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80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渔业
分类号: F326.4
页数: 16
页码: 716-731
摘要: 本章记述了建国后至2016年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渔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渔业 经济 庵东镇

内容

杭州湾近海和滩涂捕捞为境域传统副业,所产小海鲜远近闻名,也有少量从事内河捕捞的。1950年代以前,以人力捕捞为主,捕具落后,产量不高。1956年开始,各高级农(盐)业生产合作社先后组织专业捕捞队伍,从事近海捕捞作业。1957年后,发展渔船作业,改进捕捞技术,渔业产量逐年提高。1958年渔业产量92.50吨,1979年增加到247.50吨,1989年达到2993吨。1960年代起,境域开始挖塘养殖,
  渐成产业规模。1970年代起,利用晒盐偏淡、种棉太咸的围垦荒地挖掘鱼塘,效益好于种植业。纳咸水库亦先后改为蓄淡养殖。此后,淡水养殖有较大发展。1984年,由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资助的万亩鱼塘项目(称WFP-2700工程)开始建设,1986年建成。1992年,首创塘外“低坝高网”海水养殖技术,由于成本低、效益好,得以迅速推广。同时,为充分利用海涂渔业资源,境域开始平涂养殖。1999年,有实际鱼塘面积2.60万亩,渔业产量达到3173吨,产值5211.96万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同年7月,庵东镇被浙江省海洋局批准为首批“蓝色工程”示范区。2001年2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庵东镇为“青蟹之乡”。2011年,登记海涂鱼塘(外塘)面积10690亩,而实际面积超过4万亩。渔业产量10689.70吨,产值29700.58万元。2013年,境域渔业发展达到高峰,实际养殖面积超过6万亩,产量达到68804.58吨。此后,因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需要,鱼塘面积逐年收缩,产量相应减少。2016年,登记养殖面积55081.50亩,其中:海水养殖28258.50亩,淡水养殖26823亩。渔业产量13315吨,产值46806万元。
  第一节 捕捞
  境域以近海捕捞为主,内河捕捞一直未形成产业。长期以来,境域以男壮近海捕捞、妇孺滩涂采拾作为传统副业,还有少量从事海凃专业捕捞(俗称靠海),人虽辛苦,但收入颇丰。2016年,境域有从事捕捞的专(兼)业人员300余人。
  近海主要海鲜
  境域海鲜种类繁多,包括鱼、虾、蟹、贝类以及软体类和鳗苗等30余种,大多常年可捕。主要有:
  鱼类 有鲻鱼(又称梭鱼)、丈鱼(形似鲻鱼但成鱼小于鲻鱼)、乌眼(形似丈鱼,但体色和头部不同于丈鱼)、梅鱼(俗称梅沙头,形似小黄鱼)、鲚鱼(形似刀鱼)、鲳鱼(俗称鲳扁鱼、麦扁相)、鲈鱼(俗称龙刹、龙相、湖刹)、壮跳、虾潺(又称画潺)、泥鱼、跳鱼(俗称弹涂鱼、弹乌)、鯱鱼、鲨鱼、带鱼、鳗鱼(俗称狗头鳗)、尖鳗、赤蚕(俗称缸鳅)等。鲻鱼、壮跳成鱼的体重最大,可达5公斤以上,而丈鱼、梅鱼、鲚鱼和泥鱼为境域大宗海鲜产品,产量最高。另外,除跳鱼、泥鱼经常栖息于海涂水沟,尖鳗、赤蚕潜伏涂下外,其余鱼类大多会随潮觅食,是捕捞的极好机会。
