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自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186
颗粒名称: 说自觉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4
页码: 50-53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说自觉,原载于1915年《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校友会志》第6期。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说自觉

内容

吾人何以须自觉?自觉有何种之必要?余且就一故事而说明之。一有黑人某孩,见其主人所蓄牝猫新产数子,欲得其一豢之以为娱乐。请于其主母,主母许之,惟谓须俟雏猫长成始与。乃此孩性躁,不能久待,乘便即私携其一,置于茅舍之中。顾雏猫之目,尚未能启,黑孩复厌之,乃取而溺于桶中毙焉。再视之,二目忽大睁,不觉失声呼曰:“嗟嗟猫雏,汝何生而盲、死而明耶!”由此观之,人生之大不幸,即在不能早启其目以觉悟一切;迨身已垂老,不能更有所建白,始能观察种种,已嗟不及矣。然旷观世人,其自知之明,每得诸多次失败之后。其初,彼辈固未尝自知其缺点,亦未尝自审其能力,盲人瞎马,任意妄行,迨所图不遂、失败频遭,始恍然前此所谋之有误,然而迟矣。故吾人度德量力,倘失之太过,则将徒劳于力所不逮之事;倘失之不及,又将退缩于力所能逮之事。畸重畸轻,其害适均,必也于择术之先。扪心自问,孰者与己适合、孰者与己不合,而凭其自知之明以决者也。
  何谓自觉?余为下一定义。曰:自觉者,随时、地、能力三者而明悟己所应处之地位也。即就一事而以负责任之心出之是也;亦即慎重、良心所主持之知觉是也。试观中外史乘,其名传千秋、事著后世者,要皆为有自觉力之人。如诸葛武侯①,我国前此政治界中之伟人也。生当汉季时势扰攘之秋,独隐居隆中,萧然世外。彼非无能力者也,以不得其时,未能有为耳。及刘备三顾茅庐,始出任天下事。当其在隆中对答之语,洞观大势,了如指掌。故一出而定荆、益,成三国鼎立之局。史之有蜀汉,未始非武侯造成之也。明正德时,南中诸省,盗贼蜂起,皆据地称王,官军讨之无功。兵部尚书王琼①荐王阳明②,使巡抚南赣汀、漳。夫阳明以一书生而受兵事、剿剧寇,人人皆以为危。乃阳明闻命即行,毫无畏葸之状,盖其学养已到,自信确能奏功,故决然能冒大难而卒能奏大功效者,非无故也。又如:某次英国国会将闭,有人请惠勃司德演说将开议之某案。惠氏辞曰:“否!此不能行,余未敢从命。余事丛杂,无暇谛考此项问题以备演论。”请者曰:“君遇事发言,恒能中肯,从未见债事也。”惠氏曰:“正以此故,余不敢受君之命。余素于未经谛考精彻之问题,决不贸然发言。今既无暇考此案,故不得不却君之请云。”由此以观,可见自觉须根据于此之要件,固未可稍事轻忽。吾人无论在校读书任班长、干事诸职务,或将来出而办事,均须于此注意。法赖康奴曰:“人生只可谓有一种之实在失败,即不能实行一己所知为极美者是耳。”可不知所警哉!
  学生之自觉当如何?(一)学生责任之自觉。须知国家基础在少年教育。将来谋国家之发展、社会之进步,其责均在今日为学生者之身。则应如何发挥自己能力,建深固之基础,以为应用之预备。(二)入校之自觉。高小毕业尚欲上进者,即须择定将来所应为之职业以定入校方针。法在审知何者为吾人所赋能力之要素,研求如何以修练此种原素以归实用。盖人必确知孰者为其最宜之事业,则后日之机缘之凑,始可采之不纵,谒其心力,以谋良绩,如投母金而谋子利也。若是,则应入实业,应入师范,不可不审慎出之也。(三)修学之自觉。吾人须知,所以修学者,为自己未成熟之故。为学生者,其智识、思考有不完全,实无足耻,而自觉乃为当然之事。因有自觉,始能尽学生之本份而有常补不足之心,为求达于成熟之要素也。苏格刺底①有言:“余比彼为智者,不在于知何等为有益之事,而在彼以不知为知,我则能以不知为不知。是故,余于此一琐事而比彼为智也。”柏拉图曰:“所谓二重之无智者,谓不知己之无智也。”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然则吾人可不有此种自觉乎!
  余辈师范生也。是又不可不就师范生所当特有之自觉而一言之。习师范者,对于国家、人民两方面均负有极重大之责任。盖造就良好之国民,促进一国之文明,小学教师实肩其初基。西人论教员资格,谓初小教员之学力,须以高出学生三十倍者为合格。若高级学校教员,不过高出学生数倍云云。可见小学教师胜任之难、责任之巨已为世界公认。而在我今日风雨飘摇之民国,其责任更为重大。转贫弱为富强,化鄙陋为文明,均在为教员者之身。而师范生实一预备之教员也,故对于责任问题须自觉者一也。国家、社会所望于师范生者既如是其殷,则师范生之当注意者亦必深。第一当存一坚忍不拔之心,以定一生之趋向。第二当存一独立自尊之心,以稳一生之脚跟。第三当存一重视职务之心,以全副责任心出之,藉收教育之效果。故对于职务问题,当自觉者二也。要之,普通学生能读书足矣,而师范生又须兼擅观人之学。普通学生能自善其学足矣,而师范生又当习善人之学。此外,考成高尚之人格、丰富之学识、强毅之体魄,以完成身心之发育,具备为师为范之条件,实师范生所当自觉之最切要者也。
  原载1915年《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校友会志》第6期

附注

①“诸葛武侯”,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政治家。谥“武侯”。 ①王琼(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山西太原人。成化进士。历任工部郎中、右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宦途顺利,军功显赫,以力荐王守仁有声于时。 ②王阳明 即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尝筑室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著名哲学家。 ①苏格剌底 通译苏格拉底(Sokratea,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