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志》稿评审意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42
颗粒名称: 《慈溪市志》稿评审意见
分类号: K295.5
页数: 4
页码: 200-2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邵建鸣对《慈溪市志》稿评审意见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志 评审意见

内容

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在龚建长主编主持下,经全体编辑通力合作,用6年时间完成了这部约250万字的《慈溪市志》初稿,非常不易,成果初显。
  个人以为志稿总体质量较好:内容较全面,资料较翔实,体例完备,文字清通、简洁;能客观记述断限时间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梳理了市情发展演变的脉络;与前志《慈溪县志》能有机衔接,续志形式明确,大项不缺,纵不断线,内容平实,记述完整。
  主要看了第一本和第五本,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
  一、在反映时代特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反映不明显。纲目设置上,农业、工业在总量上不平衡。纲目设置了两个农业大编,就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言,两个大编也是需要的,但是与《工业》编只有一个大编的设置比较,在体量上就出现畸轻畸重的情况,纲目设置分量少,其内容记述也就少了(页数少了40页),这与工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上占比情况不相适应;有关镇乡、镇村的章节设置,在《城市镇乡》编、《城乡建设》编、《人民政府》编、《民政》编中,均有镇乡直至到村的专门章节,与此相比,市区、城区等专门设置就较少。另外,街道、社区等城市的基础组织架构等没有出现在纲目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社区是近些年来逐渐成形的以居住环境为主体的行政区域,在城市与原居委会对接,随着城市的扩大,现在还包括了原农村居民。社区的行政形式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体现了城市的功能扩展和城市化进程,并且是一种与世界接轨的社会形态。
  改革开放的内容也有较明显的不足。纲目设置了第十二编《经济体制改革》,集中记述改革内容,试图对改革作集中记述,是应该的,也是需要的。但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内容基本没有涉及,如近些年来政府职能逐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对不少行业的管理权限下放给了行业协会;行政审批项目大量减少,审批制度改革的幅度很大。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团体的形式变化,面向市民、面向大众的文艺演出,新的内容怎样记述和反映?虽然政治和文化体制的改革没有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成效明显,但是已经显现的变化和渐变的过程也是十分明显,并且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应该有一个适当的位置给予反映。开发开放的内容,在《工业》编中与工业园区合并设置了开发区内容,主要记述工业企业,但是开发区内容不是仅仅企业生产就可以完全包容的,区域的管理也不仅仅是对生产的管理,特定的区域应该有特设的章节来专门记述;并且对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发、对外投资、走出去办企业、慈溪的对口扶贫帮困等内容,看不到相关章节安排或是分量较轻,这些也是开发开放的相关内容。目前的市志稿不论是纲目、大事记和概述的内容,阅后总体给人的感觉,慈溪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地区,来访的不多,每年没有几个上级、客商、高校等有关人员关注这里,没有什么大型的活动和对外的交流,还是自己搭台自己唱戏,自给自足、自娱自乐、这种记述与慈溪十分活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发展现状是不相适应的。
  二、在对城市志的定位方面一些问题
  现志稿与前志的衔接比较突出,是出于对前志的肯定,也是对资料延续的考虑。但是现市志稿对比前志比较明显的变化,为纲目由原合并的综合编章改为单列编章的改动,这样的安排在分量上还是不够的,要考虑到县志在编目名称以及内涵上是不完全相同的,要做出相应的名称的改变;要考虑资料的延续,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前志的突破,这方面还是可以进一步加强:要对与城市相关的内容加以强化。如《工业》编的增设,加上没有反映的工业区域或块状工业经济、特色工业产业(如小家电)等内容,以增加工业的内容;要增加第三产业的内容,可以把商贸的内容与服务业分开设置,增加现代服务业的内容;要突出城市的科技、资本、劳动力、信息等城市要素集聚的功能,记清楚劳动力结构变化,资本来源、投向的变化和特点,并突出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等内容。
  三、一些具体的问题
  一是纲目中发现的问题。
  尽管农业的内容有两个编,新农村建设未见,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变化、现状也未见。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重要性不言而喻。
  应该单独设置《慈溪自然资源》编。慈溪是资源小市,缺水、缺各种自然资源,但是保持了20~30年经济高速发展;目前也与全国一样,资源要素的制约已经显现,应该将此过程记述清楚。
  方言是很有地域特色的内容,应该继承并单独设置《方言》编。估计没有单设是考虑到方言变化较慢等原因。要考虑现在是有可能出现普通话取代方言的问题,并且方言本身的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还应该挖掘在前志中的内容是否有可以补充和修改的方言内容。
  《工业》编中应该有与农业对应的块状经济、特色工业区域的记述。
  《公安司法》编建议不要合并,所谓司法,从原意上说是执法行为,现在狭义理解为司法局内容,不是一个部门,不要合在一起。
  《医疗卫生》编中“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公共卫生体系是政府主导的多机构的疾病防控体系,放在医疗卫生改革中不十分合适,也与第四章《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的内容有交叉重复。
  在《居民生活》编与《民政》编、《社会保障》编中间放了一个《人事劳动》编,感觉不顺,在社会生活中间夹了一个管理服务内容的编,有些突兀,可前移,也可后移。
  篇目名称不够贴切的有人民团体、民政、水文、生态创建、社会融资、铁路货物运输、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阵地建设、教育中的培训阵地等编章名,不一一列举。要仔细推敲文字。
  二是《凡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条中,“以提供..慈溪地方文献为宗旨”,提供的应该是资料,地方志本身为文献。
  第四条中,是《慈溪市志》断限内容,但是没有说明在许多方面的特例情况,在综述中、在许多编章中都是有断限之外的记述,《凡例》要对这些内容加以说明,否则可视为违规。
  第六条中,收录对现境有较大影响的已故人物。外出的慈溪籍人士可能对慈溪的影响并不突出,但是在外地有很大影响的人物,就被排除在外了。第八条中,纪年以1949年10月1日为界的提法有问题,1949年5月24日解放,文中是记民国纪年吗?《凡例》是规定不能有明显的违规,一般的提法也不宜出现在《凡例》中。
  第九条,规定名称使用通用的简称。一般行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单位等应该用全称,并括注通用的简称,现规定不合规范。
  第十二条,凡引用史籍文献原文者注明出处的规定,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基本没有看到注明史籍出处。
  《凡例》中没有对人物的称谓的规定。
  三是《综述》《大事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地方志“横分纵述”,不能倒叙。主要内容从1988年到2008年的记述方式,与公文中的总结等要有区别。要加强归纳提炼,记述新的慈溪特色特点内容。
  部分提法,如“三残”“今起”“目前”等不能用。记述中要注意对事件称呼、对人物称谓、出现的地名等要一致,人物出现的标准、标点符号的规范也要注意,等等。要以事系人、以人系事,让记述内容生动起来。
  《大事记》中对有些大事放在一年的结尾,给一个集体出现,不知是什么原因,找不到准确的时间了?我以为是大事就要给地位,不是大事就不要出现,这里出现了比大事小的中等事件,不常见,也不合理。我认为在这些集中出现的事件中,不少是可以正常记述的,并且有些还是对外交流的大事。《大事记》中不应多次出现针对外来人口的打击活动、法院对死刑犯的审判等。
  具体问题还是比较多,不一一列举。希望能够举一反三,认真修改,提高质量。愿《慈溪市志》再创辉煌。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