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轮椅的于光远赶来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44
颗粒名称: 坐着轮椅的于光远赶来了
分类号: I253.3
页数: 7
页码: 045-0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论证会议的描述。其中提到了2000年3月18日至19日,关于“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在宁波隆重召开。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各种各样的评审会、论证会不断召开。许多国家级著名专家被请到了宁波。这个城市从来也没有像如今那样群英荟萃。
  这是大桥建设中又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这次行动中,全国有六百多位相关学者(仅两院院士就达四十多人次)热情参与,他们在此项目的“预可”、“工可”及配套的七十多个专题研究报告论证会上,对建造这座大桥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对建设条件和经济技术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这些专家个个都是大忙人,每落实一名专家到会,常常要做许多许多工作。受市政府委托,宁波市计委已数不清为此曾打过多少次电话,跑过多少次北京。
  根据张德江书记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要“科学论证”的指示,省里决定在2000年3月31日召开杭州湾通道论证会议。在这个大会上将最后进行大桥选址的讨论。
  当时宁波、绍兴两桥之争沸沸扬扬,已经尽人皆知了。交通部于是表态:浙江省内部先要统一。我们尊重你们的意见。
  宁波办事老到,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决定再听听专家意见,互相沟通,做到心中有数。2000年3月18日至19日,关于“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在宁波隆重召开。
  已经请到了不少专家,还有一位于光远先生没有最后落实。于老,这个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一生非常关注上海经济的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在嘉兴、乍浦港等地搞过多次调研,对造跨海大桥很有发言权。他是积极提出要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专家之一。宁波人对他心存感激。这么重要的会议,决不能少了他。
  于是,宁波市派出两名同志火速赶赴北京上门邀请。
  第一次上门没有碰到人。铁将军把门。
  第二次上门,家里倒是有人了,可是老先生不在,去医院了。这才知道于老先生被怀疑得了肺癌,而且腿脚有些毛病,已经不能走路,出入必须与轮椅为伴了。
  得知这一消息,两位同志十分为难,怎么办?这样的病情,这样的身体,再请老先生出马似乎有悖常情。
  但见是一定要见一面的。
  当天晚上,再次上门拜访老人家。
  令人意外的是,老先生一听要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十分高兴,十分重视,竟不顾自己病情,一口应承:
  “我明天还要上医院检查,如果病情稳定,我一定来参加会议。”
  身边的秘书一听,连忙关切地劝阻他:“您老身体不好,以后再去吧。”
  老人家摆摆手,风趣地说:“得不得癌症,我管不了它,但我坚信我有承受它的勇气。这个会很重要,能去的话我一定要去。”
  老人家果然抱病前来,是由家人和秘书陪伴着坐着轮椅来的。
  会议在宁波的南苑饭店隆重召开。
  那天,老人家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
  1.我非常赞成宁波市决定兴建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不是一般赞成,而是非常赞成。
  2.这个工程对宁波市、浙江省,对我国沿海各省市,乃至全国,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3.不仅有长远的意义,就是近期,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益。
  4.这个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基本完成,这次会议是请专家们再做一次论证。
  5.我不是工程专家,我不想对这个报告本身发表意见,但是可以有一个思想的倾向,那就是我接受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推荐的方案,即南起慈溪的庵东,北至嘉兴的乍浦。因为这个工程起点在宁波区域内所以会有更多的便利。
  6.这,次会议是一个专家的会议,方案定下之后,还要开各地区主管人的会议。这个工程的举办主要是宁波市的积极性。宁波市要与全省各市(包括嘉兴、台州、温州、金华、丽水和衢州)搞好联盟,当仁不让地做好盟主。
  7.由于这个工程直接影响到江苏和更远一点的山东、河北、辽宁,所以也可以考虑把这个联盟扩大到苏、鲁、冀、辽四省。
  8.由于这个工程可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相信会有多方面的人来投资,因此这个工程具有很大的现实性。
  9.这个工程是一个国家的工程,因此一定会得到省和国家交通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批准。
  10.我希望这个工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建成。……
  老人家的发言很长、很精彩、很有说服力,这份珍贵的发言稿现在被保存在大桥档案室里,它是老人家对大桥的真诚与挚爱的流露。于老先生给了宁波市强有力的支持,所有在场的宁波人都被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代表都被感动了。
  有一位当年参加会议的同志感慨万千地对我们说:
  “他所说的,句句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呀!”
