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层政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71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基层政权
分类号: D625
页数: 1
页码: 6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1949年6月后,废除保甲制,建立区公所和乡、镇人民政府,时有4个区,27个乡镇,401个村。
关键词: 慈溪县 人民政府 基层政权

内容

1949年6月后,废除保甲制,建立区公所和乡、镇人民政府,时有4个区,27个乡镇,401个村。1950年6月,置7个区公所,各区设区长及民政、财粮、公安、武装、生产助理员各1人,文书、会计各1人,勤工2人,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置乡镇人民政府76个,各乡镇配半脱产干部3~4人。区、乡(镇)负责人由上级任命。
  1953年下半年,乡(镇)长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954年,县界调整,新辖境设7个区公所、92个乡(镇)和浒山、观城、周行、泗
  门4个直属镇。1956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合并为35个乡(镇),改称乡(镇)人民委员会。是年3月,庵东区划入,成立区公所。1957年1月恢复区级建制,村级行政职能由农业生产合作社承担。1958年10月,成立7个人民公社,乡镇划建为103个大队,旋即改称管理区,实行政社合一。1961年11月恢复区级机构,下置人民公社。同时,重设8个建置镇,村一级改称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始,基层政权瘫痪,1969年3月,各区建立革命领导小组,公社、镇建立革命委员会,大队设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居委会建革命领导小组,至1981年撤销。
  1979年,县界再次调整,慈溪县泗门区划归余姚县,余姚县龙南区划入慈溪县,时有县属镇1个、区属镇3个、人民公社58个、生产大队773个、生产队5025个。1981年6月,区级党政机构分设,重建8个区公所。同年5~8月,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恢复观城、浒山、周巷、庵东镇人民政府。同年7月,周行区改称周巷区,龙南区改称横河区。1983年4~10月,农村实行政社分设,重建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以下设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至1987年底,全县有65个乡镇人民政府、796个村民委员会、58个居民委员会。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