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0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成人教育
分类号:
G720
页数:
5
页码:
776-7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成人教育、农民教育、职工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县
成人
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农民教育
民国9年(1920),慈溪县教育会设立第一义务学校“嘉惠苦力”。19年,县成立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规定和鼓励小学兼办民众学校。抗战期间,办战时民众学校。实施国民教育制后,小学设民众教育部,民众教育馆办民众学校。但至37年,全县仍有文盲168103人,占总人口的64.2%。
现县境姚北地区民众学校始办于民国15年,时姚北乡镇平民教育协进会建办一批平民学校,大都附设于小学内,16年改称民众学校。19年,白沙路、彭桥、匡堰、天元、长河、下庵东、悦来市、新浦沿、坎墩等地设民校12所、12学级。抗日战争开始,逍路头、白沙路、庵东、新浦沿、择乐路、周巷等地办过战时民众学校,后改在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里设民众教育部,开办成人班和妇女班。
抗日战争时期,三北革命根据地重视民众教育,办妇女识字班,安排教师任民兵组织的文化教员,教书识字。
1949年秋,建立县、区、乡、村冬学委员会。1951年2月,实施“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学、忙后复学”,后逐步发展为常年业余学校。10月成立慈溪县农民业余教育委员会。1952年成立慈溪县扫盲委员会,区设扫盲大组,乡设扫盲小组,开展大规模的扫盲工作,推行速成识字法,在福山等地办了4所工农青年速成初等学校。1953年,配区扫盲中心校长,乡中心小学也有教师兼管扫盲,形成县、区、乡3级业余教育网。1954年11月在鸣鹤金仙寺训练文化骨干700余人。1955年3月,全县办冬学650所,学员31008人,扫盲毕业1560人。1956年建立县扫盲协会,掀起扫盲热潮,在812个农村生产合作社建立民校,入学人数达7.8万人,扫除文盲4500多人。1962年底,纠正过高、过急的做法,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组织学习。至1965年1月,入学农民35460人,其中扫盲学员11335人,业余初高小13968人,业余初中8183人,农业中学1974人。
“文化大革命”中,农民文化教育受到挫折。而东一公社八大队仍坚持办学,于1975年10月率先成为县第一个基本无文盲大队。
1978年,贯彻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成立县、区(镇)、公社工农教育委员会,办夜校487所,近4万人参加。1979年重建三级业余教育网。雁门公社、东三公社成为第一批基本无文盲公社。下半年,组织全县160多名文盲、半文盲的大队支部书记学习1个多月,摘掉文盲帽子。1981年3月,全县62个乡(镇)达到基本无文盲要求。以后边抓剩余扫盲,边抓巩固提高。1982年成立慈溪县农民教育管理委员会。到1984年12月,全县12~40周岁的少青壮年474576人,非文盲为444821人,占93.73%,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基本无文盲县”证书。
1970年创办慈溪县工农“五七”学校,1975年改慈溪县“五七”大学,1978年停办。先后办过多期“赤脚医生”、畜牧兽医等培训班和农机、农作、种籽等专业班,共毕业学生765人,结业2913人。1985年,县内举行乡镇企业青壮年干部职工初中文化补课考试。此后,农民教育的重点逐步转入职业技术教育。
1987年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17个,基地62个;各类业余学校576所,入学人数39687人,其中中学29所、2372人;技术培训学校491所、35350人;初等学校56所、1965人;还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1984~1986年连续3年被评为宁波市成人教育先进县,1988年被评为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
学校选介
范市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创建于1984年3月。与当地工厂挂钩,办初小、高小、初中3个班和机械制图班、农技班。1986年9月开办家电维修技术培训班,至1987年底共办4期,有285人领到宁波市家电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家电统一合格结业证书。几年来还开办家电技术函授班、油泵压机操作工和修理工培训班、农村应用文教学班、家电知识讲座和草莓、西瓜、葡萄、养猪等各种培训班,学员累计3100余人。1987年9月,受到省教委、省农业厅等5个单位的联合表彰,被评为全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先进集体。
慈溪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87年3月由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校址在浒山镇寺山路。招收具有初中毕业程度的乡镇企业职工,毕业后国家承认其学历。1987年9月开学,设工业企业和电子电器两个专业,学制分别为2.5年和3年,有学生84人,教师14人。
第二节 职工教育
民国9年(1920),慈溪县教育会设立义务学校,开展职工教育,但受教育人数很少,收效甚微。
1950年底,慈城镇开办职工业余学校。1951年7月成立慈溪县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职工教育由工会具体负责。1955年,入学职工974人。1956年移交文教局统一领导。是年,全县职工文盲从1953年的60%降低到48%,新浦沿职工基本扫除文盲。1958年开始提倡单位办学。1962年下半年改地区办学,浒山、观城、周巷等地都办职工业余学校。
