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旅行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189
颗粒名称: 严州旅行记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10
页码: 56-65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严州旅行记,原载于1916年7月5日《学生杂志》第3卷第7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严州旅行

内容

吾校有校友会,第二学期例行必举行远足。今岁议定赴严州,自四月一日起至五日止。爰将所见、所闻、所感触者,分日记述如下:
  一日
  晨五时半兴,六时具腾。余本废止朝食已可五月,①今以远行,恐中途感饥,乃就食少许以果腹焉。七时首途,全队二百四十人,各御春制服,足芒鞋,腿绑布,精神体魄,两俱活泼,洵足当军国民无愧色也。②
  以昨夜天雨,路殊泥泞,行须慎。不且仆地,顾湿甚。履以破布条制,乃各逞其毛细管吸收作用,致两足十分沾湿。虽然……,此区区者,曷足介意。
  八时至江干。先是校中已雇就民船六艘,系振兴西轮而行,乃各就序入船。船之制法,前端锐而上昂,以板分上下二层。上层掩蓬、内边设榻以十数,榻间行路,夜亦作睡处。舟子多籍江山,家族均在舟中,盖以舟为家庭,亦即以舟为其不动产也。
  九时舟行,觉居处甚适,并不摇荡。在舟无聊,阅《机外观》一书,书为日文,渡边国武著。据序中言,渡边喜研禅理而谈政语学,展纸弄翰不辍。书名《机外观》,以示不俗。内分五篇,以“天空任鸟飞”五字名之。余阅“天篇”,语多警奇,然寓真理。节录数段于下,藉见一般:
  宇宙本自圆满,人生本自活泼,无不可为之事,无不可为之时。顾人自小之,所谓无绳自缚也。吾人处世,须有冲决罗网、焚烧荆棘、荡涤瑕秽之概。
  灵魂是眼,宇宙是书,以活眼读活书。
  处危疑,弄危机,唯不欺二字足以了事。不欺己,不欺人,不欺造化,天地神明皆将敬礼之,何况含气之伦?
  凡此所言,皆足高尚人之思想,振作人之志气,而知人生之可贵,不当自弃也。而“以活眼读活书”一语,尤足药吾侪:仅知死读古藉,墨守成说,以为智识惟限于书,聪明无如古人之误见。既而出立舟端,放眼四瞩,不禁胸襟恢廓,意气跌宕,真有如此书所谓山色水光,开豁人之眉宇。大笑一声,天空海阔,经天纬地,极大事业须由此种境遇紬绎而出。彼穷年兀兀埋首于世俗、是非、得失中者,岂尚得成一事、立一业耶?
  忆余昔日由鄞往沪也,当舟出镇海关,斜阳余威,煊耀海上,闪闪作金光色,令人目眩,不可逼视;小岛错落,岩塞巩固,形势最称扼要,东望则茫茫无际,水天一色。其时心怀所感、耳目所接,均足壮我意气,宏我胆略。我固信海上生活实大有助于人之勇气与冒险志愿。今兹一线钱江,虽不可以大海喻。而以数百日闭居校中、见闻狭隘、意气消沉者,此游固大能与我以提醒剂、滋养料也。陆象山①云:“要当轩昂奋发,莫恁他沉埋在卑凡处。”此语足警发人深省矣!
  十一时半,船抵富阳,泊岸少时。考富阳即汉富春县,晋改名。明清皆属杭州,今隶钱塘道。距杭县西南九十里,矮城如堞,几疑石筑固岸者。富春山色,自古有名,面临浙水(此处名富春江),亦足自雄。自此上驶,天然风景,瞬刻千变,碧草黄沙,衡亘无垠;远山近水,转眼即逝;天空飞鸟,翱翔乎高岗之上;江面浮船,点缀于叠浪之表;起伏突兀,苍苍者吾知其为山也;交柯错叶,葱葱者吾知其为林也。舟行速而水逆增,白沫喷腾,似碎实凝,日光煊而波澜煜,层浪激闪,欲断又续。斯时也,胸怀莹澈,复我本然,气宇超脱,见我天真。窃思:吾人果能时存此观,时遇此境,得不谓之超人乎?
