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品、现代经营炒货王潇洒设“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时代见证 慈溪农民报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943
颗粒名称: 传统产品、现代经营炒货王潇洒设“局”
分类号: I25
页数: 20
页码: 150-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农民企业家宋柏春的生平事迹和奋斗史。宋柏春是一位农民,他认为人活一辈子,充其量到九十岁,前三十年读书学习、熟悉人生,后三十年精力衰竭,享受晚年,真正做事情的也只有中间这三十年。他认为农民最没有文化,但农民却又是最有文化。因为无论活得多么艰难,农民都懂得生存。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状态,不懂得生存就不懂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最懂得文化,不管条件多么困苦,生存环境如何恶劣,他都懂得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如果没有这条,农民这个品类就会从这个世界绝灭。如果农民绝灭了,也意味着整个人类绝灭。
关键词: 报告文学 慈溪市 当代

内容

我是农民出身,做的又是浙东农村的传统产品。我们农民的秉性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生意。恒康能做大:传统的精神,现代的经营,这好如围棋做“局”,一块活棋须有两个眼。一个品牌双重性格,充满矛盾的辨证法。
  ——主人公宋柏春
  一、农民要出头,谷糠搓绳难开头
  宋柏春说:“人活一辈子,充其量到九十岁,前三十年读书学习、熟悉人生,后三十年精力衰竭,享受晚年,真正做事情的也只有中间这三十年。”
  “农民活着,就盼个奔头,二十岁盼有个家庭、结婚生子。三十岁生育子女,盼挣钱养活家庭。四十岁盼子女有出息。到五六十岁,盼到子女出息了,子女又要结婚生子。办过子女的事体,自己也就老了。于是盼个温饱长寿。这样盼来盼去,一辈子就盼结束了。到临终回过头来看,却什么都没盼到,没有一样可以属于自己东西……我们农民的一辈子世世代代就这样度过,但我们每一代人都活得有滋有味,活的不容易,盼得也真长久。男人干活,女人生育,仿佛就这样子子孙孙没个尽头,一代人重复一代人经历过的生活,没有创新,也没有特殊,只是一种岁月的重复……”
  “在这世界上,农民最没有文化,但农民却又是最有文化。因为无论活得多么艰难,农民都懂得生存。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状态,不懂得生存就不懂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最懂得文化,不管条件多么困苦,生存环境如何恶劣,他都懂得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如果没有这条,农民这个品类就会从这个世界绝灭。如果农民绝灭了,也意味着整个人类绝灭。因为人类毕竟要填饱肚子才能研究文化……”
  宋柏春就这样坐在作者对面,在慈溪杭州湾大酒店的咖啡厅内,滔滔不绝地侃着他的农民哲学。他中等个儿,脸有点黑,眼光不乏锐利,说着一口标准的慈溪话,说话的表情有点腼腆,好似临毕业的大学生在向导师答辩论文。
  宋柏春是农民的出身,他不隐瞒自己农民的身份。他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农民,也就没有人类,因为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我是企业家,我办的企业叫‘恒康’。‘恒康’是‘永恒健康’的意思,无非讨个口彩,图个吉利,没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恒康”做的是浙东传统农产品,走的也是传统的路,只不过在手法上,宋柏春使用的是现代经营的模式。为什么?宋柏春说:“农民也需要包装,但包装过后的农民还是农民,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农民变成为现代农民罢了。”
  “恒康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品牌!”宋柏春做品牌,是要在中国当代农民的生活中增添一道亮色。他说:“农民要出头,非要做自己的品牌。”他要用品牌证明:慈溪农民的品质。并向世界宣告:慈溪农民的精神和慈溪农民的生存状态。
  宋柏春说:“这好似一盘围棋。农民作为棋手,精神是传统的,每着棋的下法却是现代的。用传统的精神,现代的外在表现形式做活两只‘眼’。这样的‘局’往往使人摸不着头脑,但如果人们仔细一体会,就会发觉是对祖国传统精神的发扬光大和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继承。”宋柏春又说:“中国是以农耕社会为基础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有着5000多年的民族传统文化。现在要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就必须用现代的文化传播手段。慈溪农民有自己的品牌,就是一种慈溪文化精神的发扬光大。我做‘恒康’,就是想传递慈溪农民的一种精神。如果‘恒康’做大了,世界知道了我宋柏春,宋柏春算什么?名字只是人的一个符号,人家知道宋柏春是一个浙江慈溪的农民,而且是慈溪周巷新塘村的一个农民……”
  宋柏春说:“为了创立一个农民的品牌,也就是‘恒康’的品牌,我已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摸索。这个品牌要打出去,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估计起码还要二十年,二十年后我七十岁了,该退休回家种花抱重孙子了;但‘恒康’的品牌却可以流传下去……”宋柏春讲述了他奋斗的足迹。
  宋柏春说,我家里有六兄妹。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我老二。父亲当过大队干部,思想很左,很听上面领导的话。他一生照顾集体利益,信奉做人‘吃亏就是便宜’的传统教条,对集体经济管得很牢,从小就对我们进行‘左’的思想教育。可也不知怎么回事?每次运动他都‘吃’着,成为‘打击对象’。因此我父亲可说是个悲剧人物。我14岁那年小学毕业,造反参加红小兵,写了一张大字报,矛头是对准我父亲的,说他是生产大队的‘走资派’,打着‘红旗反红旗’。”这下可把我父亲给气得半死。爷爷当时正在病中,知道这事病情加剧,很快就咽了气。我不知爷爷是不是被我气死的?反正爷爷临死还不忘宽恕我,他骂我:“逆种,真正的逆种。哪有儿子反老子的?宋家出了逆种……”
  但我却不认为自己是“逆种”,父亲那么辛苦地管理着大队的每一件事,有几个村民感激他的?“暂时困难”时农民连饭也吃不饱,父亲却每家每户地叫村民出工。出工干什么?当然是种田。田里长不出庄稼,既使长出了庄稼,秋收入库,农民留下的口粮都不足过冬。农民都没有种田的积极性,可父亲就是乐此不疲。我们一家兄弟六人就是喝着野菜泡饭长大的,家里除了两间旧屋棚外什么也没有;但父亲却很知足,他与他的祖先就这样祖祖辈辈地在旧屋棚里生活着,活得有滋有味,无怨无悔……
  我到17岁,没书读了;不是考不上,而是都停课闹革命了,学校搞教育改革,学生不上课。父亲叫我参加农活,我不干!偷偷溜出去去耥蛳螺,耥了蛳螺三分钱一斤卖掉。每天耥100斤,就有三元钱。父亲骂我不参加农活,是懒汉,搞资本主义。我就与他算了一笔帐:我每天七分工分,到年底结算每个工分不到一角钱,七分合起来不到七角,而耥蛳螺却有三元钱一天的收入。我问父亲:“你说,做什么合算?”父亲无言。后来到冬天,家里没米下锅了,他叫我去卖自留地的黄芽菜,说,“你喜欢做生意,把地里的黄芽菜去卖卖掉!”我答应了,挑着冰结过的黄芽菜上街去卖。五更天上街,路上摔了一跤,好不容易把130斤黄芽菜全卖光了,才9厘一斤,130斤也只有1.17元钱。回到家里,我对父亲说:“我不干了,我辛苦一天,才1.17元钱,如果加上地里种植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划不来。”父亲说:“你不干,干什么?我们农民除了种田,还能干什么?”
