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沿海排涝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沿海排涝闸
分类号: TV697.1
页数: 3
页码: 334-3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沿海排涝闸、沿海排涝闸随海涂淤涨外移,至今分布在沿海一线海塘的出海排涝闸共34座,95孔,净孔径315.5米,流量614立方米/秒(指现有排水流量,下同)。
关键词: 慈溪县 水利 沿海排涝闸

内容

沿海排涝闸随海涂淤涨外移,至今分布在沿海一线海塘的出海排涝闸共34座,95孔,净孔径315.5米,流量614立方米/秒(指现有排水流量,下同)。
  大海闸 位于龙山农垦场大海浦海口。1982年10月建。1孔,净孔径3米,流量5立方米/秒。
  镇龙浦闸 位于龙山乡镇龙浦海口。清乾隆十七年(1752)龙头场盐课司沈昂督建。1957年重建,初为1孔,后扩至3孔。1985年又建镇龙浦,九塘闸,3孔,净孔径12米,流量40立方米/秒。
  灵峰浦闸 位于龙场乡灵峰浦海口。1954年在八塘浦口建民主闸,1孔,净孔径2.2米,1984年扩至3孔,净孔径8.2米。民主丁坝建成后,1983年建灵峰浦九塘闸(未筑九塘,当地称灵峰浦闸),3孔,净孔径9米,流量25立方米/秒。
  淡水泓闸(和平闸、即五号闸) 位于县第二农场淡水泓海口。清乾隆前已在浦上建闸,咸丰四年(1854)移闸于下新塘。1954年在浦口建和平闸,2孔,净孔径5米。1978年1月扩建为5孔,净孔径14米,流量20立方米/秒。
  施山闸(四号闸) 位于沿海乡施山泓海口。1952年建。1孔,净孔径2.5米,流量3立方米/秒。
  甸山闸(三号闸) 位于甸山乡路东泓海口。1952年建。1孔,净孔径2米,流量3立方米/秒。
  沿海闸(二号闸) 位于沿海乡跃进河海口。1952年建。1孔,净孔径2.5米,流量2立方米/秒。
  淞浦闸(红旗闸) 位于淞浦海口。明永乐二年(1404)建有淞浦上闸,3孔,东一孔属镇海县,中西二孔属慈溪县。后因海涂淤涨,淞浦北伸,1962年在淞浦出海口建淞浦闸,3孔,净孔径8.5米。1977年底,淞浦拓宽,1978年扩建为6孔,净孔径17.5米,设计排水流量115立方米/秒,现有排水流量40立方米/秒。
  新安闸 位于掌起镇牛洋河八塘海口。解放前有闸,称永安闸。1978年重建,1孔,净孔径3米,流量5立方米/秒。
  古窑浦八塘闸 位于五洞闸乡古窑浦海口。原在八塘上建有五洞闸,1956年修建,净孔径12.6米。1983年在该闸外新建八塘闸1座,5孔,净孔径15米,流量10立方米/秒。
  裘家浦九塘闸 位于洋山乡裘家浦海口。原八塘上建有胜利下闸,1孔,净孔径3米。1978年建九塘闸(未建九塘),1孔,净孔径3米,流量20立方米/秒。现已淤塞。
  淹浦九塘闸 位于淹浦乡淹浦海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旅日华侨吴锦堂捐资在七塘上建五洞闸,在八塘上建六洞闸。1984年将六洞闸中,的2孔拆建拓宽,总孔径增至17.1米。1985年12月建九塘闸,翌年竣工,4孔,净孔径16米,流量30立方米/秒。
  罗郑甲九塘闸 位于淹浦乡罗郑甲河海口。1982年11月兴建。2孔,净孔径6米,流量10立方米/秒。
  海黄山闸 位于师桥镇高背浦海口。原在高背浦八塘建有高背浦闸,1孔,1965年扩为2孔,净孔径5.8米。70年代后,高背浦延伸拓宽,该闸扩至5孔。1974年在九塘浦口兴建海黄山闸(又称高背浦下闸),4孔,净孔径12米,流量50立方米/秒。
