是种批评的精神。所以要批评的,是为了对于学校有深厚的兴趣,是为了希望学校达到完美的地位。所以这种精神是应当维护培养,应当相机利用的。
  我上面说过,爱护与批评不是相反的,乃是并行的。因为都是出于同一的目的。所以真能批评的,必是真能爱护的。惟据我近来的观察,我们学生对于学校,似乎缺少深厚的兴趣;所发生的运动往往由于私利的感情,而非由于责任的意识。所以有些学校风潮竟不免是太多而无谓了。至若被人利用而故意捣乱的,尤其是最可怜、最可羞、最下等没有的了。但这些彰明较著的举动,还容易辨别出来,给他一个正确的批评。而在平常时候,有许许多多妨害公安、阻迟进行底行为,便难以引起注意、加以纠正了。举例来说:
  铃儿已经摇过许久了,演讲者已经说过大半了,还有听讲的接踵而来。听得厌烦了,抽身便走,呀一声把门拉开,砰一声把门关上。影响于其余所讲的注意若何?影响于演讲的心理若何?概不计较。
  校中说是某日某时大家都在某地集会,然后同学的大多数可以不到。校中说是某日在某处练习国歌,同学可以不去练习。……评议部议定的事,请大家遵守的,大家可以不遵守。干事部的职员,请同学交会费,同学可以不理他们。
  诸如此类的事,真是不胜枚举。我们试查考这种人底心理,以为“我一个人的行动是可以自由的,可以随便的,横竖做了,人家也不见得会晓得的。”不知这种心理,是最有害于公众的。因为“我”不是可以单独存在,“我”实在是“群中之我”。今后我们对于团体事业所应牢记在心的,便是“我们”的多数,不是“我”的少数。然而我国古人底教训——“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未始不是个致病底根源。从学潮发生以后,把威权底傀儡打破,一方面促进自动作业底能力,固是好的现象;然别方面连合理的校规或议决案等亦视若无物而任意违犯,这可不能不说是青年们底过失了。诸君当知,合理的权力,我们是当尊重的。英文里Authority一个字底含义为合法律的,或者应该享有的权力(Legalorrightfulpowerexercisedbyapersoninvirtueofhisofficeortrust,现在这个字普通译为“威权”,很容易起人误会。然除此又无别种译法,只好暂用)。若照这个字底第一义,校中享有威权底人,便是校中的当局。假如他不是滥用威权,我们就不能反抗他某种威权底享有。照第二义,校中享有威权底人,是评议部议员、干事部职员以及各团体代表等;照理在他们的任务以内,他们可以指挥同学,要求同学做这样、做那样(这段文字,多引用《清华周刊》及吴景超君底话)。所以我们对于这种样子的威权,为维持公共秩序、增进大家福利计,是应当尊重的。从享有这种威权底人所创制的什么规则一类的东西,也是应当遵守的。倘不是这样,大家各行其是,不受任何种约束,试问还成什么团体,能成什么事业呢?所以青年们在学校里,最应养成团体的习惯,能服从团体底意志。在这方面可以任指导底职权,在那方面或许尽服从底义务。这种守法与被治底精神,并不是失体面的。要实行得法,恐怕还须有强大的人格和坚决的意力呢。
  原载1922年4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4号
  威尔逊的青年时代①
  威尔逊(WoodrowWilson)是个世界著名的人物,读者当都能知道。他从律师做大学教授,做大学校长,做州知事,做大总统,压倒了美国政界的老英雄塔夫脱及已故的罗斯福。②当欧洲大战时,又以大元帅的资格掌握海陆军权;休战后讲和会议时,更为中枢人物,居支配世界的地位而引起世界的注目。我想这样一个“平凡之伟人”,应当值得青年们的注意,所以特把他的青年时代的生活拣要紧的有趣的叙述出来,给诸位看。
  威尔逊在一八五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浮其尼亚州③的司泰顿地方。这地方是个只有五千人口的小市,然青山白水,景色却是极佳。祖父是英国的苏格兰人,从今一百十几年以前,移住到美国的费拉达尔菲亚,先做排字工人,后来从事于新闻事业,对于当时的问题能侃侃论述,令读者叫快。祖母是英国的爱尔兰人,是同他的祖父同船渡到美国的,乃是个教会中的女学者。他的祖父生了十个子女,最小的儿子名叫约瑟拉哥拉斯,便是这篇主人翁威尔逊的生父。约瑟最初在父亲的印刷工场中做工,同别个兄弟一样;但他在一家中,却是个具有学者的素质的人。一八四四年卒业于本雪文尼州的杰法逊大学时,①曾得以最优等生述送别辞的荣誉。后来专做牧师。母亲是个苏格兰人,先代也是做牧师的。他们俩在一八四九年六月七日结婚。至一八五五年已生了两个女儿。到了明年,便再有一个在北美合众国得全国国民的信任、统握行政大权、出头于讲和会议上力倡国际联盟的必要的“平凡伟人”,扬其呱呱之声了。
  据调查威尔逊家系的人说:他的父系,是苏、爱两人种混血统的,他的母系,乃是纯粹的苏种血统。这样,便作成了身体上最活泼、心理上最机敏、道德上最健全的美国人的气质。从他的祖先中,又可见有许多发挥这一种刚健的物质的男女,他们富于想像力,富于胆量,富于信心;又且勤勉、好学、趋重实际。这位幼儿威尔逊的前途,单从这里,就可有些预知了。
  威尔逊二岁时,他的家庭从斯泰顿移到乔其亚州②的乌加斯泰。父亲威尔逊就在那里做长老会的牧师,热心传教。原来威尔逊牧师本富于神学的素养,精于辩论的技术,又有高尚的人格,所以不久便声誉隆起,被称为南部诸州首屈一指的牧师。那时美国正有南北战争,长老派教会也分为南北两派,威尔逊牧师乃是个南部长老派的有力者,便任为南部长老派总会的书记长,直至一八九九年,竟有四十年之久。威尔逊的少年时代,也就在南部地方过去。
  威尔逊幼时,因为南北战争,曾经遇着缺乏食粮,被敌人压迫等种种苦痛,但他只是九岁的少年,并不像大人那么的怕战争,不过看作一种游戏罢了。
  普通的少年,终是喜欢游戏的。威尔逊更是个活泼的少年,自然不外此例。据他的游伴说:他有一种疾走的癖,从这一点到那一点,除出疾走以外无别法。直至十四五岁时,才照常人那样的步行。
  他少年时,正值乌加斯泰市中铺设电车。这自然是使少年们欢喜的。他们在晚上看见从电车发出来的赤的紫的青的光色,便要愈觉快乐了。他们又和开车人结纳,来和电车比跑;又以使弄缓急机、转辙机为得意。
  从这稍后,汤姆——这是威尔逊的省名,少时被人称呼的。——便知乘马的趣味。威尔逊牧师家中,原有一匹黑马,他已骑惯了。常和一个朋友各骑了马,到市内市外去游玩,但那个朋友屡次要翻下来,他却没有翻过一次。
  在马厩与牧师住屋之间有一片空地,附近的小孩子,常来这里游玩。汤姆和那个朋友就组织一个“轻脚俱乐部”(LightFootClub),专和别个少年团体比赛棒球。当会员相聚的时候,模仿了议会的形式开会。但他们对于议决案,可以提出二个修正案,修正案可以倒了顺序来取决。他们会场中有唯一的装饰,便是用有毒的彩色画具所画的恶魔陛下的肖像。
  乌加斯泰市原是个愉快的地方:有广阔的面积,有茂密的街树,有奇丽的场所。但一出郊外,更有可以赏心乐意的所在。那时,他的姨母,跟她的丈夫住在郊外,他便时常骑了马,到姨母家里去,在美的大自然中过他的光阴。当夏季,汤姆的母亲到北部去避暑,他又来姨母家过活。
  他的叔父有一个女儿,名叫杰西的,是他的好伴侣。到了夏日,两人常往森林中嬉游。杰西没有读过书,便叫汤姆把美国草创时代的小说讲给她听。讲完了,第二日就来实演。实演时,两人用莓的汁涂上颜面及手足,头上戴了羽毛的饰物,带了弓箭,扮成美国土番的姿势。于是走出住宅,跑到郊外黑人所住的地方,潜伏在一处静寂的路旁。若有黑人的少年挑了柴经过那里,他们便耀武扬威地冲了出来,挥著木制的斧。但他们虽试过几回,并没得著一个俘虏。有时他们另变花样,以杰西当作白人,汤姆去追,追著了,成为俘虏,就照著小说所讲,剥她的头皮,演火炙的场面以为乐。
  此外,杰西也常做游戏的目的物。有一次,她当作栗鼠,爬上树顶,汤姆从下射箭。不料杰西竟从树上跌下来,汤姆大惊,便抱了她跑到叔母家里,大声喊叫:“我杀了人了。不仅仅受伤,我实杀死人了。”但杰西的骨是柔软的,并没受著伤,便苏生了。
  汤姆入学的时候,已经很迟了,他到了九岁,才进一个私立学校。这在他的父母方面,或者有种种理由。因为威尔逊夫人原是反对六岁以下的小孩学习拉丁语的,故以施早教育为不好。威尔逊牧师是个富于创见、彻底思考的人,大概不愿意有他人来开他儿子知识的门户。为此,汤姆在九岁以前,竟还未曾学过ABC。但虽是这样,他家族中的人,如父亲、母亲、两个姨姨、却常对他读品质高尚的书,所以像司各脱、迭更司等辈的名字,①他是老早就晓得的。而他在正式入学以前所得到的知识,也著实要比别个儿童从读书所得到的为更丰富、更切实、更健全。原来威尔逊牧师,曾用了许多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例如星期日下午,是专为教育用的。威尔逊牧师博闻强记、通达世事,于文学的鉴赏、神学的造诣,尤有深到的工夫,且有丰富的想像、健全的思虑,加以超越常人的实行力、认识力;这样,汤姆日夕浸润,虽没有学过什么事情,却从起初便已学得明了冷静的思考了。——这实在是少年威尔逊的幸福!
  威尔逊牧师又曾做过修辞学的教师。故对于言语,是用过非常的苦心的。据他的意见:凡可称为思想的,必可用明确的言语发表;不能用明确的言语发表的,便不是思想。汤姆感受了他的影响,在未识字读书以前,已经是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语言了。这又可说是汤姆的幸福。
  每星期一,威尔逊牧师常同他的儿子到市内或郊外散步。在机械工场里,也可见他们父子的影子。由此,汤姆就老早得著熔炉、汽罐、机械等的知识。从燃烧石炭以至造成钢铁的经历,也曾实地看见过。据说,那时所见闻的大机关的运转、熔炉的怒号、火焰的狂跃等等样子,他到现在还能回忆得到。所以汤姆很容易的学习化学、物理、自然界的原则、人类社会的组织等等,实非单读书本的人所能想望的。
  以上是讲他的家世和幼年时代,此后要讲他的学生生活了。
  威尔逊一家,于一八七〇年之秋,从乌加斯泰移住于南卡罗拉那州①的哥仑比亚。哥仑比亚虽是这州的首府,却是极其平凡,走遍市的内外,寻不出何等史迹、何等妙境。于是汤姆便有些退隐的感想。
  华德罗——从此汤姆改称华德罗(Woodrow)——那时虽入一个私立学校,但实际的教育者,仍是他的父亲威尔逊。到了十七岁,就是一八七三年之秋,便入学于台惠特森大学。这大学在北卡罗拉那州,因为校长是牧师威尔逊的亲友,又是属于长老教派的,所以华德罗就做了这校的学生了。
  大学的校舍,在荒野之中,建筑很是堂皇,中央为讲堂及教室,左右翼为寄宿舍。附近有教授住宅和一家杂货店、二家点心铺。点心铺所卖货色,有烟草、罐头蛎壳、罐头鰯、饼干等。学生就买这些东西做夜食。村长阿里逊兼任邮政局长,他和两个点心铺主人,都是学生间日常谈话的资料。
  学生的生活是质朴的、原始的。学生自己室内燃著石油灯;烧火炉要自已割柴,自己运来;要水,也须自己用桶去汲。这样,那些住在二楼、三楼的学生,真不免太辛苦了。幸而华德罗所住的房间是在二楼下,这又是他的便宜了。
  华德罗在学校中,很有许多逸事。据他那时的同窗说;华德罗因为有爱娇的容貌和愉快的举动,所以大家都欢喜他。他也是棒球队的队员,曾受过队长的奖励。他又是个大散步家,这因他耽于冥想,故好独步山野。然他却不是厌恶社交的,从全体讲来,他还是个最能社交的动物,常与相好的朋友交膝大谈。惟别个朋友到他房间里去看他时,他终是手中执著书的。
  照这个学校的规则,每年二月中有一天假日,学生就在那日植一株树。华德罗曾在校庭植一株榆树,到现在正是很茂盛呢。
  但华德罗入学还不到一年,就因病退学。那时,他的家庭,已经迁到北卡罗拉那的威尔弥顿了。华德罗在一八七四至一八七五的一年间,便在那里休养。一面为要入学于普林司登大学①,预备希腊语及别种功课;一面到威尔弥顿地方游玩。原来这威尔弥顿地方,不比哥仑比亚那么的荒凉,这里有古迹、有海港、有外国船舶、有海军大仓库,得以饱览海景、饱嗅海味,在华德罗的生活上,实是个新世界了。
  从这时候起,华德罗又开始了社交的生活。威尔弥顿本是个称为上流士女之市的地方,而牧师威尔逊夫妇在当时又极有声望,牧师住宅,不期成为一个社交的中心点,所以华德罗有很多的交际机会。修养工夫,也就随著增进了。
  到了一八七五年九月的某日,便有一位年青的Gentle-man②,搭著“华盛顿——惠尔邓间”火车,为入学于普林斯顿大学,向著北部出发了。
  华德罗·威尔逊在小的普林斯登车站下车,便急急地乘上汽车,向那在美而旧的市里,生著枫树、榆树的森林中的大学行去。这一年,他就做了一百三十四个新学生中的一人。
  普林斯登大学在一七四六年创立。威尔逊入学时,这校有二十六所建筑物,有二十七位教授和讲师。所设课程,如物理、论理、伦理,数学、美文学、天文学、地理学、拉丁语、希腊语等等,并不比其他大学为落后。
  在南北战争前,普林斯登大学颇有许多南部的学生。战争后,因南部富力不足,学生数也随著减少。然到一八七五年,经十年的休养,创痍渐复,故是年南部诸州入学的学生,已有二十人。但这二十人中,有学力欠缺的,有因发挥“南部魂”而受同学的铁拳处分的,独独威尔逊虽被人家知道是个民主党员,却没有表现过狭隘的党派的根性。
  某日,学生们相聚,讲战争后所发生的种种惨状。那时,威尔逊也在场,突然说了一句“你们什么也不晓得”的话,面如土色,立起就走。他的一个同级生且是亲友,目击是事,却不明何故。直到后来,看见威尔逊所著的《美国人民史》.(HistoryofAmericanPeople,一九〇二年出版),其中有赞美南部名将李将军①的文字,才知道他是有感于南部出身而发出这句话的。他的不显然发挥党派心,这就是一例。
  那时威尔逊对于学生生活上各种事业,非常热心,所以被同级生推为领袖。他又用心于礼貌、言词,又是个读书家,有健全的判断力。而他的同级生,在一八七九年毕业的,本是有名的出色的一级。他在这一级里,更是崭然露头角的。
  但讲到试验的成绩,威尔逊倒并不见得怎样出色。照普林斯登的章程:四年间得到平均分数九十分的,毕业时为优等生。然在一八七九年毕业生总数一百二十二人中,却有四十二个优等生。上段说这一级是有名的出色的,这便是一证。威尔逊总算是排在优等生之列,是第四十一名。
  实在说来,威尔逊的入学,并不是读学校规定的功课,把《学校一览》记载的知识装进头脑的。他的入学,宁可说是为著将来营特殊生活的准备。这种生活,是他在入校不及三个月以内所自己选定的。
  一日,威尔逊走进一所新建筑的图书馆里,偶然在杂志架上拿了一册《绅士杂志》.(Gentleman'sMagazine)来看,这杂志是上等的英国文学的仓库,在十八世纪中叶创立的。当时曾以揭载约翰生①博士所撰制的《议会讨论录》取得世人的欢迎。现在到了经过百年纪念的一千八百七十年代里,《绅士杂志》的主笔为要引起读者兴味,不期想到《议会讨论录》,便在一八七四年的一月号上开始发表《议会中的人及举动》的长篇纪事。著作者虽然匿名,但其笔法,颇不愧为一百三十年前约翰生的后继者。——这是主笔介绍文里的话。
  威尔逊无端接触著这一篇纪事,谁知就从此确定了他终身事业的计划呢?
  一千八百七十年代,在英国议会史上,也是个极有光彩的时代。议员当中,很有许多出色的人。那篇《议会中的人及举动》的作者,便挥著自由自在的妙笔,来批评各人,使他们的面目、辩论,跃然纸上,威尔逊读了这篇文字,对于政治的兴味,不禁油然涌上心头。以后,又读第一卷的《绅士杂志》和别种书籍,热心从事于英国政治史的研究。这样,他对于英国议会的生命和习惯,是已经饱尝的了。他看政治的活剧,便比任何种事情为有趣。他的头脑中,也深印著论辩的形式。他的英、美两国政体比较的研究,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威尔逊在学的时候,几乎与学校规定的学科没有交涉,而且还要冷笑那些被学科所束缚的人。我们可以说:威尔逊从受了《绅士杂志》的刺激以后,他的生活,便以预备公的生活为惟一目的。所以他所读的,所想的,所写的,都是关于政治的。他所用心留意的,便是做个公众生活的领袖。
  威尔逊对于作文、演说,曾用过苦心。他并精于速记术,读书时记录要点,注明出处。他对于学科,分别轻重,而自加选择。普林斯登大学的实施选科制,在十年以后,然威尔逊却老早实行了。
  当时,大学里有两个讨论俱乐部,威尔逊属于某一团体的会员。他入会以后,就用全副精力去做。日夜除读书作文以外,更练习辩论。他的一个同级生因发音不宏亮,到附近森林中去做声的练习;然他也见威尔逊在森林的一旁,手执著书,正在模仿演说的姿态。威尔逊当休假归家时,就在父亲的教堂里做朗读的工夫。
  威尔逊除做那个团体的会员以外,自己又组织一个自由讨论俱乐部。这俱乐部模仿英国的议会,以一部议员代表政府,依议会的信任与否决定进退。
  但威尔逊虽是这样热心于辩论的练习,而在竞争演说时,并不得著大赏。一年级时,二年级时,三年级时,第一名都被别个同级生所得。在三〔四〕年级的讨论会里,也是这样。仅在二年级的竟争演说,得过二等赏。
  然威尔逊所以不能得这种奖赏的,也有理由。从这理由里,正可反映出他的学生的品性。我可以述二件故事如下:
  普林斯登大学有一种一百二十五元美金的英文学奖金。威尔逊的同学,都预期以为他定能得胜利的了。然他因为听到要得这个奖金的,必须费许多时间去研究宾夕生和莎士比亚的两种戏曲,于是他便断绝竞争的心,说是读书正忙,不欲耗费时间于无用之地。
  再,在普林斯登有一个“林特”讨论的大悬赏。威尔逊当初颇想参与。照章,这个讨论,须由前记的两个讨论团体各选出三个代表当场讨论。威尔逊所属的一个团体,都属望于他,确信他能成功。然这个团体所预备讨论的题目,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威尔逊抽签时,抽得“保护贸易”一面。说来奇怪,他一抽得,立刻把签撕裂,宣告不加入讨论。诸君知道这究为了什么?原来威尔逊是个坚实地主张“自由贸易”论者,而保护贸易是他所不信的;他不愿以自己所不信的议论,勉强主张,所以他就谢绝做代表。你们看,这是何等勇敢!
  威尔逊那时体重百五十六磅,身长五呎十一时。他于运动虽无特别的趣味,但很奖励运动。做四年生时,曾任运动委员长和棒球队长。
  二年生时,他做《普林斯登杂志》的编辑员。三年生时,做编辑长,但并没有出色的成绩。四年生时,把多年研究的英美两国政体的比较的论文,投到当时美国最有名的杂志《国际评论》(InternationalReview)。这时,他只是个二十二岁的青年。
  一八七九年八月号的《国际评论》,就有一篇论文《在合众国的内阁政体》登载出来。威尔逊有这一种在美国第一流的杂志里发表文字的荣誉,已是普林斯登学生生活的终局了。当在第四年级时,他已决定以研究法律为目的。一八七九年毕业后的秋季,就入学于浮其尼亚大学的法科。
  在浮其尼亚大学里,威尔逊的生活,仍和在普林斯登时相仿,惟学科较为吃紧,必须通过试验。大学的运动,有棒球、春季竞走、秋季短艇竞渡等。威尔逊除打棒球外,常散步野外,而以独行时为多。“秘密团”——这是英文“Fraternity”的译名,或译兄弟会。在外国或称“希腊字团”,因用三个希腊字做团名的缘故。美国大学中,到处都有这种团体,团体所定的宪法和标语,不许向外泄漏,故称为秘密,然其实并无什么危险。团员是由地位、学力、体格大致相同,而肯互助的学生组成的。——在普林斯登是被禁止的;然浮其尼亚大学的教授会,却承认他。威尔逊就在一八七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加入一个叫“弗·卡派·普西”的团体。同时,他又加入讲堂唱歌队及学生音乐团,因为他的歌声很美,所以常常独唱。
  在一八八〇年三月,大学发行的《大学杂志》里,登载他的《约翰勃兰脱论》;四月,又登载一篇《格兰特斯顿论》,前一篇论文,是他演说后做成的。威尔逊的名声,在六个月之内,已经闻于校内校外,故三月间开演说会时,有许多校外的人来听讲。
  浮其尼亚大学的学生,分为两个文学讨论会:一个叫“华盛顿”;一个叫“杰法逊”。这两个团体互为盛衰,到一八七九年威尔逊加入杰法逊会以后,便把这会的势力扩大。杰法逊会每年开一次讨论会,算是学校大典。一八八〇年四月,威尔逊参加讨论,曾得奖赏。后来做本会的书记,他的记录,美丽而精确,称为记录的模范。他又集合了青年思想家,组织一个小的讨论会,和他在普林斯登时一样。
  威尔逊那时患普通青年所常有的消化不良症,遂于一八八〇年圣诞节前几日休学,于翌年到北卡罗拉那的威尔米,一面养生,一面读书。
  一八八二年威尔逊二十六岁,已在浮其尼亚大学毕业。是年五月,就到乔其亚州的阿脱兰泰开始他的律师业。但法律并不是他的目的,他不过把法律为入政治生活的阶梯罢了。况且当地人不甚看重青年律师,很少人去请教他。于是他有改业之想了。一八八三年九月,他就入琼斯·霍浦金大学①去研究政治学、历史学及经济学。这是研究院的性质,故已不是寻常的大学生活,每周约有三十个研究生在教授指导之下,读论文并讨论。一八八四年,他得到学校史学特待生的费用。一八八五年,开始出版他的《国会政治》,这是十年前读了《绅士杂志》的长篇的感想与是后深思研究的结果。这书行世后,博得非常的好评;这在青年威尔逊实是个重要的时期。他的哲学博士的学位,也是这篇论文的赏赐,同时有许多大学,请他去担任教授的职务。是年六月二十四日,与预约的阿克森女士结婚。秋季,就往勃林玛亚女子大学②任史学及经济学的教授。他的新生活的第一章,从此开始了。
  一八八八年,应韦司来依大学③之聘,任历史及经济学的讲座。一八九〇年,任母校普林斯登大学的教授。一九〇二年,复被任为校长。一九一一年起,就上政治舞台。是年,任纽柯西州④知事。一九一三年,任美国第二十八代大总统,一九一六年再当选,至一九二〇年方下台。他的政治史上最有关系的事业,为向各交战国提议讲和条件(一九一六年),宣布美国与德国开战(一九一七年),讲和会议上创议组织国际联盟(一九一九年),但他的贡献,现在还少有人能领会呢。
  威尔逊于做政治家武器的演说,很得妙术。他的演说,虽然没有像罗斯福那样热情横溢,令听众颠倒的魔力,然用了他的明晰的头脑,能把无论怎样纠杂的问题捉住真相,毫无疑义的解释清楚,确是一种特色。不但如此,就是他的文章,也是明了而流利;他的著作,如《国会政治》.(CongressionalGovernment,1883)、《国家论》.(TheState:ElementsofHistoricalandPracticalPol-itics,1889)、《政治泛论》.(AnoldMasterandotherPoliticalEs-says,1893)等,都是上品的富于含蓄的大文章。他又是个多趣味的人,书斋里,除政治书、历史书不计外,尚有许多法律、哲学、科学的书籍。原来他本是个学者,冷静而富于理性;然也没有平常学者的严谨相,乃是很快活的对人谈笑。他的夫人——这是第二个了——喜欢看戏,所以常出入于剧场;并常往影戏院,与民众共其欢乐。他在学生时代所盛行的野外运动名叫Golf①的,现在还是爱打。
  诸君当记得,在全世界惊心动目的太平洋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十一月十一日),②华盛顿地方,不是举行过“无名英雄”的典礼么?所谓“无名英雄”者,是代表美国在欧战时死亡的兵士,从法国战场上挑出一具遗尸运回美国的。那天,有不下十万余名的男男女女,排队迎著这位“无名英雄”的骸骨,葬于亚林敦山。当时,威尔逊也参与送葬的典礼。他正在大病之后,乘车来送,大众见旧日领袖,病后无恙,欢呼声振动全城。后来,威尔逊因病早回,就有二万人排队至威尔逊家,威氏偕他的夫人立于门首迎接。大家不约而同,一齐低头向他行最恭敬之札,一时顿现肃穆壮严的态度,于是各呼“国际联盟万岁”、“世界最伟大的军人万岁”、“威尔逊万岁”各三。而当时最可使人感动的,莫过于数百小孩子的敬礼,因他们所致的言词。华盛顿同波定谟①两处的小孩子,一个人摘一朵花,合在一处,共同列队,和大众到威尔逊门首,由一位小女孩子,将花献给威尔逊,再读他们所致之词道:
  亲爱的威尔逊先生:
  我们今日到这里来,使你知道我们全国的小孩子对于你深深的爱情。我们虽然小,但是我们也知道称赞你和你所抱的主张。这一篮子的花,是我们送你的;每朵花,是每个孩子凑出来的,他的心随著这朵花一同给你,因为你的理想,对于美国,是这样的亲爱。我们都是将来的国民,总把你的理想,为你历来这样勇敢奋斗的保持延长下去。
  无穷的好念,为你的将来。
  小孩子的代表团
  威尔逊接了这些花,看了这群可爱的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已有了无限的感情触发。继复由全体公推的代表何尔德作简短的演说,因为这天是葬“无名英雄”之日,又是大战停止之日,②所以他演说道:
  威尔逊先生!你是他当年的大元帅,你使他带了你的福音,充满了你理想的精神,受命前发。我们不能使这佳日子过去,不到你这里来告诉你,我们的心是什么。我们没有忘记你这些理想,为了他们,我们去战争;为了他们,我们这位无名英雄去死!
  我们愿意恭贺你,一位战争时候受伤的军人,恢复你的体力。我们更愿意以我们荣誉、我们尊敬,一齐致于你的前面。你的事业,永久不死。
  演说毕,威尔逊挣著憔悴的病容:清而弱的声音答道:“我愿意我能有声音回答你们,谢谢你们给我从来未有的敬礼。我只能说上帝佑汝。”
  词毕,会场肃然无声,遏不住的感情,浮在个个人的眼里。忽大众齐声叫道:“世界上最好的人万岁!”威尔逊听了,泪勿能止。他的夫人也破涕。二万余人,一齐泪下不止,有呜咽不成声者。威尔逊因病体不能久支退入,大众痴立十余分钟而不能去。(本段录自罗家伦君《华府会议特别通信(一)》,见十年十二月十六日《时报》)
  诸君读了这段记事,能看出这种举动,是人类真性情的表现,是西方民族感情浓厚的流露么?
  威尔逊在今日虽像是个近乎“过时的英雄”了,但他的思想,他的人格,实是个先于时代的人物,他对于世界的贡献,实在很有价值,他在世界改造史上必可以占个重要的位置。我们青年呢,原不必像他般都去干政治的生涯,然于他的青年时代的生活,如热心研究、留意思考、练习演说、肯尽力于学生团体的事业,颇有许多好的习惯可以供我们效法,所以我们不必羡慕他的地位与名望,却要学得他的努力奋斗与服务公众的精神。
  原载1922年4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4号
  青年!向那里走?①
  在我们的进程上,有著两条路可以任我们走。一条是现成的,一条是待辟的。走现成路省力得很,几乎不费心思。但是要走待辟的路,多么难啊?崎岖不平,荆棘丛生,噬人的野兽当道,没气力的、没识见的那里敢!
  做人实在亦有这样的两方面。有的要享“现成福”,只会打算怎样迎合时好,怎样适应环境,图个食饱衣暖、快乐过世、劫掠公众幸福的强盗头(RobberMaster。这是H.G.Wells称呼现代营私人企业者),借款取回扣的理财家,出“运动”代价想“一本万利”的官僚、议员,……等等,凡在当世视为神怪万能的这些“大罗”崇拜者,都是向现成路走的。
  现在还有好些志行薄弱的青年,不问事情的应干不应干,志望的愿干不愿干,只因为这样时髦,就干这样,那样得势,就干那样。这种什么也不懂的人,也是向现成路走的。
  这种世界,这种人生,算得什么?有价值么?呸!狗彘之不若,那里还有人气?
  我想,做人至少终要立在进化点上才是啊!“迷恋骸骨”的,山林隐逸的,蝇营狗苟的,风流潇洒的,要这些何用?还不如及早送到古物陈列所里去的好啊!
  但是现在已有不少从迷梦里觉醒过来的人了。他们要考虑考虑人的意义,研究研究人的生活了。对于现在的社会制度,已经看出弊病,要计划根本的改造了。可是这正象条待辟的路,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在左右前后围集扰来。所以他们当中,为著改造而牺牲的,已经不少。不过这种举动——实在是个个人的职务,——没识见的固然见不及此;没勇气的也要畏难而退。这到底不是软弱的虚伪的,抱错误的人生观的“人”所能知、所敢做的啊!
  但是,要过人的生活的人,终须得做人所应做的工。这条待辟的路,虽然崎岖不平,我们难道不可以用力铲平的么?虽然荆棘丛生,我们难道不能用力斩除的么?虽然噬人的野兽当道,我们难道不可以用力杀死的么?我们所有的是力,我们还怕什么?一个人的力虽觉单薄,联合了我们大家所有的力,我们还怕什么?
  读者当已听见过“到民间去”这一句话了。这是流行在俄国大学生间的一种呼声。俄国大学生鉴于政治的腐败、贵族的混帐,所以要到离文明中心地很远的村落,去和平民为伍,要唤醒平民同来干改造社会的事情。在实行这种运动的时候,他们是受著横暴官吏的摧残,受著贵族的猜忌,受著牧师的怨恨,受著头脑简单、不识不知的农夫的惊怪。但是他们并不因此灰心。等到他们的工作完了,俄国是已得救了。现在研究俄国革命史的,谁能不赞美俄国学生那种热烈的精神和牺牲的行为呢?
  中国最有希望的青年!人类最有希望的青年!你们有责任,
  你们有力量。你们速速准备著“到民间去”!
  原载1922年5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5号
  复活“五·四”的精神①
  一般人常称道的“五·四”运动,到现在已是足足的三周年纪念了。从“五·四”运动里所创造的许多好听的名词:如游行,如请愿,如罢课。到现在还有遵守著、应用著的。但是,“五·四”运动的精神,不但不见发挥广大,而且近于消灭乌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可以感慨的事实。
  “五·四”运动这种破天荒的事业,既没有事前的预备,又没有临时的指导,当然是免不了许多不充分和不健全的缺点。但他自有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这精神就是发扬青年特性,发扬公众意志的精神。换一句话,“五·四”运动的精神,是在表示国民责任的觉醒。
  但我现在所说复活“五·四”的精神,还不仅仅在国民责任的觉醒这一点。我们是要本著这个精神,更图扩大、充实。因为现代是要人的觉醒的时代,现代是要社会革命的时代。个个人应得想到人生的权利,个个人应得想到做人的责任。我们承认现在的社会组织,是不合理的,非人道的。我们要大家觉醒,要大家团结。要大家都走上社会革命的路。所以我们要重新鼓励青年的奋发有为的特性,要张开眼来看看现代社会组织的缺憾究在什么地方,要研究改造这种社会是有什么方法。我只望大家都能有这个“人的责任的觉醒”。
  原载1922年5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5号
  发生动作的两个条件①
  任何种动作的发生,必有他发生的缘由。譬如吃饭是为了肚饿;添衣是为了体冷。但是这样两件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倘若仔细考察一下,便可以晓得有两个必须的条件:(一)为适宜的需要;(二)为这需要的意识。再用吃饭添衣作譬,倘若不饿不冷,自然不吃不添,这便由于缺少第一个条件。但有时虽然饥了冷了,因为临时正在用别种心思,或做别种动作,或有别种感情,于是这饿和冷,并不引起那个人的意识,竟有不吃不添的,这便由于缺少第二个条件。
  但也有感觉失常或是习惯不良的,不饿也想吃,而饿了反不想吃。这是病的状态,属于例外的了。
  我国教育的不发达、实业的不振兴,若究诘起来,也可归于缺少了我所说的两个条件的原因里。单讲教育,因为政府和人民对于教育,都没有急切的需要的意识,所以不肯拿出钱来扩充教育、改良教育。但他们并不一定是穷。你看,政府对于军费不是要几百万几千万的应付吗?人民对于“施舍”、婚丧、酬应,不是有些人非常阔绰的吗?独独对于教育,他们竟象“一毛不拔”。这是他们的愚蠢,没有觉悟的地方,我们该当可怜他们!
  我们学校中有些应该兴办的事业,也有些应该矫正的事业。也许有虽然见到了而因为环境的困难不能实行的;但好多地方恐仍由于没有需要和意识。这需要的缘故,而竟致无法实行。
  推而至于个人身上,也有好些要养成或改过的品格行为,但我们不觉得有养成或改过的必要,也就归于无形消灭。
  我们该当怎样呢?我以为最好是各人具有高尚的丰富的理想,能对于新的环境谋适宜的反应。也因有了理想,而需要的感觉可以灵敏些,不致于昏然罔觉。其次,反省也是不可少的。常拿理想和现实来比,便可得到一种自身的比较的价值,因以谋勇猛精进的功夫。故理想与反省,又可说是两个发生动作的条件的条件了。
  原载1922年5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5期
  好习惯怎样造成?①
  习惯底力量比生命还要大呢!
  Strachey②在他所著的《维多利亚皇后》(QueenVictoria)中说:这位皇后,当她的丈夫阿尔巴脱皇子死去四十年以后,还是天天照例把他的衣服安放在他的卧室里。
  美国驻英大使(WalterH.Page)在他底讲英国事情底信里,说到英国人底保守的习性,有如下面的一段话:
  没有一样东西是废止过,是改变过。随便什么地方,用膳时,当在进果点以前——不在吃完时——他们必须做第二回的祈祷。这是因为二百年之前,他们用膳到这个时候,不敢再延缓下去,恐怕被牧师晓得,说他们不虔心。
  前一例是个人的习惯。后一例是国民的习惯。这种国民的习惯,或者不限于何种民族,而实际上到处通行的习惯,差不多都是起源于偶然的事情。譬如用领带的一种习惯,是从古代欧洲底一个武士起的,他为了头颈受伤,用绸遮掩,不料后来竟成为习惯了。
  个人的习惯、民族的习惯,以数量计算,恐怕是太多得不能列举。我们现在也无用去计算,只就自己一个人身上想想,真是象乾姆斯①所说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日常行为,尽是机械的习惯”了。
  但是著衣、吃饭等习惯,还是属于表面的。这种习惯,比较的可以随意更改。惟有些习惯,入人较深,竟足以操纵个人、支配社会,如关于国家、关于家庭的观念,已成为内部的或心的习惯,那就不容易更改了。
  既然习惯有这般大的力量,我们怎好不去重视他呢?
  但是,这种在人间生活上占据主要成分的习惯,究有什么效果?这可从动作和意识两方面来观察。在动作方面:(一)动作准确;(二)动作速;(三)力不妄费。在意识方面:(一)意识成分减少(以不需注意故);(二)自信力强(以动作准确故);(三)不觉疲乏(以力不妄费故)。②总括言之,就在能减少无用的动作,过有效率的生活。
  我们只要把每天要做的动作,如吃饭、穿衣、走路等想一想,倘使没有这些吃、穿、走底习惯,势必每一样极琐细的动作,都要用意识去做。譬如走路,一定要留心用左足伸出去踏在地上,再用右足伸出去踏在地上,于是我们底精神,将完全费在这方面,再没有工夫可以赏玩风景或是与友谈话了。又如吃饭,怎样用箸,怎样取菜,怎样咽下,也一定要留心、注意。这样,我们底精神,也将不能用在别方面了。果真件件动作要这样做去,则我们可以说,我们底人生,只好在这些动作上过去,不能想望有什么文化、什么事业了。诸位想,这种样的人生,还有什么趣味、什么价值呢?所以从这一点看来,我们幸而有种种习惯,可以省却许多琐细的无益的动作,使我们得以所有的精神用在增进人生幸福、发达人类文化等事业上。这习惯底效果不是很重大的么?
  习惯是什么?这或者是个读者心中要发生的疑问么?我现在就来解释。
  对于一个或一类事物而起的一定反动,从后天获得的,叫做习惯。说得详细些,同样一种行动,因屡次反复的结果,能机械的向著一定方向而有使行动反复的倾向的,叫做习惯。
  人生各种动作底表现,最先为反射运动。稍后心身发达,为本能运动。到后来,这些先天的反应能力不足以保持有机体的生活了,于是就有习惯起来补助他们。Angell①和Dewey②都以为习惯与意识是同时开始的。因为当先天的反应能够应付环境时,当然不起意识。等有了难的新的环境,用固有的适应方法不足以济事,势必要引起意识来谋新的适应,同时所说的习惯,也就跟著发现。但习惯一经完成,意识旋即消灭。所以习惯和本能有一点相同的地方,就是不受意识支配,而于感觉性及运动性神经原中间自成一通路。而不同的地方,在来源这一点。因习惯是后获的,本能是先天的。习惯上的神经通路为经验所造成的,本能上的神经通路为先天所遗传的。
  上段说及神经通路,或者读者又要发生疑问了。这本来是要待说明的,现在就接续来说习惯底生理罢。
  反复同样的行动,何以会变成习惯呢?这就要考究习惯底生理的根据了。诸君如已经学过生理学的,一定晓得神经系是什么,神经原是什么,感觉性神经原和运动性神经原又是什么,还有刺激、接触部等名词底意义了。所以此地恕不多说。惟须知一切外来的刺激,经过感觉性神经原而至接触部,再传于运动性神经原而引起筋肉底运动;这样一来一往,便造成一条通路。假若某种同样的行动反复了几回,就能减少这一条通路底抵抗,而使他比较别条通路容易传达刺激,结果就成为常经这条通路而发生对于刺激的运动底习惯。所以习惯底成就,从生理方面解释,只是减少神经原接触部里某条通路底抵抗底意思。
  不过习惯底性质是特殊的,因为他是对于特殊刺激底一种特殊反应。在这刺激和反应中间的通路,成立得很牢固,所引起的动作也是一律的不变的。所以在一种动境里所造成的习惯,能否迁移到别种动境上,为近今心理学上一个大问题。譬如一个学生在自然科学的教室上非常注意听讲,但不能便说他在历史教室内也一样肯注意听讲。心理学家Bagley①曾经行过一种试验,在英文教室内因特重清洁,故各生的英文试卷,都写得很整齐清楚。但他调查各生在数学教室和地理教室底试卷,依旧没有改良。由这可见,习惯只是特殊的不是普通的了。
  但据心理学家实验底结果,知道在下列两种条件里,也可以把特殊习惯从一方面迁移到别方面去。这两种条件:(一)由于“相同分子”(IdenticalElements)。这是说:两种动境有许多重要的相同之点,则在这种动境里所造成的习惯,也可在别种动境里发生效力。不过这个条件,不是完全可靠的,只要动境略变换,便可影响习惯底迁移。(二)由于“手续观念”和“方法概念”(“Ide-alsofProcedure”and“ConceptsofMethod”)。这就是说,要知道各种特殊习惯怎样造成,知道这些习惯怎样有价值,知道怎样把这些习惯应用到新的动境里去。上边所讲的迁移,是机械的迁移;此刻所讲的迁移,是有意的迁移。有意的迁移,实比机械的迁移为重要。因为意识可以帮助我们适应新的动境。说得详细些,意识的作用,从一方面看来,能从我们底特殊习惯当中,选择可以应用的分子,造成了新的反应,使我们有效地去适应新的动境。总之,要使一种习惯有“普通的”价值,应该使这种习惯能为各种动境所引起。换一句话,应该有一个手续观念,能够自由应用到好多新的动作上去。
  得到一个造成习惯的方法概念,自然是习惯迁移上面很重要的条件。但此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养成对于某种习惯底的理想的观念。譬如清洁底习惯,不是限于一个地方,也不是限于一个时候,乃是人生所必须有的。假若这样的清洁底重要关系,一个学生能明白理解了,自然会到处留心,随时应用,可决不至有Bagley那种试验底情形了。
  这所谓理想的观念,还有别个意义可说。因为我们人是要长育的,新动境是要发生的;假若我们只有刻板式的习惯动作,岂不要变成机械了么?所以青年人所应当怀抱的一个理想,就是长育底理想。我们要有新的兴趣,要有新的问题,要有新的适应方法。——总结一句,要有新的习惯。所谓“少年精神”,便是不肯安于固定的生活而常求改良进步底意思。而我们在这里所需要的,便是意旨、标准、欣赏、见解等等可以应付新的变动不居的动境底理想的观念。①
  现在我要讲到一个更实在更重要的问题了。这是习惯成就律。讲究怎样把习惯造成起来。我把心理学家所认为要件的,介绍如下:
  (一)聚精会神。在开始时须具有一种尽其所能的强固的决心和热诚,有个极大的原动力,使破坏他的诱惑不致发生。即有何种困难,仍当坚持下去,庶几可由勉强而成自然。这可叫做鼓动律(LawofImpetus)。
  (二)注意的反复练习。要成就习惯,必须由反复练习以成立神经通路入手。但只有练习而不注意,还是无效。必须当反复一种动作时,常常“念兹在兹”并能明白这种动作底重要而唤起兴味,又设法加增变化使注意可,以持久。这可叫做注意律(LawofAttention)。
  (三)不要有例外。非新习惯稳固建立于实际的生活中,千万不可有一个例外发见。假若有了,便足以破坏已经成就的功效。所以“一气呵成”,不令间断,实为最要。这可叫做持续律(LawofConstancy)。
  (四)捉住第一个机会去实行。已经定好了一种志向,要造成某种习惯,则必须捉住最先可能的机会或自行创造所需的机会去实行。这些机会,或是自己的情绪,或是他人的影响,皆有利用底必要。西谚所谓“打铁须趁火热时”,便是这个意思。若单是记些格言,立些主意,而不能利用机会或创造机会,则不会有好习惯造成。这可叫做练习律(LawofExercise)。
  (五)有快感的反动结果。对于某种刺激底反应底结果,如其能发生快感,则感应间的通路容易成立,就是习惯容易造成。若其随伴而生的结果,只有苦恼,不感快意,则下次遇著那种刺激,便不容易发生反动,这样习惯便无从成就。这可叫做效果律(LawofEffect)。
  除了上边所讲的五种习惯成就律以外,还有两个条件:(一)为作始底重要,就是我们最初所养成的习惯,必须是正确的,有益的。倘若始基不好,不特改正为难,且足为入世后生活底阻碍。(二)为同时不应造成多数同样的习惯。这是因为造成习惯时要专心,要热诚,要没有间断。若是种类多了,就难免要纷心耗力。所以一时只应注意一种,等这种正确的习惯已经造成,然后再注重他种习惯。
  又,当造成习惯底时候,有好多进步或退步底地方。这退步处——在学习进行曲线上的平坦处或低落处——就叫做高原。高原底意义、作用和处置底方法,我在本志一月号上《山谷期》一篇文里已经说过,请读者参看一下,此地不再讲了。
  要是我们已经有了恶的习惯,如吸烟、饮酒、打牌、说谎、不清洁、不守时等等,将怎样呢?那没有别的话,只有及早破坏。破坏底方法,可有下列四种:
  (一)断行。一旦起念要破坏某种恶习,就要立刻实行。倘有“以待来年”底存心,便永远不能除去。也有主张用渐减法底人。如要戒酒,以逐日减少杯数为法。但这样犹豫因循,决难有戒绝底日子。
  (二)杜绝诱惑,另用代替物。破坏恶习时,若仍有诱起那种恶习底物存在,就不容易成功。所以在恶习尚未完全除去以前,务必竭力地避去诱惑。如要戒吸烟,不当再有烟草看见。或者用他种代替物,做别种动作去防止,也是可以。
  (三)不许有例外。戒酒的人,若存一个“星期日或逢宴会不妨饮酒”底念头,则他的饮酒癖万万不会除去。既然戒酒,便当滴酒不上口。有了一日底例外,尽足使多年的苦心归于水泡。
  (四)自己暗示。这是打胜诱惑最良的手段。当破除恶习时,与自己以能够打胜恶习底暗示,又对朋友宣言要打胜恶习,或常以能打胜恶习为自豪。果能保持这种态度,则打胜诱惑不难了。
  从生理上讲来,年龄增加,神经原间底联络变成困难。所以人到中年以后,要养成新习惯、破坏旧习惯就不容易。而在青年时代,最富于长育的能力、流动的性质,实最适宜于造成好习惯、破除恶习惯。故我辈青年,应当不辜负这个机会啊!