  我父亲一生不成功,他读过五年书,在他那个年代,他在农村算是个“知识分子”了,但他的性格和为人比较懦弱。反右时,他不打人家,人家就打他,弄了个‘边右’。‘四清’清理阶级异己分子,村里人没文化,清不到别人,结果就清到他头上。‘文革’时他因为是大队干部,结果又被打倒,这样的运动搞来搞去,搞得他都没“性”了。人说十人九性,我父亲最大的悲哀就是他没有“性”。弄到后来,几乎什么事都激不他起来了,认定农民只能干农活。他自己每天在田里辛劳,也叫子女学他的样子一辈子埋头田里,至于外界发生什么事,他都不在乎,似乎麻木了。拿现在的话说,他这辈子活得窝囊。连兔子都狡兔三窝。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环境下,他似乎是种在地里的一棵树,尽管风吹雨打,植根在土壤里就不动了。他的状况,也就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历史的写照,无怨无悔,不声不吭,忍得了饥饿,耐得了艰辛。永远是一棵春发冬枯的小草。
  1984年春节过后,我满二十岁。跟人到江西打工,做石匠,给公家修路,修的路叫东平公路当时的年代与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内地人到沿海打工,过去是沿海的人到内地打工,整个儿翻了一个个儿。因为沿海人多地少,赚钱不容易,又没有基本建设的项目。当时在江西我做石匠有三元钱一天的工钱,一个月不休息可得90元。到三月底,我把一个月工资其中的70元寄回家,留下20元作生活费,尽管在江西很辛苦,但我心里却是高兴的,因为我能赚钱了,每月70元寄回家,相当于父亲一年的分红。那时农村生产队10分工的正劳力劳动一年,扣去吃的,有时还分不到70元钱。父亲的思想可能那时也有转变,他对邻里说:“柏春还不错,能挣钱。”可能父亲这时已有了想改变自己活法的念头,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老了,除了土地,他再也没有其它法子去折腾了。
  在江西,我大约做了两年,两年后我回村了。身上有了些钱,我要找个对象成家。如果成家后我安下心来,我也可能转变思想,和我的祖辈一样,从此安心务农,养家糊口,过和我父亲一样的生活。虽然我会不甘心,但又无可奈何。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得嘛!可能父亲也有过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反叛,但最后的结果却只能“返朴归真”,脱离不了祖辈安分守已、贫困生活运转的轨道。当时每当我一想到这种轮回,心里就直发毛,甚至全身发抖,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对中国传统农民来说,如果你想脱离轨道,你就得忍受牺牲与痛苦。就会被人当作异类!就像爷爷临死前骂我为“逆种”。“逆种”是我们农村最恶毒的诅咒,意即叛逆。连死后都不能葬入祖坟,我在当时的处境虽然是不情愿,但又无法脱离旧的轨道。
  但村里的干部很快使我打消“回归”的念头,又不得不使我对人生作重新的审视。我回村后由于没向大队干部报到,很快大队广播点名批评我,说我“不务正业,不爱劳动生产,游手好闲,是二流子!”大队干部也来找我谈话,叫我“痛改前非,下田头劳动。”我问:“我下田头劳动,一年能挣多少钱?”大队干部说,“给你记工分,我们贫下中农不计较钱。”我说,“你不计较钱,我计较钱;没有钱,你家里的人凭什么吃饭?如果饭吃不饱,怎么为解放全人类作贡献?”
  双方闹僵了,我索性“逆反”到底,不去田头参加生产劳动,自己做点小生意,因为在我的信念中:“不管千条理,万条理,钱是硬道理。没有钱,啥事都不成!”但当时这观点,农村的干部与农民是接受不了的,我也为此经常被队里批判,连未婚妻也批评我。因此我的心理很抑闷……
  宋柏春接着往下叙述。他说:真正改变我命运的是在1981年。当时大队里办了一个菜厂,是做腌辣椒。厂长姓胡,厂办起来了,却没有业务,厂里缺一个供销,大队会计推荐我,说:“柏春二十岁到江西去过,吃过苦、弄过赌,跑过码头,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了。且为人也直爽,自己会抛本钱,如果叫他当外勤,一定能打开局面……”胡厂长知道我的情况,也附和说,“那就叫柏春来试试。”可能当时村里也真没人,大队党支部会上虽然有分歧,但却没有人公开反对,于是大队会计就找我谈话,我说:“行,我可以试试!”
  可是出差没本钱,当时的村办厂都是谁跑外勤谁抛本,我也不例外。为此,我向大队机电站的出纳张家根借了150元,又向生产队长借了100元,(说起来不好意思,都是“赌”友,因当时在农村无聊,我们经常打牌“小弄弄”,时间长了,大家就变成朋友),250元一到手,我心里有底了,临走又向妻子的继拜娘借了50元,这样我口袋里揣了300元钱就出发了。谁知这一出去,涉足了“商海”,就再也没有回头。
  宋柏春笑笑,说道:“人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农民办企业,好比是谷糖搓绳,细细碎碎,抓不成整条的筋。但这绳最后还是给我们搓成了,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呀!”
