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17
颗粒名称:
概述
页数:
7
内容
慈溪地域春秋时属越,秦为句章县地。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县,县治设今之慈城镇。1954年调整县境,山南部分连同县城析归它属;慈北部分与新析入之余姚、镇海两县北部合成现县境,县级机关移至浒山镇。1987年有8个区1个区级镇、50个乡14个乡级镇,其中有老区乡(镇)49个,为革命老根据地县。总人口93.7万,平均每平方公里812人,为全国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现境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42′之间,为沪、杭、甬
三角地带连接区。县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以平原为主,“二山一水七分地”。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平原大部成陆于千年以内。全境地层稳定,土壤深厚肥沃,有大片海涂可资开发。气候湿润,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水资源因容蓄困难,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及台风、暴潮等。
公元前4500年左右,境内已有先民活动。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河姆渡、妙山八字桥等,原均在慈溪境内;新析入之童家岙遗址,亦属早期河姆渡文化。对这些遗址及沿山分布的商周墓葬的考古发掘证明,境内沿山一带稻作文化和海洋文化均相当发达。
从这时起至公元11世纪初,随海水北却,近山平原逐步成陆,居民渐次北移东迁,今杭甬公路线以南大片土地得到开发。沿山麓上林湖至杜湖一带,为中国古陶瓷发祥地之一,始于周代,自东汉至宋长盛不衰,留存至今的窑址,达170余处,窑区绵延12.5公里。越窑青瓷不仅上贡皇室,内销各地,还借海运外销世界20余个国家,其海运线有“海上陶瓷之路”之称。农业以山南为主,但杜湖、烛溪湖一带亦盛产稻米蚕桑。濒海地区有鸣鹤、石堰两个盐场,唐时已具相当规模,宋时盐产占全浙64%。航海业相当发达,从秦始皇遣徐福由大蓬山东渡日本的传说、大蓬山摩崖石刻的航渡内容遗迹、三国时孙权在东埠头一带操演水师并率楼船队出征的记载以及近年出土的航船构件等,均可想见当时的情景。
自公元11世纪初至鸦片战争爆发的800年间,慈溪现境的自然、经济、社会均发生重大的变化。杭州湾潮流的改变,使海涂淤涨加速,800年间岸线不断北移,最宽处达11公里。北宋庆历七年(1047)起,费时300年建成横贯姚北的御海长堤大古塘。嗣后步步推进,次第增筑海塘5条。先辈们掘浦挖渠,建滩造地,寸土斗汗,艰苦创业,无数乡民在战天斗地中葬身大海,终于使数百平方公里沧海渐成沃野。同时,因盐田陆续北移,脱盐老涂改种棉花,逐渐形成以植棉为主的综合农区,手工纺织业随之蓬勃发展。至元初,政府已“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清初,人民资是以生者占十之六七,三北遂以“棉库盐仓”著称。此外,五谷、蚕豆、油菜、杨梅、柑橘、瓜果、茶桑及麦冬等农林特产和水产捕捞亦渐有声名。商贸业勃兴,交易集市初散布于沿山一带,后逐渐集聚于大古塘一线。至明末,观海卫、范市、鸣鹤、浒山、周巷已成著名集镇。现境内计有市集22处,定期庙会14处,物产纷呈,交易繁荣,大量产品藉水运远销外地。
三北平原的开拓者,大都为逃荒避役由慈南、姚南及远地迁徙而来,生活困苦,勇于抗争。每遇海患天灾、官侵军掠及改朝换代期的战乱,即奋起反抗,拒官抗粮事件时有发生,而明季抗倭最为轰轰烈烈。洪武间,境内建观海卫及龙山、三山(浒山)二所,“三城共一脉,水火互相济”与余姚临山卫互为犄角。卫所间设巡检司,置烽堠,形成沿海防卫系统。嘉靖间,倭,众年有滋扰,所到之处屠城焚舍,杀人越货,鸡犬无存。三十五年(1556)县城数次遭焚劫。明将戚继光、俞大猷、卢镗等屡建战功于境内。在抗倭中,县人杜,槐以身殉国,庶民徐经十持棍格敌,龙山乡民血战海涂,沈师桥合族与倭搏斗,战死者达数百人,有6位妇女,夺刀自杀,拒辱明志,凡此种种均足以表明境内民众慷慨赴国难、舍生争生存的浩然正气。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文化的繁荣。南北朝后,佛教兴盛,沿山一带梵宇相接。南宋后广建学塾书院,生员成业者甚众。优秀人物代不绝人。东汉高士严光,唐初书法家虞世南,南宋哲学家黄震,江湖诗人高翥,创筑海塘的宋人谢景初、施宿,元人叶恒,明清战将杜槐、沈宸荃、熊汝霖,清初长于书画诗文的高士奇等,均为其中佼佼者。孙氏一族,宋以后名人辈出,有“龙南孙家境,官帽八百顶”之谚,多以文章道德为人称誉。
鸦片战争后,慈溪发生了急剧变化。海岸继续北移,但海塘长期失修,虽增筑1塘,也简陋而不完整,难御潮患。民国28年(1939),西部海岸内坍4.5公里,酿成重大灾难。棉花生产受洋棉冲击,产销均不景气。清末民初成片棉田一度改种罂粟。民国期间,曾建棉种试验场引入良种以与外棉抗争,终无显著成效。至抗日战争期间,棉价暴跌,“一斤皮棉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棉田面积锐减,仅为战前的一半。清咸丰间改进制盐工具,盐业产、质量提高,庵东盐场发展为全国重点民营盐场之一,但民国2年之后,帝国主义藉“善后借款”控制盐政大权,大肆侵吞盘剥,致盐产虽富仍无利于国计民生。宁波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刺激了慈溪现境农副产品的出口,蚕豆、麦冬、长河草帽及三北藕丝糖等开始享誉海内外,但不平等的交易,并未使经济真正得益。战乱时期一度畸形发达的土纺土织,虽解决了棉花滞销的部分困难,但仍无助于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在这百余年中,境内经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日益衰败调敝,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全境仅有师范、初中、医院各1家,人民生活极其贫困。
生活的困顿和无出路,迫使人们纷纷外出谋生。一些出外经商办实业者,渐渐在外埠金融业、航运业、药材业、烟草业等行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津、汉、沪等处,执商界之牛耳”旅沪巨商虞洽卿、侨日华商吴锦堂即其突出者。他们中有不少人,还回乡办实业,兴,交通,修水利,建学校,并提携亲友,发展地方工商业,虽终难挽经济颓势,但三北地区在浙东的经济地位却因此有显著提高。旅外求学者寻求救国真理,投身进步的科学文化运动,其中有辛亥革命烈士马宗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家杨贤江,出版家张静庐,教育家林汉达,历史学家陈登元,科学家岑卓卿,诗人施叔范,左翼作家李又然,画家陈之佛等,均有卓越的建树,不少人还在家乡传播进步思想,启发民众的觉醒。
