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农民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67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民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2
页码:
617-618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农民团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解放前农会、解放后农会、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关键词:
慈溪县
群众团体
农民团体
内容
解放前农会
民国15年(1926)9月,在中共马家路支部领导下,姚北柯东乡成立农会,发动农民开展“二五”减租斗争。16年2月下旬,建立国民党慈溪县党部所属的慈溪县农民协会,接收了早期建立的慈溪县农会。3月至4月初,慈北观海卫、海晏庙及姚北高王等地相继建立中共领导的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各农会组织均中止活动。18年,国民党余姚县当局在大云、潭海、周朝镇、马家路等地扶植建立农会。次年,以上4地农会均接受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是时共有会员1400多名。
民国34年10月后,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在潮塘、宗汉、白沙、精忠、义五、义四、云城、大云、乌山、周朝镇、择浦、胜山、坎墩镇、天东、龙南、逍林、永凝、三管、天潭、周巷镇、彭泾、双桥、庵东镇、浒山镇、福寿等25个乡镇建立农会。其中部分乡镇的农会骨干与中共余上县工委及所属组织保持联系,多数乡镇农会受国民党当局操纵。1949年5月解放时,各乡镇农会均解体。
解放后农会
解放初,全县各乡镇相继建立农会。1949年10月20日召开慈溪县农民代表大会,成立慈溪县农民协会后,整顿、充实乡(镇)、村农会,管辖农村所有重大事情,在协助政府发动农民投入剿匪、反霸斗争,完成征粮支前任务、搞好土地改革和参加互助合作、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954年4月,县农会并入县委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基层农会工作逐渐由农业社替代。
1965年“四清”运动中,为了重新组织阶级队伍,于2月22日召开慈溪县贫下中农代表会议,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并在公社、大队各级普遍建立贫协组织。1967年5月为“贫代会”所取代。
附: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1967年初,少数农民进县城建立“造反”组织,后称慈溪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简称“贫代会”)。“贫代会”与“工代会”、“红代会”一起(简称“三代会”)多次批斗党政部门领导干部。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贫代会”即告解体。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