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演出场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3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演出场地
分类号:
J809.2
页数:
1
页码:
813-8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前,县内无专门剧院,以祠堂、庙宇为演出场地。
关键词:
慈溪县
戏剧
演出场地
内容
解放前,县内无专门剧院,以祠堂、庙宇为演出场地。龙山所的城隍庙、胜山乡的胜山庙、沧田乡的潮神殿等都建有十分讲究的戏台,并附化妆、住宿用房及可容上千人看戏的场地。当时,女子越剧和滩簧不得进祠庙,在空地上临时搭台演出,称为草台戏。1954年县城迁至浒山后,曾在城东北隅建成竹柱草顶剧场1处,供演戏之用。1958年3月,县人民大会堂落成,演出条件改善。1976年,县人民大会堂重新翻建,1978年竣工,设座1793个,成为县内灯光、音响等设备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兼用剧院。
农村在70年代时,已有36个乡(镇)建成了简易会堂,有个别乡还建成了设备较完备的大会堂,可作一般演出。80年代,有29个乡(镇)会堂经过翻建,成为影、剧两用的新型剧院。到1987年底,农村剧院总座位达36700多个,即全县农村平均每25人占有1个座位。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