  我们青年所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依我看来,可以有下列的几种(举其最要紧的):①
  (一)留心自己健康的习惯。
  1.早操。
  2.课外运动。
  3.户外游戏或工作。
  4.早眠早起。
  5.清洁。
  6.读书时、吃饭时,遵守卫生规则。
  (二)保持优良姿势底习惯。
  1.头必正。
  2.发必短。3.胸必挺。4.背必直。5.衣必整。
  (三)游戏底习惯。
  因为游戏(音乐、艺术、戏剧、诙谐、运动等)底习惯,我国人没有正当养成;或者终日忙碌,无暇游戏;或者不务正业,干有害的“娱乐”。我们为丰富生趣,为恢复疲劳,为增进活力计,必须看重游戏、实行游戏。游戏时要用著全副精神,同做别种工作时一样。这种工夫,非有练习不能做到。但做到以后,对于作事效率却大能增进。罗斯福底特性之一,为能集注精力于游戏。当他从办公室出来时,便投身于游戏,或是打猎,或是击拳,或是和子女玩,都用和办事时一样的热诚、气力、专心。有人说他能成就如许大事业,能多才多艺、临机应变,这个好游戏底习惯,便是个秘诀。所以我们对于游戏,不可再以旧人物“玩物丧志”底眼光去看待,关于这方面,将来当更作文来讨论。
  (四)读书底习惯。
  1.爱读有价值的书。
  2.除教科书外,要利用别种书籍。如日报、杂志等,以补助学业。
  3.能很容易地很充分地利用参考书。
  4.能善于利用学校图书馆及公众图书馆。
  5.能用自己底能力判断书中所陈述,并能选其要点,作成大纲,以便应用。
  (五)勇敢底习惯。
  1.肯说老实话。
  2.承认过失,不怕改去。
  3.做事有恒,不怕失败。
  4.受了不正当的攻击不畏缩。
  5.良心上认为应做的事情,要不畏难地去做。
  6.不称心和没有人称扬的工作,也尽力去做。
  (六)负责底习惯。
  1.不能实践的事,不允许人家。
  2.允许人家的事情要践约。
  3.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论大小,都要检点一下,看是不是妥当。
  (七)有规律底习惯。
  1.自己规定时间,使作业和室外的动作适度。
  2.人品、服装都整洁。
  3.器具、用品都放在适宜的地位。
  4.努力不使预定的作业有间断。
  (八)自信底习惯。
  1.自己常取能战胜底态度。
  2.自信不为任何种不正当的势力所屈服(如肉欲、金钱、虚荣)。
  3.自己能力所及,自己尽力做。
  4.说话不羞涩,有堂皇的气概。
  (九)协作底习惯。
  1.能参与团体底事业。
  2.能按时出席。
  3.能发表自己底意见。
  4.能做领袖。
  5.能服从。
  (十)不断的修养底习惯。
  1.常能反省。
  2.能听从朋友底忠告。
  3.保持长育的理想。
  4.能虚心。
  5.有锐敏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原载1922年5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5号
  美国暑期学校的发达
  我国有暑期学校,始自民国九年南京高等师范。①不到一年,各地都起而仿行,诚可视为教育推广之好现象。但试与美国比,就不如远甚了。
  去年本志七月号“欧美教育新潮”栏曾登过一篇《美国暑期学校的成绩》,叙述一九二〇年暑期学校发达的情形。今更依据华沙莫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华尔德(RaymondWalters)的调查,叙述一九二一年的暑期学校的发达。读者试与前文比较一番,便可知他们教育推广的努力了。
  原来美国教育的发达,实在是令人惊异的。英国经济学教授华拉司(Prof.GrahamWallas)于所著的《我们的社会遗传》(OurSocialHeritage)中,曾说过一句话:“在美国的英国人妒忌美国人的一致承认教育的需要。”他就举暑期学校学生之多为一个例证。
  从美国大学、专门学校、师范学校所办的暑期学校的学生看来,可以知道美国中等学校教员对于教育的热心和活动。因为暑校学生的大多数,就是这些中等教员。我们想求一个所谓承认教育是需要的证据和美国未来中等学校程度增进的征兆,实在没有比这更可靠的了。
  下面所附的三个统计,①足以表示暑校入学者增加的比例。所列的数目是从各大学、专门学校、师范学校的报告得来的。第一表是代表简约的结果。
  一九二一年办暑期学校的教育机关共有四百一十所。学生数共有二十五万三千一百十一人,比一九二〇年约多百分之三十二,就是六万二千一百〇五人。
  在这些教育机关中,大学校及别种授与学位的学校共有二百四十一所。他们在一九二一年的暑校学生共计十四万三千一百五十四人,比一九二〇年多百分之二十八,即三万一千五百三十七人。
  第二表是代表九十六所暑校学生最多的大学校及专门学校在一九二〇和一九二一两年人数的比较。其中以哥仑比亚大学②的学生为独多,竟超过于次多数的两大学学生的总数。加里福尼亚大学在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一学年中正式学生之多,为全国第一;今在暑期学校的位置则居第四。
  若再加分析,前列的一百所最大的大学及专门学校的暑期学校,占全体二百四十所大学及专校的百分之八十四;而十五所最大的大学及专校的暑期学校,又占这一百所最大学校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五,占二百四十一所学校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八。
  各学校中,一九二一年的暑校学生超过一九二〇年的,要算哥仑比亚大学暑校为最多,计增加之数为二千零二十九人,或百分之二十。然最大的百分数,还要以阿乌华①州立专校为最甚,计比先一年多一千〇十九人,则几达百分之百了(因先一年只有一千〇八十八人)。
  当美国加入欧战的几年,就是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一八年,平常正式入大学及专校的人数固然大减,却在暑期学校亦复如是。一九二一年的暑校倘和战前的一年(一九一六年)相比,诚属有趣。《学校与社会》周刊(SchoolandSociety)曾曾列出那年二十所高等学校的暑期学校学生数。计是年共有学生三万七千八百三十二人,但至一九二一年,同是这二十所大学及专校,则有学生五万六千七百三十五人。如此五年之间,人数相差有一万八千九百〇三人之多,实占百分之五十。
  在下列第一表中称为高等师范(NormalCollege)的教育机关四十七所,称为师范学校(NormalSchool)的教育机关一百二十二所。其中有二十所最大的高等师范列在第三表。这四十七所高等师范的暑校学生的总数和一九二〇年的学生数相比实多一万一千八百六十人,即多百分之三十。
  这一百二十二所师范学校的暑期学校在一年间所增加的学生数目为一万八千七百〇八人,即约百分之四十七。
  我们读了上述的几段事实,可以看出美国暑期学校的数目是每年增加,入学的学生亦每年增加;在这所增加的学生中,尤以中等学校的教员居多数。因以推测美国的教育,实在日新月异的过程中。若我中国教育之本不发达者,岂不当愈加努力么?
  原载1922年5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
  美国夜学校的专校学科
  美国纽约城专门学校从一九〇九年起设立夜学,专为日间服役的青年研究专门学校的功课而设的。所有学程是正式专门学校的文科和理科的学程,将来亦可得文学壬(B.A.)和科学士(B.S.)的学位。夜校教职员也是由专门学校住校的教职员中选出;授课时间为每晚八时至十时。当初开办时,专校董事会议定夜校学生以二百人为限,功课以一年生的为限,简直没有选科。这因当时一般人看夜校实施正式学校的课程为一种试验的原故。
  夜校从开始就给予完全专校的学分。学生入学亦须通过同专校一样的试验(十五个单位)。夜校出席的时间数,所做的事业,所请的教授以及种种考试,都和日间的一律。故夜校所给的学分亦可得到学位。那时毕业所需的学分为一百二十八个,现在则须满一百三十二个。那时又规定每个学生在每学期选学分的数目,故习满一百二十八个学分所需的时间约为八年,这在日间专校学生便有四年已足。
  在一九〇九年九月,学生数只有二百〇一;但到一九一一年九月,已增至四百五十二。夜校不但须谋研究普通学科者的便利,更应供给从事专门职业者的需要。且该校既由公款支持,故对于奉公的人员尤应有专门的教授。夜校为应付这种要求起见,遂许政界人员入校为“官厅特别生”。到一九一三年,这种特别生已有二百五十五人,其时正式生则有六百〇五人。学科除出普通的以外,又设许多特科,以应学生的需要。这种特科的性质,以偏于工程的居多。
  一九一五年董事会议定,得由夜校主任组织一职业及市政科(DivisionofVocationalSubjectsandCivicAdministration),地位与专校的文科、理科相等。又修正专校的章程,许纽约城居民入校研究专门的职业功课;至非本城的住民学生,则须纳费或经别种手续方许入学。然考试及格的男学生,可以自由听专校的普通学科的法令并未改变。至于新章,则也〔允〕许不能通过入学试验的女生和男生,选习学科;或纳费以后,并可听普通学程以外的专门学程。
  夜校的发达,殊属可惊。至一九一九年合计普通科、专门科学生人数已近五千人。董事会因又把日校和夜校组成三科,就是文理科、商业市政科及工艺科。商业市政及工艺两科,全属于夜校,后来始与日校所授的学科合并而成为全校的一大分科。是年又添设一教育科。举凡日校所有可得学位的学程,无不适用于夜校,故夜校入学人数在一九二〇年已有六千至七千。是年行毕业礼,得商业硕士者二人,得商业学士者一人,得会计师毕业文凭者四十六人,得初级会计师证书者十人,得普通文学士、理学士的学位者二十六人。
  按照新章,女子亦许入学,且可得男生一样的学位及毕业文凭。但关于授与学位一事,夜校另与纽约城一个专教女子的亨德专门学校订约,凡在夜校能得学位的女生,将由亨德授与而不由纽约城专校授与。至于专门学程的学位,则不在此例。
  教育科专为补助教员学识而设。所授功课大概为文科及他科的课程。上课时间多在下午。现在本科学生约有四千五百人。合计全校学生总有一万一千五百人。
  四年以前,夜校又把纽约城的夜间中学校改组,使其程度足以升入专门学校,与日间中学相等。因此,毕业于小学的学生尽可日间出外工作,夜间则继续他们正式的教育,由中学而专门,所研究的学问,并不减少或改低。我看这种办法,我国亦可仿行。谋教育机缘普及于人人,这终算是一个方便了。
  原戴1922年5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
  见解和勇气①
  现在有许多青年,也常觉得旧的习俗中有不少的谬误和偏颇的地方,但终没有反抗、革除底力量。
  譬如有些中学学生,他们看了社会上许多腐败、龌龊的事情,如嫖、赌、媚、辱等等,也会“痛心疾首”,认为不好。他们看了一般青年随俗浮沉,不能自作主张,或是奔走钻营,只图食饱衣暖,也会指斥痛骂,认为堕落。在他们自己呢,在未毕业的时候,也许能保存着一副“疾世傲俗”的脾气,不失为一个有志的青年。但四年五年之后,他们是毕业了,为了情势所迫,他们竟是要投身到向所嫌恶的社会里去了。于是他们怎样呢?据我所见所闻,有干社会上流行的腐败而卑鄙的勾当的,有干一般堕落青年没志气的行径的。他们这样自辩:“社会是如此这般的了,我个人何必定要不如此这般呢?人寿几何,不趁现世享乐,还待何时?”外人或者也要替他们辩护,以为有家庭里父兄底逼迫、社会上习俗底引诱,以青年们幼嫩的心情,怎能禁得起四方八面的牵引?他们没有铜筋铁骨,自然要被大熔炉所化了。
  这是原谅他们底好辩词了。我们睁开眼睛一看,真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我们那里能够抵抗得住?
  但是他们没有抵抗的勇气,果然可以原谅的么?说抵抗不住就屈服了,就不妨偷生了,这是有骨气、有赤血的人所应当做的么?
  他们自辩的错了。外人谅解的错了。我以为,他们所以没有勇气,乃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解。他们当初的觉得社会不好,觉得人家堕落,只不过是一种肤浅的感想罢了。他们何尝有深切的理解?他们既然见有未及,便是本身没有了一定要怎样的存心,于是他们便入世而混世了。
  教育家宓勒·伊尔文(IrvingE.Miller)说:“思想底明了,就是了解一个境遇和他的需要,乃是有力的意志底指导分子。”可见勇气不是凭空发生的,乃是有个根源的。勇气底根源,是热烈的感情和明澈的见解。而见解更足以指导动作,使趋于易达解决的一个方向。所以我劝一般青年:要有抵抗习俗的勇气,更要有真切的必须抵抗习俗底见解。
  原载1922年6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6期
  告中学毕业生①
  现在时届六月,有好多学校的学生,就要修毕学校规定的课程,受著毕业生的称号了。
  中学毕业生,实在是人生进程上最有关系的一个时期。或者从普通的教育进受专门的教育,或者从学生的生活改就职业的生活。前一种人,从此要规定他将来活动事业的性质和趋向;后一种人,从此就限制他活动的径路了。
  记者现在趁诸君尚未毕业而将要选择毕业以后的生活的时候,愿意贡献一些意见,以供诸君参考。
  谁应升学,谁应谋生,这当然是个很重大的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理当由本人审度自己才力及环境等条件,并参考学校师长和家庭父兄的意见,来从长计划,精密考虑,方为得宜。我现在所要说的,是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著解决方法的而言。所以分为两项:一是告升学的;一是告谋生的。
  我对要升学的中学毕业生说的,却有两句话:(一)审察所欲入的学校是否合于教育的性质。(二)审问自己求学的动机是否合于做人的条件。关于第一句话所应当知道的是:(甲)这个学校须是不受各派教会的影响的;(乙)这个学校须是不受各派政党的影响的;(丙)这个学校须是有革新精神、平民精神的。凡学校没有具备这三种资格的,是为不合于教育的性质。关于第二句话所应当知道的是:(甲)求学是为谋增进全体人类的幸福;(乙)求学是为谋学问、艺术等文化事业的发达。凡求学动机违背了这两项,但为图个人的福利,作个人的装潢的,是为不合于做人的条件。
  我对要谋生的中学毕业生说的,也有两句话:(一)审察所欲就的职业是否合于人的生活;(二)审察所欲就的职业是否合于自己志愿和才力。关于第一句话应当知道的是:(甲)这种职业是人类生活所需求的;(乙)这种职业是能使人类欲望得高尚、精神得安慰的。凡职业没有具备这两种资格的,是为不合于人的生活。关于第二句话所应当知道的是:(甲)做合于志愿的事,能发生快感的;(乙)做才力所及的事,能增进效率的。凡就职而不顾到这两项,徒想依赖外力,侥幸混世的,也是不合于人的生活。
  我的话已经完了。或者要视为理想的么?不错,照现实看,确是理想的了。但是,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呢?……
  原载1922年6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6号
  从救国运动到社会运动①
  有人说三年前的“五·四”运动和“六·三”运动是学生底救国运动。争外交、打卖国贼、抵制日货,都是为了救国家底危险。救国运动当然不是坏的事情啊!可敬哉,学生底救国运动!
  但是现在怎样了?华盛顿会议开过了,外交胜利么?②被罢黜的卖国贼,不再为害么?日货抵制有效么?惭愧!惭愧!我们竟不好意思作个回答!也不知怎样作个回答!
  我曾说过,“五·四”运动是表示国民的责任底觉醒(见上期短评)。③但有多少国民已经觉醒了呢?在当时激昂慷慨,大声疾呼,罢了课而奔走运动的号称觉醒的青年,果真是百分之百的觉醒么?救国运动已成三年前的名词了。有多少实实在在的成绩,可以使我们记得、纪念呢?
  三年来的经验,能使我们更有新的觉悟么?救国!救国!无论是空谈或实行,都可以说是“徒劳而无功”的。老实说罢,倘若现代的社会组织不根本改造过,无论你怎样热心地救国,都是枉然的啊!试问你为什么要救国?不是为了保护在这块国土内的人民底福利么?但是照现代的社会组织,就是在那号称最富、最强的美国、英国地方居住的人民,还是不能够得到一样普遍的公平的福利。从这看来,我们盲目地讲救国救国,只可说是上了国家主义论者底当。纵使救国运动成功了,还不是一个“强凌弱,富劫贫”底世界么?
  我们当中已经觉悟的人所常呼喊,而最急切的,不是所谓“人的生活”么?因为现代人所过的都是非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最不自然、最不公道、最不合理的。所以我们如果讲觉悟,至少总要觉悟到这一点。我说现代是要求人的责任底觉醒底时代,就是为此。
  “到民间去”啊!外面的呼声正急迫而且真挚呢!青年底灵敏而富同情的心弦,应当是已被拨动了。快快预备!快快起来罢!
  原载1922年6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6号
  爱迪生的青年时代①
  我们已经登载过两个政治家的青年时代的历史,②现在我们要换个方向,想把科学家的青年时代的历史供给我们青年的读者。我们以为科学的研究、科学的事业,一定要比政治的研究、政治的事业,更合于我国现代大多数青年的需要。所以我们想,这个方向的变换,当是读者所欢迎的了。
  我们现在所要讲到的是个电气界最伟大的发明家的青年时代的历史。这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爱迪生(ThomasA.Edison)了。
  爱迪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进步所贡献的,原是有许多别的发明和发见,不仅限于电学一方面。不过,他的名字在电学方面更其卓著,这是我们要承认的。他的历史含有许多可以惊异的事情和伟大的成就。他并不像莫撒③(Mozart,1756—1791,德国乐曲作者),在幼年便显其音乐的天才;也不像别个发明家,从起头便专心于一物。他的研究电学,实在可以说是偶然的。这便是他的可以惊异的地方的一例。
  当十九世纪的中叶,电学尚未发达,这是不消说得的。学校里并无电学一科。电气也不是一种独立技术或事业。虽然也有科学家专门研究电学的,但他们所晓得,实在还不及现在中学校里的聪明学生所晓得的那么多。莫尔斯(SamnelF.B.Morse,1791—1872)的发明电报,仅比爱迪生的出世早十二年(一八三五年)。所以爱迪生出世的时候,电气事业只好算在幼稚的时期。
  当一八四七年爱迪生出世,在美国全国还没有遍设电报。直到他少年时,电报事业方才发达。所以爱迪生诞生的时候,恰在“电气时代”(TheAgeofElectricity)刚好开始。但他后来发明了许多重要的实际的电气事业上的物品,却于“电气时代”这个名称很有关系的。
  爱迪生的祖先,在一七三〇年从荷兰移住到美国。他的祖父是个忠实的爱国者,深表同情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一百零四岁时才死。他的父亲名叫萨木隈尔(Samuel),是一八〇四年生的,身长六尺,富有精力,一八四二年,从加拿大移住到阿哈乌州①的米兰,经营商业,很是得法。他的母亲名叫南茜·伊里奥脱(NancyElliott),是个美丽而有学识的女子,生于一八一〇年,当一八二八年和他的父亲在安剔丽阿省的维也纳结婚,那时她正在那里做小学教师。
  爱迪生有一个哥哥,名叫威廉·璧脱(WilliamPitt),还有一个妹妹名叫坦尼(Tannie)。他的哥哥和妹妹都有优秀的天才。璧脱长于绘画,曾有学美术的志向,但是后来他却从事于街车的事业了。坦尼有文学的嗜好,曾在作文上用过工夫。至于他自己呢,也具有绘图的才能,当想著机械学上的问题时,他终要拿一张纸来“打样”。这种情形,几乎没有一日是空过的。你若取他的一大堆的笔记簿来看,就可见到有几千个这种的图样。
  爱迪生童年时,身体并不强健,而且竟是虚弱的形状。他的头形,极其整齐,但是极大,因此就〔当〕地的医生就恐怕他要有脑病。而他的父母,也就不许他入学校读书。后来虽去上学,但为时甚短。在一级中,他常在同学之后,不大长进,教师竟对视学员说他是个废物(addled)。
  但是他的母亲是个有教育经验的人,她已经精密地研究过儿子的心理,晓得他是具有超乎寻常儿童的智力的。所以她一听见教师的报告,不觉大愤,决意叫她的儿子离开学校,由她自己来担任教育。
  爱迪生有了这样一个母亲,真是“福气”。因为她不单是聪明、慈爱、谨慎,并且是富于学识,怀有大志。她本著做教师的经验,尽能教育她的儿子,好过于那时本地的学校所能给与的。
  在母亲的保育之下,他就养成了好学的习惯和阅读文学书的趣味。他读书甚多,而且读过以后,要是那本书是有些用处的,他终不会忘记。
  当爱迪生年幼的时候,他对于本乡的运河和谷仓以及造船厂,都有深切的趣味。他又常发许多问题,虽在他的富有才具的父亲也觉得无法应付。据说,他的家人因此把这个幼童当作精神不均衡发达的看待,并且还以为做父母的将永远看护他才行。
  他的爱好机械学的志向,就在极年轻的时候已经显露出来。他欢喜用造船厂及锯木厂所废弃的木片来造路。有一天他竟在乡间市街上极用心地描摹商店的招牌。
  到了现在,爱迪生还不敢轻易接受一句肯定的话,除非他自己能用实验去证明。有一次,当他六岁的时候,他看见一只鹅坐在她的蛋上,孵出小鹅来。当下他就失踪了。他的家人就四处寻觅,后来终算被他的父亲寻著了。你以为他在什么地方呢?原来他是坐在仓廪内一个自己做成的窠里,里面放著一只鹅和许多蛋,想孵出小鹅来啊!
  他的奇特的记忆力,当他幼年时已经表现。因为还未满五岁的时候,他已把林中伐木的和运河里驶船的那些人所唱的歌已经统统学会了。
  他年轻时,有一种忧虑的性情。有一天他伴了别个幼童到河里去洗浴。不料入水以后,那个幼童忽然不见了。他等待了半点钟,天晚了,他就没精打彩地回家,也不说出这件事情。约两小时以后,有一个男子到他家里来严重的诘问,于是他才说出当时的情形,说时若有一种犯了罪的苦痛的感觉。后来到河里去打捞,终算寻著了。
  爱迪生自己也曾跌入过运河,几乎溺死。又曾跌进过麦堆里,几乎断气。又曾在谷仓里放过火,竟把谷仓变成一片焦土。后来就在广衢上受打,作为一般少年的警告。有一次他正在果园篱边起劲地掘野蜂的窠,一只公羊忽然向他攻击,正要第二次用角触他,幸亏他能设法躲避,然已受伤甚剧,竟需多量的亚尔尼加药来疗治了。
  同〔当〕时铁路建筑发展甚速,米兰地方也有了铁路。于是向来靠船舶运送的谷市,全被铁路剥夺。爱迪生的父亲原是经营谷业的,至此已无能为力,就决意移住,另谋他业。一八五四年,全家离开米兰,搬到密西根州的荷龙埠去了。
  爱迪生家移住到荷龙埠去,是在他大约七岁年纪的事。住在那里不到几年工夫,他就开始一种活动的生活,就是做卖报童子。
  他得著一个善于教育的母亲,真是他的福气。他觉得读书是件容易而快乐的事。当他还未满十二岁的时候,已经读过吉朋①的《罗马帝国的衰亡),休蒙②的《英格兰史》,希尔③的《世界史》,勃尔登的《忧郁症的解剖》和《科学辞典》等。他们母子两人也想研究牛顿的《原则》,但是数学程度太不及了。就到现在,爱迪生对于数学还不十分高明。他曾对一个朋友说:“我常能雇用几个数学家,但他们不能雇用我。”
  他的父亲常奖励他去培养文学的嗜好,如其有一本书他已精通了,就可得著些许的钱。他又喜欢读小说,尤其是嚣俄④的。后来当他做电报生时,就有著一个绰号叫做“维克多·嚣俄·爱迪生”。由这可见他对于那位文学家崇拜的真切了。
  他十一岁时,非常欢喜研究化学。他得著一本派克的《学校哲学》(讲初步物理的书),就把书里所有的实验,差不多件件试验过。然他也常做自己的试验。有一次,他设法叫一个家中幼仆吞服多量的“沸腾散”,因为他相信从沸腾散发生的气体能使那幼仆飞行。不料那幼仆受著药毒,号啕乱滚,不胜痛苦,他也尝了母亲的一顿打击。
  那时他因为欢喜化学,就用地窖作试验室,从各处搜集了二百多个的瓶,把化学药品装在瓶里,瓶外标记“毒物”两字,免得别人乱用。过了不久,凡本地药店所有的药剂,他都晓得了。凡书上所载的话,非经过他自己的试验,终不肯相信。
  他一有空闲,便到地窖里去试验;邻近儿童所做的游戏,他是不参与的。他的母亲厌他的实验室太杂乱,曾命令他把东西统统搬出去。但他因此感得极深的苦痛,做母亲的也不能强制,只好温语慰勉,惟坚嘱此后当他出去时,须把各物整理清楚,放好锁好。
  但是他的有限的资财为了研究化学,马上就用完了。他又没有正式入学校读书,只在家里从母亲学,因此尽其所能的买了许多书来读。后来他把这件事情细想一过,以为倘若能在火车上做个卖报童子,就可以赚了钱以供试验之用,并可从日报上、杂志上得到新鲜的读物。还有一层,他若果在火车上服役,就可在台屈劳脱地方有些空的时间,到公共图书馆里去阅书,那里是不取费的。他这样想过,就决意这样做。他的父母当初不答应,但后来却允许了。
  有许多人常常这样想:爱迪生的做卖报童,终是由于他的家境不好。但其实不然,他的家境倒是很富裕的。他的出来卖报,乃是他自己的选择,无非想由此满足他试验和求知的欲望罢了。一八五九年,他得到在荷龙埠至台屈劳脱火车上卖报的特权。这两地相距六十三哩,上午七点钟从荷龙埠开,下午九点半钟复抵荷龙埠。他在车上卖报几个月之后,就在荷龙埠开了两爿店:一爿是卖新闻纸的;一爿是卖菜的。他雇两个童子管理店务,得共分红利。但卖新闻纸的一爿店,因为委托不得其人,不久就闭。惟有卖菜的一爿,支持到一年之久。那时铁路通行以后,又加开特别快车,早晨从台屈劳脱开行,晚上复返。他又得到特权,可在这班特别快车上派一个人卖报。和这班车连接的,又有一辆车,一半放行李,一半放美国邮件,但好久没被使用。于是他每早从台屈劳脱市场买两大篮的蔬菜装在邮车里,运到荷龙埠,叫自己店里的人拿到店里去卖。除此以外,又贩卖牛奶、桑子等。他整批的而且廉价的买了来,允许工程师及车上员役的妻子以一种特、别的折扣。他后来又在新开的移民车上另雇一人去贩卖面包、烟草及糖果。你们看!仅仅十三岁年纪的一个童子,能有这样精明的商业手腕,不是很可惊奇的么?这是一点他的幼年的历史。以下让我们再来讲他的做卖报生活时代的故事。
  爱迪生的火车早上七时离开荷龙埠,约三小时到台屈劳脱,直到傍晚再由台屈劳脱开往荷龙埠,在夜间九点半到。这样一个长的日子,却给他一种所要得的机会,就是读书,买化学药品及仪器,做化学实验。
  这一列火车分成三种车辆——行李车、吸烟车及通常客车。那辆行李车又分成三间——一间为箱箧包裹,一间为邮件,一间为吸烟。
  但在这一间吸烟室中,并不通气,所以没有用处。于是就让给爱迪生,他除放置新闻纸及糖果等食物以外,又把他母亲地窖内所藏的实验用具统统搬了过来。他在这每天开行两次的火车上,很有许多闲暇来从事于化学的研究。
  他的生意非常发达,每天可以得到八元或十元。每天送一元给他的母亲,多的维持自己的生活,并有力量可以将余利买化学药品及仪器。台屈劳脱本是个大城,他可以获得很多的知识。那里又有一个公众图书馆,他又费许多时间去阅读他所欢喜的专门书籍。这样他就把大部分的时间及全数的钱费在化学上了。
  但他在那个图书馆里,不单看化学方面的书,还想得到别种学科的知识。所以他最初阅书的方法,是一橱一橱的读过去,不问是属于何种性质的书。
  爱迪生这样地做去,过了不少时候。后来美国内乱起来,他晓得新闻纸的需要一定很大。于是他竟想自己来办一种报纸,那个吸烟室里的小实验室也就算作报馆了。
  他在台屈劳脱得了一架旧的印刷器,又买了些铅字。因为他的机械学的天才,竟学会了印刷的方法;又在闲暇的时候,在火车里把铅字排好。这样他竟成为WeeklyHerald①(他的周刊的名称)的排字者、印刷者、编辑者、所有者,发行者及分销者。他的报纸每份售三分,或者每月八分,每期总可销到四百份以上。但现在要想得到这些报纸,只有一二份了。
  在进行的火车上印刷报纸,实在要推爱迪生的为第一了。他的报纸受著著名的英国工程师司蒂文逊②的赞成,又得到《伦敦时报》的称许。出于十四岁的一个童子的手的报纸,当然是很有可观的了;而且爱迪生靠了铁路上的电报,常能把本地发生较迟的新闻为普通报纸所没有登过的印刷出来,所以愿意订阅他的报纸的人竟是很多。
  爱迪生的生意发达极速,后来他就雇用一个小朋友帮他的忙。当战争开始的时候,③两个人简直忙得“不亦乐乎”、因为那时战争的消息最为时人注意的缘故。爱迪生为推广新闻纸的销路计,他就先打电报给各车站的代理人,叫他们把新闻布告出来,等火车一到车站,常有许多人等候买报了。
  他发明了这个先打电报的法子,去销售新闻纸,竟是大告成功。后来买报的人太多,不够应付,他就把报价增加,由此他可以赚许多钱。
  但他所赚的钱,都用了去买药品及仪器,所以不能积蓄。他又买了一本Fresenius的QualitativeAnalysis,2①不息的去试验去研究书里的问题,从此他的在火车上的小实验室又增添了几种设备,特别的是他现在又研究电学了。
  我们晓得,他既能很灵敏地使用电报机,一面充他自己办的小报上的材料,一面把他专有的战争消息公告沿铁路的大众,又加是个专心试验的人,则他的研究电学自是当然的事。他已有了化学的知识,所以像装置电池,并不感到困难。所苦的只在没有器械和材料以发生电流。
  到了现在,如有一个少年要试验电报或电话,他就可以到店铺里买现成的仪器,或者照了哈褒的《儿童用的电学书》.(Harp-er'sElectricityBookforBoys)所说自己来做。但在爱迪生幼年的时候,决没有这样容易的事。那时电报上用的材料极难得到,要有人欢喜研究,只好自己来制造器械了。
  他和别一个小朋友自己来装置电报机,这当然是很简陋的。每晚他带了卖剩的新闻纸归家,他的父亲就要坐下来读报。爱迪生故意叫小朋友拿了报出去,并告诉他的父亲,说他可以用电报从小朋友那里得到新闻。他的父亲听了很是高兴。等实行时,爱迪生就把电线上传来的新闻笔记下来,交给他的父亲去读。后来他们每晚要做这种试验,往往过了十二点钟或一点钟才息。
  但是爱迪生所以会委身于电学的,自亦有故。在一八六二年八月里某日早上,他正在月台上闲步,忽见一位站长的小儿子在轨道上玩弄石子。那时不防有一辆火车很快地开来,他晓得小孩的生命是有危险了,就连忙丢了新闻纸,丢了帽子,跳下月台,把小孩抢来,但是车辆已经伤了他的脚跟了。后来那站长感谢他的救护小孩的恩惠,愿意教他铁路电报的技术,并且用他为电报生。这不用说,这个提议当然是他所极欢喜接受的了。
  爱迪生为要研究新的学问,所以另请一个朋友分任贩卖报纸的事业。他自己一面卖报,一面要印行《每周邮报》(WeeklyHerald)、读书、做化学试验,简直忙得不堪,但他的进步却是极快。后来他的报纸,改名为PaulSpy①,又改变内容,以专讲地方上的人物及事情为宗旨。出版以后,把市民的缺点统统宣布了出来,因此引起许多人的恶感。有一次竟被一个被宣布丑史的人捉了去丢到河里。爱迪生后来不再办报,恐怕这也是一种原因。但他到底是那个时代的少年编辑者及发行者。
  以下再把爱迪生做卖报童时代的故事,讲几件给诸位听听。
  有一个下午,大约在圣诞节前一星期,爱迪生所卖报的火车忽然出轨,有四辆车变成粉碎,把他的无花果、葡萄干、枣子、糖果等什东西统统撒到地上。他不甘心这番损失,就吃了一个满肚。但是结果呢,据他自己说:“我们的家庭医生永远跟我在一起了。”
  爱迪生自己说:“火车到荷龙埠总在晚上九点半,我在那里先卖报,回家须在十一点或十一点半以后。在由车站到家的半路上,约离开大路二十五呎的丛林中,有一块葬三百个兵士的坟地。往常我们终是闭著眼骑著马经过那里,要是马一踏在树枝上,我的心就要极猛烈地跳动。但我却不生心脏病,倒是希奇的。后来我讨厌骑马的乏味,而且过了不久,我对于那坟地的种种恐怖,已经全不在心上。我固已变成一个萨姆好司顿(SamHous-ton)了。他是塔克司州的开路先锋,据说是不知畏惧的。他住在离镇不远的地方,常常深夜回家,须经过一处黑暗的有死人的潮湿地。有一夜,另外一个人为要试验他的是否真有胆量,潜在树的背后,全身用布包著,猛不防的向他冲了过来,萨姆就屈身下去,并且说:“你若是个人,你不能伤害我。你若是个鬼,你须伤害我。万一你若是个恶魔,就请同我回家,我已娶了你的姊姊了。”
  我们当已晓得爱迪生是个潜心研究的人了。但他却不是呆板严肃的。他从小就欢喜滑稽,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下面一段故事,也是他自己叙述的:
  战争起来以后,有一队义勇军驻扎在我家附近的地方。每天晚上,我们总可听到一个呼声:“卫队第一号的伍长。”这个呼声由一个一个的哨卒传递过去,直到那兵房里,于是卫队第一号的伍长出来看有什么事情。我和一个荷兰的小孩子从街上卖了报回来,就想我们也不妨把这件事试一试。这样在一个晚上,那时夭色是非常黑暗,我高喊著卫队第一号的伍长,在相近的一个哨卒,就把这句话传给第三人,再依次传递过去。那个伍长居然出来,走了半哩路,才知道是上当了。我们这样试了三次。但在第三个晚上,他已经是在此守望,就把那个荷兰小孩子捉了去,拘禁在营里。我呢,一溜烟地逃了,他们直追到我家里,我连忙跑进地窖,那里有两个桶装满著马铃薯,另有一个桶差不多是空的,我就把里边的余物倒在那两个桶里,坐下来,拿这个空桶套在头上,桶底向著天。这时兵士们已经惊醒了我的父亲,他们一起带了洋烛和灯笼来搜寻我。这个伍长确实晓得我是跑进地窖的,但不明白怎样又跑脱了,于是问我的父亲,是不是别有秘密的隐藏处,我的父亲坚说没有,又说这是真希奇了。后来他们寻不著我,也就走开了。我是非常高兴的,因为我受拘束太辛苦了,又加桶里的马铃薯是奥烂的,更引起我万分的不快。第二天早上,我在床上被父亲找著,他就给我的两腿以一顿第一次的也是惟一的好好儿的打。至于那个荷兰小孩子,也在第二天早上释放了。
  读了这一节和前面的一节,你们或者要觉得希奇,以为这样一个年轻的童子当贩卖报纸的时期——约从十二岁到十五岁——何以能做得这许多事情呢?如做早起迟归的旅行者,做化学的实验者,做报纸的发行者、印刷者、销售者,还要有时做“爱美的”(amateur)机车工程师及其种种事情,这不但诸位要希奇,就是他的家人,除了母亲以外,也都当他是个奇童看待,有些人还以为他的心理作用是没有均衡发达的。然而他的母亲,晓得他的心理决不是寻常的,因为她已把他详细地研究过了。当她作精密观察的时候,她允许他可以尽量的活动,还鼓励他继续地研究学问。若有人当爱迪生不在家说他不好的时候,她终这样说:“亚尔(Al是Alva的略称,就是爱迪生的小名)是不错的。没有东西将会奈何他,上帝正在照管他呢。”
  后来爱迪生因为在火车上闯了祸——这件事的发生,当在救起那站长的幼子以后。因为那时火车飞快地驶上了一条铺得不稳妥的轨道,就突然倾侧,爱迪生还未及上车,不料在他试验室里的一块磷,从架上落到地板上,马上烧了起来。于是全车著了火,爱迪生吃了管车人一个很重的耳光,后来竟成为聋子。到底又被逐了出来,连他的试验室、印刷所都搬了场,而他的卖报生涯,也就从此告终——就不复在火车上营生。除在家中继续做化学试验以外,又从麦根齐先生学电报。他拼命地学习,每天终要费十八小时的工夫,后来曾做过荷龙埠及铁路上的电报生。那时他有十六岁,仍旧孜孜不倦地做试验、读科学书。电报局的职务并不繁重,所以他只是研究自己的问题。有时读了科学的报纸以后,就跑出去买试验用具,霎时又不见了,除非要办公事或是已经证明了那报纸上所说的话是不错的,这才出来。有时因试验缺少用具,就拿窗前桌上所放的钟表匠的家伙任意使用。总之,他的理想,在把所要做的事情马上做成。而这种特性,到现在还是有的。
  当他在加拿大地方做夜班铁路电报生时,就有发明的事实。照规则,值夜班的电报生须每点钟发一个“六”的符号给火车专差局以证明他是并没有睡觉。但爱迪生在白天做了成天的试验及研究,一到夜间,便急想睡觉。因此他自己做了一个小轮,在耳轮上有著齿形的凹痕,把小轮系在时计及线上,夜间他把小轮和电路相接,在每一点钟小轮旋转过去,就会自动的打出“六”的符号这个发明居然奏效,但火车的专差不久就知有弊,因为爱迪生的事务所里虽能按时发出记号,不过有回信去,终没有人接应。后来,他的秘密竟被查出,于是受了一次惩罚。
  据爱迪生自己说:“夜班服务最适合于我,因为这样可以有一个整个的白天。我有一种本领,就是在无论何时能够在坐椅上睡眠几分钟。我告诉一个更夫以我的临值的时间,这样在火车开到站的中间,可以有半小时的睡眠,即使车站有事,那更夫也会惊醒我。……”但后来他因误了职守,竟逃了出来,也不想再在加拿大办事了。
  他为要谋一个电报生的位置,曾过了五年的浮浪生活,走遍了中部诸州。因为在这个时候,国内战争正在进行,有好几千熟练的电报生都往前敌〔线〕,为政府服役。全国各城市就有缺少电报生的恐慌。这在电报生,正是个谋事的好机会;竟可满足旅行的欲望,获得丰富的经验,并不愁没有饭吃。于是爱迪生就是这样的游遍许多城市,在甲做了一息,又跑到乙地去了。但像他这样做法的人,正不在少数。通常这班人都是聪明漂亮,听天由命,善于交游,肯扶助一时的不幸者的。不过多数终是游荡浪费,不能久于其位。要是爱迪生没有坚毅好学的天性,恐也不免为这些友侣所诱坏。幸而他有节制的习惯,且不喜妄耗时力、金钱,故能在浊流之中屹然不动。
  爱迪生虽在这样一个漂流的生活期内,终不废止研究、探索及试验的工夫。他曾说过一件稀奇的事实,就是:
  当我做了电报生以后,我练习了许多时候,能够快地读出所打的字,且能在一霎之间,懂得全行的意义。我以为这个能力应在学校内养成,因为这似乎是容易习会的。习会以后,就能在一天之内读完两三本书籍,如其不然,必须一个字一个字都看到,则读书便成为苦事了。
  一八六四年,他第一次服役于西方联合电报公司,这是后来和他发生极密切的关系的。那时他每月可得薪水七十五元。一八六五年他到新新纳的州①西方联合商业电报局办事。他除做电报生以外,一有暇时便从事于实验,有时也会干些娱乐的生活,但很有限。后来他的薪水增加到一百二十五元美金。不过升迁不久,他又开始漫游的生活。原来他们做电报生的,可以自由坐车,任到什么地方,无须出费。所以他们对于旅行是不觉困难的。他这回向南部进行,先到米夫司,仍做电报生。并且发明一种自动转发机。不料无故被黜,只得回到路可维尔来,在那里曾住过两年。
  当他住在路司维尔时,就把他所特有的字体完成了。这就是他的垂直的写法。因为那里的电报不能打得清楚,须得一面想象,一面抄录。他觉得惟有直立的字体,各各分离,不须装点,最能写得快,所以就写惯了。
  爱迪生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他常到拍卖店及旧书铺去买书。有一天,他用两元美金买了二十本没有装订的《北美评论》,就把这些书包好放在电报局里。一个早晨还不过三点钟的时候,他勿匆忙忙地背了十本书起身回家。在半路上他觉得四面正有弹子飞来呢,就俯身及地,突有一个气急的警察赶到捉住他,叫他放下包裹,并要说明为什么不早早止步。于是他解开包裹,把一本一本的书给警察看,这倒使那位警察看得讨厌起来,因为他想,他正捉得一个窃贼呢。后来爱迪生又说,因为是个聋子,不能听得他的呼禁,所以仍然就向前走去;那个警察也道了歉,还说幸而他不是个好枪手,不然,倒要难为爱迪生了。
  以后爱迪生到波士顿电局去任事了。除做电报生的职务以外,仍然研究电学。一次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买到了法拉台①(英国化学家)的著作,他大喜过望,就拿书来读,一直读到第二天吃早膳的时间。同时,在波士顿地方有许多实际的研究家及电气业者,他都认识。他的第一次得到专利的发明——选举票记录机——就在那里的电气工场中完成的。他请求专利的时候为一八六八年十月十一日,准许专利的时候为一八六九年六月一日,专利号数为第九〇六四六。
  那时他所专门研究的为电学,特别的是应用电学的电报机,但他仍不舍弃化学。这种化学知识于他后来的发明实有大大的贡献。这样,他一面办公,一面自修——读书和实验——每天总要费掉十八小时乃至二十小时。有时还要弄几种有趣的游戏给同事们开顽笑。更有时到外面做几种试验赚些额外的钱。但他所有的钱,常用在买仪器及书籍,所以他的钱袋总是空的。
  一八六九年,他到纽约去营生。当初到的时候,没有一个现钱可以供他用,他几乎是要饿死了。但是后来因他的发明的天才,得在一个股票公司里任事。那时他有二十二岁,因为赚了钱,就开始自己的独立的营业。他的厂里,日夜开工。他自己一面管理厂务,一面从事发明。国家专利局的记录上,便有了他所遗留的深切的印象。在许多种新的发明当中,他所费的时力最多的要算“quadruplex”②式的电信机。这种电信机,可以在同一线上同时传达来往信息各二遍。有这个发明以后,美国全境可以省去一千五百万乃至二千万的电线费。但爱迪生所得到的,只不过这个数目里的一点点罢了。
  他个人,他的工厂,都可以说忙到极顶。但他还要注意到别的事情。如对于打字机、电话机,他都加以改良,并有新的发明,使成为商用利器。
  一个人要是没有听见过留声机的,必将以为拿几片金属物造成一件机器使能说话、奏乐、唱歌是不可能的。所以当一八七七年秋天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以前,世人决不相信会有这件事。就是他的工厂里的职员,听见他说造了一具能说人话的机器,也以为这是个无理的思想。有一个人竟以一箱雪茄烟作赌,但第一次爱迪生试验留声机时居然成功了。
  留声机发明以后,全球的新闻纸都记载著关于这个希奇的发明的文字。各处人士都写信给爱迪生要求听他的机器。他就制造了许多,分发各地。
  到一八七八年,他又从事于电光的研究了。这样几乎研究了十年,大部分已告成功之后,再又注意到留声机上来。他以为锡箔做的模型不是最好的,于是重新计划过,才成为现在人人所知的能用的式样。在改良留声机上,他确实用过多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在过去的几年间,还是每夜在实验室里研究改良。
  在现代,热白的电灯固然是人人皆知的了。然在四十年前,那个发明电灯的人还被世人视为疯人梦想呢。
  在爱迪生的许许多多发明当中,若要举一种出来作为最大的发明,则一般人必将指出热白灯。因为自热白灯和灯的种种附件发明以后,世界便有了最惊奇的改变了。
  此外尚有许多重要的发明,然在这样短的篇幅里,要把他们详细叙述,实在是不可能。所以我们不再写下去了。
  以下我们单想把他的人格和发明的方法简单地说几句。
  倘用两个字来形容爱迪生的一生的特性,我们以为最好莫过于“试验者的发明家”(experimenter-inventor)了。从他的生平,可晓得他是个具有创作的推理力、无涯涘的想象力和勇敢的实验方法的一个研究家。因此他要不息地热中地追求知识,要用他所有最后的一文钱在实验上以满足研究的欲望。他的试验决不是草率、含混的,乃是清晰、精确、详密、有条理的。有许多不会思想的人,终以为爱迪生的成功,有几处一定是由于碰巧而得的。但其实不然,他的成功,完全是由于他的广博的知识、锐敏的思想、独创的方法、切实的实验以及肯耐烦、有毅力等等德性。他要研究一件新的事物,必定先去考查这件事物以前的情形。前人已经做好的试验,他仍要去做一番,以求实证。这样,竟有许多不同的新成绩出来。他在实验室里所做的试验,都记录在笔记簿上,有时并画著草图。他的笔记簿宽八时半,长六时,每本约有二百面,到现在这项簿子已在千本以上。
  世人都认爱迪生的“天才”(Genius)是成功的原因,但爱迪生不承认这样的天才,他说:“天才是一分的灵感(Inspiration),九十九分的血汗(Perspiration)。”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和他谈话,说到他的天才的伟大,他就回答:“瞎说!我告诉你,天才就是力作、坚忍和常识。”诸君!爱迪生的话,你们也相信么?
