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溪市志》终审验收会议上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23
颗粒名称: 在《慈溪市志》终审验收会议上的讲话
分类号: D630.1
页数: 4
页码: 149-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4年3月28日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潘捷军在《慈溪市志》终审验收会议上的讲话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志 验收会

内容

今天来参会,主要是借此机会感谢慈溪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方志工作的关心支持,同时真诚感谢为《慈溪市志(1988—2011)》付出心血汗水的所有同志。
  由于个人能力水平和时间有限,对本志未及一一细看,更难以作面面俱到的点评,而且如果志书到今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突出问题,恐难以进入终审。同时按省“三审”规定,今天是市政府组织的终审,我们只是以专家和读者的身份提出一些未必准确的意见,仅供参考。
  一、对《慈溪市志(1988—2011)》的基本评价
  对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一部志书的总要求:“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我认为本志基本达到要求(最近北京有关出版社领导就对我省志书质量大加称道)。其特点可概括为几个字(几个方面):
  (一)全:不但横向门类齐全,而且纵向一直延伸到内容的细枝末节
  全面地横排门类是规范性志书的首要标准。本志涉及面广,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详尽完整地记载了一地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而且有的内容一直延伸渗透到细枝末节之中。如第二册第三编“生物”一节,按植物、动物、微生物分类选录,不但种类十分齐全,而且对新增物种还作了特殊标记处理,对一种物品(如水果、家畜)的品种数量、栽培(养殖)过程、生产销售等历史都有详细记载,体现了志书相当的厚重度,实属不易。这样的例子在全志比比皆是。一部县级市记述短短20多年历史的续志竟有5卷之巨,可谓“横排门类”“横不缺项”的范例。说实在,志书是满足于基本达标甚至消极应付,还是真正用心、真下功夫,行内人一看就清楚。在我看来,没有真正的感情和忘我奉献精神,仅凭任务观点和应付态度肯定达不到这样的程度。这体现了全体参编人员兢兢业业的敬业奉献精神和不畏其难、不厌其烦的修志风范。
  (二)深:志书内容的深度挖掘和详细记载
  由于时间关系,仅以第一册的地图为例。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志书编纂十分重视地图的价值作用,而且方志原本就由图记等形式发展而来。但新志对这一问题普遍有所疏忽,为此李孝骢教授曾专文强调。本志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不仅符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中须有“行政区域位置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注:本志有1987年、2011年两张对比图)、交通图”的要求,而且还有卫星影像图(局部影像图、新区影像图)、城区图、境域变迁图、城市化发展进程图、总体规划图、交通旅游图、水利现状图、革命遗址分布图、境外企业状况图,还有大量的乡镇街道图和专业图,共计49幅,并附有详细的地图目录。这也是我们所看到载图最多的新志,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到了极致。这样的深度真正体现了志书“资料性文献”的性质和价值(性质为《条例》所定,但目前仍有不同意见,关键是要以志书资料价值来证明性质)。
  (三)新:地域特色浓郁,时代特征鲜明
  志书特点、地域特色、时代特征,是编纂一部志书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其水准的重要依据。其中志书特点是主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为两翼。在共同遵循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等志书编纂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一部志书能否在方志界独树一帜、独具魅力,一定意义上也取决于是否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地域特色首先是记述的事物能否人无我有,如第五编“滩涂围垦”第十四编“口岸”,以及“慈溪大姓源流”等6篇专记,还有很多大量以升格,等形式处理的内容章节,地域特色鲜明,一目了然;其次是人有我特(由于