  下午六时,舟抵桐庐,轮之由杭上驶者,至此而至。再上,则水急滩多,不能行矣。
  先游桐君山。山之东麓,壁立江滨,险峻异常。西有石阶,历阶而上,弯回十三。以行太疾,及巅,已气喘不胜。顾山殊不高,惟势峻急,若不可攀耳!上建一亭,内奉张巡偶像,像御甲戴胄,貌狰狞,张口而空内,游人投钱入之,其声锵然可闻。据云:安禄山反,巡守唯阳,城陷,骂贼折齿而死。故像无齿,补之以钱(《唐书·张巡传》云,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烈血面,嚼齿皆碎”)。惑者疑为神,实则寺僧藉此以为敛财之具已耳!睢阳有知,目其不瞑矣!
  至桐君山之得名,余考黄帝时,有桐君其人者,尝采药求道,止于桐庐县东山,偎桐树下,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以为君臣佐使;撰《药性》四卷及《采药录》。山,岂即以其名而名之欤?
  桐庐县治,即与山隔一桐溪而位于南。自山俯视,一目无遗,面积狭小,人烟寥落。治所无城,三国吴置,故城在今桐庐县西,唐时移置,即今治。下山既济以舟,游于其市。商业萧条,惟有洋货店数家稍觉辉煌,然仅洋货耳,惜哉!沿路不见一学校,闻有高小一所及国民学校数所云。游毕,返舟就寝。
  二日
  晨五时半兴,汲河水盥漱,殊觉清凉。晨曦初射,万象改观;水面返光,闪烁熠燿,形若高塔而倒置者。遥望连山峨峨,密林森森;白云出岫,晓烟绕郭。芸苔之花,色黄而鲜;尘嚣之表,气清而腴。斯时也,天机活泼,纤尘不染,心地光明,万顷无垠,殆太古羲皇时人矣!
  八时早餐。餐毕,视负牵者行于岸边小径,①径在山之腰。舟盖行于两山间,牵索凡四,欲速应增。桅修伟,竖立舟之前端,高且四五丈不等,索则系于桅顶铁圈上。如是其高者,备行于山径,使高下适于用力也。舟尾置舵一,无橹,橹设于桅之两旁。凡此均异乎吾乡所为,亦足增见识也。水滨多石块沙土。舟行愈上,水流愈急,水舟逆向,疾驶为难。
  十时许,有上陆步行者,余亦与焉。其地距严陵濑可十里,沿路皆沙质。山径间或铺以石粒,顾崎岖不易快步,且下垂绝壁,水流湍急,设不注意,则遗恨千古矣!望严先生祠,不可骤即。以山路迂回,上下成波状,且左右盘旋,成横弓字形,历一时许,始至。
  严先生者,我余姚先贤也。名光,字子陵,少与光武同学。光武即位,变名姓隐身不见。帝令物色,得之。除谏议大夫,不就,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其钓台即吾侪今日所欲游者也。
  拾级而上,正楹三间,奉先生像,须眉清秀,和蔼近人。吾知先生享天然山水乐趣,精神上所得幸福已无涯矣。有对联曰:“大汉千古;先生一人。”状先生者,可谓至矣。旁有客星楼。客星者,素非习见而忽见之星也。《汉书》载:“光武与先生共偃卧,先生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云。”是盖客星之名所由来。
  我姚有客星山,①亦由此故实也。钓台,东西凡二。奇石怪僻,嵯峨峻峭,游者须历阶上。阶无虞,数百折,较桐君山尤甚。天气奇暖,重衣袭身,颇觉疲惫,欲罢不能,乃随吾力而上。苏子瞻②诗“脚力尽时山更佳”,于此验之矣。既登东台,就亭稍憩。俯视一石,自地挺立,卓尔不群,余复拟上至巅,路叠石块,须注视而行,方免他虞。既至,乃为平坦之地,广可数亩,实非山顶。山顶尚遥,惟在下望之,盖如山顶耳!西台亦为谢皋羽哭文信国处。③高士谊士,并照千古,不綦盛哉!