  从事实上,我们可以相信他的话是不错的。因为同他一样有强健的身体、灵敏的心思的人并不算少,但是他们没有什么成就。爱迪生所以和他们差异的,就在他能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他的工作上。当他有了一个新发明的理想以后,便不再想到别的事情,只一心一意地从事于试验。无论日夜,在他都是一样。除掉试验时或须用得著钟表以外,他是不用表的。什么费精力、耗时光,在他都像是不关心的。
  第二点他异于别人的是,真切的勇往的希望心和自信力。别人所有的疑难和恐怖,在他都不觉得。失意和灰心,也不能在他的心中找到住所。所以他是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
  第三点他异于常人的,是他的快乐不在于赚钱。如果他的存心不在事业的进步而在私利的享受,则他将不会有如许的成就了。
  讲到爱迪生的外表,虽到现在七十五岁的年纪,还是强健有力。头发虽白,还是不秃。读书时虽戴眼镜,然目光还是炯炯。身高五呎九时半,体重一百七十五磅。不饮酒,不多食肉,惟喜吃水果、馒头,用浓的咖啡和上等雪茄烟。通常进食有节,终不使体重有增减,分量及时间也都有限。衣服极简单,虽经过多年,仍不愿稍改式样。所以有一个成衣匠,已经为了他做衣到二十年,但从未见过他的面。他的睡眠时间甚短,通常不过六小时,若在实验室里做夜工,便没有这许多。有一个朋友曾经问过他何以能继续力作。他说,这是非常容易,因为他对于每样事情都有兴趣。他还说:“我不是同过去生活的;我是为了今天和明天而生活著的。我于科学、艺术、及制造各方面都有兴味。我时时读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音乐、哲学、机械学及政治经济学、电学等,总之,凡是在世界上正在进步中的各种东西,我是都要读的。还有各种科学会的纪录、主要的科学杂志、工业杂志等,我都得到,都要去读。我也读几种关于戏剧及运动的报纸和许多相类的出版物,因为我喜欢晓得什么是正在进行中。我这样生活到现在,过我自己的大而活动的世界,而且享受著每一分钟的快乐。”
  他和人讲话甚简明、谦逊。他有滑稽的感觉,常在敏锐的对答中表现出来。他喜听新的“笑话”,面带笑容,最后乃作一种衷心的,赤子的笑。——他确是个正式的爱好玩的美国人。
  他现在还是健在,还是个伟大的思想家、辛勤的力作者,将来再有什么成就,正难预料呢!
  原载1922年6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6号
  学校调查问题
  阅最近《中华教育改进社社务报告》,有“调查之进行”一项,分为普通的(通信调查各有各县最近之教育普通统计)、地方的(由本地人士自动,该社处于辅助地位)及各门的(分教育行政、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社会教育等)三种。我以为,这种调查是教育用科学的研究的初步,最足以供给实际教育的参考,所以认为我国教育实行改进的先声。
  最近教育之科学的研究的发达,乃是十九世纪末叶的事情。因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学、社会学以及精神物理学、纯粹心理学等研究法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教育之科学的研究一方面。其中心理学的研究有两种基础的方法,一以文德①为中心的实验的研究,一以哥尔登②为中心的统计的研究。教育就采用了这两种基础的方法,而有卓著的发达。
  我在这里所要讲的学校调查(SchoolSurvey)也是教育之科学的研究的一方面,且为我国将来教育调查上所应,当兼顾的,所以要说个大概。
  学校调查运动从美国开始,迄今不过十二年。调查的区域,先由一个学校的调查,进而为一个地方教育组织的调查,再进而为一市、一州教育组织的调查。调查的学校,先为一般公立学校,浙次及于专门化的中等学校、师范学校、实业学校及建筑物、教育费等。调查的人,先为一个视学,后乃为大学教授、私立的研究所(如卡纳基研究所)、地方的或市的学务科、各州教育科以至于美国教育局。调查的时间,大概最初不过六日的参观,后乃费数月的调查。调查的方法,当初以参观为主,后乃变为科学的。到现在,这种方法虽然不能说是完全;但不过十年工夫,总可算为进步的了。
  学校调查的价值可分为五方面:(一)对于教师。可由调查的结果,推想自己服务的成绩。可由调查所用的测验(test)或标尺,测定教授的结果。可由调查的事实,对于教育目的、方法及原理等怎样求适用于本地有更切实而具体的指导。又可由调查而对于教育事业须有专门训练的必要的事实,有更清切的觉悟。(二)对于视学及校长。可由调查而对得客观的态度,坚实为地方办学的信心。如其调查的结果发见教员们的缺点,就可根据正当的理由而实行改革。(三)对于教育行政者。可由这个科学的公正的调查而得增进办事的能率,并对于校长、视学等所发生的问题,也可得一个最公正的审判根据。(四)对于公众。可由此明白学校的内容、子弟受教育的实况,对于教育事业的扩张有自觉和努力。(五)对于教育之科学的研究。可由此把教育事实分析出来,供给教育研究上重要的资料及正当的暗示和发展。
  但学校调查的根本问题,实是学校调查的方法。而这个调查所用的方法可分三段。第一为事实的收集。这为科学的方法的第一步。可用:(1)参观;(2)历史的研究;(3)学校记录的研究;(4)测验;)质问清五个方法而得到。第二为所搜集的事实的评价。这为科学的方法的骨子,可由:(1)组织所搜集的材料;(2)说明这样被组织的材料;(3)判断这样所得的结果三个方法而得到。第三为所评价的事实的发表。发表的形式,大概是表解、图表、地图、照片等。美国也有用展览会的形式而使公众参观的。再把结果刊于新闻杂志,另印小册子、单行本。有一家书坊、且出学校调查丛书,连续出版。
  临了,且举三种美国实行过的调查事项以供参考。
  一、(1)学校建筑;(2)教师;(3)学科课程;(4)学校组织;(5)社会对于教育的态度(这是美国最初的一个调查)。
  二、(1)儿童;(2)教师;(3)学科课程;(4)教授测定;(5)在学校的健康状态;(6)特殊学校及学级;(7)学校给食;(8)教育与娱乐;(9)教育推广;(10)移民教育;(11)公立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12)学校建筑与设备;(13)柏拉脱组织;(14)经费;(15)学校管理等(这是一九一六年克里勃兰地调查。
  三、(1)一般参观;(2)学校——(一)小学校甲、儿童升级;乙、授业参观;丙、学科课程;丁、读法测验;戊、算术测验;己、写字测验;(二)中等学校;(三)特殊学校——(3)管理;(4)学校建筑;(5)经费等(这是圣路易斯调查)。
  原载1922年6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6号
  从现代我国学生生活所见的青年心理现象
  可惜我没有许多时间来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关于现代我国的学生生活的。本篇只是就我所观察到的现代我国的学生生活,从而推论我国青年的心理现象罢了。
  青年的心理现象,有凡是青年都发生的;虽然程度上有不同,而性质上总是相差不远。青年心理学,便是讲这个的。但在我这短篇里所要讲的,不是一般的,乃是比较上为我国青年所独有的。所以专就我国学生生活里所表现的事实,来作一种探知我国青年心理的推论(因为下面所述各项,并无确实的材料可做根据;不过由个人观察所及,发为文字,故不可视为断论)。
  第一,我国学生当中,有一派拘谨的人。若用成语来形容,便是“安分守纪”、“循规蹈矩”的“少年老成”者。最近二三年来,因新运动的影响,在通都大邑的学校学生,似乎要比三年前的活泼得多了。但稍微偏僻一点地方的学生,还是不少属于这一类的。讲起他们的生活,若用简单的字眼,便只有“服从”两个字。服从校规,服从师命,服从家训,服从习俗。总之,还不脱离从前私塾时代听受“忠孝”教训的格式。所以在外表上举动不灵活,态度不堂皇,说话不流利,服装也不整饬。甚或一身暮气,俯首伛行,所有青年时代生龙活虎般的神气,竟丝毫不见流露出来。我以为,他们的少年精神,萎缩到这个地步,实在不能不惊叹吃人的礼教的力量之大哟!
  照正态的青年心理讲来,中等学生正当自我意识发达的时期,所以要出风头、摆架子、讲装饰、穿华丽的衣履,乃至吸烟、喝酒、用香水。因为这些都是青年的社会本性以及感觉器官的发达上自然发现的本色,也就是构成青年时代生活的要素。虽然在这些现象当中,不是样样可以称赞;至如烟、酒等物,尤宜设法戒除;但像前面所述的那种青年生活,实在是“矫枉过正”,可说全无是处。因为在这种变态的生活里,把青年最宝贵的生机、活力,都“连根拔起”了,还有什么人生可言?“神气活现”、“装束入时”,固然不是最好的态度;但是“垂头丧气”、“不修边幅”,难道就可算为正当的仪容么?所以从常态的青年心理的观点来批评这一派学生的生活典型,可以说这是萎缩本性、戕贼人生的了。
  第二,我国学生当中,有以过孤寂生活为惯常的。他们不喜交际,不喜组织团体或参与团体事业,不喜运动,不喜趁热闹,不喜大众的娱乐。他们除按时上课、伏案读书以外,至多也不过和脾气相合的一二人背著手,缓缓地走,谈论些某教员、某同学的人品和行为。他们总以不做恶事、不作主张为立身处世的标准。他们看别个热心办事或欢喜运动的同学,以为是“多管闲帐”、多费精力,不值得干,也不必去干的。他们到处抱一种冷淡或且鄙夷的态度,立在一个袖手旁观的地位。他们的心好像是冰冷过的,他们的情又像是死灰不可复燃的了。所以在我国一般中等学校里,学生自己组织的团体非常缺少(近年来在通都大邑的学校虽有很多学生组织的小团体,但组织的动机是否真切,因为有的是出于模仿他校为本校撑场面,不是出于迫切的需要谋自己欲望的满足。——和组织团体的分子是否普遍——因为有好多学校的学生团体,是少数人组织,其余多数人还是各管各的。——还有讨论的地方);对于运动的兴趣,非常淡薄(譬如比赛足球时,本校学生不能做本校足球队的后援,不能表示一种鼓舞勇气的热情);至如野游、郊叙等在自然界中享受乐趣、发扬情意的活动,更是极少了。
  再照正态的青年心理看来,他们应该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要发泄气力、流露热情的。而且他们有了弥满的气力、横溢的热情,必不能以在教室受业为满足,一定还要组织许多团体,求满足各人的欲望嗜好。如辩论、试验、打球、谈天或去栽种花草、捕捉虫类或到水里游泳、到山上奔驰、到林中追逐,有时戏谑狂笑,有时吵闹打架,皆是为助长心身发达的自然的活动。
  然而,我国的青年已经是受过特别训练的了。传说〔统〕、环境,都是不许他们发泄气力、流露感情的。“喜怒不形于色”、“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先圣遗训,便牢牢靠靠地把筋肉的活动缚住,把感情的根源塞住,把集会、运动的天性压制住。培根说:“好孤独者,为神与野兽。”二十世纪的中国青年,尚有安于孤寂的生活者,难道都已变为神或野兽了么?我们在这里,可又不能不惊叹吃人的礼教的力量之伟大哟!
  上述的两种学生生活,虽是限于一部分;但就全体学生而言,也可以下一个评语,就是:我国青年学生的感情,实在太不发扬了。他们不是生来没有感情,乃是感情的苗,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温润;却要受著严霜寒气的摧残,于是便不得不陷于枯萎的运命了。他们当中的孤寂的,原像寒冬的枯枝;拘谨的,有如桎梏的罪犯。而其他多数学生,实在也很少赤裸裸地发表感情的。他们的心里,总像有件东西牵制著,不容他们畅畅快快地流露出来。故他们不敢阔步,也不能阔步;他们不敢嬉笑,也不能嬉笑(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原来人间的筋肉,须由练习而发达。然感情的发表,被极端的禁止以后,那附加的系统之筋肉,也遂不得发达。譬如笑,必须伴于笑的心理的附加的系统之筋肉运动了,才能发表感情。现在把这个感情竭力地禁压,则这个系统的筋肉就绝对不能使用,也就不得发达了)。伤心哉,中国青年!有眼不会明白地看,有耳不会清楚地听,有手、足不会活泼地动,有心思不会灵敏地想!原来他们已经不是个完人,因为供给人生动力、丰富人生趣味的感情,在他们已经是被剥夺、是被斩丧了!我以为,现代的中国青年,应该赶快觉悟,要从此刻起,培养多方面的感情生活,即使为这个而牺牲些知识,也当不惜。游戏、谈话以及别种社交生活,应该看得和知识一样重要。最好在人人心里,有一个“Work-Study-Play”①的联想。美国伟人林肯虽当政务繁剧的时候,仍不忘记有趣的笑谈。他的属下以为这样不慎重,是不好的;但他自有正当的理由,因为这样生活,不但可以休养精力,还可恢复温热的同情。青年呀!你们要有均衡发达的生活吗?请把“滑稽”放在和“庄重”同等的地位上!
  第三,我国学生当中,有一派过流浪生活的人。这派的人数原是很少,不过这种现象,应该值得注意。他们是怎样呢?丢开家庭,离开学校,到都会上过一种绝不稳定的生活。也想求学,但怕拘束;也想作工,但无机会。他们的行踪,就象浮萍飘泊无定。其中已甚者,有乞食过活的,有作小工过活的(我有一个朋友在前清末年,曾到过苏州,求做和尚而不得,乃乞食为生,转辗到杭州拱宸桥做铁路小工数月,后来仍然回家),有间关跋涉跑到远地去的(我有一个同学,不知为了什么,忽然失踪,后来晓得他从杭州到过衢州、金华、宁波,最后乃到新加坡,做一爿洗衣作里的“帐房,”也不知道他怎样能到那边的)。两年前赴法的青年,①去年赴俄的青年,②虽然有几种动机为远行的原因;但不为别种动机,单单出于无一定目的流浪的动机的,当也不在少数。在青年心理学上看来,过了十二岁的孩子,对于父兄的信仰非常薄弱;且以为家庭中各种设施,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于是成一种不稳现象,常和父兄作难。而对于学校的态度,也和家庭一样。又一方面,青年的游惰性,使他趋向安逸,厌恶勤劳。于是便发生流浪的事情,到处乱跑(在英文叫做wanderlost)。在我国学生当中,所以会有这种现象的,除出心理的作用以外,那社会制度、学校制度的不良,当然也是个很重大的原因。
  第四,我要讲到三年来最盛行的学校风潮了。风潮发生的原因,虽有种种,如:或为考试,或为自治,或为经济,或为饮食;但风潮发生的对象,不外是教职员。总而言之,只是学生不信任教职员。而且学校发生风潮,以中学校为最甚,小学校极少,大学校也不多。据Stableton③的调查,青年爱教员的原因有二:(一)教员能和学生表同情;(二)教员不把学生当作小孩子看,不把自己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看。教员和学生,如老兄和老弟,没有严厉的界限隔在中间。至于恨教员的原因也有二:(一)容貌死板;(二)言语刻薄。我想我国学生对于教员不信任的缘故,或比这个要多些罢。如教员的品格、学问、教授能力等等不为学生所满意,就足以引起热心求学的学生们的厌恶。在许多风潮当中,确也有出于学生们的胡闹和受外界的利用的,而且连续不断的发生风潮;也有由于模仿的心理的(看见人家学校有风潮,自己就存心发生风潮。看见人家风潮的闹法,自己也想来试试)。据我一个热心办学的朋友说:“学生闹风潮,牺牲多而所得少。教职员不肯(甚至不敢)热心干事,学生不肯(甚至不能)专心向学。好习惯建设不起来,恶习惯更不容易打破,且有加多之机会。我希望舆论界注意“减少太多的无大作为的风潮。”但我个人对于学生的发生风潮,还是要表示相当的同情的。因为我国办学校教育的人,实在好的太少。学问、能力且慢讲,只要有了“营私舞弊”的勾当,便已失了做教育者的资格。而这种营私舞弊的校长、教职员,在我国现代特别的多。做学生的,具纯洁心,抱进取的志,激于义愤而不惜牺牲光阴、精力以从事于更动校长、职教员的行为,实在是无可非难的。不过有种地方,本可不取全体罢课的形式,尽得另用较经济的办法,乃也要全体罢课,则未免“小题大做”,损失太大了。
  总之,据我的判断,学生闹风潮,固然也有出于学生的轻举妄动和受人利用的;但教育者方面,无论如何不能不负相当的“处分”。至少,我要说他们的感化力是太薄弱了,他们的人格是太卑鄙了。须知青年时代,是想象力最盛,也是思想最单一而洁白的时代。而且模仿心与英雄崇拜心也是非常旺盛。如其一个教育者有崇尊的人格、真挚的感情、正大的识见、再能和青年们晨夕相见、赤诚相接,则必可引起他们的同情而发生精神的共鸣。但今日我国的教育者,有几个能够这样?在学问上“不露破绽”的已经难得,在人格上能感化学生的真是“凤毛麟角”了。一般的教员,只知贩卖些另〔零〕碎的知识,并未明白什么叫教育;下劣的,竟有以酒食联络学生中的所谓领袖者以谋保持“饭碗”。呜呼!青年受惑,固属不智。然青年本是个未成熟的人,难道应该这样受骗的么?我敢说,如果今后学生风潮不绝,便知教育者作恶不止。但是我们怎忍看这种杀人的教育!
  第五,我国学生生活当中,有一种任情、自便的风气。一个学生写信给我说:“在现今自治会之下的学生,往往缺乏自治能力,反自治为‘自便’,故风潮之声,不绝于耳。”自治固是美名,然而一经误用,就可成为“罪名”。这是何等的可惜!照教育学上训练原理看来,中等学生本来讲不到完全自治。他们正当由他律而渐移于自律的过渡时期,所以自治是需要的,但有范围,要指导;换一句话,只是练习自治罢了。做学生的,固然不可盲目地服从外力,以致个性湮灭;但也不可盲目地自夸伟大,连教职员正当的指导也不愿受。本来每一个人,自治和被治总是并行的。做领袖的好像能发号施令,极有权力;但他不能不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又不能不遵守共同的规约。我们对于一个违背法律的人,总要说他没有自治能力。故我们竟可以说,不能被治的人,就是不能自治的人。做学生时,养成被治的精神,正是自治范围以内的事。不怕教职员监督,正怕教职员不肯乃至不能监督。青年好比是个初上行程的旅客,对于途中情形尚未深悉,当然随时需要向导,免入歧路。而教职员的天职,就在指示方向,通知危险,做个极恳切且能慰勉旅客的向导。故学生是不能离开教职员的。如其说是自治了,便可不要教职员了,这真是笑话(但向导如不尽职,则旅客当然有可以处置的权利)。
  但青年的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束,也是一种心理的现象。因为个人的发育,要复演种族发育的种种历程;青年时代,正犹从野蛮时代的斗争期渐向文化的各阶级而进行,故爱好自由,反抗压迫。教育者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便应表示大量,相机利导。如其束缚禁止,则风潮就跟著发生了。
  第六,我国学生当中,有一派奔走的人。他们喜欢干事,不喜欢读书。“五·四运动”以后,如请愿、游行、开会等事,便是他们的经常的生活。这在青年心理上,是多种作用凑合而成的。如义愤心(痛恨国事及社会的腐败,不忍坐视)、社交性、夸示性(就是出风头),还有虚荣心、模仿性,都是构成这种生活的要素。这种生活,从教育的见地看来,是异常的。因为青年的生活,应该注重在自身方面,不应该纷心于外务。但我国今日的政治和社会这样不良,学校教育又这样无力,实在不足以安慰青年的心理、满足青年的欲望。我们只能怪环境的不好,怎忍责学生的不守本分呢!
  第七,我国学生当中有一派烦闷的人。他们要想发见人生的意义而不得,要想满足个我的欲望而不遂,于是不安于现状,不安于读书,过一种抑郁无聊的生活。所以引起烦闷的原因,有属于社会制度的,如经济的压迫、婚姻的苦痛、各种现实情况的丑恶腐败;有属于传说风习的,如繁文、虚礼、禁欲等;有属于新输入的思想的,如自由、平等、自我实现、社交公开等。他们对于这些,或者厌恶,或者反抗,或者欣慕,但都不能如愿,便只好沉于烦闷之渊了。
  但烦闷的最根本的原因,仍要归于心理作用。因为青年的心理,是建筑于矛盾与冲突的基础上的。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情感与理知相冲突,自由与规律相冲突,个我与群众相冲突,独创与服从相冲突。他们的希望远大,情热如火,意气不可一世;然而一度和实社会相接,觉得处处是走不通的,于是便不免懊丧失意。譬如中学三年生,还是满腔的希望;但做了四年生,就会预想前途的困难;毕业的时期愈近,内心的恐怖也愈甚。毕业证书到了手,第一步还是得意,第二步便要感到压迫了。再,青年时代,是性的意识发动的时代,也是文艺趣味丰富的时代。这样一方面受著内的性欲的冲动,他方面受著外的文艺的刺激,有种种的情绪和感想要求发泄。但是往往格于情势、阻于习俗而不能如意,于是可怕的烦闷就要降临到青年身上了。
  救济青年烦闷的方法,有改变人生观(趋于努力奋斗)、提倡美术、注重游戏等几种。但主要关键,除青年自己警觉外,尤在乎社会制度的合理和教育者教育的得法。
  最后,我要讲一讲近年学生界新发生的一种生活,就是社交和恋爱。在三年以前,青年男女的大防,还是非常严密。就在青年心理上,也不想望有什么交际,更谈不到什么恋爱。但从“五·四运动”以后,男女学生大家游行、办事,大家开会讨论,便把这个“大防”撤去了。未几,又有男女同学的制度,①更使青年学生多接触的机会。结果,除社交公开以外,还有互相恋爱的事实发生。这从教育上、人间生活上各方面看来,都是有益的;而从青年心理上看来,更是需要的。不过,当现在初讲社交和恋爱的时候,缺点和流弊总是不免的。譬如有些男学生,专务交际,以多交女友自鸣得意,或则相知尚未深切,便要求结婚;皆是过渡时代的现象,原是不足怪的。因为我国青年生活于礼教压迫的环境中,一向不许有交际和恋爱;现在一旦把这个禁例废止,以无一定轨道可走,自然不能“发而中节”。从前“不及”,今则“过之”,当也是“势所必至,理有固然”的罢。不过,在青年有应该晓得的数事:(一)社交自社交,恋爱自恋爱,不要混为一事。(二)社交只是生活中的一端,不要把全副精力都放在社交上。(三)恋爱是和本身最有关系的事,不要轻心,不要任情。若在学校方面,我以为应施“性育,”决不应放任不管。因为这是实际生活,本在教育的职分以内的。
  此外,我国学生生活里,有嫖赌的,有盗窃的,有考试作弊的,有欺侮同学的,因为都是普通的青年心理现象,所以不特别讲述。
  又如青年自杀和杀人的现象,在我国非常之少,倒也是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在前清末年革命运动的时候,还有些青年能用炸弹谋杀摄政王、督抚、将军等。但入民国以来,我们再不看见这些壮举了!最近只有留法勤工俭学生李鹤龄谋刺驻法公使一事,①但在国内是默默无闻的。如日本青年中艮冈一以手枪击毙原敬首相的事,便不可得了!自杀的,据我所闻,只有三年前北大学生林德扬及北京中学学生数人。据日本的自杀者统计,近年自杀最多的,为十六岁至二十岁的男子。德国普鲁士学校自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八年之间,学生自杀者,达二百八十九人。外国青年自杀之多,也可见了。至于自杀的伦理上的判断,是另一问题,本文不及讨论。但就自杀的现象讲,则我国青年自杀的确是极少。或者是有人自杀,因无调查,不传于外间么?或者是我国社会流行著贪生怕死的“教训”,无形中阻止了青年自杀的机缘么?总之,终不失为一种我国青年的特殊的心理现象!
  原载1922年7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7号
  青年生活的本质
  诸位青年!你们不晓得青年生活的本质么?我以为你们如果在青年二字的字面上一想,你们就不难发见青年生活的怎样可保贵、怎样有价值了。
  诸位当知,一年四季,春为最美。那时日暖风和,鸟鸣花香,草木萌动,万象昭苏。在整个自然界中,到处呈现了青的颜色。青正是生物生长的象征啊。诸位当知,青年的青,就从这里取义的。我国古来称青年为青春,也就是个比喻的词罢了。
  在英语里,green(绿)的一个字,含有inexperience(无经验)、immature(未成熟)或young(少的)的意味。greenhand便是“初学”或“生手”。又adolescent这个形容字和growingtomanhood(成长为大人)为同义。故知青年一词的内容,乃含有生长(togrow)或发荣(tomagnify)的意义。
  在德语有grunehaute一语,直译为“青皮”,而借用为“未成熟的人”、“无经验的男”。日本语有所谓“青二才”的,也和德语所谓grnnerjunge(年轻者)相同。从这种种例,可见青的含义便是生,青年便是未成熟者。而所谓未成熟,便暗示了前途必当成熟。这便是青年一语的语原的大意。
  我现在不想多说闲话,也不想引用古今文学家歌咏青年、赞美青年的文句。我只要直接的说,就是:青年生活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字,这就是“动”。
  动是生物的特色,也是人生的本相,尤其是青年的命脉。试看宇宙间森罗万家,凡有生气的,孰不活动?人类生命的持续,文化的进步,事业的发达,有那一种能不靠活动得来?至于青年,富于向上的志愿、蓬勃的生力,日日夜夜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竟可说活动是青年的命根了。总之,要求生活,须有继续不断的活动,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既没有死,当然是要活的。如果活了而不动,不惟不通,也且是不可能。所以尚在生存的人,无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应当个个活动,才算名实相符。
  然而,仅仅寻常的活动,还不足以尽人生的职分和能力。我们如果想求一种更有实效的生活,须得再进一步来奋斗。活动与奋斗,在方向上是一致的,都是向前进行的。但在性质上,活动是比较的本能的,奋斗是比较的有意的;活动是比较的平和的,奋斗是比较的决战的。活动犹淡水,奋斗则犹酒精了。我们为什么要奋斗?倭伊铿①说得好:“因为实际上并没有像希腊所想像的那么美,那么有条理,宇宙中有善有恶,横竖是个无所不有的。……既是乱哄哄的这种世界,所以人类的责任,就是要从善恶夹杂的当中奋斗出一条生路来。”(语见《改造》四卷五号《倭伊铿谈话记》)故奋斗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利器,我们要求圆满的生活,又怎能不从事于奋斗呢?
  现在我国的青年,从表面看来,终算是会活动,也有些会奋斗的了。如学艺研究、学生自治、社会服务、救国运动。但实际上,在活动、在奋斗的,固然是限于一小部分的人;大多数还在昏天黑地里做梦。而就活动与奋斗的方面看来,也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第一,动于身外的事情而不动于内心。如对于内政和外交。第二,动于消极的脱离外力的干涉,而不动于积极的培养自身的能力。如要求废止考试、废止请假、废止点名。——这种种,从教育上、青年生活上正常的见解看来,不能不说是异常的现象。因为照理想讲,青年所最应顾虑的,只有他们的自身,而且只有他们眼前的自身。凡是身外的一切和将来的一切,都不必去分心,也不当去分心。这个理由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第一,身外的一切事情,无论是关于学校的,关于家庭的,或是关于社会和国家的,自应该有人负责,用不著“不在其位”的青年去代谋。第二,青年时代本有当前待做的生活,如练习知能、锻炼身体、培养人格等等,用不著顾虑渺茫的未来,更用不著怀抱“救世济民”的空想。所以在理论上讲,青年的本分,只在管自身和现在。身外的一切,将来的一切,只有等到过了青年时期再讲。
  只是眼前事实,真有不容我们依据理想而行的情势。你们看!国事紊乱,社会腐败,已经足使我们不能安心求学;再加以教育经费不发,学校内容不好,更使我们无法满足求学的志愿。这样,在稍有血气和识见的青年,又怎能不暂时抛弃本分的学生生活而奔走于争外交及校款等运动,或从事于赶校长、逐教员等行为呢?像北京新华门的惨剧,①安庆省议会的流血,②都是为了青年学生们的不得已的自卫运动而起的,又谁能不洒同情之泪啊?在这一点,我中国的青年的幸福比起欧美的日本的青年,真要“自叹不如”;而我中国的青年的责任,也就要比欧美的日本的青年更重大几倍了。因为他们已有求学的权利,已有安心求学的环境,而我们还须自己去力争,牺牲了宝贵的青年的光阴和心血去力争啊!
  然而理想终是理想,在可能的范围内,我们终得依据理想来生活。所以我以为,除在特种情形里不可不干少不得的救国运动、救校运动以外,做学生的,应得费他们最多的时间和劳力,谋自己生活的健全和圆满。
  照我的理想,青年时代应有多方面的活动。对于学业要研究,对于身体要锻炼,对于感情要丰富,对于兴趣要浓厚。不单重书本,更要重干才;不仅生活于室内,又要生活于户外。总而言之:理智生活要与情意生活并行,学术生活要与实际生活并行,工作生活要与游戏生活并行,个我生活要与群众生活并行。我国古来所传述的那些“斯文”、“肃静”、“安分”、“寡欲”等等立身处世的规矩,在现在看来,未免近于枯燥、孤僻,也且流于冷酷、虚伪。为补偏救弊起见,我敢主张,现代的青年要特地注重于肉的生活、本能的生活、感情的生活、娱乐的生活。我们要会跑,会跳,会骑马,会游泳,会上下电车,会拿旅行行李,会唱歌,会奏乐,会游戏,会滑稽;乃至会烧饭,会切菜,会洗衣,会露宿;乃至看见苦力搬不动重物,就会跑去帮助;看见异乡人找不著路径,就会跑去指示。这种种动作,虽像非常粗浅,不值得学者先生们的重视,但我以为,这便是一个正常的人所应该具有的生活本领,而为“安贫乐道”、“文质彬彬”、“鞠躬如也”、“救世济民”等等不正确、不健全、发夸大狂的人生观所迷惑而强制的我国学者的对症发药。因为我们是人,终得过人的生活。而人是进化的动物,既不是下等的犬,也不是超绝的神;他是有本能要发展,有欲望要满足的。倘不把这些本能、欲望利用引导,而徒惊于“万物之灵”的尊称,竟想干出超乎人性的非常的行为以自鸣得意,这是何等的滑稽、何等的愚蠢啊!
