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重要兵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68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重要兵事
分类号:
E158.9
页数:
6
页码:
633-640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重要兵事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抗倭斗争、抗英斗争、太平军进慈溪、农民抗暴斗争、抗日战争、剿匪。
关键词:
慈溪县
重要兵事
抗倭
内容
第一节 抗倭斗争
慈溪现境原为慈溪、余姚、镇海3县滨海之地,倭患首当其冲,居民受害最深。据《明史·日本传》载:“时两浙皆被倭,而慈溪焚杀独惨,余姚次之。”现境倭患大多发生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至三十五年之间。
嘉靖三十二年三月,汪直勾诸倭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其一股自胜山港登岸,横掠上林、梅川、云柯、孝义,直入泗门堡。四月,陷临山卫,参将俞大猷提兵击走之。
嘉靖三十三年三月,倭首萧显率众自海盐败走浙东,官兵乘之,逐于三江,挫于龙山,围于定海(今镇海)。都指挥刘恩至、参将卢镗、把总张四维等分道夹攻,斩显于慈溪境内,倭遂灭。
十月,倭犯观海卫。省祭官杜槐大呼:“卫破,将无县矣!”乡勇闻声俱集,直前斫寇,倭惧而走,卫得以全。
嘉靖三十四年四月,倭掠鸣鹤镇。慈溪知县曹本率众抵御。兵溃,义士魏镜急负曹本越杜湖岭南走。倭追及,镜返身冲杀,斩敌10余人,镜亦力竭死。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倭寇3000余自胜山港登岸,掠上林、梅川,所过之处鸡犬无存。五月廿四日攻三山所城,把总刘朝恩、指挥戚毅等率军民力战,倭始退。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倭3000余人攻观海卫、龙山所。不逞,乃于十一日越长溪岭,犯慈溪。时慈溪无城,知县柳东伯不知所御,负印亡走。倭如入无人之境,竟于旬月间四度洗劫,杀掠无算。倭别股于四月十二日攻慈北沈师桥。沈氏合族奋起抗击,双方各死数百人,倭不敢留。五月,倭合兵复攻龙山所,为官兵所破,遂自古窑浦出。卢镗、俞大猷、张四维等率军追击,歼其数百于渔山洋外。
是年八、九月间,倭一股踞邱王。巡抚阮鹗及卢镗、戚继光等大军合围,数战于雁门岭、龙山所间,终乃歼灭之。其时乡民助官兵击倭者颇多。有生员倪泰员者,募家兵数百,配合官兵击倭于龙山,三战三捷。后乘胜直入倭巢,终因兵疲势孤,与家兵42人俱死。是为乡民同仇敌忾,奋勇投入抗倭斗争之一例。
第二节 抗英斗争
胜山头之战 清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鸦片战争爆发。六月,英军攻占定海,军舰四出活动。八月二十日,英舰风鸢号在胜山洋面陷沙搁浅。舰长道格拉斯等5人乘救生艇逃走,其余英军24人强夺过往盐船登岸,至胜山头村中大肆剽掠。次日,三山司巡检李凝宇会同士人沈贞率健壮数百前往围捕,一路盐民、渔民闻讯相随者不下千人。至则四面围堵,喊声震天,铁锄、木棍皆成武器,当场击毙顽抗者1人,生擒23人。二十三日,道格拉斯等5人所乘小艇漂回三北沿海,盐民胡承锦等将道等诱入内河,全部擒获。前后共俘英军28人。胜山头之战比三元里抗英早8个月,在东南沿海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大宝山之战 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月,英军占领宁波。清廷派皇侄奕经赴浙,意图规复。