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溪市志》终审稿编纂情况的汇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22
颗粒名称: 关于《慈溪市志》终审稿编纂情况的汇报
其他题名: 在《慈溪市志》终审验收会上的发言
分类号: D630.1
页数: 4
页码: 145-1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4年3月28日《慈溪市志》主编 龚建长在《慈溪市志》终审验收会上的发言是关于《慈溪市志》终审稿编纂情况的汇报。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志 验收会

内容

各位专家、领导:下面我代表《慈溪市志(1988—2011)》编辑部,就《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的编纂情况作简要汇报。汇报分两个部分,一是《慈溪市志(1988—2011)》复审会议后的修改
  补充情况,二是《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志稿基本情况。一、对《慈溪市志(1988—2011)》复审稿的修改补充情况《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对复审稿作修改、补充,主要是部分
  纲目调整、内容补充和志稿编辑的规范统一。对于复审稿部分纲目调整和内容补充,主要涉及市志内容在整合、补充、调整后对纲目的相应调整和对相关内容的补充、加强。
  在编的层面上,涉及调整4编,但编数没有增减。其中将复审稿第一编《建置》改为《建置境域区划》,主要是考虑编名与内容更为切合,体例与其他编相一致;将复审稿第十三编《邮政电信》与第四十六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中的网络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并对网络内容进行强化与补充,形成终审稿第十三编《信息化建设》,同时将第四十六编改为《广播电视报刊》;对复审稿中有关分散记述的物流内容加以整合并强化,形成《物流》专章,置于第二十二编《商贸服务业》并改编名为《商贸服务业物流》。编的调整主要是强化信息化与物流的内容,更符合现代社会实际。
  在章的层面上,增减涉及11编14章,终审稿比较复审稿减设3章,增设11章,增减相抵后增加8章。其中减少的3章,一是第一编1章,将复审稿《沿革》《境域》2章合并为《建置境域》1章,章下设《建置》《境域》2节,内容并不减少;二是第十八编减少《盐业》章,第四十六编减少《网络》章,内容分别切入第二十编《工业》、第十三编《信息化建设》等,主要是作归属的调整。章的增设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增加或扩充后,新设章或升格为章,新设章如在《信息化建设》编专设《信息化应用》章,在《能源》编增设《节约能源》章,补充节能方面内容,在《工业》编增设《乡镇工业民营企业》章,记述慈溪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特点;升格为章如整合内容后形成《物流》章,在《综合经济管理》编增设《食品药品监督》章,在《文化》编中加大地域文化和慈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述,把内容整合后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二是分列,如《水利》编第一章分列为2章,《人民团体》编第八章分列为3章。此外,还有部分章名和内容的调整。如《文化》编将第一章《群众文化》改为《地域文化与群众文化》章,实际增设《慈溪地域文化》节;将《能源》编的《柴草沼气太阳能》章改为《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章;将复审稿第十三编《电信》章改为终审稿《电报电话》章;将《农业》编《农业产业布局》《农田建设与农业管理》2章与《种植业》章《施肥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节的内容重新整合并加补充,形成《农业产业布局与农田建设》《农业技术与农业管理》2章,实际补充并加强了农业技术内容;《人事劳动》编下除《劳动力与劳动就业》章未变外,其他3章的章名和内容都作调整,主要是归类更为合理,并加强人才工作的内容和地位,形成《人才工作》章;《卫生医疗》编的《医疗医药管理》章因析出医药管理内容,改为《医疗卫生管理》等。章的调整主要是补充、调整内容和归属合理、设置统一。
  在节的层面上,因编章调整、内容补充、编辑需要等因素,终审稿与复审稿相比,合计涉及6个编减少15节,涉及14个编增设34节,增减相抵后增加19节。减少的以整合和调整为主,实际内容并不减少;增设的节部分是编辑因素,如统一不设章下序后部分形成节,由此增加7节(分别为第八编第六章《方言片区特征》节、第十四编第一章《关口》节、第二十编第三章《工业门类》节、第二十二编第二章《市场发展》节、第三十四编第二章《司法行政机构》节、第三十六编第二章《刑事案件》节、第三章《民事案件》节);部分是因调整、补充,大致一半属调整,一半属补充,除增设章相应增设节外,补充内容设节的如减排、节约用水、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慈溪地域文化等。
  相应的,目有增减,实际增加378目。
  内容补充大多已如前述,主要是信息化、物流、文化卫生教育、经济和经济管理、节能减排、城市建设、人才工作等方面,部分属于补缺,如滩涂用途、党校工作、门诊与出院、健康体检、死因顺位、期望寿命等设目。此外,增加2个有关文化和地方志的专记(达蓬山与徐福东渡传说、《慈溪县志》编纂始末),同时充实综述的相关内容。
