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姓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姓氏
分类号:
K811-61
页数:
5
页码:
942-9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1987年5月31日,全县经户籍登记在册的姓氏共554个(单姓549个、复姓5个)。其中万人以上大姓22个,人数57.34万余人,占总人口的61.23%,全县各姓氏按所占人数等姓氏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姓氏
宗族
内容
1987年5月31日,全县经户籍登记在册的姓氏共554个(单姓549个、复姓5个)。其中万人以上大姓22个,人数57.34万余人,占总人口的61.23%,全县各姓氏按所占人数排列如下:
7万以上 陈;
5~6万 胡;
4~5万 王;
3~4万 徐、张、沈、孙;
2~3万 岑、周、黄;
1~2万 罗、陆、叶、施、马、杨、潘、余、吴、方、许、高;
9000以上 郑、龚;
8000以上 朱、华、丁、韩;
7000以上 俞、李、邹、毛、冯、林、姚、应、何;
6000以上 赵、卢、蒋、史、戎;
5000以上 严、虞、童、宋、戚、范、阮、金;
4000以上 蔡、励、柴、翁、章;
3000以上 钱、洪、宓、谢、楼、任、鲁、钟、裘;
2000以上 杜、邵、刘、袁、屠、傅、苗、劳、厉、唐、邱、熊、顾、董、房、
茅;
1000以上 芦、倪、诸、茹、吕、魏、曹、乐、戴、景、汪、伍、成、桑、有、霍;
900以上 宣、包、庄、费、祝、郭、姜;800以上符、夏、单、赖、鲍、陶;
700以上 邬、娄、江、解、项、干;
600以上 程、柳、褚、莫;
500以上 奕、葛;
400以上 平、汤、骆、田、闻、桂、康;
300以上 段、凌、石、晁、颜;
200以上 沙、梁、崔、于、樊、密、谷、彭、苏、赏、贺、刁、秦、卞;
100以上 惠、孟、封、历、寿、竺、滕、舒、邓、盛、孔、祁、齐、肖、邢、殷、曾、庞、缪;
90以上 牛、车;
80以上 柯、席、万;
70以上 计、聂、甘、薛、连、管;
60以上 贾、尹、扬;
50以上 郦、辛、梅、牟、巴、黎、斯;
40以上 雷、付、仇、巢、忻、覃;
30以上 韦、杭、易、谭、吉、毕、琚、南、双、红、储、瞿;
20以上 伊、欧、边、屈、尤、麻、腾、官、嵇、双、雇、弗、臣、薄、郎、贝、文、纪、狄、岳、翟、季、於、焦;
15以上 水、珠、阎、蒲、潭、尧、乔、富、支、泮、肃、宁、卓、卜、仁、乌、申、来、秀、荣、温、冀;
11~14 戎、尚、裴、减、归、兰、闵、荷、廖、穆、玉、关、束、禹、恽、奚、蒉、詹、长、池、巫、乾、上官;
10人 白、花、时、侯、耿、喻、鞠;
9人 丰、龙、永、农、英、供、忠、常;
8人 卫、印、司、仲、巩、冷、沃、奉、信、勒、商;
7人 女、古、冉、冬、匡、武、苞、建、春、晓、美、浓、涂、袭、筱、藤;
6人 丛、竹、阵、里、阿、杰、放、和、宝、律、候、银、焕、雅;
5人 元、介、今、凤、户、艾、左、加、伏、向、安、志、国、钞、皋、虚、绪、森、粟、靳、蒙、福、舆、阚、察、藏;
4人 大、小、久、天、占、麦、壮、庐、怀、沐、青、其、松、经、郝、城、将、骂、须、炳、栗、栾、堵、逻、奥、强、滑、增、德、藩、闻人;
3人 力、才、云、友、仉、生、丘、伟、旭、尘、赤、芳、丽、彤、佘、利、伺、言、宏、良、初、茂、枝、诚、孤、练、秋、钭、钮、敖、栖、根、桌、晏、畔、乘、徒、爱、宦、家、通、眭、宿、隋、琴、朝、晰、游、登、蒯、榆、辕、憨、燕、稽、糜、司徒;
2人 千、门、飞、开、五、化、仍、予、正、卡、辽、戌、过、刚、岁、全、米、兴、汝、讳、戏、阳、弄、贡、芮、杏、求、抗、岚、吼、私、佐、佑、近、迟、牢、启、奈、贤、昌、侣、炎、注、宗、审、诛、绍、玲、查、柞、柏、贴、饶、宪、院、莹、栽、鬲、桐、校、倡、钳、釜、浦、理、菊、堂、婴、望、淘、尉、逼、惑、掌、犊、瑞、蓝、蓄、睦、路、微、雍、窦、群、慕、僧、霄、噶、毅、薜、瞩、曙、巍;