  而另一位同志则这样向我们描述:“听着于老先生的话,我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事后大家才知道,那一次,实际上于老已被确诊为癌症了。回去后不久就动了大手术。他是以与生命赌一把的心情关心着这座大桥呀!
  2000年3月31日至4月1日,杭州湾通道论证会议在杭州金溪宾馆召开了。
  这是一次决定桥址命运的标志性会议。虽然在会前浙江省领导一再表态:我们没有倾向性,最后桥址选在哪儿最合适,我们听专家的。但无论是绍兴方还是宁波方,人人都捏着一把汗。
  宁波市常务副市长邵占维带队前往。临行前,张蔚文市长特别将他找去,郑重其事地嘱咐:
  “你们这次去是代表宁波五百多万人民的愿望,只能胜,不能败。”
  压力很大呀!会上局势很严峻。省计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严肃宣布纪律,不许任何人做小动作,一切在听证会结束后决定。这是科学、民主的态度,它保证了这次会议的成功。
  上午,会议主持者先请浙江省交通厅介绍绍兴沽渚通道先上的理由。
  整整讲了一个上午,没讲完,下午继续。
  轮到中交院代表介绍乍浦通道,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了。汇报者只好尽量精简内容,加快语速。
  宁波方与绍兴方都没有发言,都坐着做听众,看似不动声色,心情却似潮涨潮落,没有片刻宁静。
  然后是分头讨论。
  与会代表被分成两个组,专家们为一组,其他省内代表为综合组。
  被掩盖了大半天的情绪在讨论时来了个总爆发,综合组讨论时双方意见十分激烈。省交通厅、绍兴、嘉兴为一种意见,宁波为一种意见,各自力陈理由。舟山只是微笑着带耳朵听,不表态。
  3∶1!
  相比之下,专家组的讨论显得和风细雨,意见相当集中。十五个与会专家中,十四个表示支持将桥址选在宁波!
  14∶1!
  谢天谢地!
  这份材料整理后被如实报到了浙江省政府。
  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在认真听取省计委的汇报后,通过了省计委关于“杭州湾大通道位置选择确定为北接乍浦、南接慈溪庵东镇”的方案。
  ——这也是3月18日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当时,专家们一致认为,“预可”研究报告中的第一方案是跨越杭州湾的最佳方案,具有全国和国际战略意义。通道的桥位越往东,越具有国际级战略的高度;若往西移,则只能说是省级战略。
  用形象化的比较,如果以上海、宁波各为1来比较,越往西移则1加1等于2,而相反,越往东移,1加1就大于2,甚至大于6。因此,从战略上考虑,王盘山方案最好(王盘山在乍浦之东);从综合经济和技术方面考虑,则乍浦方案为最佳。
  选择乍浦方案也充分考虑了嘉兴方的利益,一是对嘉兴的港口没有影响,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从这条线路穿过,他们原有的高速公路可以增加车流量,而且能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嘉兴也举双手表示赞同。
  现在流行着一个词:双赢。任何一件事情能否做成功,其实都在于你是否考虑了对方或多方的利益。当大桥方案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关系时,一切都成了有利的因素。
  至此,几年来对于杭州湾南北大通道建设的几种不同方案的争论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各方面迅速调整思路,坚决执行省政府的决定,省内自上而下全部力量都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来了。多方支持,竭尽全力,保证大桥建设的顺利进行。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阶段。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