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修养宜与教育并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210
颗粒名称: 论修养宜与教育并行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3
页码: 142-144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论修养宜与教育并行,原载1919年5月5日《学生杂志》第6卷第5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修养教育

内容

教育者,一施一受之事业也。今就学校而论,教员为施教育者,学生为受教育者。此固尽人而知,无待辞费。然吾谓此种施受之事业,决非寻常事物泛泛施受者可比。盖教育之事业,实为精神感应之事业也。必施者有决心、有目的、又有兴会,而后受者之反应乃强;亦必受者有决心、有目的、又有兴会,而后施者之感动方验。教育之事业,犹契约然,必经双方之同意,又必经双方之履行,始生效力。故吾以为,学校有教育,学生当有修养。修养者,自己之教育,亦可谓为对于教育感动之反应也。感应不息,则精神常能往还贯注,犹之契约,获得确实担保,自不虞有翻覆矣。
  然修养与教育之关系,不仅一施一受,有对待之意义已也。教育如播种莳子,修养犹施肥除草,则有相续之意义焉。教育仅及大纲,修养注意细目,则有辅成之意义焉。教育为一般之影响,修养为个人之陶冶,则有调整之意义焉。教育教人以知,修养修己以行,则有实验之意义焉。故有教育行之于先,必有修养继之于后,方有功效可见。否则,有感而无应,施教者虽劳精疲神,何有于成绩哉!
  吾人观于禽兽,亦有能受人之教育者。如奏技之狮、虎、马、猴、军用鸽、警犬,驯养之,训练之,皆可供人指挥驱遣,是可谓能领受吾人之意旨矣。然禽兽果能深加理会、明其原理乎?果能举一反三、旁推博证乎?果能匠心独运、别有创作乎?吾未见有能之者也。吾人则不然,有理解之能,可以阐明原理;有联想之能,可以穷搜远讨;有创作之能,可以独辟蹊径。简言之,即人有修养之可能性,故得自为教育;禽兽无修养之可能性,只得待人教育。此修养之可能与否,即人与禽兽异点之一。吾侪如欲自别于禽兽,何可不注重修养?
  既知修养之必要,又知修养之可能,则亟宜实行修养矣。修养之法,举之有三:一曰自治;二曰自学;三曰自强。所以举此三端者,以学校施教以德育、智育、体育之故。学生修养之方法,即对于学校教育之方法而定,两者之目的不必同,而两者所期望之目的物,未尝不同也。兹先言学校教育之目的:
  次言学生修养之目的:
  教育曰“造就”,修养曰“学成”,目的不同也。然教育之究竟目标,为“完全之人格”;修养之究竟目标,亦为“完全之人格”,其目的物则同也。目的物同,则教育有功、修养有效。何以故?趋向一致也。目的物异,则教育徒劳,修养落空。何以故?背道而驰也。凡事,通力合作其力增;分离反抗其力消。此义甚明,而所关綦要,愿学者志之。
  修养之方法既明,修养之要素不可不讲,即如何修养方有成效是也。举要言之,又有三端:一曰谦让。学者大病,在于傲慢固执,不肯虚心攻究、放眼观察,修德进业之障,莫此为甚。谦让者,则虚怀若谷,不自封于故步也。二曰热诚。既负责任,即当全力从事,彻底解决,若浅尝而止,是秀而不实也。三曰实力。吾所修养一切,当认为养成实力,不徒为点数、为名次,此区区得失,岂值牺牲吾宝贵之精力?学者当知人生于世,贵能尽力有益之事,此则非赖实力不可望也。
  总而言之,学生之求教育,无非为异日服务社会之地步。在校之日,即当筹划如何可以尽力。是故仅仅按时受课、不犯校规、考试及第,尚不能视为真求教育。真求教育者,不以但应学校程式为满足,必将注目于将来,谋所以应用、所以发展之道,务先有以预备之。如是,则吾以为非从事实地修养不可。本篇之作,犹是意也。
  原载1919年5月5日《学生杂志》第6卷第5号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