  虾类 有潮虾(俗称夏菜虾)、白虾(又称白米虾)、钩虾、草虾、虾仔和琵琶虾(俗称虾蛄、虾鯆虫)等。秋天是潮虾盛产期,以前常晒成干品,方便馈送亲友,现因消费量大增,市场价格攀升,潮虾多为鲜品,干品已少见。
  蟹类 有青蟹(俗称黄蛤蟹)、白蟹(形似梭子蟹)、沙蟹、白牛蟹(又称蟛蜞蟹)、白蟛蟹、花牛蟹、郎钳蟹、箱子蟹(俗称棺材蟹)、红钳毛陀蟹、青钳毛陀蟹、望潮蟹和和尚蟹等,除白蟹、和尚蟹生活在潮水或有水的海涂外,其余蟹类均能水陆两栖,挖洞穴居。庵东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以蜕壳前最肥,成熟雌蟹(俗称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
  贝类 有泥螺(俗称涂涕)、青蛤、白蛤、黄蛤、蛏子、彩虹明樱蛤(俗称海瓜子)和刀明樱蛤(俗称扁口)等。泥螺以每年4月的桃花涂涕和10月的桂花涂涕品质最好,除鲜食外,可腌制成咸泥螺(俗称盐涂涕)长年食用。解放前,当地贫苦盐民曾肩挑百余里到山区以咸泥螺换少量粗粮度荒,但因泥螺体内多含泥沙,时食用率不高。1980年代起,采用“平滩水养”的方法进行吐泥处理,品质大为提高。境域贝类海鲜味道鲜美,风味独特,为制汤做菜之佳品。
  软体类 有海蜇、沙蚕(俗称海蚂蟥)、石蟥(俗称乌沙鳖、状元鳖、海癞蛤蟆、土海参)等。海蜇常漂游于海水表层,需腌制加工后方能食用。1975年,海域海蜇旺发,产量大增。沙蚕生活在有水海涂,境域无食用习惯。1970年代,大批盐田的蒸发滩沙蚕旺发,影响生产,后以茶籽饼(粉末)药杀,1990年代,有部分沙蚕外销日本作鱼饵使用,现境域鱼饵商店也有饲养沙蚕出售。石蟥栖息于沟边草丛,有较高营养价值,但境域开发利用不多。
  鳗苗 1990年代前,境域近海盛产自然鳗苗,是全国鳗苗主产地之一。每年2~4月为鳗苗捕捞旺季,因经济效益数倍于其他劳作,捕捞者多达数百人。早期用“腰网”捕捞,产量不高,加上作业条件和环境原因,潮溺事故屡有发生,后改为小张网和渔船捕捞,未发生安全事故。鳗苗除供本地自育外,销往省内外及出口日本。1980年代以后,鳗苗资源减少,产量逐年降低。
  近海捕捞渔具
  篰网 形似喇叭状,一般置于起潮位置。网口上纲(亦称上担)宽3.60米,下纲(亦称下担)宽4米,两边竖纲(称柱头)高2.30米左右,呈等腰向下梯形。四边用4根粗竹支撑网口,网口至网兜用3根长竹固定,下埋中轴使网口能随潮流转动方向,所捕多为小型鱼、虾、蟹类等,但为境域近海捕捞量较高的渔具之一。
  大棚 以4根较长竹或木材垂直埋入海涂作为支点,在大潮汛落潮线(俗称花坎)稍北处的高潮位以上搭棚建造茅舍,作贮存鱼货和暂时休息之用。两翼置迎落潮方向的“V”形围栏,围栏用竹篱笆或纤维网片编织并桩固,高度2.50米,两翼长度各500米左右。围栏口对落潮方向,底部位(即茅舍下面)留直径3米左右半圆形网兜作为捕捞口。落潮时用一梯架斜伸至涂面,用腰网迎潮捕捞鱼、虾、蟹类等。也有不设围栏用腰网直接捕捞涨、落潮鱼类的,但产量不如前者。
  小笆 以前为竹篱笆编制,后用尼龙网桩固,高度1米左右。一般以东南至西北和西南至东北方向的“X”形设置,在“X”形中心设断口,可随潮流方向的变动,用腰网捕捞顺流游动的小海鲜。
  矮菜网 以东南至西北方向呈一字形布网,高度1.20~1.50米,尾部有网兜(俗称倒置网),鱼类能进不能出,落潮后可以方便地从网兜取出鱼货。
  跳网 下置拦网,高度1米左右,上部连着网兜,鱼类遇拦网跳跃,跃入网兜后,用渔船随时采收,一般专捕丈鱼。
  张网 为大型网具。主要有高桩张网、反纲张网和窗口张网等。高桩张网置于低潮位起潮线以下海涂,间隔7~8米设桩、中间置大网迎潮拦捕,反纲张网置于稍深海域,以渔船配合拉网捕鱼;窗口张网用4根4米左右粗竹撑开网口,整网呈纺锤形,长度达20~30米,可迎潮转换方向,构造和捕鱼原理类似篰网。现有小型细目张网,窗口面积不超过2米×2米,一般置于小潮位低潮线稍外,专捕鳗苗及小型鱼虾。