  同类志书门类大都基本雷同,如不注重探索创新难有特色),如同样是反映建筑业,《宁波市海曙区志》中专设“新兴商圈”“楼宇经济”等篇章,就显得别具一格,独出心裁;三是人特我高(在共同追求特色时,就要善于高瞻远瞩,在更高层面、更高编纂水平上体现编者的前瞻性思维和战略视野),如王铁鹏对《建德市志(1978—2005)》专设“节能减排”章,记述规模以上企业(下同)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和工业废水、废气、烟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情况的评价。难能可贵的是,此志已早于几年前出版,因而更体现了编者“高”瞻远瞩的创新意识。
  时代特征显然是指能否突出志书所记载历史时期的总体特征。如第十三编的“信息化建设”,第十九编的“农业产业化”,第二十二编的“服务业物流”,等等,仅看题目,时代特征便呼之欲出。特别是二轮续志不同于一轮通志,主要记述的是各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现状,我们实际修的是改革开放志,必须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凸显这个主旋律、主基调(为此我们专门开了会、发了文)。这一点本志把握得较好,如专设有第十七编“经济体制改革”,从农业、工业、商业、财税和金融5个方面进行记述,等等。
  (四)精:记述精准,篇幅精炼,精益求精
  一是记述精准,如通篇遵循了“述而不论”的客观原则。志书可“记”可“述”,但应“述而不论”,这是方志编纂所共同遵循的传统原则。但近年来,这一传统观念被逐渐突破。从创新角度看,我也认为,贯通古今的通志应继续坚守这一原则(恕不详述),续志可以“述而适论”(因记述的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与“现状”,以“著录当代”传承历史。这个现状资料丰富、是非清晰,很多编者本身就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贡献者,所以可“述而适论”)。但本志仍坚持遵循了“述而不论”的原则,不仅是正文,包括人物传略、简介和专记(近年来有的志书在人物和专记上有“述而阔论”的现象),并很好处理了各方面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二是篇幅精炼。全志虽记述事物详尽且厚厚5册,但并不是大量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都经过精心选择,而且语言精练,丝毫不嫌冗长烦琐,关键是有大量翔实并独具特色的材料支撑。
  三是力求精益求精。例如,对一轮《慈溪县志》的勘误(某种意义上,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分外事);例如,对全志的主题、人名、照片、图表等,均作了详细索引,这是陈桥驿先生对新志牵挂最多的内容之一,难能可贵;还有,全志明显差错较少,以至审稿“缺乏成就感”。当然,也可能我看得不细。
  二、若干修改建议
  应当说,这部志书在总体框架结构上并不存在太多和太突出的问题,但“找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哪怕是“鸡蛋里挑骨头”。按终审稿精益求精的要求来看,似还有一些值得修改或商榷之处:
  1.全志大类齐全,但用“地方志书部类内容列表”对照,在细目设置上还有可商榷之处。如政治部类第二十七编“中国共产党”中,建议对机要保密工作等内容宜有所记载(涉及纯保密工作除外);在第二十九编“人民政府”中,建议对机关事务和经济技术协作等内容能有所体现(包括驻外办事处、支援西部开发、援藏援疆、抗震救灾等工作,现在政府、外经贸和民政等篇章中似都未看到)。其他恕不一一列举。
  2.初审时我即提出,有些表格设计不美观,现在有改进,但有的还可作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如第二册P19“1988年慈溪县行政村、居委会”等几张图表同一页排不下,可在续页顶端加排表头,以便于阅读;P145题目“1988—2011年慈溪市月平均气温”孤单单放在页末,而全表内容却在下一页;P149上方也是孤零零放了两行“1988—2011年慈溪市月雨日”的内容;
  P258“围涂规划”与P259图表间的关系,等等。类似情况还较多,我以为这是“硬伤”,完全可作美化处理。当然这也可能是进入出版社环节后道工序的事,但愿如此,否则就可惜了,会影响全志的总体水平。
  3.与上述问题相关联,全志在版式上总感觉还有点问题,美观度不够,如各编题目后目录和无题小序的处理;如大量黑白照片都集中在第一册后半部分,还来不及在正文中体现,等等。当然这些同样也可能在出版社后道工序处理,但按理终审稿应达到“齐、清、定”,符合正式出版的要求。现在似乎一桌好菜缺了好厨师,缺了点色、香、味。当然,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部志书的总体评价。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潘捷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