  上面是讲活动的方面。不过,生于久被“礼教”所薰染而习为矫揉歪扭的生活的我国青年,一时要想实行,恐怕不免受著种种有形的或无形的、事实上的或心理上的阻碍和压迫。但这就要靠青年们的见解和青年们的奋斗,是否他们的力量足以胜过外来的束缚了。
  活动、奋斗,固然是青年生活的本质。但我以为,又有一种德性为青年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就是执著。——非佛家所说“沾滞不了悟”的执著,①乃是对于所做的事情能用全力应付的意思。——执著的根基在于感情。感情到了白热的程度,就是懦夫,也会告奋勇;就是蹩脚,也会走快步。这因他的全副精神,凝聚在一点上,不纷心思,不受刺激,故得做出超过寻常的成绩。如爱迪生当做试验时,能专心一意,不杂别个思想。罗斯富②当做游戏时,也能聚精会神,只存一个意志。这种做到澈底、做到极致的工夫,就非有执著的性质不行。
  但是,惯在“礼教”底下过活的人,已把天赋的热烘烘的感情冰冷而灰烬了。中庸的教训、宽大的格言、“苟全性命”的生活法,都是叫人迁就、敷衍、忍辱、偷安,养成一般寡廉鲜耻、“鸡鸣狗盗”的东西。你看,中国民族糟到这般田地,还好算有人气么?试问:辛亥革命旧官僚中受过忠君爱国的训练的,有几个为满清而死?教会的门徒口说上帝的,有几个具有真确的信仰?时髦少年日日讲自由恋爱,有几个是为失恋而死,像日本青年的投身华龙池的?伤心哉!爱罗先珂说,上海的学生、教员、文学家、社会党、无政府党,一点没有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虽然他们也许会为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他人。这都是什么缘故?致命伤在没志气、没骨鲠。而感情的淡薄、不真切,不肯热中、起劲、拚命,以致万事看得无足轻重、随便玩弄,或竟冷眼旁观,说些风凉话,实在是最大的病根。
  我说要执著,也无非为确保自己的人格,力谋自我的实现。我们一方面能活动、能奋斗,他方面须能不为利诱、不为势屈。所谓大勇者,在事业上能积极努力,在人格上能不堕落、不“失节”而已。
  青年!你们可晓得自己是怎样一种人?你们可觉悟自己该怎样来做人?你们是清醒,还是糊涂?是愉快,还是忧郁?是勇敢,还是怯懦?是自由,还是拘束?你们想要保持青年的生气,表现青年的本色,做个“刮刮叫”的“不打折扣”的青年么?我告诉你们,你们是富于可塑性(plasticity)的,是包藏生活力的,是有勇气、有魄力、有纯洁的心和温热的情的,而你们的现在,是个养精蓄锐的时期;你们的将来,又是当担负重大的责任的。你们该睁开眼睛,竖起肩膀,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啊。国家混乱,社会腐败,倒可不怕;只怕自己不活动、不奋斗、不执著,那么真要无可救药了。然而我不相信有生气的青年们竟会这样。
  原载1922年7月5日《学生杂志》9卷7号
  德国之劳动教育
  德国自革命以来,劳动教育有重要的发展,但其实况尚未经外国完全知道。他们的劳动阶级建设各种学校的目的,在使劳动者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得胜任劳动运动的指导者,且俟他们能知世界最名贵的文学及美术相接触。除了这种严格意味的劳动阶级的学校以外,尚有许多国立的市乡立的或由独立的协会立的别种学校。入学者都是取得工资的人。
  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为养成社会主义的记者及同党的指导者起见,曾于一八九〇年在柏林地方创设一个最初的党立学校,由威尔汉来姆、利维纳克西脱监督办理。但从那时直到现在这三十年间,这个学校的目的及方法已有多少的变更。凡是社会民主党的党员,为适于做党员的资格起见,须受关于社会主义原理、经济学及社会科学等程度较高的教育;而这个学校就是供给他们一种便利和影响的。在德国别个都市里,也有许多同样的学校,由社会民主党支部或由与同党结同盟关系的各团体组织而成。
  一九〇六年,另有一个程度更高的学校从柏林社会党学校分离出来,实施更深的教育。入学的学生约三十人,从德国全国中派选的同党中最有作为的青年。任教职的也是最著名的社会党领袖及思想家。如Grünwald、Rosa、Luxemburg、Franz、Mey等,①都是该校的教授。但这个学校到一九一四年战争勃发之际,②就停闭了。
  一九一六年,社会民主党分裂以后,各派虽然高唱政略的差异而独自经营学校;但在根本的理论上,则无论那一派的学校都是没有变更。
  柏林的独立社会党(U.S.P.D.)学校,现在设有下列各种学科:
  (1)社会主义之根本问题;(2)社会主义及近世劳动之历史;(3)劳动运动上之实际问题;(4)财政、经济史、经济地理;(5)历史;(6)关于国家及宪法的诸问题;(7)哲学及美术;(8)教育及妇人问题;(9)近世政治问题。
  各学科平均讲九次完了。完了后,加以讨论。学者虽须稍付学费,但并不足以应付全校的经费。这个不足的额,就由党费支出。除正式规定的学科课程之外,有时并由社会党二派的教育委员招集党员及相识者合开夜会,敦请有名的艺术家到会奏乐、朗读文艺作品等。当开这项夜会时,常有许多热心的听众出席。
  除出上面所述的社会党学校以外,尚有一种种类全异的学校,这就是所谓“经营议员”讲习所(Betriebsracte-Schule)
  因为德国当战争及革命时,产业界经营议会的制度也有急速的发达。劳动组合与“经营议员”在工场里就得了比从前更大的势力。可惜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不能很适当地处置日常发生的困难问题,没有实行新地位所应尽的职责的资格。他们也觉悟了,为要救济这种缺憾起见,就由少数人受了富于同情心的有识的几个人的援助,创设一个小小的学校,作为全部“经营议员”讲习的机关。
  最初,这个学校的管理权完全归于由学生团体所选出的委员会之手。但过了几个月,“经营议员”的运动被法律承认,因组织全国“经营议员”委员会,学校也归这个委员会管理。现在这个学校就靠“经营议员”团体来维持。学生为保证他们对于学校事业有兴趣的缘故,也付少量的学费。最初付学费与否,一任学生的自由;后来因为学生对于学校作业确是热心,遂一律征收。
  不过这个学校的名称易被误解。因为不特“经营议员”有入学的资格,就是德国自由劳动组合(FrcieGewerkochaftsverband)的组合员也都有入学的资格。
  若问这个学校与前述的社会党的学校有什么主要的差异,就可以这样回答:社会党学校的目的,是由印刷物及讲演使人人受一种宣传社会主义的准备教育;而这个学校的目的,则在先与青年劳动者以一种担任有能力的“经营议员”所必需的智识上的准备。因此,这个学校的功课,先为对于日常事业的实际问题的处置。今举这学期所教的学科目如下:
  (1)由平和条约所发生的世界经济状态;(2)最小生存工资及其计算方法;(3)大规模工业的倾向;(4)小工场里的“经营议会”;(5)关于“经营议会”的法律;(6)价值问题;(7)收支对照表的读法;(8)“经营议员”的法律上的义务及经济上的义务;(9)由工业所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方法;(10)科学的管理(泰娄的方法);(11)从投入石炭至机械运转的实际的模样;(12)税法;(13)经济心理学。
  像英国那样在劳动教育上尽许多贡献的“大英国劳动者教育协会”,在德国是没有的。不过,在柏林地方有两个教育机关,一为Humboldt①中学校,一为Lessing②中学校。这两个学校是约在十年以前由菩路拿威廉教授(Prof.BrunoWille)独力创办的,一到每年冬季,就很发达。关于文学、哲学、科学、社会史,及立法等通俗讲演,常在柏林地方的种种学校及公共建筑物举行,对于工人及学生特别减少听讲费。
  此外尚有在现代劳动教育调查上占主要地位的而有特色的学校三个:一为附近Meiningen③地方的Dreissig-aker④学校;一为附近属于Thuringen⑤地方的Gera⑥的SchloasTinz⑦;一为在FrankfurtamMain⑧地方新建筑的劳动大学。前二个为寄宿学校,最初是为工人而设的。Dreissig-aker学校由卡尔惠耳克教授(Prof.karlWiller)指导,现在约收容二十五个寄宿生。学生们在一种农场里做共同作业,付小量的学费。SchloasTinz这个学校则在一九一九年九月由丘林铿州⑨(中部德意志)的社会主义政府所创设的。惟后来因恐州政府为反动运动所颠覆,遂于一九二〇年与州府断绝关系,自积独立的基金。这个学校教科目的性质,显然是社会主义的。现在所收容的青年男女约有三十人,男女于三个月乃至五个月学期之间,文互入学,所以不是男女同学的。这因为学校创立时就被否定之故。在这一点,和美国纽约州卡托纳(Kotonah)附近的勃罗克华特学校(BrookwoodSchool)试行更理想的平和主义的制度,已是大异其意趣。
  在最近德国所实施的劳动教育,最重要而有兴味的,当推一九二一年五月二日在佛兰克府①创设的劳动大学。这个大学是个综合的大学,由德国劳动组合的三大支派与普鲁士政府协同建立的。政府答应他们所〔可〕以使用佛兰克府综合大学的图书馆、教室及设备,并且承认支给劳动大学教授(现在大概从佛兰克府综合大学聘请的)的薪俸。
  这个学校的最大的特色,在不但使派遣学生的劳动组合担负学生的书籍费、住宅费,而且学生在被选派入学以前,因就职业所可得的工资,当在学中,也由组合支付。
  不过,这个学校是由一个明白标榜社会主义的自由劳动组合(FreieGewerkchaften)和保守的基督劳动组合(Hirsch-Duncker)及劳动联合协同创立的。所以,这劳动大学并不是宣传马克思的社会学说及革命纲领的。现在约有一百学生,都是劳动组合的会员。
  从这个学校的现状看来,好像不如〔会〕永久的,乃是一时的。然在创办人当初的旨趣,希望所收容的学生并不限于德国的工人,凡是受过高等教育而有志上进的法国的及瑞士的劳动者,也可由法国的及瑞士的劳动组合的协力而选派入学。所以这个学校的企图,如不失败,不难成为一个国际的劳动大学。
  为保持劳动运动史及劳动运动实际的关系,将大学程度的讲义编作教案,预定一年授完。对于每个学生所费的经费(包含工资及有家族者的家族维持费),现在平均年额达一万五千马克。这种学金,在名义上虽是借给学生的,但他们将来只要和劳动组合运动继续关系,能由所受教育的结果而有所贡献于组合运动,便算很好。所以实际上并不期待他们的偿还。
  原载1922年7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7号
  介绍《童年之游戏生活》①
  书名:PlayLifeinTheFirstEightyears.
  作者:美国纽约城幼稚园副指导员LuellaA.Palmer女士。
  出版时间:1916年。
  出版处:纽约GinnandCompany.
  本书共281页,内容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五章,专讲各个儿童游戏的方法。下编有四章,专讲各种环境及于儿童生活的影响。现在将目录译述如下:
  上编 个人
  第一章 发达身体的游戏:五官游戏、动作(movement)游戏
  第二章 发达社会性的游戏
  第三章 发达舌的游戏:语言游戏、唱歌游戏
  第四章 发达手的游戏:手工游戏、球类游戏
  第五章 发达人生观念的游戏:表演(dramatic)游戏、手指游戏
  下编 环境
  第六章 家庭
  第七章 自然界
  第八章 运动场
  第九章 制度
  游戏的分类是按照年岁而排列的。著者把这最初的八年分为婴孩期及儿童前期。从初生到四岁为第一期,就是婴孩期。这时期的游戏大概是单独的,且是冲动的,没有组织的。从五岁到八岁为第二期,就是儿童前期;这时期的游戏就渐渐要合作,有组织了。
  书中叙述的方法是很清初〔楚〕。譬如:一岁小孩可以做什么游戏;同是一种游戏(譬如视觉的游戏),在一岁时该怎样,在二岁时该怎样,推而至于八岁时该怎样,都有相当的方法和详细的说明。书中所附图画,尤其精美生动;把小孩子的神气、姿态都在纸面上活现出来,可令读者爱护儿童的心自然发生。
  本书在游戏与年龄的配当上,在游戏种类的选择上,固然不能说是怎样完美无误;然在作者确是积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的工夫,才集成材料的。又,书中所载各种游戏、故事、歌曲及别种具体方法,要应用到我国儿童身上,也未见得多适宜的。但为提倡游戏的精神,尊重儿童的生活,引起做父母、保姆、幼稚园及小学教师、运动场指导员对于养护儿童的觉悟起见,所以我要介绍这本书,以便有个参考。
  原载1922年7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7号
  战胜的态度①
  青年生活上有最可怕的两个仇敌:一为无知;一为优柔。
  因为无知,就不晓得什么事该做,什么方法该用。虽然形式上这个人还在生活著,但他是不会思想的,不会判断的。读书、作业在于他,只好算得虚行故事,不会发见些许意义。
  因为优柔,就不敢当机立断、见义勇为。发见了恶习,还是不去矫正;想到了好意,依然不能实现。这种人想有作为而不得,多少苦闷啊!
  但要抵抗这两个仇敌,有一件利器。这利器就藏在青年身上,只要青年不自欺、不自馁,肯露出本来面目就得了。
  青年不是有灵敏的感觉么?不是有善于观察的耳目么?不是有想象、思索的能力么?青年怎会无知?又怎肯无知呢?快把假面具揭开,现出玲珑活泼的真相来啊!
  青年又是有勇气的、有胆略的。怕什么呢?不在青年时期发挥勇气、应用胆略,难道以为到了衰老时期可售善价么?错了!及时不用,过时就要无用了!
  谁愿意做个木偶,谁愿意做个懦夫呢?但是不会思想的,不是木偶是什么?不会力行的,不是懦夫是什么?
  要不做木偶而做活人、不做懦夫而做勇士,也并非是难事,只消把态度一变就行了。这个态度就是战胜的态度。
  要战胜愚蠢、战胜怯弱,战胜人生大道上种种障碍,都靠这个战胜的态度来指挥,来冲锋。
  你如果抱了一个努力奋斗的态度,就会成就许多事业。但是你如果抱了一个畏难苟安的态度,就只好“终老牖下”了。青年须记取一句话。你们的铜像是依照你们的模型做出来的,不会多也不会少。
  自信有能力的,终于干出大事来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伟大的雄壮的举动,都是出于所谓大人物的确信的。虽然过去的英雄们的用心,或者未免“为我”太甚,但那种战胜的意识的势力,是不可轻视的。你们看!威尔逊在“欧洲和会”上为了不能确信自己提出的十四条,就被人家挟制,踉跄回美去了。反之,看俄国的列宁,为能确信自己的主张,虽在列强压迫、饥馑发生的时际,尚能屹立不动,也可见战胜的态度的成效了。
  所以一个人的困难,在不相信自己,在受疑惑、忧虑、庸懦的感觉的控制。以为自己的身体是虚弱的,就不会强健勇壮;以为自己的智力是平凡的,就不会聪明优胜。你要成就多少,就看你的意识广狭如何。
  所以青年的无知、青年的优柔,也可以说是青年自己的意识造成的。现在要想除去无知,除去优柔,并无别种巧妙,只要“反其道而行之”,抱一种战胜的态度就好。战胜的态度是青年的生命,愿青年鼓舞勇气,快来执持啊!
  原载1922年8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8号
  健康第一①
  生当现在这个时代而还不能得到健康的身体,恐怕是不应该的罢?因为近代卫生的学术日见进步,倘能谨慎遵守,自可免除疾病。据科学的调查,以为现代人民若能有了卫生学教员所有的一半的知识,且能实地应用,则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民可比现在更为健康。故依据新的观点,竟可以说生病也是一种罪恶了。
  卫生虽有公众的与个人的分别,但实际上总以个人为出发点。如不许在走道上、公共地方上吐痰,是大家应守的规则。但在不懂遵守规则是和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人,常要违背这个禁令。又如捕蝇、除蚊,是公众卫生,但要实行有效,仍靠个人努力。所以对于地方的清洁,或是学校的清洁,全是个人应该负责的。而各个人对于自身的健康,当然是更须留意的了。
  以下特把健康的信条和健康的方法介绍给诸位读者,以便有所参考。
  健康的信条(见Finch的EverydayCivics第四章)
  我相信留意我的身体是我的贵任。
  我要研究自然的健康原则,并要为我自已的缘故而遵守这些原则。
  我要不在嘴里湿润我的指头,当翻书的时候。
  我要不放铅笔在我的嘴里,也不用我的唇来湿铅笔。
  我要不放针或钱在我的嘴里。
  我要常常细嚼食物。
  我要咳嗽时、喷嚏时,转过脸来,而且用纸头或手帕放在我的嘴前。
  我要竭力使我的面孔、两手及指头清洁。
  我要不吐痰在地板、楼梯及走道上。
  我要洗我的嘴,当早晨起身及晚间睡觉的时候,而且还要用牙刷。
  我要竭力多吸清气,而且还要开窗睡觉。
  我要身体清洁,心地清洁,避去一切可以使人讨厌的习惯。
  美满的一天生活(见本年三月号physicalCulture):
  一、第一件事是及时起身。
  二、一醒就起,不要留连。
  三、脱去衣服,使全身皮肤直接空气,是为气浴。
  四、用力做五分钟或十分钟早操,也要裸体。
  五、很彻底地清洁牙齿。
  六、饮一杯冷水。
  七、衣服不可太重,不可太紧;凡要压榨的,东西都不可穿戴。
  八、进食时须从容,须愉快;应吃何物、应吃多少,宜听智慧的指示,不可一任本能的欲求。
  九、每天开始,宜有快乐的感觉。
  十、当开始工作时,先当定出本日应做的事,这样可以免去紊乱和焦急。
  十一、本日应做的事,在本日做了。不要忧虑将来,也不要悔恨过去。
  十二、每天要酣睡八小时。
  (本段译文,和原文稍有参差,为要适合我国学生能实行的缘故。)
  健康的五大要件(见本年四月号physicalCulture):
  第一是多量的新鲜空气。——在寝室里及日间工作时、游戏时都须有清气。
  第二是用智慧的有规律的运动。不运动则这个人间的机器要受阻滞而终于锈烂。
  第三是清洁。因有许多足以致死的疾病,如黄热症、霍乱、花柳病等,都由污秽而生。
  第四是排泄。通大便,清洁毛孔,可说是健康的保险单。
  第五是不忧虑。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世上有许多病症,确由忧虑所引起,至少也被忧虑所增剧的。
  学生健康法要点(见Sandwick.的《Howtostudy》十一章):
  一、食——要慢,食物要合胃口,如食后须做费力的运动或研究,应少食。当疲倦或受刺激时更应少食。
  二、饮——早起和入睡时饮水一杯,在两餐之间更可多量的饮。
  三、呼吸——早起和入睡时,在窗前作深长的呼吸五分钟或十分钟,而且房间里应该日夜通气。
  四、运动——要按时,要充分享受运动的乐处。运动开始时宜渐进,收束时宜和缓。一觉疲倦,立刻停止。
  五、洗浴——在和缓的运动之后,先用热水,后用冷水,用粗毛巾猛力地擦。
  六、睡眠——要按时,至少八小时。如神经疲乏,不能入睡,可在睡前洗一次温水浴。
  七、休息——在适当的时限,应该休息心和身。休息时间的量,按年龄、精力、作业轻重而不同。大概中学初年生,在用功半小时以后要休息五分钟或十分钟。大学生则在一小时以后休息。
  原载1922年8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8号
  快乐的源泉①
  快乐可能向外界追求而得的么?诸君如果看过比利时诗人及戏曲作家梅德林克②的剧本《青鸟》的,一定能感悟到这是有点不可能的了。
  在爱尔勃脱赫巴(ElbertHubbard)所著的小说中,曾经描写过一位追求快乐而终于失望的人。这个人同了别的许多人航海,不幸在大洋中轮船触著冰河,乘客都落水了。他终算没被溺死,再能浮到水面上来,于是他便向天空深深祈祷,感谢上天的保佑。但是,不久他觉得处境的危险,且以为比在水中时更要苦闷。这时适见海面来了一只浮船,于是他的希望又活跃了。他想:只要他能上得那只船,将何等快乐啊!后来他竟上了那只船,他就觉得现在是登了天堂了。不过,这种感情只能保持一二分钟的寿命,到底他又忧愁起来了。这时又看见一只救生船从那破船上拉下来,于是他再满心的快活,以为如果他们肯救他,当又是何等快乐啊!他就尽力呼喊,最后他们居然听见了他的声音,把船驶到他那里。当他上船以后,已经是委疲得不能举手了。但他的快乐的感觉却比他先前所梦想的更要大些。等到气力回复过来,他的暂时的快乐又消灭了,他和别的许多人又要希望有什么过路的轮船能来救他们。忽然远处果有灯光出现了,他们就哭泣,祈祷,高喊救命;当那只大船行近时,他想只要能攀上船缘,在甲板上躺将起来,便可满心满意,不再想望什么了。后来他居然被放在一架下等客舱里的床上,他觉得他已到了他所梦想的天堂了,也就很幸福地睡熟了。但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听见了孩儿们的哭声,非常厌恶,又不愿嗅著厨房里烹调的气味和客舱里群众的胡闹;他就请求船上职员给他一个卧室里的床位。船上职员就叫他住在下层甲板靠近机器间的卧室里,当时是非常感激。但过了一夜,他觉得这个地方并没有像他起初所想望的那么好,于是他又请求船上职员给他一间在上层甲板的卧室里的床位。这时上层甲板上只有一个空的床位,而且是在船主的卧室里,所以那个职员告诉他实在不能再为设法。他就自己写了下面这些字给船主:
  我所住的卧室是贴近机器的。我通夜听机器的击撞和响声;而且房间极小,通气不好,常被嘈杂的声音和污秽的空气所吵醒。我晓得,在上层甲板你的卧室里有一个空床。和善的先生,请叫来人带下回信,允许我占据那个床位和你同住,我将永远做你的忠诚的朋友。
  船主并没有回信给他,但赫巴这篇小说的寓意,却己经很清楚的告诉了我们了。
  我现在要问读者,你们不曾期待过一些东西,较好于你们目前所有的;想到一处地方,少些烦恼,少些困难的;而可以得到多些和谐,多些愉快的么?你们不曾想过,以为只要有了更多的钱,便可如心所欲,永享幸福了么?
  世上恐有许多人作这样想,但黄金的梦实现了,反而觉得快乐的门离得更远。实在他们从前的境况要比“发了横财”以后幸福得多啊!
  读者须知,想依赖境遇、依赖金钱、依赖游逸、依赖物质以得快乐的人,归根是要失望的。因为快乐只是种心境,在穷人的家里,在困苦的环境,饶有快乐的气味。反之,在豪富人中间,只能满罩著缺陷和抑郁。因为快乐决不是金钱所能购得的,也不是向外可以追求的。
  快乐只是正当的思想和正当的行为所产的果。我们所“取”的,就等于我们所“与”的。自己不制造快乐的人,决不会发见快乐。制造快乐的方法有种种,而善意的服务乃是最大的一种。只要我们诚恳、纯洁、尽力为善,则快乐自然产生了。我们有生一日,须得享乐一日。我们有为善的机会,有自发、自动的机会,有服务于人的机会,有对于世界力谋贡献的机会,我们便当满心满意地感觉著愉快。
  真正的快乐就在内心,并不须外求。欲享快乐的人们快快醒悟罢!
  (本文大意及插图都取自本年三月号的《成功杂志》。)
  原载1922年8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8号
  美国学校教授社会科学之现状
  大战以后,美国教育界开一个新局面,就是注重社会的学科。从前学校课程里虽也有人文科,但终被自然科所压倒;所以他们虽也研究天文和地理,但不想解决社会的问题。到了战后,因为社会事业的革新,就引起课程的社会科学化。做课程的中心的,不是自然科学,乃是社会科学——就是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国家学、历史法政等。并且美国是个民众力极盛大的国家;无论从政治、从经济、从宗教、从其他社会的组织看来,都是服从多数的舆论,不许少数的专断。所以“舆论尊重”实在是美国国民的信仰、社会维持的柱石。而美国国民最关紧要的事情,也就在不绝地引起健全的舆论。因此,他们便有保持关于社会自身的知识的必要。加以战后社会问题愈益复杂,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健全的理解,也愈觉得急切,所以社会学就被认为国民必要的常识。还有一个理由,社会事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凡人间文明生活上所必需的种种方面无不包括在内;不特专门研究社会学者与有关系,就是别方面的人也各与有关系。所以关于社会事业大体的知识,不问这个人和这事业有直接关系没有,为维持文明人的常识起见,也就有理解的必要。
  上文是说社会科学何以成为必要的各种原因。然而用什么方法普及这种知识于国民呢?自然,方法是多得很;但在许多方法当中,求一个最确实而最有效的,当无过于在学校教育时期授与青年以这种知识了。但学校教育是由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而发生,所以想使国民有社会学的修养,第一当先使学校教师都有充分的关于这种知识的修养;第二当对于中等学校的学生实施关于这个方面的教授和训练。
  美国师范学校对于“怎样处置社会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如下:
  一、参加及观察使学生帮助学校举行社会调查,监督运动场,协助父兄、教师、住民等联合会及俱乐部,加入童子军活动,为观察人民、工业及政治而举行的旅行。
  在大都会的师范学校,有都会设立的社会学博物馆(Socio-logicalMuseum)及供给学生观察一般状态的实验室。在乡村的师范学校,没有这种设备,所以要特重参加及观察。从前这种活动,不用社会学的名目;现在则称为社会学的一派。斯摩尔和文孙特合著的《社会学研究序论》,就是这种活动的参考资料。
  二、问题研究在师范学校所教的社会学,大部分是属于现代社会大问题的研究。爱尔华德的《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一书,便是这方面的良好的参考书。拉依脱的《实际社会学》,也有同样的性质。此外有《调查》月刊(Survey),是专研究时事的。所讨论的问题是贫穷、移民、寺院、种族、劳动、娱乐、犯罪及人口问题。研究这种问题最通常的方法,是使用叙述这种问题的书籍。
  三、理论合并理论而教授社会学的学校极其少数。据最近调查,学校所用书籍,用爱尔华德的《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的共二十五校,用爱尔华德的《社会学之心理的方面》的一校,用爱尔华德未公刊的书籍的共五校,用罗斯的《社会心理学》的共八校,用罗斯的《社会学的基础》的共五校,用罗斯的《社会统制》的共二校,用罗斯未公刊的书籍的共二校,用狄雷的《社会学》的共八校,用可列的《社会组织》的共七校,用吉丁格的《社会学概论》的共三校,用吉丁格的《社会学原理》的一校,用吉丁格未公刊的书籍的共三校、格拉脱的《乡村社会学》的共六校,用拉依脱的《实际社会学》的共六校,用金的《教育之社会的观察》的共五校,用勃拉克马的《社会学原理》的共四校,用费庞克的《社会学序论》的共四校,用斯摩尔及文孙特合著的《社会学研究序论》的共四校。
  关于社会学的事项,包括以下的各项:心理学、历史、学校管理、学校经济、公民学、政治科学、教育(原理、哲学、职业的)、教育学、教育史、英语(文法、作文、修辞学)、儿童研究、儿童心理、伦理学、方法学、文学、地理学、农村教育、校令、经济学、演说及谈话、实地教授、幼稚园理论。
  阿海乌①社会科学学院(OhioAcademyofSocialSciences)曾发行一本小册子,题为《阿海乌州城立中学校的社会学科学的教授》.(SocialScienceTeachinginCityHighSchoolsofOhio)。从这本书里,很可以见得美国中学校课程已经承认社会学科是种不可少的要素;而且在这社会学科的名目下所包含的材料,已是逐渐增多而扩大了。
  可以看出教授经济学的学校数是增多了;但教授社会学的学校数更要增多。注重社会学的趋势的发达,又可从级数上见之,因为在1917年只有八级,到1920年就有四十四级了。
  教授时间大概每周自200分钟到300分钟,继续18星期至20星期;多数的学程都是半年,有时公民学用美国史的则延长为一年。
  下列一表可以看出社会学科混合的复杂。大半担任社会学科的教师,还要兼教非社会学科的功课,如科学、言语及数学。混合教授最多的是公民学与历史(20),及公民学、经济学与历史
  (11)。单独教授的功课,以经济学(5)为第一,公民学(4)第二,社会学(3)第三。
  1919~1920年城立中学校社会学科教员教授的混合社会学科:
  社会学科 教员数(混合教授)
  公民学、经济学、社会学与历史⋯⋯⋯⋯⋯⋯⋯⋯⋯⋯4
  公民学、社会学与历史⋯⋯⋯⋯⋯⋯⋯⋯⋯⋯⋯⋯⋯⋯1
  公民学、经济学与历史⋯⋯⋯⋯⋯⋯⋯⋯⋯⋯⋯⋯⋯⋯11
  公民学与历史⋯⋯⋯⋯⋯⋯⋯⋯⋯⋯⋯⋯⋯⋯⋯⋯⋯20
  社会学与历史⋯⋯⋯⋯⋯⋯⋯⋯⋯⋯⋯⋯⋯⋯⋯⋯⋯⋯1
  经济学与历史⋯⋯⋯⋯⋯⋯⋯⋯⋯⋯⋯⋯⋯⋯⋯⋯⋯⋯3
  公民学、经济学与社会学⋯⋯⋯⋯⋯⋯⋯⋯⋯⋯⋯⋯1
  公民学与社会学⋯⋯⋯⋯⋯⋯⋯⋯⋯⋯⋯⋯⋯⋯⋯⋯⋯⋯3
  公民学与经济学⋯⋯⋯⋯⋯⋯⋯⋯⋯⋯⋯⋯⋯⋯⋯⋯⋯5
  公民学⋯⋯⋯⋯⋯⋯⋯⋯⋯⋯⋯⋯⋯⋯⋯⋯⋯⋯⋯⋯⋯4
  经济学与社会学⋯⋯⋯⋯⋯⋯⋯⋯⋯⋯⋯⋯⋯⋯⋯⋯⋯⋯2
  经济学⋯⋯⋯⋯⋯⋯⋯⋯⋯⋯⋯⋯⋯⋯⋯⋯⋯⋯⋯⋯⋯5
  社会学⋯⋯⋯⋯⋯⋯⋯⋯⋯⋯⋯⋯⋯⋯⋯⋯⋯⋯⋯⋯⋯3
  总计⋯⋯⋯⋯⋯⋯⋯⋯⋯⋯⋯⋯⋯⋯⋯⋯⋯⋯⋯⋯⋯⋯⋯63
  此外,在小学教育上也有人主张添授关于经济及社会活动的初步的知识,以便毕业小学而不入中学的少年,也得略知社会组织的原则和经济学的大纲。
  原载1922年8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8号
  教育的必要和教育事业的特色①
  为什么要有教育?这是讲教育的一个先决问题。我看从三方面可以看出所以必要的理由来:(一)生物学的观察;(二)社会学的观察;(三)心理学的观察。
  (一)这就是人为什么要有教育一个问题——也就是生和死的问题。生物界中,初生小动物之最无生存力者为人。动物中最原始的喔米摆②一生即已全知全能,无须教育。其次如家畜,略进了一步便不全能。但只略须教育。如鸡食食须母之饲,然时间则至短。再进一步,动物愈高等,须受教育时间亦愈多。人在最始生时止能吃,其余一概不会;教育时间亦最长,至廿四五岁才大学毕业,才能独立。于此可见人欲生存,必须教育了。
  (二)这更要紧了。人是社会的动物,有文化,全恃社会,决不能独立而生存。但要社会进化,又全恃教育。且社会由个人结合,要社会好,先要个人好,所以不能不教育个人。社会亦有遗产,就是一切文物制度。要保持和遗传此项产业,须由教育为之设法。又,一般社会迷信极多,凡灾害疫疠,无教育者对之,每多无谓之迷信。若因此一切听从天命、依附自然,是最危险的。而欲破除此项迷信,使知人力可以战胜自然,则须恃科学——就是恃教育。且世间人类,彼此要有团结方可得享最大乐利。现世既尚谈不到大同,国际民族间有多少差别、歧视引起战争,又须赖教育使人厌恶战争,而使第二代人民脑中,受遗传影响而自发的消弭战祸。
  (三)再回到个人方面,从心理上讲。个人若独居旷野或闭置一室而不接受一点教育,纵能生存,亦决不能利用文化。人类有社会性与非社会性两种本能,而恃教育以发展正当的本能、消灭残忍的本能,方可当人之称而无愧。更如养成良好的习惯——人原是一团习惯打成的。詹姆士说:“人生各种行为,宁有九百九十九种由习惯成就。”又须于教育着手。再论选职业,以前并无何等标准,只由教师或父母强为断定,每每毁灭个性、残贼天才。现用心理测验测出个性,然后定其前途、事业,这又是教育的功业。
  以上是我所见到的教育所以必要的三层理由。
  其次再讲教育事业的特色。社会事业至多,教育事业为其中一项,其特色又在那里,以我想来,可有五种:
  (一)这是精神的不是形式的。客至举茶有形式可见,即是物质的事业。教育不然,学校一切设备是他的工具,不是他的形式。他全是教者与被教者之间的一种感化作用,是很微妙的。要是中心无一物,决不能发生影响。即不在教室的设备而在心灵的暗示,可见是精神的。
  (二)论师生之关系是友谊的——平等而和爱的,中间绝无一点隔膜。决不能如法官和罪犯间的,全讲法令、文件等一切形式的关系而无一些心感,亦不能如商人与沽客间,计较货物与代价的衡平而无心的作用。更不能如以前教育界的,出几条官样布告以为得当。而当如家人子弟般相待。
  (三)这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努力。原来凡事都须努力做去,但在教育上更有数种条件:(甲)须有目的,方不是盲人瞎马的举动。(乙)须自觉——教员要有意识,明白时代和环境的状态。所以教育非奉行故事可了,须有理想,有改进,而无一成不易之法。
  (四)这是纯正的。教育只是教育,不能杂教育以外的分子,如宗教、党派等色彩。教育是普遍的、圆满的和进步的,宗教病在偏见,政党更只为一党计算,与教育背道而驰。
  (五)这是以整个的人为对象的。社会事业尽有许多对人不生何等关系或只发生局部关系的。如工业的对象只是器用物质,法律只是人的外表行为。教育不然,他包含人生的各方面而以活泼泼的人为对象。所以教育是造人的事业。以上五种是教育的特色。
  1922年8月讲
  据1922年松江景贤女中自刊《学术演讲录》〈一〉
  教师职业的重要①
  在讲这个题目的本文以前,先讲一些他的历史上变迁。
  教师为职业,并非自古而然。若分期的讲来,第一期的教师,是生活指导的教师;他的职务,在指导谋生的方法。担任此项职务者,为父母,而非专门的教师。按社会学的研究,则当时还系母系偏负其责。此时人类以渔猎为生,所教授者亦此。迨社会进至于部落时代,酋长欲增加本部能力以取胜其他部落,乃复教子弟以耕战。
  第二期的教师,是贤人学者的教师。此时社会事业渐多,非分工不能葳事。遂由有道德与有学识者代父母专司教职,如中国之孔、孟,希腊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立斯多德②等即属于此类。
  第三期为官吏的和职业的教师时期,今时犹属于此。如中央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及视学等,是官吏的教师;在学校教授的,是职业的教师。教师职业的名称,就从此产出。
  讲此项职业的性质,现时大家说是神圣的职业,实在不然。论职业,凡社会所需要者,决不能有高下贵贱之分,有一神圣,即事事皆神圣。神圣一话,误人实深,常令人生起一种虚荣的观念。自视既高,不能不提高自己的生活,遂致受经济压迫。世间万事都以食与爱为根源。教师职业,老实说一半也是吃饭问题,所以一般教师作谋生的奋斗,组织同盟,要求加薪,是正当的。不过,他们事业,实大有于吃饭者在。那么还是打破这种骗人的话,一方谋生,一方办事罢!
