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与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6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与活动
分类号: D665
页数: 5
页码: 588-692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党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大革命时期党组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
关键词: 慈溪县 中国共产党 组织与活动

内容

大革命时期党组织 大革命时期,三北地区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高涨。庵东盐民暴动,棉区农民的抗暴斗争此起彼伏。马列主义和中共的革命主张开始在进步青年中传播,为中共地方组织的建立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1925年开始建立党组织,至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现境内先后成立3个党支部,有50余名党员。
  中共坎镇支部。1925年4月,中共杭州支部派遣岑鹿寿至庵东盐区,以玉顺廒司事身份从事宣传组织工作。翌年,发展2名盐工入党,建立中共坎镇支部,岑任书记。1927年2月下旬,陈云带领陈公庆等4名党员和1名共青团员,自上海到余姚隐蔽。抵姚后,即偕谢庆斋、徐新之等到二灶、逍路头指导党组织开展农、盐民运动,至3月上旬离去。是年3月18日,为抗议克扣盐资,支部发动群众游行,并将阻挠运动的大地主高锦泰父子押送余姚县署,旋即成立余姚盐场盐民协会。26日协会办事处遭盐霸袁功亭及庵东商民保卫团黄春晓等百余人捣毁。4月初,避居外地,的岑等百余名骨干,联络进步人士联名向全国报馆通电:“务望各界一致声援,以除大蠹”,引起强烈反响。宁绍台农民协会调集上虞、慈溪洪塘、姚北高王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配合余姚县纠察队,于11日在庵东四塘、六塘围击商团。黄春晓潜逃,形势大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岑等中共党员遭国民党当局通缉,支部活动中止。
  中共马家路支部。1926年8月,在上海共青团中央任《中国青年》发行部干事的孙鸿湘(浒山人),受党组织派遣到柯东乡,介绍当地小学教员施若愚、黄月樵、马钟秀入党。9月成立中共马家路支部,施、黄先后任书记。支部成立后,即发动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开展“二五”减租。次年3月,又发动周塘等地万余农民到潮塘大地主张谷香家“吃大户”,开仓放粮1.5万余公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黄遭通缉,支部工作改由房均茂主持,时有党员约30人。6月下旬,支部开会时遭省防军袭击,名册被抄,多数党员被迫撤离,黄顺炎等3名党员惨遭杀害,支部停止活动。
  中共慈北支部。1926年9月,慈北发生声势浩大的农民闹荒暴动,引起中共宁波地委以致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注意。地委遂指示已回三北的中共党员沈松龄(沈邦祺)、共青团员李顺庆(李心青)“吸收同志”,“结识领袖”,领导斗争。次年2月建立中共慈北支部。时李已入党,任书记。并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帮助建立国民党慈溪县第六区党部。同时发动组织农民协会、店员工会等群众组织,开展革命斗争。3月25日,发动2000余农民斗争东山头土豪吴启夏。当日下午,李等党员家遭地痞捣毁。次日,再次开会斗争吴启夏。27日,又发动800余农民赴县署请愿,迫使知事左公潆释放在上年闹荒暴动中被捕的4名农民。“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顺庆、沈松龄遭通缉,党员避居外地,支部活动中止。
  同时,中共庄桥(今宁波市江北区)支部党员赵燕荪调县城,与当地党员傅林生、郑衍文、曹声潮一起帮助改组国民党慈溪县党部,并组建中共慈溪特别支部,有党员11人,赵任书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亦被迫停止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党组织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党员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党的组织迅速恢复、发展。至1927年底,现县境已建有2个区委、5个支部。曾先后成立中共慈溪县委员会、中共三北特别委员会,并一度建立工农红军。