奕经一路迟误,后又作出极为荒谬的“五虎擒羊”部署,以致次年正月二十九日一经接战,各路大军纷纷溃败。是时,金华协副将朱贵率所部500人驻守于慈溪城西大宝山。英军为打通内侵道路,乃于二月初四(3月15日)派出2000余兵力自宁波分乘数艘兵舰直扑慈溪,登陆后分路环攻大宝山,来势汹汹。朱贵临危不惧,亲挥大旗督军抗击,自上午7时直至下午5时,“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誓死格斗”,寸土不让。时参赞大臣文蔚率策应部队2000人驻在5公里外的长溪岭上,拒不发兵救援。朱贵弹尽援绝,被逼作最后拚搏,拍马冲阵身中数枪而死。其子昭南以身蔽父,受创尤甚,同时殉难。所部无一后退,阵亡者达436人。是役共歼英军500余人,并毙其头目巴麦尊,使英军遭到进犯浙东后最大打击,自此不敢轻易深入。
第三节 太平军进慈溪
进驻慈溪城 清咸丰十一年(1861)春,太平军大举入浙,四月克金华,九月下绍兴,三北贫民大受鼓舞。石堰、横河、彭桥一带农民纷纷参加余姚十八局抗租斗争;范市、东埠头一带农民则聚众数百,于十月廿六日黎明翻越长溪岭,突入县城,箪食壶浆,接引太平军何文庆部入城。太平军入慈溪城后,设乡官,清户籍,开征捐税,安抚地方。一时,慈溪、余姚间南、北两官路军行纷忙,乡民劳军贡物运送不绝,景况热烈。次年四月十六日,因清军勾结英、法侵略军大肆反扑,太平军始撤出慈溪城,自进驻至撤出,近半年之久。
击毙华尔 清同治元年(1862)八月二十五日,太平军黄呈忠部自余姚绕道三北,再度攻入慈溪县城。二十七日,美国人华尔率“常胜军”在英、法军舰及清军兵勇配合下,自宁波直扑慈溪,以新式枪械向县城发起猛烈攻击,。头目华尔亲自督队,气焰极为嚣张。太平军从城上“开炮抵御,中华尔膺膈,弹自背出”,华尔被当场击成重伤,次日即毙命于宁波。
四进三北 太平军在转战浙东期间,四度进军三北。清同治元年二月,驻守余姚之太平军分兵进入姚北,深入潮塘、拆落市、长河一带,给张姓地主为首的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五月初,太平军由历山、浒山再次进入北乡,在击退慈、姚两县地主武装多次阻袭后,胜利进驻彭桥;十三日又经上林乡、白石堰,进抵鸣鹤场、沈师桥;十七日始由双河、王家埭撤回。此行除打击农村封建势力外,还消灭部分地主武装。八月二十五日,太平军黄呈忠、何文庆部三进三北,由浒山直走东埠头。然后何部去杨范,焚毁叛徒范维邦的住屋;黄部则攻入慈溪城,在击毙华尔后,于二十八日撤回慈北。以后,黄、何两部太平军在观海卫至掌起桥一带休整多日,始分批西撤。九月十四日,何文庆部在截杀余姚地主武装头目谢敬后又长驱进入三北,驻守于观海卫、鸣鹤场一线达半月之久,至十月初最后撤离。
第四节 农民抗暴斗争
保卫盐协之战 民国16年(1927)3月22日,在北伐战争胜利形势鼓舞下,庵东成立盐民协会,会员2万余人。不数日,即遭当地反动武装庵东商民保卫团破坏,办事处被捣毁。4月11日,宁绍台农民协会调集余姚、上虞两县纠察队及高王、洪塘两地农民自卫军进抵庵东地区,并分3路向商团发起攻击。经数小时激烈战斗,毙、伤商团30余人,缴获土炮4门、枪支弹药一批,反动武装头目黄春晓落海而走。盐协办事处在高王农民自卫军保护下恢复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盐协遭取缔。6月29日,高王农民自卫军亦在省防军1个连的“围剿”下被迫疏散。
“红一师”暴动 民国19年8月初,中共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派员策动姚北坎墩原浙东人民自卫军领导人费德昭创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实行武装暴动。“红一师”成立后,即不断向姚北、慈西各地地主庄园及警察所、缉私盐兵发起袭击,以收缴武器,扩大影响。20日,省保安队第六团陈鹏华营赶赴坎墩镇压。“红一师”转移至村外,隐伏田间,与省保安队周旋两月之久。10月下旬,野外气温日低,且作物收尽,无法隐蔽,始告疏散。