  若论教师的天职,可从两方面说。消极方面的是:“不认为只是糊口,而须顾到事业。”积极方面的:“教育家定须是个革命家,须常常求革新,求进步;须鼓吹和说服,使人人知有教育的需求,起而为教育的运动。”此为小学校教师之责,但非有革命精神不可。
  1922年8月讲
  据1922年松江景贤女中自刊《学术演讲录》(第一集)
  教学相长①
  这是一句老话:“教学相长。”然现在却有一种新的意义。从前应用这句话的,限于教师。现在则并可应用于学生了。
  现在,学生中有勤学和不勤学的两派,教员中也就有勤教和不勤教的两派。勤学的学生常要向教员提出疑问,请求解决;教员为解惑释疑起见,自然不得不先有预备,这就是先要学了。我会见有些大学教授及中学教师,终日在研究室里或预备室里孜孜不倦地学,虽说由于他们的天性好学,但未始不由于学生的勤学间接促成的。故也可说是受著学生的教所使然的。反之,做学生的不肯勤学,只有机械的上课听讲,而无自动的思索研究。于是做教员的,除了好学心切、服务心热者尚能继续自修,力求进益以外,便觉教授容易,可以不事预备,而惰气乘之,将终出于敷衍以了事。现在的学校教育,恐怕大多数就在这样一个状态。
  由此可见,学生的勤学木勤学,实能影响到教师的勤教不勤教。现在,学生界常苦不得良教师,这原是实在情形。但我以为,当这个良师不易多得的时候,尚使学生们自己肯勤学,多提问题,使做教员的不得不竭力研究、以期有满意的答复,倒也是个间接的培养良好师资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在师生关系上,又是人己两利、情理皆宜的。所以我要在这新学年开始时候,特别提出“教学相长”的新义,促诸君注意。
  原载1922年9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9号
  毋作茧自缚①
  ——赖俄共及习惯的蛇
  请读者未读本文以前,先把这张附图看个致细。这是代表古代有名的雕象,赖俄共(Laocoon)和他的两个儿子被蛇缠绕的故事。
  据神话,赖俄共是个在特罗亚(Troy)地方的亚波罗(Apollo)神的僧正。那时特罗亚人要运一匹木马到他们的城里,他用了枪掷马,因以招致女神雅典娜(Athena)的怨恨。后来当他到波塞顿(Poseidon)献祭时,女神就命海中的两条大蛇上岸来杀死他和他的两个儿子。
  现代许多人所处的境地,正可以用这个图来作例证,因为他们都被自己做成的蛇的圈套所围困了。
  当一个人自己失掉把握的时候,立刻就呈心身纷裂的情态。种种坏的习惯就要乘机突入,并且四面包围,使他无能为力。若非他赶快觉醒,自知危险,与坏习惯决战,则他将终于陷落深渊,不得再起了。
  你们也知坏习惯的可怕么?你们不要以为“偶一为之”不害终身,“逢场作戏”无妨大事。须知:人生全体不过是一束的习惯。无论那一种习惯,好的,坏的,紧要的,琐细的,都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有相当的关系。自由人和奴隶所差,只在最初造成习惯时所根据的细微的一念。因后来多次反复的结果,就变为不可见的比铁索还要坚的势力了。
  试看每天的新闻纸,终不免有自杀、害人、盗窃以及别种犯罪行为记载。他们并不一定存心为恶,只因恶习缠绕不能自拔;起初原为寻乐以求满足欲望,不过久而久之,理性失势,遂至成为恶习惯的牺牲者,陷于赖俄共被蛇围绕的状态了。
  赌博、烟酒、求财、自炫、奢侈、淫逸,都是世人自作的蛇圈,用以束缚自身的。若就学生而言,如贪分数、求适意、考试作伪,毕业后希就高位,或则专讲装饰、专出风头、侮欺同学、嫉忌同学,或运动当选,或激动风潮,都是坏的习惯、最可怕的毒蛇,足以置自己于心身破裂的地位的。
  但有什么方法可以破除这种恶习呢?这个在第一步,只有恢复本来具有的力量,相信自己是个能战胜一切恶习的人,然后再依照心理学大家乾姆士①所说的方法做去。这个方法是:我们必须于起首时具有极坚固的创作心,积聚凡能助长我们适当的动机的种种事情,安置自身于可以鼓励这种新的计划的地位,设法和旧习惯争战,再要竭力启发我们的决心。这样可使我们的新起始得到一个极大的原动力,使破坏他的诱惑不致发生,而且倘能使诱惑多一日不发见,便是加了一个机会使他永远不发见。然当新习惯尚未稳固建立于生活中的时候,决不许有例外发生,因为每一次的懈怠,好像是一串缠绕极精细的小球从绳上突然落了一个。只由这一个的跑掉,竟比以后许多次的缠绕工夫还要损失得多。
  所以我们对于危险的习惯,决不可存戏弄的心。最好一遇见恶习立刻断除,像外科医生对于危害生命的肿张〔胀〕从人的肌肉里割去一样。
  (本文大意及插图都取自本年三月号《成功杂志》)
  原载1922年9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9号
  手和舌的训练①
  假使我们要举出人类和别种动物最主要的差别来,则人类有两种特性:第一是言语;第二是使用自己做成的器具。用一种声音做表现事物及行为的媒介,为在社会内各员互相理解的手段,这是人类的言语的功用,为人类所独有的。
  用手制造器具、使用器具,因以顺应一切环境、一切事情,这也是人类的特色,且为征服自然界的最大原因。
  有人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故以理性作为区别人类和动物的要件。但我们须知,理性的发达是和言语的发达及制造器具的发达相关连的。
  我们平常思考事物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对自己用言语来说。不过这种言语是不出声的,所以我们就不觉得。但从这便可知道,思想是有赖于言语的。我们再可以试验,凡是说话没有条理的人,做起文章来,也往往是不大清通的。故我们要有明了的思考,须先要注意于明了的言语。
  人类是使用多种器具的。因环境的关系,造出适用的器具,并改良所有的器具。在这些地方,都要推理的能力。等到器具的用法益精,器具的种类益多,这推理的力,也就益发达、益丰富了。
  这样说来,思想、言语、器具,是互有关系的,也是同时发达的。而训练手和舌的需要,也可从这里看出。
  训练手的方法有下列几种:〈一〉做手工;〈二〉绘画;〈三〉雕塑。简言之,便是手的筋肉劳动。
  训练舌的方法有三种:〈一〉演说;〈二〉谈话;〈三〉唱歌。
  我国读书人,素来不注重身体上各种器官的利用,往往把天生的器官萎缩摧残。如今我们该觉悟:手和舌的发达,是最与人类的进步有关系的,故我们就要及时训练了。
  原载1922年9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9号
  日本最近教育思潮概观
  在这两年的日本教育杂志上,发见一个所谓八大教育主张的名词,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所谓八大教育主张就是:(1)自学教育论;(2)自动教育论;(3)自由教育论;(4)一切冲动皆满足论;(5)创造教育论;(6)动的教育论;(7)全人教育论;(8)文艺教育论。其中(1)、(2)、(3)、(5)四派,已由钱琴一先生介绍来,登在前面。本志编辑者嘱我将其余的四派也介绍一下,以供国人研究,所以特作这篇文字。惟因出版期迫,不容详加参考,只能从《八大教育主张》一书摘译,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
  一 一切冲动皆满足论
  创此说者,为千叶命吉①君。现在把他的主张略述如下:
  他以为人间所好的一切,能彻底做了出来,就是道德上的善。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所好”和一个“彻底”。他反对从前人把小孩子的所好都看作不善的见解,他只肯定凡是小孩子所好的(就是所喜悦的)都是善的。但这所好的,一定要彻底的完全的做了出来,才成为道德的善。换句话讲,善于所好是不能离的。所以他说:“道德上的善,不能由所恶之事而到达。”他并且举例说,暑时想到凉的地方,寒时想到暖的地方,腹饥时想食、喉渴时想饮,这些都是基于天然的不诈的赤裸裸的生之欲求的状态。这也就是至诚。什么叫至诚呢?就是不失掉赤子的天真的纯洁的心,能够正直的无伪的做所好的事。譬如口渴要饮,便爽爽快快的畅饮,使能完全的止了口的渴。故古语所谓“至诚力行”,就是“实行所好的,且要彻底的实行”的意思。
  至诚力行而且是道德上独创的要素。千叶氏的创造教育的五段阶,为资料之受领、问题之发见、问题之构成、问题之解决及独创之表现。他以为,训练上应使学生重责任,成绩考查上应尊重学生主观的判断力。总之,必须小孩子能彻底的实行他们的所好,方算发挥独创性的教育。
  但是所谓“所好”者,究竟是什么东西?腹饥则食物,口渴则饮水,究是什么意味?今用简语作答,就是由于冲动所起的活动罢了(冲动在英语为impulse)。满足冲动,是人人所好的。除掉冲动满足以外,恐怕再没有别的好了。一切生之要求皆由冲动而生,故满足冲动,实为喜悦的事。要达到道德的善,必须把这所好的能彻底满足才行。即所谓独创者,也不外乎冲动满足之彻底的状态。但冲动之彻底的满足,换句话讲,就与一切冲动皆满足相同。
  但冲动是什么呢?这在大家当都能知道,用不着多说。现在只简单的说,这便是固有的欲求,不是从外面授与的,乃是最初与生俱来的。一切生物都有冲动。单细胞的阿米排①遇到有机物时能伸触手,也是冲动。赤子一生下来就能吸乳,也是冲动。这种都是极原始的、固有的、盲目的、无意识的。一切活动的根基,皆筑在这种冲动以上。除此以外,则无自发的行动了。
  无论何种冲动,对于生物的活着皆有多少的价值。这点和罗素的说法不同。罗素把冲动分为占有的和创造的两种,主张抑制占有的冲动而发达创造的冲动。罗素唱非战论,因战争是由占有的冲动而起,故他的学说自是当然的结论。但千叶氏以为,天赋的冲动而加以压迫,是不自然的。就如占有、争取等冲动,只要彻底的做去,也是道德的善。如见人窃物,自己若无争的冲动,便将默尔而息。但这样岂不将令盗贼横行么?又如议院里,不能与政敌堂堂的争,也不是个好的议员。故堂堂的争不算是为恶,反而是善。
  通常所讲的本能,不过是冲动发现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从祖先遗传的。在心理学上看来,只是一种种族的习惯、先天的习惯。但所谓习惯,必须是某种力之活动,并不是力的本身。力向某一定方面活动时,便有习惯。鸟有翼,故能飞。翼的活动惯了,便会飞。当飞的冲动发生时,就是本能的活动。但人类无翼,故也无飞的本能。不过虽无飞的本能,却有飞的冲动,就是飞的欲望。人若无飞的欲求之力,就不会有飞行机的发明。所以仅恃本能,不得有独创,我们必须讲冲动、满足才行。
  现在要讲满足两字的意味。生命之欲求能安全达到,便是满足,至于彻底的满足,则稍繁了。譬如一个小孩要去会见他的母亲,但中途有一条大川。又不敢渡过去,终于退回了。这里小孩的“会见”的积极的冲动,虽没有满足,而“恐怖”的消极的冲动却满足了。又如一个小孩看见这条大川的对岸开着烂缦的花,心里很想去折;但又怕大川不便过去;后来他以为不妨跳一下,就跳了过去;不过后来他却落了水了,而且头破血淋。这样,他的折花的冲动算是满足了,但恐怖的冲动却不算满足。像这两个例,都不是彻底的满足。真的冲动的满足,是要两种冲动都能满足,既不退回,也不暴动。但要做到这样,必须用方法力行。如:或者用长棒去折,或者搁了长板去渡,或者择浅水有石处去跳,方能安全的达到折花的目的。像这种彻底的满足,便和创造教育上的独创工夫有关系了。
  遇到外界的阻碍,就发生消极的冲动,这是最可怕的,且足以使人陷于烦闷的。这时处进退两难之境,成为藤葛的状态。但道德的状态也惟在这时发生。因为不遇藤葛状态里冲动的对峙的人,将不用工夫,不肯努力,也将没有独创。而且也讲不到彻底。
  我们生着的时候有两种世界:一方面为潜在的意识;又一方面为显在的意识。显在的意识和现在的世界有关系,这是“现”的世界。潜在的意识和过去积累的经验有关系,这是“梦”的世界。我们整个的我不仅生于现的世界,也且生于梦的世界。冲动就是梦的世界中构成心象的焦点。凡不满足的现必发生满足的梦。譬如乞丐,他有食物的冲动,但实际上并不能得食,于是只有在梦里表现食的状态。即在梦里除去了在现里所不满足的压迫而把所好的满足出来。反之,容易满足的冲动不能在梦的世界里表出,只有遇着阻碍而在于不能不满足的恋的状态的人,方在梦里追逐他的幻想。如未结婚的男子常作见女的梦;但结婚以后,便少作了。所以梦与彻底的冲动满足,极有关系。也可以说,梦就是理想。过去的经验丰富了,有冲动要满足时,便在心中构成理想。夜见的梦与昼见的梦,性质相同;英文的day-dream便是空想。而理想的存在,全不过是冲动满足彻底之手段罢了。
  梦又有欲望之梦与恐怖之梦的分别。如:乞食儿梦食大餐,是欲望之梦;从高处跌下而惊逸,是恐怖之梦。这和前面所讲积极的冲动及消极的冲动相合。积极的冲动变成梦时,便为欲望之梦;消极的冲动变成梦时,便为恐怖之梦。而我们本当的全我,必须兼有现与梦的两方面才算完全。
  我们人一足踏在现的世界,一足踏在梦的世界。这两方面有机的统一,成为一体的生的内容。由现的世界而入于梦的世界,我们叫他为反省。由梦的世界而入于现的世界,我们叫他为实践。反省相当于知,实践相当于行。要成全“我”的统一,要使人生有意味,不可不把这两者联合。而这种反省和实践的动力,皆从积极的冲动、消极的冲动而来。所以要表现这个“我”,就是要独创,必须以这种种冲动的藤葛为条件。
  但古来的教育有一个缺点。就是往往抑制积极的冲动而伸长消极的冲动。譬如小孩子要饮“生水”,大人不许他。这是正当的教育态度吗?虽则不许他的原因可由种种:或为微菌,或为混浊,或为恶臭,皆足为对于饮的冲动的障碍。但不思所以除去障碍的方法以求满足要饮的积极的冲动,而但以禁止的方法助长恐怖的消极的冲动,则不能不说是“薄志弱行”的教育了。然照一切冲动皆满足论的说法,则要饮时应该彻底的畅快的饮。但又不是盲目的饮。既知生水的不洁,怕饮了害病,就须想出消除障碍的法,如用滤器滤过,加入柠檬,用薪烧热。这样,既得满足饮的冲动,又得满足恐怖的冲动,岂非一举而两得吗?所谓一切冲动皆满足者,就是要我们用工夫以求到达冲动满足的目的。这里,独创两个字最有关系。因为既不是盲目的饮,也不是盲目的禁止;却要从禁止中发见创造。而且这样的冲动满足彻底之意味,在道德方面讲便是善;在科学方面讲,便是真;在艺术方面讲便是美;在经济方面讲,便是利;在身体方面讲,便是健。生之欲求从此可以满足,独创之作用于此可以表现。
  现在总括这个主张的说法:要用独创的工夫来满足一切的冲动。就是说:当积极的(欲望)冲动和消极的(恐怖)冲动发生障碍的时候,应用工夫来发见解决的方法,万不可盲目的禁止,以致两种冲动都不得满足。而冲动之彻底的满足,便是创造教育目的达到。
  二 动的教育论
  创此说者为及川平治①氏。他尝说过:“无论怎样的新教育,总不能离开哲学。这是不必说的。哲学虽是必要,但如果不能明了说明教育的方法在生物学上怎样,在心理学上怎样、在伦理学上怎样的人,则也没有主张新教育的资格。教育学者想徒弄空论以独断创造新说,是不能成功的。”于此,我们可以想见他主张这动的教育论的根底。
  动的教育是与静的教育成对比的。譬如儿童看见了蜻蜒,就起了想去捉取的欲望。因为过去的经验,便伸手去捉;捉不住便拿帽子去扑;这法子仍是不对,便拿了长竹杆,顶端套着竹圆圈,竹圆圈里张着网;这法子好了,用了这法子,蜻艇大概可捉得住了。这事件从教育上说来,具捉取蜻蜓的活动过程便是题材;教师遇到这种题材,只须:(一)引起他的动机;(二)使他顺应便好。详细些讲:这捕捉蜻蜒的知识,是起于捕取的要求——这要求或者从好奇心而起——为了要满足这要求,才想出方法来。先经过几度失策,因了失策,才考出方法;后来又经过几度试验与错误,这试验与错误乃是儿童最大的学习。教师只要使他真能满足要求,则其组织便是构造,也即是创造。这便是动的教育。
  一般人不能深思,以为捕捉蜻蜒的法子,知识技能是现成存在的,只须用这种教材教授儿童去捕捉就好。那便是静的教育,未免忘了知识的意义了。
  主张动的教育论者,对于“自学”两字有一种解释以为:像上面所述的捕蜻蜓,是使儿童自己构成提取蜻蜓的知识,即是自己构成知识技能,所以称为自学。于是举自学的定义为:“自学是以自力构成题材的作用。”或者也可说是:“自学是把过去的经验以自力改造的过程。”如果像所谓“自学须自己去学”的解释,那未免于定义有所隔膜。
  其次,主张动的教育论者,很赞成设计教学法。他们曾解释道:“设计教学法为什么宣传得这样热闹呢?其中有一大理由。就是教师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开展他种种的活动。设计教学法是基于儿童的动机与学习案以为指导的方法的。设计教学法实是把生活单位与学习单位一致的。”
  复次,主张动的教育论者对于“学习”的解释,他们以为学习的定义是:“因要满足我的要求,而自己构成满足要求法——即活动系统——的过程。”在这里,第一要舍去“教育是授与教材”的思想,要想到养成儿童到达教材的经验。
  又,主张动的教育论者尝就价值论而举教育的定义,以为教育的定义可以说:“是辅导那评定及统御儿童生活的价值的。”在这里,所谓评定生活的价值,是创造步步改善的事情的,并不是以个人的私的满足快乐为价值。
  主张动的教育论者很看重生活与顺应、地位与成长、机能与动机,现在分述于下:
  一、生活与顺应。所谓生活,无非是地位的连续。蜻艇来了,怎么可以捕捉呢?徒手捉不住,帽子也无用,该怎样变动呢?这就是地位的连续,也就是对于地位顺应反动而连续的发展。所谓顺应,是一种满足自己要求的行动组织。从这蜻蜓的捕捉得了经验,更构成顺应捕蝶时的方法。等而上之,从捕捉飞行缓慢的飞虫,进而至于捕捉小鸟,也一样的顺应。所谓知识的应用,就是这意义的应用。人唯有了知识,无论我的社会如何变化,我的新地位如何,都能够知道迅速、容易、正确的顺应。这是一件大事。在构成题材的时候,须要知道:不单是知识、感情、意志,即身体、精神全体也应该共同活动。题材的构造即学习,更不单为组织我们的活动的精神而工作的。司坦莱荷尔(StanleyHall)①说:“从前的教育着重三R,即Read(读法)、Write(书法)、Recount(算法)。现在却要主张三H—Head(头)、Hand(手)、Heart(心)——而养成头能工作、手能工作、心能细密的工作的人了。”要遂成这目的,必要避去现在分开身体与精神两作用而教育的办法了。
  施行动的教育,儿童不单对于构成知识有了兴味,且成为喜欢知识的价值的人类。这样的儿童的要求为根,才可以引起十分强烈的动机。
  二、地位与成长。所谓地位,就是于我与环境的关系中看出自己的一种意识。因这种尊重儿童地位而成功的教育,德国第一,美国第二。
  儿童立于某地位,则必起反动。但这反动并非单是机械的反动,而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的个性的反动。所谓反动,也并非把圆的物事放入圆的器具中,乃是去组织常常满足要求的行动过程。于是我们不能不讲到成长的教育。所谓成长,在普通生物学上,就是说组织这身体的细胞分量增加。成长的特征可举以明之:第一,成长不是“可转的分题”。譬如数中2十3=5,但也以反转来说是5=2十3;而成长的观念并不如此。成长就是地位的连续。所以儿童可以变成人,而大人不能变儿童。第二,所谓成长,不只是“心的活动从简单到复杂”的分量问题,乃是量与质并重的问题。换一句说,儿童与大人的不同,在于异目的、异兴味而发达的一点上。
  三、机能与动机。教育须预定于完全之上求完全,而不使有终止。须把“我”无限的扩张,不断的进步。这无限与不断,是动的教育的根本思想。所谓要求,是含有不足的意味;倘使达到完全之域而满足,便没有要求。现在的我,以过去的经验作资料,预想未来的效果而创造的进化。所谓人的活动,不过是完成要求满足的机能的动作。于是所谓机能论,便不能不移到心理学上的机能论、伦理学上的机能论、社会学上的机能论、教育学上的机能论来了。
  引起学习的动机,应该接触于儿童生命,应该接触于儿童的价值感。不能引起动机,所以儿童骚乱;儿童骚乱而加以叱责,在教育上说已是末着了。
  又因机能与动机而牵涉到“构造心理学”,他们便说是:“构造心理学”是取孤立的意识(离开环境的关系),把他的要素分析之。以知的要素为感觉。情的要素为感情(或单纯感情)。此等要素,很复杂的结合意识因而构成。所以构造心理学是研究“意识是什么及意识怎么构成的”。
  他们还有两种特见:一是,认思考有支配新地位的机能。所以以“使儿童思考应立于新地位”为一件极必要的事。其意以为:人往往为满足生活上有价值的欲求而烦闷;烦闷是为要进于光明,思考是用做奋斗苦战的东西。这样说来,所谓教育并不在除去儿童的困难,而在适于儿童的能力而与以困难了。二是,因社会时时刻刻的进化,立于怎样的地位而不能为有顺应方法——即自己构成题材——的人,必不能立于现在的世界中。于是乃感到问题发生的必要。从这一点说来,修身、算术、国语等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职能的发见。职能可以作学习法的训练。动的教育即是用“使学童自作学习案”的法子。
  至于他们对于教科课程、教育细目、教科书的意见,则很简单。以为教科课程应适应儿童能力而斟酌。教育细目应该着重于儿童生活意义而作。教科书则于学习案动机的唤起、题材构成的资料及学习案的证明时候用之。
  三 全人教育论
  为成城学校小原国芳①所主张。小原氏因这种主张一时颇受误解,尝自辨说:“我们主张全人教育论,并不是主义,并不是极端,而是真实,是中庸。”“我们常应该为真理与忠实之学徒,乘着洁净的学问的良心去战斗。考察出错误以后,无论何时,都有偃旗罢战的勇气。我们不是大家,愿意很永久的做能订正的‘小家’。”全人教育容易招人误解的,是与个性冲突。小原氏解释说:“我对于个性尊重和全人教育二者,以为决不是矛盾而实是一件事情。我们真所要求的个性教育,实在就是我所主张的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实在也就是成城学校所要求的个性尊重的教育。我们能将儿童天秉的性能顺当发展,就是全人教育;在这发展中各自表现其天地——即显露各自的真面目。换句话说,发挥个性,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全人教育的主要点是“人间教育”。我们且看小原讲“人间”教育。他说:“我们所要求的是成人之‘人’的研究;同时也是儿童之‘人’的发见。须知教育的事情是世界最困难的事情。儿童不是大人的缩图,儿童是独特的‘人’,且可以成为大人的。然50人是50人,80人是80人,人是各不相同,这不可不知道;教育的事情也就因此困难。Menschenrzichng一个名词,有似简单而实能感到无限的深意义。实在是人的教育。卢骚很提倡‘归于自然’,实亦不过根于‘人的本性’、‘本然的性’而教育罢了。简单些说,也不过是人的教育。人是作成‘人’,或是助长‘人’。除此之外,便无教育。我们的教育的理想、方法、设施,一切都应从人的本然的本质出发。”
  全人教育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我从小原氏之所讲综合起来:
  一、“全人教育是活的教育”。他说:“无论如何名教师,其教授随地、随时、随人而不同;一语一句不差异的教授,是说诳教授、是死教授、是留声器。留声器无论怎样好,决不能算教育;因为教育是活人的事情,决不是这样便易。”
  二、“全人教育是自己开拓的教育”。小原氏说:“我尝随处说到‘最后应该各自教育各自,勿以他人之型而为自己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的结局要自己开拓的,要自己深化的。”
  三、“全人教育是主张归于一元的教育。”小原氏说:“各种教育的特殊论有公民教育、人格的教育、生活顺应的教育、形式陶冶的教育、个人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国家主义的教育、人道主义的教育、艺术教育、兵式训练,而彻底的讲,是归于一元的。全人教育是在眼前还未能归于一元时的惟一无二的教育理想,而不是仅于某方面开拓的。”他又说:“各种教育主潮都是到唯一的教育目的之特殊论。各种主义之彻底,自亦彻底于一元。诸主义为一元的教育大成之准备,应该唯一无二的开拓发见教育理想,为某一方面的努力。不过不能决定那一方面罢了。例如:以为个人的教育学的主张与社会的教育学的主张都是好的。”
  四、“全人教育是公正妥当补偏救弊的教育”。小原氏说:“依时代状况如何,而教育的高潮点往往不同。诚如奈特普所说,堕于惟物主义,则有注重理想主义的必要;偏于理想主义,则有注重实利方面的必要。我们不主张极端,而不可不至于公正,至于妥当。从某一方面看来,教育的事情是因病施药的,是看清时代之流弊而施〔适〕当方法的。”
  五、“全人教育是包摄主义的教育”。小原氏尝举:“以综合的人格、综合的教育为全人教育”的定义。他说:“我是否拒偏于某一方面的教育的。于这个意义,我是厌恶主义的;但也不是无主意、无定见,乃是主义的主义。世界上各种教育上的理想、方法、设施,于日本、于成城学校、于爱儿们都得应用。倘使能同化我自身人格的,无不拜借。于这意义,我成城学校便是无何等主义的。无论是官制的、是舶来的、外来思想、内来思想、汉法医、准教员、私立的、地方制的,一切都要拜借。我是包摄主义的广求知识于世界的。”
  于此,全人教育论者既以“综合的人格、综合的教育”为归;所以他们认定,人类除身体以外,在精神方面向着论理的世界、伦理的世界、艺术的世界、宗教的世界四方面展开。而他们的教育,因此也除体育以外,在心育上的真育、善育、美育、圣育四方面着手。不但如此,他们以为在现实方面,人既生而为动物以上的人类,于实际生活的手段,像经济、制度、军事、交通、政治、法律、农工商等的方法,须一起包而为实际的教育。凡此为不可缺的手段,即是重要的教育。
  以上全人教育的意义大体可以明白。还有全人教育论者的态度也于他们的教育很重要,不可不略微讲一讲:
  第一,全人教育论者持对于世界和人类很是宽大的态度。他们以为,蛰居于偏狭的世界实悖于真的人性;因为人是为真实而生出来的;如果偏于某一方,不论提着什么主义,结局总是错误的教育。他们很反对的是:“固陋的人们不论听到什么主义,总是随意误解而排挤别人。譬如许多囫囵吞枣的浅薄人,往往把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与利己主义(egoismus)当做一样看,遂以为西洋人是个人主义之国。个人主义即利己主义,即我利主义,即畜生主义;彼等皆畜生,惟我们是人。”这一种的态度。他们以为教师须有确立深而正的人生观之必要。而把捉不错误的教育观,尤为绝对的必要。这反面的意思就是以为,倘使教师自己的立场偏狭而固陋,他的教育也必远于真实。我们人类固然不能绝对的脱离自己的立场;但也不可不立于高而正的立场。福绥儿的现象论主张,排斥一切立场和假定,而纯粹的看出教育的本体为必要。他的要求,即在除自己的狭的立场,努力于所谓“除去括弧”的必要。他们攻击日本的师范教育,以为从狭的括弧中看人类、考察人类,是师范教育的病入膏肓之宿弊。
  第二,全人教育论者持调和各种教育主义的态度。他们的意思,以为世界一切重大的教育主义都有一调和的必要。他们说国家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应该和个人主义调和的理由道:有人以为,国家、社会为满足个人要求的手段,那就大错。个人本位的教育,是要预想到完全的个人发达与社会发达的,决不能把社会置之度外。人类生而为社会的动物,是句千古名言;不像人们所说,个人要求为第一义,国家、社会为第二义的。反之,以个人为手段,阻止个人发达以利国家的国家主义也是不对的。这不特不能昌盛国家、社会,而愚弄人民、奴隶人民、拘束人民,也要招致国家、社会自身的破灭的。如果真希望国家、社会之繁荣发达,不可不施用这触于协同生活之基本的个人内面的方法。要之,个人固不能漠视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也不能漠视个人,两者非全然立于反对的地位,不过是一个活的人类的两面罢了。人类的表现,一面是表现于个人,一面表现于国家、社会。漠视矛盾的两面的人类要求的国家、社会,一定不是进步的国家社会;反之,漠视了国家社会的个人主义,也不能成立的。
  又,他们以为,国家与人道主义也须调和,方能发达。他们说是,不顾己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惟我独尊的国家主义,结果必成为导自己于破灭的主义。“力是正”这个命题,至少因了这回欧战中的德国而改正为“正是力”了。德国最后的首相马格斯训令海外德人的布告说:“德国虽然成了悲惨的败北,但不败北是不能得到这可贵的教训的。”这便是以力是正为谬误,而以正是力为真理了。反之,人道主义也是如此的。
  他们更以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也须调和。他们以为,世界不只是美与高尚的理想。艺术之国、哲学之国的雅典已经亡了。——虽是亡了还能永久支配世界人类——梵国的印度则被支配于英国。产生摩西、基督的犹太国家也没有了。反之,著名能战的菲尼基、罗马、斯巴达在地球上也不能永久保持他的国家……实在是:我们很希望有斯巴达和雅典、菲尼基和犹太、印度和中国、德国和美国两者调和和对立而兼于一的国家。
  他们调和的教育到底到怎样为止呢?小原曾说:“小西博士以为教育理想不是个人的,也不是社会的,同样也不是国家的和人道的而人本的。人的和人本的地方,正是个人、国家、社会、世界进展的方向。”于这话,可以看出他们全人教育论者这一部的根本了。
  四 文艺教育论
  此说为片上伸①氏所提倡。他的意见是以为,教育之为综合的及创造的事业,已不待言;无事无为的时候,不可不仍然流动不止,使触于人间生命的根本契机而放其全面之光。所谓文艺教育,即不外是十分综合的、包容的、根本的道德教育之意义。如此而后,可称为真教育。所谓完全根本的道德教育——即真的教育的主张,不外是以文艺之力最自然的而又最精确的进行。
  我们对文艺教育论第一要留意的,就是起首切不可预想到他的关系;以为文艺是侵犯教育之领域,教育是抵止文艺之力。文艺与教育两者争斗,必须立于爱好人间生活者的素直的心地。更须具有想“使人间生活真能伸张的问题,即为人间共通的生活创造”这种心地。
  至于讲到文艺教育论的本质,则片上伸氏曾说:“我的主张并非从文艺家的立场而定。我们教育论也不为我等先入之见所累;不过叙述关于人间生活的伸张发育罢了。所以我们文艺教育论并非单向专门教育而说的性质,乃是向着一切对于人间生活有兴味的人间而发的名称。”
  关于教育上的专门一名词,文艺教育论者颇用大力以攻击之。他们的总关键是:以为教育的真理决非少数门内汉或门外汉独占的事业,应该为一切人间所共有。即使为二三特殊人间的价值,也不得不顾到别的特殊的人间及别的一般的人间的价值。
  现在的教育,可说是已到脱离带有专家臭味的专门人之手,而入于门外汉的人们之手的时代了。关于教育的问题,决非单依专门教育家之手可以处置的。一切人等,就教育而有所考察、论断、主张,都是不妨的;且门外汉的主张、提倡,可以招致教育的革新。尤其是,于所谓创造人间的教育事业问题,一切的感着兴味,表明自己关于此事的主张,是极自然、当然的事情。且关于教育一事,门内、门外差别的差别,不能以职业的或非职业的而定;须看他对于这事真生命、真意义的爱好与理解的是否彻底而定。世间很有自命为教育家,他人亦承认之,而按他的本质,实在对于教育的真生命或真意义不曾理解,对于教育的事业也不好爱,更不能发展教育的真实能力。这种自命的教育家,不过教育的毒害罢了。
  文艺教育论者攻击专门职业的所谓教育家,不是等闲的一回事,很与主张文艺教育者的立脚点有些关系。片上伸说:“我的立场,系从人的立场,即人的本性去考量,不外使壁人的本性生动。我的主张,并非依自己欠缺的知识、研究、经验,而却自喜筑成城以为阻碍。从这不动的自己立脚点,只见自己的视野而持一家言。”
  上面说过,文艺教育论是完全的根本的道德教育,但是他对昭前学校的修身、伦理科,却很加以非难。他们说:“年少子弟不知适当表现自已的内面生活,同时又不知隐蔽。但对于自己生活的内容寻其是非善恶之前,常常在无意识中极重大的感到怎样伸展一切的意欲。于修身、伦理的教科,揭示忠文、孝行、义勇、博爱、信义等等德目,并且说示道德的必要及他的各各的性质和实例。然而凑集在修身伦理等教科所揭示的一切德目,而人间的生活、人间的复杂生活意欲果能说尽无遗憾么?人间的生活还有这种种德目所不能赅括的生活么?人间的生活还有不曾记出德目的空页么?”
  我们看上面非难修身、伦理科的议论,可以知道,文艺教育之为道德教育,是以生活为本位,而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的。所以他们认定,不能触于微妙复杂的生活之实质的修身、伦理科,只是形式而无生命。片上伸说:“依我的考察,教育不可不于投事的时候去涵养真本色的人间本性。在这没事时候得着真本色的力量,一旦事变发生,便能做得真本色的事出来。所谓道德,不过是一种真本色罢了。真本色的力可以生活哺养一切,像日光一样”
  文艺教育论者发挥他的紧要点,以为教育、教化,乃至感化的事业,都从是认一切复杂的生活意欲的地方出发。爱与憎、服从与反抗……一切生活意欲相集而造成一大交响乐,人间生活也从此创造出来。文艺在教育一方面,往往被看做危险有害的事情,而尤其厉害的就是,视为诱惑而应该排斥的一种倾向。向来的教育,将人间生活的意欲一部一部以病的洁癖态度来看待,而文艺对于这一部分的病根和缺陷,却以十分浓厚的包拥力,与能够自伸自愈的对于生命之力的信赖观念,来对付人间生活。因此,遂被认为非常的不纯粹与危险。例如向来的教育,只是极端的恐怕病的传染,而不把自己生命力的根本充实起来,不能持着力与勇气,敢然进行到所有人间生活的旋涡中;即使有之,而没有何种大事业的感念。文艺则与此相反,把人间生活的意欲不加抑止,只使他根本的生活力充实起来,在人间生活旋涡中非常喜欢表现而进行。因为态度这样不同,文艺被教育看做危险,反是当然的了。文艺教育决不是单纯的感情教育。对于人间的道德生活有最微妙、最深沉的根本的永久的感化。依此能力,教育之根本的综合的事业乃能成功,这就是文艺教育的意义。文艺能适应于难以预期的复杂的人间生活的境遇,而因了解、表现自行改正,道德、感情,可以丰富他必要的根本力。这样丰富的根本力,不得不认为人间实生活的表现。且这根本心力,非发动实现自己难以抑制的动力不可。文艺之对于人间生活,实可养成宽大而又十分细密的包容力,及对于自伸自愈的生命力的信赖之念。因了玩味真实有力的文艺,能成就片断的德目所不能说明的教化。他的成功是使他在暗默之中,了解并且感知人间生活之真意义,在不知可表现自己生活之中,与以深的满足。因了感应于真正文艺之力,年少子弟,不必勉强给以规律教训或个个行为之标准与指针,而自然能触于人间生活的深处,感应正与美,并将此爱护以丰富心的本源。且因通达文艺而感到人间生活复杂的恐怖、苦痛与悲哀,深入于断片的德目指针所不能触着的深处。文艺教育的道德的价值,于此更可看出了。
  原载1922年9月20日《教育杂志》第14卷第9号
  信仰与成功①
  相信命运的人,以为事业的成败是由天作主,不由人作主的。但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倒转来说,运命如果是有的,则一定也是人所造,而不是天所生的。人有怎样一种希望,就定了怎样一种命运了。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信仰,是造成一个人的运命的。事业的成功与失败,确也受著运命的支配。但须知运命的主人,仍在于各人自己。这正像坐马车的,虽赖马力前进,然马的行止,还听了坐者的指挥的。
  历史上有不少事业伟大、道德高尚、学识卓绝的英雄、圣贤、哲人、文士等辈,为当时人所称颂、后世人所羡慕的。试问:他们怎样会成功?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智慧比人家高些,他们的机会比人家好些,他们的凭藉比人家大些?也许是的。但他们不只是有高的智慧、好的机会、大的凭藉而已,他们实在还有更坚决的心、更勇猛的力、更辛苦的工夫。而他们所以竟能成功,还是靠赖后面的这种心力和工夫。因为单单肥沃的土壤、优良的种子,是不会有好的出品的。要好的出品,必须加以人工的培养方才可以。
  所以成功是可以战胜而得的,不是可以待人授与的。有勇气、有毅力而要求成功者,成功就归于他们了。我们的对于成功的信仰,实为获得成功最要紧的条件。杰姆士②(James,美国心理学家)常说,有在深山僻径的一个人,前有深潭,如不跳过,即有生命之险。如果他自认没有跳的能力,反而安坐下来,则他必遇到危险。或者他也想跳过,但没有自信力,缺少信仰,则也不会成功,或竟陷于死地。但如果他有成功决心,有必能成功的自信力,就用了全力跳过去,则他必能安然达到对岸了。所以仅仅成功的信仰,就足以帮助成功的实现。马腾(Marden)说:“人对于所做的事必确信能够成功,方才有所成。忠实于职业的人,自信能担当事业,抵抗困难,超过对手的人,我们是没法请他们退后的。可以成功的确认和决心,足以消灭阻碍,藐视困苦,而增长魄力。也能促进天生的才具而完成他的功用。”勃克(Burko)说:“不懈弛的脑筋、不褪色的眼睛、不游移的思想,都是胜利的主人。”柯娄(JoremyCollier)说:“持久的奋进和笃信,可使困难消灭,使似乎不可能的事退避。”
  学生时代是最好、最适当的养成种种善良习惯的时代,也就是培养种种健全心境的时代。换句话说,竟是造成前途运命的时代。你要有个可以助你发展、助你成功的运命吗?权柄在你,你可自择。你要有个享乐、过舒服日子的运命么?权柄在你,你可自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是自然的,是不可勉强的。
  你信仰什么,加以努力,竟会成功什么。
  你对于数学有信仰,从此用功,你总可对于数学问题解决了。你对于文学有信仰,从此用功,你总可对于文学作品能欣赏、能创作了。总之,你要成功,须要有所信仰,不信仰那个,便信仰这个。因为信仰是努力的先导,而努力却是成功的因素。
  一个人不但对于自身事业要信仰,对于团体事业也要有信仰。我国人不会做团体事业,只因对于所欲做的事业不发生信仰,而对于从事事业的人却发生猜忌的缘故。学生所做的团体事业,也常不免有这种现象,原因当是相同。我愿学生诸君:须要改变信仰才好。
  原载1922年10月5日《学生杂志》第九卷第10号
  合作的读书法①
  读书是一种增进学问、扩张见识的最便利的方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读书贵得其法。不然,虽终日握卷,恐也不能有效。况当现代科学进步、书籍纷繁的时候,要以一个人的时力,去读许多心所想读的书,也于势有所不能。然则读书的人该怎样读,才可期于成功呢?
  在第一百十二期的《平民》周刊上,马灿然君有一篇《合作研究的读书法》。他说,读书要注意三个条件:一是增大时间的效力。便是:“用一点钟的工夫,可得数点钟的收获;一人读书的效力,可抵普通数人所得的功用。”二是发展互助的利益。三是建设百折不挠的自制力。他并举出他们所试验过的一个合作研究的读书法的具体办法。便是组织一个共同读书的小团体,团员限于具有差不多同等程度的同志。每人备不同的两三本书报,到一定期间,聚会一次。就在这时候,各人报告在此期内所得的材料,使大家受益。若有疑难,就互相批评、讨论。若有不能明了的问题,改日另请教师解释。这些讨论所得的材料设法保存,留为后日稽查,并可表现成绩。他并说这种读书法照他个人的经验看来,自己仅读几个钟头,就可交换数人或十数人所得的材料。那么时间的效力,不知增大几十倍了。所有疑难,彼此互相切磋,可免误解,还有师长为之释疑,学问的进步自然很快了。各个人既有享受各种报告的权利,也就应该供给同样报告的义务;从此生了责任心,可以产出强健的自制力来。这些利益,是个人研究的读书法所缺乏,而合作研究的读书法所独有的。
  马君的话,我相信是不错的。我国古人也有“独学无友则寡陋而寡闻”的话,可见合作的读书法,是确有价值的了。
  我早有劝告学生组织读书会的意思,以为团体研究可以节省时间、补充知识、促进效率、结合同志;报告结果,且可刊印“读书杂志”以供研究。现在看了马君那篇文章,不觉唤起我的同感,所以就介绍过来,奉告读者。
  原载1922年10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0号
  学校的怪①
  我们一说到教育,该联想到培养人材、研究学艺……。
  我们一说到学校,该联想到文雅、和平……。
  我们一说到师生关系,该联想到和爱、敬重,……。
  这些联想,是表明所联想起来的种种属性,是和上面几件事情有个必然的关系的。也可以说,如果不具有这些属性,便不能成为那些事情了。
  然而事情竟有例外。竟发见这些例外,也会算作事情的当然。“呜呼!”
  据报载,浙江教育厅训令省立第六中学校云:
  案查该教员率学生互殴,伤及多人一案,前据电报及互控到厅,当经电饬临海县知事前往查明实情具报立案。兹据该知事江恢阅复称,知事遵即密派妥员,驰往确查去后,兹据复称,遵查此案滋事原因,始于六月十一日。冯教员岳青、王教员瑶仙因举行毕业式,二人均上台演说。言辞冲突以后,两派学生互请校长撒退教员。继则纷纷开会集议,互掷瓦片,相率哄殴,校长无法制止,冯、王两教员室什物、器具、书籍均行捣毁无存。床板被褥亦被遗失。惟王教员室更甚。冯教员闻风先避,尚没受伤。王教员被拥禁在楼上,经该校长邀同第六师范校长,剀切劝告,始将王教员放出。当时两方互有受伤。校中栏干、瓦片、窗门、铁栅,均有毁坏。器械室均有损失。并闻外间游民,当夜亦有混杂其中助哄情事等情。……
  请看!“行毕业式教员言辞冲突”,这当是毕业式顺序单里的新节目!
  请看!“两派学生”,学生而有派,俨如对敌,当“政党教育”的产品!
  请看!“互掷瓦片、相率哄殴、捣毁、遗失、拥禁、受伤、毁坏”,自有新教育以来,这当是最新式的教育方法了!
  请看!“外间游民当夜亦有混杂其中助哄情事。”这或者就是所谓社会化的教育么?
  我们只知教育是精神的事业,是心对心交流的事业,决不当演出暴动的。我们只知教育是纯正的事业,是普遍的事业,决不当分出派别的。我们只知教育是造人的事业,是改良欲望、培养好习惯的事业,决不当发挥野蛮人的恶习,闹出“乱子”来的。但是竟演暴动了,竟分派别了,竟赤裸裸地表现祖先遗传下来的坏脾气了,这难道还可算为教育么?这种教育也算为造人的教育么?“呜呼!”
  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年是富于模仿性的,是富于感受性的;青年又是心身未成熟的,是需要已成熟者来指导教养的。然则青年的“胡闹”,我们不能专责备青年;照理,我们应得怪教职员的“管束无方。”主持教育行政者因此用“记过”、“除名”等办法对付学生,不特把教育事业看做寻常的形式事业,也就无异自白是个无能的教育者。教育固然不是万能,愚的不能使他变为智,只有三分才能的不能使他变为有十分。但教育却能设备一种环境,造成一种机会,使善的天性可以发展,恶的天性可以消灭。如果教育连这种作用都没有,那何必再要教育呢?况且现在的科学发明,低能的和有犯罪性的儿童可以用方法测验。查出以后,也仍须特殊的教育。其余的青年,苟非环境恶劣,外力引诱,当不致于故意作恶。若仍有作恶的,则我们该来查问学校教育的方法是否得当和教职员的人格是否胜任了。
  故,据我的意见,像这次浙江六中的事情,应该由校长和教员负责。像这种的教员,本是所谓“误人子弟”,自应加以重罚。然而校长请了这种不配胜任教育的人来做教员,也是“咎有应得”。
  像这种学校的“怪”,做学生的为自身利害关系计,我以为应该堂堂正正的驱逐。
  原载1922年10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0号
  观察力的练习①
  就字面讲,观是用眼看,察是用耳听,力是一种本领,所谓观察力的练习,意思就是用种种方法来增进眼看和耳听的能力。这是很容易明白的。但是不论何事,我们如果不用相当的注意,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个行经森林的人,只说看见一株一株的树而未见森林,就为这个缘故。不过,观察力的强弱,实因练习工夫的久暂与巧拙而定。譬如音乐,在知音者听来,能领略好处,在门外汉则以为是胡闹了。一块荒山,在矿学家眼里或能发现宝藏,但在平常人不免要轻视了。老实说,这个希奇古怪的世界,如果尽让瞎子和聋子来住,真不知要失色多少呢?
  通俗所称“见闻广”或“见闻不广”就是这个观察力强或弱的说法。心理学上就有人创用“见闻试验”,直接以测量人学问之博,间接以测量人智力之强。(请看《心理》杂志一卷三号张耀翔的《见闻试验》,你们不妨自己考试一下。)从此可见观察办和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很有关系。加意练习,自属当然的事了。
  在练习观察力上,一面是发达本能,一面是搜探材料。这种材料或为供给常识所资,或为解决问题所需,都是与人生有关的。不惟如此,当练习观察力时,还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以应用所学,因以正确在教科上所得的知识。譬如看见一堵城墙,我们就该实测或估计他有多少高、多少宽,或看见一方地,就该测量他有多少方丈,这都是数学的实用。其他如动物的饲养、植物的栽培,看他们生育发达的过程,皆足以印证从生物教科所得的知识。所以观察是学习法上一个不可少的法子,凡是活读书的,都当看重。
  观察的范围,实在无穷,举凡宇宙间森罗万象,无所不包。但我们现在不妨分出几条门径来,以便留一个较清楚的印象在脑筋里。
  大概说来,我们可以分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两种,围绕我们的周围,就是这两种。这样,从社会方面练习观察力,可以从调查学校附近人民的职业种类、生活状况(最好调查失学儿童,观他们入学生所办的平民学校)、参观本城工厂、探问本地掌故,然后到远处旅行以采风问俗等等著手。从自然方面练习观察力,可以从校内开始,如本志八号上所登骆启荣君的《清华学校的蚂蚊世界》是个很好的例。有学校园的,先把园内所有的动植物,致细的观察,再到野外去博览大宇宙的陈列品。到了晚上,并可观察星象,秋晚且可辨别各种虫声。总之,随时随地,常用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心思,实为最要。
  在练习上,还有几点我们要注意的:(一)数量要求其多。(二)性质要求其确。(三)观察结果要整理清楚,有组织的发表出来,如用文字记述或开会展览等。
  我觉得,现代我国的学生生活,实在太嫌单调,他们除出读书和运动以外,几乎不知研究、观察、调查为何事。所以中等学校毕业的学生,常识多不充足、旅行多不熟习(今夏在宁波车站,曾见两个学生对于上行李、验车票等手续非常呆笨。看他们神气,大有慌张的样子。这实由于不善观察之故)。结果是“吃亏”,烦恼。试问这于他们自己多少不便?
  “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便是我们青年所当模仿的好榜样。阅报和旅行,也是我们应当养成的好习惯。
  原载1922年1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1号
  怎样保持健康?①
  讲究体育实在的目的,最简单的说法,不过保持适宜罢了。
  “保持适宜”这四个字所指示的意思,也只是把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放在最得当的地位,能够永远这样持续下去,使适于做人生的工作罢了。
  但怎么样才能保持适宜呢?这个方法说出来却是非常简易。就是:好的食物、好的休息、好的娱乐三件事。
  不过要使这三件事处理得法,还须靠赖一件事情。这是什么?这是节制或是训练。
  节制的意思是要我们用了智慧去谋心或身的均衡,使不偏重或倾侧。也就是要我们做事的时候不要过分,也不要轻忽。
  先就食物讲。我们吃东西必须听从智慧的支配。我们不可想到吃什么就去吃什么,而不愿虑到这种食品或这个时候是不是合吃。因为我们不是在自然状态里的动物,不可一味地信托我们的本能了。
  次讲睡眠。睡眠的时间要合于我们的需要,而且能为我们所享用。这个时间的长短,虽则依各个人的情形不同,但平均以八小时为适宜。卧室应使他通气,盖在身上的被不可过重。
  最后讲娱乐。我们每日应做体操,使我们的作业得到调和。换一句话,就是我们在正式的工作时所未经使用的筋肉,现在要在体操里特别使用。娱乐的要素在乎有趣。这样一点钟的娱乐,可以抵得过两点钟的劳苦。
  但最有益、最简易而且最通行的娱乐法,恐怕要算走路了。我们应该学习适应的走路法:肩后攀,头竖直,用大步踏出去。如遇不致引起他人讨厌的时候,还可以快跑。
  平常身体健康的时候,终不要把一天空过,一定要想法做几种运动,以便利排泻,促进血行,且增加心脏、肺脏的机能。
  大便必须通顺。大便闭结症对于身体的危险,正和塞住阴沟管对于家庭的危险一样呢!
  要保持适宜的身体的人,不可时常服药及各种刺激品,如烟、酒、茶、咖啡等。
  “保持适宜”决不是呆板的、乏味的一件事,乃是使生活有趣的法子,也是使这件肉体的机械常常产生快乐的源泉啊!
  原载1922年1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1号
  刺戟和反应①
  球不受击,不会反跃。人不觉饥,不想食物。这是讲刺戟和反应的关系的实例。
  学校中有些学生,不遇考试不肯用功,不受责训不肯改过。这是没有外来的刺戟即不生反应的明证。
  有的虽然遇了刺戟,但仍不生反应,则必是这个人的神经麻木了。如开庆祝会,大家热闹高兴、欢呼狂笑而不已,独有一个人不动声色、全无表示,则我们可叫他为“冷血动物”,或说他害了“神经病”。
  又因同一种类的刺戟,发现的次数过多了,也可以使反应的感觉微弱。如室内时辰钟的滴滴声,我们听久了便会“听而不闻”;庭前的花草,我们看久了便会“视而不见”。又如我国屡次的兵变、内阁的更迭,我们也常司空见惯,不以为奇。
  如果好久不遇刺戟,则本来具有的反应能力也将消失。如有一种鱼生在山谷中,因为不见阳光,所以他的视力消失了。人的器官也是一样,不常跑路的人,一旦叫他跑几十里的路,恐怕他要“声嘶力竭”、不能自支了。
  这样,要有反应须先有刺戟,要能反应须常有刺戟,要有效力的反应须求刺戟种类的多样,我们都可以明白了。
  但是,以上所讲的刺戟都是外来的,是受动的,如果刺戟不来,将终于不生反应了。所以我们又须明白:我们不可等待刺戟的自来,应当创造或发现刺戟以求有效的不绝的常新的反应。但是外来的刺戟自然是仍要注意的。
  我们要创造、发现或注意刺戟,就有不可少的几个条件:第一为锐敏的观察;第二为继续的反省;第三为有秩序的思考。
  三年前“五·四”运动“风发云涌”的时候,时局给我们的刺戟极多,而青年的反应也极灵。到了现在,刺戟并不算少,如军阀的专横、教育费的欠缺、劳动立法的运动、女子参政的要求等等,皆足引起我们青年的注意,然而实际的反应却不多见,这不免使我们要自己惊奇我们的进取、抵抗、革命等精神的何在了!