极为惨酷的现实生活,勇于抗争的民性特点和与外界的广泛联系使境内革命运动高涨,抗暴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清道光二十年(1840)八月,李凝宇、沈贞率乡民生擒英国侵略兵(早于广州三元里民众抗英8个月),二十一年九月,胡八抗租;二十二年二月,朱贵血战大宝山抗英;咸丰八年(1858)乡民参加十八局农民起义;十一年,乡民配合太平军攻占县城,次年击毙英法洋枪队,头子华尔;光绪二十二年(1896),农民火烧浆局;民国13年,盐民怒打秤放局;15年,慈北闹荒农民火烧警察局..无数爱国志士和抗暴民众,前赴后继,斗争不息。
民国15年,中共坎镇支部成立,随之又先后建立马家路、慈北两个支部,动员组织盐民、农民协会,成立盐、农民自卫武装,盐、农民的自发斗争从此发展成为有领导有组织的反压迫求解放斗争,声势浩大的盐民风暴震撼了整个华东地区。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组织及自卫武装均遭镇压。党组织转入荫蔽活动,继续发展党员,至18年,现境内已有党员百余名。19年一度建立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30年4月三北地区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南渡杭州湾,在境内发动群众,扩大队伍,团结抗日爱国人士,逐步建立了三北抗日根据地,后发展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4年中,浙东游击纵队第三、第五支队和三北自卫总队及广大民兵,在境内与日伪军进行200余次战斗,反“清乡”、反“扫荡”、反“抢粮”、反“蚕食”并主动出击,歼灭大批日伪军,于34年8月20日收复全境,夺得抗日战争的胜利。,9、10月间,浙东纵队执行中共中央“放弃浙东、全军北撤”的指示,撤离三北。此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境,但人民革命斗争仍在艰苦条件下继续发展,直至1949年5月全境解放。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大批革命志士献出了鲜血和生命,在现境范围内牺牲的本籍在册烈士就有近百人(尚有200余名烈士牺牲在外地)。
在百余年中,慈溪现境这块横跨3县北部的地域,因其开发过程和经济物产的共同特点和水陆交通的一体性,因其在革命斗争史上共同的突出地位和文化学术人才的地区群落特点,因其商界人物在外埠的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注意,“三北”这个地域概念也因之广为传名。
1949年5月24日,慈溪解放,从而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自解放至1987年的39年中,慈溪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并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得以完善。1949年建立各级人民政府。1950年歼灭现境内27股匪特,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1951年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69.2%的农村住户分得土地。1953年起,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95.6%的农户、71.8%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94.4%以上的私商纳入合作经济轨道,全部私营工业实行公私合营,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后,一度出现“高指标、浮夸风”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在所有制上迫求单一公化,经营上过分集中管理,导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再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1979年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农村,到1982年有97%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双层”经营体制,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各业的全面发展。1987年,农村非农业产值为农业产值的3.5倍。在工商业改革中,实行利改税及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逐步调整所有制结构。至1987年,全县全民、集体、个体经济的比重,在工业总产值中各占12%、73%、15%,在商品零售总额中各占26%、49%、25%,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有,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建设虽有1958年前后的挫折和1966年后的十年干扰,但仍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79年以后,经济突飞猛进,昔日的海隅穷乡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几个县(市)之一。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6.4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概述》中除注明者外,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国民收入13.87亿元,社会总产值34.15亿元,当年财政收入1.49万元,分别为1949年的33.6倍、25.3倍、41.9倍和10.7倍。农民人均收入783元,为1978年的5.1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677元,为1949年的13倍,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高65.9%和28.9%。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49年为29.1%,1975年为59.5%,1987年达86.3%,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交通以公路为主,1987年通车里程292.12公里,为1949年的5倍;全县有邮电局、所61个,已实现乡乡通汽车,村村通邮电。