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广播电视 电影放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00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广播电视 电影放映
分类号: G229.275.5
页数: 5
页码: 1407-14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庵东镇志的文化体育的广播电视电影放映,1956年,庵东区建电影放映队,在全区巡回放映。1970年代,区辖七个人民公社相继建电影放映队。20世纪末,电影淡出,专业电影放映队解体,为满足部分群众对电影的热诚,文化部门组织电影下乡(电影放映进农村)活动。
关键词: 庵东镇 广播电视 电影放映

内容

1953年,盐区始建有线广播站。1970年代初,实现有线广播普及。1970~1980年代,出现电视并渐由彩色替代黑白,有线广播淡出。20世纪末,有线电视在境域普及。2011年开始,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2012年完成转换。
  1956年,庵东区建电影放映队,在全区巡回放映。1970年代,区辖七个人民公社相继建电影放映队。20世纪末,电影淡出,专业电影放映队解体,为满足部分群众对电影的热诚,文化部门组织电影下乡(电影放映进农村)活动。
  第一节 广播电视
  广电机构沿革
  1951年6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专员公署、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批准,庵东文化馆内建收音站,拨发长江牌直流收音机1架,配收音员1人。
  1953年,建庵东盐区有线广播站,负责人程东航。1956年9月1日归并入县有线广播系统,建庵东区广播站正式开播,性质全民,编制在县盐业公司。1976年6月1日县委撤销庵东区广播站,人员回盐业公司,设备由区保管,线路安装器材交县广播站,由县广播站帮助各人民公社接通线路。1979年4月28日县委宣传部恢复庵东区广播站,负责县广播站至庵东区辖7个人民公社广播站之间,的讯号转播、放大,维修区至人民公社的广播线路,根据盐业生产需要,由区委决定适当增办一些气象和少量本区新闻节目。1987年6月13日县广播电视局撤销庵东区广播站。
  1970~1971年,庵东区辖7个人民公社相继建,广播放大站,配备值机员6人,线路员8人。
  1974年4月,人民公社广播放大站专职定位。配备值机员6人,线路员7人。
  1985年6月,乡(镇)广播放大站人员确定为县属集体事业单位职工。1987年各乡(镇)广播放大站更名为广播站。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原庵东、东一、西一、西二4站合并新组建庵东镇广播站,着手广播信号联网,站长金新土。1993年,有线电视发展,遂更名为庵东镇广播电视站。1996年,转为全民事业单位,人员性质随之转变。2016年,有工作人员20人,站长潘宏征。
  广电设施及用户
  1953年,第一只广播喇叭出现在村头,继而发展到安装田头高音喇叭。此时广播线路简单,主杆以毛竹为之,信号由铁丝传输至各村(大队)办公室,主要发布党委政府通知,播放音乐节目和天气预报。还因广播时间的固定,给人以时钟应有的用途(那时多数家庭没有时钟、手表),成为出工、收工及中途歇肩(工)的讯号。
  1959年,庵东人民公社有522个生产小队,8002户,有广播喇叭167只,平均48户安装一只喇叭,32%的生产小队通广播;1960年,实现队队通广播。
  1971年以后,广播渐次进入寻常百姓家。广播线路主杆渐以6米长度水泥杆取代毛竹杆,信号仍由铁丝传输,由各人民公社广播放大站传输到大队,再由大队传送到家庭。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外还播发各级党委、政府的通知及天气预报、农副产品收购信息,时而还播放音乐节目,为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享受。
  1970年代,出现电视机,尚罕见,只有浙东化工一厂、盐业公司、供销社等单位有,家庭有电视机者更是屈指可数。1979年,全区有电视33台。1980年,电视增至37台。1980年代,渐由黑白发展到彩色,继而普及,有线广播淡出。1993年,开始实施有线电视线路安装,是年12月29日开通镇南村、车站村、西街居委,继而在建成区其他村、居委安装。1998年,实现境域全覆盖。1999年,开播自办新闻节目,同年又相继增设农业专题节目“田野风”和综合治理专题节目“平安之窗”。2015年,开辟《创国家卫生镇,做文明庵东人》专栏。
  1993年,采用无线接收、地面卫星接收相结合的共同传输网络,经站机房——卫星接收器——调制器、放像机等设备,组成前端信号源,开通中央一台、二台、三台、东方台、浙江台、云贵台、山东台、四川台、慈溪台及庵东自办节目等10个频道。时,采用550型f-12电缆为主干线,f-9f-7电缆为支线,300MHZ放大器及分支器、分配器等器材组成有线分配网络。
  1996年下半年,采用光缆实现与市有线电视台联网,节目增至19个频道;2006年末,境域光点28个,网络主干线34.5千米,站机房拥有光发射机7台、电视监控设备1套、图文播放系统1套、放像机3台、非编系统1套、音频工作站1套。2016年,主干线长31.28千米,自立杆704根,全部采用带宽860MHZ光缆传输,光点增至398个。
  2016年,境域安装应急广播154组(喇叭308只),实现应急广播全覆盖。
  2011年7月,境域开始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首先在海景小区试点,进而在恒大新村、富民村等逐步推开。至年末,完成转换2000户。2013年,全部完成转换。2017年,数字电视用户18079户。
  第二节 电影放映
  民国35年(1946)经庵东盐场公署恳请,由两浙盐务管理处周旋,请浙江省教育厅所属电化教育队在赴,各县放映时顺道至盐区放映电影1天,内容以卫生及生产建设为主。但因盐场时无电源,故由场务所组织人员到余姚县城观看。
  1956年1月,庵东盐区组建电影队,配16毫米放映机1台和幻灯设施,全区巡回放映。时各乡均无电源,故配小型发电机。经费由盐工福利费支付。该时段放映的影片有《白毛女》《翠岗红旗》《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等。1976年,划归县电影公司管理。1980年11月起,庵东区影剧院(大会堂)添置35毫米座机1台,作营业性放映。
  1970年代,各人民公社相继组建电影放映队。1974年、1975年连续两年,西三人民公社电影队被评为县级先进放映队。
  1970年5月11日庵东电影队在区公所前露天广场放映电影《列宁在一九一
  八》,上午贴出海报,白天发,售电影票,该场地四周环河,东南角独门出入,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实际发售票2665张(成人票1798张,儿童票867张)。傍晚,观众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晚7时,极大多数已检票入场,准时开映,首先加映新闻简报《南京长江大桥》。但场外尚有许多无票人员力争入内。晚7时半许,门灯电源线被挤断,灯熄,秩序顿时大乱。2名儿童受伤,有人被挤两旁河中,有人呼救,电影立即停映,大门开启,终因人多、冲击力大,发生相互踩踏事故,造成死亡1人(沈某某,13岁,庵东人民公社第五生产大队人)、重伤3人、轻伤7人。
  20世纪末,电视普及,电影淡出舞台。乡间专业电影放映队解体,但仍有部分人群追求电影享受。为满足乡间部分群众对电影的热诚,文化部门经常组织电影下乡活动。2003年9月28日至10月4日举办电影周活动,放映14场。2006年,宁波市“万场电影进农村”活动,在境域放映92场,观众32700人次。2007年,继续组织“万场电影进农村”活动,组织放映露天电影110场。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