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科技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20
颗粒名称: 第八章 科技活动
分类号: G322.7
页数: 9
页码: 7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科技活动、普及工作、引进开发、科技推广、科技成果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县 科技组织 科技活动

内容

第一节 普及工作
  宣传
  1950~1955年,结合农村扫盲工作宣传科学知识。1956年后,群众性的科普活动逐步深入。
  科技报刊。《慈溪报》50年代辟“学科学”专栏,刊登科学与生活、农业科技、自然科学知识等专题文章。1983年4月,创办《慈溪农技报》,1985年易名《慈溪科技报》,半月1期,期最高发行量4.5万份。1978~1982年,科委编不定期《慈溪科技》。1983年起改出《科技消息》、《科技信息》,每期印发100~200份。
  科普资料。1957年起,县科普协会编印《科普宣传资料》、《科普资料手册》,合计万册。1981年以来,科委与有关部门联合编印《慈溪多种经营简介》、《植保手册》、《兽医手册》、《新农药安全使用手册》、《棉花科学施肥20题》、《九二——13系油菜栽培》、《慈溪棉、稻及春粮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家庭养奶牛》、《农药使用常识54题解答》等技术普及资料共9.95万册。
  科技讲座。1956~1958年,县科普协会基层组织对乡、村干部举办科普讲座,解释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中的科技知识。1981~1987年,县科委、科协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农村科普专题广播讲座,每逢周二、四、六由县台播出,共播出988篇。1984年开始,科委还邀请慈溪籍知名专家、学者来县作现代新科技讲座。
  科普展览。1958年8月,在浒山举办农业科技展览会,分设棉、粮、种子、水利、畜牧等馆,为期月余,参观群众达万余人。1979~
  1980年,县科协与有关局联合举办工业科技书刊资料,农业科技书刊资料、医药卫生科技书刊、资料巡回展览,参观人数达2.96万人。1980年还办科技画廊,展出工、农、医、教等科技成果,介绍先进技术。
  培训
  1958~1980年,县农机部门共培训农机人员2901人;1979年11月,县科协为39个乡镇企业培训电子技术人员39名;1983~1987年,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先后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974人;1986~1987年,县职工教育系统培训3870名。19851987年,乡(镇)、村及企业普遍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
  县科技部门、慈溪县人事局等有关单位举办的外语培训班,1986、1987两年,累计培训1218人次。
  青少年科普活动。1981~1984年,县科技部门会同县教育局、团县委开展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活动,先后有电动快艇、开水警报器、奔马、中草药标本、智力竞赛抢答器、花卉自动光控器、自动定量供液器8项,获地(市)级二等、三等奖。
  第二节 引进开发
  科研生产联合体
  1969年3月至1970年6月,县农机修造厂与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农机系协作,完成165F柴油机研制中心技术攻关和各项试验任务,为县内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起步。1984年后,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各种科技生产联合体有较快发展。至1986年1月,全县52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所建立科技生产联合体;144个工厂与外地建立科技生产协作关系。
  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乡镇企业更为显著。
  技术设备引进
  1983年开始引进国外技术硬件。主要有:慈溪第一棉纺织厂1983年从瑞士等国引进气流纺纱机、并条机、双联梳棉机等,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500吨提高到5000吨,销售市场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宁波人造毛皮厂1985年从美、英等国引进电子提花毛皮机、短纤梳毛机、烫剪联合机等,投产1年,生产提花和仿兽毛皮326万米。宁波弹力絮厂1985年从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引进双道尖梳成形机、多针撊抒机、喷胶干燥机、底线机、热油炉、热油泵等技术硬件后,生产能力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慈溪冷冻厂1985年引进日本全套冷藏设备与技术,加工农副产品,出口创汇;1985~1986年,慈溪动力机总厂、慈溪精密计数器厂分别引进测功机、曲面热印机等设备,促进生产发展。
  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1981年,慈溪县病虫观测站在浙江省稻瘟病协作组、浙江省计算机研究所帮助下,开发电子计算机预测稻瘟病,两次使用,准确预报“重发年”成功,是年10月31日国家科委等3单位专家实地考证,评价较高。慈溪县建筑公司1985年开发“建筑工程预决算微电脑程序”,经省级鉴定,属省内首创,获宁波市首届优秀软件产品评审、现代化管理成果各二等奖。1987年,宁波同步带总厂开发氯丁橡胶同步齿形带成功,为国内首创,获国家星火奖和省、宁波市成果奖。1984年,慈溪液压机械厂开发液压开孔器,为建筑安装的先进工具。同年,慈溪县西华仪表厂引进人才,开发高智能手持式红外温度计WHS~60成功,可遥测0.2米至无穷远物体的表面温度,测温范围600~3000℃,技术达国际水平。
