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浅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196
颗粒名称: 静坐浅说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3
页码: 90-92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静坐浅说,原载1917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4卷第1期。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静坐浅说

内容

静坐非自今日始也。导引按摩,渊源上古。结跏趺坐,传自释迦。①此犹释道,别有宗的。即言儒家,孔子教人居敬,孟子致力养气,已立其根。宋儒静坐养心,以药浮躁,大畅厥旨。推至白沙②体道(其言曰: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阳明③讲学(讲学滁州,以静坐入门)、湘乡④立身(曾文正作《主静箴》,并自定课程,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以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无不主于静坐。洵乎静坐为进德、修业、参道之法门也。惟先贤无记述以传后世,世亦莫得而知。及今日人冈田虎二郎创静坐法,本于生理、心理之学,参以实践、实验之功,说乃大昌,彼国人靡然从之。东京习静坐之会,数且逾百。其徒所著《冈田式静坐法》,出书未数年,重板〔版〕已三十余次,嘻盛矣。我国则自蒋竹庄先生著《因是子静坐法》立说提倡,后影响所及,翕服者众。行见飚发风行,广布大地,可预卜也。
  静坐原理在定重心。人之重心在脐以下,全身之力集中于兹。宛如强有力之政府,坐镇中央,得收指臂相使之效。常人重心不定,故精神散漫,身体多疾,稍有作为,即感疲劳,稍遇事端,即起烦闷,皆由重心上浮,根基浅薄之故。修养之方,即惟静坐。是在生理方面,得使血液循环均匀,营养分布周遍,而疾病可以不起。在心理方面,得使心君宁静、元神稳固,而精神永保健全。行之积久,庶几心广体胖之境欤。
  静坐方法,厥惟二端。一曰姿势。竖起脊梁,使体端直,耳与肩对,鼻与脐对,目微开,口噤,盘腿而坐。双手垂置,拇指相接,斯为得之。一曰呼吸。是最紧要,宜深及肺端,上下横膈膜牵动胃肠,引力入于下腹。二端之外所尤重者莫如想念,初学最好专注一念,则杂念或可稍息。迨功候既深,自然和平恬淡,有如澄月照澈大千矣。
  吾作是论,或疑今世尚活动。此则枯坐寂灭,得无背道而驰,虚耗光阴?应曰不然。静坐目的,非在强求无为杜绝人事,自外人间本务。重负国民资格,乃在完固精力,健全心身,正为活动之预备,奋斗之先声。且静坐与德智体关系甚密。岂得云无益。盖德育云者,重在修身。修身意义,实地修习,断非呆读讲义,强记格言所可同语。孟子不动心,人崇其道德之高超而不知功在养气(孟氏论养气,深合静坐要理,如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是。”又曰:“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是为静坐功深者自然之果。”今之静坐,庶几近之。若在智育,更见必要。程子①见人静坐,便谓为好学,又教其徒,半日为学,半日静坐,其注重可知。今人所谓潜心研索,冷眼观察,使非静默,何由致此?孔明②曰“学须静”,洵哉!至论体育,则静坐能保持调节,整理组织,弥满精力,充实元气。盖心身相通,理无二致,养体养心,功有同归。有大德者,必得其寿,至理然也。况值今日纷华竞利之场,俗人营营物欲,浮躁粗暴,甚嚣尘上,心既不安,病乃丛生。提倡静坐,是以极简单之法,为心身改造之根本也。
  惟有一言,初学者宜时时注意于其身心,用力于下腹,断不可以短时间之形式练习为满足。盖事贵有恒,久而获效。静坐之难,难于有初鲜终。习静坐者可不鉴哉!
  原载1917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4卷第1期

附注

①“结跏趺坐”,简称“跏趺”,佛教坐禅的方法。传说由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首创。 ②白沙 即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学者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白沙里人。明代“心学”的开创者,主张端坐、澄心,认为“观书博识不如静坐”。 ③阳明 即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思想家、教育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以“致良知”为教育目的,主张“动静兼养”,尤重通过静坐,对意念进行克制。 ④湘乡 即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故有“曾湘乡”之称。历任侍讲学部侍郎、两江总督等职,致力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是洋务运动的开创者之一。同时精研程朱理学,为“湖湘学派”的重镇之一。 ①程子 即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亦称“大程”。河南洛阳人。与其弟程颐(小程)共同开创了“洛学”;但两人在“尽心”、“穷理”的先后问题上,意见相左;对于静坐的教育功效,认识也不尽一致。 ②孔明 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世称“卧龙先生”。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