  游丝网 用尼龙丝(以前为苎麻线)编结而成,网目有粗细之分,上纲系浮子,下纲系沉子。江河、湖泊和近海均可作业,配以击敲水响,惊鱼窜网,效果更佳。
  拉钓 为L形钢钩,钓高8~10厘米,钩部经淬火后磨至十分锋利,上部系绳与总纲垂直并联,间距约5厘米,平时用竹夹收起,下钓时竹夹作为固定的地桩使用,每夹长度5~6米,用专用箩筐收放。一个渔民管理20夹左右,涨潮前置于小潮位低潮线以内区域,能钓住鲻鱼、壮跳、鯱鱼、鲨鱼等稍大鱼类。
  其他渔具 泥螺网、沙蟹网、虾仔网、鳗苗张网等为专用网具。百袋网、腰网等可捕捉多种鱼类。鳗刀、蟹钩、蛏钩等亦分别为捕捉尖鳗和穴居的蟛蜞蟹、蛏子所专用。传统的网具以棉线或麻线编结,需用生猪血浸透捏匀,蒸沸凉干后方可使用,能起到牢固和防水作用,后多为尼龙丝编结,可直接用于作业。
  近海捕捞产量
  1950年代以前,采用传统的方式捕捞,效率较低。1956年,西一、西二盐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集体渔业队,使用渔船作业,捕捞范围扩大,产量明显提高。此后,其他合作社相继建立渔业组织。1958年,合并为光明人民公社渔业大队;1961年,分散到庵东区所辖各人民公社。1962年,有从事海洋捕捞的渔业队18个(其中内河渔业队1个),捕捞渔船23艘,从业劳力193人,年捕捞量160.60吨。1980年代起,海洋捕捞业加速发展。1991年,渔船增加到90艘,其中机动渔船65艘,装机功率886马力,从业劳力达到2425人。1992年后,略有减少。2011年,有海洋捕捞渔船88艘,其中机动渔船51艘,从事捕捞业劳力1936人,年捕捞产量1117.30吨,捕捞产值2108.60万元。2016年,有海洋捕捞渔船47艘,从事海洋捕捞业劳力50人,产量2139.30吨,年产值7987.00万元。
  内河捕捞
  境域无内河捕捞产业,专业从事内河捕捞的人员仅十余人。但众多的池塘和大小沟渠,均有大量的野生鱼类栖息,内河捕捞成为农村农闲季节的副业之一。内河捕捞的方法有撒旋网、扒螺蛳(船)、放游丝网、用鸬鹚捕鱼等。民间还利用业余时间纠集多人到池塘“抄大阵”。其方法是先把水搞混,使鱼类缺氧浮头,然后用腰网、淌网等捕捉,一般鱼类都会就范,但现已少见。1960年代以前,农家大多备有篦箕网、百袋网等简单渔具,常利用生产空余,捕捉野生鱼类以丰富餐桌,非常便捷。后又利用簖网、鱼笼诱捕小、杂鱼类。还有个别用电波击鱼的,已为人民政府所明令禁止。1980~1990年代,境域大部分水体受到污染,内河捕捞几近消失。2000年以后,随着水体的逐步改善,内河野生鱼类恢复趋势明显,但仍未形成内河捕捞产业。
  第二节 淡水养殖
  利用淡水汪(以前农村贮蓄雨水的水池)养殖淡水鱼的习惯保留至今。品种有鲢、鳙、鲤、草、鲫鱼等,自然繁殖的鱼、虾有一定比例,多为自食。一般早春放养,年前竭泽而渔,无须专门喂饲。1960年代起,开始塘养。1962年,境域挖掘鱼塘22亩。1972年以后,利用已围海涂的盐荒地开挖鱼塘。1973年,有鱼塘面积86.50亩。1979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开挖鱼塘240亩。1982年,东三人民公社社办盐场陈员庆等,开挖鱼塘383亩;1983年后,联合组建东三水产养殖场,54个养鱼劳力当年人均净收入1300多元,比晒盐劳力的101元增加12倍。此后,淡水鱼养殖业加速发展。1984年,西二乡下诸家路等5个村联合创办西二渔场,有鱼塘面积2200亩。同年,西二乡下胡家路村沈宜兴等4户,挖塘养殖河蟹,蟹塘面积2500平方米,当年收入7.80万元,第二年扩大到6670平方米。