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天主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91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天主教
分类号:
B
页数:
2
页码:
969-9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天主教宁波主教区派员在东埠头传教,二十六年设母右聚心堂。二十七年在观海卫南,门外设公所;宣统二年(1910)在下营街建冀站圣母堂等天主教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天主教
宗教
内容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天主教宁波主教区派员在东埠头传教,二十六年设母右聚心堂。二十七年在观海卫南,门外设公所;宣统二年(1910)在下营街建冀站圣母堂。民国元年(1912)在浒山设公所,并以此为中心,自6年至25年,先后在逍路头、周巷、横河等24处设立公所。27年时有教徒5999名,未受洗礼的“保守”641名。30年4月,日本侵略军进占三北,强占浒山天主堂作军营。31年1月,盐仓天主堂被毁,高王、周巷两堂先后被撤并,其余各堂亦不能正常聚会。抗日战争结束后,教会恢复活动。解放时有天主教徒5961名。
解放前,现境天主教属宁波主教区。观海卫天主堂住过5名神甫,其中比利时籍1人,法国籍1人。多数公所受余姚本堂管辖。解放前夕,天主教内出现国际性的“圣母军”组织,解放之后,其上层人物披着宗教外衣,对新中国进行颠覆活动,1951年12月13日,政府下令取缔“圣母军”。80年代中,天主教恢复活动,至1987年,已开放16个天主教堂。
附注
附:庙宇 民国初年,全县共有庙宇288所。在山区以山神庙、将军庙为多,城镇多有东岳殿、关帝庙、文昌阁,卫所有城,设城隍庙,沿海则有龙王堂、娘娘庙、海神庙等。有些庙宇专为求神灵降福消灾、保佑平安而建,也有原是前代名人,后被神化的。如洋山殿内所塑是宋末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3位名臣神像;雁门乡上、下梅林庙,原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等所建;鸣鹤场的彭侍郎庙,供祀明代侍郎彭韶;六贤祠及它山殿供祀的是唐代县令王元玮、宋代童居易、曹汉炎、黄震等6位先贤。庙宇多建于明、清两代,也有建于宋、元时期的;辛亥革命之后,鲜有新建。建国之后,科学昌明,迷信渐破,神庙香火大减。至1958年,庙宇内已无神像,庙宇房屋由国家房管部门及使用单位接管,改作各种用房。 近年来,修庙宇、塑菩萨等迷信活动时有发生,政府均予以劝止。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