  宋柏春借了300元钱上路,一路自然省吃俭用,他的目的地第一站是杭州,杭州是浙江省府所在地,他想在杭州碰碰运气,在火车站旁边的红楼旅社住下“守株待兔”。这房间是六个人住的,当晚碰到一个江苏南通人,宋柏春就与他“打官话”。一聊,知道那个南通人是毛纺厂的外勤,宋柏春一听是外勤就浑身是劲。那时天热,宋柏春赶忙到外面买了二盒“冰淇淋”,一盒自己享用,一盒塞到那南通人的手上。两人便昏天黑地关门吹起“牛皮”来。一细问,原来那人是来余姚采购“拉毛果”的。宋柏春拍脑袋一想:精忠新塘也种植拉毛果。便说:“拉毛果质量是慈溪精忠的最好,价格也便宜,我可以给你介绍。”那人一听,便要了宋柏春所介绍的地址。次日天亮,宋柏春赶紧向生产队打了一个电话,说有一笔生意,是拉毛果!明日南通毛纺厂的外勤马上过来。队办厂知道是宋柏春头笔业务来了,赶紧杀鸡备饭地准备,并派人到余姚火车站接。果然,这南通毛纺厂的外勤按宋柏春给他的地址,先被接到了精忠新塘大队,后来虽然生意没谈成,但大队和厂里都知道宋柏春脑子蛮活络的,出去几天就有了“动静”。
  几天后,宋柏春又到了江西,由当年他做石匠时的工程队陈师傅介绍,找到历居山农垦场蔬菜公司的经理。这经理是女同志,由于宋柏春口口声声地叫她阿姨,她很开心,答应给他年十万斤辣椒干的业务。这历居山农垦场是蔬菜经营的大企业,宋柏春想这下保险了。谁知那女同志虽说是经理,但不懂具体业务。宋柏春打电话报喜讯到新塘大队,大队自然又是“起兵发马”地准备,结果业务还是没有谈成,合同订不下来。原因是历居山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辣椒干。宋柏春只得第二次又赶出去,住在九江东风饭店。业务没头绪,心中烦恼,翻看门口的住宿登记本,翻到湖北有个黄石蔬菜食品公司的业务科长住在这家宾馆里。宋柏春赶紧去买了一包牡丹牌的香烟,这业务科长叫刘云杰,见宋柏春对他诚恳,便介绍给他湖北一个重工业基地上窑,说那儿的蔬菜批发部每年都要进许多货。于是宋柏春便似火箭般的速度“窜”到上窑,果然有业务可谈。当时接待他的业务经理叫朱新周,他问宋柏春干菜笋的配方和咸度。宋柏春回答不出来,灵机一动,借口到街上买了一包五角钱的笋干菜,按说明书一一作答,并按自己的想象往质量好里说,终于初步谈成年加工一个车皮、约七万多斤的干菜(其中笋干菜一万斤、干菜六万斤)和六个车皮的榨菜,二个车皮的咸菜、一个车皮干辣椒的一笔大业务。这下宋柏春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辞别朱新周,洋洋得意地“打道回府”,因为他这年的“外勤”任务完成了。可事情却没有宋柏春想的那么简单,等到临发货,对方却发生了变故。原因是精忠当时还有一家四塘菜厂,长年与这家单位有业务联系,宋柏春“挖走”这笔业务,他们的订单就“黄”了,于是那边菜厂的厂长发话:“花血本做工作,也要把这单业务挖过来。”
  宋柏春知道情况,连给儿子的“剃头饭”也不办了。立即乘火车赶出去,在上窑蔬菜批发部找到朱新周。朱新周说:“他们说你们是新办厂,质量不好,告到我的上司那里,我也没办法。”宋柏春急了,说:“质量好不好不是由一人说了算,你可以到我们菜厂考察嘛!”朱新周一听有道理,就向领导汇报后,与宋柏春一起到新塘菜厂,那个四塘菜厂知道湖北上窑来人了,也派人来请朱新周去考察。朱新周在新塘菜厂考察得还是比较“满意”,可人家来请又不能不去,设办法请宋柏春一起上“威虎山”,他说:“你是杨子荣,就不怕!如果是栾平,我们这笔业务还是要‘黄’。”宋柏春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陪朱新周到四塘菜厂去。结果宋柏春在四塘菜厂的成品干菜里,发现有一片竹叶,这下宋柏春如获至宝,悄悄地在朱新周取样品时,把这把干菜装回来,让朱新周比较。朱新周比较后说:“那就订你们的货吧!”至此,宋柏春的第一笔业务才划上圆满的句号。
  二、十年磨剑、寻找农民自己的品牌
  宋柏春说:“我搞恒康,是经过十年的寻找。在新塘菜厂第一笔业务成功后,我一直在考虑这样的一个问题:农民办企业,到底办怎样的企业?精忠新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办大的企业资金来源不足,按社会经济学的说法,是资本原始积累不足。况且,农村贫困的来源主要是历史形成的文化贫乏。像新塘村,考上大学的不多,考上就不回来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这就给农民创业带来知识结构的问题。农民惟一的富有是土地与劳动力,如何把这两项资源转化为我们农民创业的优势?这是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农民自救的惟一途径。”
  宋柏春又说:“慈溪农民有句俗话,办任何事情都要‘看羹吃饭、量体裁衣’。这是一个农民哲学问题,包含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很深奥、朴素的唯物主义原理,也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生存原则。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条发财致富成功的道路。所谓的成功,有各种因素,成功的背后,同时存在隐患。我是农民,新塘是农村,如果不按事物的客观规律盲目地去做,一旦失败,我输不起,村里也输不起。为此我在我的奋斗中,足足化了有十年的时间,经过不断地摸索市场,总结规律,寻找合适我们农民创业自己的道路。为此,我选择了恒康。”
  “我立志要把恒康做成我们中国农民自己的品牌,原因有三:一是恒康是浙江传统炒货,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土壤,在民间千百年地流传下来,在客观上有市场。二是恒康加工的是农副产品,中国的农村都是它的幅地,原料广泛。三是投资比其它产业相对较少。”
  宋柏春1985年入党,1986年进村支委。1987年被村32个党员(其中2名缺席,自己未投自己票),29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宋柏春说:“当时我的心里震动了,这就是农民,一旦他们发现你是全心全意地在为他们服务,你赚钱是为了村民共同富裕,他们对你的信赖是不用什么语言来表达的。就在那一天起,我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只要我宋柏春活着一天,我就要为农民办一天的事!我发誓要使村里的农民过上好日子。”