到1991年,境域淡水养殖面积达到9100余亩。1990年代起,发展淡水或微咸水养殖青蟹和南美白对虾。1999年,九塘村王兴乔、龚同君等75户联合成立“兴达渔业合作社”养殖青蟹、丈鱼等2000余亩。2003年,西三振华水产养殖场,引进南美白对虾仔苗,培育淡化苗3000余万尾。2005年,江南村韩信基等8户,投资150万元组建“兴江渔业专业合作社”,挖掘鱼塘654亩,进行对虾与鱼、鳗、鳖套养、混养获得成功。此后,部分鱼塘划入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和养殖产量逐年减少。
  1980~1990年代初,为淡水养殖发展的高峰期。1984年,境域开始“万亩鱼塘”建设,同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列为无偿援助的“省杭州湾低洼咸碱荒地开发、发展淡水养殖”项目(称WFP-2700工程)之一,该项目1986年建成,年生产商品鱼1500吨,产量占县淡水鱼总量的30%,部分鲜鱼运往新疆、河北、内蒙古、上海等地。1991年,登记在册鱼塘9108.40亩,淡水鱼产量3011.70吨。2011年,淡水养殖产量5371.10吨,产值14393.00万元。2013年,淡水养殖产量达到历史之最,为62330.58吨。此后,随着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淡水鱼塘逐年减少。2016年,淡水养殖产量4832.40吨,产值12364万元。
  鱼塘养殖
  种苗 1950年代前,境域无鱼种、鱼苗繁殖,每年深冬和初春,有萧山、绍兴等外地苗贩销售鱼苗,品种有鲢、鲤、草、青鱼等常见淡水鱼苗。1957年后,由高王福四房等地输入。1959年,庵东管理区内河渔业队试育鲢、鲤鱼等鱼苗,1961年停止。1970年代,西二人民公社第七生产大队倪浩祥试育鱼苗,后因水源等原因终止。1978年,开始建立鱼种塘,从湖州、东钱湖等地引入鱼片(即卵片)培育鱼苗。1981年,有鱼种塘40亩。1991年增至538亩,苗种供应境域大部分鱼塘。1980年代起,发展“中国对虾”养殖,因易发虾病,自1990年代起,改养自福建、广东等地引进的南美白对虾。2003年,振华水产养殖场、金利水产育苗场,用南美白对虾卵片培育淡化幼苗获得成功。不但能解决因长途运输虾苗成活率低的难题,同时成功开创淡水或微咸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新途径。
  鱼塘 有内塘和外塘之分。1970年代起,境域利用一线海塘内已围海涂盐荒地挖掘的鱼塘称内塘。1980年代,在一线海塘外海涂开挖的鱼塘称外塘。1985~1991年,部分养殖户设鱼种塘繁殖鱼苗。内、外鱼塘和鱼种塘的规格设置基本相同,单只面积数亩至十数亩不等,四周用泥土围栏成护坝,坝高1~1.50米,沿坝内挖环沟,深度与宽度约0.50×1米,养殖期水深0.80~1米,后为延长护坝维修时间,采用水泥挡板、混凝土或部分石料护坝。1980年起,各人民公社对鱼塘建设和养护给予补助,连年出台对养殖大户的奖励政策、提供鱼塘政策保险等,鼓励发展渔业生产,鱼塘迅速发展。同期,养殖鱼塘逐渐向塘外开发。2000年代以后,内塘区域先后划入杭州湾新区发展二、三产业,面积渐减,但外塘发展较快。2016年,淡水鱼塘(内、外塘)登记养殖面积26823亩。
  养殖技术 清塘消毒:鱼苗投放前,需干塘日光辐射,后再用75公斤/亩的生石灰或漂白粉撒泼,以消除病菌。增氧作业:视天气和气温及时增氧是鱼塘养殖的主要作业之一,一般3~4亩配备2.20千瓦增氧机1台。2005年,江南村韩信基,引进底冲式机械增氧机,该机能使塘水上下溶氧均匀,改善底栖鱼类的生长环境,同时,具有节电和增产的作用。调节水质:习惯用换水、施氮、磷肥的方法调节水质肥瘦。1990年代起,改用生物剂调节。