1人 百、亦、戒、宜、树、洛、宫、弭、莳、桩、调、筑、缄、零、简、樟、欧阳、诸葛。
部分大姓来历
部分人数众多之大姓,根据旧谱及口碑,查得其来历如下:
虞氏始迁祖虞意,汉代自东郡(今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徙余姚。又《重修浙江通志稿》:虞氏望出会稽,系出妫姓,舜后封虞,以国为姓。《浒山志》称:汉代已居浒山南。慈溪置县前,鸣鹤一带已多虞姓;余姚沙下虞氏移居今淹浦洞桥。明代,洞桥虞氏有一支迁居龙山山下。虞氏为慈溪最古老的宗族之一。 陈氏为县内族人最多的大姓。掌起陈氏相传为南宋时迁自奉化;桥头一带陈氏,南宋时从鄞县迁入;浒山一带陈氏,多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迁自乐清。
胡氏为县内第二大姓,集居在横河、浒山一带。一支在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自常州安上乡徙来余姚云柯乡之柏山,明万历年间徙宏桥;另一支原籍泰州海陵,寄籍杭州、湖州乌程等地,南宋理宗时(1225~1264)迁居石堰,后定居乌山。浒山另有部分胡氏于明洪武二十年迁自乐清。
王氏《重修浙江通志稿》:余姚王氏,宋时迁自汴梁,部分居住姚北(慈溪现境)。据王氏家谱资料,系随高宗南渡,家于余姚城东,后北迁慈溪现境。
徐氏南宋时从湖北襄阳迁来,先定居余姚烛溪,后北移徐家■(天东乡),人丁繁衍后,分支居胜山、胜东、胜西、胜北等地。浒山、宗汉一带之徐姓,在元、明两代时从余姚马堰陆续迁入。
张氏东部张氏,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从婺源(在江西省)迁入;西部张氏,宋时随高宗自开封南渡,先卜居余姚黄家埠,后徙居长河镇一带;云城老宅张氏,清初从低塘孙马桥迁入。
沈氏师桥沈氏,南宋初迁自河南沈丘。
孙氏龙南孙氏,后唐明宗时(926~933)自睦州(今建德、淳安、桐庐一带)迁
入。
岑氏相传在元代从余姚车厩迁来,居今樟树,后分支迁鸣鹤及逍林一带。
周氏周巷周氏在元至正元年(1341)迁自河南南;长河周氏,清乾隆廿七年1762)从余姚朗霞水阁周移入。
黄氏东部地区“湖山黄氏”,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迁自乐清县下庄村;“孝义西黄氏”,明代迁自余姚梁弄。
罗氏唐代自桐庐迁至芦江(今余姚罗江),宋时有一支移居淹浦。
陆氏相传原籍河南,北宋时迁居陆埠,后又迁至芦城马蹄陆家,继而又分居慈溪现境西部地区。
叶氏鸣鹤叶氏,明代从石步(今余姚三七市)迁至。
施氏浒山施氏,南宋庆元二年(1196)迁自长兴。
马氏集居浒山、宗汉的马氏,相传在明代为修筑二塘、三塘自山南(今余姚南山乡)迁来。
杨氏范市杨氏,南宋时迁自鄞县;西部“云柯杨氏”原籍安徽无为,先迁居余姚城,明时北迁现境。
潘氏明洪武二十年从乐清迁入,集居在天东至白沙沿大古塘一带。
余氏南宋时从龙游迁居至慈溪之车厩,后分一支居余姚桐下湖,淳祐十年(1250),又从中分支迁入今桥头乡车头村,后又析居桥头、烟墩。今三管及沿余家路至新浦一带之余氏,均由桥头乡陆续移居。
吴氏东山头一带吴氏,相传在明初从江西迁至,另一支从金华迁入。
方氏南宋时由宁海之溪下徙慈溪银山,后又分迁至观城前方、后方村。
许氏南宋时,从天台迁至今余姚历山乡之沥网村,明代起陆续北迁至今天元一带。
高氏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由括苍迁至上林(樟树乡),后又迁居高家桥;清代有一支迁至择浦新塘。浒山高氏在明洪武二十年从乐清迁来。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