  就在那次党支部会上,宋柏春对自己和几位当选的支部委员立下五条:“要铁心为村里办事!不准风次草动,意志不坚;不准公报私仇,以权谋私;不准损公利己,挖村里墙脚;不准不办实事,游手好闲;不准好说大话,吹牛拍马。”宋柏春对每个村干部都订了协议,说:“新塘村富不起来,找我宋柏春,我宋柏春多拿村里一分好处,你们找我宋柏春,村支委集体决定的事情不落实,我找你们每个人!”当时宋柏春兼任村菜厂的厂长。为此,他别出心裁地设立村民监察委员会,让没选上支委的老干部蒋明生当主任,对村党支部的工作实行监督。
  宋柏春担任党村支部书记,约有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中,宋柏春真正地励精图治。当时精忠乡有19个村,新塘村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合作社,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在宋柏春任村支书前,新塘村的棉花产量为第17位(倒数第3位),宋柏春上任后,对全村537亩棉田落实种植面积,提出超出一亩、奖励一亩,对农用物资按亩分配。提出:细节、小节、大节、总节的理论,先从植棉细节抓起。他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你连植棉土地面积都保障不了,哪里能谈产量?结果第一年全村就达到植棉面积567亩,超额完成指标。接着宋柏春组织植棉农户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皮棉上交等各个环节,当年就使棉花产量上升到全乡第一位。因此宋柏春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一样,怕就怕你如何认真去做。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上任首先就抓棉花种植产量,这是村的主业。任何问题都有热点、亮点、难点、疑点,你只要抓住其中的难点,想办法解决它,其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宋柏春在当村支书五年中,总结了一条要使村民致富的主要理论,这条理论一直贯穿到他以后办恒康企业之中,以至于使他受益无穷。宋柏春说:“做任何事你要做成功,有悟性才能有个性;没悟到的事不要去做,悟到的事才可以做。经验最好是自己的,教训最好是别人的;自己做事少说多做,别人做事多想少说。”一句话:任何事情必须“换位思考”。在自己办事前把别人办过的事在脑子里筛过一遍,想通了再办,想不通不办。
  宋柏春在办宁波恒康食品有限公司以前,注册的企业是慈溪恒康果蔬有限公司,在慈溪周巷食品城“摸爬滚打”了四年。这四年实践中,宋柏春身临其境地陷身“商海”拼搏,积累了一些资金,他要把企业做大,当时可供他选择的产业很多。有几个项目他先后都谈过,如金轮摩托车钢圈,不锈钢热水壶等;也有人建议他搞“冷库”,把周巷、精忠一带土产的黄花梨做食品罐头。但宋柏春考察后都否定了。为什么?还是他自己的上述观点,“经验最好是自己的,教训最好是别人的。”没把握的事,宋柏春是不干的!最后促使宋柏春下决心的,是小小的一颗“瓜子”。
  由于宋柏春在周巷食品市场做,他对食品这个行业通过摸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食品市场上的瓜子、花生,零售批发的都是炒货。宋柏春说:“别看这些小小的炒货,如果真做大了,就可做出大市场来,譬如你的企业生产西服,我的企业生产钮扣;钮扣是西服里的配件,但如果你做一家,我做百家;你做西服需要钮扣,我做钮扣除了西服,还可用于童装、女装、中山装和其它服饰。你做西服在行内排名不上前十位,我做钮扣在行内排列为第一位,说不定你做西服,倒不如我做钮扣的。做企业说穿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宋柏春真正确定搞炒货是在1995年底。这时围绕着周巷的食品城,有许多人在搞炒货,但都是散兵游勇式的“游击队”,炒货这品种在周巷食品城,开始是从诸暨到奉化,再由奉化到慈溪,慢慢形成销售网络的。宋柏春说:“1995年秋我吃进三个车皮的瓜子,是2.93元吃进的,加工后为3.5元。吃那么多,风险系数很大,食品城有许多人不敢吃,怕套牢。我把这些货吃进来,货源地的瓜子就紧缺了。到年底年广久的儿子年强,从安徽查询114找到我,向我要西瓜子。经过讨价还价,我答应平价给他;但款他却付不出。安徽‘傻子瓜子’,当年在市场上名气很大,但经济实力却有限。春节后,我受年强邀请,带人去安徽年广久的老家,看到的却是像畜牧场一样的一个加工厂。在芜湖湖西角,占着一块地,把食品厂与饲养场办在一起。邓小平表扬过的年广久,那时大概身体不好,躺在养着一大群鸡的房间里。年强的娘一边为我们泡茶,一边喂鸡。那次年广久给我们讲艰苦创业史。我听了信心大增,想:年广久‘傻子瓜子’这样的年氏企业,在外面影响那么大,家底子却这么薄。而且缺乏现场管理意识、产品包装意识和市场品质意识,如果我要做的话,肯定比他们做得好。”
  宋柏春从年广久的老家安徽芜湖回来,就在心里计划办恒康炒货。他在1995年10月,当机立断投资600万元(其中400万元是借贷款),注册宁波恒康食品有限公司,并配套了现代炒货设备(2.7万元一只甩桶),形成炒货流水线。宋柏春说:“对我当时的举动,有很多人不理解,说我是大佬永远跑不出一个农字。”我说:“我就是农民,不做农产品做什么?”也有人说:“几元钱一袋的炒货,你搞那么好的设备,真是买了金木碗做讨饭生意。”我说:“讨饭生意做得大,金木碗,就派上用场了。全国有十几亿人,上千个城市,平均每人吃我一包恒康,一包恒康赚几角钱,就可做到上亿元的利润。”
  宋柏春对作者说:“小产品转动大市场,实际上真转动也是不容易的;但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定位时对自己高标准,对员工也高标准,对市场高标准。只有高标准,才能办大事情。自身把标准降低,市场的回报也必然降低。拿我们农民自己的话说是:有多大的心胸,办多大的事情。”
  几年前,宋柏春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时指出:“‘农’字带头的企业,不要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高科技的企业可以生存发展,传统型的企业照样也可以,问题看你怎么做!许多人看不起农产品加工,以为土里土气的东西,没有科技含量,搞不出什么名堂。这种思想甚至也影响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企业主,从而导致对自己、对企业的要求不高,目标不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任何产品,哪怕是一粒瓜子,一根萝卜条,都不要存在看不起的思想,别人看不起是别人的事,自己一定要有一种自信……”