  鱼饲料 1990年代前,以菜籽饼、糠饼和青饲料喂饲,后推广全价鱼饲料。1984年,西二乡下诸家路、诸湾等村养殖户大量种植黑麦草作为青饲料。1990年代初,推广鱼种配搭、混养技术,充分利用饲料效率。2000年以后,推广生态养殖,饲料以颗粒饲料为主,辅以低值小杂鱼和动物下脚料等。
  江河和水库养殖
  1950年代起,境域大搞水利,内河渐成网络。1957年后,利用江河开展淡水养殖。1959年,庵东管理区渔业队在五塘江、六塘江、八一水库等内河养殖鲢、鳙、鲤、青、草鱼等淡水鱼。1964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姚岳军,开发江河养殖,面积达800余亩。1980年代起,江河和水库先后由纳咸蓄潮改为蓄淡排涝,养殖户以承包形式在较大江河发展渔业生产。
  境域曾有海涂水库3座用于养殖,总面积3250亩,养殖品种有鲢、鳙、鲤、青、草、鳊、鲫鱼等,搭配鳗、蟹、虾类养殖。近年来,一些适应淡水养殖的咸水鱼类品种,如梭鱼、青蟹、泥鱼也有较大比例,混养和搭配养殖是江河、水库养殖的一大特点,广为采用。
  特种水产养殖
  1990年代起,境域开始特种水产规模养殖,品种有甲鱼(俗称鳖)、河鳗、鳜鱼、鮰鱼、马来魟鲷等,多采用混、套养模式,无须专用饲料喂饲。
  甲鱼 以养殖“中华鳖”为主。1994年,大桥村王新耀投资2000余万元,创办占地624亩的市东海渔业有限公司,试育“中华鳖”获得成功,年产幼鳖10万只,成鳖1500公斤,幼鳖供应本地渔场和附近县市,是市内唯一一家“中华鳖”育苗场和宁波市水产学会理事会成员单位。2009年后,“中华鳖”养殖发展至海星、江南、新建等村渔场(塘)。2011年,有“中华鳖”套养、混养鱼塘近4000亩。2016年,东海渔业有限公司因鱼塘被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征用,迁址西二渔场,规模缩小为300余亩。
  河鳗 境域利用自然鳗苗资源,在早春与其他鱼、虾搭配混养。2007年,西二渔场采用河鳗、梭鱼、对虾和甲鱼套养方式,养殖鱼塘面积100亩,平均亩产河鳗50公斤。后因饲养管理要求高和只能在露天鱼塘饲养等原因未普及推广。
  马来魟鲷 2009年,市东海渔业有限公司从福建引进热带鱼种“马来魟鲷”,第二年产卵2万余粒,成鱼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看好。2014年,因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此项目停产。
  鱼病及防治
  常见病害:鱼类有烂腮病、出血病、溃疡、纤虫病等;甲壳类有红体病、白斑病、溃疡等。鱼病害以预防为主,用高锰酸钾稀释液短时浸苗消毒,可减少鱼苗病害。防治鱼药有“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硫酸铜”“硫酸亚铁”等。1996年7~8月,境域虾病暴发,养殖的中国对虾几乎“全军覆灭”。
  第三节 海水养殖
  1980年代开始,在一线海塘外海涂挖掘鱼塘进行海水养殖,养殖品种有鲻鱼、丈鱼、白虾等自然鱼、虾类。1990年代起,发展青蟹和南美白对虾养殖。2000年以后,推广鱼、虾、蟹、贝混养。
  1996年,有海涂鱼塘6677亩,年产海水养殖产品1187吨。1999年,对老鱼塘进行改造,修建出海埠头、塘间道路,安装路灯、广播等基础设施。是年,建成塘连片、河相联、路相通的示范海涂鱼塘6000亩。2001年,登记海涂鱼塘17026亩,而实际面积超过2万亩。2011年,海涂鱼塘登记面积3617.19亩,实际面积超过4万亩。统计年产量4201.30吨,产值13198.60万元。2016年,登记海涂海水养殖鱼塘面积28258.50亩,年产量6343.30吨,产值26455万元。