  方家浦九塘闸 位于观城镇方家浦海口。解放前有闸,1953年在七塘上重建民建闸,1984年改闸为桥,新建八塘备塘闸。浦面拓宽后,又建九塘闸,4孔,净孔径15米,流量25立方米/秒。
  徐家浦九塘闸 位于东山头乡徐家浦海口。1962年建八塘闸,1孔,1978年扩为4孔,净孔径12米。同年10月在浦口新建九塘闸,3孔,净孔径15米,流量15立方米/秒。
  龙舌浦九塘闸 位于观城镇龙舌浦海口。1963年在八塘上建龙舌浦闸。1983年6月建龙舌浦九塘闸,1孔,净孔径3米,流量5立方米/秒。
  郑家浦九塘闸 位于附海乡郑家浦海口。1955年在郑家浦与蛟门浦会合处建合作闸,3孔,后扩建至5孔,净孔径14米。1975年建郑家浦九塘闸,5孔,净孔径15米,流量20立方米/秒。
  洋浦八塘闸 位于洋浦八塘海口。1964年建。1孔,3米,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现已淤塞。
  半掘浦十塘 闸位于新浦镇半掘浦海口。1960年建半掘浦八塘闸,5孔,净孔径13米。1975年外移1000米,建九塘闸,7孔,净孔径21米。1985年11月建十塘闸(未筑十塘),6孔,净孔径24米,设计排水流量106立方米/秒,现有排水流量80立方米/秒。
  新浦九塘闸 位于新浦海口。1966年建八塘闸。1981年建九塘闸,2孔,净孔径8米,流量2立方米/秒。
  沙滩浦九塘闸 位于东三乡沙滩浦海口。1976年建。2孔,净孔径6米,原为盐区纳咸闸,流量2立方米/秒。
  水云浦九塘闸 位于东三乡水云浦海口。1972年建。3孔,净孔径9米,流量10立方米/秒。
  拖落浦九塘闸 位于东三乡拖落浦海口。1972年建。2孔,净孔径6米,原为纳咸闸,流量2立方米/秒。
  一灶江九塘闸(革新闸) 位于东三乡一灶江海口。1971年建。2孔,净孔径6米,原为纳咸闸,流量2立方米/秒。
  四灶浦十塘闸 位于东二、东三乡交界的四灶浦海口。1957年建八塘闸,5孔,净孔径12.5米。1966年1月建九塘闸,11孔,净孔径27.5米。1975年11月在九塘闸外1000米处建十塘闸(未筑十塘),9孔,净孔径27米,设计排水流量100立方米/秒,现有排水流量65立方米/秒。
  二灶湾九塘闸 位于东二乡二灶湾海口。1973年建。2孔,净孔径6米,原为盐区纳咸闸,流量10立方米/秒。
  长征闸 位于东二乡直江海口。1979年建。2孔,净孔径6米。排涝、纳咸两用,流量15立方米/秒。
  高王路江九塘 闸位于西一乡高王路江海口。1983年建。1孔,净孔径3米。排涝、纳咸两用,现已废。
  增产江九塘闸 位于西一乡增产江海口。1978年建。1孔,净孔径3米,排涝、纳咸两用,流量8立方米/秒。
  胜利闸 位于西二乡增产江海口。1975年建。2孔,净孔径6米,原为纳咸闸,流量10立方米/秒。
  三八江九塘闸 位于西二乡三八江海口。1958年建八塘闸当地称丰收闸,3孔,净孔径6.9米,后扩大为6孔,净孔径17.1米。三八江拓宽后,,1985年12月建九塘闸,翌年底竣工,4孔,净孔径16米,设计排水流量102立方米/秒,现有排水流量50立方米/秒。
  陈家路江九塘闸 位于西三乡陈家路江海口。1973年建。2孔,净孔径6米,原为纳咸闸,现已淤塞。
  建塘江九塘闸 位于西三乡建塘江海口。1964年在建塘江八塘上建有西棉闸,2孔,净孔径6米。1980年建九塘闸,3孔,净孔径15米,设计排水流量108立方米/秒,现有排水流量50立方米/秒。
  1984年后,已废的沿海排涝闸有:大岙闸(即慈东闸,龙山农垦场境)、公浦闸(龙山农垦场公浦海口)、跳头闸(龙山农垦场跳头浦海口)、山下闸(龙场乡伏龙山西)、林家浦闸(即七号闸,龙场乡林家浦海口)、直落泓闸(即六号闸,田央乡直落泓海口)、跃进江九塘闸(西二乡跃进江海口,建后未用)。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