  中国的老年是以“不长进”为生活。但我们青年应当不是这种老年的候补者,我们该怎样自己奋兴以发达反应的能力啊!
  原载1922年1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1号
  青年与游戏
  “Workwhileyouwork,playwhileyouplay,Thatisthewaytobehappy,cheerfulandgay”①
  这是句西洋的流行的诗。但我们却以为这里含有真理和美善。
  诸君已知工作是要紧的,但当知游戏也是要紧的。游戏本身自有许多价质(在下面要讲)。但对于工作,他也有滋补、舒畅、振奋、慰勉的好处。
  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无论是工作,是游戏,或是别的,我们苟非用了全部精力,便不容易得胜。青年啊!你们如要做个完全发达的人,便应看重游戏,和看重工作一样。因为工作和游戏,是组成生命的原料。
  有人说:“我走向所要走的地方去,好像这时在世上再没有别的事情。”这真是一切坚苦力作者做事情的秘诀。但他们的大多数不能把这种精神应用到他们的娱乐里,岂不可惜!
  要求圆满的生活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从我们这副人类机械中,用最小的阻力得着至大的效能。这个怎能做到呢?只有一法。就是训练我们的心思,使我们能自由使用或自由休养我们的脑力,使我们能用全身的精力在眼前的事情上。
  所以集中注意(concentration)是权力的钥,是成功的诀。但一个人,如不能集中他的精力在游戏上,和在工作上一样,便没有握住真实生活的诀窍,就在事业上也没有握著出色的本领。
  ElbertHubbard①说:“要使勤勉成为最好的性质,其人必须有休养的时间,并从游戏中得到安息——像小儿一样——跑、跳、嬉戏、掘土、锯木。”
  有些著名的办事人,在办事室中的生活,不过占他一天中小半的时间。但在这时间之内,他要做最严重、深切的工作。他所以能这样的,为了他能把工作和游戏调剂得当,而且常保健康。他的脑力既是这样新鲜,有力,所以他能用最大的力量,集中在任何种所做的事业上。
  你且看罗斯福是怎样。他的特性之一,就为对于游戏的热心和专切。当他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便投身于游戏中,或是打猎,或是击拳,或是和子女玩,都用和办事时的一样的热诚、气力、专心。他一生能成就这许多大事业,他能这样多才多艺、临机应变,这便是个秘诀。当做事时,他终把全副精神放进去,好像除出当前的事情外,再没有别的了。
  诸君当知,使我们神气清明、发达、均衡的,便是游戏、滑稽、嘻笑、欢呼。没有了这些,人将变成疯子,世界将变成疯人院了。林肯若没有把集中力和游戏、滑稽、趣事相调合,恐怕不能主张国内战争呢?
  总之,成功最优的人,是生趣最多的人,是每天好玩、嬉戏的人。能知怎样游戏和怎样工作的人,便是在游戏时能拚命的人。
  我们该怎样游戏,我们是知道了。——就是游戏时能用全副精力,绝不纷心。但游戏为什么是必要呢?有什么价质呢?我们就要继续讨论了。
  关于游戏的学理,说起来颇赚累赘,我们姑且放置不提。我们就直捷讲他的好处罢。
  第一种好处,就是锐敏感觉。比如怎样反击对方的球,怎样回避敌人的追,以及怎样传递、怎样呼唤,都可发达视听的能力和反应的速度。平常感觉迟钝的儿童,若能练习游戏,必能渐次变为敏速。
  第二种好处是煅炼意志。如冲锋、捉敌、务求胜利等等,是发动意志的训练。如不越过规定的界线、不误用手和足、不闻号令不发动等等,是抑制意志的训练。这种抑制的训练与日后立身处世更有关系。当意气勃发、感情激昂的时候,仍能谨守规则,不用不正当的手段,这所需要于修养工夫的岂不甚多?然在游戏中,可以修养这种知能和习惯。
  第三种好处是促进社交的天性。游戏要聚集许多的人,要分担应尽的责,于是共处和协作的习惯可以养成。平常怕羞胆怯的,在游戏时可得出面用力的机会;平常放肆粗暴的,在游戏时可得就范守分的训练。至若团体游戏,更能发挥为群服役的那种高贵的精神,为愈有价值。
  第四种好处是养成团体生活的习惯。团体生活最重要的成份是组织,是规则,大家须遵守共同制定的法,奉行个人应尽的务。指挥者、服从者都要为了团体的利益而协力办事。然在分团游戏里,这种要素非常显著。比如足球,苟有一人失职,全队将受影响。故队员必须听从队长号令,各守其职。这种守法奉公的精神,实于日后营社会生活之时,有极良好的功用。
  还有,如发达肌肉、舒畅心身,也是游戏所能贡献的好处。因为大家都已知道,不再说了。
  自古以来,游戏在教育上的位置,确已稳定。孔子和他的弟子“游乎沂,风乎雩,”还有射与御的教,想见当时也是重视游艺的。但后来拘于名分、规矩,就把小孩子视若生命的游戏,划出教育范围以外了。在西洋,希腊最初以文字、音乐、游戏为主科。学者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也都主张游戏。后经宗教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游戏曾受过冷落的待遇。但以后洛克、卢梭、配司泰洛齐①、福禄培尔等教育者出,复竭力提倡游戏的重要,于是教育上游戏的地位,不能再受动摇了。到了现在,欧美各国的学校,无不把游戏当做重要的功课,对于游戏场、健身房、游泳池等的设备,也务求其完美。青年学生受了这种训练,个个精神活泼、身体强健。好不快乐!好不欣羡!
  我们现在须把旧有的轻视游戏的观念打破了,而代以新的观念,就是游戏是必须品,不是奢侈品。游戏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分子,我们应该尽量受用。我们须再记取一句西洋流行的话:“AllworkandnoplaymakesJackadullboy.”②
  最后我要提出“游戏的精神”(ThePlaySpirit)来贡献诸位。真的游戏是不属于肉体的,乃是属于精神的。游戏的效果,及于精神的发展的,远比及于肉体的利益要大。杜威博士说:“游戏表示儿童心理的态度,不是他的外部的动作。”故所谓游戏的精神,不是对于游戏的态度,乃是对于全生命的态度。然则这种心理的态度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自由,就是“热中”,就是趣味,就是“无所为而为”,就是以所事本身为目的而不为手段。我们求学、做事,如抱了这样的精神,便有成就可说、有意味可寻了。
  原载1922年11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1号
  十年来的中国与学生
  序言
  一、本来这几行是本文的结论,但因为排在后面,反失效用,所以移在这里,改称序言。
  二、本文当初只想做一万字,以为至多费二三十点钟便可做了。不料既经动手,愈做愈长;等到做完后一算,字数竟过三万。而所费的时数且达一百点钟,这真是出于意料的了。——但这里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费在参考和整理上的。
  三、本文原来的题目是《十年来的中国学生界》。但全文直接讲到学生界的仅占四分之一强些,所以特为改称《十年来的中国与学生》,庶几名实更其确当一点。
  四、我在本文里所以要连带着讲政治、教育及社会文化的缘故,一是为了这种种都和学生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且可以说是规定学生活动的形式的要素;二是为了想藉这个说明来唤起学生平日对于这种种的观察和注意。换句话,就是希望学生能留心时事、丰富常识。
  五、如有怕本文太长,不愿或无暇全读的,可照下面一个方法去读:(一)单想晓得十年来学生界的“风气”的,可读本文最后一节《学风的比较》;(二)单想晓得十年来学生的活动情形的,可读第四篇;(三)单想晓得十年来新思潮的概况的,可读第三篇;(四)单想晓得十年来教育的概况的,可读第二篇;(五)单想晓得十年来政治的概况的,可读第一篇;(六)若想晓得十年来学生活动所以呈这个状态的原因的,则非读全文不可。原来本文各篇先后的次序,是以他和学生活动关系的深浅为标准的。
  六、民国成立虽已十一年,然记载各种事实的专书,尚无所闻。本文所根据的资料,都从零碎的书报搜集而来,故难免有不完全的地方。好在本文不是严格的历史的记载,仅不过供给读者一个大概的观念,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要目
  缘起
  第一篇 背景(一)十年来的政局一瞥
  第二篇 背景(二)十年来的教育变迁
  第三篇 背景(三)十年来的思潮大观
  第四篇 十年来的学生活动情况
  ——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以前
  ——“五·四”运动以后
  ——学风的比较
  缘起
  “像这样一个俨然富有历史意味的题目,恐怕是不容易做的罢?”在我存心想做这篇文章而尚未下笔的时候,自己对自己发这个问。“不要紧的,‘天下无难事’,只要费些工夫就行了。”于是我就发口令:“做!”但是难题发生了,“究竟怎样下手呢?这正像一篇糊涂帐,素来不曾整理过的,东一张支单,西一张发票,零零碎碎,有的塞在抽屉里,有的夹在旧纸堆,现在要完全搜集、完全清理,真好难啊!”“不要怕!既然要做,只好到处搜罗,得多少,算多少罢。”于是就开始做了,不过先要声明一句:这篇文章的题目虽然套上“十年来”的帽子,但骨子里是包含从民国元年到十一年的货色,只因放在《学生》第十年的纪念号里,①就用了“十年来”这个形容词了。
  现在要做“正戏”了。但是我又默念一下:“如今就来做‘正戏’,恐怕‘看客’未必都懂得这出戏的来历,不如先把‘背景’显示出来,使大家看个明白,岂不更好!”对啊,就来布置背景罢。”于是我要请读者往下看。
  十年来的政局一瞥
  ——背景(一)全文第一篇
  这又是个难题了。民国成立了十一年,还没有一本正式的讲十一年来经过事实的书,现在要布置这个背景,可又要忙煞了我了。但没有别的法子,只好先来布置一下再讲。
  曙光明了 霹雳一声,红光烛天,迷迷茫茫的神州大地,居然惊动起来了。“看官”!这不是别的,就是十一年前的双十节所演的故事。②试想久受羁厄的人,一旦放了出来,何等畅快!二千余年的君主楼台,被星旗一挥便崩坏了,③我们于欢忻之余,又怎能不感激先烈们流血的功?诸位听者!要得自由,享幸福,可决不是空话、梦想所能做成的。只有认清了仇敌,同心戮力,勇猛争战,才有希望。我们所夸耀的光华灿烂的五色国旗④和我们所希冀、热爱、渴求实现的民主政治呀!我们只有用实力来拥护你,用热血来灌溉你!我们看看现在的局面,就不能不回转头来对“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革命纪念表无限的敬虔和极深切而悲哀的热望!
  大错铸成 革命“成功”了。接著便是民国元年一月一日南京政府成立,二月十二日北京“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然而民国的巨毒却从此下根了。这句话怎么讲呢?因为当时一般满清官僚起初震著革命党的声势,吓得九死一生。后来见革命党并不与他们为难,且可乘机利用,也就附和起来。革命党人因为利用旧官僚容易成功,也不惜加以拥戴。但那里知道这一种利用旧官僚的心理,便是助长恶势力、灭杀新生命的毒药呢?果然到了后来,竟变成一种局面,非利用袁世凯做大总统不可了!孙大总统当时依誓言辞职,咨参政院荐让袁世凯继位,且请他南来就职。但是他那里肯轻弃“自古为帝王都”的根据地而南来以受制于革命军呢?所以一面以不能南下为辞,一面且激起兵变以吓住迎〔袁〕专使(当时南京政府派蔡元培等北上迎袁)。终于在北京受临时大总统任。革命的事业未终,革命的精神先死,而北洋派的巢穴、帝制的余毒,且从此发端,从此酝酿了。“抚今追昔”,不能不对于这利用已成势力的一著错棋加以痛惜!
  二次革命 这是民国二年的故事了。时人叫做“癸丑革命”,把他和“辛亥革命”相对照。原来袁世凯并不是位安分守法的“东西”,不过藉革命的机会谋个人的“飞黄腾达”,所以既得权势,便以“铲除异己”为“天职”。革命党人当然是他的敌手,革命党的健者更是他的“眼中钉”,那有不想方法来拔去的?于是有所谓“毁宋密案”者发生。这就是三月二十日夜,在上海沪宁车站,国民党员宋教仁被暗杀的一件巨案,有人便说这是袁世凯的奸计。所以国民党人大吃一惊,“这一惊非同小可”,便燃著了南北战争的火线!再加以袁政府订结一九一三年善后五厘金币借款二千五百万镑,送掉了不少国权,于是二次革命的气焰益盛。五月间,江西“打头阵,”组织“讨袁军,”有名的湖口战争,就在这时“表演”。接著,南京、上海、安徽、广东、福建、湖南都响应起来,力斥袁世凯违背共和,主张与政府脱离关系。一时风声所及,气魄倒不是很小。只可惜国人但求苟安,未能援助革命。所以江西、上海的革命军先后失利,各地也都取消了独立。于是袁氏“威加海内”,派北洋的“丘八”驻防各省,而帝王的梦可以渐渐实现了!
  国会开幕 现在学校里不是在四月八日放假吗?为的是纪念视为四千年来历史上莫大的光荣的第一次国会正式开幕。①袁世凯从临时大总统变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就是由这个国会选举的:这是二年十月十日的事。但国民党始终是他的“对头,”所以他又要下狠心了!十一月间,便下令解散国民党,并取消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及省议会议员,同时组织政治会议,更定约法,竟要“为所欲为”了。但是他的毒计,正还多哩!请看下文:
  停止议院 自二次革命后,袁政府疑国民党的“不可信用”,既已下令解散了。但两院中议员,实以国民党员居多数。他老先生为斩草除根计,索兴把议院也解散了,便于三年一月四日下令停止两院职务,不但如此,更于二月间下令停办各地方,各级自治会及省议会。又不但如此,更于三月间公布《治安警察条例》。这样一来,便把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种种自由权利都剥夺了!
  国民党解散了!议院停止了!人民的自由权利限制了!他老先生的仇敌,终算一个一个被压服了!于是便要效法先王,规复什么“惟天子得祭天地”的祭天典礼了,规复什么“因袭历代之旧典”的祭孔典礼及“宣讲人伦道德”的文庙了。以后再有什么政事堂,什么巡按使,什么参政院代行立法院,“俨然皇朝规模”了!
  “圣经四骑士”的活剧 这就是延长四年、损失生命财产以亿兆计的欧洲大战,在三年(即一九一四年)七月开火。欧洲各国先后卷入漩涡,日本也藉口助英,对德宣战而攻陷青岛。几年来相持未决的山东问题,就从这时开场。
  复辟风说 是年复辟风说流行甚广。袁氏曾有申令,严禁这种紊乱国宪的邪说。但不久,他自己居然做起皇帝来,则“不特为民国之公敌,且并为清室之罪人”了(本申令中所用的话)。
  “五·九”国耻 以下要讲民国四年的故事了。自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日本向德国开战后,即开始封锁胶州湾,十月三十一日开始为青岛总攻击,至十一月七日德兵乞降,于是青岛全部陷落。日本当初虽有不侵占中国土地的声明,然后来占路驻兵,筑路开矿,无不著著进行。原来强权世界是可以不讲国际的信义的!以后因胶济铁路管理问题、青岛开税问题、山东撤兵问题,我国对日本时起交涉。不料到了一月十八日,驻京日本公使又突然提出重要条件二十一款。当初极守秘密,我国政府也曾因为条件残酷,开会交涉至十余次。但是结局呢?我国终于屈服了!想是当局者别有存心,所以不惜丧失国权,敢结这个最可耻的“五·九”条约吗?然而我们一辈无权无势的平民,受尽苦痛了!虽然那时也曾为了这样最可耻辱的交涉,表示非凡热诚的愤慨。然而到底有什么用呢?好听的名词呀!“排斥日货!”“劝用国货!”“救国储金!”“毋忘国耻!”只合在白纸上留些黑点!
  儿戏的洪宪皇帝 “贵国”人民的遭逢,真可谓不幸莫甚了!对外既套上了一层奇耻的面网,对内又须受著当局野心的播弄!我们原没有权柄,只好让他玩把戏。自政治会议变为政事堂,自约法会议变为立法院,所谓民国的总统固已一步一步逼近帝国的皇帝了。加以一般趋势附炎的政客“仰承意旨”,就有所谓“六君子”者发起一个什么提倡君主立宪的“筹安会”。①复有“不识人间有羞耻事”的全国请愿联合会上表劝进,②御用的代行立法院建议召集国民会议,更进一步且代表国民拥戴总统为皇帝了!我们真不懂他们用什么方法能在一两个月里头把全国民的意见都征求遍了!想是一种特别创作的选举法,或是皇气未消的北京城所固有的神秘力吗?从来做皇帝的,决没有比这个更省力、更神速的,我们真是好幸气,得能亲见这样稀有的盛事!那位宝贝也居然老实不客气,竟于十二日下令承认为帝,更于三十一日下令改明年为洪宪元年了!
  云南起义 然而,“中华帝国高祖大皇帝”的命运,实在多乖,——这个在我看来,好比是件粗制滥造的“东洋货”,虽然做得出色,到底是不耐用的。——龙位还没有坐好,就有那“不顺帝则”的蔡锷、唐继尧等宣告云南独立,反对帝制(这是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后来称为云南起义拥护共和纪念日)。既而组织护国军,直入湘、川,一时风靡,四方响应。过了年关,各省独立,一致主张袁氏退位。袁氏方欲出兵征讨,但一看景象大变,只得申令撤消承认帝位,废止洪宪年号,且改称政事堂为国务院。到六月六日竟至“一命呜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怜八十三天的皇帝梦,只留得历史上一段笑话!
  此后呢?黎元洪就任,独立各省宣告取消。为独立各省军事统一机关的军务院也于七月十四日宣告撤消。申令遵行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的《临时约法》,续行召集国会,并开宪法会议。——以上是民国五年所演的故事。
  赫赫威灵的督军团 民国六年呢?可说是“多事之秋”了!先是各省督军因黎元洪受任,颇引用民党,极不赞成。五年九月间,由张勋等召集徐州会议、提出所谓解决时局的办法。——诸君须记得军阀密谋、挠乱国事的勾当,实自徐州会议始。——到了这年四月间,政府为解决军务及研究对外计划,特召集各省督军在京开军事会议。关于外交问题,一致主张对德宣战。但对于内政,主张改制宪法,解散参、众两院。后来因为政府未与批答,且因国务总理段祺瑞奉令免职,指为不合法律,于是由安徽倪嗣冲通电各省,宣告与中央脱离关系。且于六月二日在天津设立各省军务总参谋处,以另订根本大法、设立临时政府、临时议会为主张。黎氏到底是“菩萨”,禁不起张勋的逼迫,竟于六月十二日下令把代表主权的国会解散了!
  滑稽的复辟剧 然各督军脱离中央的宣告才告取消,而张勋复辟的趣剧又上台了。这位拖辫的“胜朝遗老”固早有复辟的存心,徒以各方面多不赞成,未敢猝发。这回奉大总统令来京共商国事,密谋遂决。七月一日晨三时,即入清宫奉请复辟,于是便有“于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临时听政,收回大权,与民更始”的“朕不幸”的上谕出现。同时,黎元洪命各省迅即出师讨贼,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他自己呢?跑入日本使馆里去了!后来反对复辟的各省公举段祺瑞为讨逆军总司令,于七月三日在马厂起义,至十二日完全收复北京。这就叫做“再造共和”!以后黎元洪通电解职,冯国璋代理大总统,就另组国会,重开参议院了!——是“鱼行老板”安福俱乐部横行的时代了!
  护法战争 然而内政方面又多事了!云南督军唐继尧,以国会非法解散不能视为有效,故于八月十一日通电拥护约法,所谓护法战争者,就从此开始。同时海军也宣言否认国会解散以后的北京政府。广东方面组织非常国会,设立军政府,举孙文为大元帅。北京方面则指他们为紊乱国宪,下令通缉,而南北战争就在湖南地方开火。后来冯、段不和,段的武力平南政策不能奏功,辞职下台。然天津会议起,复主张对于西南开战了!
  对德宣战 是年外交方面,因德国新定潜艇作战计划,由驻京德公使通牒外交部,当经我国提出抗议。但抗议无效,遂于六年三月十四日布告与德国绝交。并于五月一日经国务会议议决《对德宣战案》。七月〔日〕提出众议院,当有所谓五族公民团及陆海军人等各递请愿书,要求通过。十日,众议院委员会审查宣战案时,复有公民团滋扰,强请通过。可怜代表民意的议员,原来是要受武人的制裁的!卒于八月十四日下令,从本日上午十时起对德国、奥国立于战争地位。
  举新总统 时序又更换了,以下要讲七年的故事。是年内政方面,北兵南下大施攻击,把岳州、长沙先后攻克。粤省则有所谓“屠龙”的好战。而军政府则组织政务会议,由国会非常会议选出政务总裁七人,行使职权。孙文辞大元帅职,离开广东。此后的军政府便由“半路出家”的岑春煊把持了!外交方面,有“中日路(顺济、吉会、高徐)约”,有《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当时条文严守秘密,各界人士大生疑问。我们学生也曾有所表示,但这须在后文讲到,现在暂不说明。以下所要讲的,就是本段标题上面的文章。因为本年十月十日是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任满之日,依《大总统选举法》,须由国会组织总统选举会,行次任大总统之选举。故于九月四日由北京参、众两院(注意!这不是真国会)选举大总统。你猜谁当选?原来是一位“胜朝遗老”、“洪宪故耆”的徐太保!①他老先生竟于十月十日行就职礼了!然而南方军政府呢?则于十月十日通电,代行国务院职权,摄行大总统职务,不承认北京伪国会所选举的伪总统。于是南北两政府、新旧两国会成了对抗的形势了!
  破天荒的群众运动 民国八年可说是我们学生做第一次有实力的运动的一年,也是后来各种学生运动的起点。但详细情形须留待后面解说,现在且说政局罢。自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欧战停止后,即在巴黎开讲和会议。我国终算加入战团,为协约国之一,故派代表与会。当时国内各界主张:青岛无条件归还,二十一条约取消,并请愿政府废除高徐、顺济铁路草约,严惩卖国奸人。我国在和会的代表对于山东问题,也通知大会,宣言维持保留。岂知和会竟不允保留!于是当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和会正式签字时,我国代表总算硬著头皮,竟也拒绝签字!国人呢?自山东问题失败后,即对日本怀了恶感,于是抵制日货的风潮到处发现。六月初,上海学界因北京“五·四”请愿的风潮愈激愈甚,以为非罢黜曹、陆、章不足以平气,②乃联合商界,实现空前的罢市七日的大运动!
  鲁案交涉 《凡尔赛和约》虽经我国拒绝签字,然和约内固已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了。后来和约经英、法、意、日诸国批准交换,故驻京日本公使于九年一月十九日到外交部提出正式公文。我国政府因全国人民主张拒绝直接交涉,遂不允开议。
  直皖战争 我国的军阀好像不相打不好过日子的,所以连年要玩些把戏。但是结果呢?只变成个“你抢我夺”、’甲仆乙起”的局面。归根结蒂,自己何常能得到好处?后起者不知翻悔,但求“步武”,真可谓“其愚不可及”了!我们且看民国九年他们所玩的把戏!六月间,曹锟、张作霖、李纯通电各省,宣布安福系徐树铮罪状。七月六日,北京边防军就发动员令,与直军开战。十四日近畿发生战事。张作霖也通电派兵入关。结果,皖派失势,段祺瑞辞边防督办、撤消西北军。总统下令惩办徐树铮等、解散安福俱乐部、通缉王揖唐及安福部员。而徐树铮等自经通缉,都一个个逃入日本公使馆里去了!——但到现在,又都一个个逃出来了!所谓直皖战争就这样告终。“照例”,奉直战争也就种下了根了!同时第三师师长吴佩孚主张开国民大会解决时局,将南北新旧国会一律取消,南北议和代表一律裁撤。然无反应。十月间,北京政府下令筹办统一善后事宜,而孙文等则以军政府政务总裁名义由上海通电各处,否认统一。陈炯明也否认取消广东自主。原来广东方面,自陈炯明由闽入粤,岑春煊即宣言引退,解除军府职务。督军莫荣新也声明取消自主。所以北京政府要做“筹办统一”的文章了。
  南方政府 到了民国十年四月七日,在广东的旧国会议员以非常会议名义,开大总统选举会,举孙文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把半途被人捣乱的护法事业,重新整顿。是年内政方面有粤桂战争,把陆荣廷逐出广西,由孙文任马君武为广西省长。又有湘鄂战争,由湖北人蒋作宾等主张湖北自治,在湖南组织自治军对鄂出兵。七月二十九日起接战,当初鄂军失利,后来因北方派吴佩孚来援,竟把自治军打败了!以后张绍曾主张开庐山国是会议,在上海开会的商教联合会也通过《组织国是会议案》,但是都无结果。
  太平洋会议 美总统哈定发起太平洋会议,从十一月十一日开会。北京政府当派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为代表。上海各公团公推蒋梦麟、余日章为国民代表,赴美宣传国民意见。会议结果:日本“二十一条”要求仍然存在,青岛说是由日本交还中国,胶济路则须由中国赎回。此外什么《四国协约》,《九国远东公约》,还是不利于我国的!
  北伐中辍 南方政府从今年一月起即准备北伐,五月开始攻赣。然当前途正有捷报的时候,不料陈炯明军忽然反抗孙文,以致孙氏离粤,北伐无成。这在中国政变上,也是很可注意的一件事!
  奉直战争 军阀的把戏又出来了!四月十日起,奉天张作霖的军队开始入关,名曰镇威军。张氏通电声明:军队入关是欲以武力为统一后盾。同时直隶曹锟通电反对武力统一。以后直系通电宣布张作霖十大罪状。二十九日起两军开战。五月一日张作霖通电宣布东三省一切政治由人民自主;且谓与西南及长江同志各省取一致行动。但是后来张军失败了。六月十六日榆关战事停止,双方言和,此后的中国,像是“巩固北洋正统”的直系的所有物了!但是“照例”,我恐怕这个正统马上就会决裂的。诸君不信,请看以后的变化罢!
  法统重光 什么叫“法统”?他们说,因为国会重开了,黎元洪复职了,所以叫做“法统重光”。事实却是这样的:六月一日第一届国会议员通告,宣告徐世昌总统无效。二日吴佩孚通电,请黎元洪复职。于是黎元洪于十一日入北京,暂行大总统职权,听候国会解决。——这所谓“菩萨上莲座”!——国会方面呢?八月一日参、众两院继续六年开会。然而二日旅沪国会议员却宣言:否认北京国会!
  鲁案细目协商 鲁案交涉自二月间完全解决后,六月间开中日协商鲁案委员会。胶济路则由政府促国民筹款赎路,定为民有铁路,永属民有。但是这里发生一个问题:胶济铁路应该筹款赎回的吗?订《山东条约》的是几个已被除名的伪总统所派的代表,然则这种违法私订的条约果可承认的吗?“赎路大运动”我们学生界也曾热心地参与过,但可惜忘记了从前的“无条件收回山东”的呼声了!
  国庆日的裁兵大运动 这终算是件有价值的群众运动!据报纸的记载,是日北京方面,举行空前的国民裁兵运动大会,公私团体加入的有八十六个。参加游行的有二万余人,分东西南北四队,每队有总指挥一人、副指挥三人、照料员二十人,临时各队均有童子军沿途维持秩序。每团体所备的传单、宣言,有三百五十余种。他处如南京、上海、杭州、武汉也都有类似的运动。但是结果怎样?现在正和从前一样啊!向当局请愿吗?当局是靠军阀拥戴的!向军阀请愿吗?那何异“与虎谋皮”!其实国民也可及早觉悟了,要脱离“刺刀上的生活”的这种大问题,决不是只凭几句空话所能解决的啊!
  将来怎样?那又谁能预知呢!
  十年来的教育变迁
  ——背景(二)全文第二篇
  学生活动的趋向当然是和同时期的教育制度有关连的,所以第二幕要求布置教育变迁的背景。我们就往下看罢!
  面目一新 学部改称教育部了,学堂改称学校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了;高等小学由四年改为三年了,中学不复分文、实科了;改行阳历,分一年为三学期了;还有部令:高等小学以上各项学生,均应遵照规程一律著制服了;中学以上学校的修业文凭废止了,学生操行成绩和学业成绩的考查规程也公布了。一这些都是民国成立后第一年的教育行政。
  粗枝大叶地总括一句:元年的教育现象终算是好的。因为人人心中都切望共和的实现,所以气象很是发皇。办学的心也颇不冷,但看各地创办的法政学校数目之多,也就可以“吃一惊”了(我记得并不算大的杭州城里也便有了五个)!还有什么四川大学、关中大学、鄂州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大学种种堂皇的名字,也曾在纸面上露过面。——虽然是终于仅在纸面上露过面!
  实用主义 这是在二年八月间发见的一个新名词,由黄炎培提倡的。①鉴于当时的学校教育不适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这个主义也曾有不少人表示同意。《教育杂志》上也主张采用(见第五卷第七号),且发为问题,征求国人意见,编成一册临时增刊。于是中等学校用的教科书,就有用“实用主义”四个字做标题的!中小学校的手工科,就有以织草帽鞭、造粉笔为唯一的目的的!这真不愧为“创作”的实用教育!
  两种怪现象 (一)为主张学校读经。如北京孔〔教〕社本部及大成社,都请教育部令中小学生读经,而骂音乐、手工为无用。广州市区各学塾也争存读经。(二)为河南行政长官取缔学校,竟欲恢复私塾而停办小学!像这种不合教育原理、违背时代潮流的主张,当然是不会通行的,所以统统没有实现。但政府方面在是年十月间,宣布所谓新内阁大政方针者,内中关于教育一项有下面两节话:“第一,尊崇孔子为道德教育之根本”;“第二,主用严格,整顿学风”。四川都督尹昌衡且请大总统令:“全国学校仍行释奠孔子之礼。”查前清学堂管理规则,曾有拜孔子仪式一条。但当元年教育部开临时教育会议时,已经议决把这条删去了。所以学校里已经不拜孔子了!——直到现在。
  取缔服装 这是对于女学生讲的。如广东和湖北两省的教育司都有取缔的布告。广东的教育司说:
  ……近来有一种女子,举止佻达,长袜猩红,裤不掩胫。……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为维持风化起见,为此特告申戒。……此后除中学以上之女生必须著裙,小学女生凡年在十四岁以上者亦一律著裙,以肃容止,以正风俗。……
  湖北的教育司则以女生装束,“日新月异,骇人听闻”,故所定的规则,也颇有些“骇人听闻”。规则如下:(一)女生年满十四岁者一律著裙。(二)女生褂与膝齐,裤须没胫。(三)女生头发除十四岁以下者,余均挽前髻,不准带〔戴〕插花饰。(四)女生鞋用青色,袜用白色,不准著红。(五)女生有犯上列规定者,即分别情形,或将开除,或永远驱逐学界外。——真可怕啊!
  再粗枝大叶地总括一句:民国二年的教育现象是不幸的。因为那时“朝野”意见不一。教育界为政事所牵动,遂也不得安宁。自“二次革命”发生以后,时而独立,时而“反正”,时而交战,时而讲和。学校有的展期开学(如南京、上海),有的下令停办(如安徽停办一学期)。一时教育破产和学校维持的言论常在出版物上发见。不但如此,“袁皇帝”且疑教育者为乱党而加以嫉视,疑学校为机关而加以防范。于是有的走避,有的消极,真所谓党祸滔天,谈者色变了!
  笼络人才的考试 三年九月,预备登大宝的袁总统特下申令:“凡留学外洋曾在大学或专门学校毕业者,均应于归国后,速赴政事堂公所报名,详加考验。”查留学生考试起于清朝光绪三十年,①前后举行六七次,考试授官者二千余人,一时就有所谓“洋翰林”、“洋进士”的新名词。现在袁氏恢复这个办法,或者也是模仿先王“天下英雄尽入我彀”的作用吗?到了四年二月,就举行留学生甄拔考验,于甲、乙、丙三等之上,又有超等,以待非常优秀之士,“说者谓大似前书院云”。及第者授以上士、中士、少士、同少士的官秩,这可算得实行古训“尊贤使能”了!又,三年七月间,有一位后来做“文治”总统的徐相国,②提议“学校考试奖励法”,饬法制局拟定办法,每年会考一次,分别给以秀士、俊士、国士、学士、博士的头衔。一时乡间传说,都以为科举恢复了!但幸而没有实行。不然,有不少的青年的精力必又要受著“糟蹋”的冤曲了!
  轰动一时的军国民教育 民国教育宗旨,以实利教育与军国民教育并重,故当初军国民教育的气焰已经很盛。到了民国三年,欧战突起,于是这气焰得了西风的猛煽,更要冲天直上。九月间,教育部就通饬全国学生,要他们发达爱国心与自觉力,而以“达吾人所信仰之国家主义”为目的。文末又有一段话:
  我全国学子须深自省觉,知处此国竞时代,必实有独立之学问,始能成独立之国家。……凡世界之问题,须由吾人脑力解决之、实力应付之,方足植国家巩固之基,而与列强并峙于竞争之域。……
  及到了民国四年,“五·九”中日交涉失败后,①国人都悟和平的不足恃,于是益信仰军国民教育是惟一的良药。而在前一月间,在天津开会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且已议决了《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法案》。他的办法是:
  (一)小学校宜养成军人之志趣,宜注重作战之游戏。高等小学每周兵式操两小时,中学生宜具有军人之常识及充当兵役之能力。体操时间以三小时习兵操,一小时习兵学大要,而普通体操只一小时。师范学生习兵操三小时,第三学年授兵学大要二小时。中等学生入学时须注重体格试验,正课外一律授武技。
  同时,杭州学界发起军国民教育会;浙江省教育会提议中学以上学生联合会操,每星期日上午举行(作者曾经参与过);江苏除省立各校设想种种纪念方法外,上将军(就是后来卖北海之鱼的冯大总统)且特许学生荷枪出行,通告各处军队不得阻碍。总而言之,在民国三四年间所最流行的思想,便是从国家主义所产生的“提倡国技”、“毋忘国耻”、“劝用国货”、“养成爱国心”等等几个带著“国”字的东西!
  为帝国用的预备教育 四年二月,“候补皇帝”特颁《教育纲要》改初等小学为二种:一名国民学校,以符义务教育之义;一名预备学校,附设于中学,专为升学之预备。他的这个办法,算是效法德国。然这样一来,便把中国人强分为平民与士族的两个阶级,真是“岂有此理”!不但这样,他又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宜尊孔尚孟;中小学校均加读经一科;提倡各省设立经学会。这样“步步为营”的复古运动,原是大有作用的。到了年底,“真相毕现”,所谓中华帝国的招牌居然挂起来了!
  全国师范校长会议 四年八月,教育部召集全国师范校长会议,在教育总长提出咨询事件中,有一件是“师范学校读经方法问题。”我们单看这个题目,就可见得小学的应该读经是已经肯定的了!会毕,且“蒙大总统接见,致训词,并赐酒食程仪。”——这简直是哄小孩子了!说者还以为“我总统、总长对于师范教育,异常注意”,然会议方毕,而“筹安会”的招牌就竖起了!
  忠孝节义 “袁皇帝”的故事里,尚有一件似乎应该补记的。在民国三年,不是有一个御用的参政院吗?那年十一月,参政院提出一个建议案,谓:“宜以忠、孝、节、义四者为中华民族之特色,为立国之精神。”——帝制遗物,原只配帝制用品!——于是“袁皇帝”即“著内务、教育两部,按照六条办法,分别施行,并通咨各省将此项建议案,饬属晓谕人民。一面悬挂各校讲堂,刊登各课本开端,……”到了四年一月六日,教育总长汤化龙①——后来他总算为了“袁室”尽忠而死!——特拟提倡忠、孝、节、义施行方法,②“呈候钧核”。第一条,采取经史编入课本。——恢复读经了!第二条,编撰歌曲及制作图画。——原来美术是这样用的!第三条,阐扬效忠之精义,勒成专书,以祛群惑。——新式的愚民政策!杀人的教育!第四条,旧有传记说部或今人新编西籍撰著,宜编译刊布以广流传。……总期忠孝之教、节义之端,传诸民间,布在学校。——原来西洋也有所谓为中华民族之特性的忠、孝、节、义的,真真高明!于是“袁皇帝”便批令“初等小学应将《孟子》列入科目,高等小学应将《论语》列入科目”了!后来那个“不三不四”、“非驴非马”的《教育纲要》里,就规定中小学校应读经了!接著就在曾经“赐予召见”的全国师范校长会议里讨论读经方法了!“袁皇帝”的用心,真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读者或尚能回忆四年国庆日的冷落情形。何以故?政府为筹备帝制,不欲国民有此纪念故!
  职业教育 这是民国五年的事情了。从实用主义产出以后,南通师范即设农工科,江苏一师设实习农场,二师设商业科。全国教育联合会也议决,中学自第三学年起,可就地方情形,酌授职业教科。等到了五年八月,江苏省教育会常年大会议决,组织职业教育研究会,明年又成立了一个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办中华职业学校。大概今后我们可以不愁没饭吃了!
  教育部令种种 四年五月间,申明各校学生留级均以一年为率,不得通融减少。——这是个不通的部令!五年九月,通咨各省,从前规定高等小学以上学生考试摘默办法——大概是默写所谓忠、孝、节、义的“上谕”。——应即一律废止。而《教育纲要》也由国务院议决撤消,因为“袁皇帝”已“崩”了!同时通咨高等小学以上学生,均应遵照元年制定的《学校制服规程》一律著用制服。又拟定关于教授军国民教育的办法,如注重作战游戏、添授中国旧有武技、加授军事学大要、兵式操实行射击、举行野外运动、联络与军国民主义有关系的各科教授材料、特讲与本主义有特别关系的特别材料。是年十二月间,北京师范学校学生在汤山野外演习,据报告:“步法整齐、号令明肃、出奇设计、多合军事机宜。”教育部因特发训词嘉勉,以为养成军国民模范。
  民国的新女诫 做中国的女子真不幸啊!从前不得读书,固然无理;现在可以读书了,然仍加以苛刻的条件,更不知是何居心!且请诸位看下面的教育部通令:(一)不准剪发,违者斥退;(二)不准缠足,违者斥退;(三)不准无故请假、结伴游行,违者记过二次;(四)通学女生不得过十四岁,如有隐匿冒混者记过;(五)不准自由结婚,违者斥退,罪及校长。在这五条惩戒规则中,除第二条不准缠足以外,试问通乎不通?
