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解放后党的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66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解放后党的组织
分类号:
D665
页数:
7
页码:
692-598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党的组织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中共慈溪县委员会、中共慈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关键词:
慈溪县
中国共产党
组织
内容
1949年6月中旬,中共浙江省第二地委批准建立中共慈溪县委员会。1950年,建立中共慈溪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各区和有条件的乡、村,均在解放初即开始整顿或建立党的组织。1952年11月起,又在政府部门设置党组。1954年12月,县委设常委会。1956年5月召开中共慈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至1987年底,计举行党代表大会7次,全县有政府部门党组、党委44个,县企事业单位党组、党委18个、总支部2个、支部8个,区、乡(镇)党委73个,总支部12个、支部2344个。
中共慈溪县委员会
1949年6月中旬,中共浙江省第二地委批准建立中共慈溪县委员会,有委员4名。后经4次充实调整,至1956年5月增至20名。1954年12月建立常务委员会,由王淮亭、郭子栋、苏守山、陈观亭、鞠瑞友等5人组成。1956年6月起,县委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至1987年,共历7届。届内人员变动,则由上级决定。
第一届(1956年6月至1958年12月) 有委员24名,候补委员4名。全会选举王淮亭、苏守山、鞠瑞友、孙宗凯、周文祥、陈旭、叶靳7人组成常委会。届内离任的有王淮亭、周文祥,调入或升任的有鲍纯甫、陈观亭、林山、郭子栋(调任4个月)。
第二届(1958年12月至1963年2月) 有委员20名,候补委员3名。全会选举鲍纯甫、苏守山、陈观亭、鞠瑞友、陈旭、叶靳、林山、沈根生8人组成常委会。届内有两次大的调动,离任的有鲍纯甫、陈观亭、林山,调入或升任的有黄建英、赵克吉、李金溪、王林来、李永年、乔安林、童新贤、刘迪、高成裕、徐渭珍,调任后又离任的有赵承和,终届时常委会由15人组成。
第三届(1963年2月至1967年5月) 有委员19名,候补委员2名。全会选举赵克吉、苏守山、黄建英、乔安林、李金溪、鞠瑞友、刘迪、高成裕8人组成常委会。届满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未能如期换届。至1967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委工作中止。届内离任的有,赵克吉、苏守山,调入或升任的有徐渭珍、姚文琪、姚学礼。
1969年9月,成立县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由张昭福、葛元华、李荫庭、李国埠、董振江、于天才、乔安林、姚学礼8人组成。
第四届(1970年11月至1978年12月) 有委员36名,候补委员5名。全会选举张昭福、于天才、董振江、乔安林、姚学礼、梁根生、赵书文、周华苗8人组成常委会。届内有大的调整,离任的有张昭福,调入或升任的有黄建英、荀超、罗祥根、王以丰、高成裕、汪雅飞、徐渭珍、鞠瑞友、沈根生、黄鸿铨、蔡志浩、郑斌瑞、苏丁和、俞月珍。1978年4月再次调整,常委会由高成裕、华克明、荀超、汪雅飞、罗祥根、周华苗、沈根生、蔡志浩、郑斌瑞、苏丁和、俞月珍、王雅根12人组成。
第五届(1978年12月至1984年5月) 有委员33名,候补委员6名。全会选举高成裕、华克明、汪雅飞、苏丁和、王雅根、沈根生、郑斌瑞、俞月珍、罗祥根、周华苗、宋锡康、孔文林、蔡志浩、刘传贤、刘振玉15人组成常委会。届内离任的有高成裕、汪雅飞,升任的有徐长源。1984年1月机构改革,常委会改由苏丁和、谢建邦、王雅根、宋锡康、胡永先、郑斌瑞、俞月珍、金耀根、叶沛芳、江成达、崔纪扬11人组成。
第六届(1984年5月至1987年5月) 有委员29名,候补委员6名。全会选举苏丁和、谢建邦、王雅根、宋锡康、胡永先、郑斌瑞、俞月珍、金耀根、叶沛芳、崔纪扬、江成达11人组成常委会。届内离任的有金耀根、崔纪扬,调入或升任的有岑初申、周信浩。
第七届(1987年5月~) 有委员29名,候补委员6名。全会选举陈仲方、谢建邦、胡永先、王惠民、俞月珍、吴桂英、叶沛芳、周信浩、岑初申9人组成常委会。
县委主要领导人名录 县委书记、副书记在1949年6月至1956年5月间由上级任命,1956~1987年由历届县委全会选举产生。1958年12月至1962年12月间曾建立书记处。1969年9月曾建立县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由上级任命。届内书记、副书记的调整由上级党委决定。
县委工作机构 县委办公室。1949年6月设县委秘书处,1954年10月改为县委办公室,1967年5月中止,1971年8月恢复。
组织部。1949年6月设,1967年5月中止,1977年5月恢复。
宣传部。1950年7月设,1967年5月中止,1977年5月恢复。
统一战线工作部。1951年7月设,1967年5月中止,1978年12月恢复。
党校。1950年夏设县乡村干部训练班,1953年改县干部学校,1956年1月更名为县委干校,1961年6月始称县委党校,1967年5月中止,1973年5月恢复。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小组。1957年5月设县委征集革命历史档案文物资料小组,1960年4月改称地方党史资料研究小组,1963年2月更名党史资料研究小组,1967年5月中止,1981年8月重设,称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小组。