  下午一时,下舟具膳。既经休息,未觉十分疲劳。时舟扬帆,藉风而行。两岸风景顿新,高山对峙,水流迂回,前后瞻望,恍若四围皆山,亦云奇矣。
  余以为,旅行意义,重在心灵修养,故必取富于山水奇景者,且必朴拙敦厚,其地不必以文明名者。若旅行而仅取交通便利之地或商业繁盛之区,以为能扩张见闻,增进智识,余意殊不谓然。智识,固人生急务,得之尚易。独至于浚发性灵,高尚情操,其机殊不易得。且集合数百人旅行远处,又属一生不可数遇之事。悟人生之真境,识心体之本然,赖有天生巍巍之山、汤汤之水涵养之,浸演之耳!今吾之游此地也,觉重山复水,蕴蓄无穷。敦俗厚风,尽是天机。设施纯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于是眼高千古,心存八荒,灵犀一点,光烛四表。我躬虽渺小,而气度不可不宏邈;我生虽有涯,而精神且亘古永存,机心绝迹,纤尘无着,优美宏壮之情操,兼有并至。王阳明之“良知”乎?康德之“理性”乎?尼采之“大人”乎?郁根之“永久精神”乎?是时均流露发现,莫可究诘。我之为我,迥非昔日之我矣。
  窃以为,西湖风景虽秀,而无其奇;韵事虽多,而言乎高尚清亮,在在不及。如睹先生之风,足以药今世沉溺功利之弊。况西湖习染欧风,红砖白垩,粉饰画绩,是犹天生美人而喜效乡鄙俗女之行。由君子观之,必蹙额也。故余谓旅行地,必择富于自然风景者,断不可至热闹市场。盖无补修养,犹属小事;而伐性丧志,堕落人格,汩没良知者,实大憾也。吾侪师范生,其注意及之。
  三日
  上午七时,舟抵严东关。有轮船分公司、水上警察派出所、盐关、茶居及杂肆数处,有临东国民学校一所。八时列队至建德城中,即昔严州府治也。地在东关,西可三里。行时风厉,同学有落帽者。麦浪翻腾,浅草偃仰,至足乐也。城南临徽港,北跨高峰,堞形成三角,内作穴三。异乎吾县堞方而一穴者。俗称梅花城,其以此欤?
  至第九中学休憩。本校足球队先期函约比赛。余则乘暇参观校舍。有礼堂,为旧府学“明伦堂”,两厢改作自修室。东首为新建教室,系仿西式,凡三进,校内隙地尚多。阅是校校长揭示,谓“遵部章定,清明节植树,以振起社会重视林业之心”云。余按:严州附近多山,山多荒,大好地利弃置不顾,殊属可惜。今见知事出示:有林业试验场之创设。果能实力兴办,认真筹划,改易人民观感,庶能奏兴业之效乎!至于运动,有足球、网球及铁杠、浪木等。浪木,余于十二岁入小学校时,曾娴习之。然自十四岁迄今,以所就学校,均无此种设备,遂至荒废。今日试走,初时未能稳定,继则亦能如意。可知幼年练习实为最要。岂特运动如此,即学业亦何尝不然?要在工夫到,斯基础固耳!
  十一时半返舟,时舟已进泊南门外矣。下午三时起,自由游行。乃邀学友,循南门而西,游于城外,颇沉寂。盖严地偏僻,交通不便,风气犹塞。入西门,见有模范高等小学校者。入内参观,屋宇宽敞。教室、自修室、寝室俱全。只见一级上课,余室均空闲,不知何故。出至县公署门首。屋倾垣圮,景色荒凉。城隍庙则修茸一新,颇足观瞻。城内只有直街一,外此多隙地,栽培作物,几疑身游乡村田亩间。此外所见,有城区区立国民学校一所,校舍狭隘,学生甚少。宣讲所①数区,惟今日未见讲演。又有关岳庙,就关帝殿改者。并有万寿宫,金额辉煌,粉饰靡丽,然等诸昙花、鸿爪,徒留过去片刻之陈迹耳!
  已,乃步行回东关。以舟已还泊于此处也。当出东门时,见农业试验场,就观之。不见职员,地亩甚小,除植大麦、豆菜外,无复他物,盖亦美其名而已。
  严州有南北二高峰,隔江对峙,各有一塔矗立其巅。以鲜暇时,不克往游,殊恨事也!晚餐毕,入茶楼啜茗。探首外望,黯黮窈冥,残灯数点,忽显忽隐。游子客地,不禁感慨系之。其地有女,而以唱戏度日者。余考严州民凤,并不浮靡,其设此者,必有历史上关系。闻自兰溪下流,此风盛行,或者离家远游,长路苦闷,特为娱乐计,藉以鼓舞兴趣,其犹夷吾女闾之遗意欤!
  九时返舟就寝。
  四日
  吾侪旅行之同的地,已游一日,屈指行程,已届返棹之期。晨六时,舟乃启行,由是即离严回校矣。
  舟中无聊,阅达尔文《物种由来论》卷一。据新派生物学家之研究,谓凡物类,今昔异形,永远变形而不已者。其变也,据天择之理,循自然之法,各因境遇,按级递进,改其生机之造作,而日即于变,渐趋于良者也。夫吾人,亦一物种。自有世界,以至产生人类。其成立之初,固莫能详,而今正在进化阶历之上,希冀将来能产生伟大之人类,则可确信。然则吾人,可不于所赋受智性可能之范围内尽力发展,以助自然之无意识的劳力,而为创造优良人类之径路乎?