“文化大革命”中,职工业余教育中断。1976年5月,慈溪棉纺织厂、浙东化肥厂、慈溪动力机厂分别办过“七·二一”工人大学,共设6个专业,入学45人。
1978年成立慈溪县工农教育委员会。1979年恢复浒山、周巷、庵东、观城4个职工业余学校。至1980年,共结业15个班。1982年6月成立慈溪县职工教育办公室,9月成立慈溪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是年,先后有1万余职工参加初中文化补课和初级技术补课(简称“双补”),经过考试,合格率均在80%以上。在“双补”基础上,全县开展工人中级技术培训和大中专学历教育。1985年后,有8个县级局(公司)建起职工培训站。1984年创办宁波市职工中等卫生学校慈溪分校,设护士专业,与慈溪县卫生进修学校合址。
1987年,全县有职工中等卫生学校1所,培训中心9个,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1所,学员5736人,职教管理干部65人,专职教师51人。
学校选介
慈溪县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1979年4月建校,曾几易其名。为多层次、多专业的综合性职工学校,有全脱产、半脱产、业余等多种形式和联办、代培等多种办学方法。至1987年,高中毕业450人,初中毕业600人,中级技术培训单科结业330人。是年在学高中9班,中专全科1班,大专单科2班,中技4班,外语1班,电大1班,短训3班等共21班,909人。现有校舍684平方米,有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17人。1981~1987年曾多次评为职工教育先进集体,其中受省人民政府表彰1次、宁波市人民政府表彰7次、县人民政府表彰3次。
第三节 干部教育
1950年9月建慈溪县县级机关干部学校。1954年随县境调整迁浒山。1956年2月,入学605人(其中科局长以上干部47人),约占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不到初中毕业程度干部总人数的85%。学校有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6人。1963年与浒山镇职工学校合办,至1965年停办。
1981年10月创办慈溪县农业干部技术学校,先后办短训班3期。
1984年下半年,中共慈溪县委党校开办干部中专培训班,吸收县、区、乡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脱产学习,学制2年。至1987年,先后招4班、165人。1985年1月,慈溪中学代办干部高中班1班、41人。
据1984年12月统计,有区、乡机关干部学习班34班,入学1075人。几年来,还有相当数量的年轻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去省、市脱产学习,毕业后,授予大学毕业文凭。另有部分干部参加函授、刊授、电大、高等教育和中专自学考试等形式的业余文化学习。
1985年9月开办哈尔滨老年大学宁波分校慈溪班,学员21人。1987年7月改宁波市老年大学慈溪分校,学员52人。学员以离休干部为主,学制2年。老年保健为必修科。文史书画为选修科,每周上课2次。
第四节 其他成人教育
函授小学教师函授始于民国19年(1930)。是年,浙江省教育厅附设师资进修通讯研究部,辅导小学教师业余进修,慈溪县先后有95人参加第一至八届的学习,毕业21人。35年6月,又有30人参加。
1952年,浙江省慈溪师范学校函授部在观城、周巷试办小学教师函授班,两区学员各20余人。1953年,向全县招生,设算术、语文两科,以区为单位单科独进。1956年后,改由余姚师范函授部负责。1960年,归慈溪县师范学校函授部办理,函授生发展到2100多人,占全县小学教师的95%以上。1962年,成立慈溪县函授辅导站。1963年1月参加函授人数1059人,其中普师631人,初师218人,算术教材教法210人。“文化大革命”时期,函授教育停顿。1978年恢复,归县教师进修学校管理。1984~1987年有235名中师函授生毕业。高师专科函授始于1979年,到1987年,共毕业271人,在读学员89人。
城建中专函授,由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县设工作站,1985年3月招生,学制4年,开设数学、房屋设计、桥梁设计等24个科目。1987年有学员65人。
刊授1985年成立浙江省中等刊授政治专业学校慈溪党校辅导站,6月招生,学制3年,分政工、经济管理两专业,各开设14门课程。1987年有学员293人。
广播电视教育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慈溪工作站。1978年12月筹建,1979年2月开全科教学班,设机械、电子专业,招收工业系统31人脱产学习,1982年全部毕业。1979年2月在7个区镇设立7个单科教学班,招收在职中学教师进修英语、数学、物理、化学。1980年增设庵东教学班。1981年增开生物科。至1982年底,单科教学班全部结束。1987年始办直属班。自创办到1987年,共招收单科教学9班,267人,结业100余人;招收全科20班,609人,毕业269人。1987年工作站有办学人员5人,全科直属班4班,学员176人;有单位办全科教学班5班,100人。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慈溪分校。开办于1981年,先后设农学、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和财会专业。学员为区、乡干部,农科员,农林场职工和农村知识青年。学制3年。至1987年,毕业2届,110人。
自学考试1986年3月成立慈溪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已开考本、专科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党政干部基础科、商业企业管理、统计学、法律、会计基础科、工业管理工程和价格学11个专业。到1987年毕业2届,37人。
1987年开始,设中等师范自学考试。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