农村工作部。1954年4月设县委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1956年6月改称农业合作部,1959年4月与行政机构并建称县农林管理部,1961年9月改称县委农村工作部,1963年2月撤销,1964年6月设县委农业办公室,1967年5月中止,1984年1月重设县委农村工作部。
政法委员会。1981年4月设。
老干部局。1983年7月设,1984年1月改称老干部办公室,12月复称老干部局。
县级机关党委。1956年8月建,1967年5月中止,1971年7月恢复。
民运部。1950年3月设,1951年9月撤销。
文教部。1956年5月设,1958年2月撤销。
政治研究室。1959年5月设,1960年4月撤销。
财政贸易部。1954年6月设,1959年4月与行政机构并建称县财贸粮食部,1961年10月恢复县委财政贸易部,1962年5月撤销。
城镇工作部。1952年8月设,1954年4月改称供销手工业合作部,1956年5月更名手工业部,1958年5月改名工业交通手工业部,1959年4月与行政机构并建称县工业交通部,1962年5月恢复县委城镇工作部,1967年5月中止。
县级以下党组织 县级行政机关党组、党委。1952年11月建立中共慈溪县人民政府总党组和政法、财企分党组,1954年10月县委、县人民政府迁至浒山后中止。1961年建立县人民武装部党委。次年3月建立县政法党组,1967年5月中止。1971年7月建立县革委会政治工作组、人民保卫组、生产指挥组3个党委,人民保卫组党委于1972年11月撤销,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党委于1977年5月撤销。1977~1978年,共建立16个党组。1979年1月至1987年5月,新建和并建为28个党组、党委。至1987年底,县级行政机关共有党组26个、党委18个。
区委。1954年10月调整县境前,有庄桥、城关、云山、丈亭、陆埠、观城、鸣鹤7个区委。以后,区委机关设置情况时有变化,主要如下:1954年10月调整县境后,有观城、鸣鹤及龙山、逍林、浒山、周巷、泗门7个区委。1956年2月撤区并乡,区委一度撤销。1957年1月恢复,时庵东已划归慈溪,故全县有区委8个。1958年9、10月,全县以区为单位建成7个大公社(观城、鸣鹤两区合并为1个公社),区委改称公社党委。1961年6月析置长河公社,全县有公社党委8个。1961年9月,公社党委复称区委。1967年5月,各区委均中断活动。1970年5月起由党的核心小组取代。1971年,各区委恢复。1979年因再度调整行政区域,划出泗门区委,划入龙南区委(后改称横河区委),至1987年底,全县仍有区委8个。
乡镇党委。1949年5月至1950年初,现县境共建16个乡镇党支部。1950年4月后,乡镇规模划小,至1955年,全县共建70个乡镇支部、8个乡镇总支部,浒山、周巷2个县直属镇党委,庵东镇工委。1956年初合并乡镇,至1958年10月前,全县共有乡镇党委24个、总支部19个、支部1个。1958年10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各乡镇党组织改建为92个管理区(大队)总支部。1959年6月,观城、浒山、周巷3镇改建为县直属镇党委。1961年10月调整公社规模,至1967年5月前,全县改建为60个人民公社(镇)党委。1967年5月,各公社(镇)党委中止。1970年1月起,全县先后建立55个公社(镇)党的核心小组。8月以后,恢复为63个公社(镇)党委。1971年6月,浒山镇党委升格为县直属镇党委。1983年政、社分设后,各公社党委均改称乡党委。至1987年,全县共有乡镇党委65个,其中建制镇党委15个、乡党委50个。
县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955~1966年,在县属工厂、农业科研机构、中等学校和医院中,先后建10个党支部。1967年5月后,各党支部停止活动。1970年后恢复。至1978年4月,共建党委7个、党支部5个。1987年,全县共有县企事业单位党委13个、党组5个、总支部2个、支部8个。
总支部、支部。1949年,全县有基层党支部26个,其中农业支部25个、机关支部1个。1987年,全县共有总支部12个、支部2344个(不包括县委直接管理的县级企事业单位党总支和支部)。
中共慈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0年下半年,设立中共慈溪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6月改名为中共慈溪县监察委员会,1959年又改为中共慈溪县委监察委员会,1967年5月中止,1978年12月重设,称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1月改为中共慈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5月建立常务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1987年5月,纪委全委会选出常务委员5名。
历任纪(监)委书记:刘春泉(县委委员,1950年下半年至1952年3月)、毕向荣(县委副书记,1952.3~8)、任子诚(县委副书记,1952.8~1954.9)、苏守山(县委副书记,1954.9~1955.2)、范雪伦(县委委员1955.2~1956.6)、鞠瑞友(县委副书记,后为常委,1956.6~1967.5)、孔文林(县,委常委,1978.12~1984.1)俞月珍(县委常委,1984.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