  “对我来说,这二十多年中没离开过农门,1981年办菜厂,1987年开始做村支书,1992年做农副产品生产,1996年10月办炒货厂。办厂开始,许多朋友都替我担心,纷纷劝说我:周巷在家电、轴承生产上有优势,你为什么搞炒货生产?可从我对这个市场的了解、考察和自身定位来看,我还是作这个选择。对中国的炒货行业,我考察过兰州的‘正林’、江苏的‘阿里山’、上海的‘阿明’和安徽的‘傻子’。考察后,我看到了他们品牌的优势,同时也看到他们存在的不足。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心:炒货市场的空间很大、潜力很大,我凭自己多年与农民打交道优势,相信能创造出一个知名炒货品牌来。”
  宋柏春无疑是真诚的,在创业初期,他拿出全部投资经费的1/10来考察市场。但一旦决定以后,他就义无反顾地一往直前。这种决心表现了他能付出代价,舍得损失,为此,他也经受了考验。
  应该说,宋柏春的开局并不顺利。1996年11月,他到上海谈判,约定“恒康”生产的产品包装上印“宁波恒康食品有限公司出品”上面挂着“上海食品研究所监制”的牌子。由“恒康”交上海每年4万元的管理费,,上海派人在业务上指导。宋柏春当时是想“借船出海”的,因为他觉得“恒康”知名度不足,要运用上海在地域和产品上的优越。但最后到广东做包装制版时,宋柏春突然反悔了。他想:“我要做就做最好的!为什么要挂人家的牌子?这不是明摆着缺乏自信心吗?如果挂上海的牌子,恒康在品牌上就永远处于下风,永远在上海这把大伞下生存。宋柏春下决心把“上海监制”的字拿掉,为此他损失了一万元的违约金。宋柏春说:“做企业在创业初期就要考虑以后,一个品牌要成功,不能光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眼睛只盯着利润,往往不该利用的也去利用,不该节约的也去节约,结果适得其反,在人家翅翼下永远长不大,自己的品牌就树立不起来。”
  1996年恒康第一代产品出炉,但销售却不顺利。产品积压到60多吨,堆在公司的食堂里。宋柏春一尝口味,觉得没达到自己确定的质量要求,就下令封存起来,宁可浪费损失,一颗也不能向外放。宋柏春说:“当时周巷市场上到我们公司来拿货的人很多,出去就能收回钱。但我不愿意。我考虑的是这是恒康的第一代产品,如果一旦给人留下不好的影响,以后要挽回就困难了。因此宁愿承受巨大的损失,也不愿砸了恒康自己的牌子。我们搞果品蔬菜加工的企业,要创牌子走正路就要舍得损失。例如坛头榨菜,你卖0.32元,我卖0.28元,甚至0.26元,同样100斤榨菜,你做37斤,我做42斤,甚至做到50斤,造成质量上没严格把关,就影响了整个地方产品的声誉。这种以牺牲质量来获取利润的做法是没有出息的,而结果往往是自酿苦酒,苦果自尝。“恒康”是慈溪农民自己的品牌,我宋柏春立了这块牌子,就不能让这块牌子倒掉……”
  同样,就是在“恒康”成名以后,宋柏春也遭受过莫名的冤屈。2000年12月,宁波市防疫站奉省卫生厅指令,突然对“恒康”西瓜子的生产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因为省卫生厅在杭州市场的例行检查中,查出“正林”、“恒康”、“大好大”、“王中王”、“东方”五个品牌中的西瓜子含有矿物油。为此,整整一个星期,省内外26家报纸,浙江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报道。沉重的压力对宋柏春来说简直是心力憔悴;这原本是传统工序中西瓜子炒好后附加的一道石蜡抛光的程序,千百年来我们的老祖宗一直这样沿袭下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光泽度,延长保质期,解决粘手诸问题。宋柏春做的是传统产品,他当然遵循传统的程序,但却成“坑害消费者”了。宋柏春内心冤屈,甚至想“歇手不干”,但他最后想来想去,觉得,品牌是在消费者中自然形成的,恒康的传统工序如果与现代科学有矛盾,我们改过来就是,只要恒康做好了,消费者自然会理解的。为此,恒康放弃申诉辩解,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全面回收在流通中的西瓜子,停止西瓜子的生产,改进生产程序,主动要求卫生部门抽捡全部恒康产品……经过一系列的措施,虽然恒康在西瓜子这一品种上造成了亏损,但到2001年,整个销量突飞猛进,反而传播了恒康的知名度,恒康也为此被评为2000年度浙江省名牌产品。
  宋柏春说:“一个真正的品牌,必要经得起风浪。它在消费者心目中,是潜移默化影响的。只要我们尽自己的努力,不求最多,而要最优,最后必会被消费者承认。”
  三、小产品打开大市场,炒货王宋柏春设“局”
  恒康从1996年10月创建至今,已经走过差不多有八个年头。公司现占地62亩,厂房面积为1.6万平方米,职工达500人(其中营销人员150名),总资产达到1个多亿,年销售额为1.35亿元,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行业最大企业”等荣誉称号。
  回想走过的路,宋柏春说:“信心、决心、诚信,铸就恒康品牌。我是传统的产业,现代的经营,每一步都像下围棋一样,做活两个眼,使小产品走向大市场。”
  宋柏春的办公室主任金环,向作者介绍恒康企业时说:“谁也说不清炒货消费,在中国已有多长的历史了。我们记忆中童年时用火铣煨的大豆,家家户户过年时铁锅中炒的瓜子与花生,那些旧时乡村穿街过巷卖的盐炒豆,爆米糖……其实都属于炒货的范围。许多制作的方法都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祖祖辈辈传袭下来,形成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的、有亲和力的产品。中国人习惯以此招待亲友,来表现我们民族礼贤下士,乐而好施的优秀民族精神。一颗豆、一粒瓜子都融洽在一种喜气的、消闲的民族气氛中,而且每个家庭都乐此不彼。恒康为什么做这个产品?一弘扬传统民族习俗文化精神;二是产品具有亲和力,老少皆宜;三是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与潜力。”
  宋柏春无疑是出色的“围棋国手”,他把恒康的经营思路看成一局棋,整个中国是他的棋盘,361个方格361个点,每一块棋子他必得做活两个眼,这两个眼:一个是传统的产业、传统的制作,另一个是现代的经营、现代的管理。
