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0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佛教
分类号: B94
页数: 3
页码: 1634-1636
摘要: 本节记述慈溪市庵东镇佛教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民间佛事、寺庵殿宇。
关键词: 慈溪市 庵东镇 佛教

内容

民间佛事
  境域濒杭州湾,灾患频繁,海难屡发,民众对天地大海尤怀敬畏之心,祭祖祀神请菩萨代代相传,至今不敢轻慢懈怠。民间信奉佛法保护者众,佛事兴盛。居家吃素食,供斋果,面对佛龛,手抚佛珠,口诵佛号,佛在心中,念佛诵经者有之,亦有聚众念佛会,少则五六人,多至千人佛会。还有佛门弟子定时到佛寺上香念佛,去佛殿超度。吃斋念佛多为中老年女性,鲜见男性老者。另有诵经为业,专事经营者四五人坊间视佛为尊,多用桃枝桃条护佛牒,精心存放。相传桃树可辟邪驱鬼通神。
  佛牒名,有(24)节气佛、12生肖佛、庚申佛、百家姓佛、33人佛、24人佛、13人皇梁佛、10人佛、10人600岁佛、9姓佛、9人18姓佛等等。
  佛经名,有阿弥陀经、般若波罗密多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观音经、地藏经、寿生经、庚申经、九皇经、玉皇经、文昌状元经、太平经、发财经、元宝经等。
  寺庵殿宇
  万嵩庵 位于人和街西街。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盐、渔民捐资建造,草舍结构,供海神菩萨。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砖木结构,用地近9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主建筑2进。前进坐北朝南,7间两层楼房,中开庵门,左右列泥塑菩萨;后进坐北朝南,高平屋,中悬“大雄宝殿”金匾。正殿为观音菩萨巨塑,殿前设雕刻石佛桌,桌前置大香炉,海神、关公、包公等塑像列左右。前后进之间为戏台与观戏大天井,石板铺地。两侧厢房,西厢房为僧人食宿之用,设佛堂,乡绅姜子光曾办安澜小学(私塾),东厢房供香客宿营,另开小店铺。东南角竖3丈余高灯杆,顶悬天灯1盏导航,光射10余里。重建后,万嵩庵蓬荜生辉、佛光普照,周边信众慕名朝拜,香火日盛。
  新中国成立后,佛事清淡,香火渐熄。前进即改文化馆,东厢房旋成工人俱乐部。1975年,供销社视庵基为宝地,拆庵建百货大楼。
  包公寺 坐落元祥村。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初称草舍庵。民国2年(1913)改建扩建瓦房5间,更名为万福庵。惠生和尚主持,后扩建大殿正式立匾,易名包公,殿(奉包拯为神灵,祈求保佑四方百姓,为民作主)。生泉和尚继位后,再建圣母殿3间。时名声鹊起,香火更盛,朝拜者络绎不绝。遂有乡人冯顺濬等募资扩建楼房5间、东西厢房6间,相继由定启、妙子和尚主持。第五代主持由本地和尚道才于民国25年接任。1966年,佛事中断。稍后,包公殿地下挖防空洞,殿基塌方,殿宇被拆。
  1992年起,先后由王潮新、张志龙等倡议募捐集资,易地镇南横路298号,重建包公殿。后逐年扩建,至2005年颇具规模:占地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总投资284.2万元。有寺房36间,分东西两区。西区为大雄宝殿、观音殿、大王殿,东区为包公殿,设位包公、释迦牟尼、观世音、地藏、弥勒、文殊、文昌、大王、普贤、关公菩萨和十八罗汉等塑像50余尊。负责人张志龙,由温州籍和尚释智富主持,常驻和尚6名。2006年4月,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定名包公寺。是年,包公诞辰1007周年,包公寺择日隆重举行开光仪式和庆典,香客爆满,盛况空前。
  2016年,山门和天王殿建成,寺内布局进行调整。东区为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西区为包公殿、观音殿和大王殿。包公寺香火不绝,佛事兴盛。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