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因斯泰因的一个好消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241
颗粒名称: 关于爱因斯泰因的一个好消息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3
页码: 281-283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爱因斯泰因的一个好消息,原载1921年4月5日《学生杂志》第8卷第4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爱因斯泰因

内容

爱因斯泰因(A.Einstein)②是发明“相对律”的德国一位科学革命家。本年第一号本杂志上,曾经绍介过的学说,想读书诸君还能记忆的。现在听说他将要到我中国来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吗?
  他来中国的起因,据说是为了他所发明的相对律,颇遭德国学者的反对,所以他遂有辞去柏林大学教授、出游美国的意思,并拟来我中国一游,预备在上海讲演,这是一个何等的好消息(见三月二日《时事新报》我友若愚之德国特约通信)!
  关于他的生平和学说,要细细说来,在这短幅里面,当然是不许的。所以只好略略的说几句。
  他本来是个犹太人,在一八七九年三月十四日生于德国。十五岁到瑞士入一个中学校,后来又入工艺学校,他的数学、物理,便在此处学的。一九〇二年毕业,得着工程师头衔。一九〇五年便发表了一篇《特殊的相对论》。一九一五年又发表了一篇《普遍的相对论》。他的相对论,是和牛顿的“动律”反对的。而牛顿的动律,却久已成为物理学上的基础;所以他的学说一出,人都要以革命家来看待他了。他这样把旧科学的基础完全推翻,所有一切学术,也都要动摇起来。你看,这是何等的大力啊!讲到他的学说的内容,是很难懂的,我们且把《泰晤士报》记者和他的一段谈话写出来,以助兴趣。
  《泰晤士报》记者问他的宇宙重力论的思想从何处来?他说:“我一日在街上走,看见一个修屋的工人,从屋顶跌下来,幸而没有受着重伤。我便问他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他说:‘没有别的,只觉得全身的重量,都消灭了。’这便是我以相对性原理做基础,讨论重力的由来。……”
  读者诸君!你们不记得牛顿的发明重力,是因为见了苹果下地做个起因的么?现在这位“复生之牛顿”奏“人类思想的一大凯歌”(Oneofthegreattriumphsofhumanthought)——这个名字,都是英国大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长汤姆生(J.J.Thomson)所称呼他的——的爱因斯泰因,也是从偶然的见了一个人跌下来便发明大道理的。这岂不是“无独有偶”、“先后辉映”的么?但从此我们也可晓得,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一见一闻,都要用点观察力和思索力了。
  可惜我们的科学程度,实在太浅薄。倘使这位革命的科学家果然来了,我们便怎样呢?他的学说,果然能够听得懂么?既然觉得程度不够,那末只有从事预备的一法了。所以我要举出几本书和几篇文来,请读者赶快去参考参考。
  《特殊的及普遍的相对论》——爱因斯泰因著英国劳伍生译(Relativity:TheSpecialandtheGeneralTheory.ByAlbertEinstein,TranslatedByR.W.Kanson)
  《空时及重力》——爱丁汤著(Space,TimeandGravi-tation.ByA.S.Eddington)
  《爱因斯泰因重力定律的基础》——佛拉特力吁著英国白罗斯译(TheFoundationofEinstein'sTheoryofGravitation.ByErwinFreundlich,TranslatedByH.L.Brose)
  《近代物理学中之空间与时间》——许烈克著英国白罗斯译(SpaceandTimeinContemporaryPhysics.ByMoritzSchlick,TranslatedByBrose)
  《论现代科学革命者爱因斯泰因的新宇宙观》——文元模,见《学艺》杂志第二卷第四号
  《爱恩斯坦之新世界观》——沈怡,见《少年中国》第二卷第七期
  《爱恩斯坦之重力新说》——任鸿隽,见《科学》杂志第五卷第十一期
  《二十世纪之牛顿》——见《东方》杂志第十七卷第十一号
  《爱因斯泰因的万有引力论浅说》——周昌寿,见本志本年第一号
  (按:相对论德名为DasRelativitatsprinzip),英名为ThePrincipleofRelativity;我国或译为相对律,又译为相对性之原理。)
  原载1921年4月5日《学生杂志》第8卷第4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YK。 ②“爱因斯泰因”,通译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德国物理学家,后迁居美国。广义相对论(即文中的“相对律”)的创立者。192,2年12月来中国,演讲“相对论原理”。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