  对志稿编辑的进一步统一规范方面,主要是统一了设置格局。《慈溪市志(1988—2011)》复审稿部分有章下序,部分没有,且部分节不设目。经修改后,《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除《文献》《人物》2编比较特殊外,其余各编都按章、节、目设置,并统一不设章下序。同时,对部分图、照、表格作修改和完善。
  经调整、补充、修改,编辑部认为《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内容更为翔实,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编辑进一步规范。二、《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志稿基本情况
  1.《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设专志50编,除《文献》《人物》2编外,编下设章、节、目。共设208章,编下设2章的10编,设3章、4章的各11编,设5章的7编,设6章的5编,设7章的4编,设8章和10章的各1编,平均每编4.16章。共设644节,章下设2节的85章,设3节的60章,设4节的29章,设5节的15章,设6节的10章,设7节、9节、12节、15节的各1章,未设节的5章,按设节章统计,平均每章3.17节。节下共设目2312条,平均每节
  3.59目;大多目下设子目,部分设二级子目。有彩色图16幅、黑白图49幅,彩色照片118帧、黑白随文照片311帧,有表格546张。终审稿字符数(不含空格)约为223万,加上图、照与索引内容,《慈溪市志(1988—2011)》出版时版面字数约300万字。
  2.《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是1992年版《慈溪县志》的续志,记载慈溪市1988—2011年24年间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因1988年慈溪撤县设市,故为“市志”。综述、编下序均有所追溯,《文献》编对限前内容作补录。
  3.《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编纂体例承继《慈溪县志》,以专志为主体,前置综述、大事记,后殿专记、索引。以文字为主,辅以图、表、照片,专志结构由编、章、节、目组成。
  4.《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努力做到不缺门类,不遗漏重要内容。注重记载年限内的时代特征,如改革开放、区域形态转变(特别是城乡一体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经济发展脉络和总体格局,社会稳定和谐与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民生福祉改善,民主政治进步,法制不断健全等,并重点记载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外向化。重视展现慈溪地方特色,如滩涂围垦、方言习俗、城乡建设、交通特征、民营经济、农业产业、文化传统、文物文献、人物节庆和地方的重要决策、重大活动等。行文力求符合志书特点;章节正文记而不评、述而不论,尽可能简要朴素;数据出而有据,尽量采用统计年报数据。
  5.《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注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政策和相关术语,稿件专门请保密、档案、军事、统战、外事、民族宗教等部门审查,请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单位和稿件提供单位审阅,尽可能做到广采博纳,众人修志。其中地图将送专审。
  6.《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在初审稿、复审稿基础上形成。《慈溪市志》编纂工作实际于2007年开展,至今已历7年,其中志书下限由原来的2008年后延至2011年。2012年6月志稿初审,2013年7月志稿复审,在纲目会审和初审、复审过程中,专家、领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编辑部尽可能采纳专家和审稿人员的意见、建议,并以认真的态度修改、补充,虽量大面广,仍是踏实勤勉。在专家、领导的指点下,努力做到朴实而又严谨,要求全面并能突出重点,能谋整体又重局部,既注重时代特征又重视地方特色,使志稿质量有明显提高。《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的形成,审稿专家为志书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编辑部同人十分感激。
  7.《慈溪市志(1988—2011)》终审稿尚有不少粗疏之处,如部分文字尚未统一,部分表格有所遗漏,文字错漏偏多,标点不够统一,部分内容有所缺失等,编辑部已在着手修改完善工作,并将在终审会议后集中组织力量逐编逐稿进行修改、校对、审核,尽可能减少错失;同时完成序、后记,完备检索等,形成送印稿。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龚建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