城乡建设不断发展,39年中,累计全民投资1.13亿元,竣工房屋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建制镇由解放初的4个发展到1987年的15个,建成区总面积19.93平方公里,道路、水、电配套完整,其中县城建成区,由解放初的0.34平方公里扩大到3.7平方公里,高楼林立,街道宽广,面貌一新。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得到协调发展。农业:增筑海塘2条,并由御海围涂向促淤造地发展。39年中围垦土地16.2万亩,并得到综合利用。1958、1975年前后的大规模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打下农田基本建设基础。39年中,修整、新建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3座,开掘、疏浚河道百余条,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主产棉花,长年种植面积40万亩,为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1950年后,平均亩产47.9公斤,1986年列为全国优质棉基地。大白蚕、杨梅、麦冬、蜂产品及淡水鱼产量丰富。改革开放后,多种经营迅猛发展,1987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7.6%。1987年农业总产值3.62亿元(1980年不变价),为1949年的6.5倍。工业:解放初仅有小型工业企业114家,1956年公私合营后生产发展,70年代新建一批国营骨干企业,不少手工业社(组)发展为二轻集体工业。改革开放后,除建成数家国营大企业外,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至1987年,全县有各类工业企业9125家,工业总产值22.8亿元(1980年不变价),为1949年的98.8倍,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占59%。工业以加工业为主,产值占99.8%。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24家。有25只产品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外向型企业正在兴起,1987年有创汇企业69家。商业:慈溪素有经商传统,改革开放后,市场发育良好,商业繁荣。1987年,全县有各类商业机构1.83万个,从业人员3.54万人,商品零售总额6.62亿元;有各类市场76个,集市贸易成交额2.06亿元。农民购销队伍迅速崛起,1987年有从业人员4.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经销量占全县除粮棉以外农副产品上市量的67%。对外贸易兴起。1987年外贸收购额超亿元,主要出口产品有草编制品、地毯、小功率柴油机、活络扳手、蚕豆、丝瓜络、鳗苗等。
随着经济建设的振兴,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1949~1987年,中等学校由2所增加到82所,小学由216所增至356所,教职工由609人增至5010人,在校学生由1.75万人增至9.85万人。有21个乡(镇)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99.1%,被命名为基本扫除文盲县和普及初等教育县。群众体育活跃,县及一些单位共10次被评为全国、省体育先进。1987年全县有科研机构14个,专业技术人员5438人,其中聘任高级技术人员2人,中级117人。1978~1986年间,有213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其中省及单列市级15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有县级医院4家,区乡卫生院64家,共计医务人员1540人,病床1175张;经农村水改,有53.3万人改善饮食用水。全县城乡有影剧院58个,农村文化中心42个,乡一级图书阅览、文化娱乐场所基本普及,建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出版4种定期报刊,人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保障有较大提高,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农村实行“五保”制度,建有敬老院21个,福利工厂105家。人民政府重视风景区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重要的名胜古迹有上林湖越窑遗址、五磊寺景区、大蓬山景区、栲栳山景区、洞山寺、严子陵墓和新兴建的峙山公园、革命烈士陵园。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先进单位不断涌现,英雄模范人物不断成长。获得全国性先进称号的,有集体单位25个,个人35人;获得全国性科研成果奖励的,有集体、个人成果各5项。在外工作的慈溪人,也以其突出的贡献为慈溪争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百余位慈籍烈士为保卫祖国和人民事业献身,有数十位革命干部在中央或省市担任高级领导职务,有数千名高级知识分子工作在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他们在党政领导工作、科研和教学工作、文化艺术工作中,都有卓越的建树。另有一大批慈籍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为发展华侨实业和统一祖国的事业建功立业,并对慈溪39年来的巨大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
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慈溪撤县设市,中共慈溪市委和市人民政府认真总结建设经验,特别是立足慈溪实际,走适合慈溪社会主义建设路子的经验,制订了慈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在1989年以后的12年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向;把推进科技进步放在首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加快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三大产业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健全城市的示范、辐射、服务等功能,以城市带集镇、集镇带农村,于本世纪末把慈溪建设成为社会安定、环境优美、文明富庶、多功能、开放型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