  就民国五年的教育现象总括一句,有危险也有希望。从四年“袁皇帝”发了野心以后,引起了滇、黔、桂、粤等省的独立,引起了北兵南下驻防的战争,于是教育界因为领不到经费及因在战争区域以内,只好停课以待。安徽且明令停止全省学校,尽移教育费以办保卫团。这不是陷于危险的地位吗?然则还有什么希望呢?有的。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大总统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就是了。因为从蔡校长任事以后,就竭力把一个腐败的北京大学加以整顿,如破除年级制、采用选科制、聘请有革新思想的学者,实在是转移中国学风的枢纽。我们想到了新文化,便也不能不想到这件事。此外如武昌高师、南京高师,已在二年及四年先后开办,到了这时,也算规模粗具,入学的渐渐增多了。
  民国六年的教育没有什么特色可说。惟政局上自对德宣战问题发生以来,忽而督军会议,忽而公民暴乱,忽而国会解散,忽而清帝复避,所谓波谲云诡,极千古未有的奇观。教育界呢?经费竭厥,“仰屋兴嗟”,但求保持现状,已算难能可贵了。
  民国七年呢?则因受了欧战影响,颇提倡发展个性,注重科学及公民训练。在是年双十节上海开会的第四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中,有《中等以上各校学生于假期内实行调查案》、《提倡青年团案》、《改进理化教授案》,《推广中华新式武术案》及《研究言、文接近方法意见书》。同时教育部召集全国中学校长会,也议决《全国中学校一律添授武技案》、《增进中学校国文、数学、外国语程度办法》、《增进理科教育办法》——这两种办法,后来均于八年由教育部公布。——是年,教育部通令各高等师范学校附设国语讲习科,公布《注音字母表》,并选派大学高专的男女教授赴欧美留学。又,南京暨南学校于是年规复,以便华侨子弟回国求学。
  学潮勃发 民国八年可称为学潮年了。上半年发生的就是“五·四”运动,一轰而起,全国骚动。有人著论(见《教育杂志》十一卷七号,吴研因君论文)谓中等学校经了这番试验的结果,得两大破产:一是教职员的信用破产;一是学科信用的破产。他说:“平时中等学校做校长、教员的,何等尊严,何等显赫。……到了今番,随便怎样尊严、显赫,也丝毫没有效用。……为了国事已经闹成骑虎之势,做教职员的还是拿定主意,要想禁止学生与通国学生全体一致的行动,……因此耍了把戏,闹了笑话,校长、教员的威灵扫地,再要振作起来,就不容易了。”又说:“平时中等学校的功课,……也觉得应有尽有,……今回风潮一来,可就觉得不中用了。国文呢,不能个个人发表传单、广告、宣言书。数学呢,日本货的进口额怎样多、怎样少,本国货的调查、比较、统计也没有人实地应用数学去做。工艺呢,什么制造粉笔、做手巾、做肥皂、做玩具,……露了急来抱佛脚的神情。……经过这番风潮的学生,岂不要生出一个‘平时功课到了紧急的时候不能应用,然则学他何为’的疑问吗?”他又主张“今后教职员对于学生的态度,应抱定解决和自由四个字做去”,来恢复教职员的信用。“今后教导学生,……无论何种功课,要适于应用,……要养成他们的思考力,……创作力”,来恢复学科的信用。
  他这一番话,我确信是主持中等教育者应有的觉悟,所以特为引述过来。现在要稍微讲一讲风潮发生的原因。这个可分为近因和远因两种。近因就是为“青岛交涉”失败。远因呢,则为了六七年来,政府措施失当、军阀势力增长,处处与最近一切新思潮(详细见下一篇)相抵触。这样郁勃的气,弥漫已久,适因青岛事件受人压迫,便如河决口,一泻千里了。自“五·四”北京发动,跟著就有上海的“六·五”,由大学而中学而小学,由罢学而罢市而罢工。所做的事业有赴乡讲演、贩卖国货、组织学生会、刊行报纸等等。社会上除官厅及一部分校长、教员加以压迫禁止外,各日报、杂志及一部分校长、教员都加赞许。同时江苏省教育会的中等以上学校教育研究会议决:(一)学生课外服务社会问题;(二)学生自治团组织法问题;(三)减少授课时间与变通教科、精选教材问题。这可谓学潮及于教育者的影响了。
  下半年发生的学潮,是属于教职员方面的。十二月四日,北京小学以上学校教职员公推代表,于五日向府院及教育部陈请:自十二月起按照法定日期将薪修全部给现,并须于本月十三日以前予以满意答复,如届期无答复或答复不满意,即不负学校中责任。结果当局仅允从速清偿旧欠。对于改发现洋一层,则谓斟酌情形办理。教职员认这个答复为不满意,即议决自本月十五日起停止职务,并出宣言书,说明罢课原因。后因政府表示维持教育费并允概发现金,遂于翌年一月十二日回复职务。
  学生自治 这个崭新的名词,可说是“五·四”运动的产物。最初组织学生自治会的,是北京高师、南京高师和浙江第一师范(在一九一九年十二月曾出一本《自治会成立纪念册》,讲学生自治的经过及章程,非常详细)。以后各处学校相继实行。虽有少数不明事理的教育者加以反对,但学生的应该自治,固已不成问题了。
  官样文章 是年一月间,教育部奉大总统令,通令各省学校注意道德训练。他的办法是:敦崇实践,联络教材,注重训练,实施训话,并组织德育讲演会、学生自治会。又通咨各省,中学校外国语不以英语为限,因得地方情形,任择法、德、俄语的一种。又通咨各省长,转饬各专门以上学校注意提倡中国固有武术,作为课外运动。又通咨各省区速办运动会。训令各省女子中学校应注重家事专科。十月十日,在山西开会的第五次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请废止教育宗旨,宣布教育本义案》(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及《推行国语以期言文一致案》。
  提倡语体 文八年间,文学革新问题闹得很大。据江苏省教育会调查,江苏小学用白话文的很多,而且大有成效。到了九年一月,教育部也咨行各省:自本年秋季起,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十年三月,复通咨各省:自十年下学期起,凡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均应酌减国文钟点,加授国语(如语体文、注音字母、发音学、国音沿革、国语文法、国语教授法等)。
  男女同学 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别开生面的一页了。在八年间,已有好多女生向北大请求入学。到了九年开始,北大就招收女生,先行旁听。国立高等程度学校的男女同学,实当以北大为“嚆矢”(教会立的岭南大学在一九一八年已实行,私立的大同学院也先北大实行)。以后如南京高师、广东高师也都实行了。是年在上海开会的第六次全国教育联合会也议决《促进男女同学以推广女子教育案》。可见男女同校在中国已经成了事实。但是广东、浙江、江苏什么省议会,却都提出禁止男女同学的议案。唉!笑话!
  暑期学校 九年夏,南京高师第一个开办暑期学校,给中等以上学生、小学以上教员及教育行政人员以增进知识、丰富生活的机会。当时报告入学的过于千人,真是盛事。到了十年,各地仿行的纷起。此后暑期学校便在我国教育界成为一种经常的事业了。
  新办大学 在九年间,广东政府曾决议设立西南大学,并拟有详细计划,但终未实行。到了十年,东南大学开办,是为国立第二大学。同时交通部合并北京邮电、铁路管理、上海工专、唐山工专四校改为交通大学,但到十一年重行分立。福建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也在十年四月开学。
  “六·三”惨剧 北京教育界以政府积欠各校经费至三个月之久,且对于将来的教育经费也无确实办法,不得已起而为同盟罢工运动。自十年三月十四日起,教职员大会议决,宣告停止职务,与政府严重交涉以谋八校经费的稳固。直到四月八日,政府仍未有维持教育的确实办法答复。又宣告总辞职。经二十余日,政府始行宣布,京师各校经费办法三条,因于五月三日暂允留职。然政府迄未实行,且托词延宕,致校长团也于五月十六日全体辞职,教职员更于二十二日提出全体辞职书于八校校长,而日向教育部索债。自马邻翼①教育次长发表,于六月三日同赴府院请愿,至总统府东栅栏外,守卫兵士拒不许人,致起冲突,伤者甚多,遂酿成所谓“六·三”惨剧。教职员、学生愤军警的蹂躏,决提起诉讼。后经范源濂等出任调停,更由政府允筹经费,且派团慰问教育界,始于七月二十八日宣告复职。然这样两方相持已经四月有余,试问做学生的损失多大?同时安庆教育界也向省议会请愿教育经费独立,然因军警的蛮横,遂成流血的巨变。学生姜高琦即“死于是役”,今犹诉讼未决,伤哉!
  研究新学制 第七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于十年九月在广东开会。议决案中有《新学制系统草案》、《学校经济公开案》、《将世界语加入师范学校课程案》等。然“新学制系统”一案,最有关系。更以中等教育一段为最有精神,采用“六·三·三”制,前三年为攻习普通功课之期,后三年则分科学习,大致分普通及职业两大组。实为具有纵横活动的特色。且自学制草案通过后,除各省开会讨论、各教育杂志出特刊讨论外,已有许多地方实行试办,所以初级中学一个名词已经为我们所熟知了。到了今年九月,教育部也召集一个学制会议,议定了一个《学制改革案》,虽然形式上与广东议决案相仿佛,然内容上大有不同。因为他迁就现状,很少革新的精神,故国内教育家把他看作“打官话”。到十月间,在济南开会的第八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又根据了去年议决案,重加研究,通过了一个《学校系统改革案》。当由该会呈请教育部采用,现在则已由“大总统”以教令公布了(全文见本志前卷第十二号“时事”栏)。①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 我国没有教育基金。从九年起,常以经费问题发生停课状况,于是教育独立的呼声,日高一日。到今年二月,北京教育界及各校学生,乘外交上的机会,如关税加增,各国庚子赔款退还等等,群起为教育独立的运动。除教育界中人继续与当局接洽外(可参观本志九卷第二号“时事”栏),学生界也组织全国“教育独立运动会”,拟提出种种意见,要求政府容纳施行。并发出宣言书,表明三大目的:(一)教育经费应急谋独立;(二)教育基金应急谋指定;(三)教育制度应急谋独立。我们对于这种运动,固然极端赞成,但以为欲在封建式军阀把持的局面底下而谋教育经费独立的实现,决计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军阀与教育势不两立,军费与教育费也难两全。如真要达到教育经费独立的目的,只有先打倒军阀。
  现在再粗枝大叶地总括几句:这一年的教育现象,一方是破坏的事业极多,最著的是学校的停课(如北京、江西、广东)和学生的起风潮(如浙江、河南、安徽、北京及最近的上海)。然一方建设的事业也不少,如试行新学制、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创制中国儿童智慧标准,②提倡世界语、实施设计教学法(这个已在两年前提倡)及达尔顿制①等皆是。
  总之,过去的教育剧,我们已尝过喜与哀的情感了。将来演悲剧呢,还是演喜剧,我们可不得而知了!
  十年来的文化大观
  ——背景(三)全文第三篇
  这一幕更难布置了。因为他的内容实在非常复杂,要四面顾到,非尽几月的工夫不办。然而又不容不说,所以只好约略地说说了。
  这所谓文化大观,换一个名词,就是思想变迁。思想虽是无形的东西,但他的表现的结果,可以成为科学、伦理、艺术种种的文化现象。思想酝酿于人的心,虽像无力,但一经发泄,却能和狂潮一样,汹涌澎湃,难以抵御。所以思想也就称做思潮。
  那么十年来的思潮究竟是怎样?在民国成立以前,青年中的有志的大都抱有种族革命的思想,一以推翻满清为目标。有的便在学校里“小试其锋”,如清季的南洋公学及震旦的风潮便是一例。到了民国,做官、做议员、做律师的思想特别发达,所以挂法政学校招牌的,在通都大邑中不难屡次见到。但原料实在太劣、太杂(招生一次,入学者数百,多半还是小学毕业生),故制造出来的都是粗货。教育部见了这种模样,以为太不雅观,特在二年十一月间发出部令,停止招考别科生,并停办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或改为讲习所。总之,这是跟了革命大炮声音来的混乱中的一种“希治”的现象,或者也是“贪得”的表示罢!可是女子参政运动,也曾在民国元年放过一炮。
  复古运动(第一期) 但是跟了革命声音来的,还有一种现象,这就是标题上所谓第一期的复古运动了。怎样呢?原来当时有所谓孔教会者,在各地都有支会、分会,并且发行一种《孔教会杂志》,以定孔教为国教做宗旨。请看他的第一期的目录!《孔教大一统论》、《释君篇》、《孔教宜定为国教论》、《中国之新命必系于孔教》、《孔教乃中国之基础》……这是种什么主张啊!幸亏当时执政的,本是“胜朝遗老”、“气味相投”,所以得“一帆风顺”地大传而特传。后来国教的名目虽未成,而上谕式的尊孔命令、读经命令,固已“堂而皇之”地颁布了!他的“尾音”,竟延到民国七年经安福国会通过“孔教为修身大本”地议案,还是“娓娓不绝”呢!孔教会除出杂志外,还想建造一所大规模的孔教堂,拟有募捐办法,一时也颇“雷厉风行”。可惜时会不佳,“时代先生”到底不肯退让,于是他们的计划终于“默默无闻”了!又当民国三四年的时候,袁世凯既以武力“扫平天下”,为“收拾人心”计,也常提倡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到后来便有帝制的结果。这终算是第一期复古运动的成功,但也就是第一期复古运动的失败!
  新思潮的先驱 我们现在如果要追溯最近我国新思潮的起源和发展,便不能不想起一种出版物来了。这种出版物现在还继续着存在,就是《新青年》!《新青年》创刊的时候,是在民国四年九月十五日(当时叫做《青年杂志》)。在他产生以前,出版界中最有力量的杂志只有《甲寅》(由章行严主持)。《甲寅》是种政论杂志,说理极其精确,深得读者欢迎。后来不幸因国体问题竟被查禁,读书界中如失慈母!但《新青年》一旦出世,唤醒了迷梦,照亮了黑夜,于是青年的勇气恢复了!精神充满了!请看他所贡献我们的:“人之生也应能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勇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见第一期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与“陈腐朽败分子作顽狠的战斗”啊!这便是他呱呱堕地的第一声!
  当时的《新青年》见了“青年社会如此销沉”(语见该志二卷一号《通信》),所以“以改造青年之思想、指导青年之修养为天职”。如《抵抗力》、《血与铁》、《霞飞将军传》、《兴登堡将军传》等皆是鼓励青年奋斗的文字。此外又提倡文艺(如小说《春潮》、《欧洲花园》,剧本《意中人》、《弗罗连斯》,论文《现代欧洲文艺史谈》及诗歌、笔记等),提倡科学,介绍法兰西文明,都可说是该志的特色。而最有关系,最为引起新思潮有力的根源的,实要算自由思想和打破迷信的文字。如《孔子平议》、《吾人最后之觉悟》、《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非君师主义》,便都是所谓“违俗之论,足以骇人听闻”的。
  但是《新青年》杂志的言论最有影响的是什么呢?这可以另标一个题目来说说。
  排斥孔丘与文学革命 孔丘的偶像二千年来被君主所利用,为儒生所“瞎捧”,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了,有谁敢说一个非字?但《新青年》竟不识忌讳地排斥了!什么礼教纲常,都推翻了!可是这些排斥和推翻,和无理由的毁谤、谩骂不同,乃是基于现代生活和民主政体的要求而不得不然的。试读《孔子平议》、《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及《吾人最后之觉悟》等篇,便可了然。至于《新青年》所以特要著文反对的,也可说是由于上段所说第一期复古运动的反动。因为当民国四五年时候,孔教会的活动很大,妄想用政府法令的势力来恢复孔教的尊严,不料恰好挑起了一种怀疑的反响。《新青年》乘时而起,就加以痛击,为国中大部分未受孔教恶化的青年开放了一条向自由之路的坦道,你看这所给于自由思想的好处多么大啊!自排斥了孔教以后,如所谓忠、孝、贞节、男女防闲等旧道德,也连带着发生问题。故反对尊孔,其实就是改革伦理。
  文学革命则起于胡适的一封信(见《新青年》二卷二号,五年十月出版)。他主张“八事”,便是:(一)不同典。(二)不用陈套语。(三)不讲对仗。(四)不避俗字俗语。(五)须讲求文法之结构。(六)不作无病之呻吟。(七)不模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八)须言之有物。以后他就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见《新青年》二卷五号,六年一月出版),详释所谓“八事”者,并断言“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相继发表。所谓“选学妖攀,桐城谬种”的“咒骂”(见二卷六号钱玄同通信)也跟着大响,而新文学这个名词,也就成立了。但从新文学发生以来,未常有反抗的言论,直到七年二月,始有王敬轩的一封信(见《新青年》四卷三号),把提倡新文学的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然他老先生的话,一经批驳,便半钱不值、片甲无存了!
  在第三、四、五各卷的《新青年》里,关于新文学的讨论很盛,且登载许多白话诗,采用新式标点。而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的《尝试集》也在七年出了版。从此,语体的诗文通行全国,到八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开会,且通过“小学校教科书改用国语”的议案了。
  德谟克拉西和社会主义 老实说,《新青年》确可算为民国四年以后的思想变迁史了。他的第一、二卷(民国四五年)的文字,多半是鼓励青年的。第三卷以后(民国六七年),便趋于问题的讨论,如文学、孔教、戏剧、贞节、扶乩、新村、世界语等皆是。从第六卷起(民国八年),正值新文化的怒潮勃发之际,就更显明地拥护德谟克拉西先生(民治主义)和赛因斯先生(科学)了。请看陈独秀的话: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青年》六卷一号,页一〇)。”
  从七卷起(八年十二月)更发表《宣言》。从《宣言》里,晓得他们是反抗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了。他们是主张群众运动、社会改造了,他们是尊重劳动了。总之,他们是要打破世界各国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因袭的旧观念了。这样“大胆的宣传”、“决断的态度”,的确是当时出版界里最勇敢的!而“五·一”节特出《劳动纪念号》,愈可看出他们的倾向。从八卷起(九年九月),就很显明地主张革命的社会主义了。试看他的内容,如《俄罗斯研究》、《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唯物史观》、《马克思还原》等题目,便可知道。到了现在,且专以宣传马克思派社会主义为宗旨(《新青年》现在出到九卷六号)。
  复古运动(第二期) 民国七八年间,《新青年》派这样“猖獗”,便引起第二期的复古运动来。当时便有所谓“新旧之争”,把纲常名教当做旧的,把德谟克拉西当做新的。其实在共和国里,还有什么叫做纲常名教的东西?现在居然起了冲突,真是不可思议!更有一班人想用折衷主义来调和新旧。更奇怪了!这第二期的复古运动,可举三个例子来作证。第一是国故党林纾等反对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等提倡新文学,除做了《荆生》、《妖梦》等小说外,几次三番和蔡元培写信辩论,且有“拼我残年,极力卫道”的话。然而蔡氏不为所动。第二,便是文治总统徐世昌的命令,要提倡道德了,要提倡节孝了,要尊重孔子了;同时还有“妖言惑众”的什么同善社、悟善社、盛德坛,在“青天白日”之下,“横行无忌”。而他们的敢于这样,都因背后有大力者支持的缘故。这种顽旧的思想与腐败的政治为缘,并不足怪。只怕中华民族,将变为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东西了!第三,是旧党藉政治权力遏止新思潮。请看江苏省长齐耀琳训令上海、宝山两县知事的文章:
  ……近阅坊间出版之著作物,间有主张破除吾国旧有伦教,毁灭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新社会者。殊不知……伦理、文学系一国根本问题,苟或废之,是谓无本。……在著作者思想自由,固非绝对主张,亦留有研究余地;而青年学子,根植薄弱,睹新奇之说,易启淆惑之心。……为特派令各县知事,转令各校校长,对于主张悖谬之出版物,严禁购阅,以黜邪说,……
  你们看:既承认思想自由,既承认有研究余地,而又斥为主张悖谬,严禁购阅,这是什么道理?可怜执迷不悟的顽固分子啊!原来你们是读了书不明理的!
  杂志时期 新思潮的第一波,便是如“浪花四散”的杂志。我国的杂志,当民国成立之初,只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教育》、《小说月报》、《少年》、《法政》及基督教会出版的《大同报》、《女铎报》、《青年》等;以后有《孔教会杂志》、《社会杂志》、《甲寅杂志》、《独立周报》、《大中华》、《正谊》、《中华教育界》、《妇女界》、《学生界》、《实业界》;再后有《教育研究》、《京师教育报》、《学生杂志》(民国三年)、《英文杂志》、《妇女杂志》及《新青年》、《科学杂志》、《英语周刊》、《博物学杂志》、《教育与职业》、《民铎杂志》等。到了民国七年,正值新文化怒潮快要大涨之时,便有《北京大学日刊》及《每周评论》(在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创刊)出版。但一到八年开头,便如怒潮大涨,倾山倒海地涌了过来。我且写出著名的几种:《新潮》、《新教育》、《国民杂志》、《建设》、《进化》、《星期评论》、《少年中国》、《解放与改造》、《浙江青年团》、《新中国》、《教育潮》、《学艺》、《新生命》、《黑潮》、《少年社会》》、《致中杂志》、《体育周报》、《浙江新潮》、《湘江评论》、《民风周刊》、《新社会》、《新群》、《学灯》、《南洋学生周刊》、《川滇黔周刊》、《浙江一师校友会十日刊》等。九年又有《教育改进》、《平民教育》、《实际教育》、《曙光》、《北大学生周刊》、《工学》、《工读》、《少年》、《少年世界》、《钱江评论》、《狱云周刊》、《奋斗周刊》、《觉悟》(天津),《向上》、《新空气》、《社会新声》、《星期日》、《闽星》、《自觉》、《政学丛刊》、《新学报》、《新妇女》、《平民导报》、《人道月刊》、《北大月刊》、《家庭研究》、《美术》、《美育》、《觉悟》(上海《民国日报》)、《平民周刊》等等。
  这里头有一大半,是学生界的出版物。若把大大小小的印刷品总算起来,实有二百多种。至于这种新杂志的趋势,可有两方面:一是研究问题。我们可以指出:(1)孔教问题;(2)文学问题;(3)国语问题;(4)妇女问题;(5)贞操问题;(6)礼教问题;(7)婚姻问题;(8)儿童公育问题;(9)戏剧改良问题;(10)教育改良问题;(11)劳动运动问题;(12)男女同学问题;(13)社交公开问题;(14)恋爱自由问题;……等。二是输入学理。我们可以指出:《新青年》的《易卜生号》、《马克思号》,《民铎》的《现代思潮号》,《新教育》的《杜威号》,《建设》的《全民政治》,《少年中国》的《诗学研究号》和《每周评论》、《解放与改造》等等所介绍的种种西洋新学说。但在这种杂志潮汹涌的时候,也有几个缺点可以指出来;第一,文化运动的范围决不止于出版物。但当时除了出版物,便不见有别种实在的事业。第二,出版物发行地点多在北京、上海一带热闹的地方,影响不及于“民间”。第三,性质相同,都是泛论的,不是专门的,于人力、财力都不经济。第四,少有显明的坚决的主张,只是东拉人做文章,西请人投稿,不免有“炒冷饭”的毛病。新杂志既有这许多缺点,所以有的不久便行停版。但这里有几种是被暴力封禁的,如《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浙江新潮》等。继续生存到现在的,便无多了。我们且把现有的写了出来:——这自然以我所知的而且以有关于新文化的为限。括弧内注的“周”是周刊,“月”是月刊,“季”是季刊,“不”是不定期。“商”代商务印书馆,“中”代中华书局,是指发行的地方。
  《中等教育》(季,中)
  《东方》(半月,商) 《教育丛刊》(不,中)
  《教育》(月,商) 《教育汇刊》(不,中)
  《学生》(月,商) 《史地丛刊》(不,中)
  《小说月报》(商) 《改造》(月,中)
  《妇女》(月,商) 《诗》(两月,中)
  《新教育》(月,商) 《心理》(不,中)
  《学艺》(月,商) 《努力》(周,北京)
  《民铎》(月,商) 《响导》(周,上海)
  《史地月报》(月,商) 《孤军》(月,上海)
  《新青年》(月,广州《新青年》社) 《创造》(季,上海泰东书局)
  《新潮》(月,北京大学) 《绿光》(月,上海民智书局)
  《少年中国》(月,上海亚东图书馆) 《新生活》(周,北京)
  《中华教育界》(月,中) 《哲学》(不,北京)
  《戏剧》(不,北京)报》)
  《今日》(不,北京)
  《晨光》(不,北京中国大学)
  《平民教育》(北京高师)
  《教育》(季,日本东京高师教育社)
  《北大社会科学季刊》
  《北京大学日刊》
  《北京高师周刊》
  《东大南高日刊》
  《广东省教育会杂志》
  《觉悟》(日,上海《民国日报》)
  《妇女评论》(周,上海《民国日报》)
  《平民》(周,上海《民国日报》)
  《学灯》(日,上海《时事新报》)
  《文学旬刊》(上海《时事新报》)
  《现代妇女》(十日,上海《时事新报》)
  《晨报副镌》(日,北京《晨报》)
  丛书时期 民国九年以后,出版界的趋向一变:从杂志移到丛书了。这个变向的原因,可以说是国人智识欲发达,读书力进步的结果。因为杂志的材料,总是以浅薄的一时的短篇的居多,很难满足潜心研究者的愿望;而且觉得关于各种科学的概论及历史方面的书籍太少,未足以供给有志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社会运动者的参考,于是对于丛书的计划就开始了。现在且看看我国现有的丛书的门类(计算到十一年十月为止。但其中有些是在九年以前出版的):
  《北京大学丛书》——已出六种
  《尚志学会丛书》——已出十三种
  《共学社丛书》——已出六十二种
  《世界丛书》——已出十三种
  《新时代丛书》——已出六种
  《文学研究会丛书》——已出十三种
  《南京高等师范丛书》——已出六种
  《武昌高等师范丛书》——已出一种
  《大同学院丛书》——已出一种
  《新智识丛书》——已出十六种
  以上都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新文化丛书》——已出十六种
  《教育丛书》——已出十种
  《哲学丛书》——已出三种
  《少年中国学会丛书》——已出二种
  《新中学会丛书》——已出一种
  以上都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创造社丛书》——已出五种
  《新人丛书》——已出五种
  《新知丛书》——已出三种
  《家庭研究社丛书》——已出二种
  《黎明学会丛书》——已出二种
  《学术研究会丛书》——已出三种
  以上都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
  《新青年丛书》——已出九种。广州《新青年》社出版。
  《新潮丛书》——已出六种。北京大学出版
  《晨报社丛书》——已出七种。北京《晨报》社出版
  《北京高师教育丛书》——已出四种。
  《岫庐公民丛书》——已出十一种。上海公民书局出版
  从上面这篇简短的数目字看来,也可以知道新文化怒潮泛滥的范围了。
  工读互助与勤工俭学 新思潮的产品除出上面文字的宣传以外,还可以指出几件具体的事实。如“五·四”与“六·三”的两种运动、男女同学、社交公开等便是一个例。但此外尚有两件更特别的,不可不稍为说说。第一,就是所谓工读互助,这是八年间在北京发起的。宗旨在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团员每人必须作工四小时。生活必需之衣、食、住及教育费、送药费、书籍费由团体供给。工作种类有素菜食堂、石印及装订、洗衣、制浆糊、墨水、编织等,工作所得,归团体工〔公〕有。当时曾经开办两组,共有团员二十六人。上海也有同样的组织,很受各地青年的欢迎。但是北京的工读团,不久便行解散。解散的原因,据我看来,完全是人的问题。因为团员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劳动的习惯,没有生产的技能,再挂上一块新生活的招牌,自然不能在经济压迫最剧烈的都市里生存了。第二,就是勤工俭学。这里可分为三派:一派是赴法的;一派是赴俄的;一派是赴德的。但真真的勤工俭学,还只能应用在一部分赴法的学生。在民国五年间,蔡孑民、汪精卫、李石曾、吴稚晖、张溥泉诸先生在北京创留法俭学会,办留法工业预备学校;至八年,已成立者将近二十校,如成都、长沙、上海、北京、保定、济南、布里村、长村店等处皆有。是年派学生出洋,计四川、广东、江苏、山东、江西、湖北、湖南、直隶等省有八十九人。及欧战停止,法国工人缺少,遂更有勤工俭学的事实发生,计先后到法者,不下二千人。至十年一月,巴黎华法教育会以勤工俭学生多半不谙技术、不通语言,又皆贫乏,难以安置,特请北京华法教育会请教育部转知各地教育机关暂行停送赴法学生。但现在留法的尚有千余人。赴俄的学生在八年开始,至九年十年而大盛。因在五年以前(一九一七年)——作者写到此地时,适为十一月七日,便是俄国革命五周纪念日。——在这个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革命而得胜利的苏维埃俄罗斯,为人类文明史放一种异样的光彩。到一九一九年,莫斯科的东方劳动大学应了一般富于改革热的青年的需要而成立。于是印度、日本、中国本部、高丽、蒙古、高加索、鞑靼、乌克兰、土耳其、新疆……等地的青年都前往赤俄的新都,去求新鲜适宜的生活。惟中日官吏深恐所谓“过激主义”的传入,故防范极严,不特不易出境,或者还要加以危害。然而冒险前往的还是不少,大半是相信共产主义而受有一种使命者。他们回国以后,即从事于宣传革命的社会主义,或做劳动运动,或为文字鼓吹。听说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机关,凡有志于社会改造的有识的青年,倒不可不注意他们的行动呢!赴德的学生,因为马克跌价,认为难得的机会,故从十年起,几乎每月不断。他们除研究学术外,更努力于中德文化沟通的运动。他们对于最近的将来的中国学术界必有代现在的美国派而兴的趋势。诸君请记取:民国十五年以后,我国学界上将为德、法两派活动的时期了。
  非宗教运动 这也可以说是新思潮所涌现的一波,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在当时确实大大地惹人注意的。这个运动发生的近因,由于北京要开一个“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①我国有一部分的大学教授及青年学生,认为这是宣传迷信,于提倡科学、保护自由大有妨碍。所以本年三月间,在上海方面发起“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在北京方面发起“非宗教同盟”。其他各地如天津、南京、武昌、长沙、广州、太原、芜湖、厦门、福州,也都组织团体,作非宗教的宣传运动,特别的是反对耶教、警告青年不要被诱。关于非宗教的文字,除蔡元培、李石曾、王星拱、汪精卫等的演说及论文外,其他成单行本印行的,有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非基督教学生同盟会意见书》及在本运动发生以前出版的《少年中国宗教问题号(下)》和在本运动发生以后出版的《无所谓宗教》(这两种都是留法学生做的)。现在,这个运动的实际虽然不大显明,然我们要知道:这是社会上一个大问题,在历史上也必成为一个重要事实。因为这明明是宗教和科学的战争。
  学者讲演 正值“五·四”运动发生的前三天——民国八年五月一日——美国哲学家杜威博士到了我国。①他对于学生运动视为中国青年活动精神的表现,大加赞许。后来除在北京、南京讲演教育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试验论理学及思想之派别以外,又往各地讲演,把学生自治的真义,社会进化的要素灌输到我们青年的脑筋里。学生运动得了他的启发和指导,着实受益不少。而我国教育革新的机运,也是由他开关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位诚恳而勇敢的老博士,实在不能一日忘情啊!到了九年十月,英国数理哲学家罗素先生来我国讲演,在北京讲社会结构学、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及哲学问题。但他的讲演的影响,没有像杜威博士那么普遍而永存。不过他偕他的爱人勃拉克女士同来,于我国青年的婚姻问题上,却留下很坚实的“感化”。到了十年夏,两位英、美的学者先后归国。但在是年九月间,美国教育史专家孟禄博士经我国实际教育调查社敦请,复来华调查教育。据他调查结果,谓我国教育最弱点就在中学。他的弊端在教授方法不善,不能使学生应用,课程也未尽注重科学。他对于我们学生直接的影响甚少,因为他不是专来讲演的。到今年十月间,于是又有一新的学者来华讲学。这就是德国生物学家兼哲学家杜里舒博士了。他现在正在东南大学讲生物哲学、现代欧美哲学潮流两个问题。到明年二月底讲了,便须往北大讲演了。他的生机哲学的主张或者会对于我国学术界发生些影响吗?
  政治研究 当民国初元,国家乍脱专制而创共和,社会对于政治兴味,非常亢进。一时法政学校遍于全国,甚至有一省城而多至八九校者。然至民国四五年间,“袁氏威加海内”,国人对于政治存厌恶、畏避之心,所以很少讨论国事的人。《新青年》出版之初,也以鼓励青年为天职,而以谈论政治为不得已(见《新青年》二卷一号通信)。当时主张不谈政治的人可分三派:一是学界;一是商界;一是无政府党人。但前两派的不谈政治是一时的、相对的。所以到了九年七月,胡适等有一篇《争自由的宣言》的文章。这篇文章开口便说:“我们本不愿谈实际的政治,但是实际的政治却没有一时一刻不来妨害我们。”要除去这种妨害,自然免不了要谈政治了。到了十一年五月,便有《努力周报》出现于北京;九月间,上海也出现了一种《向导周报》;此外,还有一种《孤军》。他们虽都是批评时事的杂志,但他们的主张各不相同,这在读者自己的鉴别了。除杂志以外,北京方面更有“民权运动大同盟”的发起,以撤废《治安警察条例》,主张劳动立法、普通〔遍〕选举、男女平权为目标。
  文化与武力 这两个互相对抗的势力,在现在的中国却并峙着,将要决个雌雄。大概言之,目前最占势力的还是军阀。然除出军阀自身及依附军阀为生的政客、官僚以外,无不以推倒军阀为救中国、为实现革命的民主主义的前提。这一点,在我们青年也是该觉悟的。但在横暴的势力压迫一切新文化的时局下面,却也有几个异彩。其一,苏维埃俄罗斯代表越飞到北京的时候,所谓中国智识阶级的领袖蔡元培等,居然在欢迎宴上喊出社会革命,赞成俄国革命的论调(见本年八月二十三日《申报·国内要闻》),在一向反对俄国的英、美、法、日等国人视为极其可惊的消息,而北京政府却并没有表示。其二,在上海等处不能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却能公开。其三,受有“过激党”嫌疑、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的爱罗先珂,居然做起北大的讲师来。宣传节育主张、被日本政府限制讲演的桑格夫人,也居然在北大以及各处大讲而特讲。这种好像应该受恶毒的势力的干涉的言论、行动,而反能安然做了出来,是由于他们的大量呢,还是由于他们的疏忽?这个我不能回答了。
  十年来的学生活动情况
  ——全文第四篇
  我所要布置的背景,已经布置完了。现在自然是看“正文”的适当的时候,所以要请诸位注意地看。不过这一幕虽是“正文”,但是情节却不十分丰富,因为有许多节目已在背景里表演过或者暗示过了。
  老实地讲,这一幕却是不容易排演。因为一则他的情节本不复杂,再则他的资料极其散漫,所以要详细地、周密地表示出来,真是有些困难的。现在我想把他分作两节来说:一是“五·四”以前的学生界;一是“五·四”以后的学生界。为什么我要这样分呢?这因为“五·四”运动是个我国学生界划一新纪元的大运动。在此以前的学生界是静寂的,在此以后的学生界是热闹的;在前是个人的,在后是社会的;在前是被压迫的,在后是能自决的。自然,这并不是截然、尽然的分界,不过大体是这样罢了。
  请诸君先看“五·四”以前的学生界罢!
  革命狂潮与学生 在清朝晚年革命主义宣传最盛的时候,学生都怀着革命的思想,跃跃欲试,就在学校里面试验起来,所以那时的学校风潮甚多(参看第三篇)。而青年心理的态度,从尊师、尊君的变到反对学校主持人和清朝的,也可谓大大的变迁了。正当革命的时候,男女青年激于义愤,很多“投笔从戎”的。所谓“学生军”及“女子北伐军”者就是。等到革命“告终”,南北“统一”,于是武剧暂时辍演,文戏跟着开场了。
  做官热与革命余波 民国成立,投机的法政学校遍地皆是,于是“绍兴师爷”、“老秀才”、“富家子”、“穷光蛋”以及“小学毕业生”等辈都认为“飞黄腾达”的好机会,大家“趋之如鹜”,到表演了一幕不分老少、尊卑、贫富、贵贱,“一炉共冶”的趣剧。然而这种热症,总算是一时性的,发了不久,也就消灭了。
  其他大部分在各种学校读书的,便另呈一种气象。怎样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学校风潮。如反对教职员、闹饭堂……等等。最卓著的便是元年北京大学学生拒绝章行严、马良做校长①,以致陷于无校长的地位者几个月。二年又有预科生要求免行入学考试,以致校长何燏时被逐②,学生数名被斥退。其他如苏州县立中学、安庆第一中学、浙江高等学堂、杭州第一中学、江西工业中学、保定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南京崇文学校、开封第一中学、重庆师范学校、福建高等学校等等都有风潮。风潮的形式便是打人、毁物、发传单、散学……。讲到中国学校风潮的起源,实在清季。当时在专制政治的下面,明达的教育者,特藉此以开发青年的思想以便上革新之路,用意倒是很深的。故如南洋公学、浙江大学,先后罢课退学,①一般舆论且加以奖励鼓吹。影响所及,遂遍于全国。自入民国,此风更甚。这里另有原因:(一)由于政体的改变,革命的气焰染及青年容易爆发;(二)由于教职员不能满足人意;(三)由于教职员与学生情意隔阂。故民国元二年的风潮,颇有“风发云涌”之观。然而民国十一年(就是目前)的风潮,“且有过之无不及”!
  当时一班“老师宿儒”及政府人员,都以为这样“习气嚣张”是“不可为训”的。所以先后发出训令,禁止闹学。记得张謇曾发表过一篇什么叫做《学校无共和论》的文章,深得办学先生们的同意。至于政府方面,自然是“三令五申”地大做文章了。我们且节录几首以见一斑。
  (一)元年九月一日教育部训令:
  ……诸生在校当以致力学业、锻炼心身为务。……自由以法律为范围者也,学校秩序必应遵守之。平等非无秩序之谓也,学校秩序必应尊重之。若忘当前之职分,辄思鹜外,失难得之时机,不求进取,是即自暴自弃,后虽悔悟,亦无及矣。……
  ——这种“舞文弄墨”的官样文章,真是“有不如无”!
  (二)二年六月二日“袁皇帝”命令:①
  ……考察京外各学校,其管理认真、日有起色者,实不多见。大都敷衍荒嬉、日趋放任。甚至托于自由、平等之说,侮慢师长,蔑弃学规。……倘再事因循,不加整饬,恐学风日坏,污俗随之。……况学生在校,最重服从,讵可任其嚣张,败坏规则。……凡关于教育行政,一以整齐、严肃为主。学生有不守学规情事,应随时斥退。……
  ——听他的口气,仿佛学校中所有一切坏的学风,都是学生做出来的。那么请问学校里的教员是做什么的?唉!本来像教育这样纯系精神作用的事业,决不是打官话所能收效的。以一国行政长官而干涉学校训育,已竟是“多事”;何况这篇文章的语气,还是不通的呢?——头几句说学校管理,忽而“甚至”一拖,说到学生了!
  当时的学生界对于地方政事也像是要干涉的。请看:
  (三)元年七月间教育部通电各省:
  ……学生干涉时事,前清已然。光复之后,此风益甚。学校生徒联名干涉地方政事,皆由误解共和二字而起。须知共和乃世界一种团体,非所语于学校。……若身犹在学,辄先奔走政治,无论于法令有所违背,且学业必从此抛荒。请传令各学校速行禁止。庶几共和真理日见昌明;青年思想日趋正轨……
  ——我国是共和国吗?政府当局不“误解共和二字”吗?果真政治“昌明”,青年自然不必抛荒学业了。但是看现在的局面,怎能叫青年不抛荒学业呢?
  (四)江苏省教育行政报告书(民国二年):
  ……当光复之初,省机关收受公文,有以在校生徒而干涉学校组织、学科支配与毕业期限者,有开会而举校长者,甚有联名干涉地方政务者,几难枚举。而其不服管理、罢课要挟等事,比一年半间,屡见不一见。……
  又,当时的学生对于政党,对于选举,也像是参与过的。请看:(五)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教育部通电各省:
  ……参议院议决各学校当选举之时,仍应照常授课。凡现在学校肄业之学生,不得藉口选举,要求停课。……
  (六)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教育部训令:
  学生以学业为重,如有投身政党,因政党而荒废学课,非特一己学业难望成就,且于全校规律妨害实多。……如屡戒不悛,应即予以惩戒,或竟令其退学。……
  ——查这个时候正在讨袁军失败以后,“袁皇帝”恨国民党彻顶,所以要禁止学生加入政党了。不过青年学生应不应干涉政治,倒是个极大的问题。许多人说不应该,但我要问:在现在这种不良的政治下面,果能容许我们安心求学吗?既然不能,便不能怪学生要来干预政治了。
  像上面所举种种“学风嚣竞”的现象,我也认为不是好的。但我对于官厅的命令要加以种种的批驳,并不因为自己是学生特要回护,乃是因为官厅不明青年心理,不从根本设想,只会打官话、做文章。须知不良的政治、不良的教育、不良的环境,都是挑拨青年“不良”的行动的因素。教育者的指导既不得法,又怎能怪被教育者的行动不趋正轨呢?
  上段所谓革命余波,到了民国二年以后,也跟了“二次革命”的运命而消灭了。从此直到民国八年,可称为“风平浪静”。虽然也有些微风小波,但是只像“吹皱春水”,没有什么大的干系。所以下面的几段,都是“家常便饭”,但也不能一一例举,只好拣几件出来,请读者随便尝尝。
  体育 我国从前的读书人,是以“斯文儒雅”为“商标”的。所以“未老先衰”,竟成为中华青年的特色。等开学校、教体育以后,“重文轻武”的习气还是不能连根拔除。学部虽有“尚武”的文告,①实际仍然不改旧观。自民国成立,教育部特标“军国民教育”为宗旨之一,又通令注重课外运动、举行运动会。学校当局也加以提倡,所以学校里的体育算能发达一点。到了四五年间,外受欧战影响,内受“五·九”刺激,教育界全体更以提倡军国民教育为急务(详见第二篇)。于是兵式操、新式术都“像模像样”地搬演出来。这些,在今日看去不免觉得好笑,然在当时确是“郑重其事”的。从二年起,②各省大都举行运动会。如北部七省(直、鲁、豫、晋、奉、吉、黑)联合运动会(二年五月)、全国联合运动会(三年五月)、江苏省立学校联合运动会(三年十一月,以后每年续办数次)、浙江全省中等以上学校联合运动会(四年十一月)、天津学校联合运动会(在四年已是第十二次)、北方三大学(清华、协和、汇文)联合运动会(在四年,已是第四次)、东方六大学(金陵、之江、东吴、南洋、沪江、约翰,现在加入东大、复旦而为八大学)联合运动会(三年第一次举行,以后续办)、第二次远东运动会(四年五月)、北京各校运动会(四年秋)等等,皆是校际和国际的运动会。其他中小学校单独举行的,到处都有。在民国四年间,更有一种新组织发生,就是童子军①。最先成队的,要算江苏第三师范附属小学。六年,便成立了江苏全省童子军联合会。同时教育部申告,以运动场及运动器械、设备为学校之成绩。江苏又办体育传习所,开设公共体育场,南京高师也办体育专修科。现在各校有新式体育的设施,倒不能不归功于那时的提倡。
  留学 民国成立后,凡尽力于革命的青年学子愿赴东西洋留学的颇多。政府为酬劳起见,曾由临时稽勋局送派二十五名赴欧美留学。如现任北大教授谭熙鸿、东大教授杨铨、中国科学社长任鸿隽,皆是这一次的留学生。至二年底,教育部以财政困难,始通咨各省暂行停派留学生。临时稽勋局第三期拟派的留东学生也遂停止。三年夏,清华学校派送男生一百名、女生十名赴美留学。汤蔼琳、张端珍、陈衡哲诸女士皆是这次所派。四年以后,就有赴法俭学生,这在前面第三篇已经说过,不再说了。大概留学界的趋势:民国成立以前及成立以后的头几年,赴日的最多;三年以后,赴美的最多;八年以后,则赴法、赴德的络绎不绝,几有与赴美的并驾齐趋〔驱〕的形势。他们所习的学科,也由政法而趋于实业。
  我们从这里,可以得到社会情势及学风迁移的消息了。
  前面说过,“五·四”以前的学生界是静寂的,所过的生活都是属于“经常事业”的一类,所以没有什么惊奇、新鲜的举动做出来。只有当民国四年中日交涉时和当民国七年政府与日本缔结《陆海军共同防敌军事计划》时,稍有活动。现在且简单地叙述几句。
  毋忘国耻 自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以后,除卖国贼以外,我国人民无不仇视日本。学生界自然更要愤激,对于“排斥日货”、“劝用国货”两事,竭力提倡,竭力实行。且有断指血书以激动群众的。然更有特色的,莫如四川学生。他们发起学生宣誓会,以为在沥血、电争、储金、提倡国货以外,更要具有朴诚敦勇的精神。于是议定办法:
  (甲)凡属学生齐集文庙宣誓,不得一人不到。
  (乙)宣誓之先请三人演说。
  (丙)誓词:(一)终身不忘五月七日之耻。(二)除机械、化学药品外,终身服用本国货。(三)禁绝赌博挟妓等事。(四)不贪无功之禄。(五)黾勉学业。
  (丁)誓后默坐十分钟。
  (戊)誓后以木牌刻誓词,悬各校礼堂中。
  这个办法是不是完美,我们可以不管。但我们要知道,这种行为确是有血性、有勇气的青年的本色,我们除了赞美,没有别的话了。
  救国团 七年五月二十日,北京学生因政府私与日本缔结军事协定,有损国权,特全体至总统府请愿废约,并要求宣布条文。天津、上海、南京、福州各地学生也各联合谒见当地长官,请求代向政府力争废约。同时留日学生因讨论中日交涉被日警干涉,遂相率回国,组织救国团,发行日刊。后来教育部好几次限令回校求学,方才回去。但也有因此转学到他国去的。
  霹雳一声 一到八年,便是学生界大活动的时期了。当时社会上正忙着闹新思潮及德谟克拉西。而内政外交,又处处令人失意。自山东问题归中日直接交涉的警耗传出,全国各界都通电反对,学生界尤为激昂。北京学生平时虽无固定的团体,但遇外交上重大问题发生时,每能一致奋起。当时在五月二、三两日即举出代表讨论。一到四日下午三时,便全体出校,于是破天荒的有秩序的所谓“五·四”的示威运动便痛痛快快地做了出来。并发表宣言,中有:“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着。至有甘心卖国、肆意通奸者,则最后之对付,惟手枪、炸弹是赖矣!”请看!这几句话,多少勇敢!多少激烈!青年的热血沸腾了!青年的革命精神爆发了!天下最无敌的,就是这种青年之力的表现!我们幸毋忘自身固有的力量!中国的前途,世界的前途,都靠我们的力量来开辟、来创造呢!