第五节 抗日战争
民国30年(1941)4月,日本侵略军发动宁绍战役。是月19日、22日、23日,镇海、慈溪、余姚县城相继失陷。驻龙山、庵东一带的国民党军一九四师守备团第一营和第三战区别动第一支队所属张惠芳部等闻风而逃。姚江以北、杭州湾以南、曹娥江以东的整个三北地区各重要集镇及交通要道被日军占领控制。在沦陷区域内,国民党薛天白部、陆安石部等游击武装,不事抗战,在姚北农村流窜蹂躏。
是年5~9月,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决定,中共浦东工委组织浦东地区人民武装900余人,分7批南渡杭州湾进入三北地区,发动群众组织地方人民武装,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从6月18日在崇寿乡相公殿晏清村首次设伏、打死打伤日军各8人、打响三北抗日第一战起,先后经过横河、长溪岭、阳觉殿、竹山和七三房、筋竹岙、宓家埭、东埠头、掌起桥、周巷、五洞闸等地的多次战斗和反“清乡”、反“扫荡”、反“蚕食”、反抢粮战斗,至34年9月底10月初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时止,在4年多时间里,整个三北地区共经历大小200余次战斗,毙、伤、俘日伪军数千人(全浙东为9197人。又缴获迫击炮、轻重机枪、步马枪等各类武器7128件,机、步枪子弹、手榴弹等38.72万枚,以及无线电台、战马、千磅炸弹、刺刀等军用物资)。使三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抗击日伪军的同时,还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挑衅进攻奋起自卫反击。仅民国31年11月28日至12月15日的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即与猖狂进犯之忠义救国军艾庆璋部进行大小29次战斗,共歼灭顽军2000余人,保卫了抗日根据地。
附:日军暴行录
民国27年2月27日、28年6月23日、8月16日,日机3度轰炸观海卫,在下营街、南门街、水门南街等处共炸毁房屋80余间,炸死25人,炸伤50余人。慈北第一名镇顿时瓦砾遍地,血肉横飞,令人惨不忍睹。
民国28年6月23日,日机轰炸范市,在通济弄口等闹市处投弹2枚,炸死、炸伤40余人。
是年10月29日清晨,日舰1艘驶近龙山洋面,向岸上发射炮弹27发,毁民房数间。次年7月16日12时许,日舰8艘又驶抵龙山海口,向岸上发射炮弹30余发。
民国30年9月,日军田尾部侵占周巷镇海莫村,强拆民房65间;抢走皮棉7500多公斤,活埋村民7人,强奸妇女12人,一未成年少女也未能幸免。
民国31年1月,日军火烧新浦腰塘,27户民房尽成灰烬,119人无家可归。
同年5月某日,日军窜扰东安乡解家村,将一不及走避之木匠强行揿入水缸,再用刺刀刺死。次日,日军又至解家村,强奸妇女,用刺刀刺死方姓农民兄弟俩后,再割下两人头颅取乐。
6月26日,日军第三警备队小野部闯入浒山镇,将居民驱集在大街上,然后用机枪、刺刀、手榴弹等打死、刺死、炸死群众8人,伤2人。
10月18日,日军杀害阳觉殿道士、道姑12人,并烧毁大部殿堂屋宇。
12月13日,日军侵扰坎东时,打死农民徐开敖等7人。
民国32年1月,周巷镇东河沿工人吴家宝,被日军抓去刺死,尸体被抛入河中。
民国33年某月,日军骚扰相公殿后,将农民张邦贵、施金福抓到庵东,张被砍头,施被枪杀。
同年6月24日,日军200余人包围龙山伏龙寺,纵火焚毁殿宇,并将寺内和尚7人赶入火中活活烧死。
第六节 解放战争
窖湖夺枪 民国36年(1947)3月11日晚,为配合解放战争,开辟敌后战场,中共四明工委委员陈爱中、中共慈镇县特派员赵士炘和沈宏康等12人,突袭镇北窖湖乡公所,缴获长短枪12支、子弹300余发。于12日建立慈镇县武工队,开展武装斗争,重新创建革命根据地。
