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欲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276
颗粒名称: 毋欲速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417-418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毋欲速,原载1921年10月5日《学生杂志》第8卷第8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毋欲速

内容

无论做何种事情,也不管事情底大小轻重,从开始到完成,必须经过相当的时期,需用相当的工夫,这是一定的例。除出玩把戏的可以在一刹那间变成许多生灭显隐底幻像以外,如果是要永久的有内容的,就断乎没有速成的道理。
  我们读书,更不可以希望速成。第一步识字、作文,便要有好几年的工夫。进而研究一种学问,更不知要有多少年的努力,才能有些成就。我们固然不可畏难,但终也不可轻看罢。
  但是目前我国求学问的,未免有些速成底现象了。不细审自己的天性和才力,究竟是适宜于什么,只看到大家现在讲哲学了,自己也想去讲讲哲学;看到大家现在讲文学了,自己也想去讲讲文学。做起文章来,居然不惮应用所谓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等等新名词,还要自己称说这是自然派底小说啦,那是象征派的诗歌啦。我看了真觉得好笑。他们认真学过多少时候,看过几本书籍呢?而竟敢以提倡者自居,我不能不佩服他们的大胆。记得四五年前,教育界提倡所谓实用主义底时候,有些趋新的,自己以为得风气之先的,便在手工科②里,大叫学生打草帽鞭,以为可以卖许多钱。这真是“岂有此理”。而现在这些以号召呼应为得计的求学者,我看倒有些像那种提倡实用主义者底徒子徒孙罢。
  再看我国目前的译书界,我更要佩服他们的大胆了。请你们看书报上所登的出版预告,恐怕大家都要觉得很快活罢。但我却有个怀疑,这些译者当中凭了什么能来翻译西洋底名著呢?在原著者很费苦心而后成的书,他们凭了什么竟是一个人想在一二年之内译成多种的汉文呢?中国人虽聪明,难道竟是“天纵”的么?或者说:“中国现在急需输入西洋最新的学说,所以翻译是必要的。翻译人才虽嫌不够,但在草创底时候,恐怕也不好过于求全责备罢。”这话也许不错。但我终怕这种“应景”的货色,未必真能有益于人。而且我还觉得他们的胆似乎太大了一点,他们竟像很有能力的,轻而易举的去从事翻译,一面说是提倡介绍,一面便要四块钱、五块钱一千字的报酬。这也未免太不尊重了翻译事业罢。就是说为要提倡介绍,也当自己先站稳了脚跟,确定了方向,而后忠忠实实地去提倡、去介绍,才是正当办法。若是自己还没有确信,还没有基础,便要站起来大声呼喊,叫人家怎样进行,这岂不是过于“为人”了么?这个我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睥贩事业。
  古语说:“毛羽未丰,不可以高飞。”试问我国学术界中,无论在哲学方面、文学方面或科学艺术方面,有几个可算是毛羽已丰的!然而希望高飞者,竟是“比比皆是”。这个现象,我看只好叫做“早熟”或者是“小产”了。
  要真正研究学问和从事宣传事业底人们啊!你们如果真想有些成就,请莫要抄捷径,爬墙头呀!努力、忍耐、专精的预备切实的工夫才算是走正路、由大门。应时的货色,当然是不能长命的。
  原载1921年10月5日《学生杂志》第8卷第8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YK。 ②手工科课程名称,类似于现今学校中的“手工劳动课”。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