  为了做活这两个“眼”,宋柏春在创业后的八年中,就连接在他的棋盘上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每块各落下几颗子,留下“眼位”。最后他把落下的子纵横竖直连成大大小小的片与块,形成他宋柏春自己的“局”。
  一个农民企业家在中国当代经济大潮中设“局”,用的又是中国国粹围棋的战略战术,没有深奥的经济理论学说,也没有战争时期军事天才的指挥艺术,没有自己的著作、甚至没有棋谱!但却闪耀着中国农民智能与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光芒。市场对宋柏春的最高奖励只有两个字——成功。而这两个字,对作为“棋手”的宋柏春来说,足足寻找与花费了三十年的时间,对作为恒康总经理的宋柏春来说,则耗费了他八年的心血……
  棋坛规则讲究落子无悔。宋柏春信奉“经验最好是自己的,教训最好是别人的。”他用自己的经验与别人的教训做成了中国当代农民企业家的一局棋。这局棋尽管还没有完全下完,但胜利前景已露端倪,只要他在“守关”时不露“破绽”,那他最后的“数子”必获胜绩。
  “恒康”做传统产品,首先必须要让传统产品登上大雅之堂。宋柏春说:人们喜欢吃炒货,却又看不起炒货。认为是土里土气,缺乏科技含量。因此恒康介入炒货领域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商标,推出小包装炒货,改变炒货的“卖相”。这在九十年代中期浙江的炒货行业中,应该是开创先河的举动。从此,一口锅、一把铲的街头炒货形象得以改变,人们惊喜地发现:炒货原来可以做得这么精美。至今,恒康已推出第三代包装,穿上漂亮外衣的恒康食品,成了全国各大商场超市的“座上客”。随后,恒康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炒货的档次,又率先开发出不同价位的炒货礼品装,从而改变了炒货仅仅作为居家旅游休闲消遣的单一功能定位。如今,每逢过年过节,送恒康礼品箱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仅此一项,恒康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约800万元以上。
  此乃宋柏春入局第一着棋也,不落传统的边角,却“石破天惊”地与人不同,放子于正中。
  其次,恒康是加工农产品的企业,必须立足行内,做大做强。宋柏春认为:不做不熟悉的事,不赚不该赚的钱,应该是恒康立世处事的风格。人有人格,企业也必须有企格。宋柏春说:“这看起来似乎过于谨慎甚至保守,但恒康是做传统产品的,传统产品自有传统产品的行规,在恒康人的心目中,‘管用’比‘中看’更重要。”恒康创业成功后,有一些领导或朋友都认为,以目前恒康的实力而言,足可去做饼干、糖果、饮料之类的产品。这一点,宋柏春脑子很清醒,他认为恒康之所以对农产品加工情有独钟,有三个原因:一是从外部看,农产品加工前景广阔。自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今后在这方面的扶持政策将更加有力;二是从内部看,恒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非常熟悉这个领域,宋柏春自己以前从事过农产品购销和蔬菜加工。原料基地辽阔,可向纵深发展。后方很强大很稳定,现在恒康在西北地区有八万亩的瓜籽基地,在浙江、云南等地有近二万亩的核桃、桃仁基地。三是有良好的销售渠道,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已形成。因此恒康选择扬长避短、小步快跑的战略方针,可以集中精力、财力在农产品加工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此乃宋柏春第二着棋,确定企业方向为农产品加工不动摇,系传统棋路的下法。
  接下去为第三招棋,这棋共有三子。宋柏春说:“办企业必得有企业精神,恒康的企业精神是秉承传统的道德观。大胜靠谋,小胜靠德。中华民族最朴素、最正统的精神体现在义、信、善三个字上,这就是恒康的企业精神!”
  义:宋柏春认为,交情和义气是经商生财的资本。在商业上,如果缺了交情和义气,就犹如满盘的围棋子缺一口气,摆得再多也是死棋。熟悉宋柏春的人叫他“宋局”,因为大家碰到问题和困难都喜欢找他商量或帮忙,而宋柏春往往也乐于此道——把“拉人一把”当成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机会。在对外交往上,许多企业家往往有困难,才临时抱佛脚去找领导。宋柏春则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取得这种支持,不能靠送红包、搞腐败,关键是与政府官员建立“长淡淡”的君子之交。因此,他十分注重平常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企业和政府间的了解。在企业内部,宋柏春总是说:“不是我为员工创造了就业机会,而是员工在为我创造财富。因此,员工的事就是公司的事,我要尽力为他们解决好。”长期以来,宋柏春就是以这样的心态和胸怀,关心并帮助每位员工,大到结婚、退休,小到子女读书、就业。宋柏春作为一个企业家,其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用他的义气和交情,对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企业生存环境,对内形成了一个凝聚力非常强的团队。
  信:宋柏春办企业素来以诚待人、讲究信誉,对所作的各种承诺,无论是场面契约还是口头许诺,都是认真对待,言出必果。宋柏春从1981年开始办菜厂,至今二十多年,开户不论是精忠信用社,还是农行周巷分理处,都无一笔逾期贷款。恒康创立后,信用等级已连续五次获得AAA级。对待经销商,恒康承诺:“利益共享,风险独担”。经销商可以退货换货,不愁原料涨价,不愁货源不足。恒康对员工也很守信,每月15号发工资的习惯从建厂起坚持到了现在。良好的信用,确立了恒康品牌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多年来,恒康的原料供应方基本都是老面孔,每年他们把几百吨、几千吨的原料从西北托运过来,自己只在家里坐等汇款;恒康现在要贷款,只要一只电话,基本上是要多少给多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这就是企业的信誉!
