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922
颗粒名称: 修志纪略
分类号: K291.297
页数: 3
页码: 1050-10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宋宝庆《四明志·张齐芳传》有“出慈溪旧志”语,可知慈溪修志当始于宝庆前,至今已有800年左右历史。该志久已亡佚,纂修情况不可考。嗣后,明、清、民国,历代均曾续修县志,可查者共11次,各次修志简况等修志纪略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丛录 修志纪略

内容

宋宝庆《四明志·张齐芳传》有“出慈溪旧志”语,可知慈溪修志当始于宝庆前,至今已有800年左右历史。该志久已亡佚,纂修情况不可考。
  嗣后,明、清、民国,历代均曾续修县志,可查者共11次,各次修志简况如下:
  (一)明正统《慈溪县志》
  见《文渊阁书目》新志类著录,其书久佚。
  (二)正德《慈溪志草》
  明正德六年(1511)县人周旋、陆绅纂成,20卷。《千顷堂书目》著录无卷数。刊本已佚,今仅存周、陆跋文各一篇。周跋云:“凡山川、土俗、里社、贡赋之类,与夫古今人物,族书而类别之,五积岁始成。”可略见该志端倪。周旋字克敬,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南京户科给事中转北京兵科给事中。在科9年,屡上疏,论事剀切,后出参广藩。周于公务倥偬中仍手不释卷,著有《西溪小稿》、《杜诗质疑》,另纂《广西通志》60卷,今无考。陆绅字荐绅,弘治二年(1489)举人,官至楚雄同知,以循吏称。
  (三)天启《慈溪县志》
  明天启四年(1624)知县李逢申聘县人姚宗文纂成,16卷。是为现存最早之县志。据李序,其时正德志“罹兵燹之毁,民间仅留残缺一二”,已无全书。天启志搜轶征献,创革颇多。全志分舆地、沿革、分野、疆域、风俗、城垣、县治、儒学、山岭、河防、闾里、土产、贡赋、户口、祀典、寺观、古迹、名宦、选举、人物、旧景、宸翰、艺文、题咏24门,另有附类5种,而人物门又析子目18。李逢申,字延之,青浦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以进士授慈溪知县,失阉党意,降为县佐,以丁母忧归,后起为工部主事。姚宗文,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给事中,擢太常寺少卿,以诬讦熊廷弼,除名回乡,应邀纂慈溪县志。后因党附魏忠贤,得复原官,并累擢右都御史。崇祯初罢黜,著有《益城集》。
  (四)清康熙《慈溪县志》
  清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吴殿弼聘县人姚宗京、刘国器、颜迈、周成孚同纂,书成未刊,今已失传。卷帙不详。该志稿曾传抄邑中,故对后志修纂当有助益。吴殿弼,辽阳人。姚、刘、周皆诸生,有时名。姚字积之,曾参与编纂康熙《宁波府志》。
  (五)雍正《慈溪县志》
  清雍正四年(1726)知县张淑■聘县人林梦麒、蔡云鹏、裘彦良、周维棫同纂,16卷。书将成而张受荐离任,修志事遂中止。今无传本,仅存张《慈溪县志弁言》一篇。张淑郿,字诚斋,河北真定人,在任时捐俸建学,浚河道,筑海堤,有政绩。
  (六)雍正《慈溪县志》
  清雍正七年诏修天下一统志,令全国各地提供资料。知县杨正筍乃聘县人林梦麒、蔡云鹏、刘天相、俞声金、陈家曦重修《慈溪县志》,由冯鸿模总纂。全志16卷。因有旧志为蓝本,或仍其所载,或补其所缺,故七阅月即竣事。适杨令他去,由后任许炳重加考订,于雍正九年刊行。此志以门类齐全为人称道。知府曹秉仁于序言中称为“社仓、备荒、河渠、防海诸议皆前志所未及。”杨正筍,字篆卿,云南开化人,举人出身,官至滁州知州。冯鸿模,县人,雍正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任河北乐亭知县。许炳,字雍之,常熟人,在任期间能宽钱粮,恤刑狱,兴赈济,免官时百姓为之涕泣。
