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志》稿复审意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51
颗粒名称: 《慈溪市志》稿复审意见
分类号: K295.5
页数: 4
页码: 231-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郑祖安对《慈溪市志》稿复审意见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志 复审意见

内容

经上次一审会后,市志办对《慈溪市志》初审稿,花大力气全方位地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调整、修改、补充,因此,目前的复审稿比前稿已有很大的完善和提高。现再对复审稿继续广泛吸收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经再度适当的研究、修整后,我认为此稿已可形成终审稿。
  我总的看法如下:
  1.志稿总体指导思想正确,能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原则,存真求实,以留下一部信史。尤其是能紧紧把握改革开放这条主线,坚持与时俱进地重点反映新事物和新取得的成就成果。这次修改并将志稿整体下限延伸到2011年,值得肯定,显现了你们这届修志者的责任心,也能使志书出版后,有一定的新鲜度。
  2.经补充资料,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并突出了重点。以此保存了大批有存史价值的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和统计数据。
  3.完善了纲目,合理地作了有关编、章、节的增、删、升的调整。目前结构总体得当,各级标题简明。
  4.经这次篇目和内容调整、补充后,地域个性特色较前彰显,也增强了阅读层面的吸引力。如单设了《滩涂围垦》编、《口岸》编,直列了《杨梅节艺术节》节,加设了《专记》和前志勘误等,都是非常可取的。
  5.充分重视和谨慎对待全稿各方面的形式规范和编章节内容的衔接处理,从而避免了互相之间的不协调、不平衡,使志稿总体加强了统一性、可读性。
  在肯定的基础上,以下也就所见对复审稿再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谨供你们修改时再作参考。
  1.地方志是记载一地方方面面的资料书,唯因是“资料书”,“述而不论”,因此,也容易陷入志稿资料、数据堆积排列或对发展过程报流水账的平铺状态。目前复审稿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综述》第4页开始写1988年后的发展历程,在开了一个小头,罗列各种国家级头衔后,开始分类叙述各大方面的情况。客观地说,看了以下各方面的叙述,最后并未明了慈溪何以会发生了这些变化的。我想最主要的还是缺少了对慈溪之所以能获得进步和飞跃特定的背景、动力等的高屋建瓴的表述。
  慈溪之所以能获得进步和飞跃的原因,我想三点必是重要的(可能还有更多):①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深入的大背景;②慈溪撤县建市的新建制;③“工业立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对这三点,起首应该有宏观的概括叙述,这样以下各方面的展开才有支撑点,慈溪巨变也才有时代和地域演进的缘由。少了基本的观点依托,实际就没有了灵魂,只见树木不见林;也消隐了气势和激情,使文章失去了魅力。
  另外,我不知道这二十几年的过程中,慈溪是否也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关节点”?如有,也当写明,以示进步是随国家发展战略变动及地域时空变化而推进的。如这样记述的话,会起到具有“科学发展观”的作用。
  综述是“脸”,非常重要,目前从全文看还比较弱和一般,还望能再重点花上大力,以使志稿能明显地增强力度、提升高度。这无论对慈溪历史的总结,还是对本书将来的传播、长存必是有良好效果的。
  2.志稿资料、数据堆积排列或对发展过程报流水账的平铺状态,另一个表现就是许多地方采用了大事记的写法。即每段都以时间打头,一个时间(一次活动)一大段,形式呆板。
  以《文化》编中的重点《杨梅节艺术节》为例,这次能将杨梅节直接提上来,并直列标题,很好,一目了然,起了提升作用。只是文稿各段如大事记写法,少了内容之间的衔接和推进,同时只见活动,缺少举办的影响等。可适当处理和增添有关内容。
  首先“杨梅节”不是横空出世的,总有个起因背景。建议可以加一段如下文字:“杨梅是慈溪的历史特产,已成区域的一大品牌。为了扩大慈溪杨梅的知名度,调动慈溪经济活力,也借此提高慈溪对外的影响力,1989年6月26—28日,市政府举办首届杨梅节活动”(这里可以引用当时市政府的发文,还可说明决定从此年开始,每年6月都举行慈溪杨梅节)。加不加这样“画龙点睛”的文字,大不一样,既交代了起因背景,也使事物发展脉络更明要知道,志书不光是本地熟悉情况的人读的,还有大量不熟悉情况的人读的;有当代人读的,还有大量的后代人读的。
  其次,我们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知这样的杨梅节、艺术节是否有经济上的和全市综合性的影响和效果?估计是会有一些的,如有,可适当补充。
  上述要加文字不是提倡长篇大论,只要涉及点明即可;也不是处处要加,但对重点和特色章节要有这方面的考虑。如这样修改的话,必可使内容更为完整,事物的地位与重点得到必要的拔高,同时也可摆脱所说的资料陷于硬性罗列。经这样处理,我想文稿当更为滋润可读。
  3.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显现出对国家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大传承意义,其形成的许多项目也已成为民众娱乐和生产的有价值的活动,甚至产业;并且,国务院和文化部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按具体情况定出了法定性的上下多个级别,这种级别实际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具有同等地位,只是我们的社会和大众对此还未有充足的认识和接受。
  鉴于现今和未来发展的态势,目前这一部分的内容置于“民间文化普查”是大大放低了。“普查”和申报成功入名录实际是两回事。建议《文化》编专列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普查、申报,省级、市级、慈溪市级名录,传承人,保护利用等内容,打一大包纳入这个专章。写好这一章,我认为对慈溪如何从农耕社会走向城镇化和现代化,对慈溪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价值阐发,是一种重要的轨迹展示和资源宣传。
  4.《人物》编中关于“吴耕民”条,最后可附加“2008年,在×××地建吴耕民纪念馆”,这样的相关的内容,与人物的影响有关,加上对此条有利。“张云乔”条中,第三段“国歌..抗战激情”全部文字宜去掉。这不属于张的功绩,给人有拉扯感觉。前面已提到他参加《风云儿女》美工设计就可以了。“姜彬”条中,姜曾为研究浙东民俗而专程来慈溪踏勘采风等,这类人物与家乡直接有关联的内容、细节,可以考虑加上,以表达人物与家乡关系的联结或紧密,同时也使人物能更显鲜活。
  5.《勘误》提到,“私营商业”第三段有很大问题,建议还是以具体订正为好,也就是说,可以把正确文字重新刊出一遍。估计这段文字不是很长,因此也不会占很多篇幅。现在只是这样点了一下,却不见真面目如何,有点不尽责任和未见真面目的感觉。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祖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