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32
颗粒名称: 刊物
分类号: K203
页数: 2
页码: 809-8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民国时期,县内先后出版的各种报纸辟有《文溪》、《五磊山》、《慈风》等副刊。
关键词: 慈溪县 刊物 创作活动

内容

民国时期,县内先后出版的各种报纸辟有《文溪》、《五磊山》、《慈风》等副刊,经常发表一些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此外,出版过《慈溪民众》、《新生》、《新文艺》等铅印的文艺刊物。《新文艺》创刊于民国36年(1947)春,由锦堂师范学校部分师生、校友组织的观海卫文艺研究会编辑出版。32开本,每期28页,约1.5万字。郭沫若专为该刊写有《人民文艺》一文,减克家、沙鸥、赵景深等著名作家均在该刊发表作品。与此同时,锦堂师范学校还成立石磊学社、田园诗社和其他一些文艺社团,编有《石磊》、《季候风》等油印刊物;《季候风》诗刊得到叶圣陶、许广平的肯定。以上几种刊物仅出一期或两期,即因遭县警察局查禁而停刊。
  新中国成立后,除《慈溪报》开辟文艺副刊外,县文化馆从1953年起先后编印《田头山歌》、《慈溪歌声》、《文艺传单》、《农村俱乐部》、《革命文艺》、《慈溪文艺》、《慈溪文化》等铅印的文艺刊物。其中《田头山歌》等早期的几种以登载演唱作品为主,《革命文艺》等后期的几种以登载文学作品为主。
  《革命文艺》。1972年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征文时创办。16开本,每期4~12页不等,2000份。后期改油印。至1978年共出60期,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等470余篇。
  《慈溪文艺》。1979年由《革命文艺》改刊而成。16开本,每期16页,3万字,每月1期,2000份。至1983年底共出76期,后改出4开单张。至1985年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戏曲、故事、评论及乡土杂记等1100余篇。
  《三北》。1986年创刊,县文联主办。16开本,每期48页,7.2万字,每季1期,1500份。至1987年底共出8期,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评论等479篇。
  主要的油印刊物有:
  《杜湖》。1956年由文学青年池幼章发起创办,1957年7月由县业余创作者联谊会接办。16开本,每期20页,约2.5万字,共出7期,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87篇。反右斗争时被批判,停刊。
  《慈溪演唱》、《棉乡歌声》。均由县文化馆编印。1980~1987年共发表各类曲艺、小演唱及歌曲作品300余件。
  《七叶诗刊》等。1982年起,部分区、乡文化站及工厂、学校中的民间文学社团共编印《秋收》、《潭河》、《萤光》、《月亮船》等文艺刊物25种。《七叶诗刊》为其中之一,由浒山、横河、逍林地区一些文学青年组织的七叶诗社主办,至1987年底共出12辑,登载新人新作200余件。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