  (七)雍正《慈溪县志》
  清乾隆三年(1738)知县傅珏对杨正筍所修县志作若干增补后,另行刊行。书中已间有乾隆间事,唯题签仍署雍正《慈溪县志》。
  (八)同治《慈溪县志》
  清同治末,纂有县志稿一帙,其中职官类记至同治九年(1870)。梁启超评方志文指此志为董沛、徐时栋合撰,以为“出于学者之手,斐然可列著作之林”,将其与《鄞县志》等20部志书列为县志之“最表表者”。现国家文物局图书馆藏有同治《慈溪县志》稿本,疑即此。查光绪《慈溪县志》知县曹砺成序曰:“斯(光绪)志讬始同治八年,前令贺君奉檄修”,知府程云俶序则称“余以同治癸酉(1873)摄令是邦,即与邑人士创议续纂,仅具初稿。”据此似可推知:同治志由贺瑗、程云俶先后主修,董沛、徐时栋合撰,书成未刊,后为光绪志之底本。梁氏以同治志为佳志而不提光绪志,恐有另意。贺瑗字仲肃,湖南善化人,同治三年任慈令,前后将及10年,有政声。其间曾两度短期外调,由程云俶等暂代。程字稻村,江西铅山人。董、徐均鄞县知名学者。董沛号觉轩,光绪三年(1877)进士。徐时栋人称柳泉先生,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徐于同治八年开局编2志,次年病殁前嘱董续成之,董乃于同治十三年修成该志。若慈溪同治志确系董、徐所撰,则当与鄞志同进止。书此待考。
  (九)光绪《慈溪县志》
  此志由杨泰亨主修,冯可镛纂,陈继聪、孙德祖、刘凤章、费德宗、叶意深分编。清光绪五年创修,十四年纂成,因经费支绌而藏稿未梓。二十三年,泰亨子绳孙奉稿请县令忠满集资刊刻,遂于是年秋设局,由刘一桂校补,并纂附编于书末,至二十五年刊行。光绪志共24册计56卷,附编1卷,分天文、建置、舆地、经政、职官、选举、仕籍、名宦、列传、列女传、流寓、方外、旧迹、艺文、金石、物产、前事、风俗、丛谈19门。其人物搜罗颇广,体例安排尽力继承众志之长,选举仿《乌程志》,名录访《华阳国志》,艺文仿《汉书·艺文志》,金石仿至元《嘉禾志》录载原文等,此外又独取仕籍、丛谈列卷,颇有用心。卷前附图注意实际测量,利于按图索骥,已似近代地图规制。全书资料丰富,自雍正以还160余年慈溪史事藉以录存。杨泰亨号理庵,同治四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以母老告归。历主宁波月湖书院、余姚龙山书院讲席,至老手不释卷,搜集乡邦文献不遗余力。著有《饮雪轩诗文》等。冯可镛号舸月,少以能文名,中乡举后八赴京试不第,遂授徒于家,晚岁主讲德润书院,有《句章征文录》等著作。
  (十)民国修志
  民国24年(1935)曾筹修县志,推举杨逊斋等25人为委员,并于年底成立修志馆,由陈屺怀主其事,曾刊布《慈溪县志例目草案》及《慈溪县志采访举例》,拟定舆地、政教、文献、工程四大目,分可独立成志,合即县志全璧,且甚注意地方特色、现代科学成果和经世致用。从《采访实例》更可见其重视实地考察之用心。惜不久遇战乱,经费无着,未竟。
  (十一)《民国慈溪县新志稿》
  民国36年,干人俊辑成《民国慈溪县新志稿》一帙,24卷,保存了民国成立至抗日战争时期部分资料。1987年由慈溪县志办公室、慈溪县档案馆刊印。干人俊,宁海县人,在困顿中仍孜孜于方志事业,纂有浙江省各县志稿3辑,凡62种1176卷。
  综上所述,慈溪自南宋以来,曾12次纂修县志,有刊本或抄本留存者5种,以天启、雍正、光绪3志流传较广。
  慈溪现境分属慈溪、镇海、余姚3县,故镇、姚二县地方志与慈溪关系密切。然因镇、姚两县历代修志情况在新编《镇海县志》、《余姚市志》中有系统记述,此从略。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