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定员 用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77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定员 用工
分类号: F241.32
页数: 2
页码: 753-7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定员定额1957年起,企业始行编制定员,1958年因“大办工业”职工人数大幅度超定员。1959年采取精简措施,恢复企业编制定员、劳动定额制度,。1966年后又废止,致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65年的3.33万元降至1970年的2.18万元等定员、用工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定员 用工

内容

定员定额1957年起,企业始行编制定员,1958年因“大办工业”职工人数大幅度超定员。1959年采取精简措施,恢复企业编制定员、劳动定额制度,。1966年后又废止,致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65年的3.33万元降至1970年的2.18万元。
  1982年秋,在慈溪棉纺织厂实施纺织工业部颁发的定员定额规范标准,实施1年,评比中得总分98.5分,名列全省3万纱锭以下棉纺厂之首。1983年全面推行,经验收,当年有14个企业合格,1984年113个企业合格,劳动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均有显著提高。企业实行定员后,即清退临时工,剩余固定工则通过交流调剂,或兴办劳动服务公司另行安置。
  用工形式民国时期,除公务人员外,大都为私人雇员,雇主可随时解雇。解放后采取多种用工形式,群众就业才有保障。
  固定工。解放初无明确固定工招工制度,居民就业由基层政府根据统筹安排原则介绍工作。1958年“大办工业”招用大批农村劳动力。1979年起,招工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制度,是年招收全,民所有制职工503名。在此前后,还通过临时工转正、自然减员顶补、精简职工回收、失业工人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安置、土地征用工和城镇待业青年安置等形式招收。
  合同工。1984年8月试行劳动合同制,由县劳动局审批用工计划指标,各企业向社会公开招收,择优录用。是年招收合同制工人1475名。1986年10月起,招收新工人一律采用劳动合同制。
  临时工。解放初,招用棉粮收购季节临时工。1964年,慈溪定为浙江省“亦工亦农”试点县,用工兼有固定工、临时工特点,未推广。后逐步推行“多用临时工,少用固定工”原则,1978年后,计划外临时工逐年增加。1979年,全民企业计划外用工2075名,占职工总数的15.2%;二轻系统18家企业有计划外用工799名,占28.6%。后几经清退,有所减少。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