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老区扶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76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老区扶持
分类号: D632
页数: 2
页码: 737-7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现县境是抗日战争根据地之一,1953年,以自然村为单位,按建立根据地历史长短,贡献大小,分甲、乙、丙3类划定革命老区等老区扶持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老区扶持 优抚安置

内容

老区划定
  现县境是抗日战争根据地之一,1953年,以自然村为单位,按建立根据地历史长短,贡献大小,分甲、乙、丙3类划定革命老区。
  1985年5月,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50个乡(1987年合并1个,为49个乡)、17个村为老区。计龙山全区8个乡镇,观城全区14个乡镇,逍林全区8个乡镇,横河区6个乡(天东乡、桥头乡、樟树乡、龙南乡、彭桥乡、彭东乡),浒山区2个乡镇又7个村(坎东乡、白沙镇,崇寿乡的四灶浦村、相公殿村、殿北村、海运村、晏清村、向天庵村、大袁家村),周巷区5个乡又3个村(义四乡、小安乡、云城乡、建塘乡、精忠乡,周巷镇的安仁桥村、民乐村、群乐村),长河区2个乡镇又7个村(大云乡、长河镇,天元镇的戴家路村、西界塘村,潭南乡的火车跟村、朝东屋村、新塘下村、润房村,沧田乡的大路门村),庵东区4个乡(东二乡、东三乡、西二乡、西三乡)。
  1988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慈溪为革命老根据地县。
  慰问老区
  1951年春节,宁波专署“宣慰队”专程慰问龙山区的太平闸村。1952年3月,浙江省老根据地慰问团第二分团由宁波专署专员朱之光率领,慰问山南及山北洪魏、游源等革命老区,并召开烈士追悼会、老区人民代表会。从1983年至1987年,先后有浙江省、宁波市(原地区)和县组织的慰问老区团组,慰问老根据地。在县历次优抚模范表彰会上,特邀老区代表列席。
  经济扶持
  1986年5月,成立慈溪县老区开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扶持老区经济建设。至1987年,拨款32万元,在龙南、天东、彭东、东安、宓家埭、福山、甸山、沿海、胜东、大云、西二、西三等12个乡建立10个种植基地、10个养殖基地、4个加工厂,修建6条简易公路,架设2条输电线路,敷设1条自来水输水管。拨款12000元,在浒山中学设“老区班”,选送9个老区贫困乡的部分子弟就学。拨款5万元,恢复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建立的凤湖中学。
  1951年起,凡拨放救济款,对老区均作重点安排。1953年,省拨1万元扶持老区人民修建住房。1957年,补助横河区5个乡99户居民现款3390元、棉衣39件、棉被26条。1983年起,对老共产党员、老游击队员和掩护留驻革命工作人员的“堡垒户”(简称“三老”),给予定期补助。
  在1982年10月浙江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慈溪县人民政府和择浦公社、龙南公社的竹山大队被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1984年8月1日和1987年8月1日,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两次给慈溪县人民政府以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奖励。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