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 打造精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32
颗粒名称: 千锤百炼 打造精品
其他题名: 《慈溪市志》纲目(草案)阅后
分类号: K295.5
页数: 4
页码: 174-1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志》副主编邵建鸣对《慈溪市志》纲目(草案)阅后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志 纲目

内容

一部好的志书,一定是以好的纲目为开篇。纲目的调整、完善贯穿于志书编纂的始末,是修志主创人员倾注精力最多的单项成果之一。可以说纲目的成功,使志书的成功握有了一半的胜券。慈溪市在纲目设计上肯花大力气,集中多方智慧,数易其稿,完成的《慈溪市志》纲目(草案)总体质量较好,门类设置比较全面,统辖基本得当,内涵相应丰实;作为续志纲目的传承脉络清晰,同时强化对新时期、新事物记述和内涵的深化。
  通篇纲目草案中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于,较好地反映了慈溪市城市化的进程。纲目草案立足慈溪市开发建设发展的过程,在第二编中设置街道的专章,以专门记述慈溪建市之后新的基层建制。设置慈溪出口加工区,这是宁波市第二个、也是浙江省第四个国家级的出口加工区,是慈溪市工业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的集中体现。将“城市建设”“交通”和“邮电”编位置适当前移,分别置于第五、第七和第八编,突出反映城市的架构、功能。在第六编、第九编专门设置“环境与保护”和“水利”编,记述在城市迅速扩张、发展之时,也因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过量的掠取而造成负面影响及积极应对的措施。同时,纲目草案十分重视对市情的反映,使本地特色、时代特点跃然纸上。如“境外引水”“围垦”“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章节的设置,集中反映慈溪濒临杭州湾的地理条件,慈溪人积极开发资源,变不利因素为发展动力,带动城市的加速发展;商贸中设置“市场”章,反映慈溪作为全国唯一的旧货流通试点城市,商贸业发达的现状。凡此种种,突出记述慈溪城市发展的有利和制约条件,记述城市发展的过程,反映现代城市功能的逐渐完善,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勾勒出比较明晰的城市大体轮廓。也实现了慈溪方志由县志向市志的嬗变。
  当然,精品是需要锻造、打磨的。在此提出两点粗浅的意见,供修改时参考。
  一、纲目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合理性,包括纲目结构的要素齐备,归属适当,比例对应。
  门类的占比平衡。纲目草案对国民经济的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
  输业等主要物质生产部门都设置了专门的章节。其中,专设“农业产业化”编,使《慈溪市志》对农业现代化有一个过程的记述,体现了时代气息浓郁的农业特色,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横向对比第二、三产业,就少了类似的特色编,三类产业内容在结构占比上有失衡的倾向。当今慈溪的工业规模和效益都十分可观,制造业加工出口形成规模,轴承生产也已形成成熟的产业;是“中国小家电之乡”,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华东分院落户这里,从一个侧面反映慈溪家电业的发达;品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等具有地域工业经济的特色。“工业”编设立7个章,每章的内容都十分饱满,甚至有负荷超重的感觉,但对上述内容却没能加以反映,或者反映还不够充分。可以将“工业行业”节放大成为相应的章,与其他传统工业相关内容形成一编,另立专编记述慈溪工业现代化程度、企业规模效益、产品品牌、支柱产业等特色内容,与农业相关编形成呼应,也是全面反映慈溪工业的需要。同样,对商业、金融业、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等国民经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篇目设置也存在类似问题。将“商业”与“服务业”两块合并一编,第三产业整体分量明显轻于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心,慈溪应该也一样。建议将市场、商贸流通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餐饮、洗浴、美容等传统商贸服务业放在一起形成“商业”编,将中介、广告、物业、家政等新型服务业单独形成“服务业”编,可深层次地记述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也更加符合现代城市的经济架构。除此之外,经济与人文的平衡问题、宏观与微观的平衡问题,还有诸如邮政、电信、党派等小编与其他编的平衡问题等也要给予关注。