  十一时,复抵钓台。前次有未游者,乘此获偿宿愿。有疑钓台位处高山,距离江面无虞数十仞,果由何道垂纶?抑后人特为假设,以留纪念耶?余则以为不然,东汉距今,已逾千载,地理变迁,今昔异观,安知昔之江流果不异乎?今所见耶,沧海桑田,夫复何疑?
  下午,复阅《物种由来》,论物竞之剧烈,凛乎!吾人之不可不勉图自存之方也。三时许,抵桐庐,舟即泊此宿焉。为时尚早,乃登岸参观高等小学校。惟已放清明假,故学生、职员两俱不见。自修室以守约、主敬、博学、审问等名斋,共有十斋。教室、寝室亦全,旁为县教育会及宣讲事务所,亦均■焉无人。其左为县学,但见屋宇倾圮,瓦砾杂沓,荒草离离,令人有满目凄凉之感。返舟夜餐,旋即就寝。
  五日
  晨八时轮舟启行。吾侪六舟,即紧系其尾,直向杭州来矣。
  默念此行,所见所闻,足以涵养吾性,增进吾知者不鲜。惟反省内观,觉身心殊有不检束处,克己工夫,于此足证未能真切。故平日所讲,尽成虚语;平日所见,皆非实得。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最为的确不磨。吕泾野①语录有云:“用功不论在山林,市朝也做得。”昔终南僧用功三十年,尽禅定也。有僧曰:‘汝习静久矣。同去长安柳街一行。及到,见了妖丽之乡,粉白黛绿,心遂动了,一日废了前三十年的功夫。可见亦要于繁华波荡中学。”“夫智识愈浅,自信愈深”(英谚)。以为无妨大节,孰知白圭一玷,大德一眚,而铸错已成。吾辈青年,其可不刻刻谨防“长安柳街”哉!日常生活亦有异者:晨兴不能运动,一也;临睡未能静坐,二也;饮食无定时,三也;无从阅新闻纸,四也;不能废止朝食,五也。而苦乐关系之实验,今乃得之。
  曾闻经师授伦理学,谓快乐苦痛相伴而进,一端愈达其极,他端亦相随而愈臻其极;究其极度,竟可无间云。余平日以运动、细嚼、漱口为乐,今因不得遂此乐,爰感苦痛。夜间临寝,舱门均闭。以平日启窗睡惯者,乃不得不觉窒闷。由此可见吾人处世持躬,轻于从俗,固属不可;而立异自高,亦未之当。只求适乎中庸之道,斯已足矣!
  下午四时半,抵江干,乃整队返校。七时晚餐。八时就睡。回首五日旅行,无异春婆短梦。古人称光阴驹隙,良非虚语。而陶靖节①“及时当勉励”之句,诚今日吾辈青年之药石矣。
  1916年4月1~5日记
  原载1916年7月5日《学生杂志》第3卷第7号

附注

①“度止朝食”,是从日本传入的一种疗养法,经蒋维乔著《废止朝食法》一书推广介绍后,风靡一时:杨贤江与同一寝室中的十余位同学也相约效法。该法要求,不进早餐,每日中、晚两次进食。 ②“军国民主义”,为民国初年所颁行的教育宗旨中的要项之一,意在养成学生爱国尚武的精神和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此处的“军国民”,实就军国民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 ①陆象山 即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学者称象山先生。雨宋思想家、教育家。持“心一元论”,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陆王心学”的开山祖。 ①“负奉者”,即纤夫。 ①“我姚”指杨贤江家乡余姚。 ②苏子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诗人。 ③“谢皋羽”,即谢翱(1249—1295);“文信国”即文天祥(1236—1283)。南宋景炎元年(1276)谢翱率乡兵数百投奔文,参加抗元,任咨议参军。次年兵败后,文天样被,俘,谢翱脱身匿于民间。1283年,谢翱闻文天祥被害后,登严子陵钓台祭奠之,并作《登西台恸哭记》。此句即就此事而言。 ①宣讲所 亦称宣讲事务所。清末民初专门施行社会教育的设施。后为民众教育馆取代。 ①吕泾野 即吕柟(1479—1542),字仲木,学者称泾野先生。明代学者、教育家。 ①陶蜻节 即陶潜(365—427),又名渊明,字元亮,世人私谥靖节。东晋诗人,志节超逸,主“不能以五斗米折腰”。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