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溪市志》编纂和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07
颗粒名称: 在《慈溪市志》编纂和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分类号: D630.1
页数: 4
页码: 85-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8月2日慈溪市慈溪市人民政府市长洪嘉祥在《慈溪市志》编纂和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志 会议

内容

同志们,今天这次《慈溪市志》编纂和地方志工作会议很重要,是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刚才,会议就《慈溪市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草案)》做了说明,明确了二轮修志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下面,我就做好新一轮修志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地方志编修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方志是汇集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历史和现状的地情“百科全书”,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明确省、市、县三级志书“20年左右续修一次”,“各地应把地方志编纂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明确一位领导同志负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001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续修地方志工作的通知》;宁波市政府也于2002年召开全市市志工作会议,对新一轮修志工作进行了部署。今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如今,各地已呈现出“盛世修志”的可喜局面。
  慈溪素有修志的传统。至民国36年(1947年),《慈溪县志》共修了10多次。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中,我市于1986年成立了慈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并于1992年出版了《慈溪县志》。县志出版后,机构一直保存,运转也比较正常,先后编纂出版了《慈溪市图志》和《慈溪县志》简本,整理、校点了明嘉靖《观海卫志》、清道光《浒山志》、民国《六仓志》和《溪上遗闻集录》,并以《慈溪文献集成》的形式出版。同时,我市基层修志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到现在为止,公开出版的专志有10多部;自行印刷、内部出版的专志、镇志也有10多部。
  但是,1992年出版的《慈溪县志》载事下限为1987年,算起来,到现在已快20年了。近2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现在我们开展新一轮修志,不仅是落实全国、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的一项具体工作,也是客观记述我市新发展新成果的实际需求。为此,去年底,市长办公会议专题听取了市志办有关工作汇报,并决定启动我市二轮修志工作。对此,大家务必高度重视,把二轮修志作为建设文化大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用新的地方志反映近20年慈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挖掘、发扬慈溪“三大文化”内涵,促进慈溪软实力的提高,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这里,我想说一说专志、镇志的编修。《慈溪市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原则上要求开展专志、镇(街道)志的编修,并没有硬性规定哪几个部门和镇(街道)必须修编专志和镇(街道)志。一方面是考虑到二轮志书编修首先必须确保《慈溪市志》编修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各单位情况的不同。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专志和镇(街道)志编写是我们全市地方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部门和镇(街道)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虽然我们对志书编修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比一轮志书编修启动时要深刻得多,2000年以来,一些部门主动投入这一文化建设工程之中:《慈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志》、《慈溪政协志》已编成出版;《慈溪市检察院志》、《慈溪市广电志》正在编写之中,《横河镇志》即将付印;浒山、观海卫、掌起、龙山、胜山等镇(街道)编写出版了类似镇志的镇情读本,坎墩街道、庵东镇正在编写之中。希望各部门、镇(街道)积极投入二轮修志工作,没有编过的要考虑启动,已编印过的要考虑重修或续写。特别是镇(街道)志,到现在还没有一部正式出版的镇(街道)志产生,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大遗憾。的确,镇(街道)志的编写在资料收集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编写志书的专业性要求也较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现在收集资料难度大,将来只会更大;编写志书的专业性要求高,但现在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也高,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训学习,应该能够胜任。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的镇(街道)志的编写,也是一项文化抢救工程,是十分急迫的。随着区域的变动、机构的改革,无论是部门还是镇(街道),记载历史、保存资料,了解过去、认识今天、设计未来,都有编修志书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方志编修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志书编修的责任感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保证二轮志书编修任务的完成。
  二、牢固树立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的观念
  在社会主义时期第一轮修志中,1992年出版的《慈溪县志》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编修过程中落实质量是志书生命的观念。二轮志书编修要继承第一轮修志工作的经验,开拓创新,争取慈溪志书编修新成绩。志书的质量,首先在于志书的科学性。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和现状的真实反映,《慈溪市志》要全面、真实地展现慈溪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演变轨迹,就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准确把握新修志书的承接性、断代性和独立性,做到大纲合理、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在全面、真实、深入上下功夫,继承和发扬前志好的经验和方法,吸纳国内方志界的理论研究成果,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把握好志书编修的各个环节,提高方志的科学性。其次,志书的质量在于志书的开拓创新。地方志是反映一个地区基本地情的资料性著述,有很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我们都知道,慈溪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改革开放20多年来,慈溪人民勇于创业,敢于创新,使慈溪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农村为主体向城市为主体、从贫穷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四大历史性跨越。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将使区域交通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慈溪正迎来大桥经济时代。所以,编写《慈溪市志》,既要做到全面准确,又要有所侧重、体现特色;既要反映现状,又要展现轨迹,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编修出一本与产生奇迹的慈溪大地相称的市志。
  三、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确保二轮修志任务的完成
  修志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的先进文化建设系统工程,需要埋头苦干。我市一轮修志的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和部门的领导认识到位,思想重视,发动充分,组织有力,投入得到保障,那里的修志任务就完成得好,编写的志稿质量就高。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慈溪市志》的编修工作,书记办公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都进行了专题讨论,并调整了慈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由我任主任;经商议,由主管方志的副市长龚建长兼任主编,启动经费已经到位。《慈溪市志》编修的进展和质量、全市地方志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各部门、镇(街道)志书编修的进展和质量,各级各部门必须做到:一要加强领导。要按照国务院、省、市文件精神,把志书编修工作纳入各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任期目标任务之中;要进一步明确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体制,切实按照“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的要求,使地方志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市志办已初拟《慈溪市志》基本纲目,本着“管什么,写什么”的原则,正着手编制《慈溪市志》编纂任务分解表。会议之后,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建设文化大市、繁荣地方文化的高度对《慈溪市志》编纂工作、对专志及镇(街道)志的启动进行认真研究并加以落实。鼓励下属单位编写企事业志或村志等。至9月份,各承编单位应成立各自的修志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志书编写人员,制订编纂计划。我们要切实负起修志的领导责任,要充分认识修志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一抓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二要健全队伍。地方志工作是一项延续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建立和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修志队伍,配备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修志人员。既要立足当前,重视发挥专家、老同志的作用;又要放眼未来,积极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不使修志队伍出现断层。广大修志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力合作,力争修出名志佳作。三要配合协作。《慈溪市志》编纂是一项文化系统工程,各部门和镇(街道)要积极配合市地方志办公室的资料征集、实地踏勘等工作,组织得力、精干力量完成市志撰稿任务,齐心协力完成新志的编修。市方志办要及时做好指导和培训,加强组织协调,确保二轮修志任务的完成。
  同志们,我市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经制定,慈溪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志书编修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要方面有着重大作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精品意识,积极开拓创新,再创慈溪志书编修工作新辉煌。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洪嘉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