夜袭范市 民国37年11月12日深夜,慈镇县大队会同各区武工队在内线配合下,进袭镇海县保警大队范市据点,直捣中队长李伯仁及警士卧室,不到半小时,即全俘李伯仁及以下40多人(仅1人逃脱),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50余支、子弹1箱。驻附近施公山及龙山之国民党军、警闻讯后,仓皇撤走。
小安街缴枪 民国38年3月2日晚,余上县地方武装“飞虎队”和四明山主力“勇猛”两个排联合包围驻小安街国民党税警第三区第十五队,在内线配合下,俘其1个分队人员,缴获机枪1挺、掷弹筒2个、长短枪20余支。
国民党军起义投诚 民国38年5月6日晚,经过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余上县工委策动,驻余姚盐场国民党两浙税警总队第二支队独立第三、第四中队近300人,在总队参谋李自强及中队长王干卿等率领下宣布起义,并散发《告盐场同仁书》。起义部队在余上县武工队接应下进入四明山,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东第二游击纵队第五支队第四大队。22日,国民党龙山区长姚鹏程在中共慈镇县工委策动下,率龙山区自卫队90余人宣布起义,由慈镇县办事处在镇北横溪十字路接受姚部起义。整顿后将该部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第二军分区。1949年6月,浙江省军区第二军分区收编投诚的驻庵东余姚盐场900余名两淮盐警。
解放慈溪县城 1949年5月24日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六十六师从余姚出发,向宁波进军。六十六师某部在途经三七市时,与负隅顽抗之国民党慈溪县自卫总队第一中队接火,当场击毙其中队长,俘其全部。六十五师某部在县城东山、西山与国民党军六六三团三营遭遇,迅速展开战斗,逼其1个连缴枪,余溃逃。9时,解放军胜利进入慈溪县城。同日,慈镇县大队所属姚东区武工队进驻浒山,浒山镇解放。
第七节 剿匪
慈溪现境解放后,以“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钱江纵队司令”金颂新、“钱江南岸联防指挥部纵队长”王文熊、“海北纵队队长”王八妹等为首的国民党武装土匪特务,盘踞沿海岛屿,收罗境内帮会头子、惯匪、恶霸、地痞及流氓、散兵游勇,给番号、封官衔,指使其武装袭击乡镇人民政府;杀害农村干部和民兵积极分子;破坏征粮、减租;到处放火、抢劫、掼“炸弹信”敲诈勒索、强奸妇女,严重扰乱革命秩序,危害社会治安。驻慈溪、余姚两县人民解放军和两县地方武装、广大民兵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剿匪斗争。
1949年6月5日,解放军浙东第二游击纵队一大队所属3个中队和浒山区中队在浒山地区围剿“浙东行署余姚独立第一支队”武装股匪150人,缴获步枪82支,次日击毙其“支队长”、姚北著匪陈金木。
1949年7月9日晨,窃踞舟山的国民党军第八十七军二二一师2个团约1000余人在龙山登陆,分股进犯澥浦、河头、金夹岙等地,并捕走龙山区长忻一波等5人。次日上午,解放军六十五师一九四团及六十六师一九七团在骆驼桥地区集结后分路堵击,午后追至龙山,国民党军向海上溃退。
1950年2月8日晚,慈溪县大队、逍林区中队在8乡民兵配合下,全歼盘踞在双桥乡东塘港三渎庙内的“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钱江纵队直属行动大队”王杏杏股武装匪特13人。
1950年5月,逍林、浒山、庵东等区中队在胜山东北沿海歼灭“苏浙边区指挥部独立纵队”冯钿宝、戚坤成股,俘57人,投诚80人。
至1950年底,境内27股武装匪特全部肃清,共约1100人。其中被歼22股800余人,投诚1股100余人,歼灭潜逃至沿海岛屿的4股180余人。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