  1979~1987年,企业开发大小新产品,平均每年在100只以上,绝对数逐年上升。1986年、1987年两年分别开发新产品148只、181只,创产值3917.10万元和5260万元。其中由乡镇企业开发的1986年112只,1987年106只。
  第三节 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推广
  地膜植棉技术。1979~1981年,龙山、五洞闸等地进行塑膜植棉试验。1982年开展地膜植棉多点示范,1983年后大面积推广,1984年种植198300亩,占棉地总面积的46.6%,比露地植棉增产15%。
  早稻地膜育秧。1983年,推广早稻地膜育秧技术,防寒防烂、防风防雨,提高成秧率。
  良种推广。1975年引种抗病高产棉种“86—1”,1983年推广37万亩。1986年,慈溪列为全国优质棉基地。1964~1979年,引进、试种矮秆高产稻种成功,连作稻亩产平均达800公斤。1978年试种油菜“九二——13系”新品种,1982年全面推广,增产显著。
  化肥、农药推广。解放后,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化肥氮、磷、钾,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分别亩施化肥8.7公斤、29.4公斤、40.2公斤,1980~1987年亩施化肥96.5公斤。1971年推广过磷酸钙棉籽磷肥拌种;同年,为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始用氯化钾,推广复合肥。1980年以后,推广高效低毒农药,使用久效磷、杀灭菊脂、乐果、甲基硫环磷、甲胺磷、呋喃丹、敌敌畏、西维因、杀虫脒、马拉松、一六〇五、喹硫磷、敌百虫、辛硫磷等,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象、地老虎、棉蛉虫、红蛉虫、小卷叶虫、玉米螟等。1978年开始化学防治草害,1980年全面推广除草剂,到1987年,施用面积占棉地总面积的58.6%。
  工业科技推广
  1973年5~10月,县推广应用优选法领导小组,在企业、事业单位中推广、应用“优选法”560项,至是年10月5日统计,推广、应用“优选法”的经济效益计节省电28.4万度、煤327吨、石油1.3吨、粮食103.8吨、粮油10.4吨、金属材料6.8吨、化工原料95吨、其他原料34.7吨、劳动力11704天,总计折合人民币70.6万元。
  推行标准计量。1976年建立慈溪县标准计量管理所,至1987年底,应用国标254种、部标102种、省标11种、宁波市标27种。企业计量工作经考核验收,有55家企业达二级、三级标准,共有56家工业企业通过了标准化整顿验收。
  电子计算机、电传机的推广、应用。1987年底,慈溪县工商银行、慈溪县农业银行、慈溪动力机总厂、慈溪第二棉纺织厂、慈溪掌起仪表厂、慈溪县统计局、慈溪县建筑公司等7个单位引进电子计算机,应用于计算、管理统计、生产等领域。县府办公室、科委、外贸公司与密封件公司、银行、邮电等部门引进电传机,应用于密件传真、情报信息传递、供产销合同签约等业务。
  节能技术推广
  节煤。推广热管省煤器、新型水质处理设备,应用清灰剂。引进溴化锂制冷器软、硬技术,采用硅酸铝纤维或微孔硅酸钙保温等。
  节电。推广远红外加热与干燥技术、节电新型变压器、大容量交流接触器、电动机用△—Y自动切换节电装置、交流电焊机用自动断电装置技术、节电弹簧座等。据慈溪县能源办公室1981~1987年的统计,共节电4357万度。
  节油。全面推广金属清洗剂、柴油强化剂以降低油耗。1981~1987年共节油2126吨。
  省柴。1984年,县科委推广省柴灶184具。
  第四节 科技成果
  成果鉴定
  上表34个项目,属工业的26项,其中省级9项、地区级13项、县级4项;农业方面的5项,地区级1项、县级4项;软课题3项,其中地区级2项、县级1项。
  获奖项目
  民国初,周巷和美丰酱园邹大成等研制的“麟吐玉书”改良酱油,质浓而润,味甘而平,藏于玻璃瓶经久不坏,民国4年(1915)陈列巴拿马万国赛会,获农商部颁发的奖凭、奖牌。
  1979~1986年,全县科技成果获奖213项,其中省级11项,计划单列市级4项。
  科技成果选介
  海涂咸淡水池塘养鱼增产技术。1981年,利用围而未垦的海涂资源,海涂池塘养鱼成功,1982年“中试”丰产,获省优秀科技成果奖,1983年9月完成建设海涂万亩鱼塘调研和可行性论证。1986年,建成40个鱼场,面积1.07万亩,其中成鱼塘870.2亩,1年后产商品鱼2650吨,平均亩产304公斤,最高达625公斤/亩。
  膨胀石墨密封材料。慈溪密封材料厂1978年开始试制,1979年投入批量生产,创产值123.64万元,获利16.88万元。1980年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开发PSPG通用盘根,于1987年申报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发明专利权。1985年研制N级缠绕垫片,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年研制PSSX垫片材料成功,申请中国专利权;同年开发PSFD垫片材料成功,获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研制PSFD高强垫片成功,产品达先进国家水平,远销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加拿大、香港等10多个国家与地区。1987年创产值1818.51万元,获纯利188.62万元,创汇19万元。
  BOID/BD系列子母式电子元器件振动和冲击试验夹具。1985年慈溪试验仪器厂与电子工业部5所联合研制成功,用于电子元器件振动、冲击和碰撞试验,将振台或冲击机激起的运动不失真地传递给试件。夹具能作三轴六向变换。采用钢丝螺套结构,使用寿命长,各项技术指标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国内夹具的空白。
  专利项目
  1985年以来,县内单位和个人申请国家专利12项,其中柴油机油量校准器,纱线过失张自停器、双可调两用蒸气熨斗、超级魔方等4项获得批准。
  另有8项发布专利公告,项目为:一种驱蚊爽身粉、PSSX膨胀石墨垫片材料、无灯丝日光灯管、推穴自疗仪、汽车高怠速节油器、润湿型玻璃纤维涂塑包扎布、音乐鞭炮、变形捕鼠器。
  科技论文
  1980年以来,每隔两年评审,并按等级发给证书、奖金。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