  立目的重复和归辖。纲目草案第十一、第十二编分设“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总情”,宏观记述慈溪市2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缘起和整体状况,应该是有需要,也有实质性内容可记述的。要注意的是,两者记述的内容是彼此关联但又截然不同的,但两编现设章节难分难解,交叉重叠,分割不明。在改革之后出现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新生事物及发生、发展的过程应是“改革”编的记述主体,现分散在各章节中难见全貌。同时,两编设置的章节与经济门类的章节也重复交叉,“改革”中第二章“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与“工业”编“所有制结构”内容交叉是在所难免的;“经济总情”中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与“农业产业化”中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中的工业规模、企业类型等也同样彼此重复。还要注意,每编的无题小序与各编中管理章节,内容也会造成重复交叉。地方志涉及方方面面,适当的重复是允许的,但也要注意一个度。另外,存在的统辖问题,诸如第十七编“对外经济与贸易”中放“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章;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放在“民政”编中,房地产业放在“商贸、服务”编中,电子信息与广播电视报刊放在一处,等等,均需要商榷。
  项目的缺口、失漏。应该说纲目草案总体上是比较全面的,但不可回避尚有一些缺漏的内容,如新设立的杭州湾新区、城市化的主要载体——城市建成区未设相关的章节;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旧城改造、城中村的出现及逐渐消亡的过程,现在不记,以后想补就比较困难;在商业中不可不记商贸形态:商品专卖、品牌代理、连锁超市(慈溪供销社创办的慈客隆超市连续几年进入全国超市百强,虽说2005年被华润收购,但整个过程可以反映现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记录下来是很有意义的)等各种商业形态,与第一轮修志时单一的商业形态对比,可谓多姿多彩。慈溪的杭州湾湿地,是宁波唯一获联合国环保署资助的环保项目,不能不记。社会保障内容着重记述的是政府保障系统,这没错,而对于残联、慈善总会、妇联、工商联及民间的、自发的慈善救助活动也可以设置专门的节目予以反映。凡此种种,就不赘述。
  二、纲目设置的长远性问题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问题,不是我们一代人可以解决的。因此,我们编纂地方志时,相应的也要作事关长远的考虑,要为今后留下可资借鉴的内容,留下应该长久关注的课题。这是对我们修志提出的较高要求,至少在我们的关注层面上,仅停留在表面上就达不到这个要求了。出于这种考虑,慈溪应该关注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记述问题。民营经济在浙江、宁波、慈溪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浙江的民营经济对GDP和税收收入的贡献都超过70%,在宁波、慈溪,这个百分比还要更高一些;可以说,浙江是目前我国第一民营经济大省和强省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样,慈溪没有了民营经济,也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可以预想从今往后,民营经济必将会有一个更加长久的发展,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本轮修志对于民营经济记述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并且还要为其长期的发展打下伏笔。在纲目草案中,文化的篇目设置反映了文化部门面上的工作,但文化事业、文化理念的发展如何反映?什么是慈溪文化的特色?什么是地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现在还无法从纲目草案中看到。慈溪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是有成果的,越窑青瓷文化、对徐福东渡起始地的研究,对杨贤江、虞洽卿等历史人物的研究都有成果,可以加以反映。同时,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经济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地方志中对文化的内容,就不能不给予极大的重视。慈溪是经济大市,一直是全国综合百强县,但慈溪也是一个资源小县,虽地处江南水乡,但人均水的占有量很少,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耕地仅0.6亩左右,这些都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与慈溪的持续高速发展的现状是不相匹配的。如实记述慈溪市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作为,对慈溪今后的发展也有借鉴作用。建议设置相关的编章节目,对慈溪的民营企业、资源、地方文化研究、信息、物流等作较深层次的记述。
  还要多说的有两点:其一,要尽可能淡化工作部门的色彩,以社会分工、社会门类的设置设计篇目;其二,本轮修志是《慈溪市志》之始,可以考虑新修,而不必去续,从严格的意义来说,也无志可续。纲目草案的基础很好,相信经过修改、完善,经过主创人员的共同努力,市志纲目、《慈溪市志》都会成为精品之作。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邵建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