  在学生界开一新纪元的“五·四”运动——关于这个详细的情形,另有我友朱文叔做一篇《“五·四”运动史》来讲。——已经这样成就了。我们就往下看“五·四”运动以后的学生界罢!
  这个“五·四”运动,是以后种种学生运动的出发点。我现在为叙述便利计,要把学生运动分为三方面来讲:一是政治方面的;二是社会方面的;三是学校方面的。先讲政治方面。
  上海的“六·五”运动 北京“五·四”运动时,被警察捕去学生多人,久未释放。上海学生界因风潮愈激愈甚,遂组织上海学生联合会,于五月二十六日起宣言罢课,以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惩办卖国贼曹、陆、章为目标。然政府犹未照办,于是众情愤激,愈演愈烈,遂有上海“六·五”运动的发生。商界以罢市相应,直至六月十日政府免曹、陆、章职,始行开市。同时南京、杭州各地学生也都罢课,且受军警横暴的压迫。
  福州的中日交涉 “五·四”运动后,福建学生对于排斥日货甚为激烈。于是侨闽日人持械寻衅,于十一月十二日击伤学生七人,日领复请日政府派舰来闽保护。北京中等以上学生因“闽案”交涉,特于二十九日全体告假,游行演讲。各省学生也先后举行,表示决心。至福建学生,则以所发行的《学术周刊》被官厅勒令停版,且将报社发封,因于十二月一日一致罢课。济南学生联合会,也因福州交涉拟开国民大会及山东全省学生联合会大会,但均被官厅阻止,遂于十二月二十四日罢课。又拟游行、演讲以致与军警发生冲突,有数人被殴伤。后经教育会调停,始允学生要求。
  学警的冲突 “五·四”运动后,学生屡要开会请愿、游行演讲,官厅则一味用高压手段禁止。因此学生与军警间的冲突到处都有。举几件显著的事实,则有:
  (一)九年一月一日,济南学生联合会定在大舞台演剧,早得官厅许可。但临时忽被警厅干涉,致起冲突,学生受伤者多人,各校教职员大愤,二日起一致停职,并电请政府查办。
  (二)天津中等以上各校学生,以十月十日为国庆日联合举行庆祝,并游行演说,乃在街中与警察发生冲突,学生被警击伤多人。次日各校一致罢课,要求撤换警察厅长杨以德。
  (三)广州学生联合会各校学生以十一月八日列队游行,至先施公司门前,与公司伙友冲突,警察干涉,击伤学生数人。次日又有学生多人被警厅拘捕。十八日城内各校学生一致罢课。
  (四)九年初,天津学生检查商店日货,与警察发生冲突,学生被警察殴伤及拘捕者数十人。学生联合会也被派警监视。各校学生要求省长释放学生,不允;且派队驱散学生,被殴伤者数十人。各校遂发布宣言,全体散学。
  (五)三月间,北京各校学生因主张山东问题拒绝与日本直接交涉,并为天津学生被捕,因在前门一带演讲,交通为之断绝。当被警厅拘捕四十二人,经各校长要求释放未允,且押送地方检察厅讯问。各校学生以此事愿由全体负责,联合向检察厅自首,但检察厅不允。至五月十四日始判决罪名,定为五等有期徒刑及拘役四十五日。同时京师警察厅根据《治安警察法》第六、第十二各条,布告将北京中等以上各学校学生联合会及北京小学以上学校教员联合会解散。
  (六)上海全国学生联合会因电请政府驳回日本对鲁通牒,未得答复,特于四月间通电各省学生联合会罢课,并主张举行游行、演讲,联络工商各界。因此,杭州及上海等处,均发生学警冲突事件,学生受伤颇多。
  (七)九年初,杭州第一师范学生,因官厅无正当理由撤换校长经亨颐,要求复职,并拒新校长到校。经官厅训令该校休业。学生赴省署请愿,与省署卫队冲突,受伤数人。官厅又派武装警察围守师校,迫令学生出校。学生坚持不肯,省城各校学生均往援助。后经人调停,将警察撤退,暂由旧教职员维持校务。后来学生痛定思痛,出了一册《浙潮第一声》,详载这次“争斗”的始末。
  读书运动与民权运动 先讲读书运动。在十年三月间,北京国立专门以上八校教职员因经费无着,宣告停职。学生为获得读书机会起见,也加入力争。后来遂形成新华门前的“六·三”惨剧。这在前面论教育一段已经讲过,所以此地不再讲了。同时,安徽方面,省城中等以上各校教职员及学生等,以省议会十年度教育经费案屡搁不决,经派代表向议会催促无效,六月二日特群赴议会请愿,途中被卫兵阻止,殴伤数十人。学生姜高琦当场被杀,周肇基因伤重致废;但最近据安庆学生会电告,也竟于十一月十日死了!此外,还有武昌高师学生因学校经费无着,特于十月三日赴京请愿。经教育部向财政部商妥,以十万元印花票作抵,自十一年一月后,由湖北当局按月拨一万五千元,始于十一月十四日返鄂。
  至于民权运动,发生在本年八月间,由北京方面先倡,南京继之。女学生方面,更有“女权运动同盟会”,“女子参政协会”的组织。更有一部分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及国民党。这种种现象都值得我们的注意。
  次讲社会方面。这里可再分为两种:一是间接及于社会的影响;一是直接对于社会的设施。
  偶像的打破 辛亥革命后,把皇帝的偶像打破了。《新青年》出世后,把孔子的偶像也打破了。从此民权方面、思想方面的大障碍,总算推翻。然而情感方面、动作方面,还依然受着传说、受着习俗的束缚。譬如男女的大防、家长的权威、婚姻的制度、学校管教的设施,都仍套上了所谓礼教的假面具,不容人发生疑问。好了,“五·四”运动轰然一声,把大家从迷梦里觉醒过来。于是假面具竟被揭穿,什么大防,什么权威,一概撤消、打破。社交公开了,恋爱自由了,受不住家庭专制的子女和受不住学校专制的学生,都要起来反抗了。这种种如怒潮澎湃的势力,没有什么能抵挡得住。影响所及,几乎要把全社会倾覆。这叫守旧顽固者看了,怎能不大吃一惊呢?若在这个时候,不知因势利导,还想用强力压制,便会闹成“滔天之祸”。就是道德、法律种种威吓的名词,也丝毫没有效用了。
  社交和恋爱 这两个名词,也都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出产。男女青年既然共同开会、共同游行、共同办事乃至共同求学,自然要有社交。因有社交,得详悉彼此的性情、志趣,自有要发生恋爱。所以这两件事都是自然的结果,本来用不着一点儿惊奇。只在我国这样讲礼教的社会,就是青年男女不许同行,不许讲话,婚姻只许父母包办,不许自己参与的社会,自然要视为骇怪了。
  离家和出校 不满意于在旧式家庭底下生活的青年男女,乘这个新潮流,很有不少离家远游的。他们离家的动机大概有两种:一是志愿读书而家庭不许;一是父母代定的婚姻不合自己情意。故可以说,他们都是为想解除压迫而出来的。我们对于这种反抗恶习俗的行为,不能不表示无限的赞成;同时对于激成这种反抗行为的恶习俗,也便不容不发生高度的愤恨了。至于不满意于学校教育而出校的学生,都想过一种理想的半工半读的生活,但“工读互助团”已经试验失败了。有的往俄国去,有的往法国去,有的便干社会活动,也有的做自学工夫。这里头虽不免有不少人是出于一时感情的冲动,徒然为损失太大的试验;但我总觉得,是可以表同情的。
  社会服务 这是对社会直接设施的事业,是最有价值的了。服务的范围,举几件最著的有:(一)平民义务学校;(二)阅报社;(三)露天演说;(四)幻灯讲演;(五)通俗报纸;(六)新剧等。其中义务学校最有影响。如北京的北大、北高工专,南京的南高、暨南,上海的南洋各校所办的学校,皆是有计划、有精神的。我们希望这种平民教育运动还要继续进行才是。
  学生会 这是学生实施种种运动的机关。如请愿、游行、讲演、办学、办报、演戏、赎卖国货、调查日货等关于政治、社会的运动,都属于学生会的事业。当时各校有学生会,各地有学生联合会,全国有学生总会,在社会上着实占些势力。但过了一二年,有的被官厅解散,有的因无人负责,故有许多已经无形消灭了。至今仍然存在而有势力的,只有南京、长沙、安庆、广州等几处。
  非宗教运动 这在上面论文化一篇已经说过。因为从事这个运动的人,大半是在校的青年男女学生,而这个运动又是社会上极有关系的,所以特在这里提一提。
  最后讲学校方面。这方面的事业特多,关系特重,因限于篇幅,只能拣重大的说说。
  学生自治 这是跟着“五·四”运动而产生的。学生觉得旧式学监、舍监制度的不能培养自治的能力,故中等以上的学生都要起来做自治的运动。学校中最先成立学生自治会的,为南、北两高师及浙江一师。以后他校相继成立。不过确有精神能收自治实效的自治会,在现在看来似乎不多。我希望亲爱的学生仍不要忘记当初向学校力争自治的奋斗工夫才好!
  男女同学 到了现在,男女同学这件事好像是极其寻常、全不希奇的了。但在三年以前,还是个大费讨论的问题。我国从前学制,只许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①然此外供给女子求学的学校,不特数量太少,而且程度太低。男女教育的不平等可以想见。“五·四”以后,忽有甘肃女子邓春兰要求北京大学开放女禁,很引起教育界中人的注意。跟着天津方面三十几个女生也请大学开女禁。到了九年初,北大就实行招收女生。以后如“南高”、“广高”以及“北高工专”、法专等都实行了。清华学生也组织“男女同学期成会”,要求学校招收女生,但未如愿。此外如广州的执信学校、北京的孔德学校,则更是中学而男女同学的。
  改进学校运动 从“五·四”运动发明了罢课的手段以后,直到现在日报上,终不断的记载这两个字。当初都是为着救国运动,以后便多为着救校运动了。这个运动里所包括的事项,大致可有四种:(一)为要求撤换或挽留校长及教员;(二)为要求经济公开;(三)为要求改良课程;(四)为要求学校升格。刚在“五·四”之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驱逐腐旧的方校长;九年初,浙江一师挽留经校长;十年秋,吴淞中国公学及最近北京高师的风潮,都是(一)的例。去年秋武昌高师,今年春浙江十一师的风潮,都是(二)的例。最近江苏一商的风潮是(三)的例。最近上海中法通惠工商的风潮是(四)的例。其中最多的,便是关于教职员的风潮。我以为,校长的人格发生疑问,教员的学识不能胜任,做学生的确应起来说话、要求更换。况且现在以办学校为谋生的“学棍”很多,故青年对于选择学校一端,实应有十二分的注意。另外还有一个学生参与校务的问题。从前曾有人提起过,学生自治会也曾要求过,但到底没有实行。只有川南师范校长恽代英大胆地发表了一篇《学校公有运动》的文章,但没有反应。
  新组织 这所谓新组织就是各种的团体。最好依他们的属性分为几类。一是关于事业的,如学生会、自治会、消费公社、储蓄银行、校工补习班等。一是关于品行的,如北大的进德会、清华学校的学生法庭等。一是关于学艺的,如各种关于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的研究会、演说会、音乐会等。一是关于体育的,就是运动会。一是关于编辑的,如各校日刊、周刊、月刊和别种出版物。还有属于学术团体及社会活动的,原则不以在校学生为限,但仍脱不掉学生。这如中国科学社、少年中国学会、新中学会、丽泽学会、学术研究会、丙辰学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妇女评论社、妇女问题研究社、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非宗教同盟、民权运动大同盟、女权运动同盟会等皆是了。
  校风的比较 这是我所要讲的学生活动情形的最后一节。也就是全文的最后一节了。——因为一段结论为便利计,移到前面去当序言了。——我须得预先声明一下:这一节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大概个人的观察难免有不周到、不真确的地方,所以我不敢担保自己的批评全是对的。
  这个比较,仍然以“五·四”为分界线。然民国元、二年的情形又是不同,所以须得另外看待。
  照前所述,民国元、二年的时候,革命余波尚在动荡,所以闹学的风气很是普通。自由和平等这四个字便是一般青年所最乐道的。总之,当时学校内部的气象,一方是发皇,一方是混乱,故和国家政局的气象实相仿佛。若用两个字形容起来,就是浮嚣。
  到了“袁皇帝”征服“乱党”以后,政治界渐见统一,教育者也能安心从事,于是学生界的空气也从浮嚣而归于静寂。当时的学生,除出“挨毕业”的平庸生活以外,不过举行一次远足会、运动会或者出几本校友会杂志,此外便没有什么可以纷心的事情了。据我在杭州的经验,那时学生的服装,都是朴素的。身上穿着制服,脚上套着布鞋。很少人鼻架金丝边眼镜、手带金戒指、脚穿皮鞋的。无故请假到剧场看戏,也当作似乎不正当的事情看。至于雪花膏、生发油一类的装饰品,现在视为常事的,当时也不免视为禁物。故可以说,自三年至八年的学风,是比较地朴素的静默的,但是未免有点暮气!
  从八年以后,就是“五·四”以后,学风乃大变了。所谓朴素的静寂的学风,都让位给热闹的享乐的学风了。像上段所说的几种禁例,固然都受破坏;而从前所未曾梦想到的新生活,也续续地发生了。什么新生活呢?一种是开会、游行、请愿的奔走生活;一种是离家出校到空阔无边的社会上的浮浪生活;一种是赴北京、上海、俄罗斯、法兰西的工读生活;还有便是社交生活、恋爱生活。但是这个短短的四年里头(从八年到十一年)也可分为两期。前期相当是八、九两年,那时新潮勃发,青年勇气万倍,敢于做积极的事业,所以“解放”、“改造”和“奋斗”、“牺牲”几个名词很自然地成为一种“口头禅”。而且实际上像那请愿、游行、演讲种种运动,的确出于一种真诚与热心。言论方面所表显的,也具有鼓励的实力。所以学生的得人信仰、学生运动的能够成功,决不是侥幸的,实由真的力量所创造的。可是以后便不行了。猛烈的潮流似乎和缓了,青年的热血也冷下来了,盛极一时的新文化运动,不复勇往前进,似乎只剩了些尾音。但是这尾音的范围却颇远大,几乎响遍全国。
  现在我敢武断一句:我们青年染了太浓厚的个人主义的色彩了。这从两方面可以证实:一是虚荣;一是享乐。虚荣的事实是怕做切切实实的事情,而专拣容易的舒服的来干。如各地学生会、各校自治会有许许多多该做的事,但公举的职员竟要诿避,开会的时候竟要缺席。上课时常不到,考试要求废止(考试的方法宜改,而考试的制度不能废,这个不可混同);而他们所欢喜干的,却是做短篇小说,做新诗,特别地做小诗。请看两年来的日报上、杂志上所发表的“文艺作品”,不大半是这类东西吗?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研究科学而从事文学?就是研究文学,为什么不先讲究文学原理而就从事创作?没有别的理由,只为了不费力、容易出风头罢了!这样地避难就易,甚而至于花钱买书单为了“装饰门面”的种种趋势,我只能说是由于虚荣心太盛!讲到享乐的空气,更要流行普遍了。我不知女青年怎样,但我知几个男青年相聚谈话,往往忘不了恋爱这一个问题。有一位留学日本的朋友,他告诉我,留学生日常的谈话资料,一种是官费,一种是读书,再有一种便是“老婆”了。再就嗜好方面讲,如服饰,如饮食,如居室布置,如假期消遣等等,都比“五·四”以前花样增多、程度提高。所谓物质文明固已和我国青年相结纳了。不但如此,“以酒、以诗、以异性取乐”的所谓“旁飙俱乐部”也曾有人提议组织。若在文字方面,《沉沦》便是一个适切的代表①而从小说、诗歌所表现的情调看来,也可以听到青年烦闷和颓唐的呼声。总之,享乐而颓废的气分〔氛〕,已经笼罩了我们青年的环境,占住了我们青年的思想界了。我对于享乐不敢反对,而且还以为我国大多数的青年,生活太单调,情感太枯寂,精神太不活泼,故主张应该趋向于享乐,把生活的形式和内容大大地改良一番。不过,享乐的程度至于只顾满足肉欲而忘了别的许多该做的事业,则以为不对。
  若照目前的情形而论,我觉得青年界的确有点文弱和委靡的毛病(不热心办事、不认真读书、不高兴运动),好像快要衰老的样子。这个似乎应该加以注意。然默察这半年来学生界的情形,如改进校务的种种学潮、参加裁兵运动、庆祝苏俄革命五周纪念(如北京、太原、长沙、上海等处)、最近唐山大学学生赞助开滦矿工,却都是极好的活动。更有一部分优良的学生,肯潜心研究,向读书、译书上面去,也是很好的现象。这或者时会变迁,过去的十年已告一个段落,今后就会有新的机运发生吗?我愿“馨香祷祝以求之”!
  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脱稿
  本文主要参考书如下:
  《东方杂志》第九卷至第十九卷
  《教育杂志》第四卷至第十四卷
  《新育年》第一卷至第九卷
  《新教育》第一卷至第五卷
  《少年世界》第一卷
  《少年中国》第一卷至第三卷
  《教育公报》第一年至第六年
  《教育法令》第一编至第四编
  《每周评论》全份
  《星期评论》全份
  《新人》第一卷《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号》(上、中、下)
  《民国十周纪事本末》
  《学生救国全史》
  《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
  1922年11月16日脱稿
  原载1923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10卷第1号
  年终结帐①
  商家到了年底,一定要把这一年的帐目,通盘计算,以知盈亏如何。我想,一个人在一年内的事业,也可采用此法,得知本年到底是进还是退。做学生的要试验自己学业究竟有无进步,也可到了年终总核一次。所难的,商家的营业有无盈亏,可以帐簿为根据;我们学生的学业,则得不到具体的标准,似乎不容易求出正确的结果。但我们不妨另用方法来结帐,我且把帐单列举出来。
  我的身长现在多少?比去年高多少?
  我的体重现在多少?比去年重多少?和身长的比例,是否符合(西洋有体格标准,譬如高五呎一时的,应有重一百二十磅。但我们中国还没有这个标准)?
  我的肺活量现在多少?比去年如何?
  我今年曾患过病否?如患过的,是什么病?病的原因我也明白吗?以后该怎样预防?
  我今年的姿势,坐的、立的、行的,比去年进步如何?可算为正确吗?
  我今年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动作、休养,有规律吗?比去年如何?
  我今年的用财,也有不正当的地方吗?应该用的,如买参考书、捐公共幸福的事业,也曾吝啬过吗?不应该用的,如奢侈品等,也曾浪费过吗?
  我今年的修学方法如何?比去年有长进吗?
  我今年的运动技术比去年有无增多,是否更加熟练?
  我在新年立志所欲革除的恶习惯,如迟起、吸烟、进闲食、说谎、偷懒、自私等等,都已达到目的吗?
  我在新年立志所欲培养的好习惯,如虚心、勤勉、尽责、和气待人等等,都已达到目的吗?
  我今年的思想有什么改变没有?有的,改变到怎样?改变的经过怎样?这个改变的思想,确比以前的更正确而健全吗?
  我今年对于国文的兴趣如何?进步又如何?
  我今年对于外国语的兴趣如何?进步又如何?
  我今年对于数学的兴趣如何?进步又如何?
  我今年对于社会常识(包括史、地、公民、社会、经济等)增进了多少?
  我今年对于科学常识(包括理、化、生理、卫生等)增进了多少?
  我今年对于艺术(包括绘画、音乐、摄影等)的兴趣如何?有长进吗?
  你若是从本年度起有选科的。——我所选习的功课,是否选得不错?与我当初的愿望相合吗?
  你们如果有自治会,或行社会服务的——我对于会中做过什么事?任过什么职务?都有益吗?尽职吗?与当初预定的计划有什么更动没有?以后欲要求会务进步,该有什么地方要注意?
  以上各条,自然算不得完备,诸位实行时尽可改良。试验方法,有的可凭纪录(如体格检查、学科试验);有的可问师长和同学;有的可由反省。然反省实为最要,因反省的目标在于改进向上,足以养成美德。不过欲反省有所依据,宜在平常把自己的思虑、行动、用款、交际等项详细记录。这里我又要另提一议,如诸位中没有记日记的习惯的,应该从明年起要养成了。现在,我且预祝诸位结帐的结果能有绝大的盈余!
  原载1922年1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2号
  全我的活动①
  所谓全我的活动(wholeselfactivity),是拿出全副的体力和精神来干事的意思。这里又含有两种意味:一是在一个时候做一件事,不要多做。二是在某一段时期以内,一心一意的继续来做一件事,不要间断。
  举实例来说,此刻我要做一篇文章,我就该坐在宁静的书室中,手握了笔,桌上伸著纸,两脚安置不可乱动,再不要看窗外的飞鸟、听听隔室的闲话。这样,整个的身体、四肢、五官,都为了同一目标而使用,可以说是身体方面的全我的活动了。
  同时,精神方面,心之所想,意之所持,也不可搀杂别种分子,只知以完成一篇文章为目的。这样,便是精神方面的全我的活动了。
  其他如游戏时、吃饭时,也便当把游戏或吃饭为当前惟一的事业,而以全副的精力(就是整个的我)去对付;断不可当游戏时来想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法,或当吃饭时来阅书、看报(常有许多人一边吃饭,一边看小说。这是个很坏的习惯,决不可让他养成)。为什么不可以呢?有两个原因:一从生理方面看,同时做两样性质不同的事,固然势有不能(有些人因受过特别的训练,也有能同时做几件事的,如帐房先生一面手打算盘,一面还可和人谈天。但这是特种情形,不可以概一般),而且勉强来做,足以引起神经错乱而遗害于健康(如吃饭时血液集中于胃;若同时用心思想,则须集中于脑,将有害于消化机能了)。二从效力方面看,专心可以有成,纷心必致偾事。古语所谓“心无二用”者便是。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恐终不能成为“善弈”的人了。
  《大学》有一句话:“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情形,我们可以起他一个名词,叫做“自我分裂”。自我既分裂了,还有什么事能够成就呢?
  以上还是“一时做一件事”这句话的说明。以下再来解释“继续做一件事”这句话。
  古语有“一暴十寒”。意思是说,我们学习一种功课,不可今天拼命,明天、后天就抛弃不管;如其希望成功,总要立定主意、稳健进行,既不躐等,也不游移才好。这在研究学问、学习语言、专精技艺、养成习惯,都当如此。但我们学生,除正课以外,如尚欲自动的修养,且有许多事情要做,则应分别先后,逐渐进行,以期各有成就。
  试从实际方面举例。譬如学术上,我要研究道德观念的变迁,调制中国名人出生地方的统计,或想考查本省著名的出产以及本城地势的险要等等,我为精力的经济及时间的便利起见,就不妨假定以这一学期或这一个月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期,等第二学期或第二个月再来从事别个问题。又如技能上,我既想学弹琴,又想学摄影,或者还想会打球、会游泳,同时既然不能并举,就要规定学习先后程序。如果时当夏令,竟不妨先学游泳,余者可俟稍缓。再如道德上,一方面我有迟起的恶习、贪食的恶习等等要改;别方面又有反省的良习惯、待人和善的良习惯等等要养成,如果一时都要兼做,岂不将应接不暇呢?因此,为图用力的坚定、注意的专精起见,也当分期进行。或者先来破坏某一种的恶习,然后再及其他;或者先来养成某一种的良习惯,然后再及其他。再如交际上,我想发言流利、有秩序,又想常保笑容、发生快感;则亦可先来注意二者之一,等到这一种练习有素了,再来留心那一种。
  但这里要注意:这样学习的方法,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是说:此刻我学习这种学问或养成这种习惯,只是把这种为中心,特别看重一点;并不是把其他的一切都搁在一边,不去顾问。如果机会凑巧,遇著与其他的一切有关系的事情,还当留心利用。
  总之,“一时做一事”,用意在专心。“继续做一事”,用意在有恒。专心、有恒,都是成功的秘诀。我国人做事往往随便、敷衍、游移,所以做事的成绩,不是零分,便是恶劣。这个病根,在乎自我的分裂,四肢、五官、思想未经正确的训练,以致临时不克听从主人的指挥。我们青年该怎样利用时机锻炼心身,矫正前人的公毒、奠定新生的基础啊!
  原载1922年1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2号
  青年与个性
  一 个性是什么?
  当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日趋发达,我们对于自己天性的知识,已比从前丰富而且正确了。在这种知识上发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人的原始禀质是什么?第二,这些原始禀质发达的方法是怎样?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晓得,当人初生时就有种种本能:如恐惧、爱好、模仿、求知、自负、建造、爱美等等与生俱来,而且这种种便构成以后一切教育的基础或出发点。对于第二个问题,发达的方法是由这些本能的舒展,而不是由于压抑。但人的遗传是各个人不同的,他的环境也是互异的,所以每个人在知识上、欲望上、行为上,多少总有些分别。他所喜欢做的固未必事事能做得到;不过凡他所能做的,必须为他自身过去经验的产品,就是为他自身的表现。
  像这样,自己所具有的特性要用特殊的方法去发展的,就叫做个性。
  我国俗语中有一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可以代表个性的差异了。个性差异的大别,可以分为精神(有的富于思考,有的富于感情,有的喜欢动作)、思考(有的长于学习文学、数学,有的长于实验、制造)、动作(有的急行,有的迟疑)、气质(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神经质)及男女五方面。但讲到详细,是专门心理学的职分。这里限于篇幅,就省略了(最近商务书馆有一本《教育心理学纲要》出版,是舒新城君著的,可以购阅)。
  二 个性为什么要重视?
  我国古人有“因材施教”的话。近代教育家则尊重个性,以为学校教育不当划一,应视学生的特长何在而谋极积的发展,如采用能力分班制、学分制、选科制都是为此。但是为什么要这样重视个性呢?简单的答语就是:为要造成有独立思想、能力谋进取的“人”罢了。因为一个理想的完人,是不怯弱的、不卑屈的、不嫉妒的、不随俗的;乃是自尊的、自信的、自己表现的、特立独行的。教者为要教成这种完人,学者为要学成这种完人,所以都要重视个性。若不这样,教育勉强定出一个范型,学者勉强适应一个范型;在教者为压迫,在学者为屈从,结果只能制成做奴隶的材料,万万不会产生自由的人格的。
  世界上有不少自力成功的人。在读者自己的亲友中或者也可以见到。他们就是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而从艰苦中挣得成功的。他们就是受内心的引导而不受外力的影响的。但其实不论是谁,既然生而为人,总要有自力的工夫。他须用自己的观察力来看,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评,用自己的辨别力来抉择,用自己的决心、毅力来行事。因为信托自己是有做一切事情的资格,而发展内力便是这种信托的前提。
  三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所及于个性的影响是怎样?
  就一般说,我国现代学校所及于个性的影响可以说妨碍的成分较多。就学制讲,中央定出划一的办法,要各地照办,并不顾虑各地的文化程度、社会情形。就课程讲,也由教育部定出标准,各地实施教育者大都盲从,能斟酌当地情形,变通办理的很难多得。就教法讲,用注入式的最多。据美国孟罗①调查所及,尤以中等学校的教法为最坏。他说,只见教师讲演,不见学生自动。我以为实际情形,确是这样。这是我们学生切身的问题,倒不可不注意呢!其他如学年制、单科制(全体学科皆属必修)也都是发展个性的障碍物。
  就学生方面讲,我觉得他们对于知识,毕竟太驯服了!他们不敢发问,不敢畅谈;他们在教师面前,失去了发动力,失去了思考力;他们只相信书本,竟轻视自己的经验了!他们专务满足别人的意思而禁遏内心的奋发。他们这样做法,仿佛把智识上的性质和道德上的混和起来,好象学问上的牺牲是和道德上的牺牲有同等的价值呢!
  当学生专以他人(书本或教师)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以后,他的自我便因忽略而萎缩,而且埋没在借来的思想堆里了。考试时,他也许能得很多的分数,但他是不能独立思考的。这种不信任自己的习惯深固以后,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抛弃自己,专向书籍或朋友求些意见;而且他所做的事情难得完善,因为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表现。这种人就是弥勒(Mill)②在《自由论》(OnLibrty)第三章所描写的:
  他们欢喜群居;他们的选择限于寻常所做的事情;什么专有的嗜好、独立的行为,都和避罪一样地逃避去了。到底,因为不从自己的特性,竟致没有特性可从了。他们做人的能力也枯萎了,饿死了。他们不能再有什么坚强的愿望或天然的快乐,也没有自己的意见和感情了。
  请问这种人既经失去固有的力量,怎能担任重大的责任呢?
  这种恶习,在于青年尤其危险。有许多青年虽能很好的修习学校规定的课程,但不敢发问,不敢怀疑。换一句话,就是失去了精神上的勇气和创作力。这样,获得智识而灭杀自我,积时愈久,儒弱且愈甚,学校教育真是害人的危险品了!
  但要发展个性,也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使一个人的思想行动完全属于自已,实在是难得的。讲服装罢,多数的人宁愿时式(时髦)而不愿适体(舒服);若在智识上,顺从他人,更是普通了。所以有这样状态的理由,乃原于一般人并不明白怎样可以忠实对自己;而且还没有充分的知识能见到对自己是要忠实的。所以苏格拉底的“知己”(knowoneself)这一句箴言,应该放在“忠实于自己”(betruetooneself)的前面。但常人是不会以自力发现自己的特性的,即使具了坚决的意志,还不过暗中摸索,而因愚昧与拙劣之故,终要遏止大半的天性。如其入校求学,则不论你有何种特长,一经教师和课程的洗刷,不免剥落许多。因为一般小学教师,对于个性的拥护和发展是不大关心的,至于一般中学教师和大学教授,更少关心。他们主张一致,因为一致是要少些困难。讲到课程,普通所承认的教学目的,在乎获得知识而不在发展自我。因此,学生浸润既久,或多或少,定要被他的工具(就是课程)所屈服,所宰制了。
  四 我们对于个性该取什么态度?
  我们对于个性的态度,只有两个字,就是拥护。我们该有勇气来主张关于智识上、行为上的权利,我必须相信自己过去的经验,我们万万不可因顾虑他人而减弱对于自我的信任。但这种种都有赖乎高度的自尊心,且须经精密的训练而后获。
  因为在我们求学的目的当中,发展自我也是一种。所以我们学习,不仅在知识的获得,乃在内力的生长。我们要尊重他人,更要尊重自已;要考虑他人的思想感情,更要考虑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然,便是“舍己从人”,还有什么生之意味与价值?
  看近代教育上的标语,也和从前大异了。从前讲自谦、自卑、“述而不作”、“好古以求”,现代则讲自动、自发、自信、自制了。这里特重一个“自”字,表示这是美德的中枢;附以“动”、“发”等接尾字,则表示要舒展本能和其他天然的势力,以达于独立的地位,且成为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要衡量一个学校所施教育的好坏,只看他是否能根据这种标语而行就得。如果学校设施、教学方针,于我们的个性有不利的影响的,我们该明白地向学校陈述意见,以求改良;不纳,则继之以反抗,以革命,也所不惜。因为这是我们求学的利害关头,我们有自由权可以拥护自己的利益;我们既不愿自害,自当拿出正当的权力向学校说话。不然,我们便是不忠于己,甘于自暴自弃了。
  诸君当知,设学校,原为学生,所以学生有种种特权可以运用。但有许多做教师的,以为学校是他们啖饭之地,并不想到学生的利益。所以学生有所质问,他们将不耐烦;学生有所反对,他们将施责罚。这种待遇,在寻常的学生受了,难免因威吓而就范,把自动的力量消失了。我以为,这简直是杀人的教育,比没有还要坏呢!
  照教育原理,教师纵有优长的学识,终不能立在超乎指导的地位以上。他只能帮助学生发展内力,决不应强以智识灌注。散做学生的,遇教师过于擅专、傲慢,功课过于繁重,不克胜任,或所指定的功课并无重大价值时,竟可陈述理由,请他改良,万不该为满足教师心意而把自己的欲望和意见遏止。倘使教师不肯反省,则应立在防卫的位置,为自己的权利去力争。须知:在政治上、宗教上我们曾经流过血以求自由,难道在智识上、精神上就可不要自由,一任专制的教师妄为吗?
  每人有各种特性:有的长于用眼;有的长于用耳;再有的长于用肌肉(就是欢喜动作。);有的做起事来能有规则、有系统;有的并无计划,兴到就做,没有迫促且不肯做;有的注意实际,能观察四围的事物;有的则爱好理论,对于具体的自然界甚不留心,只喜欢研究文学、历史、音乐;更有别种人,则富于执行的力量,对于离开实际的理论很少考虑的。凡这种种特性,都是构成本性的材料,无论他们或者有缺点或者须修正,但我们无法拒绝,只有承认。因为他们是我们原始的资本,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和他们十分相识,正和一个工程师须熟知机器的性质一样。
  但要完全认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常常虚心地勤奋地观察自己较优的天性,且把他们尽量发表,才能得到较多的关于自己的知识。这件事一半靠父母及师长,一半仍靠自己。不过最要紧的一句话,就是当我们发见自己的缺点时,不要失望;当我们发见自己的优点时,不要骄傲。我们只承认事实是怎样,用不著忌讳,更用不著夸张。须知我的长处虽然不在这个方向,但是可以在别个方向发见的。
  故我们在功课上,在行为上,须由自己发动,自己负责。譬如在手工班上,要制作一个本校校舍模型,我们不必请教师来指示用什么材料,多少大小,怎样造作;我们最好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提出计划来,再由自己加以解决,加以讨论。我们只当教师是个顾问,是个助手;如果他要替我们安排,叫我们听从,摆出上司或主人的架子来,我们竟可以不理他,或者拒绝他。因为他是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思想、自己执行的机会,我们怎肯承认他呢?其他在行为上,如个人整洁、宿舍布置等事,我们也应自动,万不可因为有学校的命令,才去敷衍。
  总之,为尊重个性起见,我们对于教师的讲演,对于书本的陈述,对于流行的风气,都不可轻易相信,出于盲从和妄说。前两种的弊端,在旧式教法下面的学生,最容易犯。他们中最好的,不过做一副留声机。照教师或书本所讲的照样吐了出来,他们灭杀个性,就是灭杀自己了!后一种呢,这几年最为显著。譬如大家讲哲学,讲社会学,我也跟了去讲;大家做小说,做诗,我也跟了去做。像这样全不问自己的天性怎样,只跟了人家“步亦步,趋亦趋”,可以上他一个尊号为“大牺牲家”了!但这可算为有价值的牺牲或所需要的牺牲吗?
  我们中国的社会,向来是不许有天才发生的。并非中国是块瘠地,不会生产奇才异能,只因被重雾密云般的黑暗社会所笼住,自然难以自由生长了!但是,这种绝不舒畅、令人气闷到死的景象,我们是不希望他永存的。我们青年是一定要吐气扬眉,做些事业出来的。然则,我们不能不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了!我们可以从今日起立一个誓:凡是加压迫或损害于我们的个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须得和他开战!
  原载1922年12月5日《学生杂志》第9卷第12号
  什么是学校教育的特色
  最近一月内,为了学校风潮,竟引起了一个素来不成为问题的问题,这就是所谓学校性质的问题了。有些人把教育事业看作寻常行政事业的一种,而有的更把学校比作商店。这样一来,学校当局对于学潮的处置,便模仿着国家行政和商业经营的惯例,竟有借重于军警和法庭,并采用买卖的手续者。于是什么拘捕、状诉、断绝交易等威逼而冷酷的行为,居然也应用到学校教育里来了。咳!这是什么话!
  我们须知,教育事业自有他特具的色彩,而尤以学校教育为甚。什么是学校教育的特色呢?我可提出最显著的五点。
  第一,学校教育的要素是精神的而不是形式的。
  徒有几十百间的房屋、几千百个的人物,不能便算为学校。徒然摇铃上课、摇铃下课,也不能便算为学校。学校必须有一种比这些更要紧、更微妙的事业要做,这事业乃是属于心身间互相感受、互相施与的一种。换句话讲,学校教育所做的事业,决不仅在知能的授受,而又重在品格的涵养。这种涵养品格的方法,决不是订几条规程,出几张布告所能为力,必须有赖于有热诚、有学识的教育者的感化。即就知能的授受而言,也决不像传递一只茶杯,堆积一捆稻草那么有迹可寻、有量可测的,乃是需要教育者的明慧的心、巧妙的术,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试问这样的事业,岂是可以拿商店的买卖来作譬喻的吗?
  第二,学校教育上师生间的关系是友谊的,而不是法律的,也不是商业的。
  所谓“友谊的”的意味,是说彼此情感相通,兴趣相投,不仅在表面上有联络,乃实在精神上相维系。现在试问法律如何?商业如何?法律是“木头木脑”的,是只有硬对硬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商业也是机械的,是只有货币交易,而且锱铢必较的。试问他们中间有感情吗?有精神作用吗?而且学校与学生是一体的,是融洽的;决不象法律上两造对敌,或商业上两方并立的。换句话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决不是审判官和罪人的关系,也不是店伙和顾客的关系。因之,教育的方法应当以德不以法,以诚不以诈。所以学生有过失而召军警来威吓或拘禁,不特法律上无此明文,也且大大地违反教育的精神。若用顾客不喜欢货物即可不买的比喻而说学生不满意于学校,便须退学,更属不对。今试反问他们:子弟有不满意于其父兄,也便当“离家远飚”、不许有商量的余地吗?
  第三,学校教育的努力是自觉的,有目的的。
  这就是说,教育者须有教育的理想,不当盲目地模仿,不当机械地进行。教育不单满足欲望,更须改良欲望。教育不单适应环境,更须改造环境。教育不单维持现状,更须促进现状。教育不单迎合人的嗜好,更须提高人的嗜好。然而法律如何?商业如何?我们只知法律是“木头木脑”的,商业也是“死板板”的。我们难道忍使教育也变成“木头木脑”的,也变成“死板板”的呢?
  第四,学校教育的性质是纯正的。
  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不可搀入别种色素,如宗教、政党等等。现在知道宗教教育、政党教育的不对的人,已经很多。然而须知法律化的教育、商业化的教育,也是要不得的。校长出行政长官式的命令,对于学生用“悔过”、“严办”、“为首滋事”、“着即除名”等等酷吏对强盗的口气,你们以为对吗?学生打破了饭碗,校长便向法庭起诉,责他赔偿,你们以为对吗?“任用私人”、“侵吞公款”,这种惯在官场、商界流行的风气,也浸润到学校里来,你们以为对吗?然而比诸以商店,比学校的“新学说”又如何?
  第五,学校教育是以整个的人为对象的。
  这是教育事业和其他种种事业大不相同的一点。因为有些事业,如工人制造、商人贸易、农人耕种,并不直接以人为对象。有些事业如审判,如教授技艺,虽是以人为对象,然只限于人身上某一部分,决不以那个人的心身全部为对象。独有教育则不然。教育者的事业简直包括了被教育整个的人。无论他的身体,他的五官,他的智慧,他的品格,无一不在应受教育的范围。试问这种造人的事业,岂是仅有物质关系的商业行为和仅有局部关系的行政事业所能并论的吗?
  所以我的意见,视学校教育为寻常行政事业或以商店来比学校,都是不当的。
  原载1922年12月10日《东方杂志》第19卷第23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YK。 ②“文化运动”,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以1915年9月《青年杂志》(次年更名《新青年》)为起始标志。 ③德莫克拉西通译德谟克拉西,英文democracy的音译,意为“民主”。 ①孟禄(PaulMonroe,1869—1947)美国教育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1921年来华进行教育调查和讲学。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