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图书发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4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图书发行
分类号: G253.6
页数: 2
页码: 817-8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抗日战争以前,县城孝中镇有益智、嘉泰两家私人书局,经营各类图书和文教用品,兼营印刷业务,均于沦陷前夕关闭。
关键词: 慈溪县 图书档案 图书发行

内容

抗日战争以前,县城孝中镇有益智、嘉泰两家私人书局,经营各类图书和文教用品,兼营印刷业务,均于沦陷前夕关闭。抗战胜利后,韬奋书店一度在周巷镇和龙头场设立分店,不久,随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而撤销。在此期间,孝中镇出现过两家以购销旧书为主的书铺,不久亦先后关闭;后由顾振元等人合股在莫家巷口开设慈溪书店,直至解放。
  1951年10月,在吸收慈溪书店的基础上,筹建新华书店慈溪支店,11月25日正式对外营业,时有工作人员6名。1954年11月迁至浒山。1956年建成营业楼1幢,面积180平方米。1969年,新建3层楼房1幢,面积543平方米,辟1楼为门市营业场所。1977年和1987年又分别扩增仓库、批发部和文教门市部各1处。全店总面积837平方米。
  发行网点:1957年前,仅在各区供销社内设图书文具部7个,是年全县图书销售量为771052册,销售金额131629元。1958年开始,网点向小集镇发展,图书销售量与年俱增。“文化大革命”期间,宣扬“以阶级斗争为纲”图书大量积压。1971年发行《毛泽东选集》,各地群众敲锣打鼓,举行“请书”仪式,,一年内销售数达10万套。“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图书发行呈持续增长势头。1978年,发行网点增至56个,是年图书销售量及销售金额分别达到1957年的3.1倍和3.8倍。1984年,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图书发行体制的指示,实行图书、商品实物负责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图书销售量和销售金额比1978年又分别增加了75%和170%,被评为全省书店系统“发行浙版图书先进单位”。1987年底,全店有职工29人,发行网点121处(其中国营书店1处,供销社图书文具部62处,集体书店40处,个体书摊18处),形成了以县店为主体,多渠道、多成份、多形式、少流通环节的“一主、三多、一少”发行新格局,图书销售金额进一步达到1978年的4.3倍。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