  善:恒康在对外的宣传样本上,摘录了宋柏春的一句话,“为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贡献一片真诚,将是我的精神寄托,也是恒康永远的责任。”人们在许多时候、许多场合看到恒康慷慨解囊的情景。两个素不相识的高校学生跑来要一万元,赞助学生会举办一场大型活动。一支地方蓝球队参加市级比赛缺5000元资金,一个贫困村造水泥路需要10万元,中国电视“双十佳”要求赞助20万元,宁波市第十四届运动会需要经费30万元……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或单位都得到了期望的帮助。今年在当地慈善会的牵头下,又设立了“恒康助学基金”,恒康将在未来十年中投入100万元,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宋柏春出身农民,做过石匠、跑过供销、当过村支部书记,他的思想和理论朴实无华,“财富对我本人来说已不重要,用财富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去改变他人的生存状况,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如此接连“三子”,不知宋柏春称它什么?作者认为此乃可称“棋筋”的核心之子,看似虚手,却有实用,有它可连四角、围中场,得以全盘皆活。真正是“三子穿心、众星拱月”乃企业团队精神也!
  可这些只是宋柏春做局开势“大模样”的雏形,势头虽好,却只有一个“眼位”。要使恒康发展,宋柏春还须得做棋形中另外一只眼,这样,块点相连,一气呵成,恒康的全盘棋才算彻底“活净”。
  传统产业,传统道德,传统企业文化精神,是恒康生产模式的核心,也是宋柏春办企业的一个侧面;而现代思维、现代经营、现代管理,又是宋柏春管理、发展企业的另一个侧面。
  宋柏春说,“传统炒货为什么做不大?就缺乏现代经营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两个侧面,有利必有弊,弊满盈利,利中有弊,利弊相连,这是唯物辨论法看待世界事物发展的基本方法。恒康是传统产业,但如果不按现代思维的方式去发展,势必走我们祖先‘小本生意’的老路;而现在,时代已经到了21世纪,任何产业不搞规模经济就没有出路。”
  宋柏春的现代思维来源于他不断学习、发现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的过程。宋柏春学习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找机会与有层次的“高人”交谈,或在书本寻找他所需要的创新理念。这正像下围棋要找高手下才会提高一样,与宋柏春接触过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只要你某一方面的知识结构比他新,他就会与你彻底长谈,乐而不疲。遇到企业经营生产方面的人才,他总不会轻易放过,往往一谈就是半天、一夜,直至把你请到恒康来工作或当顾问。恒康在开业初期,宋柏春就不惜重金从宁波罐头厂请来两个高级食品师,一个是谭工,一个叫骆松春,都是宋柏春的朋友,为了请这两个高级食品师,宋柏春上门十多次,其谦虚的态度如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企业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常年管理顾问,都是宋柏春的朋友。曾有人说他:“做个小产品,请此大人才,钞票没地方放。”宋柏春说:“小产品请好老师才能做大市场。没有人,恒康就会变为零。”在此基础上,他鼓励企业员工出去考察,听经济理论课,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公司授课,要求大家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现代思维观念。为了提高员工文化素质,拓宽思维理念,公司每年采购食品方面的书就达一万多元。另外,宋柏春有个习惯,他看书很杂,几乎各种书籍都看。拿他自己的话说是在补课。他说:“农民吃亏就吃亏在文化上,没有文化,视野不宽,做事情就会小鸡肚肠,眼光放不远。”
  除了学习与交朋友,宋柏春另一个爱好就是关注市场时尚,特别关注流行的同类产品;对中国食品市场,宋柏春研究可谓深刻,不间断地汲取其它食品企业的优处,来改进自己的思维与工作方法,开阔视野。每逢到国外考察,宋柏春总无意美丽的风景,空余时间全都花在跑商场、超市上,看新颖的产品,独特的包装,甚至产品推销的方法,凡是他觉得可以借鉴的,他都要买下来带回公司,供大家一起学习、欣赏。宋柏春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拿的、抢的、烧的都是中国传统的东西。这些传统的东西现在有许多放在大英博物馆,被西方视为宝贝。为什么是宝贝?因为是中国的国粹,悠久的文化历史、东方文明,这些都是外国人没有的。但中国的国粹自己却留不住。因为人家使用了现代的思维方式,而我们却留在传统的梦幻里。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促使人类文明进步,中国的传统精神是好东西,但必须与世界的思维潮流结合起来,中西合璧,传统的精神,现代的方法,才能成为真正的强人。”
  宋柏春说:“我们办企业也一样,传统的产品必须学会现代思维的方式。尽管传统炒货没有多少科技含量,但你是在搞企业,搞企业必须现代经营、现代管理,才能使中国优秀的东西发扬光大,这是一种科学的进步的思维方式。”于是他在棋盘上落下数子,与传统产品、传统精神开势大棋连成一气,眼位顿出,全盘皆活,形成他宋柏春自己的局。
  宋柏春的新思维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A、现代创牌意识。在宋柏春的抽屉里,有他“小炒货香飘大市场”的创立实施恒康品牌战略的计划,他提出“一流设备必须有一流的品牌”。这个意识在恒康刚创办时,宋柏春就在成立会上提出。八年中,宋柏春一直坚持“先质量、后效益”的观念。认为“质量上的小差异,就是品牌意识的大差异。”宋柏春说:“企业品牌意识难的不是我在创业时提出的口号,而是长年累月的坚持不懈。一个具有完美精神的产品品牌,有时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企业如有员工违反他“质量至上、创牌第一”的原则,就会受到宋柏春的严厉的处罚。一次,销售员从外地市场带来一包不合格的花生米,宋柏春责令管理部门在查明情况后立即辞退了一个不负责的操作工。宋柏春说:“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就毁了一锅粥。”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恒康”始终把营销策划和售后服务摆到突出的地位。宋柏春明白:质量是第一次竞争,服务则是第二次竞争。“恒康”为经销商创造了宽松的经营环境,明确规定“恒康”产品如不适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经销商可随时来厂调换或退货,大大降低了经销商经营风险。“恒康”还有个厂商联谊制度,定期召集各地经销商来厂考察、联欢,并征询对“恒康”产品的意见。“恒康”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广招营销人才,并在北京、长沙、西安建销售公司,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营销激励机制,加强广告宣传,积极参加全国食品展销会、订货会等,有效地扩大了“恒康”产品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办厂以来,“恒康”的销售额已连年大幅增长,销量跨入全国同行业前三名。成为国内获得“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的中国国货名牌食品。”消费者说,“八十年代‘傻子’、阿里山;九十年代‘阿明’、‘正林’、‘恒康’;到了新世纪,留下的只有‘恒康’。”宋柏春说,“这话对恒康是夸奖,但说明我们的品牌意识实施的成功。”