  种苗
  海水养殖多为自然繁殖,近海的内河以及过潮滩涂都有各类自然幼苗,一般捕后充氧存活即可入塘放养。位于外部滩涂的鱼塘,随潮带入的各类自然幼苗有较大比例。1990年代初至2003年,引进福建、广东等地南美白对虾卵片,培育成幼苗放养。2004年4月,水产养殖大户沈华明,投资40万元,采用“温室对虾育苗”试验获得成功,育出南美白对虾苗2500万尾。此后,广泛应用。
  品种
  鱼类有鲻鱼、丈鱼、泥鱼等。虾类有小白虾、南美白对虾、脊尾虾等。蟹类有青蟹、蟛蜞蟹等,以及青蛤、白蛤、缢蛏等贝类。此外,自然繁殖的杂类鱼、虾、蟹、贝有一定比例。
  鲻鱼 宜于海水或微咸水养殖,是境域成鱼体重较大的鱼种之一,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野生“拉钓鲻鱼”远近闻名。1980年代起,利用自然鱼苗发展鱼塘和水库养殖,经充氧处理,可供活体上市。2000年以后,“低坝高网”鱼塘迅速发展,鲻鱼产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养殖产量65.10吨;2009年,增加到108.50吨;2011年,达到620.40吨,产值1849.26万元;2016年,增加到1136.70吨,产值4546.80万元。
  青蟹 是境域著名水产品。其肉质鲜美,为席中之上品。野生青蟹在春、夏、秋季会游居觅食,冬季则洞中越冬,捕捉困难,上市量减少。1985年,西一乡海边村陈张龙等试验暖棚成蟹越冬,错开季节销售以提高经济效益。1980年代,利用一般鱼塘堤上加置围栏纯养青蟹。1990年代起,采用蟹鱼、蟹虾、蟹鳗等混养。2004年,青蟹养殖产量202.60吨。2011年,有实际混养蟹塘3万余亩,年产量达到531.60吨,产值3198.19万元。2014年,年产465.80吨,产值3568万元。2016年,养殖面积15525亩,产量618.60吨,产值4763万元。
  南美白对虾 原产美洲西部热带海域。1990年代,从广州、福建等地引进,具有抗病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于一般养殖等特点。2000年后,替代中国对虾品种,发展迅速,先为纯养,后与其他鱼类等搭配混养。2008年,江南村“兴江渔业专业合作社”投资230万元,在120亩(10个)虾塘搭建钢管塑料大棚(称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计划一年二茬,第一茬投苗后生长正常,但一月后因棚膜被大风所揭,造成虾发病死亡,第二茬正常育成成虾。2011年,有暖棚400余亩,年总产量2968.60吨,产值8588.19万元。2014年,总产3644.30吨,产值13848万元。2016年,年产量4051吨,产值达15698万元。
  此外,境域养殖量较大的还有泥鱼、草虾等,但生命周期较短,跨年后会自然死亡。
  饲料
  1980年代,以发酵后禽畜肥培育饵料以及糠麸、贝螺肉、小杂鱼等为主。1990年代起,用全价配合鱼饲料喂饲,后采用混养方法以充分提高饲料效率。
  病害防治
  海水鱼类一般有较强的抗病力。塘养以预防为主,主要病害有鲻鱼停乳链球菌病,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病、烂脱病、白斑病以及青蟹的纤毛虫病、烂腮病等,可进行水体消毒和药物防治。
  附:“低坝高网”养殖技术
