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体制
分类号:
G40-058
页数:
2
页码:
782-7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清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时期有劝学所、教育科、教育局等。
关键词:
慈溪县
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
内容
清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时期有劝学所、教育科、教育局等。解放后,县教育部门几经易名和撤并,1977年9月建立慈溪县教育局。清末学堂置堂长或学监,总揽校务。民国时期,公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私立学校设校董会,决定重大事项,日常工作则由校长负全责。
解放后,较大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主委(或称校长)负责制。1950年建立区、乡中心小学,负责所在地区学校辅导工作。1955年,全县设区镇中心小学11所,辅导点(校)31所。1956~1957年一度撤销,建8区4直属镇的小学学区,设学区辅导员和政治辅导员各1人。不久恢复区镇中心小学。1959年,大公社设文教卫生委员会,学校视党员数量,先后单独或联合建立党支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城镇中小学,公社派贫下中农代表管理农村学校。建立以工人、贫下中农为主体的“三结合”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取代原领导班子,干扰教育秩序。1971年配备教育干部,设8区1镇教育办公室。1983年撤销,恢复9所区镇中心小学。1985年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县办完全中学,乡镇办初级中学和小学。1987年,7所区中心小学改为镇中心
小学,,另设区(镇)辅导学校,担负各乡初中、小学辅导任务。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