  中共慈北区委。在中共宁波县委帮助下,1927年夏,李顺庆、沈松龄返慈建立中共观海卫、裘家、沈师桥3个支部。同时成立中共慈北区委,对各党支部实行统一领导。区委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发动浙东农民暴动的指示积极发展党员,至11月,已有党员100余人,其中有14人为“四·一二”前入党的老党员。
  中共慈溪县委。1927年11月,省委派周祥福到慈北指导武装暴动,在裘市崇义学校建立中共慈溪县委,严士英(严慈)任书记,直属省委领导,下辖观海卫、裘家、庄桥3个区委。是时,龙山、逍路头亦建有党支部。不久因《浙东暴动计划》在杭州被国民党当局查获,县委机关即遭破坏,严士英及委员潘小梅、阮秀琴等10余人被捕,潘在杭州万松岭被害牺牲。
  中共三北特委。中共慈溪县委遭破坏后,中共浙江省委于同年12月再派周鼎、周祥福赴三北建立中共三北特别委员会,作为暴动指挥机关,原区委、支部均属特委统一领导。次年4月,周鼎被捕,特委及下属党组织均中止活动。
  组建红军的工作。1930年7月,中共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派史济勋至坎墩,联系原余姚县纠察队长费德昭发动农、盐民暴动。8月初,建立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费德昭任师长,史济勋任党代表,洪传扃任政治部主任。战斗数月,遭省保安队“清剿”,于10月下旬被迫疏散,领导人及多数党员避居上海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共三北地方组织迅速发展壮大。1941年5月以后,建立三北抗日根据地统一的党组织,领导三北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938年5月,金如山(金且安)、邵明(徐嘉恩)、朱兆祺(朱洪山)、徐永绥等中共党员,由山西八路军学兵队经丽水派回慈溪,在慈东洋墅(今宁波市江北区)建立中共慈溪县工作委员会,周朴农(周春先、周鸣宇)任书记,隶属中共宁绍特委。同时,陈小平在长河市、马家路、相公殿等地发展党员。7月建立中共长河市支部。8、9月,邵明、朱兆祺在慈北活动,先后建立中共东山头、观海卫、附海支部。中共余姚县工委派谢廷斋到逍路头、大云乡、相公殿等地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党组织恢复、发展后,革命斗争重新高涨。长河市支部发动农民建立多个战时合作社,并成立余姚县战时合作社联合社。10月,中共余姚县工委在长河市召开县工委第一次会议。会后,发动大云乡佃农揭发大地主高锦泰武装抓捕佃农、掠夺100多户佃农海涂地的罪行,迫使余姚县法院作出判决,责令高承认佃农佃权,放回被抓捕人员,退还被占土地。1939年1月,中共慈溪县工委改建为中共慈溪县委员会,金如山任书记。同月,戚铭渠在龙山思敬小学吸收进步青年入党,建立党小组。2月后相继建立中共周巷区委员会、浒山区委员会和盐区工作委员会(9月改称中共盐区委员会)。3月,中共慈溪县委派詹胜之(詹步行)协助邵明、朱兆祺开展慈北抗日救亡运动。5月,各党组织发动志愿兵运动,动员适龄青年参加抗日武装。9月,中共余姚县委在马家路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浙江省首届代表大会精神,宣布余姚县委为中共余姚中心县委。10月9日晚,慈溪政工队城区组中共支部书记方乃秘密张贴中共中央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被国民党慈溪县党部扣押,慈溪政工队中已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相继撤离。10日,龙山思敬小学党小组发动千余群众示威游行,抗议大汉奸汪精卫卖国投降罪行。1940年1月,陈卓(钱乃康)任中共慈溪县委书记。3月,中共盐区区委和余姚县政工队驻盐场区队发动万余盐民,开展反对降低卤晶价格的斗争,迫使余姚盐场公署和诸暨卤晶商收回压价布告。6月,中共余姚中心县委在樟树庙召开会议,贯彻中共中央“五·四”指示,研究在当前逆转形势下作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已暴露的干部和党员转入隐蔽斗争。8月,成立中共慈北区委。至是年秋,现县境共有4个区委、34个党支部、240余名党员。1941年3月下旬,中共宁属特派员王文祥在慈西(今属余姚市)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皖南事变后的浙东形势,贯彻“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决定党的机构由委员会制改为特派员制,取消区委,停止支部活动,领导方法采取单线联系(12月起由谢仁安任中共慈溪县特派员)。