  “低坝高网”由堤坝和围栏两部分组成,单只面积十数亩至二三十亩不等。四周筑堤,堤坝高度0.50米左右,坝基宽度1米,坝顶宽度0.50米,沿堤内侧挖一条环沟,沟深和宽均为0.50米左右,堤坝顶部每隔1米竖2~3米高网桩,以便固定围栏的尼龙网片。塘底面略低于塘外涂面,蓄水0.25米左右,能潮涨过坝,自然换水,同时纳入自然幼苗和天然饵料。1992年,为钱江村冯张万等人所创,因成本低、效益好,周围群众纷纷效仿。1997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镇水产养殖综合管理站,对该项养殖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遂命名为“低坝高网”养殖技术。
  第四节 平涂养殖
  1990年代起,新开发平涂养殖生产项目,具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特点。但有的项目尚缺乏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
  泥螺 1992年,钱江村冯张万等在海涂大潮汛的高潮位稍南区域试养泥螺200亩,单塘面积15亩左右,四周坝高0.30~0.50米,宽0.40~0.50米,塘面平,上薄铺油质涂泥和撒适量禽畜肥作饲料饵料。泥螺苗来自本地自然幼体。泥螺养殖在环境和饵料适当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一般45~90天可成商品。1993年,因育苗及管理原因停办。2000年起,境域四灶浦以东海涂连片人工养殖泥螺,虽有较好效益,但其有机物饲料对海环境造成一定影响。2015年,因该海涂被围垦而停养。
  贝类
  2005年,海星村傅杏杰、华兴村王忠祥等,从宁海、玉环等地引进缢蛏和青蛤苗,在50亩平涂鱼塘内与鲻鱼、青蟹、对虾混养。贝类养殖先要在清塘后将塘面整理成畦状,畦宽1米左右,投苗量10公斤/亩,然后按鱼塘要求进行养殖管理,无须专门喂饲,当年秋冬即可采收。一般可提高10%产值。但贝类需海水条件下养殖,随着海涂不断围垦造地,适养区域渐减。2016年,已无此混养项目。
  石蟥
  野生石蟥在沿海沟边草丛中常见,以初夏季为多,富含蛋白质,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功能。2005年,富民村金兴龙等以米糠和油涂泥作饲料,在平坦海涂养殖石蟥,面积约60亩。养殖区每隔十余米开挖深0.60米、宽2米的浅沟,供湿润和栖息,外围用高1米的尼龙网围栏,当年收获。2007年,因育苗和管理原因停办。
  第五节 渔业管理机构
  1990年代前,水产养殖由农业部门分工管理。1992年,设立镇水产养殖综合管理站,有专职管理人员3人。1995年1月,成立庵东镇海涂养殖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海涂管理办公室,其职能:负责制订海涂开发计划;调处辖区内滩涂权属和生产纠纷,保护养殖户合法权益和维护养殖生产秩序;开展养殖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征收有关规费、代理发放滩涂养殖经营权证等。1999年,镇海涂管理办公室改为镇海洋与水产管理办公室,有专职人员9人,其中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海涂鱼塘确权、转户和颁发使用证;参与处理渔业生产纠纷;提供养殖信息,开展技术交流服务和引进渔业新品种;抓好规划管理;收缴规费等。2005年起,因职能变化,专职管理人员减少为3人。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