  B、现代经营意识。在经销战术上,恒康在扩展市场的同时,不断推出新点子,提出新方案,打下新市场。宋柏春说,现代的经营是“点子”经营,在企业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下,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营销必须有出人不易的新思路、新点子。有人认为:“几元钱一包的炒货,用不着这样大惊小怪。”而宋柏春认为:“出点子必须小题大做,大惊小怪。”1996年9月,“恒康”炒货面市时即面临如何选择市场突破口的选择。“阿明”是上海的民营企业,以五香葵花子为拳头产品,拥有令人羡慕的市场优势;“正林”为兰州的台商独资企业,以干炒白瓜子为主导产品,依仗得天独厚的原料基地。虽然这两大品牌拥有机制、市场、原料等优势,但都是一个品牌单个品种。为此“恒康”扬长避短,采用“一个品牌、多个品种”的点子,即“恒康”用小核桃、西瓜子、葵花子、白瓜子、花生米、松子等八个品种出击市场,并以精选料、口味好的小核桃为拳头产品(原料基地在杭州临安)。“恒康”现在以其多品种竞争策略一举成为行业领头雁,至今共有二十多个品种近70个规格。
  “恒康”的“点子效应”最主要还是体现在营销思路上,“先农村专业市场,后城市市场”、“先浙江市场,后省外市场”现在“恒康”产品已进入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家专业市场、1500多家大中,型商场。
  “恒康”以巧点子赢得市场。1998年2月北京订货会,“阿里山”等品牌企业打出“名品进名店”的广告语,攻势咄咄逼人。宋柏春独辟蹊径,灵机一动,自拟许多广告语征求部分经销商意见,结果凭借“恒康年龄小,京城印象好”的广告语取胜。一次订货3700多箱,销量居同行之首。
  上海市场门槛高,又有当地品牌“阿明”主导炒货市场,宋柏春运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点子闯市场。直到1999年11月,宋柏春与几个大商场经理商谈“恒康”进入上海市场事宜时,对方以轻视的口气应对:“恒康”再好,但在上海市场销售为零。当宋柏春把自己打算以四年的资金积累和品牌运用经验为依托,抢占上海市场份额的思路和盘托出时,对方惊讶了。2001年春节前夕,“恒康”终于打入了“联华”、“食品一店”等名店,现正在商谈进入“佳得利”、“农工商”等多家名店事宜。从而,敲开了上海这个东方都市的大门。
  深入市场控“点子”,狠抓质量找“点子”,优化服务用“点子”,“恒康”的点子策略,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在营销战略上,“恒康”更注重创新。在创业初期,公司提出“立足华东、面向全国”、“稳定一块、开发一块”的营销策略,重点发展江苏、浙江、湖南等炒货消费成熟地区,把目光投向资金周转快的专业批发市场;当企业具备了一定实力的时候,则以北京、上海、长沙、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为制高点,建立销售分公司,率先抢占连锁超市和大中型商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市场业态的变化以及连锁超市、卖场雨后春笋般地兴起,“恒康”及时提出了“强化终端,以内养外”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公司主动缩减流通环节,大力组建分销网络,自己直接掌控终端;另一方面,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包括境外注册,与国际零售业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对接。灵活、正确的营销策略,造就了“恒康”销售额每年递增30%的良好业绩。
  C、现代管理意识。宋柏春认为:一个企业办得好坏,最终是在管理。他在提出传统的以人为本,企业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同时,更注意的是企业现代管理模式。
  到过“恒康”的人,都会惊讶于一个炒货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方圆60多亩的厂区里,道路洁净、绿化葱郁、陈列整齐、进出有序,企业形象经过统一的VI识别系统设计,办公室推选5S管理,垃圾实行分类存放,车辆实施定位停放……
  “恒康”的现代管理以质量和环保两大体系为核心,辅以日常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了由人治到法治的跨越。
  早在1999年,“恒康”就在全国炒货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这套体系文件的指导下,公司明确了各个部门、岗位的质量职责和每道工序的质控点,建立了生产管理、卫生工艺、包装采购、检验试验等方面的程序,并定期开展质量管理评审,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公司还在制度建设方面,围绕质量问题相继制订了巡检、互检、自检制度,质量奖惩制度,不良产品追溯制度及质量例会制度。今年,“恒康”又对质量体系进行了换版升级,使恒康的质量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恒康”是全国行业首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众所周知,加入WTO后,中国食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食品工业企业和产品也必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因此,恒康着眼于竞争未来,率先通过环保认证,等于取得了一张进军国际市场的“绿卡”。冠标后,“恒康”紧紧围绕“致力污染预防,推行清洁生产,深入节能降耗”的环境方针,着力做好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减少各种污染因素,尽到社会责任。公司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兴建、扩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由150吨提升到350吨,COD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同时,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对锅炉、发电机组等可能造成大气污染、噪音的部位进行了有效改造。二是重视环境卫生,保证清洁生产。作为食品企业,生产环境的清洁程度和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直接相关。为此,公司安排四名专职清洁工负责每天的厂区卫生,每个车间的门口安装了挡鼠板、风闸,包装车间还实行了全封闭管理,地下管道全部布好了防鼠网。三是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通过安装水表、蒸汽流量表等,及时发现问题根源,合理调整环境指标。同时对锅炉房、污水处理站等能源耗费严重的单位进行节能考核,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不错,宋柏春现在是做大了!一个传统炒货,做这么大的确不容易。可宋柏春感觉却仍轻松,他觉得自己是在下棋。他说:“高手过招,常无形胜于有形,不在于一步一招,而在于把握整个棋局。我对围棋可说还是新手,许多招式得凭专家指导!如果允许我悔棋,有些子我可以下得更好一些。”
  作者问:“你现在可算几段?九段吧!”
  宋柏春笑了笑:“充其量不过是业余初段,离九段,远着哩!”
  从棋手到企业管理,宋柏春可称是“国手”。

知识出处

时代见证 慈溪农民报告

《时代见证 慈溪农民报告》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选择了18位农民企业家,作为慈溪100万农民追求者中的代表,从而来展示整个中国沿海地区25年中农民生存环境的变化。

阅读

相关人物

宋柏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