  1941年5~9月,中共浦东工作委员会领导的浦东地区的抗日武装,南渡杭州湾,到三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42年夏,根据地基本形成,三北各党组织结束特派员制,于7、8月分别建立中共慈镇县委员会(始称县工委)、中共余上县委员会。1943年2月,余上县划出余庵公路以东地区,慈镇县划出慈北区、慈西区,建立中共慈姚县委员会。1945年5月,撤销中共慈姚县委,新建中共慈镇中心县委,下辖镇海县委(由慈镇县委改名)和慈北、慈西、浒山区委(9月,浒山区委划归中共余姚中心县委领导)。8月,抗日战争胜利,中共余上县委改建为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下辖新建的中共庵东特区委员会和崧厦、周巷、临山、马渚区委。至10月初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时,现县境设有中共慈镇、余姚2个中心县委和中共镇海县委、庵东特区委员会,下辖龙山、慈北、浒山、周巷4个区委、56个支部,共有党员760余名。
  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 1945年10月初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后,留守三北的党组织由委员会制改为特派员制,蒋子瑛任中共慈镇县特派员,项耿任中共余上县特派员,肖贻、寿俊安(寿静涛)任中共余上县副特派员。10月23日,蒋子瑛在慈东洋墅大袁陈村(今宁波市江北区)遭慈溪县自卫总队何九峰部围袭而牺牲;项耿、肖贻在去伍家板桥途中遭国民党军尾追而撤离余上,去苏中地区寻找上级组织,寿俊安原地隐蔽。12月,龙山、观城两区特派员亦相继转移外地,党的活动停顿。1946年4月,寿俊安与中共四明特派员刘清扬接上关系。四明特派员于5月任命黄明为中共余上县特派员;9月又任命陈爱中为中共鄞慈镇特派员。11月,陈与中共庄市区(今宁波市镇海区)特派员沈宏康接上关系。
  1947年1月,中共四明工作委员会任命赵士炘为中共慈镇县特派员。2月,根据中共中央上海分局“关于开展游击战争,争取迅速打开局面,建立敌后第二战场坚强堡垒”的指示,先后派沈宏康等找回一批隐蔽上海的党员干部。3月,黄明遭捕被害,改由余先任负责人。11日晚,赵士炘、沈宏康和中共四明工委委员陈爱中等共12人,突袭窖湖乡公所,缴获步、短枪12支和子弹300余发,就地处决欺压群众、侵吞浙东游击纵队所存物资的乡总干事。次日建立慈镇县武工队。4月成立中共慈镇县工委,赵士炘任书记。5月成立中共余上县工委,余先任书记。6月下旬起,慈镇县武工队先后镇压3名反动保长,使慈北地区多数国民党乡镇政权一度陷于瘫痪。10月,龙山、观城两区并建为中共慈镇县中区工作委员会。12月底,中共慈镇县工委在掌起桥举办为期一周的党员干部训练班。
  1948年2月,建立中共慈镇县东区工作委员会。4月建立中共慈镇县西区工作委员会。5~8月间,中共余上县工委联络点周巷“新新公司”、慈镇县东区黄沙闸联络站先后遭破坏,致东区、中区部分革命志士遭捕或牺牲。10月,中共慈镇县工委召开扩大会议,作出群众工作、扩军工作等11项决议,决定建立中共姚东区工作委员会和区武工队。同月,中共余上县工委将周巷、庵东、浒山划编为三区。
  1949年1月,杨展大任中共慈镇县工委副书记。2月在游源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制定巩固老地区、开辟新地区的工作方针。是月,慈镇县建立中区区署,余上县建立三区、四区两个区署。4月初,中共慈镇县工委指示弃暗投明的慈溪县政府督学黄际风,保护好县政府各部门档案,等待解放接管。下旬,县工委直属澥浦支部及宁波三一中学党小组,分别在宁波市区和慈溪、镇海县城内张贴中共浙东临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第二游击纵队发布的《为迎接胜利告浙东各界人民书》、《约法八章》及宣传标语。其时,慈镇县大队在上林湖山区遭国民党军3天3夜“围剿”由杨展大、谈仲华率领百余人向四明山转移,留下一个排约20人坚持慈镇地区斗争,。5月上旬,县工委在戚家山召开会议,部署迎接解放军南下、接管县城和支援前线等项工作。中旬,县工委在姚东游源举办入城干部培训班,40余人参加,学习约法八章、城市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迎接解放。下旬,县、区分别建立支前办事处。24日晨,解放军六十五师一九五团解放慈溪县城。中共慈镇县工委率县大队、进城工作组于当日进驻县城,姚东区武工队也于同日进驻浒山。至此,慈溪县境解放。现县境有区工委2个,配特派员区1个,支部21个,共有党员250余名。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