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志三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79
颗粒名称: 续志三题
分类号: K295.5
页数: 3
页码: 346-348
摘要: 本论文续志三题由岑华潮对慈溪市对“续志”如何“续”问题的探索,原载《新编地方史志工作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
关键词: 慈溪市 论文 续志三题

内容

一、《慈溪市志》与《慈溪县志》“通”“续”关系的处理
  《慈溪市志》定位是《慈溪县志》的续志,同时也是一部独立、完整的志书。如果纯粹是一部断代志式续志,前志已载内容从略或仅以无题小序的方式简要追溯与前志衔接,凡有所追溯即要翻阅前志,势必影响志书的独立完整性。另外,志书中有一部分是必须以通志形式记述的,比如建置、区划、自然、民俗、方言等,作为基础地情,变动不大,如因前志已载而从略,既影响志书的独立完整性,也使志书价值和使用价值大受影响。因此,立足志书定位,在处理与前志的衔接时,采取以“续”为主,辅之以“通”的方法,把“通”的范围确定为有关地情的基础性资料,即主要在相对来说变化不大,而对一部志书又不可缺少,对读者来说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和人文这两大部类,“通”的编章不超过总编章的四分之一。具体到编章,《慈溪市志》篇目设计时把“建置”“地理自然”“交通”“水利”“围垦”“文物”“旅游”“宗教”“方言”“人物”“文献”等11编和“居民生活”编第四章“民俗”确定为通志形式记述。
  二、关于《慈溪市志》的地方特色
  地方志书记载的是一个地方的地情人文、经济政治、社会民生,是一部地情书,因此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地方特色。在志书中体现地方特色是重点,但在安排和把握上却是难点。前志《慈溪县志》编修时,非常注意地方特色的突出,设“成陆围涂”、“盐业”、“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等编,并在“农业”编中设“棉花”专章,来体现慈溪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在篇目编排时,对于地方特色既格外重视,又斟酌难定。通过调查地情、充分讨论,《慈溪市志》设计了如下体现地方特色的编章:
  慈溪是个围垦城市,在续志断限内,慈溪市的围涂仍有非常大的发展,因此,设“围涂”专编以体现慈溪的围垦文化。因为盐产地历史的结束、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盐、棉“两白”特产退出慈溪特色舞台,这是慈溪市农业和盐业生产的历史性变化;同时,蔬菜、水果、水产和农业产业化成为慈溪市农业新的特点,对此,增设“农业产业化”一编,并在“农业”编中仍设“棉花”章、“盐业”章,专设“蔬菜水果”章,记载反映农业产业的变化历史。此外,设“对外经济与贸易”编、“外来暂住人口”章、“杭州湾跨海大桥”章、“境外引水”章、“开发区工业区”章、“民营企业”章及“越窑遗址保护和开发”“慈溪大姓望族源流”“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等专记,力图来分别反映慈溪经济特点、城乡建设、交通枢纽、青瓷文化、移民文化等特色。
  三、关于《慈溪市志》的时代特征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志书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说,志书的时代特征问题,并不用刻意为之。但是,从编志的目的来看,要求尽可能地全面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所处时代的特征。在把握体现时代特征的设计中,重点是突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两个重点。因此,《慈溪市志》在篇目编排上侧重以下几点:
  突出改革。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慈溪市志》断限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慈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巨变的基本动力,是我们所处时代的突出特点。完整反映改革开放进程,是本轮修志的基本任务。为此,在篇目的编排上,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反映改革开放。专设“经济体制改革”编以集中反映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进程,对政治体制改革等则采用分散记述,融入其他各编之中;同时在相关编中记述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改革情况。
  突出发展。发展是时代主旋律。《慈溪市志》断限内记述的20年,是慈溪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记述慈溪变化、发展轨迹,是本轮修志的主要目的。为注意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事物和新亮点,在篇目编排上,设立了“环境与保护”“经济总情”“农业产业化”“建筑房地产”“对外经济与贸易”“旅游”“思想道德”“社会保障”等编,并把“服务”“保险”等作为编题的组成部分,设立“开发区工业区”“水环境”“电子信息”“市场”“教育培训”“文化产业”等章及“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两个专记,来记载发展情况。把前志的“党派群团”一编分为“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三编,把前志的“政权政协”一编分为“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三编,并设“信访”章等,以记载政治文明发展。与前志相比,编的数量有较大的增加,编章的名称亦有较大改变,其原因是为了突出发展这个主旋律。
  突出和谐。“和谐”已成为时代理念,社会发展要重视和谐,志书编写也同样如此。因此,《慈溪市志》在篇目编拟中,一方面重视志书断限内慈溪和谐社会建设轨迹的记载,力求展现慈溪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齐头并进,开发和保护两不偏废,经济社会和居民生活共同提高等和谐社会建设面貌;一方面力求志书编章之间布局上的平衡。传统旧志重人文轻经济,前志人文相对较弱;传统旧志重官员、轻民生,前志虽有改变,但与政绩比,民生分量还显不足。因此,所设计的篇目,与前志相比,加大了文化部类的分量,把前志“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合编分别拆分为两编,把前志“文化”一编拆分为“文化”“文物”“旅游”三编,增设“文献”编,使志书布局上达到经济、文化并重的目的。把前志“民政”编中部分内容析出另设“社会保障”一编,把“民情”编拆分为“居民生活”“宗教”两编,加大对社会民生内容的记载;专记列题时也考虑经济、文化并重,突出志书和谐的时代理念。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岑华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